丁俊杰《广告学导论》讲义

合集下载

基础广告学广告学导论第一章广告概述

基础广告学广告学导论第一章广告概述
5.广告是一种讲究传播技巧的说服性沟通活动 广告的目的在于通过信息的有效传播,让人们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认同感,从而导 致购买行为的发生,所以在广告活动过程中,必须讲究一定的传播说服技巧。一方面 深入研究目标消费者的特性,迎合不同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积极调动起消费者的兴趣; 另一方面要在广告的制作上,注重艺术加工和独特的创意。在目前的广告市场上, 广告的竞争也可以看作是注意力的竞争,面对林林总总、纷繁复杂的广告信息,消费 者的抵触心理增强,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的功力逐渐深厚,所以,如何提高广告传播 的策略性应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来对待。
广告的真实性原则要求我们无论是在广告产品或服务等各项承诺方面还是广告发布后使得消费者产生的感受方面都要努力做到客观准确和真实不过分夸张不以次充好不以偏概全讲究信誉从而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实的欺骗行为不仅会损害公众利益而且会损害企业自身的形象和声誉失去消费者的信赖和支持最终会被市场所淘汰情节严重的还将扰乱社会秩序受到法律的制大众性原则由于广告的传播和营销属性广告主当然希望广告的传达范围越广越好能够传达到的目标消费群体的基数越大越好说服效果实现程度越强越好
广告学导论
全套精品课件
第一章 广告概述
内容提要:广告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着其完整的理论体系。本章 将主要围绕广告的定义和分类、现代广 告的主要特点、现代广告的发展 轨迹等问题展开论述。
广告学导论
2
第一章 广告概述
•第一节 广告的定义与分类 •第二节 广告的研究对象与功能 •第三节 现代广告发展因素与趋势分析
广告学导论
13
第一节 广告的定义与分类
4.广告既传递产品信息,也传播服务信息和消费观念 现代广告的传播内容并不局限于有形的产品信息,还包括服务和消费观念等无形信 息。产品和服务广告是最常见的宣传内容,一般具有短期性、促销性特点。而消费观 念和形象广告,相对来说是广告中更为深刻的传播内容,一般基于长远的发展目标, 旨在倡导某种新观念或者树立企业形象。

第一章广告学导论

第一章广告学导论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广告学导论
二、广告的定义
1、广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广告是指所有的广告活动,一切为了沟通 信息、促进认知的广告传播形式都包括在内。从大 的分类来看,可分为商业广告和非商业广告。
狭义的广告即指商业广告
应该是指一切促进沟通、认知和推广的信息传播 活动。包括各种付费的媒介广告,以及公共关系、 人员推广、促销活动等。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广告学导论
二、广告的类别
1.非商业广告 : • 政治广告
PPT文档演模板
•希拉里用广告“讨好”美国民众 2007.8.世界新闻报
第一章广告学导论
PPT文档演模板
•美国明尼苏达州怀俄明市广告牌登布什照片疑挖苦奥巴马
第一章广告学导论
• 公益广告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广告学导论
第一章广告学导论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2/1
第一章广告学导论
•营销信 •息系统
•预测
•营销审核 •环境和内部审核 顾客和竞争审核
•营销信 •息系统
•预测
•SWOT分析
•目标营销
•市场细分
•选择目标市场


•市场定位

•目标设定

•识别、评估和选择战略方向 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途径

PPT文档演模板
•根据广告在播放频率上的 要求
高频率型广告 低频率型广告 间断型广告
•根据广告表现的艺术形式
图片广告 文字广告 表演广告 演说广告 情节广告 Web标志广告
•根据广告的表现形式
印象型广告 说明型广告 情感诉求型广告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广告学导论

《广告学导论》课件

《广告学导论》课件
《广告学导论》PPT课件
广告学是研究广告的学科,本课程介绍广告学的基本概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论和实践,帮 助学生从专业角度理解广告的本质和功能。
什么是广告学
广告学是一门研究广告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学科,涵盖广告制作、传播、消费 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旨在探讨广告的本质和作用。
广告的定义和功能
广告是指通过各种媒介传播的有组织的宣传信息,其功能包括产品推广、品牌建设、市场营销、传递价值观念 等。通过广告可以影响消费者行为、改变社会观念。
广告的创意设计
创意是广告成功的重要因素,通过独特、有趣、令人印象深刻的设计,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和兴趣,增加记忆和 印象。
广告的传播渠道
1 电视
通过电视媒体传播广告,覆盖面广。
2 互联网
通过网站、搜索引擎、社交媒体传播广告,目标定向性强。
3 户外
通过道路、建筑、公共交通等户外空间传播广告,覆盖面广。
广告的消费心理学
广告通过利用心理学原理和技巧,引导消费者产生需求、激发购买欲望。例 如,使用情感诱导、社会认同等手法。
广告的分类
传媒分类
电视广告、广播广告、报纸广告、户外广告等。
目的分类
产品推广广告、意识创建广告、公益广告等。
形式分类
图文广告、视频广告、动画广告等。
广告的制作流程
1
策划
明确广告目标、确定目标受众、制定创意构思。
2
创意
通过文字、图像、音效等形式设计广告内容。
3
制作
选择媒体形式、录制音频/视频、设计排版。
广告的历史和发展
1
现代广告
2
随着工业革命和媒体的发展,广告进入了
现代社会。出现了广告代理商、广告创意、

广告学讲义——导论

广告学讲义——导论
理性诉求广告:是指以强调产品本身利益或特点,使消费者 了解事实的广告。常用于消费者关心度较高的产品,如价格 昂贵的产品、与消费者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产品等。更注重 事实,即产品本身的质量、性能、特色、效果等方面。
6.按媒介类型分类
印刷广告、电子广告、户外广告、直邮广告、POP广告网 络广告等。
按广告的媒体类型,可把广告分为印刷广告和电子广告等。 前者如报纸广告、杂志广告、招贴广告等以印刷手段制作 的广告;后者如广播广告、电视广告等以电子媒体来传播 的广告。
观念、形象等。(what) 5.广告效果——通过广告活动的执行所取得的传播效
果、销售效果等。(effect) ——广告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转换为说什么和怎样说的问
题。
第二节 广告的分类
1.按广告最终目的分两类 2.按广告直接目的分三类 3.按产品内容分类 4.按传播空间分类 5.按诉法求方式分类 6.按媒介类型分类
凭借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手段和覆盖面很广的信息传播媒体, 能迅速地将各种商业信息传递给广大消费者,使供需双方得 以及时沟通。 2.指导消费行为 ——广告能有效地引导和转变消费观念,指导消费行为,创造 新的市场需求。因为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 发现市场现有的需要,并根据这种需要去开发新产品,是一 种正确的经营观念。
一、广告的经济功能3
4.促进商品销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出来的商品,只有通过流通
领域才能进入消费领域,才能实现其使用价值。广告在沟通 产销渠道、疏通产供销关系、促进商品销售中起着桥梁作用。 5.树立企业的形象 ——广告宣传对有效提高企业声誉,树立良好企业整体形象起 着重要作用。广告宣传既然能传递商品信息,当然也能扩大 企业整体影响力。 6.完善经营管理 ——广告是企业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广告宣传可以 促进现代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提高,改善整体管理水平。

第一章 广告学导论

第一章 广告学导论

2.广告媒体
3.广告信息
世界第三。
广告主体
广告媒体
广告信息
广告受众
特定传播主体
具有合法生产经营资格 的企业法人、其他经济 组织和自然人 广告主可以是企业、非 盈利性组织、政府或者 个人
特定的主体含义:
传播主体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广告活动
传播主体要为广告的真实性负责
传播主体要履行广告中作出的承诺
(以邮戳或快递发货日期为准)
要求:
自由组队,每人都要参与,提交一份作品,
形式自选,作为平时成绩一部分。
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使用教材 广告学概论 张贤平.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主要参考书 广告学原理 吴柏林.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高萍. 广告策划与整合传播. 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 Rajeev Batra 等著. 广告管理.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威廉•阿伦斯 著.丁俊杰等译.《当代广告学》.人民邮电出 版社,2005. (3)杂志和网站 《国际广告》 《中国广告》 中国广告网 ( ) 中华广告网 ( ) 疯狂广告网 (/)
告、交通工具类广告、化装品类广告、文具类 广告
第三节
广告学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一、广告学学科性质
广告学是从20世纪初开始出现的一门边缘 科学 涵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心理科学的综 合性的独立学科。交叉了传播学、营销学、 美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学、文学等众多 学科的精髓。
广告与新闻传播学
命题单位 河南斯美特食品有限公司 产品名称 思圆魔鬼辣面 广告主题 我的真辣面,够胆你挑战! 品牌调性 年轻、时尚、火辣、激情。 传播\营销目的 1、确立“魔鬼辣面”在辣系列产品中的领导 地位。 2、通过魔鬼辣面的推广,推动公司特色化产 品的销售,体现思圆对嗜辣消费者的关爱。 3、打造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企业品牌形 象。 企业\产品简介 斯美特食品有限公司创立于1991年,1995年与 美国金伟萍女士合资成立中美合资河南斯美特 食品有限公司,公司现有员工5000余名,下属 8个分公司:五个制面分公司、一个面粉分公司、 一个纸箱分公司、一个调料分公司。 思圆魔鬼辣面,精选吉尼斯印度魔鬼椒,多位 专家潜心研制,打造顶级香辣美食!思圆魔鬼 辣面,真辣面! 产品定位:顶级辣面,确立辣面品项领导地位! 消费群体:嗜辣一族。 建议列入事项 1、企业LOGO、思圆品牌和魔鬼辣面品名标识。 2、现有广告语“思圆魔鬼辣面,真辣面” 3、精选印度“魔鬼椒”的独有资源。

丁俊杰《现代广告通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5章【圣才出品】

丁俊杰《现代广告通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5章【圣才出品】

第1章广告概述1.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广告概念1.“广告”一词的来源(1)在英文中,人们通常用“Advertising”指称广告,意思是“唤起大众对某种事物的注意,并诱导于一定的方向所使用的一种手段”。

(2)英文中与“广告”对应的词是“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是指独立的广告作品,尤其是印刷广告,而“Advertising”是指完整的广告活动。

2.广告的定义广告,是由可识别的出资人通过各种媒介进行的,有关商品(产品、服务和观念)的,通常是有偿的、有组织的、综合的和劝服性的非人员信息传播活动。

现代广告的定义由以下七个核心内容构成:(1)广告必须有可识别的“广告主”从广告公司的角度出发,“广告主”经常被称为“广告客户”,它是广告行为的主体。

①广告主可以是企业、非营利性组织、政府或者个人。

②广告主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广告活动。

③广告主要为广告的真实性负责。

④广告主要履行在广告中作出的承诺。

(2)广告通过一定的媒介进行传播近年来,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广告媒体越来越多元化和零细化。

(3)广告所传播的不单单是关于有形产品的信息,还包括关于服务和观念的信息(4)广告(一般指商业广告)是有偿的广告是有偿的信息传播活动,这是广告与新闻、公告的重要区别。

(5)广告是由一系列有组织的活动构成的(6)广告是非人员的信息传播活动广告与人员销售不同,具有自己独特的说服规律。

(7)广告是劝服性的信息传播活动3.广告概念的流变较有代表性的广告定义:(1)美国现代广告之父阿尔伯特·拉斯克尔:广告是“印刷形态的推销手段”(Salesmanship in Print)。

(2)马歇尔(A·Marshall):“广告中有建设性的广告和斗争性的广告。

”(3)日本学者中山静:“广告宣传的目的是劝诱人们对某一特定事情产生或增强信心,使他们赞成或坚决执行。

”“广告是通过宣传商标达到销售的目的。

丁俊杰《现代广告通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广告创意与讯息战略)【圣才出品】

丁俊杰《现代广告通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广告创意与讯息战略)【圣才出品】

第13章广告创意与讯息战略13.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创意的本质1.创意=创异+创益(1)对于广告创意的各种说法:①广告创意不是市场策略的文字化或者图像化。

②广告创意不是制作技术。

③创意是自己的孩子,你期盼它诞生,却无法掌握它会成为什么样子。

④广告创意。

是指一种“创”造“意”外的能力。

⑤广告创意,是指把“不可思议”的变成“同理可证”。

⑥广告创意是指在消费者需要的地方满足需要,在消费者不需要的地方创造需要。

⑦创意是用刀去开启内心隐蔽的仓库时。

发出的响亮而不平凡的声音。

⑧创意是把苍蝇变成葱花,让狂想成真,自创新意。

⑨创意,真正的关键是如何用有关的、可信的、格调高的方式,在与以前无关的事物之间建立一种新的有意义的关系之艺术,而这种新的关系可以把商品用某种清新的见解表现出来。

(李奥·贝纳)⑩创意是把原来的许多旧要素进行新的组合。

(2)本书作者认为:广告创意=创异+创益①所谓创异,是指与众不同。

广告创意首先是指形成差异。

②所谓“创益”,是指让消费者看了广告后心情为之一振,耳目为之一新。

创意不能单纯地追求与众不同,更应追求效益。

③“创异”也好,“创益”也好,广告创意最不可忽视的本质是指“信息”,创意是使广告信息得到更好传达、使广告对诉求对象发挥更好作用的手段。

2.创造力——广告创意的驱动力(1)创造力,是指一种创造的能力,它包含了两种特质。

①特质之一是流畅性,指一个人面对一个问题或一种状况时,他所能提出的方案或反应的数量最多,其思考能力便最见流畅;②特质之二是思维灵活性,指面对一个问题或一种状况时,人们提出的解决方案或反应具有很强的特殊性。

广告活动对创造力的要求有较为突出的两点:一是激发集体智慧;二是刻意营造创意气氛。

“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是广告公司激发集体智慧的常用方法。

(2)对广告活动中的创造力的一些主要观点:①创造力并非人人相同。

它只钟爱于一部分人②创意人员在一个有序的集体中比在一个自由组合的无序的集体中创造力更强③培养和训练可以提高创意的产生与质量④创作欲望比创作环境更重要3.广告创意的有效管理与选择(1)奥美环球广告公司总裁肯纳斯·罗曼认为“冒险是创意的核心”。

《广告学概论》讲义

《广告学概论》讲义

《广告学概论》讲义提及广告,无论是何种学历、哪个行业的人士都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这恰恰说明广告离我们每个人很近,但是论及对广告本质性的认识,似乎人人又离它很远。

其实,司空见惯之事却未必容易说得清楚,这是我们会时常遇到的难题。

早在距今一个多世纪前,马克思就对今天充斥于世界的广告及广告活动提出过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任何报纸广告都是智力的表现,但是谁会因此说广告就是文学呢?土地不会说话,会说话的只是土地的主人。

因此,土地要为自己的权利说话,必定要以智力的形式表现出来。

”在这里,马克思敏锐地指出了广告与文学的区别,但主张广告是一种“智力的形式”。

这样的概括,即令在当今也应是独到而深刻的。

我们深信:广告不等于文学,虽然它们之间有相似性;广告活动是一种充满智慧与创造的活动,更重要的是广告作品是一种“智力的形式”。

第一章广告绪论今日世界是一个充满广告的世界。

有人这样描述道:今日世界是一个“充满广告的世界”。

以美国为例,人均每天要接受1600次广告信息,美国儿童一年要看两万次商业广告(相当于每周3小时)。

当你调换电视频道甚至关掉电视走出家门,你仍然逃不掉广告的包围。

千万不要进商店,你会被莫名其妙的商品进行一次免费服务;走路稍快一些,否则很容易被街边的散发传单者拦住;你的眼睛一定会疲劳,周围遍布着五颜六色的广告招贴、挂旗、霓虹灯、巨型路牌……;你听到身边的孩子在哼唱着电视里的广告歌曲;你会乘上一辆画满广告的公共汽车;你肯定不愿意买报纸,因为广告版面是你想看的内容的四、五倍;你的信箱里塞满邮寄广告,甚至样品;你的邻居可能就是一个直销商,他和他的同伴会随时按响你的门铃;你的电话里也会传来广告小姐的甜美声音。

你恨透了广告,可是你逃不掉。

现代广告无孔不入,早已浸透到社会乃至家庭生活的各个角落,只是你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生活空间里时刻都贯穿着广告,你只能祈祷自己的睡梦中不再有广告出现。

你反感广告的出现,可是你会穿着带有特定商标的衣服在街上行走,甚至还为穿着某种名牌的裤子而感到光彩和自豪,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也充当了广告媒介并把带给了周围同你一样的“上帝”。

丁俊杰《现代广告通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广告环境)【圣才出品】

丁俊杰《现代广告通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广告环境)【圣才出品】

第5章广告环境5.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广告环境概述1.广告环境的概念(1)广义的广告环境指整个广告存在和发展所处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包含着对广告发展有巨大影响力的诸种因素。

(2)狭义的广告环境指执行具体的广告活动的时间、地点和存在于当时、当地对广告活动策略和计划具有影响力的诸种因素。

2.广告环境的构成广告处于一个三重结构的生存图景之中:(1)最外层可以称为“广告的外环境”,它由整个社会中与广告发展有各种关联的经济条件、社会/文化条件、政治/法律条件等构成。

(2)第二层可以称为“广告的内环境”,它由广告业内部的科学技术、竞争、批评、人才、自律、交流与合作等条件构成。

(3)第三层是指处于内环境和外环境包围中的“广告”,包括广告主体(由广告主、广告公司、广告媒介、广告组织、广告研究和教育机构构成的“广告业”)、广告本体(由广告运动、广告活动、广告作品构成的“广告”)以及广告本体对客体(广告对象)的作用。

3.广告环境的作用(1)促进作用为广告主体、广告本体、广告对客体的作用的发展变化提供有利条件。

(2)调整作用促使广告主体、广告本体、广告对客体的作用发生趋向于适应环境的变化。

(3)制约作用或者为广告主体、广告本体、广告对客体的作用提供有限的发展条件,或者削减其有利条件,使它们在限定的空间中生存和发展。

广告的外环境和内环境对广告主体、广告本体、广告对客体的作用的影响发生在不同的层面,产生不同的效果。

4.广告环境作用的特点(1)在广告的三重生存图景之中,广告主体、广告本体、广告对客体的作用的发展变化是广告外环境和广告内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广告是在二者合力的作用下生存和发展的。

(2)外环境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它不但从根本上决定广告的生存和发展,而且也对广告内环境发生作用。

(3)内环境的影响力则弱于外环境,它对广告主体、广告本体、广告对客体的作用的影响虽然直接,但却是具体的、细微的、难以起到决定作用的,因为它本身也处在外环境的影响之下。

丁俊杰《现代广告通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广告与营销)【圣才出品】

丁俊杰《现代广告通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广告与营销)【圣才出品】

第9章广告与营销9.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营销核心概念1.需要、欲望和需求(1)需求是现代营销的核心概念,也是营销活动的起点。

在营销学中,与需求(Demands)有关的还有另外两个概念——需要(Needs)和欲望(Wants)。

①需要是指某些没有得到基本满足的感受状态,例如饥渴、安全等。

②欲望是指想得到这些基本需要的具体满足物的愿望,例如一个饥饿的人想去吃麦当劳。

③需求是指对有能力购买并且愿意购买的某个具体产品或品牌的欲望。

2.期望与满意(1)消费者的满意是营销活动的支点。

一个满意的顾客可以带给企业很多利益。

①满意的顾客可能发展成为忠诚的顾客,而忠诚的顾客便有可能重复购买产品。

②满意的顾客会形成良好的口碑,他们会向周围的亲友推荐自己使用过的产品或者服务。

(2)“满意”及“满意”的形成①“满意”是消费者在使用产品或者接受服务以后的一种主观感受。

消费者满意度常用来衡量这种主观感受的水平。

消费者满意度是指个人对一种产品感知的效果(或结果)与其期望比较后所形成的愉悦感或失望感。

②在消费者的满意构成中,感知和期望是两个关键因素。

感知与使用体验有关,消费者通过使用产品可以了解产品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消费者对产品的期望是一种试用前的关于产品和服务以及它们未来绩效的信念(Belief)。

(3)广告对于顾客满意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消费者会根据广告形成对产品或者服务的期望。

②广告会影响消费者在购买以后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感知。

3.市场营销观念在社会中存在着四种指导企业经营活动的“观念”。

(1)生产观念持生产观念(Production Concept)的企业认为,消费者会喜欢那些价格低并随处可买的产品,因此企业应致力于提高生产效率和扩大配销范围,企业生产经营的核心在生产环节而非消费需求。

(2)产品观念持产品观念(Product Concept)的企业认为,消费者最喜欢质量高、多功能和具有某些特色的产品。

丁俊杰《现代广告通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广告运作规律)【圣才出品】

丁俊杰《现代广告通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广告运作规律)【圣才出品】

第10章广告运作规律10.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广告运作概述1.现代广告运作的核心链条在现代广告中,广告主——广告代理公司——广告媒介这一核心链条具有双重性质:(1)它是现代广告市场的基本运营机制,即广告主委托代理公司负责广告业务,广告代理公司委托媒介实施广告发布,广告主支付媒介广告费用,广告代理公司从媒介获得佣金。

(2)它是特定的广告本体——广告运动、广告活动、广告作品从无到有,再到对广告客体发生作用的过程,即广告主对广告代理公司提出“做广告”的要求,代理公司为广告主策划广告活动,创意、设计、制作广告作品,然后通过媒介向受众发布广告作品。

2.“做广告”程序的历史演进(1)广告主——广告代理公司——广告媒介这一核心链条是逐渐形成的。

在其形成的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转折点:一是广告媒介的出现,二是广告代理商的出现,它们都直接决定了“做广告”程序的历史演进。

(2)古代不存在专门发布广告的广告媒介,也不存在广告代理商,商品生产者或销售者如果想做广告,就自己在店铺门口悬挂旗帜或者自己书写广告传单。

(3)近代报纸的出现为广告主提供了发布广告的媒介,广告主按照自己的想法撰写广告稿件,然后提供给媒介发布,向媒介支付发布广告的费用。

(4)随后,在广告主和广告媒介之间加入了广告代理商,广告主不再直接委托广告媒介,也不再自己制作广告稿件,而是委托广告代理商制作广告并向媒介提供广告稿件。

(5)在这个过程中,“做广告”的程序发生了如下的变化:①从单一的动作主体发展成两种进而三种机构的合作。

②原来单一的动作环节被分解成广告主委托广告代理商、广告代理商委托媒介两个主要环节。

③由广告主对“做广告”任务的全面负责演变成广告主、广告代理商和广告媒介的分工协作。

3.广告运作的概念“广告运作”指在现代广告中广告发起、规划、执行的全过程,是广告主体的主要行为。

4.广告运作的一般程序和主要内容(1)现代广告运作的基本模式①现代广告运作中,广告主是广告的发起者,他们依据自身营销的需要发起广告,并且承担制定广告目标、广告进程、广告费用的总体计划并实施管理的任务。

丁俊杰《现代广告通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广告与传播)【圣才出品】

丁俊杰《现代广告通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广告与传播)【圣才出品】

第8章广告与传播8.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广告传播的概念1.传播的一般概念(1)传播与传播学传播原意为通讯、传达、交换、交流、交通等。

传播学所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人与人之间如何分享信息,媒介怎样进行信息传播,信息怎样对接收者产生影响。

(2)人类传播行为的四种主要类型①自身传播:人们自己对自己进行的传播。

②人际传播:两个人或者若干人之间进行的传播。

③组织传播: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一群人进行的传播。

④大众传播: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对数量众多的受众进行的传播。

从受众自身对广告传播的讯息进行分析并受其影响的层面上讲,广告是一种自身传播;从广告受众之间互相影响的层面讲,广告是一种人际传播;从广告的主要媒介——大众传播媒介对受众的影响的层面上讲,广告的本质又是一种大众传播。

(3)传播的过程广告传播的过程可以这样描述:广告传播者通过广告策划和广告的设计制作,将广告讯息转化为广告作品并通过各种广告媒介发布出去;而广告受众则通过接触媒介接收到广告作品,并对它们所负载的广告讯息形成一定的理解。

(4)传播的符号传播活动最基本的要素是指符号。

符号可以粗略地分为两类: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

(5)大众传播大众传播指媒介组织通过大批复制并且传播讯息,从而影响庞杂的受众的过程。

它包含三层含义:一是规模庞大的传播机构,二是大批复制的传播内容,三是人数众多的传播对象。

2.广告传播概念传播过程涉及到一些核心概念,如经验、思想、符号与标志。

(1)传播中的经验泛指个体的全部生活经历。

在讯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共同的经历越多,相互分享的思想越多,沟通的可能性就越大。

(2)思想不会直接在传播中交流,即“思想不在讯息中,而在讯息使用者心中”。

当讯息发送者与接收者沟通时,思想也得到了传播,即当讯息于传受双方都意味着同样的东西时,思想才能传播。

(3)在广告传播中,字形、图案或其他符号至少具有三种含义:指示义含义、内含含义、背景含义。

二、广告传播的流程1.广告传播流程(1)“刺激-反应”模式:广告不是静止的展示,而是动态的过程。

丁俊杰《现代广告通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广告调查)【圣才出品】

丁俊杰《现代广告通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广告调查)【圣才出品】

第11章广告调查11.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调查:一种科学视角广告是“科学”(Science)还是“艺术”(Art,或解释为“技术、技艺”)?美国现代广告史上两位广告大师的观点:①威廉·伯恩巴克:具有明确的“反调查情结”,他相信定量调查会消磨创造力并鼓励单一和平庸的广告作品,他认为广告创作要依赖于直觉和灵感,“要信任自己的本能,倾听你在无意识状态下涌现出的念头”。

②克劳德·霍普金斯:坚持“科学的广告”观。

“广告发展成了一门科学。

它以固定的原则为基础,并且具备合理的准确性。

因与果,全都经过仔细的研究,直到得到满意的解答。

正确的程序和方法已然得到求证和确立。

”1.什么是“科学”“科学”本来的意思是“to Know”,即“了解、认识”。

我们有很多办法“Know”我们周围的事物,经常用到的方式包括四种:(1)坚持传统;(2)服从权威;(3)依靠直觉;(4)凭借科学。

2.科学研究的目的:探索、描述和解释科学研究,特别是社会科学研究有三个基本的目的:探索、描述和解释。

(1)探索探索性研究往往是根据某些观测到的事实提出问题,通过研究产生许多概念,发展出试验性的理论和推论,并从中归纳出需要进一步系统研究的议题。

(2)描述描述是社会学研究的另外一个目的,反映某个状态、背景、行动或关系的细节,描述的对象可能是一个过程或一种关系。

描述试图准确地反映事物的全貌。

(3)解释解释性研究的目的是要确立因果关系。

3.解释的类型:个案式解释和通则式解释(1)个案式解释当我们进行个案式解释时,会觉得自己完全了解案例之所以发生的全部原因,但与此同时,我们的视野也局限在个案上。

也许对某个个案的解释可以部分地应用到其他情形中,但是我们的意图只在于能够完全地解释某个案例。

(2)通则式解释通则式解释试图解释某一类状况或事物而不是某个个案。

这种解释很“经济”,只使用一个或者少数几个解释性因素。

通则式解释的目的是指要以最少的因果变量提供最大量的解释,以揭示其中的因果模式。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概论》课件丁俊杰第1章广告概述.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概论》课件丁俊杰第1章广告概述.

消费者广告
(图1-1)
针对生产厂家、中间商或者专业人员,叫做
行业广告
产业广告 广告
(图1-2)
(或业务广告)
针对中间商(批发商和零售商)时,叫做贸易
(图1-3)
二、 根据广告传播范围来划分
分类 地方广告
(图1-4)
特点
针对本地的广告,地方性广告强调价格、可获得性、地理位置以及营业 时间等信息。地方性广告主有别于全国性广告主的突出特性,就是它们 是更为积极的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简称IMC)的倡导者。
理性诉求广告
(图1-12)
回目录
图1-1 宝洁公司针对消费者的玉兰油广告
图1-2 美的公司针对经销商做的广告
图1-3 奥美广告公司的广告“当你的品牌需要帮助时”
图1-4 印度红十字会广告“When you give ,we give”(2005年戛纳广告节平面银奖)
图1-5 太阳神企业形象广告
第一章 广告概述
学习目标
了解“广告”一词是如何而来的。 准确掌握广告的定义及其丰富的内涵。 知道有关广告的概念在历史上经历了哪些变化。 了解广告的分类。
目录
第一节

• •
广告概念
广告的定义 广告概念的流变
“广告”一词的来源
第二节

• • •
广告分类
根据广告的受众来划分
根据广告传播范围来划分 根据广告媒介来划分 根据广告的功能来划分

• •
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的划分
根据广告目的与广告效果的划分 根据广告诉求的方式分类
第Hale Waihona Puke 节 广告概念在我们开始系统学习广告学之前,请你以“广告和

丁俊杰《现代广告通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广告的功能)【圣才出品】

丁俊杰《现代广告通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广告的功能)【圣才出品】

第4章广告的功能4.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广告的经济功能广告在宏观上对经济的影响,建立在其具体的功能之上,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领域:广告对商品供需的影响;广告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广告对市场竞争的影响;消费行为方式在广告作用下的变化。

1.广告对商品供需的影响(1)广告具有沟通产销、刺激需求的功能广告为社会和公众提供商品和劳务信息,有助于沟通产销,促进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循环。

有经济学家认为,广告“扩大了社会整体的需求,提高了个人收入,增加了就业机会”。

(2)广告能够加速流通、扩大销售促进流通的方式有很多,从效率上讲,广告是最好的方式之一。

(3)广告对经济周期的影响批评家指出,广告加快了经济衰退的周期循环,浪费了本可以在别处得到更好利用的资金;广告支持者认为,广告无论是在困难时期还是在经济繁荣时期,都可以增强消费者的消费信心。

有证据表明,广告主因面临经济衰退而削减预算的倾向正越来越弱。

(4)广告与总体消费绝大多数证据似乎都表明,广告是消费的结果而不是起因,这一发现无疑和广告与经济周期的联系是一致的。

2.广告对竞争的影响(1)广告有利于竞争,促进企业生产经营①为了获得相对于其他企业的市场优势和有利的市场地位,竞争企业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手段,而利用广告影响消费者则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

②比较性广告由于具有给消费者提供更多更有用的讯息,给予消费者更多评判、比较、选择权,降低消费者搜集讯息所需付出的成本,降低购买风险及提高购买决策的品质等功效,从全球范围看,其运用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a.关于比较性广告合法性的争议一直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二条规定:“广告不得贬低其他生产经营者的商品或者服务。

”我国有关部门制定的《广告审查标准》(试行)第四章,专门谈了比较广告的问题。

b.对于不居市场领导地位的广告主而言,使用比较性广告可以产生潜在优势,尤其是在争夺领导品牌已征服了的消费者,或在广告预算低于竞争者的情况之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告(advertising)是一种动态的存在,而不仅仅是静止的展示。只有广告作品(advertisement)才是静止的展示。
广告活动就是制定广告目的、发展广告策略,然后在市场上执行这些策略的过程。
一次简单的广告活动至少具备五个环节。
调查:调查是广告活动的起点。调查的任务就是详尽准确地了解市场、产品、消费者和环境的动态,从而为如何开展广告活动打下基础。通过搜集、分析资料,才能发现问题,找出解决企业难题的钥匙,使广告活动有的放矢。
(二) 整合营销传播提出的背景
1. 4C理论的提出
1990年罗伯特.劳特朗(Robert Lauterborn)在《广告时代》上发表《4P退休 4C登场》一文,文中所指的4C分别是:
(1) Consumer wants and needs, 把产品先搁到一边,加紧研究消费者的需要与欲求,不要再卖你所能制造的产品,要卖消费者确定想购买的产品;
(二)全国性广告
全国性广告通常是由产品生产商做出的,尽管全国性广告并不一定要覆盖全国,但是大多数情况之下,全国性广告传播范围覆盖多个地区,通常全国性广告主是一些包装品牌生产商和耐用商品生产商,或者是提供全国范围服务的诸如百货连锁、全国性金融机构、通讯等服务提供商,它们的主要目标是提升品牌知名度、树立品牌形象。
广告活动不是静态的,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广告活动的各个环节根据各个方面情况的变化,始终处在调整、变化之中,一成不变的广告活动是不存在的。
二、作为传播过程的广告活动
(一)一般传播模型
传播(communication)一词起源于拉丁语communis,有共同分享的意思,由此可见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的过程。
(2)广告主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广告活动。
(3)广告主要为广告的真实性负责。
(4)广告主要履行在广告中做出的承诺。
2.广告通过一定的媒介进行传播。
3.广告所传播的不单单是关于有形产品的信息,还包括关于服务和观念的信息。
4.广告,一般指商业广告,是有偿的。
5.广告是由一系列有组织的活动构成的。
(三)国际性广告
国际性广告通常是指在多个国家进行的广告活动。
三、根据广告媒介来划分
以广告投放的媒介分类是最常见的广告分类方法,常见的类型有:报纸广告、杂志广告、广播广告、电视广告、户外广告、网络广告、直接邮递广告、交通工具广告、电影广告、POP(Point of Purchase)广告、比赛项目广告等等。其中报纸广告、杂志广告称为印刷媒介广告;广播广告、电视广告称为电子媒介广告。
发布:把广告作品通过一定的媒体刊播出去。发布的主要任务,就是选择、组合媒体并落实具体刊播事宜。发布也是策划思想的体现,需要考虑各种因素。
效果测定:这里主要指发布后的广告效果测定。从时间及阶段上看,广告效果测定包括事前测定、事中测定及事后测定。广告效果的事后测定,目的是检查广告的效益,为新的广告活动提供必要的依据。
基本需求刺激广告,增强消费者对一般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在基本需求刺激广告中,广告主努力为整个产品品种创造需求,这种广告教育潜在购买者,告诉他们某类产品的基本价值,而不是强调某个具体品牌。
选择性需要刺激广告,目的在于突出某个具体品牌相对于竞争者的优点。
(三)直接响应广告(direct response advertising)和延时响应广告(delayed response advertising)
(一) 整合营销传播的概念
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简称IMC,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1991年美国西大学梅迪尔(Medil)新闻学院第一家开设了整合营销传播的硕士课程,并作为教材出版了Don E. Schultz 等人合著的《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Pulling It Together and Making It Work》,从此开始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开来。
从上述模型中我们看到传播活动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它由信源、讯息、渠道和信宿四个要素构成,传者和受者各居一端,中间是一系列编码和解码的互动过程。
(二)广告传播模型
图2-2 大众媒介传播模型
这个模型显示,大众传播与一般的人际传播不同,它是一个个人和机构之间互动的过程。它由“讯息生产”和“讯息接收”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构成,在两个部分之间是调和(accommodation) 和协商(negotiation)的过程。
(2) Cost, 暂时忘掉定价策略,快去了解消费者要满足其需要与欲求所须付出的成本;
(3)Convenience, 忘掉通路策略,应当思考如何给消费者方便以购得商品;
(4)Communication,最后,请忘掉促销,在90年代,正确的词汇是沟通。
第二节 广告的分类
一、根据广告的受众来划分
(一)消费者广告:主要针对那些为自己购买产品并进行最终消费的受众;
(二)行业广告(也有人译作业务广告):主要针对生产厂家、中间商或者专业人员。针对生产厂家时,叫做产业广告;针对中间商(批发商和零售商)时,叫做贸易广告。
二、根据广告传播范围来划分
(四)铺垫性广告
处于衰退期的产品,销售和利润趋于下降,此时采用铺垫性广告
六、根据广告目的与广告效果的划分
(一)知名广告。即期望消费者对产品认知的广告。
(二)理解广告。即让人们理解产品的性能和内容的广告。
(三)确信广告。即打动产品的需求者,使他有足够理由购买本产品的广告。
(四)行动广告。即在店铺里或零售环节直接向顾客宣传,让人们购买的广告。这种方法在大规模宣传媒介以外使用的较多。
(一)地方性广告
地方性广告(local advertising)是针对本地的广告,地方性广告强调价格、可获得性、地理位置以及营业时间等信息。地方性广告主有别于全国性广告主的突出特性,就是它们是更为积极的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简称IMC)的倡导者。
首先,作为一种组织职能,传统上营销由四类活动构成,分别是生产、定价、分销和促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营销组合(marketing mix)。广告是营销组合中促销(promotion)活动可能采用的多种手段之一。
其次,广告在“创造、沟通和传递顾客价值”中扮演重要角色。顾客价值不仅仅是由产品或者服务本身创造的,广告对于品牌的塑造是形成消费者价值感知的重要来源。
第一章 广告概述
“Advertising”指称广告。来源于拉丁文的“Advertere”,意思是“唤起大众对某种事物的注意,并诱导于一定的方向所使用的一种手段”。
一般认为“advertisement”指的是独立的广告作品,而“advertising”指的是完整的广告活动。
(二)广告在营销组合中的作用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学者内尔·H·伯登正式以清单的方式列出企业的营销组合,广告被视为是企业营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营销组合中广告是促销的主要工具之一,除此之外,促销还包括销售促进、公共关系、人员推销和直接营销。
产品 价格 分销 促销
功能特征
外观设计
三、作为营销过程的广告活动
(一)什么是营销
随着企业经营观念的变迁,对营销的界定也在不断发生变化,2004年美国市场营销协会的营销定义指出:
营销是一种组织职能以及一系列创造、沟通、传递顾客价值,并以使组织和利害关系者(stakeholders)共同受益的方式管理顾客关系的过程。①
从这个定义出发,理解“作为营销过程的广告活动”主要有以下两个要点:
二、 广告的定义
(一)广告定义:
广告,是由可识别的出资人通过各种媒介进行的,有关商品(产品、服务和观点)的,通常是有偿的、有组织的、综合的和劝服性的非人员信息传播活动。
(二)广告定义的核心内容
1.广告必须有可识别的“广告主”。
(1)广告主可能是商业企业、非赢利性组织、政府或者个人。
6.广告是非人员的信息传播活动。
7.广告是劝服性的信息传播活动。
三、广告概念的流变
(一)“广告是有关商品或服务的新闻” 在1890年以前广告只是被看作一种起告知作用、与新闻报道类似的传播手段。
(二)“印刷形态的推销手段”
1894年,美国现代广告之父的Albert Lasker说,广告是“印刷形态的推销手段”(salesmanship in print)。
策划:策划是广告活动的核心。策划的任务是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如何开展广告活动提出具体的建议和设想,从而拟定广告计划书。策划的过程是确立广告战略与战术的阶段,这里解决的是广告的宏观设想与具体手段结合的问题。
表现:根据广告战略的需要和广告战术的安排进行广告作品的构思、设计、制作,是广告表现的任务。
四、根据广告的功能来划分
(一)产品广告和企业广告
产品广告是为了提高某种产品的知名度,促进这种产品的销售,利用与销售或产品直接有关的表现形式,说服消费者购买的产品信息传播活动。
企业广告是为了树立企业形象,维持企业信誉,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从而间接达到销售产品目的的广告形式。
(二)基本需求刺激广告或选择性需要刺激广告
直接响应广告的目的在于激发起消费者即时的反应。
延时响应广告通过形象和信息强调品牌的优点和它能够使顾客满意的特点。
五、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的划分
(一)告知性广告
导入期消费者或用户和经销商对新产品不了解,甚至存有戒心。此时,企业多采用告知性广告,即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促进消费者对产品了解和认识为特点的广告
七、根据广告诉求的方式分类
(一)感性诉求广告
主要指广告采取感性的说服方法,向消费者诉之以情,使其对所广告的产品产生友好的感情与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