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卷:第一部分 专题9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九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一、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19·四川德阳一诊)水面蒸发是最大可能蒸发量,属于水分供应不受限制的蒸发。气温是影响蒸发的重要因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气温升高时,水面蒸发量也相应增加。然而,在气候变暖的情况下,世界不少地区观测到的水面蒸发量却出现持续下降趋势。据此完成1~3题。

1.一般情况下,世界上水面蒸发最旺盛的地区位于()

A.赤道附近B.回归线附近

C.南极地区D.温带大陆内部

答案B

解析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显著,降水较少,晴天多,蒸发旺盛,故B项正确。

2.不少地区的水面蒸发量出现持续下降趋势,其原因可能是这些地区() A.大气湿度逐渐下降B.水体面积逐渐减少

C.大气云量逐渐增加D.大风天气逐渐增多

答案C

解析大气湿度下降、大风天气增多均会加大水面蒸发量,排除A、D两项;水体面积减小,干旱加剧,水面蒸发量增大,排除B项;大气云量增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气温降低,导致水面蒸发量下降,故C项正确。

3.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水面蒸发量呈下降趋势,这会使()

A.区域水循环变活跃B.空气水汽含量增加

C.农作物收获期提前D.农业干旱得到缓解

答案D

解析水面蒸发量下降,区域水循环活跃度降低,空气中水汽含量减少,A、B两项错误;农作物收获期主要取决于热量条件,与水面蒸发量关系不大,排除C 项;水面蒸发量减少,土壤水分含量增加,农业干旱得到缓解,D项正确。

(2019·河北保定摸底)有“世界花王”美誉的大王花(见下图)是一种腐生寄生草本植物,吸取营养的器官退化成菌丝体状,侵入宿主的组织内,全年均可冒芽。大王花整朵花就是它的全部,花径最高纪录可达1.4 m,重10多千克,花期最多

只有四天,一生就开一朵花。据此完成4~5题。

4.大王花的生长地()

A.冬冷夏热B.物种单一

C.降水集中D.无明显四季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可知,大王花全年均可冒芽,这说明大王花的生长地无明显四季,故D项正确。

5.大王花开花期间发出奇怪的臭味,有助于()

A.吸引大型动物啃食

B.吸引腐食动物为其传粉

C.吸引蝴蝶蜜蜂为其传粉

D.避免人类采摘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可知,大王花是一种腐生寄生草本植物,其生长主要依赖于腐食动物的传粉。臭味对腐食动物具有一定吸引力,可为其传粉,故B项正确。

(2019·东北重庆六校联考)火地岛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岛屿,西部和南部山地为安第斯山脉余脉。东部和北部为平缓低地,覆盖第四纪冰川沉积和火山灰砾,多湖泊和沼泽湿地。图甲为火地岛及其周边区域图。岛上雪线高度仅500~800米,有很多树木,树冠形状奇特,当地称作“醉汉树”(图乙)。据此回答6~8题。

6.关于火地岛叙述正确的是()

①东部沿岸寒流减湿,西部沿岸暖流增湿②山脉大致呈南北向,由于山脉阻挡,形成西部多雨区和东部雨影区③岛上湖泊多为冰川作用形成④地处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处,多火山地震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答案C

解析依据火地岛的位置与世界洋流分布可知,其西岸受秘鲁寒流的影响,东岸受巴西暖流影响,①错误;由材料可知火地岛西南部为安第斯山脉余脉,其走向为南北走向;其纬度在53°S附近,地处西风带,所以西部为迎风坡降水较多,东部为雨影区,降水较少,②正确;结合材料可知该岛屿覆盖第四纪冰川沉积且海岸线曲折,所以该岛湖泊多为冰川作用形成,③正确;火地岛位于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交界处,④错误。

7.造成火地岛上雪线高度仅500~800米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B.海拔

C.海陆位置D.地形

答案A

解析气温越低,降水越多,雪线越低。读图可知,火地岛位于52°S到56°S 之间,纬度高,气温低,导致其雪线较低,A项正确。

8.据图推测“醉汉树”的树冠朝向()

A.西北B.西南

C.东北D.东南

答案D

解析由材料可知该岛地处西风带,盛行西北风且风力强劲,迎风面树枝易

受损伤,背风面树枝正常生长,所以其树冠朝向东南方向。

(2019·浙江三市质检)下图为福建武夷山某地土壤有机质与海拔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甲地典型自然植被类型是()

A.落叶阔叶林B.常绿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D.针阔混交林

答案B

解析福建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甲地位于武夷山山麓地带,和当地自然带类型一致,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10.图中土壤肥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甲地向乙地()

A.成土母质粒度变大B.有机质分解速度变慢

C.植被类型趋于丰富D.物质迁移的速度加快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从甲地到乙地,海拔逐渐升高。成土母质粒度大小影响的是土壤的质地而不是肥力,故A项错误;随着海拔上升,气温降低,有机质分解速度变慢,有利于有机质积累,土壤肥力高,故B项正确;随着海拔上升,植被类型逐渐减少,物质迁移的速度减慢,故C、D两项错误。

(2019·超级全能生全国26省联考甲卷)2018年5月18日,“货运通关系统”在中俄运输新线路“大连至新西伯利亚”一线(下图)启动。据此完成11~13题。

11.从大连至霍尔果斯的公路沿线,自然带出现明显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水分B.海拔

C.热量D.土壤

答案A

解析从大连到霍尔果斯的公路沿线,表现为从沿海向内陆,降水逐渐减少,植被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其自然带的变化符合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是水分差异导致的,故A项正确。

12.关于图中a、b、c、d四处对应的自然带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a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b为温带荒漠带

C.c为山地针叶林带

D.d为山地草原带

答案C

解析图示山体的自然带分布基本上符合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山麓地带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基带为温带荒漠带,A项错误;随着海拔的升高,水分条件略有好转,b自然带为山地草原带,B项错误;Q坡自然带分布位置较低,应该为阴坡,即北坡,地处大西洋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水分条件好,c处形成山地针叶林带,C项正确;按照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对应的自然带是高山草甸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