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桃花源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作探究
9 桃花源记/
如此美丽、神奇又幸福的地方,世上真的存在吗?从
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不存在,是作者虚构的。 渔人离开时,“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后来“寻向 所志”,却“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驥“欣然规 往”,却“未果,寻病终”。
合作探究
9 桃花源记/
陶渊明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桃花源”呢?
合作探究 通假字
9 桃花源记/
便要还家( 同“邀”,邀请 )
合作探究 古今异义
9 桃花源记/
缘溪行
古义:沿着,顺着。 今义:缘故,缘分。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古义:新鲜美好。 今义:(菜肴、瓜果等)滋味好。
阡陌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指运输事业。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单指男子的配偶。
发现 桃花源
9 桃花源记/
做客桃花源
离开桃花源
进入桃花源
再寻桃花源
精读细研
9 桃花源记/
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世界?
环境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清幽宁静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
生活 髫,并怡然自乐。
安宁幸福
民风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敦厚淳朴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 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 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 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 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整体感知
9 桃花源记/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 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 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 终。后遂无问津者。
拓展探究
9 桃花源记/
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
(1)阡陌交通(
)(2)便要还家(

(3)便扶向路(
)(4)处处志之(
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我
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这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 愿望,也是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但他又带有 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只能是一种空想,是 不可能实现的。
9 桃花源记/
1.线索明确,层次清晰。本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 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花林到访问桃花源,再到离开桃 花源,再寻桃花源,一线贯穿,层次分明,但并不平铺直叙, 而是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 2.构思巧妙。本文是一篇记,构思巧妙,富有小说色彩。作 者写进入桃花源的经过,给读者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 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在故事发展中,又不断设置悬念。 作者就是这样层层设下悬念,又逐层析开,紧紧地吸引读者。
课堂检测
9 桃花源记/
2.对下列语句中画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遂与外人间隔(隔断,隔绝) B.阡陌交通(互相通达) C.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竟然) D.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解析】B项,“交通”意思是“交错相通”。
课堂检测
9 桃花源记/
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B ) A.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B.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C.不足为外人道也 D.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课堂检测
9 桃花源记/
1.下列句中画线的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D )
A.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B.仿佛若有光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解析】A项,“鲜美”古义是鲜艳美丽,今义是形容食物的味道好;B 项,“仿佛”古义是隐隐约约,今义是指差不多,好像的意思。C项, “妻子”古义是指妻子和儿女,今义指男子的配偶。
9 桃花源记/
3.详略得当。本文开头、结尾写得简略,中间写得详 细。这是由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来决定的。在本文中作 者主要通过桃花源的生活情状来表现他的社会理想, 反映广大人民向往安定、幸福生活的愿望,所以中间 部分详写。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所 以写得简单。
精读细研
9 桃花源记/
桃花源之谜
渔人“具言”:桃花源之外的社会,朝代不断更替,战 争连年不断,赋税徭役繁重,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灾 难严重。
为桃花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花源外 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原因是什么?
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平静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花 源而不得埋下伏笔。
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
/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
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
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
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
预习检查 读一读
9 桃花源记/

jiàn
yǎn
shè
tiáo
邑人 间隔 俨然 屋舍 黄发垂髫
bīn

qiān mò huò
缤纷 怡然自乐 阡陌 豁然开朗
整体感知
9 桃花源记/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 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黄发垂髫:老人小孩。 鸡犬相闻:鸡鸣狗叫之声互相听到。 怡然自乐:安闲快乐,显得心满意足。 无人问津:没有人探求。 与世隔绝:和世俗隔绝。
第二课时
9 桃花源记/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理解了课文的内 容,学到了不少文言实词、虚词。这节课我们深入学习 课文内容,梳理一下文言现象。
整体感知
回顾旧知
作者虚构这样一个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 相对照的。虚构世外桃源,是作者不满社会现实的一种精神 寄托。寄托了作者渴望改变黑暗现实的政治理想,寄予了作 者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表达了作者对和平安宁、美好幸 福生活的追求,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反对压迫、反对战争的 强烈愿望。
合作探究
9 桃花源记/
渔人甚异之( 为异,对……感到诧异

复前行( 名词作状语,往前、向前 )
处处志之( 名词作动词,做记号 )
初极狭,才通人(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通过 )
合作探究
9 桃花源记/
文言句式
省略句
便舍船,从口入
省略主语“渔人”,可补充为“(渔人) 便舍船,从口入”。
便要还家 省略主语“桃花源人”和宾语“渔人”,可补充
【解析】B项,“要”同“邀”,邀请。
课堂检测
9 桃花源记/
4.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C ) 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C.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D.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解析】解答这类题,可以根据句子结构和意义来划分。A项,正确的断 句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B项,正确的断句为“余人/各复延至 其家,皆出/酒食”;D项,正确的断句为“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想世界;枝木用于驱邪求吉,在民间巫术信仰中源自于万物
有灵观念;桃果融入了中国的仙话中,隐含着长寿、健康、
生育的寓意。桃树的花叶、枝木、子果都烛照着民俗文化的
光芒,其中表现的生命意识,致密地渗透在中国桃文化的纹
理中。
拓展探究
9 桃花源记/ 拓 展 阅 读 (2019年重庆B卷中考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 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1、 为什么人们再也找不到桃花源?
2.虚拟的桃花源给予今天的我们又有怎样 的启示呢?
课堂小结
9 桃花源记/
概括主题
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记叙了他在桃花源 的所见所闻,描绘了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剥削和压 迫、和平宁静的“世外桃源”,表达了作者对东晋 的黑暗统治和长期战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的强 烈不满及对理想社会的无比向往,反映了人民群众 要求摆脱剥削压迫、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出和平幸福 生活的强烈愿望。
知识备查
9 桃花源记/ 背景资料
本文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前面的“序”。写作年代大 约是421年,当时陶渊明已经归隐田园16年了。
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 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 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 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 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 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 己的理想与美好情趣。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合作探究
9 桃花源记/
无论魏晋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不管。
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义:不值得,不必。 今义:不充足,不满(某个数目)。
得其船,便扶向路 古义:沿着、顺着。 今义:用手支持使人、物或自己不倒。
寻向所志 古义:先前的。 今义:向着,朝向。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 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 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 髫,并怡然自乐。
拓展探究
9 桃花源记/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 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 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 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 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9 桃花源记/
代词,那。 代词,指桃花源。 代词,他们的。 代词,渔人。 代词,他的。
动词,离开。
名词,房屋。
合作探究
9 桃花源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武陵人捕鱼为业 为 不足为外人道也
动词,作为。 介词,对,向。
遂与外人间隔 遂
遂迷,不复得路
副词,于是,就。 副词,终于,竟。
合作探究 词类活用
9 桃花源记/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
为“(桃花源人)便要(渔人)还家”。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省略宾语“之”,可补充为“此人
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林尽水源 省略介词“于”,可补充为“林尽(于)水源”。
合作探究 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9 桃花源记/
“……也”,表判断。
倒装句 问所从来
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问从所来”。
出自本文的成语9 桃花源记/
合作探究 一词多义
9 桃花源记/
忘路之远近 结构助词,的。
渔人甚异之 代词,指见到的景象。
之 具答之
代词,他们。
处处志之 助词,补足音节,不译。
桑竹之属 代词,这。
寻向所志 动词,寻找。

寻病终
副词,随即、不久。
合作探究
复前行,欲穷其林 其中往来种作 其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得其船 便舍船,从口入 舍 屋舍俨然
拓展探究
9 桃花源记/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中“桃”的象征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桃是一个多义的象征体系。在人们
的文化观念中,桃蕴含着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的原始信仰,
有着生育、吉祥、长寿的民俗象征意义。这些象征意义以各
种不同的形式潜存于民族心理之中并通过民俗活动得以引
申、发展、整合、变异。桃花象征着春天、爱情、美颜与理
八年级语文下册
9 桃花源记/
9 桃花源记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知识备查
9 桃花源记/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东晋诗人。又名潜, 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田园风光及其在农村生活 的情景,其中往往隐喻着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不 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以及对太平社会的向往;也每 写及对人生短暂的焦虑和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人 生观念,有较多哲理成分。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与 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颇为精练,具有独 特风格。代表作有散文《桃花源记》,辞赋《归去 来兮》《闲情赋》。有《陶渊明集》。
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
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
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整体感知
9 桃花源记/
读课文,完成下面的线索顺序图。
发现 桃花源
做客桃花源
离开桃花源
进入桃花源
再寻桃花源
精读细研
9 桃花源记/
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渔人具言的是什么?桃花源 人为什么“皆叹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