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考分类专项突破-法律常识(doc 11页)

合集下载

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题含答案

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题含答案

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题含答案法律常识是常识判断的重点,备考公务员考试的考生需要勤加练习法律常识。

接下来,本人为你分享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题(一)1.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表述哪些正确?( )A.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B.劳动、受教育和依法服兵役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C.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D.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机关即民族自治机关2.( 不定项选择 )下列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A.警告B.罚款C.行政拘留D.劳动教养E.拘役3.关于行政处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以在法定授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B.受他人胁迫有行政违法行为的,可以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C.行政处罚的当事人到期不缴纳罚款,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D.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必须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4.依据《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下列行为中不属于最终裁决,属于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的是( )A.对国家发改委的复议决定不服向国务院申请裁决B.广西自治区南宁市政府决定征用南宁市郊区的土地C.青海省政府依据其作出的行政区划决定而确认某块土地由甲公司享有使用权的行政复议决定D.湖北省政府调整本行政区域内行政区划的决定5.下列可以设定临时性行政许可的方式有( )。

A.国务院决定B.行政法规C.省级人民政府规章D.部门规章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题答案1.答案: AC解析:A项,根据我国《宪法》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所以,A项正确B项,根据《宪法》第4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国考2024执法卷常识

国考2024执法卷常识

国考2024执法卷常识一、法律基础法律基础是执法卷常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法律基本概念、原则和制度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考试中通常会涉及法律体系、法律关系、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内容。

二、行政法行政法是关于行政权的授予、行使和监督的法律规范,是执法卷常识的重要考察内容之一。

考试中通常会涉及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复议等方面的内容。

三、刑法刑法是关于犯罪和相应法定刑的法律规范,是执法卷常识的重要考察内容之一。

考试中通常会涉及犯罪构成、刑罚种类、犯罪形态等方面的内容。

四、民法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是执法卷常识的重要考察内容之一。

考试中通常会涉及物权、债权、婚姻家庭等方面的内容。

五、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是关于刑事诉讼程序和刑事司法制度的法律规范,是执法卷常识的重要考察内容之一。

考试中通常会涉及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程序、证据规则等方面的内容。

六、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是关于民事诉讼程序和民事司法制度的法律规范,是执法卷常识的重要考察内容之一。

考试中通常会涉及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程序、证据规则等方面的内容。

七、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是关于行政诉讼程序和行政司法制度的法律规范,是执法卷常识的重要考察内容之一。

考试中通常会涉及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程序、证据规则等方面的内容。

八、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基本任务,是执法卷常识的重要考察内容之一。

考试中通常会涉及宪法的原则、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内容。

九、法理学法理学是研究法的本质、特征、价值和作用的学科,是执法卷常识的重要考察内容之一。

考试中通常会涉及法的起源、发展、价值等方面的内容。

十、司法制度司法制度是国家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执法卷常识的重要考察内容之一。

考试中通常会涉及司法机关的组织和职权、司法程序等方面的内容。

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部分资料精品PPT课件

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部分资料精品PPT课件
❖ 2、国家性:国家制定或认可
❖ 3、规范性:法通过规范人们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 权利和义务来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 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权利和义务辩证统一,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没有无 义务的权利。
❖ 4、强制性: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
3
制定、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
认可是指国家承认原来已存在的习惯、道德并赋 予其法律效力。 认可的两种情况: ①将已有的不成文的零散的社会规范系统比、条文 化; 承认已有的社会规范具有法的效力。但未系统化、 条文化。
法律部分复习提纲
❖ 法律知识部分主要需要掌握:法学基础理论、 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 行政诉讼法
1
法学基础理论
一、法的概念特征: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体现统治阶级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 以程序为标志、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具有普 遍性的社会规范。
2
法的特征:Leabharlann ❖ 1、意志性:统治阶级意志
12
分类标准
名称
创制和适用的主体 国内法 不同
国际法
法律的地位、效力、 根本法
内容和制定 主体、程序
普通法
不同
法的效力范围不同 一般法
特别法
规定的具体内容不 同
实体法 程序法
创制和表达形式不 成文法 同
不成文法
定义
特定的国家创制并适用于该国主权管辖 范围内的法
特别注意之处
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加入和签订的国际 条约构成一个国家国内法的渊源。
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而制定的规范性 文件。 B地方性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 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 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和 行政法规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库及答案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库及答案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库及答案(共100题)1、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A)。

A.继续有效B.失去效力C.效力视情况而定D.由用人单位决定是否有效2、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B)劳动合同的履行。

A.影响B.不影响C.不一定影响D.法律未规定是否影响3、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D)支付劳动报酬。

A.提前B.及时分期C.提前足额D.及时足额4、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B)。

A.法律援助B.支付令C.社会救济D.依法制裁用人单位5、劳动者拒绝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C)违反劳动合同。

A.视为B.有时视为C.不视为D.局部视为6、职工患病,在规定的医疗期内劳动合同期满时,劳动合同(D)。

A.即时终止B.续延半年后终止C.续延一年后终止D.续延到医疗期满时终止7、劳动者提前(C)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A.三B.十C.十五D.三十8、用人单位未足额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因此解除劳动合同,这种解除属于(C)。

A.普通性预告解除 B.特殊性预告解除C.普通性即时解除 D.特殊性即时解除9、集体合同立法最早的国家是(D)。

A.荷兰 B.芬兰 C.爱尔兰D.新西兰10、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B)倍的工资。

A.一 B.二 C.三 D.四11、我国现行宪法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任期届满( B )以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必须完成届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A.一个月B.两个月C.三个月D.半年1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议事原则是( D )A.民主集中制B.下级服从上级C.民主协商D.主席负责制13、我国现行宪法规定,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向( D )负责A. 中央军事委员会集体B. 中共中央政治局C. 中共中央委员会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4、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按其阶级本质可以分为( A )A.无产阶级宪法和资产阶级宪法B. 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C. 钦定宪法和民定宪法D. 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15、在我国, ( A )年宪法确认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A. 1954B. 1975 . 1978 D. 198216、我国现行宪法修正案规定, 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 C )力量A. 依靠B. 领导C. 主导D. 主要17、近代宪法的发源地是( B )A. 英国B. 美国C. 法国D. 德国18.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B )A. 人民代表大会B. 人民代表大会制C. 民主集中制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19.一个国家的选举制度的内容通常是由( B )规定的A. 宪法B. 选举法C. 行政法规D. 民事法规20.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 C )A. 少数服从多数B. 集体行使职权C.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D. 平等原则21、我国现行宪法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 D )许可, 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国家主席 B .最高人民法院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主席团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2、我国现行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C )A. 国有企业B. 乡镇集体企业C.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D.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23、我国现行宪法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重要的日常工作由( C )处理A. 委员长B. 秘书长C. 委员长会议D. 各专门委员会24、依照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国务院对各部、各委员会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有权予以 ( C )A.收回B.废除C.改变或者撤销D. 发回重议25、依照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 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的权力属于( A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中央军事委员会D. 国务院26、我国现行宪法第 135 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 B )案件, 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的执行法律A. 民事B. 刑事C. 行政D. 民事、刑事和行政27、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 A )以法律规定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 国务院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28、我国现行宪法规定, 国家( D )集体经济的开展A. 鼓励、指导B. 指导、监督和帮助C. 帮助、指导D. 鼓励、指导和帮助29、依照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 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的国家机关是( A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D. 最高人民法院26、我国现行宪法修正案规定, 国家( B )国有经济的稳固和开展A. 保护B. 保障C. 维护D. 指导27、我国宪法规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 A )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 罢工自由C. 人身自由D. 宗教信仰自由28、我国现行宪法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 B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A. 领导B. 监督C. 领导和监督D. 统一协调29、国家的性质是指国家的( A )A. 阶级本质B. 经济制度的性质C. 政权组织形式的民主与否D. 国家整体同其组成局部之间的关系30、(B )有权撤销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国家主席31、以下属于《物权法》中所称“物”的是(C )。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精选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精选

法律常识精选-行政法试题1:行政处罚只能()。

A: 对有行政隶属关系的人实施B: 由公安机关执行C: 处罚公务员或公民个人,而不能处罚单位或组织D: 是国家特定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的个人或组织依法采取的惩戒措施答案: D试题2:治安行政案件的审级适用()。

A: 二审终审B: 一审终审C: 一审一复核D: 一审二复核答案: A试题3:下列行政强制措施当中,()属于间接执行性强制措施。

A: 查封、扣押B: 强制收购C: 限价出售D: 代执行答案: D试题4:行政机关向相对方收取公路养路费、港口建设费的行为在性质上属于()。

A: 行政处罚B: 行政征购C: 行政征收D: 行政征用答案: C试题5:行政行为以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度为标准,可以分为两类,即()。

A: 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B: 依职权的行政行为与依申请的行政行为C: 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D: 授权的行政行为与委托的行政行为答案: A试题6:《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通常由()的行政主体管辖。

A: 违法行为人住所地B: 违法行为人经常居住地C: 违法行为损害发生地D: 违法行为发生地答案: D试题7:()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

A: 法律B: 地方性法规C: 行政法规D: 国务院部委规章答案: C试题8:若发现已生效的行政执法行为违法或不当,则()。

A: 原行政机关无权废止B: 原行政机关或上级行政机关有权撤销C: 只有权力机关有权撤销D: 相对一方当事人有权变更答案: B试题9: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A: 具体行政行为B: 抽象行政行为C: 行政处分行为D: 民事侵权行为答案: A试题10:下列组织中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是()。

A: 全国人大B: 各级人民政府C: 法院D: 社会团体答案: B试题11:下述社会关系中属行政法调整范围的是()。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共440题)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共440题)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共440题)1、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可以在其法定权限内委托符合法定条件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该组织的性质是()。

A、行政机关 B、社会中介机构C、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事业组织D、企业组织答案:C2、某县交通部门在整顿机动车辆的管理活动中可以作为作出行政处罚的根据包括()。

A、该县交通部门制定的有关机动车辆使用的规定B、县人民政府制定的有关机动车辆管理处罚规定C、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有关机动车辆管理的规定D、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有关机动车辆管理的规定答案:D3、行政机关在(),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A、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B、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C、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D、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或者后答案:A4、关于行政处罚的适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行政机关必须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B、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应当减轻行政处罚。

C、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违法行为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

D、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行政拘留的,应当依法折抵相应刑期。

答案:B5、依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违法行为在两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违法行为的期限从()起计算。

A、受害人发现其权益受到违法行为侵害之日 B、违法行为发生之日C、违法行为终了之日D、违法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但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发生之日答案:B6、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行政机关做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违法事实不清的,行政机关不得给予行政处罚。

B、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

C、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试题及答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试题及答

一、单项选择题1.按照规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法律可以划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

其中,根本法又称A.宪法B.民法C.刑法D.行政法2.有关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审查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称为A.法律编纂B.法律制定C.法律整理D.法律汇编3.对于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和惩罚,体现了法律的A.评价作用B.教育作用C.强制作用D.指引作用4.下列选项中属于国务院职能范围的是A.修改宪法B.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C.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划分D.对国防、民政、文教、经济等各项工作的领导和管理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诉或者检举。

这属于公民基本权利中的A.政治权利B.监督权利C.社会经济权利D.人身自由权利6.公民的下列违法行为中,属于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是A.不遵守合同约定,长期拖欠房屋租金B.拒不赡养年迈、丧失劳动能力的父母C.故意损毁或者擅自移动路牌、交通标志D.为境外机构、人员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情报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下列情况中,行为人不受行政处罚的是A.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B.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C.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D.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8.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国外国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依照中国法律,经中国政府批准,在中国境内举办的双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负盈亏的企业,应受A.《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调整B.《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调整C.《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调整D.《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调整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服务者向消费者提供质低价高的服务,是对消费者A.公平交易权的侵犯B.人格尊严权的侵犯C.损害求偿权的侵犯D.选择服务自主权的侵犯10.通常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A.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B.提前30日以口头形式通知用人单位C.提前6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D.提前60日以口头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参考答案解析1.A【解析】宪法是根本法,其它之外都是普通法,故BCD答案错误。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共260题)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共260题)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共260题)C、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D、律师、证人答案:B14、法定程序权是指()。

A、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能力B、行政机关依法制定规章制度的权利C、行政机关依法进行行政许可的权力D、行政机关依法进行行政处罚的权力答案:A15、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权是指()。

A、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能力B、行政机关依法制定规章制度的权利C、行政机关依法进行行政许可的权力D、行政机关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行决定行政行为的权力答案:D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共260题)1、在行政诉讼中,主要举证责任在于被诉行政机关。

2、在行政诉讼中,如果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人民法院不会受理。

3、行政诉讼一般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的法院管辖。

4、在行政诉讼中,原告和被告是恒定的。

5、行政机关组织法的内容之一是内部机构设置。

6、行政机关组织法的核心内容是行政机关的职权。

7、行政调解是行政机关主持,通过说服教育,促使双方当事人友好协商,达成协议,消除争议纠纷的诉讼外和解活动。

8、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的司法性行政行为,也是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进行层级监督的较规范的具体行政行为。

9、行政法制外部监督是指行政系统以外的国家权力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监督。

10、行政法制内部监督又称为自身监督。

11、国务院根据198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权国务院对职工退休退职办法进行部分修改和补充的决定所进行的立法是特别授权立法。

12、国务院的性质、地位、组成、职权和领导体制等由国务院组织法规定。

13、管理方行政违法的主体只能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行政工作人员。

14、法定程序权是指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能力。

15、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权是指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行决定行政行为的权力。

14、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被告行政机关不能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15、如果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则行政诉讼的被告为作出原具体行为的行政机关。

2024 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 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共 160 题)

2024 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 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共 160 题)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共160题)1、行政诉讼中,负举证责任的是( )。

A 、行政机关B 、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C 、律师D 、证人答案:A2、行政诉讼中,对以下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 。

A 、某个体摊贩对罚款、撤消营业执照不服B 、某企业认为某行政机关侵犯其合法的经营自主权C 、某国家机关一处长对撤销职务不服D 、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答案:C3、行政诉讼一般都由( )所在地的法院管辖。

A 、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B 、原告C 、复议机关D 、原告选择决定答案:A4、行政诉讼的原告和被告是( )。

A 、不明确的B 、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的C 、恒定的D 、谁提起诉谁就是原告答案:C5、行政机关组织法的内容之一是( )。

A 、经费来源B 、内部机构设置C 、工作方案D 、公文行文关系答案:B6、行政机关组织法的核心内容是( )。

A 、行政机关内部机构设置B 、行政机关的职权C 、工作制度D 、行政机关设立、变更、撤销程序答案:B7、行政机关主持, 以国家政策为法律依据, 以自愿为原则,通过说服教育,促使双方当事人友好协商, 互谅互让, 达成协议, 消除争议纠纷的诉讼外和解活动, 称为( ) 。

A 、行政仲裁B 、行政裁决C 、行政调解D 、行政和解答案:C8、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的( )行为,也是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进行层级监督的较标准的具体行政行为。

A 、行政诉讼B 、司法性行政C 、行政仲裁D 、行政调解答案:B9、行政法制外部监督是指( )。

A 、行政系统以外的国家权力机关监督B 、行政系统以外的司法机关监督C 、行政系统自身的监督D 、行政系统以外的国家权力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监督答案:D10、行政法制内部监督又称为( )。

A 、一般监督B 、自身监督C 、专门监督D 、司法监督答案:B11、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由( )决定的。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法律知识练习题及答案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法律知识练习题及答案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法律知识练习题及答案【参考答案】1.【答案】C。

解析:《食品安全法》第55条规定,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个人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食品,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答案为C。

2.【答案】C。

解析:《行政诉讼法》第12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1)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2)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3)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4)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因此本题选择C项。

3.【答案】D。

解析: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但是纯获利性的行为是可以进行的。

4.【答案】C。

解析:ABD三项均属于诉讼时效中止的事由,C项属于权利人主张权利的情形,不符合诉讼时效制度制裁怠于行使权利者的本旨,因而使诉讼时效期间中断。

5.【答案】B。

解析:《行政复议法》第15条规定,对政府工作部门依法设立的派出机构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以自己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设立该派出机构的部门或者该部门的本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6.【答案】A。

解析:《社会保险法》第10条规定,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故A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7.【答案】A。

解析:《社会保险法》第37条规定,职工因下列情形之一导致本人在工作中伤亡的,不认定为工伤:(一)故意犯罪;(二)醉酒或者吸毒;(三)自残或者自杀;(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故A项错误。

8.【答案】A。

解析:《行政强制法》第10条规定,法律、法规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强制措施。

9.【答案】D。

解析:《社会保险法》第6条规定,国家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严格监管。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制度,保障社会保险基金安全、有效运行。

国家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国家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国家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概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指调整在保护消费者权益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所谓消费者,是指为了满足个人生活消费而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居民。

此处的居民是自然人或个体社会成员。

消费者权益是指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及该权利受到保护时而给消费者带来的应得利益,其核心是消费者的权利。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范围是: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该法保护;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其行为受该法规范。

此外,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亦参照该法执行。

二、消费者的权利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的权利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安全保障权。

(1)安全保障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所享有的保障其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2)具体包括两方面:一是人身安全权;二是财产安全权。

2.知悉真情权。

知悉真情权是指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3.自主选择权。

自主选择权是指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该权利包括以下内容:(1)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营者的权利。

(2)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的权利。

(3)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的权利。

(4)在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时所享有的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的权利。

4.公平交易权。

公平交易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所享有的获得质量保障和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和按照自己真实意愿从事交易活动,对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予以拒绝的权利。

5.依法求偿权。

依法求偿权是指消费者在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时,依法享有的要求获得赔偿的权利。

求偿的内容包括:(1)人身损害的赔偿,不论是生命健康还是精神方面的损害均可要求赔偿。

公共法律知识部分.doc

公共法律知识部分.doc

公共法律知识部分一、填空题1。

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的人员知悉的事项.2。

《物权法》所称物权包括所有权、和担保物权。

3.因物的和利用而产生的民事关系,适用《物权法》。

4。

公务员的管理,坚持公开、平等、、的原则,依照法定的权限、条件、标准和程序进行。

5。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约定服务期。

6。

国家赔偿以为主要方式。

7。

《物权法》所称物权是指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和排他的权利。

8.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所给予的行政处罚,享有权、权;对行政处罚不服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9.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内订立书面。

10。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劳动合同。

11。

根据《物权法》规定,耕地的承包期为年.12。

行政机关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应当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

13。

行政机关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设施进行。

对检验合格的,行政机关应当发给相应的证明文件。

14。

经过听证程序的,行政机关应当根据,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15。

行政许可申请可以通过信函、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等方式提出。

16. 法律、行政法规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地方性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的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

17. 申请人可以委托提出行政许可申请.但是,依法应当由申请人到行政机关办公场所提出行政许可申请的除外。

18. 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或者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变更或者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

19。

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并应当在7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公考分类专项突破-法律常识(常识部分)知识点睛与解题方法技巧对于法律专业的学生来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的法律常识是非常简单的;但对于非法律专业的学生来说,又是非常棘手的,原因在于他们没学过法律,更不知道会考些什么。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把握温习方向,明确温习重点,下面就一些经常会考到的知识点作简要论述。

一、法律的概念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一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它通过规定人们相互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二、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法律体系,也称为部门法体系,是指一国的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内部和谐一致、有机联系的整体。

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通常包括下列部门法: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诉讼法。

三、宪法修正案(四)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2004年3月14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由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和权威,因此对于宪法的每一次修改,都会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

这一次修改是对1982年宪法的第四次修改,共14条。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2003年8月27日,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获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4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

该法的颁布与实施,是继1989年《行政诉讼法》及1996年《行政处罚法》颁布实施后行政法制建设领域又一部极其重要的法律,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五、行政赔偿行政赔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侵犯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了损害,由行政机关作为赔偿义务机关对造成的损害履行赔偿义务。

组成行政赔偿的,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1)必须是行政机关行使职权的行为。

(2)必须是行为依法确认违法的。

(3)必须存在损害事实。

(4)损害事实是在执行公务、行使行政管理权过程中发生的,而且与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因果关系。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68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由该行政机关负责赔偿;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由该工作人员所在的行政机关负责赔偿,行政机关赔偿后,应当责令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

六、犯罪《刑法》第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毁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七、年龄与承担刑事责任的关系(1)我国刑法规定公民完全承担刑事责任年龄为16周岁,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为14周岁,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为14周岁以下。

(2)已满14周岁的公民,犯以下各罪应承担刑事责任: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

八、刑事追诉时效期限犯罪行为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不满1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时效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九、合同的一般条款除由法律、法规直接规定外,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是通过合同条款来确定的。

因此,《合同法》第12条规定,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但一般包括以下条款:(1)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2)标的。

(3)数量。

(4)质量。

(5)价款或者报酬。

(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十、解决合同争议的途径刚正地及时地解决合同争议对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合同领域的法治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重大意义。

根据《合同法》第128条之规定,当事人可以通过4种途径解决合同争议,即:(1)磋商和解;(2)调解;(3)提请仲裁机构仲裁;(4)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当事人不愿和解、调解或者和解、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仲裁契约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根据仲裁契约向中国仲裁机构或者其他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当事人没有订立仲裁契约或者仲裁契约无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应当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仲裁裁决、调解书;拒不履行的,对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执行。

十一、劳动争议的解决因签订、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十二、关于民间借贷(1)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

(2)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

在借款时将利息扣除的,应当按实际借款数返还并计算利息。

(3)在借贷关系中,仅起联系、介绍作用,对债务的履行没有保证意思表示的,不承担保证责任。

(4)有保证人的借贷债务到期后,债务人有清偿能力的,由债务人承担责任;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的或者债务人下落不明的,由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

十三、无效婚姻、可撤销婚姻修订后的婚姻法增设了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制度,规定:(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1)重婚的;(2)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3)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4)未到法定婚龄的。

(二)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

(三)无效或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无效。

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义务。

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契约处理,契约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利益的原则判决。

对重婚导致的婚姻无效的财产处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当事人的财产权益。

当事人所生的子女,适用本法有关父母子女的规定。

十四、夫妻配合财产、个人所有财产和约定财产修改后的婚姻法对夫妻配合财产、个人特有财产和约定财产制作出具体规定:1.配合财产,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配合所有:(1)薪水、奖金;(2)生产、经营的收益;(3)知识产权的收益;(4)因继承或赠予所得的财产,但遗嘱或赠予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除外;(5)其他配合所有的财产。

2.个人所有财产,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1)一方的婚前财产;(2)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3)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4)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5)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3.约定财产,规定:(1)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配合所有、各自所有或部分配合所有、部分各自所有。

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婚姻法关于配合财产制或个人财产制的规定。

(2)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3)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的财产清偿。

(4)离婚时,原为夫妻配合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配合偿还。

配合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契约清偿,契约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十五、遗产根据《继承法》的有关规定,遗产必须符合三个特征:第一,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第二,必须是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第三,必须是合法财产。

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才能成为遗产。

遗产包括以下几项:(l)公民的合法收入。

如,薪水、奖金、存款利息、从事合法经营的收入、继承或接受赠予所得的财产。

(2)公民的房屋、储蓄、生活用品。

(3)公民的树木、牲畜和家禽。

树木,主要指公民在宅基地上自种的树木和自留山上种的树木。

(4)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公民的文物一般指公民自己收藏的书画、古玩、艺术品等。

如果上述文物之中有特别珍贵的文物,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5)法律允许公民个人所有的生产资料。

如农村承包专业户的汽车、拖拉机、加工机具等。

城市个体经营者、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在内地投资所拥有的各类生产资料。

(6)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即基于公民的著作被出版而获得的稿费、奖金,或者因发明被利用而取得的专利转让费和专利使用费等。

(7)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如公民的国库券、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复员、转业军人的复员费、转业费,公民的离退休金、养老金等。

十六、法定继承的顺序法定继承,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父母、子女。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

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继承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十七、仲裁仲裁制度是指民(商)事争议的双方当事人达成契约,自愿将争议提交选定的第三者根据一定程序规则和刚正原则作出裁决,并有义务履行裁决的一种法律制度。

仲裁通常为行业性的民间活动,是一种私行为,即私人裁判行为,而非国家裁判行为,它与和解、调解、诉讼并列为解决民(商)事争议的方式。

但仲裁依法受国家监督,国家通过法院对仲裁契约的效力、仲裁程序的制定以及仲裁裁决的执行和遇有当事人不自愿执行的情况时可按照审判地法律所规定的范围进行干预。

因此,仲裁活动具有司法性,是中国司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十八、证据《民诉法》第63条规定了证据有下列几种:(一)书证;(二)物证;(三)视听资料;(四)证人证言;(五)当事人的陈述;(六)鉴定结论;(七)勘验笔录。

由当事人提交的,主要有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

书证应当提交原件,物证应当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交复制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