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颁布新的学制:《壬子——癸丑学制》,普通教育分初等教育两级:初等小学四年,男女同校;高等小学三年,男女分校;中等教育设中学堂一级,四年,男女分校;高等教育两级:大学预科三年、本科三至四年。课程上废止了复古主义教育和民主主义者反复古教育的斗争
– (二)“学术自由、兼容并包”,改革旧北京大学
? 这是蔡元培提出的改革北京大学的原则,成为他发展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
– 整顿、充实教师队伍;
– 允许不同学派并存。
– (三)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思想
– 蔡元培反对注入式教学,提倡发挥儿童个性,要学生自动、自学、自助。
复习题
? 1、评述张之洞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的教育思想。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近代历史上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应对其作客观评价:
? 1、结合当时特定的社会心理和历史条件来看,“中体西用”的思想在“向西方学习”的初始阶段是有积极意义的。
? 2、“中体西用”的思想对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起到了不容低估的作用。
? 3、张之洞于维新变法运动即将达到高潮的前夕为已经破产的洋务政策作理论上的粉饰和辩护,从政治主流上来说是逆动的,倒退的。
? 梁启超论儿童教育
– 梁启超在《论幼学》中,比较了中西儿童教育的差异,提出了改革儿童教育的建议。
? 建议为孩子们编辑一套蒙学书籍,还指出了教学方法,是我国近代最早提倡各科教材教法的教育家;
? 严复“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
– 1902年发表《与外交报主人论教育书》,鲜明地表达了“体用一致”的观点。
– 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即通过职业教育的方法,依各人的个性培养有一技之长,使之适应社会的需要得到相当的职业以谋生,进而能胜任这个职业,热爱这个职业,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为社会作出贡献。
? (3)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传入和影响
– 创始人杜威于1919年访华
– 主要思想:“教育以儿童为中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
– 各府、县设劝学所,负责管理地方学务。
? (四)教育宗旨的厘定:
– 1906年学部颁布教育宗旨:“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具有明显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
五、辛亥革命时期的教育
? (一)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
– 1、颁布新的教育宗旨:“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该宗旨否定了君权的绝对权威和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关于人的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要求
四、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 (一)科举制的改革与废除
– 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
– 递减科举取士的中额;
– 废止科举:1905年
? (二)新学制的建立
– 1901年发布《兴学诏书》;
– 1904年颁布《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这是我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经正式颁布并在全国施行的近代学制。
课程设置中西兼学,德、智、体、美并重;
? 创立“学长制”。
– 2、时务学堂:
? 1897年在长沙创办;
? 梁启超任总教习,亲订《湖南时务学堂学约》;
? 课程上也是中西兼学。
? (二)“百日维新”期间的教育改革
? (1)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度。
? (2)设立京师大学堂。
– 民国初年,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京师大学堂开我国近代新型综合性大学的先河。
– 由于对平民教育的理解不同,因而形成了两种不同性质的平民教育:
? 为工农革命服务的平民教育:由共产主义知识分子所提倡,着重通过革命道理的宣传来唤起工农群众的革命觉悟;
? 改良主义的平民教育:由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所提倡,希望通过发展平民教育达到“还政于民”的目的。
? (2)职业教育思潮:
– 黄炎培联合各界人士于1917年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
? 2、简述蔡元培的五育教育思想。
第三编
现代的教育
第一讲
现代教育的发展
第一节 五四时期的教育
? 一、学校教育的改革
? (1)恢复民国初年的教育宗旨,废除读经科,提倡民主科学的新教育。
? (2)确立男女平等教育权。
– 1920年暑假,蔡元培主持的北京大学首次招收女生。
? 分直系教育、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三个系统;课程中占课时最多的是读经讲经;没有女子教育的地位。此学制颁布实施后我国建立起了系统的学校教育制度。该学制具有明显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
? (三)教育行政机构的建立
– 在中央设立学部(1905年),统管全国教育事务;
– 各省设提学使司,统辖全省教育事务;
第二讲
近代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 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教育主张
? 主要代表人物:龚自珍、魏源
? 龚自珍是近代历史上最早对科举制度进行猛烈抨击的思想家。
? 魏源在近代史上首次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口号?a?a?°师夷长技以制夷?±。
第二节 洋务派的教育思想
? 主要代表人物:张之洞
– 1、北洋军阀政府的封建复古主义教育
? 复活封建买办的教育宗旨:“爱国、尚武、崇实、法孔孟、重自治、戒贪争、戒躁进。”
? 恢复尊孔读经
– 2、民主主义者反复古教育的斗争
? “打倒孔家店”
? 提倡科学、民主
复习题
? 1、简述京师同文馆的办学情况及其历史意义。
? 2、简述民国初年所颁布的教育宗旨及其历史意义。
– 2、留学教育
? 首开我国近代公费留学教育的先河。
? 最著名的是容闳率领120名幼童留美。
三、维新变法时期的教育
? (一)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活动
– 维新派认为中国贫弱的原因在于教育不良,学术落后。因此非常重视通过兴办新式学堂,培养维新变法的骨干力量。
– 1、万木草堂:
? 1891年至1894年康有为在广州创办;
– (一)五育的教育方针:
? 主张培养?°健全的国民?±;
? 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育(“以美育代宗教”)
? 蔡元培提出的体、智、德、美和谐发展的方针符合当时历史的要求,在教育上是一种重大的进步,是对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宗旨的否定;从人才培养上看,这几方面的教育也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规律。
– 1924年,国共合作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提出的教育纲领。
? 2、党领导下的革命教育活动
– (1)工人教育:安源路矿工人补习学校
– (2)农民教育:广东海丰总农会办的农民教育;湖南的农民教育。
– (3)干部教育:
? 湖南自修大学:毛泽东、何叔衡创办(1921年)。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 一、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发端
– 1920年底,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创办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工人自己的学校。
? 二、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发展
– (一)党创立初期的教育
? 1、有关的教育方针和政策
– 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的新民主主义教育纲领;
? (3)学校教学采用国语和白话文。
– 教育部于1920年明令公布,小学一二年级的国文改为语体文,并规定至1922年止,凡旧时所编的文言教科书一律废止,改为语体文。
? (4)大学的改制
– 蔡元培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出了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收的办学方针。
? (5)学制改革:1922年颁布壬戌学制,该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实行“六三三制” 。该学制的制定以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中等以上的学校普遍实行“选科制”。
? (3)筹办高等、中等、初等各级学堂和各种专门学堂。
? (4)派人出国游学。
? (5)建立译书局和编译学堂,编译外国教科书及其他书籍。
(三)维新派、洋务派和顽固派在教育问题上的论争
– 要不要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
– 要不要提倡西学,反对中学
– 要不要废八股,变科举,改革封建主义教育制度
– 中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即儒家传统的经史之学。
– 西学:西政、西艺和西史。其中西政指“学校、地理、度支、赋税、律例、武备、劝工、通商”(西方具体的政治制度),西艺指“算、绘、矿、医、声、光、化、电”
– “中体西用”是指以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为根本,以学习西学为中国所用。
– “中体西用”成为日后清政府制定新学制的指导思想。
– 该学制是我国近现代资产阶级教育家综合民初以来教育改革成果的产物,它侧重反映了“五四”以后在中国推行资产阶级新教育的基本要求。
? 二、各种教育思潮的涌现和各种教育团体的建立
– 1、各种教育思潮的涌现
? 五四时期,涌现了平民教育、工读教育、职业教育、实用主义教育等多种进步教育思想。
? (1)平民教育思潮:拥护“民主”的口号在教育上的反映。
– 一、生平
? 清末大官僚,27岁中进士,一生从政四十多年,曾任湖广总督、两广总督等职,晚年跻身军机枢要。
? 重视兴学设教,创办多所官学、新式学堂。
? 二、主要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1898年4月发表《劝学篇》对该思想进行了系统阐述。
– 体、用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体”指根本或原则,“用”指形式或应用。
– 洋务派:统治阶级内部具有变革意识的当权派
? 主要代表人物:奕忻、左宗堂、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
? 洋务教育:
– 1、设立新式学堂
? 主要有三类:外国语学堂、技术学堂、军事学堂
? 京师同文馆的办学情况及其历史意义:
– 京师同文馆:1862年在北京开设,是我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校,在创立之初,是专修外国语的学校,1866年增设算学馆,同文馆变为综合性学校。1902年并人京师大学堂。在学校管理上,受外国列强控制。同文馆的课程,外语居于首位。从教学组织形式看,它实施分年课程和班级授课制度。凡此皆与传统封建官学有明显的区别。正因如此,它可说是我国近代改革封建传统教育的首次尝试和教育近代化的开端。也标志着“向西方学习”的口号开始化作具体行动。
– 二、废八股,兴新学
? 康有为的《请开学校折》:
– 乡设小学,县设中学,省府设高等专门学和大学,并设京师大学堂;设学部统管全国教育事务等。
? 康有为论新式学校教育制度
– 康有为关于学校教育制度的设想反映在1884年写成的《大同书》中 。
– 康有为设计了一个包括人本院、育婴院、小学院、中学院和大学院在内的体系完整、前后衔接的学校教育制度,强调早期教育、学前教育,主张男女教育平等,主张实行德、智、体、美诸方面发展教育,反映了改良主义者的良好愿望,具有强烈的空想色彩。
第二编
近代的教育
第一讲
近代教育的发展
近代社会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 一、“向西方学习”口号的提出
–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 “向西方学习”成为贯穿近代中国的主要潮流。
– “向西方学习”的口号到了洋务运动时期开始化作具体行动。
二、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由洋务派发起的洋务活动
? 4、从哲学和方法论的角度来看,“中体西用”的思想是形而上学的,存在着内在的逻辑矛盾。
第三节 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教育主张
? 主要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严复
– 一、关于教育作用和目的:
? “才智之民多则国强,才智之民少则国弱”
? 梁启超提出了培养“新民”的新教育目标,并论述了“新民”的具体规格:具有新的道德、思想、精神及新的特性和品质。
?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说对20~40年代的中国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2、教育团体的建立。主要有:
? ①1915年成立的“中国科学社”;
? ②1915年成立的“全国教育会联合会”;
? ③1917年成立的“中华职业教育社”;
? ④1921年成立的“中华教育改进社”;
? ⑤1923年成立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第四节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主张
? 主要代表人物:蔡元培
– 一、生平
? 1912年任第一任教育总长,1917年至192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28年创办中央研究院,1940年病逝。
? 周总理:“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
? 二、主要思想
– (二)“学术自由、兼容并包”,改革旧北京大学
? 这是蔡元培提出的改革北京大学的原则,成为他发展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
– 整顿、充实教师队伍;
– 允许不同学派并存。
– (三)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思想
– 蔡元培反对注入式教学,提倡发挥儿童个性,要学生自动、自学、自助。
复习题
? 1、评述张之洞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的教育思想。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近代历史上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应对其作客观评价:
? 1、结合当时特定的社会心理和历史条件来看,“中体西用”的思想在“向西方学习”的初始阶段是有积极意义的。
? 2、“中体西用”的思想对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起到了不容低估的作用。
? 3、张之洞于维新变法运动即将达到高潮的前夕为已经破产的洋务政策作理论上的粉饰和辩护,从政治主流上来说是逆动的,倒退的。
? 梁启超论儿童教育
– 梁启超在《论幼学》中,比较了中西儿童教育的差异,提出了改革儿童教育的建议。
? 建议为孩子们编辑一套蒙学书籍,还指出了教学方法,是我国近代最早提倡各科教材教法的教育家;
? 严复“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
– 1902年发表《与外交报主人论教育书》,鲜明地表达了“体用一致”的观点。
– 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即通过职业教育的方法,依各人的个性培养有一技之长,使之适应社会的需要得到相当的职业以谋生,进而能胜任这个职业,热爱这个职业,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为社会作出贡献。
? (3)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传入和影响
– 创始人杜威于1919年访华
– 主要思想:“教育以儿童为中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
– 各府、县设劝学所,负责管理地方学务。
? (四)教育宗旨的厘定:
– 1906年学部颁布教育宗旨:“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具有明显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
五、辛亥革命时期的教育
? (一)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
– 1、颁布新的教育宗旨:“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该宗旨否定了君权的绝对权威和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关于人的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要求
四、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 (一)科举制的改革与废除
– 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
– 递减科举取士的中额;
– 废止科举:1905年
? (二)新学制的建立
– 1901年发布《兴学诏书》;
– 1904年颁布《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这是我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经正式颁布并在全国施行的近代学制。
课程设置中西兼学,德、智、体、美并重;
? 创立“学长制”。
– 2、时务学堂:
? 1897年在长沙创办;
? 梁启超任总教习,亲订《湖南时务学堂学约》;
? 课程上也是中西兼学。
? (二)“百日维新”期间的教育改革
? (1)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度。
? (2)设立京师大学堂。
– 民国初年,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京师大学堂开我国近代新型综合性大学的先河。
– 由于对平民教育的理解不同,因而形成了两种不同性质的平民教育:
? 为工农革命服务的平民教育:由共产主义知识分子所提倡,着重通过革命道理的宣传来唤起工农群众的革命觉悟;
? 改良主义的平民教育:由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所提倡,希望通过发展平民教育达到“还政于民”的目的。
? (2)职业教育思潮:
– 黄炎培联合各界人士于1917年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
? 2、简述蔡元培的五育教育思想。
第三编
现代的教育
第一讲
现代教育的发展
第一节 五四时期的教育
? 一、学校教育的改革
? (1)恢复民国初年的教育宗旨,废除读经科,提倡民主科学的新教育。
? (2)确立男女平等教育权。
– 1920年暑假,蔡元培主持的北京大学首次招收女生。
? 分直系教育、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三个系统;课程中占课时最多的是读经讲经;没有女子教育的地位。此学制颁布实施后我国建立起了系统的学校教育制度。该学制具有明显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
? (三)教育行政机构的建立
– 在中央设立学部(1905年),统管全国教育事务;
– 各省设提学使司,统辖全省教育事务;
第二讲
近代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 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教育主张
? 主要代表人物:龚自珍、魏源
? 龚自珍是近代历史上最早对科举制度进行猛烈抨击的思想家。
? 魏源在近代史上首次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口号?a?a?°师夷长技以制夷?±。
第二节 洋务派的教育思想
? 主要代表人物:张之洞
– 1、北洋军阀政府的封建复古主义教育
? 复活封建买办的教育宗旨:“爱国、尚武、崇实、法孔孟、重自治、戒贪争、戒躁进。”
? 恢复尊孔读经
– 2、民主主义者反复古教育的斗争
? “打倒孔家店”
? 提倡科学、民主
复习题
? 1、简述京师同文馆的办学情况及其历史意义。
? 2、简述民国初年所颁布的教育宗旨及其历史意义。
– 2、留学教育
? 首开我国近代公费留学教育的先河。
? 最著名的是容闳率领120名幼童留美。
三、维新变法时期的教育
? (一)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活动
– 维新派认为中国贫弱的原因在于教育不良,学术落后。因此非常重视通过兴办新式学堂,培养维新变法的骨干力量。
– 1、万木草堂:
? 1891年至1894年康有为在广州创办;
– (一)五育的教育方针:
? 主张培养?°健全的国民?±;
? 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育(“以美育代宗教”)
? 蔡元培提出的体、智、德、美和谐发展的方针符合当时历史的要求,在教育上是一种重大的进步,是对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宗旨的否定;从人才培养上看,这几方面的教育也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规律。
– 1924年,国共合作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提出的教育纲领。
? 2、党领导下的革命教育活动
– (1)工人教育:安源路矿工人补习学校
– (2)农民教育:广东海丰总农会办的农民教育;湖南的农民教育。
– (3)干部教育:
? 湖南自修大学:毛泽东、何叔衡创办(1921年)。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 一、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发端
– 1920年底,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创办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工人自己的学校。
? 二、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发展
– (一)党创立初期的教育
? 1、有关的教育方针和政策
– 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的新民主主义教育纲领;
? (3)学校教学采用国语和白话文。
– 教育部于1920年明令公布,小学一二年级的国文改为语体文,并规定至1922年止,凡旧时所编的文言教科书一律废止,改为语体文。
? (4)大学的改制
– 蔡元培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出了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收的办学方针。
? (5)学制改革:1922年颁布壬戌学制,该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实行“六三三制” 。该学制的制定以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中等以上的学校普遍实行“选科制”。
? (3)筹办高等、中等、初等各级学堂和各种专门学堂。
? (4)派人出国游学。
? (5)建立译书局和编译学堂,编译外国教科书及其他书籍。
(三)维新派、洋务派和顽固派在教育问题上的论争
– 要不要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
– 要不要提倡西学,反对中学
– 要不要废八股,变科举,改革封建主义教育制度
– 中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即儒家传统的经史之学。
– 西学:西政、西艺和西史。其中西政指“学校、地理、度支、赋税、律例、武备、劝工、通商”(西方具体的政治制度),西艺指“算、绘、矿、医、声、光、化、电”
– “中体西用”是指以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为根本,以学习西学为中国所用。
– “中体西用”成为日后清政府制定新学制的指导思想。
– 该学制是我国近现代资产阶级教育家综合民初以来教育改革成果的产物,它侧重反映了“五四”以后在中国推行资产阶级新教育的基本要求。
? 二、各种教育思潮的涌现和各种教育团体的建立
– 1、各种教育思潮的涌现
? 五四时期,涌现了平民教育、工读教育、职业教育、实用主义教育等多种进步教育思想。
? (1)平民教育思潮:拥护“民主”的口号在教育上的反映。
– 一、生平
? 清末大官僚,27岁中进士,一生从政四十多年,曾任湖广总督、两广总督等职,晚年跻身军机枢要。
? 重视兴学设教,创办多所官学、新式学堂。
? 二、主要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1898年4月发表《劝学篇》对该思想进行了系统阐述。
– 体、用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体”指根本或原则,“用”指形式或应用。
– 洋务派:统治阶级内部具有变革意识的当权派
? 主要代表人物:奕忻、左宗堂、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
? 洋务教育:
– 1、设立新式学堂
? 主要有三类:外国语学堂、技术学堂、军事学堂
? 京师同文馆的办学情况及其历史意义:
– 京师同文馆:1862年在北京开设,是我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校,在创立之初,是专修外国语的学校,1866年增设算学馆,同文馆变为综合性学校。1902年并人京师大学堂。在学校管理上,受外国列强控制。同文馆的课程,外语居于首位。从教学组织形式看,它实施分年课程和班级授课制度。凡此皆与传统封建官学有明显的区别。正因如此,它可说是我国近代改革封建传统教育的首次尝试和教育近代化的开端。也标志着“向西方学习”的口号开始化作具体行动。
– 二、废八股,兴新学
? 康有为的《请开学校折》:
– 乡设小学,县设中学,省府设高等专门学和大学,并设京师大学堂;设学部统管全国教育事务等。
? 康有为论新式学校教育制度
– 康有为关于学校教育制度的设想反映在1884年写成的《大同书》中 。
– 康有为设计了一个包括人本院、育婴院、小学院、中学院和大学院在内的体系完整、前后衔接的学校教育制度,强调早期教育、学前教育,主张男女教育平等,主张实行德、智、体、美诸方面发展教育,反映了改良主义者的良好愿望,具有强烈的空想色彩。
第二编
近代的教育
第一讲
近代教育的发展
近代社会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 一、“向西方学习”口号的提出
–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 “向西方学习”成为贯穿近代中国的主要潮流。
– “向西方学习”的口号到了洋务运动时期开始化作具体行动。
二、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由洋务派发起的洋务活动
? 4、从哲学和方法论的角度来看,“中体西用”的思想是形而上学的,存在着内在的逻辑矛盾。
第三节 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教育主张
? 主要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严复
– 一、关于教育作用和目的:
? “才智之民多则国强,才智之民少则国弱”
? 梁启超提出了培养“新民”的新教育目标,并论述了“新民”的具体规格:具有新的道德、思想、精神及新的特性和品质。
?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说对20~40年代的中国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2、教育团体的建立。主要有:
? ①1915年成立的“中国科学社”;
? ②1915年成立的“全国教育会联合会”;
? ③1917年成立的“中华职业教育社”;
? ④1921年成立的“中华教育改进社”;
? ⑤1923年成立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第四节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主张
? 主要代表人物:蔡元培
– 一、生平
? 1912年任第一任教育总长,1917年至192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28年创办中央研究院,1940年病逝。
? 周总理:“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
? 二、主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