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的MRI诊断和分期探讨
宫颈癌的MRI分期与临床及病理分期研究
宫颈癌的MRI分期与临床及病理分期研究王小霞;聂妙玲【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宫颈癌磁共振成像(MRI)分期、临床及病理分期,分析MRI 在宫颈癌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 60例宫颈癌患者,将所有患者进行全面的MRI检查,宫颈癌临床分期采用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2009年)的标准进行划分.通过双盲实验在术前划分出宫颈癌的MRI分期,并且将宫颈癌患者MRI、临床及术后病理分期进行对比.结果所有患者中,有4例ⅠA期通过MRI没有检测出,剩余56例患者通过MRI扫描显示出来,由此可知MRI的敏感度为93.3%.所有患者病灶形似椭圆形且边缘不具规则,T2WI显示对应较高信号影,T1WI显示为略低信号.经过MRI扫描的患者有25例病灶增强,所有病灶呈现不同程度不均匀性强化,有12例患者的病灶强化程度同正常子宫相似,有8例患者低于正常子宫,有5例患者略高于正常子宫.宫颈癌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比较,其中两者一致的有:ⅠB期15例、ⅡA期16例、ⅡB期5例、ⅢA期1例、ⅢB期1例;由此统计得出临床术前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为63.3%(38/60).将宫颈癌病理分期与MRI分期比较,其中两者一致的有:ⅠB期17例、ⅡA期20例、ⅡB期11例、ⅢA期2例、ⅢB期1例;由此统计得出MRI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为85.0%(51/60).结论 MRI在宫颈癌分期诊断的价值更高,尤其是宫颈癌的术前检测,使得整个检测过程更加安全、可靠、简便、快捷,而且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值得临床医疗推广应用.【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17(012)012【总页数】3页(P14-16)【关键词】宫颈癌;磁共振成像分期;临床病理分期;术前检测【作者】王小霞;聂妙玲【作者单位】510180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510180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正文语种】中文宫颈癌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 通常女性30~35岁易患宫颈原位癌, 45~55岁易患宫颈浸润癌[1]。
MRI检查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价值
MRI检查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价值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全球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针对宫颈癌的临床治疗,分期诊断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无创、无放射线的检查方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宫颈癌的分期诊断中。
本文将对MRI检查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价值进行探讨。
MRI检查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和对比度,能够清晰地显示宫颈的解剖结构。
通过MRI的T1加权图像和T2加权图像,可以清晰地显示宫颈的形态、大小、位置和边界,从而帮助医生评估肿瘤的本地侵袭范围。
MRI检查还可以提供关于宫颈肿瘤的生物学特征的信息,如肿瘤的信号特征、血供状况和代谢活性。
肿瘤组织通常在MRI上呈现高信号强度,而正常宫颈组织则呈现低信号强度。
通过对肿瘤的信号特征的分析,可以提供关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和分级的信息,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MRI检查能够准确评估宫颈癌的淋巴结转移情况。
在宫颈癌的分期诊断中,淋巴结的状态是非常重要的指标之一。
通过MRI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盆腔淋巴结的形态、大小、数量和侵犯情况,帮助判断是否存在淋巴结的转移。
MRI检查还可以评估宫颈癌的局部侵犯情况和与周围器官的关系。
通过MRI的横断面图像,可以确定肿瘤与子宫、阴道、膀胱和直肠等周围器官的距离和侵犯程度,为手术方案的制定和术前放疗的评估提供参考。
MRI检查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提供丰富的解剖和功能信息。
通过MRI的检查结果,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肿瘤的分期,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MRI检查也有其局限性,如无法准确评估早期转移和肿瘤的微小病灶。
在临床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手段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MRI检查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它可以提供详细的解剖信息、评估肿瘤的生物学特征、评估淋巴结转移情况,从而辅助医生进行分期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MRI检查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核磁共振对宫颈癌分期的临床诊断价值评估
核磁共振对宫颈癌分期的临床诊断价值评估
摘要】目的:分析核磁共振在宫颈癌诊断以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病理确诊的74例宫颈癌患者,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核磁共振对宫颈癌分期的准确性。结果:MRI检查漏诊9例,符合65例,诊断阳性率为87.8%,不同分期诊断准确率为Ia期0.0%、Ib期66.7%、Ⅱa期92.6%、Ⅱb期100.0%、Ⅲa期0.0%、Ⅲb期100.0%、IVa期75.0%、IVb期100.0%。Ib及以下分期诊断准确率为50.0%,IIa及以上分期诊断准确率为90.0%。结论:采用MRI诊断宫颈癌具有阳性率高、分期诊断准确等特点,尤其是对Ⅱb及以上分期宫颈癌的患者,可为宫颈癌临床诊断及分期提供可靠依据。
3.讨论
2009年,国际妇科联盟公布的最新宫颈癌分期标准仍以临床分期为准(未将影像学检查纳入术前分期)[4]。然而,临床分期主观性较强,准确性及可信度均较低。临床分期主要依靠盆腔三合诊及双合诊,在鉴别炎性改变与癌性浸润、判断盆壁及宫旁侵犯情况、判定浸润范围及深度等方面准确性较差,且术前综合检查由于取材、所用检测仪器条件的限制,并不能明确病灶的侵犯范围和转移情况,因此对于后期的宫颈癌往往难以区分、鉴别。相比而言,术前盆腔MRI检查则具有操作方便、无创快捷、影像分辨率高、区分度好、扫描范围广等优势,医师可根据信号变化情况确定病灶边缘、病灶侵袭位置、病灶转移状况,这也使其在宫颈癌的术前分期诊断中广泛应用。文中结果显示,MRI的宫颈癌诊断阳性率、各病程的分期诊断准确率上均较高,尤其是对Ⅱb及以上分期宫颈癌的患者,故此对于宫颈癌临床诊断及分期可考虑将此法作为重要参考依据。
MRI检查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价值
MRI检查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价值一、MRI对宫颈癌分期的影像学特征1.分型特征:宫颈癌通常分为浸润型和浸润性囊腺型。
浸润型宫颈癌通常呈现不规则的软组织肿块,边界模糊,呈软骨样增强,肿瘤组织内可见坏死和出血;浸润性囊腺型宫颈癌则呈现为单个或多个大小不一的囊腺样肿块,囊腔内可见高信号出血物或低信号液体。
2.宫颈癌侵犯深度的评估:浸润型宫颈癌的侵犯深度是判断分期的一个重要指标。
MRI可以明确显示肿瘤与子宫颈内外膜的关系,以及肿瘤的侵犯深度。
肿瘤侵犯子宫颈内膜或侵犯子宫颈外膜的情况可以通过MRI直观显示。
3.宫颈癌侵犯范围的评估:MRI可以显示宫颈癌的大小、范围以及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的情况,如侵犯子宫体、阴道、膀胱、直肠等,有助于评估肿瘤的分期。
4.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宫颈癌常常伴有淋巴结转移,MRI可以通过显示盆腔和腹主动脉淋巴结的改变来评估淋巴结的转移情况。
淋巴结的增大、形态改变、强化情况等可作为淋巴结转移的判断依据。
MRI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具备较高的准确性。
研究表明,MRI的准确性达到90%以上,特别是对于浸润型宫颈癌的分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MRI可以显示宫颈癌的大小、范围、侵犯深度、侵犯范围以及淋巴结转移等关键信息,有助于医生进行准确的分期诊断。
三、MRI在宫颈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MRI在宫颈癌预后评估中也具备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MRI评估宫颈癌的分期,可以帮助医生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MRI还可以评估宫颈癌治疗后的效果,通过观察肿瘤的缩小程度、边界清晰度等指标,判断治疗的效果,并对预后进行评估。
MRI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具备较高的价值。
MRI可以通过显示肿瘤的分型特征、侵犯深度、侵犯范围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多个方面的信息,帮助医生进行准确的分期诊断,指导合适的治疗方案选择,并对预后进行评估。
MRI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对微小肿瘤的检出率较低等。
为了提高准确性,MRI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宫颈癌的分期诊断准确性。
子宫颈癌的MRI诊断分期与疗效评价
Rail rci ,u 0 2 Vo 7 No 6 do at eJ n2 1 , l , . P c 2
5 9l
( 疗 ) 手 术 治 疗 ( 科 治 疗 ) 放 射 治 疗 , 有 介 入 治 疗 及 其 化 、 外 和 也 他 治疗 的 。 无 论 什 么 治 疗 , 会 面 临 治 疗 前 疗 效 预 测 与 治 疗 后 都
D WI 技术 受 到 关 注 。P C E — T是 重 要 补充 。
参考文献 :
[] Zn 1 a dKR, ih l Ab e a. g ei rsn nei gn f Re odC, eH,t 1Man t eo a c n c ma igo tecri[] C ne ma ig 2 0 ,( ) 6—6 h evxJ . a cr I gn ,0 7 7 1 :97.
示 治 疗 后 A C值 (. 8 o 2 )0 mm。 , 治 疗 前 ( . 9 D 1 2 ~ . 3 i /S较 10 ~
0 2 ) 0 Im。 S 显 升 高 。刘 颖 等 r . 0 1 T / 明 l 】 接 受放 化疗 的 宫 颈 癌 对 患 者 于 治 疗 前 和 治 疗 开 始 后 分 别 行 常 规 MRI 扫 及 D I检 平 W
查 , 果 显 示 肿 瘤 完 全 消 失 组 治 疗 前 平 均 AD 结 C值 明 显 低 于 肿 瘤 部 分 消失 组 ( < O 0 ) 治 疗 后 2个 月 肿 瘤 最 大 径 缩 小 率 与 P .5 ; 治 疗 前 A C值 负 相 关 ( 一 一0 5 4 P< 0 0 ) 治 疗 后 1个 月 D r . 7, .5; 肿 瘤 A C值 变 化 率 与 治疗 后 2个 月 肿 瘤 最 大 径 缩 小 率 呈 正 相 D 关 (一 0 5 2 P< 0 0 ) 治 疗 后 1 d与 治 疗 前 比 较 , 均 AD r .7 , .5; 5 平 C 值升高 ( P< 0 0 ) 而 肿 瘤 最 大 径 与 治 疗 前 相 比 无 明 显 变 化 .5 ; ( > o 0 ) 这 表 明 宫 颈 癌 治 疗 前 D I 查 有 助 于 预 测 放 化 P .5。 W 检 疗 疗 效 , 疗 过 程 中 DWI 查 有 助 于 早 期 监 测 和 动 态 观 察 治 治 检
低场强MRI在宫颈癌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
局部侵犯低信号的膀胱壁和( 使高信号 的直肠壁增厚 ;,远 或) I \ b
处器 官受累证据。宫颈癌的临床分期采用 国际妇产科协会( I F—
G ,9 5 分类法 。病理资料 由病理科医师进行分析和记录。 O 19 )
2 结 果
2 1 宫颈癌 的形态和 MR 信号 表现 . I
(T / E T 7 0 3/ 5 m , 矢 状 位 R T / I 1/ 0 9 s)
S.1 ET wI(T / E RT
A 轴位rⅥ B 轴位 T WI l 1 2 C 矢 状 位 D
T1 I W
3 0 1 / ) F E T WIT / E2 0 / 0 s ,TR( R T / I 0 / 6/S 、S —2 ( R T 50 15m ) S I T / E T I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病 、 多发病 , 育龄女 性最 常见 的恶性 是 肿瘤之一 , 确诊依靠 细胞学 检查 , 临床 妇科检 查虽 然能 够一定 程度了解病变情 况 , 对肿瘤 的大 小 、 围和对周 围结构 的侵 但 范
犯 受 到 主 观 因 素 影 响 太 大 , 宫 颈 癌 大 小 、 围 和 对 周 围 பைடு நூலகம் 构 而 范
2 3例子宫颈癌为我 院 2 0 0 5年 8月至 2 0 0 9年
本组 2 中表现为类 3例
1 1 一般资料 .
圆形 1 O例 , 表现为不规 则形 1 3例 。肿 物体积 2m m×2m m× 2m m~ m× i 7m 5am×65mm。平扫 T WI . 1 上呈 等信号 、、 1 wI 2
矢 状 位
T 2W I
评估肿瘤分期 已 日益 受到瞩 目, I MR 由于具有 优越 的软 组织分
宫颈癌的MRI分期与临床及病理分期对照研究
MRI在宫颈癌术前诊断及分期的价值
讨 论 : 人 患 白癣 、 癣 极 为 少 见 。 由 于青 春 期 皮 脂 腺 分 成 脓 泌活 跃 , 毛癣 内不 饱 和 脂 肪 酸不 利 于 皮 肤 癣 菌 的 侵 袭 生长 。此 例老 年 女 患 以 绝 经 , 皮 油 脂 分 泌 减 少 , 真菌 的感 染 创 造 了 头 为
一
(S )矢 状 T WIT E 及 T WI TE , 2 fS ) 2 脂肪抑制序列 , 必要时给予病
灶 局 部 斜 轴位 薄 层 T WI 2 扫描 。 中矢 状位 扫 描 与子 宫 体 长轴 其 平 行 , 部 薄 层斜 轴位 扫描 与病 灶 局 部 垂 直 。常 规 扫 描 层厚 为 局 6 m, 间 距 12 m, m 层 . m 薄层 扫 描 : 层厚 1 m 层 间 距 0 2— —3 m, . T fE=50 1 I ,2 : R F R 2 / 5l T WIT Z E=20 / O m ,2 脂 肪 抑 l S 10 lO sT WI
12影像学检查 :使用仪器为荷兰 P ip yocnN . hl sG r a T一 i s 10 .T的 M I , R 机 采用体部线圈 , 扫描范围 : 轴位 自双侧髂骨翼
上 缘 至 耻 骨 联 合 下 缘 ,矢 状 及 局 部 薄 层 扫描 根 据 病 变部 位 及 范 围 而 定 。 病 人 取 仰 卧 位 , 常 规 行 轴 位 T wIS ) 2 l (E ,T WI
[ 】 罗 汉超 、 德 字皮 肤 性病 学手 册 [ 成 都 : 川科 技 出 1 陈 M】 四
版 社 1 9 :3 —5 4 9953 3
【】 赵 辨 , 2 临床 皮肤 病 学 【 3版 , 京 江 苏 科 学技 术 出版 社 M】 南
MRI在宫颈癌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 的恶性肿瘤 之一 , 居 妇 科
1 . 3 图像 分 析 和 MR 1 分期 方 法 : 本组 3 4例 均 经 病 理 证 实 子 宫 颈癌 , 除 1例 为 宫 颈 残 端 癌 未 能 明 确 显 示 外 , 其余 3 3例 MR I 成 像 均 显 示 了病 灶 。 由本 科 2位 有 经 验 的 主 治 医 师 采 用双盲法阅片 , MR1 分 期根 据 以往文 献l 1 的标 准 , 根 据 肿
MRI检查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在 本组 病 例 中笔 者 观 察 到 P P对 病 椎 高 度 恢 复 和后 凸 畸 K 形 的 矫 正 具 有 一 定 作 用 。D by k 报 道 应 用 P P治 疗 脊 柱 l a ar 等 a K 转移性肿瘤和多发性 骨髓 瘤患 者 3 例 3 l 9个 椎 体 { , 后 椎 I术 l 体 高 度 和 后 凸 畸 形 均 有 不 同 程 度 的恢 复 ,K P P对 病 椎 高 度 恢 复 更多 见 于椎 体 的 中 线 , 本 组 病 例 中 P P对 病 椎 高 度 恢 与 K
m t t e adm lp yl a[]JCi N uo i21 ,7 2 : e sss n utl m e m sJ . l er e,00 1 ( ) aa ie o n s
2l 9.
[] 2
Pahn B , a W , rp .yhp s eutno rda B B e H KofMA K pol t rdco f ay i
羔: _~ — f f 、 21 0 .
安¨ ._ J
・
9 ・ Ol
骨 破 坏 ; : 前 正侧 位 x 线 片 ( . : 示 T L 、 椎 体 压 缩 C术 C C ) k 骨 折 ;)术 后 正 侧 位 x线 片 ( D ) 水 泥 分 布 良好 , 体 高 I: D 、 骨 椎 度 及 后 凸 角度 得 到 一 定 程 度 的 矫 正 ( 者 T.1 棘 突 压 痛 叩 患 ... 击 痛 明显 , k 无 明显 症 状 . 1 , 行 P P治疗 ) 而 故 1 L J K 。 2 4 不 良反 应 : . 术后 x线 光 片 显 示 共 有 4例 4个 病 椎 (0 ) 2%
v r bols rp p yat ram n fsia eatss[ J et rpat f r hlci t t e to pn lm ts e J e yo o c e a J.
宫颈癌的MRI诊断
宫颈癌的MRI诊断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增高。
早期诊断对于宫颈癌的治疗非常重要,而MRI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影像学方法,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特征图像,为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MRI成像技术MRI是一种无创、无放射性的诊断技术,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影像。
MRI成像技术基于核磁共振现象,通过大约1.5T或3.0T强磁场作用下的水分子自旋共振信号来构建影像。
MRI成像技术提供了高分辨率的影像,可以得到人体内部的三维图像并可以进行各向异性成像。
MRI成像技术具有配对成像功能,可以获得原始数据并提供多种数据后处理方法。
MRI成像技术可以提供长时间的多平面数据记录,对于内部构造复杂、分层次的组织结构,如宫颈癌组织,更具有优势。
MRI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MRI对宫颈癌的分类和分期MRI对宫颈癌的分类和分期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宫颈癌通常被分为两种类型,鳞状细胞癌和腺癌。
MRI可以检测到肿瘤的大小、生长速度和位置,并确定宫颈上皮内瘤变是否已发展为宫颈癌。
此外,通过MRI的方法可以区分早期宫颈癌和晚期宫颈癌,并在分层次的基础上评估肿瘤的浸润深度和延伸范围,以便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MRI对宫颈癌治疗的评估MRI对宫颈癌治疗的评估非常重要。
MRI可以检测到肿瘤的大小、形态、质地和位置变化,并分析治疗效果,包括辐射治疗、化学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MRI可以区分肿瘤瘤体组织和肿瘤周围的组织,评估病灶的水分含量和代谢状态,以及确定抗癌药物和抗癌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MRI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优势MRI在宫颈癌诊断中有许多优势,包括:1.非侵入性诊断:MRI不需要穿刺或其他类型的创伤性操作,可以安全、准确地检测宫颈癌。
2.多平面成像:MRI可以在多个方向上对宫颈癌进行成像,显示其位置、范围和性质。
3.高质量的影像:MRI通过提供高分辨率和高对比度的图像来帮助医生确定宫颈癌的类型。
4.能同时观察到周围组织:MRI可以观察宫颈癌周围其他结构,如淋巴管等,更加全面地评估患者情况。
MRI对宫颈癌患者术前临床分期和盆腔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效果探讨
MRI对宫颈癌患者术前临床分期和盆腔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效果探讨发布时间:2021-02-03T07:35:33.343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30期作者:付建1 张帆2[导读] 探讨将MRI应用在宫颈癌患者术前临床分期和盆腔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
(1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妇科江苏宿迁 223800)(2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影像科江苏宿迁 223800)【摘要】目的:探讨将MRI应用在宫颈癌患者术前临床分期和盆腔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宫颈癌患者110例,对所有患者均采取MRI诊断,并对其术前临床分期和盆腔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将术后病理分期结果作为金标准,MRI分期诊断:ⅠA期、ⅠB期、ⅡA期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00%、96.25%、93.33%;临床分期诊断:ⅠA期、ⅠB期、ⅡA期符合率分别为,0.00%、83.75%、83.33%。
MRI方法对盆腔淋巴结转移检测的敏感度为90.32%(28/31)、特异度为94.94%(75/79),诊断准确度为93.64%(103/110)。
结论:将MRI应用在宫颈癌患者术前临床分期和盆腔淋巴结转移诊断中,MRI方法诊断宫颈癌分期情况的准确率较高,还可对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有效鉴别。
【关键词】MRI;宫颈癌;术前临床分期;盆腔淋巴结转移;诊断【中图分类号】R4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30-0049-02宫颈癌在恶性肿瘤中占比较高,且发病人群逐渐年轻化,因此宫颈癌的诊断、治疗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
宫颈癌会使患者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胁,其癌细胞主要经淋巴结转移[1]。
依照瘤体的浸润范围和形态,在临床上宫颈癌主要分为5个时期,每个时期均需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因此诊断的准确性对治疗具有重大意义[2]。
临床诊断中检查方式有多种,如CT、超声、TCT、MRI等,每种诊断方法均存在一定优缺点,行MRI诊断,其具有较高的清晰度、无创性、操作简单、无辐射等优点,进而备受临床医疗人员和患者的青睐[3]。
MRI检查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价值
MRI检查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价值宫颈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宫颈癌可通过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检查来进行分期诊断。
MRI检查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具有很大的价值,本文将从MRI 检查的原理、技术应用和评估结果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MRI检查通过用强磁场和无线电波来制造出高分辨率的三维图像,对宫颈癌的形态、大小以及深度侵犯等情况进行准确评估。
MRI检查能够准确显示宫颈癌的病灶范围和大小。
通过MRI扫描可以观察到肿瘤的形态、边缘的清晰度和轮廓的完整性,从而判断肿瘤是否有侵蚀周围组织和器官的倾向,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MRI检查可以评估宫颈癌的淋巴结转移情况。
宫颈癌常常会引起淋巴结的转移,临床上通过仔细检查盆腔淋巴结是否受累来确定宫颈癌的分期。
MRI检查可以准确显示盆腔淋巴结的形态、体积和增强情况,从而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和转移的范围,为临床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MRI检查还可以帮助评估宫颈癌的浸润深度,对判断宫颈癌的早晚期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宫颈癌的浸润深度越大,预后越差。
MRI检查可以显示肿瘤与宫颈内外环之间的关系,评估肿瘤的浸润程度,判断肿瘤是否局限于宫颈,或者已经扩展到骨盆壁、阴道壁等周围组织和器官。
MRI检查具有无创性和非放射性的特点,对患者没有放射性损害。
相比于其他检查方法,如CT和PET等,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更高,能够提供更清晰的图像,从而对宫颈癌的分期诊断更准确。
MRI检查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具有很大的价值。
通过MRI检查可以准确评估肿瘤的形态、大小、深度侵犯情况、淋巴结转移等,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的依据。
随着MRI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其在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中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MRI检查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价值
MRI检查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价值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常常因为初期无症状而被忽视,因此导致了临床治疗的错误。
MRI技术能够非常清晰地显示癌变组织和周围组织的关系,因此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一、MRI技术对宫颈癌的诊断MRI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诊断方法,能够在不破坏人体组织的情况下,通过扫描并记录人体内部的磁信号,形成高清晰度的图像。
在宫颈癌的诊断中,MRI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三方面。
1.检测癌变部位宫颈癌最常见的起源位置是宫颈的内口,但是也可发生在外口或宫颈的半径。
MRI能够准确地检测出宫颈的大小、内口和外口的位置、轮廓和形态,同时能够显示出宫颈壁的增厚和异常信号,帮助医生确定宫颈癌的发生和位置。
2.显示癌组织内部结构宫颈癌的病变细胞往往高密度聚集,形成一个类似于结节的异常区域。
MRI能够在不破坏组织结构的情况下,非常清晰地显示出癌变组织的内部结构,包括癌细胞的分布、大小、形状和密度等信息,帮助医生判断宫颈癌的严重程度。
3.评估淋巴结转移宫颈癌常常会侵犯附近的淋巴结,在宫颈癌的分期中,评估淋巴结的情况是非常重要的。
MRI技术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淋巴结的位置、数量、大小和形状等信息,评估淋巴结是否受到癌细胞的侵犯,并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淋巴结切除手术等进一步治疗。
1.精准的分期信息MRI技术能够为医生提供高清晰度的图像,显示出癌变组织的大小、形状、内部结构和分布等信息,相较于其他分期诊断方法,如CT和B超等,MRI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精度。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生精确地确定宫颈癌的分期情况,为治疗方案的选择和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辅助治疗策略的制定MRI技术可以不仅在宫颈癌的初步诊断和分期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MRI技术可以及时跟踪癌细胞的变化,评估治疗效果,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治疗策略,优化治疗效果。
3.提高治疗效果MRI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确定宫颈癌的分期情况,避免误诊和漏诊,从而保证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更加科学和精准。
早期子宫颈癌的MRI分期及病理对照
早期子宫颈癌的MRI分期及病理对照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宫颈癌在MR上的征象,并探讨其对临床术前分期的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9例早期宫颈癌在MR的T1WI、T2WI、CE-T1WI序列上的表现,采用SIEMENS SYMPHONY 1.5T超导MR仪,磁共振常规序列T1WI、T2WI、CE-T1WI,层厚均为6mm、层间距均为1.5mm。
结果:MRI诊断Ⅰa1-2期2例,Ⅰb1期2例,Ⅰb2期1例,Ⅱa期4例,临床术后分期Ⅰa1-2期2例,Ⅰb1期3例,Ⅰb2期1例,Ⅱa期3例。
MRI分期准确率为66.7%。
阴道穹窿T2WI信号增高不代表受侵。
结论:MR对早期子宫颈癌的分期准确性较高,对拟定治疗方法及评估预后有较高价值。
【关键词】子宫颈癌;磁共振【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6-0173-02子宫颈癌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
由于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的普及以及筛查方法的改进,使得许多子宫颈癌前病变和早期癌得到及时的发现和治疗。
因此早期子宫颈癌分期诊断准确性尤显重要。
在影像检查中,MRI对子宫颈癌的分期明显优于超声和CT[2],在子宫颈癌术前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着重探讨MRI在早期宫颈癌病理分期方面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行根治手术治疗的早期子宫颈癌患者9例,年龄35~64岁,平均49.5岁。
临床表现为:接触性出血7例,阴道不规则出血2例。
所有患者MRI检查后均行宫颈癌根治手术,病理诊断均为鳞状细胞癌,其中中分化鳞癌7例,中-高分化鳞癌1例,中-低分化鳞癌1例。
1.2 检查方法本组9例患者均行MRI的T1WI、T2WI、增强扫描。
MRI采用1.5T超导磁共振仪及体部线圈,以T1WI/T2WI横轴位、T2WI矢状位及冠状位平扫,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增强扫描。
患者取仰卧位。
宫颈癌术前MRI诊断与分期的临床研究
旁浸润有较高 的准确性 , 对宫颈癌 的诊断有较 高的敏感度 , 对宫颈癌分期有较高的特异性。( ) 2 临床引入 M I R 技术 , 有利于
合理制定治疗计划 , 为宫颈癌治疗前常规盆腔检查最佳影像学方法 。 【 关键词】宫颈肿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肿瘤分期 ;磁共振成像
【 中图分 类号】R 3 . 773 3
a c rt n te df rnit n o aa tiletn in 2) cu ae i h iee t i fp rmer xe so .( MRIi e e ca n pa nn rame tfr p t n t evc a c r a d ao a S n f i i l ig t t n ai t wi c ria c e n b i l n e o es h l n
s o l e r g d d a u i e p e p r t e i g n t d r c r ia a cn ma h ud b e a e a r t r o e ai ma i g su y f e vc c r i o r s o n v o l
Il rel A  ̄ta t Obe tv T ivsgt te o o R i he roea v assm n f cr cl acr j cie o neta h re f M I n i e l t peprt e s s et o ev a i e i cne.M eh d t o s MR1 a W s
宫颈癌病例讨论
全长的1/2
全长到直肠
阴道
有一圈小的阴道袖口 ﹥2㎝
阴道上1/3-1/2
输尿管
辨认和探查 游离内侧及上方 从宫旁全部游离
❖区别在于主韧带、宫骶韧带及阴道上段切除的范围
治疗路径
病历讨论
宫颈癌
ⅠA、ⅠB1期 ⅡA1期
低分期 小病灶
手术
观察
ⅠB2、ⅡA2期
ⅡB、Ⅲ、 ⅣA期
ⅣB期
同步放化疗
高危因素
化疗为主 全身治疗
病历讨论
问题4:初始治疗如何选择?为什么?
•手术? •放疗? •化疗?
治疗
病历讨论
A: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 ±腹主动脉淋巴结切除
B:次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 ±腹主动脉淋巴结切除
C:广泛性宫颈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 ±腹主动脉淋巴结切除
D:盆腔放疗+近距离放疗+含顺铂的同步化疗
病历讨论 放疗
腔内放疗: 根治性放疗:三管施源器 照射范围:宫颈肿瘤区、阴道
及宫体 处方剂量:4~6Gy/次, 1~2次/周,A点(阴道穹 窿上方2cm旁开2cm)总剂量 75~85Gy(体外+腔内) 通常在体外放疗3-4周后开始
病历讨论
放疗
腔内放疗: 术后辅助放疗:单管施源器 照射范围:阴道残端 处方剂量:以阴道粘膜 下0.5cm为处方剂量点 5Gy/次,共2次(阴道残端残
病历讨论
ⅡA1
妇科检查:宫颈赘生物直 径2cm,侵及穹窿,触血。 肛诊:双侧宫旁软,宫颈 活动度好。 活检:宫颈浸润性鳞癌 Ⅰ 肿瘤严格局限在宫颈(扩展 至宫体可以被忽略) Ⅱ 超过子宫,未达到盆壁或阴 道下1/3 Ⅲ 达盆壁和/或阴道下1/3和/ 或引起肾盂积水或无功能肾
宫颈癌的MRI表现及分期判断
宫颈癌的MRI表现及分期判断夏建东;江新青;彭国晖;梁志伟;郑力强【期刊名称】《临床放射学杂志》【年(卷),期】2001(20)12【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的MRI表现及分期,并评价MRI对宫颈癌的临床价值。
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 5 6例宫颈癌患者MRI分期。
所有患者均行轴位T1WISE ,轴位及矢状T2 WITSE ,冠状SPIR ,以及Gd DTPA增强后的三维扫描。
结果 ( 1)在T2 WI中 ,宫颈癌肿瘤组织通常呈不均匀中等信号 ,与正常宫颈组织(低信号 )及宫旁结构 (明显高信号 )之间具有良好的对比噪声比(CNR) ,对判断肿瘤大小及侵犯范围价值最大。
( 2 )宫颈癌多向宫旁侵犯 ,而较少向阴道侵犯 ,5 6例MRI分期分别为Ⅰb 2例,Ⅱa 2例,Ⅱb 32例,Ⅲa 2例,Ⅲb 7例,Ⅳa 9例,Ⅳb 2例。
结论MRI可清晰显示宫颈癌肿瘤的侵犯范围 (尤其是有无宫旁侵犯 ) ,分期客观准确 ,对临床制订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并且是无放射性检查方法。
【总页数】4页(P928-931)【关键词】宫颈癌;磁共振成像;分期;诊断【作者】夏建东;江新青;彭国晖;梁志伟;郑力强【作者单位】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磁共振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33【相关文献】1.宫颈癌的MRI表现与分期诊断价值 [J], 李新春;商健彪;伍筱梅;曾庆思;孙翀鹏;何建勋;钟志伟;陈振松2.MRI联合经阴道彩超在宫颈癌诊断及分期判断中的价值分析 [J], 温界玉;刘雨峰;杨想春;雷小艳;马鸣岳3.宫颈癌2018FIGO分期及其MRI表现解读 [J], 李平;李志娟;董志华;刘海萍;鲁宇澄;王进华4.宫颈癌MRI分期与妇科检查分期、病理分期对照研究 [J], 徐鹏;钦建平;李唯;郑义5.宫颈癌MRI分期与妇科检查分期对比分析 [J], 吴静如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宫颈癌占女性恶性肿瘤的 10% , 生殖器官恶性 肿瘤的 25% ~ 45% , 对其正确诊断与分期对预后和 选择治疗方案至关重要。虽有报道应用 CT 作宫颈 癌的分期, 但 CT 不能正确判断宫旁侵犯, 分期正确 率偏低 [ 1] 。MRI 因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 率及多 方位成像等特点 , 初步研究结果已显示 MRI 对宫颈 癌分期具有良好的 应用前景 。本组选择有 较 完整临床和影像资料的 31 例宫颈癌患者进行分析 , 进一步探讨 MRI 在宫颈癌显示及分期方面的作用。 对象和方法 一、 对象: 搜集 1998 年 6 月 ~ 2002 年 6 月间行 M RI 检查的宫颈癌患者 31 例, 年龄 34~ 76 岁 , 平 均 48 岁。病理诊断: 鳞癌 25 例 , 腺癌 6 例。 31 例 中在 MR 检查后作手术治疗的患者 14 例, 行放射治 疗者 17 例。 二、 方法: M R 检查使用德国 Siemens0 2T 常导 开放型磁共振扫描仪。全部病例均作横断, 矢状面 扫描 , 25 例同时作冠状面扫描。 T 1 WI: SE 序列, T R 360~ 720ms, T E 8~ 26ms, 采集 3 次; T 2 WI: 快速自 旋回波( T SE) 序列 , T R 3 400~ 4 700ms, T E 102ms, 采集 3 次 , 扫描层厚 5~ 8mm , 层间距 1~ 1 5mm 。 图像分析: MR 图像在没有了解临床检 查结果 情况下, 分别由两位医师独立阅读 , 根据读片结果确 定宫颈癌的 MRI 分期。临床分期由妇科主治医师 根据 F IGO 分期分类。
江苏医药杂志 2003 年 1 月第 29 卷第 1 期
Jiangsu M ed J, January 2003, V ol 29, No. 1
33
临床研究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 21 例报告
张儒舫 谷兴琳 钱龙宝 夏建海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早期诊断、 治疗方法以及提高 生存率的 措施。 方法 回顾分析 21 例新生儿先天性膈疝 的临床 资料、 X 线 胸腹平 片以及 手术方 法。 结果 左后外 侧裂孔 疝 19 例 , 食 管裂孔疝 2 例。17 例用间断缝合关闭裂孔 , 4 例用涤 纶补片修 补。术后 1 例 因呼吸衰竭 死亡 , 20 例生存。随访 1~ 10 年 , 生长发育正常。 结论 临 床经验 表明早 期诊断、 适时 手术修 补、 加 强术后监护以及积极治疗肺动脉高压 , 是提高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生存率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疝 , 横膈 新生儿
患者 , 依此标准诊断 B 期 3 例, B 期 7 例, 与手 术病理比较 正确率达 80% , 敏感性 100% , 特异性 75% , 2 例分别因宫旁炎症或丰富的静脉丛而误诊 有宫旁侵犯。 MRI 可显示肿瘤累及阴道, 但有假阳 性结果 , 尤其当肿瘤位于阴道穹隆处。 MRI 还可直 接显示膀胱或直肠侵犯 , 本组各有 1 例, 在大多数患 者因此可避免膀胱镜或直肠镜的检查。本组 14 例 手术病人 , 总的分期正确率为 85 7% , 稍高于 H ri [ 4] [ 5] cak 等 报 道的 81% , T og ashi 等 报 道 的 76% 。 17 例放疗患者 , MRI 为临床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5 例被重新分期。 总之, M RI 成像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对比及多方 位成像能力 , 能清楚显示肿瘤 大小、 位 置及宫旁侵 犯 , 对宫颈癌诊断和分期明显优于临床和其他影像 检查方法, 应成为宫颈癌术前常规的影像检查方法。
先天性 膈疝 ( Congenital diaphragmat ic hernia; CDH) 是膈肌发育不全导致腹腔脏器进入胸腔的一 组疾病 , 包括后外侧裂 孔疝、 食 管裂孔疝和胸 骨后 疝, 发病率为 0 2 ~ 0 5 。新生儿期入院治疗的 CDH 病情危重 , 死亡率高。我院心胸 外科 1989~ 2000 年收治新生儿 CDH 21 例, 术后治愈 20 例, 死 亡 1 例, 现报道如下。 对象与方法 一、 对象 本组 21 例 , 男 18 例 , 女 3 例。体 重 2 5 ~ 3 3kg, 入院年龄 < 24 小时 5 例 , 2~ 7 天 11 例, 8~ 27 天 5 例。 二、 临床表现 21 例均有明显呼吸困难 , 喂饲或哭闹时紫绀加 重, 患侧呼吸音减低或消失 , 心音听诊位置右移 , 舟 状腹 ; 7 例有呕吐或不规则溢奶; 5 例在患侧胸部闻 及肠鸣音。术前 X 线胸腹平片显示左后外 侧裂孔 疝 19 例, 食管裂孔疝 2 例 , 均有明显纵隔移位 , 胸腔 含充气消化管影。 2 例食管裂孔疝临床表现危重 , 有严重气急、 呕吐。合并室间隔缺损 1 例。 三、 治疗及结果 术前 2~ 4 小时准备 , 包括吸氧、 胃肠减压、 纠正 水电解质紊乱等 , 2 例重症呼吸困难者术前即气管 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膈疝修
[ 1~ 3]
MR 分期根据以往作者 [ 4~ B 期均归类为 示或局限于宫颈基质称
5]
的标准, 0 、 A 和
B 期 , 在 M R 像, 当肿瘤根本未显 B 期。当正常低信号阴道 A
壁消失 , 尤其在 T 2 WI 矢状位成像, 肿瘤考虑为 基质完全消失称 1/ 3 时 , 肿瘤为 引起输尿管梗阻称 瘤考虑为 B 期, 当 A 期, 当
部 , 并侵犯阴道左后壁 , 宫颈右侧部分阴道壁仍可见。
号宫颈基质环完整或中断和消失区分
B,B Biblioteka ,M R 的 正确 率 为 80% ( 8/ 10) , 敏 感性 100% ( 10/ 10) , 特异性 75% ( 3/ 4) 。 17 例单纯行放疗中 , 根据 M RI 表现宫 颈癌分 为 A 期 3 例, B 期 4 例, A 期 3 例, B 期 5 例, 期 2 例。与 M RI 检查前临床分期比较 , 提高 分期 4 例 , 包括 1 例盆 壁侵犯, 临 床检查未发现 , 1 例直肠受侵, 1 例膀胱受侵, 另 1 例宫颈肿块压迫输 尿管导致输尿管积水。降低分期 1 例, 为临床怀疑 膀胱受侵 , MR T 2 WI 像示膀胱低信号壁完整 而除 外。 讨 论 一、 宫颈癌 M RI 检查的临床意义 宫颈癌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依赖于初诊时肿 瘤的大小和范围, 其生 存率随分期的 提高、 浸 润深 度、 扩展至宫体及淋巴血管累及而降低。因此宫颈 癌正确分期不仅对预后, 而且对治疗方案的选择至
期。宫旁区域出现异常信号 , 并伴低信号正常宫颈 A 表现扩展至阴道下 B 期表现扩展至盆壁或
B 期。在 M R 像 , 当正常低信
号的膀胱或直肠壁消失 , 尤其在矢状位 T 2W I 像 , 肿 A 期。当盆壁淋巴结直径大于 1cm 时 认为有异常。 结 果 一、 宫颈癌的 M RI 表现及局部侵犯 宫颈癌表现 为类圆形 ( 18 例 ) 或不规 则形 ( 13 例) 肿块 , T 1 WI 呈等信号或略高信号, 与正常子宫 组织无法区分; T 2 WI 为高信号 29 例 ( 图 1) , 其中 3 例高信号位于颈管内, 不均匀信号 2 例。 31 例 病人 中, MRI 均显 示了 病灶 , 显示 率达 100% , 其中宫颈部分间质受侵 3 例, 均呈椭圆形 ; 宫 颈全层侵犯, 无宫 旁侵犯 7 例 ; 单侧宫旁 侵犯 9 例 ( 图 2) ; 双侧宫旁侵犯 2 例 ; 广泛宫旁侵犯 7 例, 其 中盆壁侵犯 5 例, 直肠侵犯 1 例 , 膀胱侵犯 1 例; 有 18 例见癌肿侵及阴道, 6 例侵及宫体。 二、 宫颈癌的 M RI 分期 14 例手术中 , 根 据 MRI 表现 宫颈 癌分为 期 3 例, A 期 4 例, B B 期 7 例。与手术病理结果
图2
宫颈鳞癌
B 期。轴位 T 2 WI, 见高信号病变位于 宫颈阴道
示及是否完整对分析宫颈癌宫旁侵犯十分重要, 通 常在 T 2 W I 像正常宫颈基质呈低信号 , 与高信号的 肿瘤形成显著对比 , 如低信号的宫颈基质环完整 , 表 示肿瘤仍局限于宫颈 ( B 期) , 如部分中断或完全 B 期) 。本组 14 例手术 消失, 则考虑有宫旁侵犯(
江苏医药杂志 2003 年 1 月第 29 卷第 1 期
Jiangsu M ed J, January 2003, V ol 29, No. 1
31
临床研究 宫颈癌的 M RI 诊断和分期探讨
沈文荣 韩晶 郭震 张兰芳 陆谔梅
摘要 目的 探讨 M RI 对宫颈癌 诊断及 对宫颈 癌分期 的价值。 方 法 对 31 例 经病 理证实 的宫颈癌患 者行 M R 检查 , 其中 14 例进行了 手术。在 M R 图像上观 察原发 肿瘤的 大小、 位置、 信号 特征及宫旁和盆壁侵犯。对 14 例手术患者 , 比较 M R 所见与 手术病 理所见。 结 果 宫 颈癌的 M RI 表现较具特征性 , T 2 WI 呈高信号 , 与低信号的宫颈 基质有 良好的 对比 ; T 1W I 呈 等信号 或稍高 信号。 M R I 对宫颈癌部位判断的 准确率为 100% , 对宫颈癌分期的正确 率为 85 7% 。 结 论 M R 因具有良 好的软组织 对比及多方位成像能力 , 能清 楚显示 肿瘤及宫 旁侵犯 , 对 宫颈癌 诊断和分 期明显 优于临 床和其他影像检查方法 , 应成为宫颈癌术前常 规的影像检查方法。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肿瘤分期 磁共振成像
32
江苏医药杂志 2003 年 1 月第 29 卷第 1 期
Jiangsu M ed J, January 2003, V ol 29, N o. 1
关重要。通常, 对
期和局限性
A 期病例, 优先考 A 或更高 ) 肿瘤
虑手术治疗; 而大多数更晚分期 (
病例的治疗主要依靠放射治疗。 在放射治疗患者中 , 约有 20% 的宫颈癌发生宫 体受侵, 本组有 6 例 , 临床检查很难被发现 , 从而导 致治疗不彻底, 影响疗效。 MRI 检查可以清楚地显 示宫体受侵及其范围 , 使得临床医生在给这部分患 者行腔内放疗时考虑增加宫体的受量, 或进一步行 手术 , 切除子宫。另外, 现在 MRI 越来越多地应用 到妇科的近距离腔内治疗定位中, 它能很好地反映 出肿瘤与治疗头之间的关系 , 为腔内适形治疗提供 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