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精明增长理论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启示

合集下载

岸边社区精明增长理论对中国沿岸城市发展的启示

岸边社区精明增长理论对中国沿岸城市发展的启示

济增长对 其产 生损 害 的 可能 。应 用 岸边 社 区精 明增 长 理
2 1 城市化扩张速度与质量失衡 .
我 国城 市化 速度 年 均增 长 0 9 , .% 大大 快 于 同期 全 球
建立 公共设 施 、 何处 适合进 行绿化 。根据 岸边 社 区精 明增 长 十大要 素制定 出的建 筑分 区 以及 基础设 施投 资方 案 , 可 以充 分发挥 紧 凑 设 计 在 公 共 交 通 、 境 保 护 等 方 面 的优 环
张景奇 孙 萍 纪秀娟 唐 莹
(. 1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 宁 沈 阳 100 2 辽宁商贸职业学院 , 宁 沈 阳 106 ) 辽 104; . 辽 1 1 1
精明增 长 的概 念始 于 19 97年 , 在 20 并 00年 由美 国规
划 协会提 出了精 明增长 十大原 则 。基 于十大 原则 , 国 美

3 ・ 3
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人 口 ・ 源 与环 境 资
21年 01
第 1期
岸边有 限 的资 源 , 时还 要 注重 保 护 这 些资 源 , 同 降低 因经
城市群 , 城市化 速度远 高 于内陆地 区 。沿岸城 市在 经济 腾
飞 与人 口增 多 的 同时 , 遇 到 了 制 约其 可持 续 发 展 的问 也 题, 这些 问题 若不 能 得到 很 好 的解 决 , 现今 的发 展就 很 可 能成为 未来 发展 的羁绊 , 宝贵 的水 资源也 很有 可能 成为 致
灾 的因子 。
④ 来进行 实 际工 作 时 , 们 应 对 岸 边 社 区独 有 的 自然 灾 论 人
害 , 风暴潮 、 平 面上 升 、 如 海 海岸 侵 蚀 等 , 括 那些 由气候 包 变化 带来 的潜在 影响 给予充分 考虑 , 因为这些 因素深 深影

“精明增长”理论在国内城市更新项目中的应用

“精明增长”理论在国内城市更新项目中的应用

“精明增长”理论在国内城市更新项目中的应用摘要:本文阐述了“精明增长” 理论的概念、产生背景、构成要素及实际要素的含义,结合国内城市发展现状,指出我国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杭州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更新项目为例,阐述了“精明增长”理论在国内城市更新项目中的应用,对指导我国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城市规划精明增长城市土地更新城市问题前言城市化反映在地域实体上就是城市空间的扩展和空间资源的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快速城市化时期,使得城市空间扩展成为不可避免。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城市用地规模呈现扩张过快态势,土地利用缺乏科学规划,粗放式、外延式扩张的特点明显,土地利用效益低下。

这些低效率、不科学的城市空间扩张行为,严重削弱了城市化的积极作用。

因此,有序推进城市化进程,实施城乡协调发展战略是解决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和问题的关键之举。

“精明增长”是针对美国城市郊区化发展后期空间过度蔓延所提出的一种城市发展新概念,尽管我国与美国城市的发展阶段差距很大,城市发展思潮及战略和解决的问题均有所不同,但是追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创造美好人居环境的目标是一致的。

因此,积极吸取国际城市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对指导我国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精明增长”产生的背景及其基本要素1.1产生的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小汽车的普及和公路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完善,美国率先出现了现代意义的城市郊区化现象。

在20世纪70年代,城市蔓延现象出现,以汽车为依托的低密度的土地使用模式,造成了能源和土地浪费的,导致了城市无序的生长或外延的扩张。

城市蔓延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例如经济成本居高不下,城市规模急剧增大,出行时间增加,市政设施投资过大,小汽车的大量使用等等;而由于土地开发过度、小汽车尾气污染过大导致城市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还有土地资源浪费和城市中心衰败等。

精明增长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启示

精明增长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启示

精明增长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启示作者:张芝刚来源:《北方经济》2008年第20期摘要:本文对精明增长理论进行了简单总结和分析,并思考了精明增长可能带来的问题。

通过对中国城市蔓延式发展的情况做了基本的分析,结合精明增长理论,从中获得了关于城市发展的有益启示。

关键词:精明增长市蔓延城市发展一、精明增长概述(一)精明增长的涵义及城市发展原则精明增长是美国在针对城市蔓延式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而提出的城市规划和发展概念。

1988年,洛杉矶市市议会候选人Ryan Snyder最早提出这个概念。

Arigoni(2001,1)这样定义精明增长,它是政策和实践紧密结合,使之能够比传统的发展方式提供更好的居住和交通条件,带来更好的经济发展,能够更好地保护环境。

另外,根据“美国精明增长”(Smart Growth America)的定义,精明增长是具有完备计划的,能够保护开放空间和耕地,恢复城市社区活力,保持住房价格合理,并能提供多样化的交通选择的发展模式。

Nelson(2001,1)定义精明增长是为实现五个目标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五个目标是:(1)做好公共产品的维护和保护;(2)最小化土地利用中的不利影响,最大化积极的方面;(3)最小化公共财政成本;(4)最大化社会公平;(5)尽可能的范围内最大化居民生活质量。

一般来说,精明增长是这样一种城市发展模式,它强调对已开发城市空间的利用;反对空间无序向外蔓延,提倡一种集约的空间增长模式。

同时,这种集约不是绝对的集中,而是一种有机集中,它是以资源的优化配置,人文理念的充分体现,环境要素的合理保护,社会利益公平分配为前提的,最终的城镇空间应该是一种紧凑的形态。

对于蔓延式城市发展的了解,有助于我们对精明增长的理解。

城市蔓延式发展缺陷在于:(1)无限制地和跳跃式地向外进行新的低密度土地开发;(2)大规模地改变城市保留公共空间和环境敏感土地的用途;(3)对住房类型和邻近区域的配套缺乏选择;(4)空间的扩大,加大了汽车的使用,带来交通的拥挤问题和空气污染问题;(5)相比原有基础设施,扩张过程中新增的道路、排给水系统等需要更多花费;(6)缺少对原有社区的再开发;(7)土地使用职能的分离,加大了对交通的需求。

美国城市的“精明增长”对南京城市发展的启示

美国城市的“精明增长”对南京城市发展的启示

车工业 的发展和道路等基础设施 的全 客 、 儿童 和老人们 提供 在哪里居住 , 怎 到22 年规划修 编的 目标 年 .预计总 00
面建设 . 国重复着一种低密度 、 全 分散 样实现交通 .如何与周遭应对提供 了 人 E将 达14 万 人 .城市 化水平将达 l 07
型 向郊 区扩展 的开发模式 .即被称 之 更多 的选择 。他们将在保 留已有精化  ̄ 8 % 在 目前 规划新增建设 用地指 J 16
为“ 蔓延” 的土地开发模式 郊 区化及 的基础上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显然 . 在 标 和年度的转用 、征用指标逐 步趋 紧 城市蔓延不仅没有解决 旧城 区传统 的 经济 、 环境 、 社会等方面都获利的增长 的情况下 . 这新增加 的3 4 7 万人 口所造
犯罪 、 失业 、 萧条萎缩 以及低质量住 房 就是精明增长 等一系列 问题 .而且在城市郊 区催生 态湿地 和原始农地 的消失 、 交通拥挤 、 成 的对 城市基础设 施 、 通 、 交 居住 、 教 新增建设用地的方式来解决 精 明增
J U NIN H I AJ SE G A
机关建设
美国城市的“ 精明增长" 对南京城市发展的启示
美 国城市 的发展在2 世纪经历 了 0

邹勇刚
显著 ,表现出明显的轴 向延伸——轴
样便利 、 全 、 安 健康 和富有 吸引力 ; 他
个急剧变化 的时代 .城市化 的进程 们将培养鼓励社会化 、公 民性和倡导 间填充—— 轴向延伸 的圈层式发展特
的并 不 是 不 增 长 . 不 是 慢增 长 着 适合 我 国现 在 的发 展情 况 与 管理 模 社会 问题 也 它
重 于修改土地利用控制机制 ,鼓励 已 式 在具体实施 中再配合循环经济学 有基础设施地 区的开发 .确保一定 的 中的三R 原则 . 对于南京市的城市建设 开 敞空 间. 增加社会 平等 . 以使得这种 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机制能更好地应对增长过程 中出现 的

美国“精明增长”对我国城镇化的启示

美国“精明增长”对我国城镇化的启示

美国“精明增长”对我国城镇化的启示2008年5月25日“精明增长”(smart growth)又被翻译成“理性增长”,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规划界最为流行和时髦的规划理念,对美国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理论指导。

虽然“精明增长”在美国是作为一种规划理念而出现的,但其理论宗旨对我国城镇化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精明增长”理论产生的背景“精明增长”理念的提出与美国郊区化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城市蔓延”所产生的一系列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问题密切相关。

二战后50-60年代,美国郊区化水平迅速提高,郊区人口在总人口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80年代以后,美国郊区化又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不仅人口,而且新的工厂区、办公园区也纷纷向郊区迁移,使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张,土地资源浪费严重,这种无限制低密度的城市空间扩展模式被称为“城市蔓延”,它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问题。

首先,这种无限制低密度的“城市蔓延”造成了土地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人口和产业向郊区迁移使大量郊区土地由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而且土地资源的开发也大多是采用粗放型利用方式。

根据一项调查,美国大约每年有300万英亩的农业土地被转为非农业用地,仅从1970年到1980年的10年间被占用的农业用地的面积就相当于佛蒙特、新罕布什尔、马萨诸塞、罗德艾兰、康涅狄格、新泽西和特拉华7个州面积的总和。

“城市蔓延”侵占了大量农田,造成了土地资源浪费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

城市空间扩展和人口在广大地域低密度分布,不仅改变了郊区原有的生态景观,而且由于活动空间的扩大,交通设施的改善,使人们对私人汽车产生了强烈依赖;伴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城市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等日益加剧,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其次,城市蔓延使中心城市衰落,城市发展空间失调。

美国的郊区化是以富裕阶层从中心城市逃离迁出为首要动力的,最富裕的群体居住在生态环境最好的郊区的最外层,其次是中产阶层,贫穷和社会最底层的人被过滤到了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的中心城市。

精明增长对我国城市规划的作用

精明增长对我国城市规划的作用

“精明增长”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启示摘要:本文基于精明增长理论的背景,概念内涵的梳理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城市发展的问题,结合精明增长理论,浅谈精明增长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启示作用。

关键字:精明增长,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近些年,西方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普遍存在关于城市蔓延以及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的城市问题,迫切需要政府进行有效的管理"此时,精明增长的相关研究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发展理念,精明增长不仅为政府管理城市增长提供了明确的原则和目标,同时也勾勒出一幅全新的城市图景"精明增长首先由政府提出,随后便引发学界的广泛热议"政府关于精明增长的观点和实践,与学界对精明增长的研究形成密切的联系,融汇成势不可挡的精明增长热潮"中国也在一定程度上面临城市蔓延的困境,研究者们也将精明增长引入了中国,为中国的城市发展及政府对城市增长的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精明增长的背景二战后,伴随着小汽车的普及和公路的大规模建设,美国率先步入了郊区城市化加速阶段。

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后,小汽车交通主导下的郊区化现象极大地加剧了就业问题和居住的低密度扩散,出现了所谓的“城市蔓延”。

至此,城市空间增长形态发生转变,由工业化时期市区边缘的高密度蔓延转变为城市郊区低密度扩展[1]。

美国经济学家与城市学家安东尼·当斯在其所著的《美国大城市地区最新增长模式》中,将“城市蔓延”表述为“郊区化的特别形式,它包括以极低的人口密度向现有城市化地区的边缘扩展,占用过去从未开发过的土地”。

阿尔·萌(R.Moe)进一步把蔓延定义为“低密度地在城镇边缘地区的发展”。

最后,布希尔(Burchell)等将“城市蔓延”的诸多解释总结为以下8个方面:低密度的土地开发;空间分离、单一功能的土地利用;“蛙跳式”或零散的扩展形态;带状商业开发;依赖小汽车交通的土地开发;牺牲城市中心的发展进行城市边缘地区的开发;就业岗位的分散;农业用地和开敞空间的消失。

浅析精明增长理论及应用

浅析精明增长理论及应用

浅析精明增长理论及应用作者:王林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3期摘要:基于国内外关于“精明增长”的研究文献,从精明增长理论的源起、背景入手,归纳了理论的基本内涵,梳理了精明增长理论与新城市主义、城市综合体的关系。

最后,就精明增长在中国的运用进行探讨,指出了精明增长在中国发展的症结与途径。

关键词:精明增长城市蔓延新城市主义中国化中图分类号:G25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精明增长”的理论缘起1.1城市的经济发展层面二次大战后,伴随着小汽车的普及和公路的大规模建设,美国率先步入了郊区城市化加速阶段,出现了所谓的“城市蔓延”。

至此,城市空间增长形态发生转变,由工业化时期市区边缘的高密度蔓延转变成为城市郊区的低密度扩展。

针对城市蔓延带来的诸多问题,“精明增长”应运而生。

1.2 城市的政府层面“精明增长”出现于1990年代。

它的对象是城乡政府。

当时,“政府向企业学习效率”“精简政府”和“政府职责下放”等政治理念开始出台,而土地开发是政府的生财之道,但环保势力对土地开发却坚不妥协,因此,“精明增长”理论应运而生,它为解决这种局面创造了一个即能满足开发利益,又能满足环保良心的局面,两全其美。

二“精明增长”理论的基本内涵2.1“精明增长”的概念界定“精明增长”由马里兰州州长格兰登宁在1997年提出,其初衷是建立一种使州政府能够指导城市开发的手段,并使政府的财政支出对城市发展产生正面的影响。

我国学者梁鹤年认为,“精明增长”就是城乡政府在基础实施开发管理的决策中,以最低的基础实施成本去创造最高的土地开发收益。

总的说来,“精明增长”是以“城”为本位,以公交和步行为导向,混合住房,商业和商店各用途,保留空地和环境设施,以确保新老社区的活力和城市的健康发展。

2.2“精明增长”的原则划定针对城市的蔓延发展,“精明增长”作为一种理论原则而非政府政策或法规,其实施必须要以一种原则或者说是规范来限定,因此对于“精明的增长”的贯彻和运用,“精明增长在线”提出了十项规划原则:混合式多样的土地利用;垂直紧凑的建筑设计;能在尺寸样式上满足不同阶层的住房要求;步行式社区;创造富有个性和吸引力的居住场所感觉;增加交通工具种类的选择;保护空地,农田,风景区和生态敏感区;加强利用和发展现有社区;做出可预测,公平和产生效益的发展决定;鼓励公众参与。

精明增长理论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启示——以杭州为例

精明增长理论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启示——以杭州为例

K ey w ords: ci t y di s ea s e; s ma r t gr ow t h ; ne w ur ba ni z a t i on; r e f a c t o r i ng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中 图分 类 号 :C 9 1 2 . 8 文献 标 识 码 :A
中国名 城
城镇 化研 究
了郊 区 规模 的迅 速 扩 大 、加 剧 了城 市 用 地 规模 的无 节 制增长 , “ 重 复着 一 种 低 密 度 、分 散 型 向郊 区扩 展 的
用 的现 状存 在 问题 ,提 出应借 鉴精 明增 长 的基本 内容 和
实践特 点 走集 约 型城 镇 空 间增 长模 式 的道 路 。 综合 来 说, “ 精 明增长 ”是 一种 全 方位 的城市 可持 续发 展 新模 式 ,以土地 高 效 、集 约 、紧凑 利 用为 先导 ,实现城 市 发
1 精 明增长 理论 的 内涵与 意义
二 战后 的 美 国 ,人 均 实 际 收入 的 大 幅度 提 高推 动 家 庭轿 车 日益普 及 ,道 路基 础 设 施逐 渐完 善 ,这 些便 利 性促 使 大量 的城 市 居 民选 择 到 郊 区 生 活 ,这就 导 致
作 者简 介
徐 建春 ,浙 江 工 商 大 学 土地 研 究 所所 长 、公 共 管理 学 院 副 院
路 径
基 于 解 决 上 述 城 市 问题 的 良 好 愿 景 , 美 国 马 里 兰 州 州 长 Gl e n d e n i n g 于1 9 9 7年 首 先 提 出 了 “ 精 明增
长 ( S ma r t g r o wt h)” 的概 念 ,又 被 翻 译 为 “ 理 性 增 长 ” ,并 在 同年 该 州 通 过 《 精 明 增 长 与邻 里保 护 法

以精明增长为指引的城市增长管理

以精明增长为指引的城市增长管理

【管理学与企业发展】社会科学家SOCIAL SCIENTIST 2017年10月(第10期,总第246期)Oct.,2017(No.10,General No.246)收稿日期:2017-03-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铁节能管理,项目编号71722007;北京市交通信息中心合作项目:交通信息行业资源目录体系研究,项目编号:H2017206作者简介:关静(1982-),女,辽宁人,北京化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治理、决策优化。

以精明增长为指引的城市增长管理关静1,2(1.北京化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029;2.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29)摘要:城市增长管理是通过规划、管制、调控等政府行为,使城市实现持续合理的增长,避免过度开发、资源浪费、重复建设等城市蔓延现象的一系列政府行为。

作为一种新兴的城市规划理念和一系列增长管理政策的集合,精明增长为城市增长管理提供了最为核心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

文章在深入认识精明增长的基础上,解读其中蕴含的实践目标、选择和构建精明增长核心要素,进一步诠释了以精明增长目标为核心的城市增长目标管理,和以精明增长核心要素为基础的城市增长分类管理。

关键词:精明增长;城市增长管理;目标管理;分类管理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40(2017)10-0087-07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佛罗里达、佛蒙特和华盛顿为代表的州政府相继在相关立法中正式引入了“Growth-ManagementAct”概念[1]。

美国城市土地协会对增长管理的定义是:“政府运用各种传统与演进的技术、工具、计划及活动,对地方的土地使用模式,包括发展的方式、区位、速度和性质等进行有目的的引导。

”①美国的增长管理由州政府发起,并在立法层面对增长管理进行规范和保障。

作为一种政府行为,城市增长管理是城市政府以土地使用问题为重心,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其最终目的是将城市增长维持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

_精明增长_及其对我国城市规划管理的启示

_精明增长_及其对我国城市规划管理的启示

表 1 美国“精明增长”理念提出的背景
Tab.1 Background of the concept of "Smart Growth" of United States
需求 角度
引发的原因
导致的后果
寻找解决措施
经济 需求
城市无节制蔓延使旧城 公共基础设施弃置,而城 外大量公共设施需要投 资新建
私人小汽车推广及高速
关键词:精明增长;城市发展;规划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84; 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221(2010)01-0084-06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大城市的发展 面临一系列严重的问题。一方面,城市蔓延带来日 益严重的城市问题,导致城市边界的模糊化;另一 方面,郊区中私有化住宅日渐增多,传统的城市规 划已无法应对新的城市发展变化。针对西方城市出 现的城市无限蔓延带来的资源的巨大消耗,以及人 们对私家车的过度依赖产生的不可持续性,西方学 者提出了“精明增长”这一理念。20 世纪 90 年代, “精明增长”这一新的规划思潮在西方诞生。怀特 (white,1994 年)指出,因为他们(城市蔓延)的 发展,建立在“对资源的不可持续性和消耗”的基 础之上。如果发展中国家重蹈覆辙,那就意味着, “我们很快将面临大规模的生态系统的崩溃―我们 必须竭力发展出另一种模式”[1]。“精明增长”的 规划理念成为取代旧的城市规划思想的一种新思 潮。此后,在美国、荷兰、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 学者们均针对这一种思潮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尤其 是在美国还进行了不少试验。美国的经验表明,“精 明增长”所倡导的理念在美国的城市规划中取得了 显著的成效。
通过土地混合使用,恢复市 区与郊区的活力和社区感, 营造利于各阶层交往的健 康生活方式和适合步行的 宜居城市(livable city)

美国“精明增长”实施问题及对我国城市发展启示

美国“精明增长”实施问题及对我国城市发展启示

美国“精明增长”实施问题及对我国城市发展启示叶杉摘要:精明增长是美国为应对上世纪70年代城市蔓延产生的经济、社会、环境问题而建立的更有效利用土地的发展原则和规划实践。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蔓延现象同样出现,并伴随着类似的城市问题。

本文以美国城市精明增长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和问题的种类,结合美国不同地区的实践经验及对精明增长政策的解读,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比较中美城市蔓延的表现、内因和采取的精明增长措施;最后根据中国国情,借鉴美国相关经验,从土地利用、交通规划、总体规划和公众参与四方面提出建议,以解决中国郊区蔓延和城区过度集聚的问题。

关键词:精明增长; 城市蔓延; 土地开发; 环境保护上世纪90年代,面对城市蔓延和郊区化引发的一系列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美国开始反思并提出了“精明增长”的理念,以保护环境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为前提,积极推动地方经济增长。

在进行城市用地集聚发展和保护农田、荒地不被开发的实践过程中,出现了支持和反对并存的矛盾、协调多方利益的压力,表现为选择性实施的地方特性,从而产生了从政府到地方团体再到业主个人、从城市开发到基础设施建设再到建成居住环境改善等一系列新的发展问题。

本文以美国城市精明增长的政策内涵和实践经验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实践中问题产生的根源、问题的种类,从而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城郊蔓延和城中集聚的格局,解析美国精明增长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启示。

1.精明增长起源及相关理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小汽车的普及和公路大规模建设使美国率先出现城市郊区化的趋势。

1970年之后,以小汽车为主导的交通方式极大程度地加剧了城区就业和居住的低密度扩散,出现了所谓的“城市蔓延”(urban sprawl)。

新的城市问题接踵而至,损害了环境、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利益。

与相对集中的城市发展相比,蔓延将使居民在城市建设上付出更大的代价。

20世纪90年代针对“城市蔓延”问题,美国提出了“精明增长”对策,并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深化“精明增长”的内涵。

公共交通引导的城市空间增长研究——波特兰“精明增长”实践给我们的启示

公共交通引导的城市空间增长研究——波特兰“精明增长”实践给我们的启示

te h
p a t e e e v s o d e u t i t e rc i r c i e g o r s l c s n h W e t r d v l p n p o e s T o g l a i g r m te x e e c o se n e e o me t r c s . h u h e r n f n o h e p r n e f i

beive t a h Cha g h Ci i sil n smpl e t xa s a e x a in h s F r he eaiain f t l e s h tte n c un t s tl i a i y e pia il p c e p nso p a e o t r lz t o he o
发 展 现 状 ,分析 认 为 长 春 市 目前 仍 处 于 简单 外 延 式 空 间扩 展 阶段 ,为 实现 城 市 空 间 理 性 发 展 ,应 确 立 以 立 公 共 交通 为 导 向的 空 间发 展 模 式 ,同 时 应该 完善 微 观 规 划 设 计 并 建 立相 应 的 政 策 保 障 体 系。
述 中国城 市化发展态势 ,考虑到我 国人 口众 多 、资
源相对 匮乏 、能源供 给紧张等情况 ,通过强 化城市 用地 、能源 、生态环境 等要素 的约束 ,积极 发挥城
市公共交通 系统 的引导作用 ,构建 以公共交 通为导 向的城市空 间增长模式 ,实现城市交 通与用地 发展
之 间的供 需平衡 具 有极 为重要 的战 略意义 。因此 , 加强城市公共 交通对城市 空间增长 的引导 ,推进城 市 向紧凑 、集 约模式用地形 态发展 已经成为推 进我
p a t e f o ln u b n p c h g l h e t e g i i g o e f u l t n p r n h u b n a d B r c i o P r a d r a s a e ih i td h u d n r l o p b i r s o o t e r a l n . y c t g c a t

管理城市成长_精明增长理论及对中国的启示

管理城市成长_精明增长理论及对中国的启示
第 17 卷第 4 期 2006 年 8 月
同 济 大 学 学 报 ( 社会科学版) Tongji University Journal Social Science Section
Vo l. 17 No. 4 A ug . 2006
=城市研究>
管理城市成长: 精明增长理论及对中国的启示
诸大建, 刘冬华
3. 促进城市经济良好运行 马里兰州州长 Glendening ( 1997) 主张最合理有效使用纳税者税金的方式就是约束和盯住州政府 的各类投资, 通过限制城市蔓延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投资, 以避免更高的税款征收。梁鹤年 ( 2005) 认为, 精明增长就是城乡政府在基础设施和开发管理的决定中, 以最低的基础设施成本去创造 最高土地开发收益。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应该沿着这些基础设施对土地进行/ 最高最好用途0的开发, 达 到最高的使用密度。精明增长把焦点放在基础设施上, 强调/ 可持续的基础设施0( sust ainable inf rast ruct ure) , 特别是财政上的可持续性。同时精明增长为可持续发展理念中未解决的内在矛盾带来了 不自觉的突破。由于西方城市的郊区是独立于中心市的政治实体, 富人郊迁后在居住地纳税。中心市 照样提供就业岗位和各种服务, 财政收入却减少了, 加上大量低收入者涌入, 城市财政势必入不敷出, 久而久之呈现破败景象( 周一星, 1996) 。精明增长的初衷是建立一种使州政府能指导城市开发的手 段, 并使州政府财政支出对城市发展产生正面的影响( 王朝晖, 2000) 。 4. 提高城市宜居性和生活质量 20 世纪 80 年代到 90 年代, 通过对蔓延程度和工资及房租变动关系研究证明, 加利福尼亚城市蔓 延趋势导致了快速增长地区内的工资水平下降和房租水平提高( Kahn, 2001) 。健康、教育、社会服务及 其它设施应真正地促使人们产生在城区居住和工作的愿望。与目前所发生的状况恰恰相反 ) ) ) 城市 居民不会再忍受简陋、破损的公共服务设施以及上下班往返途中由小汽车带来的不便及危险( Cro okst on & Clerk, 2004) 。Bo zeat ( 1992) 等人发现工作交通距离与人口密度呈负相关, T arry ( 1992) 在对区 域性因素进行研究时也得出结论: 分散的、低密度的开发模式不利于缩短交通距离。Geller ( 2003) 通过 举例说明精明增长是遏制环境破坏、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 accessibilit y) 、促进健康生活方式、通 向宜居城市( livable cit y) 的一剂良好处方。另外一些学者认为未加控制的经济增长是导致城市问题的 根源, 而近来经济增长的理念支持了这一观点并认为应该与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挂钩。经济增长的城 市与生活质量提高的城市是相符一致的, 这就是精明增长( Por tney, 2003) 。 5. 对精明增长理论文献的述评 综合国内外研究精明增长的相关理论文献, 可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 1) 尽管现在并无关于精明增长的确切定义, 但从上述对理论文献的梳理中, 不妨对其作以下阐 释: 精明增长理论是一种管理城市协调成长的新型理论工具, 它通过土地使用功能组合、限制城市成长 边界( zoning ) 、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保护空地、农田、自然景观和环境保护区、改变交通模式( T OD) 、加 强现有社区改造( revit alization) 等方式来解决城市蔓延中出现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等问题。 ( 2) 由于城市本身集自然、社会、技术、地理、经济、人文等诸多属性于一体, 所以精明增长研究的内 容便处于多学科交 叉融 合的 节点上。在 美国, 从自 然资 源保 护委 员会 ( NRDC ) 、全美规 划师 协会 ( APA) 到位于马里兰大学的精明增长研究及教育国家中心( NCSG) 都对精明增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不同人群基于各自独特研究视角, 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小结如下表:

精明增长

精明增长
2 “精明增长”
开发与环保对峙了 50 多年。到了 1990 年代 中出现“精明增长”。且看美国最大的“精明增长”
网址(Smart Growth Online)上的概论。
“全国各地社区都警觉到现今的开发模式——
以‘扩展式’开发支配的模式——对我们的城市、
已建成近郊区、小城镇、农村和野外的长远利益
足、内涵空虚的社会精英的居处。
【收稿日期】2 0 0 5 - 0 6 - 2 0
海外快递
2005 29 10 VOL.29 NO. 10 OCT.2005
L ette r Fr om A br oa d
66
年 第 卷 第 期
这些土地开发模式的转变反映了精英与群众 之间对居住环境追求的互动作用——精英创造、 群众抄袭;群众抄袭成功,精英抛弃旧欢,另创 新意。工业革命以来,精英都偏爱近郊——既能 接近权力和财富的中心,也离开拥挤、肮脏的闹 市。近郊别墅既是舒适居处,也是地位象征(当 然,精英也有在城市里的公馆,方便应酬)。老百 姓没有这福气,但近郊别墅成了他们的“理想居 所”。二次大战后的史无前例的人口暴增、经济繁 荣和小汽车的普及化使一般的西方老百姓有能力 去追求这个被称为“美国人之梦”(A m e r i c a n dream)的近郊居所。这也是当年规划大力支持 的。当然,老百姓没有能力去住上精英的豪宅,但 近郊小平房象野草般遮盖了大地。近郊再不是精 英们的专利。1950 年代,精英开始抛弃近郊,并 加以批判“。近郊(”suburb)从一个地点的概念变 成“近郊化(”suburbia)——一个社会的理念,代 表单调和庸俗。精英开始另觅新欢,包括老区的 旧屋翻新(gentrification,也可以翻译作“绅士 化 ”), 闹 市 的 高 级 公 寓 ,远 郊 的 大 宗 地 住 宅 (e x u r b i a ),以及由“设计师设计的近郊社区” (designer suburbs,有别于由开发商盖的小平房, “新城市主义”社区多属此)。谁会得宠仍未清楚。 但肯定的是,任何一款(包括“新城市主义”)如 果真的成功被大众接受为“理想居所”,它一定会 被精英抛弃。精英的定义就是“与众不同”啊! [请参看梁鹤年《城市形象:内在观(》City Images: an Internal View)一书。]

浅谈精明增长理论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启示

浅谈精明增长理论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启示

浅谈精明增长理论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启示摘要:上世纪中后期,西方发达国家饱受城市蔓延所带来一系列城市问题的困扰,如今城市蔓延问题在我国也愈发严重。

笔者通过剖析西方“精明增长”理论对城市蔓延作用的控制手段,分析“精明增长”理论给我国城市发展所带来的启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精明增长规划城市蔓延控制0 引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欧美发达国家大城市的发展遭受着严峻的考验,首先,城市蔓延带来了土地的大量浪费,造成了城市边界模糊等一系列城市问题;其次私有住宅的数量急剧上升,传统的城市规划已经无法完全适应城市的快速发展变化。

针对欧洲和美国的大城市的城市扩张和土地资源的大规模消耗,以及市民过度依赖私家车出行所导致的严重环境污染,西方学者提出了“精明增长”的概念。

“精明增长”的规划理论在上世纪末逐渐取代旧的规划思想成为了一种新的思潮,并在此后美国的大城市的规划中作为指导思想之一,起到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大城市、特大城市的空间形态也开始显示出越来越明显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高速增加,最为明显的表现是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空间增长过程中“摊大饼式”发展的趋势愈加明显。

城市发展更多的依赖城市用地的增长速度而不是其利用率的增加。

当国内的各大城市均有更快更好发展城市的诉求切都面临着快速城镇化和产业发展对土地资源的巨大需求时,精明增长理论便为城市规划者提供了一条合理而有效的解决思路。

1 精明增长1.1精明增长理论的背景精明增长理论于而是世界九十年代由美国学者首先提出。

这是由于当时城市持续扩张蔓延引起的公共空间丧失、道路拥挤严重,环境急剧恶化、土地以及各项自然资源贫乏等一系列城市问题,美国的规划学者们和政府都希望通过建立新的规划和管理细则,来达到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最终目标。

其理念的提出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经济需求。

城市无节制的蔓延使得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加大,政府财政难以支撑;第二,空间与环境需求。

精明增长

精明增长

“精明增长”策略与我国的城市空间扩展作者:马强;徐… 文章来源:城市规划学刊点击数:157 更新时间:2006-5-27 21:14:25 “精明增长”策略与我国的城市空间扩展马强;徐循初Smart Growth Policy and Urban Spatial Expansion in ChinaMA Qiang,XU XunchuAbstract:During the period of rapid urbanization,there are some 'unhealthy'.patterns of ur ban spatial expansion,such as outward,extensive and road-led expansion.These perhaps will lead t o"Urban Sprawl",which many western developed cities have been suffered from before.Based on systematic elaboration of"Urban Sprawl"and its contradictory,"Smart Growth"policy,which are rese arch focus overseas,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current urban growth in China is sprawloriented.Ado ption of"Smart Growth"policy in the period of urban development in China is appealed in this paper.The idea of urban planning and growth should be developed based on"Smart Growth"poli cy.Keyword:automobile-dependent city,urban sprawl,smart growth policy,urban spatial expansio n提要在较为系统地阐述目前国外广泛研究的“城市蔓延”(“Urban Sprawl”)和与之相对的城市“精明增长”(“Smart Growth”Policy)的基础上,提出目前我国城市空间增长具有“城市蔓延”趋势这一基本判断,呼吁借鉴国外应对“城市蔓延”所采用的“精明增长”战略,为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进行理念更新。

精明增长理论及其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启示

精明增长理论及其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启示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6期(总第108期)J o ur n a l of t he Par t y Scho ol of C PC Z he n昏hou M unici pal C om m i t t e e N o.6,2010(Sum,108)经济学研究精明增长理论及其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启示吴宏军(中共郑州市委党校社会培训中心,河南郑州450042)摘要:“精明增长”是20世纪90年代末诞生于美国规划界的概念,是一种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基础上控制城市无序扩张、保护生态环境,服务经济发展,促进城乡协调,提高A.qf]生活质量的紧凑式城市发展模式。

精明增长理论以其先进的理念和大胆的实践,对我国的城市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精明增长;城市;发展;启示中图分类号:F0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701(2010)06—003l—03一、精明增长理论的内涵“精明增长”是20世纪90年代末诞牛于美国规划界的概念,是一种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基础上控制城市无序扩张,保护生态环境,服务经济发展,促进城乡协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紧凑式城市发展模式。

虽然精明增长的理念已被广泛接受,但是精明增长至今尚未形成统一而明确的定义,不同的环境组织、政府机构以及不同研究方向的学者和实业界人士都是基于各自特定的任务和目标,对精明增长的内涵作出了不同的界定,其中包括《世界英语词汇百科全书》、美围困家资源保护协会、美国环境保护署、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局、美国农业部、美国规划协会、美国精明增长联盟、美国住房营建联盟对“精明增长”的界定。

而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精明增长联盟对精明增长理论的阐释,即要营造宜居的邻里,其应当是安全、方便、有吸引力且其价格可被承受;要拥有更好的可达性、更少的交通量,因此强调土地综合利用、集约发展,并提供多种交通选择,以解决交通堵塞问题,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能源;要促进城市、郊区和城镇的繁荣,提倡发展重点应在已有的建成区,以节省在交通、学校、图书馆和其他公共服务设施方面的投资,并保护有吸引力的建筑物、历史街区和文化名胜;要收益共享,消除收入和种族造成的隔离,使所有居民成为繁荣的受惠者;要降低开发成本和税收,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减少对汽车的依赖,节省投资以用于其他项目;要保留开敞空间。

新经济增长理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5篇

新经济增长理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5篇

新经济增长理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5篇第一篇:新经济增长理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新经济增长理论力求以一种与传统新古典经济学相当不同的思路来解释各国经济增长率的差异,为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开拓新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思路,因而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和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当中。

当今发展中国家及新兴工业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新经济增长理论恰好为它们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理念和开拓新的道路。

一、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几点严重问题(一)贫富差距急剧拉大,“三农”问题日趋严重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急剧拉大,三农问题日趋严重、社会不稳定因素在增多加大。

至今仍有2500万农村人口生活在绝对贫困中,吃不饱、穿不暖。

按联合国设定的日均1美元的贫困线基准,中国目前的贫困人口则达2亿多。

据世界银行测算,2001~2003年间,中国10%的最富裕人口的收入增加了16%,而10%的最贫困人口的收入却降低了2.4%,这一差距于今更大。

按官方统计,20012年,中国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已达0.474,业已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城乡人均收入的差距为3.10:1,这一差距已超过国际公认的严重程度。

若按专家学者的测算,中国的基尼系数和城乡收入差距数据都远远超过官方的统计。

(二)社会保障体系薄弱,消费水平下降中国社会保障薄弱,国内储蓄过高,导致消费下降,也严重影响扩大内需消费为主的经济增长。

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增长,虽然迅速而成效显著,但却未能在其发展过程中相应配套地建立起社会保障体系。

应与经济改革和增长同步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不仅严重滞后,而且在农村和贫困人口中甚至欠缺。

由此而造成人们普遍感到经济上无保障和社会安全网的缺失,因而不得不压缩开支、节制消费,增加预防性储蓄,这导致中国家庭储蓄率高达30%,而且总体消费水平20年来一直在下降。

据官方统计,政府和公众总体消费从20世纪80年代占GDP的62%,下降到2012年的43%;公众消费占GDP的比例已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3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精明增长理论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启示
摘要:上世纪中后期,西方发达国家饱受城市蔓延所带来一系列城市问题的困扰,如今城市蔓延问题在我
国也愈发严重。

笔者通过剖析西方“精明增长”理论对城市蔓延作用的控制手段,分析“精明增长”理论
给我国城市发展所带来的启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精明增长规划城市蔓延控制
0 引言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欧美发达国家大城市的发展遭受着严峻的考验,首先,城市蔓延带来了土地的大量浪费,造成了城市边界模糊等一系列城市问题;其次私有住宅的数量急剧上升,传统的城市规划已经无法完全适应城市的快速发展变化。

针对欧洲和美国的大城市的城市扩张和土地资源的大规模消耗,以及市民过度依赖私家车出行所导致的严重环境污染,西方学者提出了“精明增长”的概念。

“精明增长”的规划理论在上世纪末逐渐取代旧的规划思想成为了一种新的思潮,并在此后美国的大城市的规划中作为指导思想之一,起到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大城市、特大城市的空间形态也开始显示出越来越明显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高速增加,最为明显的表现是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空间增长过程中“摊大饼式”发展的趋势愈加明显。

城市发展更多的依赖城市用地的增长速度而不是其利用率的增加。

当国内的各大城市均有更快更好发展城市的诉求切都面临着快速城镇化和产业发展对土地资源的巨大需求时,精明增长理论便为城市规划者提供了一条合理而有效的解决思路。

1 精明增长
1.1精明增长理论的背景
精明增长理论于而是世界九十年代由美国学者首先提出。

这是由于当时城市持续扩张蔓延引起的公共空间丧失、道路拥挤严重,环境急剧恶化、土地以及各项自然资源贫乏等一系列城市问题,美国的规划学者们和政府都希望通过建立新的规划和管理细则,来达到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最终目标。

其理念的提出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经济需求。

城市无节制的蔓延使得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加大,政府财政难以支撑;第二,空间与环境需求。

私家车的推广和公路网的形成使得郊区化快速蔓延并侵占城市的公共开敞空间,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第三,社会交往需求。

城市蔓延式扩张带来的城市郊区化使郊区大型购物中心逐渐成为商业和娱乐中心,邻里交往活动减少,社区认知度降低。

1.2精明增长的内涵
虽然近年来精明增长的理念被公众所理解和接受,但是精明增长理论的定义在学术界尚
未达成一致。

不同的组织和机构都是基于各自特定的目的和责任,对精明增长理论的内容作出了自己的理解与界定。

通过分析上述这些不同的团体提出的目标、解释与界定,我们可以将关键性因素归纳为以下几点:
(1)鼓励城市慢行系统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汽车的依赖;
(2)增加市民交通出行的选择,强调公共交通导向,完善城市公交系统;
(3)鼓励市民积极参与社区规划;
(4)创造有个性和富有吸引力的公共空间,营造“场所感”;
(5)土地利用的高度集约与兼容性;
(6)鼓励高密度、高开发容量的建筑设计;
(7)最大限度开发在城市建成区内仍未合理利用的土地;
(8)增加住宅类型和样式的选择。

综上所述,精明增长理论应当理解为一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调整土地分配政策提高经济产出效率,并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从而促使高质量的城市生活和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相协调和统一,这是对传统城市发展模式和城市空间组织方式的巨大改善。

2 我国城市空间扩展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进入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时期,已经有部分大城市在城市空间布局上出现了“摊大饼”的趋势。

城市建设用地的均采用粗放型、外延型的发展模式。

同时,小汽车保有量的日渐提高对于道路设施和其他配套基础设施的需要量也日益增加。

而我们通过国外城市蔓延的教训可以了解到的是,私家车保有量的的迅速增长和大规模的城市道路建设是导致城市蔓延的主要因素。

因此,如果不积极采取科学措施进行有效控制,城市蔓延将会很快波及到我国大部分城市和地区。

虽然我国部分大城市已经开始出现上述的尝试问题,但是我国目前还仍是发展中国家。

即使私家车的保有量一直稳居高位,但以私家车为主要出行方式的人群仍为小部分,而且城市居民对中心城市的向往以及对其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仍促使他们想市中心集聚。

因此,我国就没有太大必要采取强硬措施遏制私家车主导的城市蔓延。

但是我们却应该更好的关注我国城市所独有的空间发展模式,为其规划合理有效的措施防止城市蔓延扩大化。

3精明增长理论对我国城市空间扩展的启示
精明增长理论给我国城市空间扩张现状的改善提供了新的思路,给规划者带来的启示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
(1)意识层面。

规划者应当了解到一种城市规划理论的提出一定不是偶然现象。

由于城市蔓延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矛盾,并呈现不可调和的趋势,精明增长针对已经发生的城市蔓延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空间扩张模式,以控制城市空间无节制蔓延的现状。

虽然我
国目前城市蔓延远远没有当时美国大城市的严重,但是我们还是应当在意识层面了解到任由其发展会带来的严重后果,提前运用精明增长的理论指导城市规划和规划管理,使得城市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意识层面借鉴的最重要的方面是要运用现有资源,突破传统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土地利用理论模式,积极探讨和实验新的理论和方法,以给予我国城市规划和管理人员更好的指导和借鉴。

(2)政策层面。

美国精明增长理念之所以能够广泛传播并迅速得到公众的支持,这和各级政府在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精明增长的显著特点就是它更倾向于发展政策法规方向的内容。

因此,在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要用积极地利用政策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更为合理的规划城市,并满足不同群体需要,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根据精明增长的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我国应当在今后的城市发展中制定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政策,给不同收入水平的城市居民创造选择住房的机会,同时提供富有多样化和高效率的、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出行方式,加强对现有社区的改造和再开发,并且应当保证决策可预见、公正以及财政上可行。

(3)技术层面。

主要是城市规划设计,城市综合慢行系统设计和交通导向性开发;在规划设计中运用各种手段营造社区场所感、塑造多样性的邻里社区;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城市各类开放空间不受侵占;对废弃地进行再开发利用从而使城市土地更加集约化利用等方面。

4 结论
精明增长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城市发展模式,是基于新的综合性理论控制城市空间格局的模式。

截至2013年底我国城镇化率已经突破52%,尚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化加速发展阶段。

中国在许多年内仍将保持人口、经济和城市土地资源需求的快速增长,城市蔓延在中国所波及的城市也会越来越多。

为了避免如同西方发达国家一样因城市蔓延造成的重度环境污染、土地资源匮乏、道路交通拥挤等一系列问题,我国需加速改变以高消耗产业换取高产值的城市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土地利用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快速转变。

而精明增长的理念为规划者指出了一条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的道路。

然而,在借鉴国外理论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注重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现状国情的特色化城市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white R.Strategic decisions for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in the Third World[J].Third Word Planning Review,1994,16(2):103-116.
[2] 黄慧明,Casella Sam,Faicp PP.美国“精明增长”的策略、案例及在中国应用的思考[J].现代城市研究,2007(5):19-28.
[3] Lin Ye,Sumedha Mandpe,Meyer Peter B.What Is “Smart Growth?”—Really?[J].Journal of Planning Literature,2005(19):301-315.
[4] 梁鹤年.精明增长[J].城市规划,2005,29(10):65-69.
[5] Federio Oliva,Marco Facchinetti,Valeria Fedeli.关于城市蔓延和交通规划的政治与政策[J].国外城市规划,2002(6):13-24.
[6] 张雯.美国的“精明增长”发展计划[J].现代城市研究,2001(5):19-22.
[7] 王丹,王士君.美国“新城市主义”与“精明增长”发展观解读[J].国际城市规划,2007(2):61-66.
[8] 马强,徐循初.“精明增长”策略与我国的城市空间扩展[J].城市规划汇刊,2004,3(151):16-22.
[9] 诸大建,刘冬华.管理城市成长:精明增长理论及对中国的启示[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2-28.
[10] Edwards Mary M,Haines Anna.Evaluating Smart Growth:Implications for Small Communities[J].Journal of Planning Education and Research,2007(27):49-64.“Smart Growth" and Its Inspiration to Domestic Urba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