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小学生适应期存在的问题对策研究7页word文档

合集下载

《参考》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参考》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加强家校沟通与协作。家庭和学校是与儿童关系最密切的两大主体.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问题的顺利解决.离不开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密切配合。在家校沟通协作的过程中.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开展专题讲座、家长会等.向家长传授正确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加深家长对入学适应的理解.综合锻炼与培养儿童的各种能力以帮助一年级新生顺利度过入学适应困难期。
1.课堂学习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一年级新生在课堂上.常常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走神发呆的现象较为普遍。一节课下来.老师做得最多的事情是提醒学生注意听讲。听课状态欠佳直接导致新生不能很好地理解与掌握知识内容.在课后作业和家庭作业方面就显得力不从心.挫伤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入学适应问题的解决对策
1.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指出.儿童发展相邻阶段既是相互区别又是相互联系的。小学一年级作为起点阶段.身心接近学前儿童.对这些孩子的要求不能超负荷.应接近于幼儿园。
2.课堂教学游戏化。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到了小学.游戏让位于学习.课堂教学成为儿童一日生活的中心。由于一年级新生还过多保留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对于这一变化无法适应.产生心理冲突便萌生出对学习的厌恶。因此.在低年级尤其是一年级.应努力实现游戏化的课程教学.使游戏服务于教学.让儿童在游戏的快乐体验中.获得知识与经验。
3.入学准备不充分。入学准备主要包括心理上的准备、物质上的准备、能力上的准备和知识上的准备。从目前看.部分家长忽略心理上和能力上的准备。他们只是以儿童识字数量的多少衡量入学准备的充足与否。其实.这些远远不够.要使一年级新生顺利度过入学适应期.更重要的是培养儿童的时间观念和责任意识.有一定的自我服务能力.这些内在能力的储备.更能帮助儿童顺利度过入学适应困难期。

小学一年级新生学校适应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小学一年级新生学校适应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小学一年级新生学校适应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为了有效地减缓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后的焦虑,帮助他们从幼儿园学习生活平稳过渡到小学学习生活,我们抓住孩子良好行为规范养成的关键时期,尝试开展了小学生入学适应与习惯养成的教育策略研究。

叶圣陶先生说:“习惯在于教师的训练和指导,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长期、持久的行为训练。

”我们运用行为训练法对学生进行习惯培养。

行为训练法,指的是通过对学生的实际操作、真实感受进行反复的训练和巩固,使学生掌握正确规范的行为习惯。

通过对实验班级不定期的观察,我发现,学生只靠读和牢记书本上规定的坐、立、行、走的规范要求,没有切合学生实际的反复训练是很难达到习惯养成教育目标的。

因此,在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训练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习惯养成的教育目标要单一、明确习惯的训练是要让学生按照要求去做。

因为学生年龄比较小,单一、明确的教育目标容易记住,容易掌握,容易达成。

要尽量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能够学会,并可以体会到成功所带来的快乐。

可以一节课训练达成一个小目标,一周训练一个主题目标,一学期达成一个大目标,切不可急于求成。

例如,我去年刚带了一个一年级班,先花了一节课时间训练学生怎么坐,怎么站,怎么举手,怎么喊上课、下课,然后小组比赛,进行动力定型;又花了一节课时间训练学生上课前应该做哪些准备、怎么摆放书本,然后进行个人、小组比赛。

通过这样单一目标的反复训练和强化,达到动力定型,学生学会了上课礼仪以及课前准备。

具体明确训练步骤,让习惯培养规范化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有限,生活阅历有限。

因此,对于他们的习惯培养,一定要具体明确训练过程的每一个步骤,这样习惯培养才能落到实处。

例如,为培养学生放学注意整洁的好习惯,我编了一个顺口溜:“收书包,摆桌子,捡垃圾。

”为了培养学生做好课前准备的好习惯,我又编了一个顺口溜:“放书本,摆桌面,推凳子。

”为了培养孩子们静心听课的好习惯,我还编了个顺口溜:“身坐正,脚放平,两眼向前用心听。

幼小衔接中一年级学生适应性问题的研究-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幼小衔接中一年级学生适应性问题的研究-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幼小衔接中一年级学生适应性问题的研究-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幼小衔接中一年级学生适应性问题的研究幼儿园和小学衔接工作,直接影响儿童入学后的适应和今后的成长,同时也影响义务教育的质量。

学生从幼儿园跨入小学,对一年级甚至是低段的小学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转变,他们在各方面都要学会去适应。

近年来,对于虽然已十分重视,但基本上各自为政,即小学、幼儿园、家庭自个闭门研究,缺乏各界积极配合。

如何才能发挥幼小衔接最大的成效。

本文力求从各方面的联系方面提出积极建议。

一、家校结合,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保持一致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教育就会象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

”家庭教育在解决学生的适应问题上至关重要,可以说家长这时候的身份就是教师的助手,家长和教师在对待小学一年级新生上应该做如下工作:1.经常进行交流家长和教师在合作之前,首先应该做到思想上的一致,一年级新生的家长也应该习惯学生各方面的转变,甚至必须比孩子先转变,如学生在读幼儿园时的一些生活作息时间,家长就应该先帮孩子慢慢改过来。

教师和家长可以定期交流,用如家长会、家校联系本、家访等方式相互沟通,对学生出现的学习或生活适应上的问题及时相互交换意见,便于解决。

2.家长做学校的坚强后盾新生入学之初,尽管在学校里必恭必敬,但是一旦回到家里,又开始向以前读幼儿园的时候一样放松,家长这时候应该接替教师的工作,监督孩子学习,帮助他们及时进行角色的转换,经常提醒学生,培养他个方面的能力。

注意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及时指出,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应该及时与教师商议。

遇到学校的活动时,家长务必第一时间支持,与学校同意阵线,使学校能够更好的开展工作,帮助孩子更好的适应新的学校生活和环境。

二、幼小结合,发挥幼儿园与小学的最大作用学生的适应性问题主要来自幼小衔接过程中两者的差异,解铃还须系铃人,解决学生适应的最佳途径还是应当来自幼儿园与小学,但是仅仅靠幼儿园或是小学单方面解决问题是不够的,如何使两者相互配合来更好的解决学生的适应问题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1.增加大班幼儿与小学一年级学生相互参访互动的机会通过各种参访活动,让学前儿童了解小学的环境与小学的实际运作,如参?^小学的环境及一年级的教室,熟悉小学生的作息方式;甚至观摩小学一年级的实际教学,让幼儿园的幼儿共同参与小学一年级的学习活动,有一年级的学生扮演引导幼儿的角色。

浅谈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问题与对策

浅谈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问题与对策

浅谈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问题与对策为期三天的一年级新生入学教育结束了,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

刚跨进学校大门的小学生,刚刚入学必须要进行课堂常规训练。

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刚告别幼儿园的以游戏为主的生活,要转向以学习为主的学校生活,他们难免会觉得不适应,还会想像在幼儿园那样玩耍,入学培训可以让学生提早适应小学生活。

一年级学生的自制力很差,听课送进去后秉持没法一分钟,很快便可以散漫下来。

有些事情须要老师一遍遍的重复说道,比如说听课挤端正,眼睛看看黑板,老师回答必须起身提问等等。

昨天谈的事情今天可以忘掉,甚至前一分钟谈的后一分钟就忘了。

我想要以后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存有足够多的冷静,有些事情须要不厌其烦的重复谈,直至学生搞好年才。

这也就是对我自己的一个提升,须要时时劝诫自己冷静、冷静再冷静!我还有个发现,有的第一天表现很好的学生,今天的表现却和第一天的不一样,这个不一样可能是很多原因造成的,最简单的一个是学生一开始对学校很陌生,所以第一天表现的很乖,等熟悉了之后呢,就变化了,对于学生的心理我把握得还不到位。

等开学之后要及时了解学生,关注学生,能分析学生的心理那是最好的。

有的第一天表现很懒散的学生,今天的表现就很好。

我想这是个进步,说明这些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已经在慢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了。

一年级的学生就是调皮的,每个学生都存有应该别人确实的一面,他们可能将调皮,但是他们听课能够积极主动提问问题;他们也许自学上稍稍滞后了一点,但是他们爱劳动,他们也许讲故事谈不好,但是他们队列很整齐……我们老师必须爱好每一位学生,看见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积极主动引导每一个学生,使他们不断进步。

总之,对于一年级的新生我们要尽可能的花更多的`时间关注他们,时时引导他们,掌握方法和技巧比较关键,要有耐心、有责任心,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关爱学生,并且能做好自己份内的事。

我觉得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我希望能在新学期中和一年级的学生一同努力,一同进步。

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小学一年级是儿童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重要转折阶段,作者指出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最后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存在问题解决对策小学一年级是儿童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初始阶段,是儿童成长的关键转折期。

从现实情况来看,小学一年级新生在入学适应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

一、入学适应存在的问题1.注意力不集中,课堂教学艰难。

上课是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年级新生在课堂上的问题就是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上总是会出现东张西望、走神发呆的现象。

整节课下来,老师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提醒学生注意听讲,听课状态欠佳直接导致一年级新生不能很好地理解与掌握知识内容,在课后作业和家庭作业方面就显得力不从心,挫伤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行为规范方面适应不良。

调查表明,很多一年级新生缺少对行为规范的理解和认识,不能自觉遵守,更渴望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

即使部分学生对行为规范有一定的理解与认识,也会出现不能很好地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入学之初,班主任会用大量的时间给一年级新生讲述这些行为规范,但仍会存在回答问题不举手、课堂纪律混乱的现象。

3.自我服务能力亟待提高。

相比于幼儿园,小学阶段对小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有更高的期待和要求。

随着一年级生活的开启,标志着儿童要摆脱依赖性,逐步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但部分一年级新生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有的小学生不会自己褪裤子上厕所,不好意思求救于教师,就特别容易尿裤子;有的小学生不会管理自己的文具,课桌上总是一团乱。

二、入学适应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小学生”这一角色带来的压力。

儿童进入小学,身份就从“孩子”变成“学生”,这一称谓的转变,寓意着儿童角色内容的深刻转变。

儿童进入小学就会束缚于“小学生”这一身份,进入小学后不能再像在幼儿园里那样以“玩”为主,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当前小学新生校园生活适应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小学新生校园生活适应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小学新生校园生活适应的问题与对策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的起点,小学新生入学后能否适应校园生活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态度及能力成绩,甚至影响学生对生活的态度、人际关系等等。

在整个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一年级新生入学的适应性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本文主要归纳小学新生入学后在校园生活适应方面出现的问题,并从学校、学生、家庭三方面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以期小学新生入学后能快速的适应校园生活,促进小学新生身心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新生;校园生活适应;问题与对策一、当前小学新生校园生活适应存在的问题(一)教师与学生关系逐渐疏远学生在幼儿园所接触到的老师,能够对自己的生活、学习照顾的无微不至,甚至老师一整天都会和学生在一起,相比较来说幼儿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更为亲密,他们既是孩子学习的教育者、指导者,同时又是学生在生活中的好朋友、好伙伴。

而小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管理方面也会更加严格、具体,这可能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敬畏之感,从而导致学生对教师的疏远。

(二)学生学习态度消极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时候会遇到困难,这时候如果学生表现得很焦虑、着急,产生消极的负面情绪,而且把学习当做负担,那学生就很难适应学习了。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对老师提问的问题不明白而又恰巧被老师叫起来回答的时候,学生自己就会有一定的失落感,严重的时候自尊心甚至也会受到影响,打击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相反的,如果学生能够很好的回答了老师的问题,会增加自己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习动机。

这其中最关键的是学生如何看待学习这件事情,轻松愉快地展开学习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

此外,在进入小学之后父母老师并没有帮助学生做好入学准备工作,学生在心理上会有很大的落差,就会产生焦虑和压抑的情绪,无法摆正自己对于学习的态度,继而影响学生之后的学习生活。

(三)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家庭教育方法对一年级孩子的身心能力的成长作用巨大。

小学生的学校适应问题与解决方法

小学生的学校适应问题与解决方法

小学生的学校适应问题与解决方法在小学阶段,孩子们面临着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和社交圈子。

不同于幼儿园的亲密和家庭的温暖,小学是孩子们进入正式学习的起点。

然而,一些小学生可能会遇到学校适应的问题,如与同学相处困难、学业压力、适应新的学习方式等。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在学校适应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与同学相处困难小学生在学校适应过程中经常需要与同学进行合作和互动。

然而,有些孩子可能会遇到与同学相处困难的问题。

这可能包括与同学之间的冲突、难以融入班级集体等。

针对这一问题,有以下解决方法。

1. 培养沟通技巧:与同学交流和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鼓励孩子参加课堂上的讨论,积极与同学合作完成小组任务。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一些交流技巧,如倾听对方、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善于解决冲突等。

2. 参与学校活动:学校经常会有各种各样的活动,如运动会、班级比赛等。

鼓励孩子积极参与这些活动,结交更多的朋友。

通过参与活动,可以增加孩子与同学之间的合作机会,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3. 寻求帮助:如果孩子遇到与同学相处的问题,他们可以寻求老师或家长的帮助。

老师和家长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并提供必要的支持。

二、学业压力小学学习对孩子的要求逐渐增加,部分学生可能会面临学业压力较大的情况。

这些压力可能来自于学习内容、考试压力以及自我期望等。

以下是解决学业压力的方法。

1. 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充分利用课余时间。

合理规划学习任务,逐步完成,避免堆积过多学业任务造成的压力。

2.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业压力。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定期复习、预习,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 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避免外界干扰。

家长可以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度,为孩子提供鼓励和支持。

三、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小学与幼儿园相比,学习的方式和内容更为复杂和抽象。

小学新生入学适应性问题及对策分析

小学新生入学适应性问题及对策分析
2.3.1对入学准备的研究
对于入学准备内容的研究,美国教育部在2000年儿童目标工作中指出入学准备应该分为三方面,即家庭,学校和儿童自身。又细化的将儿童自身分为知识,能力,情感,身体。本课题针对一年级新生学习适应性的入学准备包括四个方面:是否接触过小学知识,是否参加过辅导班,家长是够有所讲授和幼儿园是否对于幼小链接进行开展。“家长调查问卷”的5-8题重点考察儿童的入学准备。
2.2学习适应性的作用与意义
由于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和学会如何学习的初始阶段,了解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对于如何开展进行工作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且对于分析与研究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一方面,我们需要积极提高学生智力,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学习能力,针对学生眼高手低,智商情商偏高,实践性较弱的方面。我们则更需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
2.3.3对于学生适应性的学习影响研究
涂芳[10]和焦莹[11]等人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得出的材料表明孩子在学习适应性方面的大体趋势呈现不错,但是表现某些特殊方面上仍旧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良情况。百秀杰则在研究中表示影响学生学习适应症的最主要因素为学生自身。
2.3对已有研究的问题
特别是小学一年级。在研究的内容上,绝大多数的研究倾向于幼儿园方面的研究,但是站在小学一年级的角度,重视新生学习适应性的报告与材料尚有不足之处。在研究对象的选材上,以往的一些探究者绝大多数是用样本体积当成其研究者,极少数有对于小群体的研究。更准确的说,对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尚小,不论是进行问卷调查或是访谈都较比较难发展,所以很少有研究人员把一年级新生当作研究的对象
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小学一年级这一阶段将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起步点,针对大学生的适应性研究较多,而针对小学生的适应性研究却少之又少,而目前国家对于小学生的幼小衔接越来越重视。并且,在目前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可以看出,仍旧有一些问题的存在: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及时做好了入学的准备。无论是心理方面的转变还是生理上的变化情况,都是不容乐观的。

一年级新生入学的适应问题及对策

一年级新生入学的适应问题及对策

一年级新生入学的适应问题及对策第一篇:一年级新生入学的适应问题及对策一年级新生入学的适应问题级对策广园小学实验学校黄健宜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和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展开,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学习适应性问题已经成为了教育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儿童经过了幼儿园的洗礼后进入小学,他们面临的是教育生态环境的变迁。

幼儿园的生活是充满童趣以游戏为主,而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进入学校正规的、系统性的学习,学习成为其主导活动。

学习与游戏不同,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种活动,在某种意义上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笔者长期担任一年级学生的教学和教育工作发现:学生在此的许多问题都与学业有关,尤为突出的就是学习适应不良现象。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师生关系、社会期望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可能导致一些学生的学习兴趣低落、考试焦虑恐惧、厌学情绪等“学习适应性障碍问题”的产生。

那么如何更好的解决好一年级新生入学的适应问题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笔者根据近年来的教育经验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探讨。

在儿童学习适应性的问题上,幼儿园进行了一些入小学前的教育准备,比如,组织小朋友到小学参观、适当调整作息时间、加强纪律要求等等,但这些措施比较单五且大多流于形式,且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的学习并不会有严格的要求,所以对真正提高儿童自身的学习适应能力并没有起的多大作用。

很多时候教师也只是按照幼儿园的要求比较被动地组织入学准备活动,并且认识上比较肤浅,明显呈现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

此外,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也时有体现。

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往往将入学准备的重心放在知识层面的准备上,认为只要提前多识字、能够算数就可以适应小学的学习。

这种认知无疑增加了儿童的负担,同时也误导了幼小衔接工作开展的方向。

新生在进入一年级的时候,往往会有各种不良反应,表现在:在学习层面: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有些孩子会在上课时站起来,在教室后面走一圈,或者在自己的座位上玩书包。

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性现状及对策研究

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性现状及对策研究

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性现状及对策研究孩子即将迈入学堂,从幼儿园步入小学,是儿童身心发展的一次重大转折。

因此,父母对孩子除了做物质上的准备,还需要对孩子进行入学前的心理准备教育。

一、心理准备首先,告诉孩子上学可以教给很多很多有意思的科学知识,懂更多的`事情。

无法视课堂自学为儿戏。

自学结果必须达至标准建议,才算顺利完成自学任务。

第二,教育孩子要关心集体,关心他人。

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

第三,使孩子熟识校园的环境,唤起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

另外,在家里也必须帮忙孩子布置出来一个安静干净的自学角,使孩子体会沦为小学生的新鲜体会。

第四,切忌吓唬孩子和批评老师。

二、作息时间早上:7:40到校(7:40~8:00早自习)上午:8:00~11:35下午:1:30~4:30(备注:周三3:00放学)三、文具物品准备(所有文具挑选样式普通,不要太花哨,以免影响学生的注意力。

)1)至少6只木头铅笔(hb),事先削好,并配笔帽(最好贴上名字)。

2)两块以上橡皮,建议不要采用香味过浓和过分花哨的橡皮,一则为了身心健康考量,二则避免孩子分神。

3)一把直尺,以15cm~20cm为佳,能放入铅笔盒。

4)一个基本款铅笔盒,坚固耐用外也可以避免孩子上课时摆弄多功能铅笔盒。

5)准备的本:a、4本拼音练b、4本拼音田字格c、2本田字格d、4本十格演草e、1本硬皮记事本(记录每天的作业和有关事宜)f、2本大图画本,1盒彩笔。

g、4本横翻中英文本四、给家长的建议<1>秉持每天查阅学生的记事本,逐项检查每项作业,并且检查完后在记事本上盖章。

<3>带着学生每天晚上阅读课外书,养成看书的好习惯。

<5>每天至紧固地点接载孩子。

孩子进入小学学习,是人生的第一次转折,现在的孩子们智力上存在的差异不大,竞争的是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而良好的习惯要有一个养成过程的,需要家长、孩子及学校共同配合,在平时注意加以培养。

切记:好习惯终身受益,坏习惯有害终身!。

小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研究

小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研究

小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小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学生进入小学学习,需要面对新的环境、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学科等等,而这些新事物极大地影响着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作为一名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我深刻认识到小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的重要性,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法,帮助小学新生更好地适应新环境。

一、问题描述小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是指,新生进入小学后,因为学习、生活和社交等方面的变化,不能很快地顺利适应小学生活的现象。

表现为:孩子在学校表现不佳,与同学交往不良好,情绪不稳定,不会正确使用时间规划,学习能力等低下。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下面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原因。

二、原因分析1.家庭因素:小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首先与家庭教育有关。

当孩子第一次接触校园生活时,他或她的见识会受到挑战,并逐渐发现学校和家庭生活是不同的,这种突变会给孩子带来不同层面的压力和挑战。

为了期待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生活,家庭需要进行积极的辅助,包括对生活习惯、学习环境、智力培养和情感互动等方面的指导。

2.教育环境:学生从幼稚园进入小学,除了迎接更高的要求,也需要适应一些不同的教育环境。

和幼儿园相比,小学老师的教学方式更为规范,课业难度更大,学生需要进行更多的自主学习。

而且,小学课程和考试也更加繁重,教学时间更加固定,每天轮流上不同的科目,这些极大地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动力和积极程度。

3.同龄人感知:学生在社交中会经历很多不同挑战,比如与新的同学相处和交流,或者在团队合作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对于孤独和害怕,学生会表现出不同的反应,一些孩子是通过适应其他同学来减轻压力,而另一些孩子则会表现出恐惧或回避的情况。

4.学习需求:学生进入小学后,需要面对更多科目和更深入的学习,这对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了完成学校作业外,孩子还需要进行课外辅助和阅读,以提升自己的抽象思维和创造能力。

一年级新生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一年级新生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学生课堂2019 年 11 月26一年级新生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张桂君(新疆兵团第十师北屯中学 新疆 836099)学龄前幼儿进入一年级以后怎样适应新的教育环境、新的学习方式、新的人际关系、新的身份角色,作为教师,研究小学一年级新生适应新学段的生活策略,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一年级新生的适应问题的表现一年级新生入学的常规管理,是许多老师的头等难题,由于对新学校的规章制度很不适应,许多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画画、玩橡皮、折纸、随便说话、吃东西、下座位,有的听到上课铃声不回教室,好像上课与他无关。

这些不良行为都会对学生学业产生不良影响。

二、一年级新生的适应问题的表现原因分析1.情感因素。

一年级的学生离开了原来熟悉的老师,同伴,对新环境的老师、同学从情感上不能接受。

2.学习环境的改变。

在幼儿园里,孩子们很自由、很轻松,他们的环境中充满了游戏和玩耍,而进入小学多了很多的规矩和约束,对他们而言失去了许多“自由”。

3.教育内容的差异。

幼儿园时期,孩子们以游戏为主导,在教学中是以直观形象的东西展现的他们面前,幼儿乐于接受。

而小学的知识则更多以抽象的展示在学生面前,不易接受。

4.教学方法的不同。

幼儿园时期,孩子们以游戏为主导,孩子们更多的是接触玩具、游戏,没有那么多的约束;而进入学校后,规矩多了,要求学生能在40分钟的课堂上有规矩、懂规矩,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定的专注力。

三、一年级新生的适应能力养成的策略1.重视幼小有效衔接,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进入小学后,孩子过的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活,孩子动作慢、能力差,势必会影响他的学习。

我从多年的观察中发现,小学阶段,学习成绩优秀的往往是那些能力强的学生。

可见,为了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管理,在学龄前,孩子能做和应该做的事情,应让孩子自己去做。

老师和家长要帮助他们在实际行动中克服困难,给他们立规矩,规范言行,而不要代替他们克服困难,以便进入学校后能较快地适应。

2.激发孩子对新校园的向往之情。

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小学一年级是儿童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初始阶段,是儿童成长的关键转折期。

从现实情况来看,小学一年级新生在入学适应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

一、入学适应存在的问题1.课堂学习注意力不集中。

课堂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一年级新生在课堂上,常常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走神发呆的现象较为普遍。

一节课下来,老师做得最多的事情是提醒学生注意听讲。

听课状态欠佳直接导致新生不能很好地理解与掌握知识内容,在课后作业和家庭作业方面就显得力不从心,挫伤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行为规范方面不适应。

调查表明,很多一年级新生缺少对行为规范的理解和认识,不能自觉遵守,常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

即使部分学生对行为规范有一定的理解与认识,也会出现不能很好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入学之初,班主任会用大量的时间给一年级新生讲述行为规范,但仍会存在回答问题不举手、课堂纪律混乱的现象。

3.自我服务能力亟待提高。

相比于幼儿园,小学阶段对小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有更高的期待和要求。

随着一年级生活的开启,标志着儿童要摆脱依赖性,逐步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但部分一年级新生不会自己脱裤子上厕所,出现尿裤子情况;有的小学生不会管理自己的文具课桌上总是一团乱。

二、入学适应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难以适应角色转换。

儿童进入小学,身份就从“孩子”变成“学生”,意味着儿童角色内容的深刻转变。

进入小学后不能像在幼儿园里那样以“玩”为主,其主要任务是“学习”。

此外,小学生必须遵守新的行为规范,以适应小学的生活和学习。

主体角色的深刻转变在幼儿内心形成巨大的心理冲突,产生入学适应上的困难。

2.课程内容乏味。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有寓教于乐的特点,大多以游戏或直接动手操作的方式进行,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相比之下,小学课程内容是系统化的知识内容。

在呈现形式上,主要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模式进行。

一年级新生注意力发展水平虽较之幼儿园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仍不健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一年级新生在学习适应上出现困难。

小学生的学校适应问题及解决方法

小学生的学校适应问题及解决方法

小学生的学校适应问题及解决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小学生进入新的学校环境。

对于许多孩子来说,这是他们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对于适应新的学校,他们往往会面临一定的挑战和困惑。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在学校适应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第一,对于许多小学生而言,离开家庭环境和初次面对陌生的同学和老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他们可能会感到孤独和失落,甚至出现情绪上的波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开展系列欢迎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各种欢迎活动,例如欢迎仪式、寄语环节等,促进新老师和同学间的交流,让新生感到温暖和被接纳。

2.建立班级小组:班级可以将新生与老生进行配对,建立小组,以便他们能够相互帮助和支持。

同时,老生可以向新生介绍学校的规则和班级的文化。

第二,小学生在适应新的学校环境时,面临着学业和学习方法的变化。

许多孩子可能会感到压力很大,学习不适应新的学校规律。

以下是几种解决方法:1.开设适应课程:学校可以开设一些适应课程,帮助学生熟悉新的学习环境,并向他们介绍新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2.提供辅导和支持:学校应设立辅导员岗位,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术和情感支持,帮助他们顺利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第三,小学生在学校适应过程中,可能面临与同学之间的交往问题。

他们可能会遇到欺凌和排斥等困扰。

解决这个问题的几种方法包括:1.开展友谊教育活动: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友谊教育活动,鼓励学生之间的团结和友爱,提倡互助精神。

2.建立监督机制:学校应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欺凌行为,确保学生的安全和和谐发展。

第四,对于一些小学生来说,由于学校环境的新颖和陌生,他们可能会出现适应不良的行为,例如学习厌倦、逃课等。

以下是对应的解决方法:1.激发兴趣:学校可以开设丰富多样的兴趣课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他们对学校环境的好奇心。

2.建立良好的学校文化:学校应该倡导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增强他们对学校的归属感。

小学新生学校适应问题及对策研究

小学新生学校适应问题及对策研究

小学新生学校适应问题及对策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新生的学校适应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新生入学适应不良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进度和成绩,还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产生深远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新生学校适应问题的现状、成因及相应对策,以期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

本文将首先对小学新生学校适应问题的现状进行梳理,包括新生在学习环境、人际关系、行为规范等方面的适应问题。

接着,通过深入分析,探讨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如家庭环境、学校教育方式、学生个人特质等。

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将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包括改进学校教育方式、加强家校合作、提升学生自我适应能力等。

这些对策旨在帮助小学新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实现顺利过渡。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提升小学新生学校适应水平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为教育改革和学校管理提供实践参考,同时也为家长和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二、小学新生学校适应问题的现状分析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小学新生的学校适应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新生从幼儿园进入小学,面临着学习环境、生活方式、社交圈子等多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学习环境的改变是新生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从幼儿园的轻松氛围到小学的有序学习,新生需要适应更为严格的学习纪律和更高的学习要求。

这种转变往往导致新生在开始时感到不适应,难以集中注意力,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生活方式的改变也给新生带来了困扰。

在幼儿园,孩子们的生活起居多由老师照顾,而进入小学后,他们需要开始独立处理日常生活问题,如自己整理书包、按时起床等。

这种生活方式的转变需要新生具备更强的自理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

社交圈子的变化也是新生需要面对的挑战。

在幼儿园,孩子们主要与同龄伙伴交往,而进入小学后,他们需要面对更为复杂的社交环境,包括与不同年龄段的同学交往、处理人际关系等。

小学生学校适应困难的原因与解决方法

小学生学校适应困难的原因与解决方法

小学生学校适应困难的原因与解决方法小学生初次进入学校,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环境,这往往会给他们带来适应困难。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学校适应困难的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一、原因分析1.1 环境变化:小学生从家庭环境突然转变为学校环境,需要适应新的学习氛围、师生关系和学校规则等。

这种环境变化可能使他们感到不适应,不知道如何融入新的环境。

1.2 学业压力:进入小学后,学习内容和难度都有所增加,对学生而言是一个新的挑战。

有些学生可能会感到压力过大,无法适应新的学习要求。

1.3 同伴关系:小学生社交能力的发展很重要,但初次进入班级时,可能会面临同伴关系的压力。

对于一些孤僻或内向的学生来说,与同学相处可能会感到困难和不适应。

1.4 家庭支持:家庭对小学生的适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缺乏家庭的支持和鼓励,会给孩子的学校适应带来困难。

二、解决方法2.1 渐进适应:学校可以采取渐进适应的方式,让小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适应新环境。

可以提前安排入学准备活动,如游园活动、教师家访等,让学生与新同学和老师有所接触,熟悉校园环境。

2.2 提供支持和指导: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心理辅导师或班主任,为小学生提供情感和学业上的支持和指导。

这个人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适应过程中的问题,并提供必要的辅导。

2.3 同伴合作:学校可以鼓励同学之间的合作和互助。

组织小组活动、项目合作等,让学生有机会与其他同学一起工作,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2.4 家校合作:学校和家庭应该保持密切联系,以促进学生的适应。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家长会,与家长交流学生的适应情况,并提供一些适应的方法和建议。

2.5 给予奖励和认可:学校可以设立一些适应奖励机制,鼓励和认可那些在适应方面表现出色的学生。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适应学校环境的积极性。

结论:小学生面临学校适应困难时,我们应该根据其具体原因来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

通过渐进适应、提供支持和指导、促进同伴合作、加强家校合作、给予奖励和认可等手段,可以帮助小学生顺利适应学校生活。

一年级小学生适应期存在的问题对策研究

一年级小学生适应期存在的问题对策研究

一年级小学生适应期存在的问题对策研究作者:王雪梅来源:《文教资料》2017年第09期摘要:在儿童教育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适应与衔接中应保持可持续性发展,保证教育的连续性,缩短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期、适应期,让儿童自一年级入学后很快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从而及早适应小学生活。

关键词:一年级小学生适应期问题对策研究小学一年级刚入学新生“适应期教育”指学龄前幼儿进入一年级以后能适应新的教育环境、新的学习方式、新的学习内容、新的人际关系,能全面尽快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

本文从小学一年级新生的心理特点入手,分析了解小学生的情况,针对小学生面临的具体问题,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从家长、教师、学校三个方面找到一些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生活的方法和策略。

一、小学一年级新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这个阶段(六七岁)的主要心理特征如下:第一,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意志力薄弱,自制力差,多以无意注意为主;注意随意性强,多以孩子的兴趣、感情色彩为主;并且注意力不稳定,容易分散;注意范围小,从而注意分配和转移能力都较弱,不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力。

第二,六七岁孩子的形象思维仍占优势。

意义识记逐渐发展,思维水平逐渐从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水平过渡,但是机械记忆仍是主要的记忆方法。

第三,孩子的依赖性比较强,生活学习事宜惯于依赖成人监督,尤其对教师极为信任和依赖;这个阶段的孩子情感日益丰富,并且稳定性和控制力也在增强。

第四,这个年龄段小学生对一切充满了好奇心,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

很容易受暗示,好动、模仿是他们这个年龄段的特点。

二、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面临的问题一般来说,他们入学适应上主要面临的困难有以下三个:一是环境的变化。

首先陌生的校园、教室、老师和同学在给孩子带来新奇的同时,也会给一些孩子造成情绪上的焦虑与不安。

有的同伴交往比较少、性格较为内向的孩子,更有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也有个别情况严重的学生会因为焦虑不安而产生某些躯体不适,以此逃避上学。

小学新生入学适应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毕业论文

小学新生入学适应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毕业论文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目前,小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还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本研究以徐州市某小学一年级新生为研究对象,从小学新生入学适应现状入手,从小学生学习适应、人际交往适应、环境适应三个方面对小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从小学生自身、学校、教师、家庭四个角度对小学新生入学适应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从学校、教师、家长这三个方面,提出小学新生入学适应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小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教育对策前言学生进入小学学习是人生的一次转折,他们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身心发展也出现重大的转折,影响着学生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甚至影响整个学生阶段的学习,有的甚至从此奠定了整个人生基调。

实习期间,研究者发现许多一年级学生存在忘记写作业、课堂上随便下位说话、开小差等不良现象,即出现了入学适应问题。

针对适应这个概念的界定,国内学者认为,适应是有机体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作用取得与环境的平衡,这种平衡状态即适应状态[1]。

基于此,研究者认为小学入学适应是指小学新生进入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后,根据新的学习生活环境,调动自我调控系统,以求尽快适应当下的学习生活。

为了了解小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本次研究针对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问卷主要用于对小学新生入学适应现状的调查,包括学习适应、人际交往适应、环境适应三个方面,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共112份,整体回收为93.33%。

进行文献检索分析和问卷调查之后发现,对于入学适应本身的研究而言,以研究中高等教育为主,较少关注基础教育的入学适应问题;除此以外,对学生主体关注不够,已有研究大多从家长或教师的视角出发,未能充分考虑学生这一主体的感受。

从适应的本质看,适应应当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我调控系统对客观环境的能动反应,如果从他人知觉层面上进行考察,会有以己度人的嫌疑,这就要求入学适应的研究必须是在针对学生主体的适应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小学生适应期存在的问题对策研究小学一年级刚入学新生“适应期教育”指学龄前幼儿进入一年级以后能适应新的教育环境、新的学习方式、新的学习内容、新的人际关系,能全面尽快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

本文从小学一年级新生的心理特点入手,分析了解小学生的情况,针对小学生面临的具体问题,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从家长、教师、学校三个方面找到一些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生活的方法和策略。

一、小学一年级新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这个阶段(六七岁)的主要心理特征如下:第一,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意志力薄弱,自制力差,多以无意注意为主;注意随意性强,多以孩子的兴趣、感情色彩为主;并且注意力不稳定,容易分散;注意范围小,从而注意分配和转移能力都较弱,不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力。

第二,六七岁孩子的形象思维仍占优势。

意义识记逐渐发展,思维水平逐渐从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水平过渡,但是机械记忆仍是主要的记忆方法。

第三,孩子的依赖性比较强,生活学习事宜惯于依赖成人监督,尤其对教师极为信任和依赖;这个阶段的孩子情感日益丰富,并且稳定性和控制力也在增强。

第四,这个年龄段小学生对一切充满了好奇心,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

很容易受暗示,好动、模仿是他们这个年龄段的特点。

二、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面临的问题一般来说,他们入学适应上主要面临的困难有以下三个:一是环境的变化。

首先陌生的校园、教室、老师和同学在给孩子带来新奇的同时,也会给一些孩子造成情绪上的焦虑与不安。

有的同伴交往比较少、性格较为内向的孩子,更有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也有个别情况严重的学生会因为焦虑不安而产生某些躯体不适,以此逃避上学。

二是学习方式的变化。

一年级新生刚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宽松活泼的教学环境到相对比较严格紧张的教学环境,从以游戏和玩耍为主的幼儿园生活跨越到有具体学习任务的学习生活,有部分孩子会感到不适应,有可能表现为胆怯,不敢主动与人交流说话,不敢举手发言。

甚至有的孩子在上课期间想上厕所也不敢举手;有的坐不住,有哭闹现象。

三是作息时间的变化。

幼儿园上课时间短,多以活动为主。

小学每堂课40分钟,一天6到8节课。

活动课很少,并且要求早上不能迟到,上课时不能自由活动说话,也不能提前离校。

对于这些变化,有的孩子并不能一下子就接受,部分孩子表现为上课没精神,玩弄文具等,有的孩子由于起得早睡得晚,精神状况不好,出现上课打瞌睡等现象。

三、小学一年级学生适应要解决的问题一年级新生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心理发展有一个质的突变,所以部分新生会产生很多适应上的问题,需要我们给予帮助和指导。

首先由于陌生环境的变化,为了防止新生产生自卑、恐惧、退缩、郁闷等不良情绪,保持身心健康,尽快融入新的集体、适应小学学习环境,能以正规化的学习活动为主,我们必须深入地了解每位学生,以宽容的心态接纳适应慢的学生,通过儿歌、主题班会、正强化代币制等多种方法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这样学习上突增的负担、遇到的挫折,就不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

这也是保证新生适应小学生活的关键和重点所在。

其次要求一年级小学生有较强的适应新环境的独立性,有的孩子在幼?涸熬陀泄?度依赖的毛病,没有独立生活能力。

进入一年级后,不安全感更强,更有甚者产生紧张焦虑情绪,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反应慢、动作迟缓等,这样就影响学习。

因此,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是入学前需培养的必备能力。

四、家长应做哪些配合工作家长要极力配合学校相关要求,帮助孩子较快适应入校一年级生活。

1.帮助一年级孩子尽快调整作息时间。

(1)早睡早起。

最少保证孩子8小时的睡眠时间,上学前吃好早饭。

有序准备上学必带物品,如小黄帽、红领巾等。

计划时间离家入校,不得早到和迟到,才能精神饱满地开始一天的学习。

(2)按时按点接送。

家长应尽量早五分钟等待孩子,这样可以减轻孩子在校的焦虑,更快适应在校时间和建立安全感,从而喜欢上学。

2.帮助一年级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饮食:家长一定要提醒孩子不要养成挑食的习惯和在家按时进餐的习惯。

尤其早餐应该营养而丰富,否则很多孩子早上在家不吃早餐,没到中午已经体力不支,严重影响上课和学习。

(2)饮水:为孩子准备便携、口大、不易碎的杯子,尽量让孩子饮用白开水。

(3)上厕所:有的孩子对新的上课时间不适应或者下课贪玩,有的孩子上课时不敢告诉老师要上厕所,而把大小便拉在身上。

因此,希望家长在家培养孩子按时如厕的意识,并穿易脱提的裤子,教会孩子一些必要的如厕技能和方法。

3.帮助一年级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入校学习的前提和有效保障。

(1)专心听讲。

由于孩子的年龄特点,注意力集中时间在15到20分钟,时间短,家长应提醒孩子上课时用心听讲,少做小动作,发言先举手,不随意说话,以免影响他人听课。

根据教师定期反馈在校课堂表现及时鼓励和纠正。

(2)独立思考。

家长辅导作业时对孩子不能解决的问题要采取诱导的方式,不能直接告诉答案,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3)认真仔细。

家长在家督促孩子完成作业时要根据孩子的作业量,规定完成作业的时间,且不能字迹潦草马虎。

要求内容正确,书写工整。

作业完成后要对照作业单逐一检查,养成自我检查作业的习惯。

(4)活跃勤思。

在家辅导孩子时要善于多问孩子为什么,多启发诱导,加强沟通与表达。

对他们的提问要恰当鼓励与表扬,千万不要对孩子的提问不理不睬,及时更正孩子的错误想法。

(5)提高记忆力。

抓住孩子记忆力黄金期,此时配合老师多督促孩子完成布置的经典古诗文背诵任务,可以终生不忘。

还可对孩子以后的学习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6)养成每天看书的习惯。

家长需要为孩子购买教师指定或推荐书目,并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孩子每天定时读书,家长可以用读书存折打卡的方式鼓励孩子坚持读书或亲子共读。

4.培养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比如让孩子学会削铅笔、检查学习用具、看每天的课程表、整理理书包等。

5.家长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身教重于言教,用自己正面的、积极的、文明的言行引导孩子。

五、教师如何帮助孩子适应小学新生入校生活大量研究表明,教师的言行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很重要的暗示作用。

教师文雅的形象、智慧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喜欢这个老师,从而喜欢这个科目,并很快适应学校的生活。

教师还可以通过以下具体方法帮助孩子尽早适应小学生活:第一,上好开学第一课。

帮助新生很快建立集体意识,认识更多的朋友,避免出现孤独等不良情绪。

如开展系列主题队会和心理健康课,比如《我是小学生了》、《我喜欢我的老师》、《我愿意和你做朋友》、《我自豪,我是小大人》等,这样孩子很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简单的一些游戏就能让孩子互相认识。

有了小伙伴,熟悉了新环境,找到了自信和安全,孩子的焦虑不安自然就能减少。

另外,教师要建设丰富童趣的班集体文化,使学生觉得在校、在班都有归属感和愉悦感。

第二,抓好养成教育月。

入校一年级学生的主要特点是模仿能力强,易从众。

但也容易分心、自制力差,注意范围小,分配和转移能力都较弱,不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为了孩子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学习、纪律的要求,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教师要抓住入校第一个月的习惯培养可塑期。

根据孩子年龄特点通过丰富的内容和朗朗上口的儿歌等方式,让学生对学校生活学习规律有一定的认识,并要求学生按照儿歌的要求去做。

比如课前准备的要求,可以让学生读“上课铃声响,我们进课堂,书本笔盒桌上放,端端正正坐好来”等。

这样孩子一边读一边做,很容易就掌握,重复坚持21天强化就能很快根据儿歌的内容内化这些要求。

也可以穿插活动游戏进行注意力培训调节课堂气氛,如手指操、开火车、听命令、心理互动小游戏和一分钟专项训练等。

延长孩子注意力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很容易出现反复,教师要不断强化孩子正确的做法,通过口头表扬或者用小奖状、笑脸、奖杯、胸章等物品替代兑换的形式巩固和内化这些要求。

对于适应表现得比较慢的孩子要宽容,尽量采取鼓励、表扬的方式,稍有进步及时表扬,强化孩子的行为,并保护对学习的信心。

第三,用好积极正面的引导暗示。

小学生好动、易受暗示;好奇心强,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

教师要多表扬做得好的同学,树立学习榜样。

关注班级中表现突出的地方。

鼓励后进生孩子,尽量不要指责和打骂当众批评。

比如言语的积极暗示,可以说:“今天我们班的小朋友做得很好”,“?ψ约核滴夷苄小保?“老师相信你没问题的,你肯定能行,试试吧!”等欣赏鼓励、正面引导的话语,孩子很容易受到积极暗示,就会及时纠错回应老师。

尤其在课堂上有孩子好奇爱发问,会随意打断老师讲话,这种情况下不宜严厉呵斥指责,因为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才能保护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顺利开展学习。

第四,做好形象直观的课件和学具。

六七岁孩子思维水平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教师要抓住孩子的认知特点,精心制作形象、直观的课件学具和选用挂图等方式丰富教学手段,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

第五,开启经典学习的慧根。

一年级孩子意义识记逐渐发展,但机械记忆仍是主要的记忆方法。

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学会意义识记的技巧,更要抓住这个记忆黄金期,引导孩子多背一些有益的诗词歌赋、经典古文等,为孩子开启智慧打下学习基础。

一年级的老师是最有权威的,这种权威力量远远超过父母。

一年级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老师就是学生心中生活学习模仿的榜样,所以教师要利用孩子的这种崇拜,正确发挥权威的作用,帮助和引导孩子进入小学生的角色。

总之,无论用什么方法,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顺利进入小学生活,适应小学生的角色,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顺利完成学业。

家长和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从生理到心理度过人生中这一个关键时期。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3条:1、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

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乃万世传家之宝训也。

2、积德为产业,强胜于美宅良田。

3、能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