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虫课件

合集下载

054 钩虫PPT课件

054 钩虫PPT课件
7
卵壳 卵细胞 空隙
不同发育程度的钩卵:
不同发育程度的钩卵:
8
二.生活史
成虫
(小肠)
经皮肤入人体 丝状蚴
随血循环到肺泡,移行到小肠 (感染期蚴虫)
在小肠内经第3-4次蜕皮
经 以土壤
♀ ♂
钩虫生活史
第 中细菌 1-2 及有机 次 物为食,
土 壤

蜕 5-6天

皮 后口腔
封闭
虫卵
随粪便排出
杆状蚴 (两期 )
14
②呼吸道症状:
感染后3~5 日,幼虫移行到肺,穿过肺微血管进入 肺泡时,可引起局部出血及炎性病变。
患者可出现咳嗽、喉痒、声音嘶哑等,重者 有剧烈干咳和哮喘发作,痰内带血丝,甚至大 咯血。症状的轻重与同一时期进入肺泡幼虫的数量有关。
临床极易误诊
※18岁男性农民因急性钩蚴感染,反复大量咳血达800ml。 ※※ 据31例钩蚴感染误诊分析,误诊为肺炎11例,急性支气管炎6例, 支气管哮喘5例,肺结核和出血性支气管炎各3例,慢性支气管炎2例,上 呼吸道感染1例。
在适宜条件的土壤中发育,约1~2天 (自由生活)
自丝状蚴侵入人体皮肤至在人体发育为成虫产卵一般约需5-7周。 成虫在人体寿命:3年左右。
9
生活史要点: ⒈属直接发育型,不需要中间宿主。
发育过程:虫卵→第一期杆状蚴→第二期杆 状蚴→丝状蚴→成虫
⒉虫卵在外界土壤中发育所需要的条件:适 宜的温度、湿度、隐蔽、含氧充足、疏松的土 壤。
十二指 肠钩虫
①引起皮炎多见 ②成虫导致的贫血较严重 ③是婴幼儿钩虫病的主要虫种
人体感染钩虫后是否出现临床症状,与感染的虫数、机体的健康状 况、营养条件及免疫力有密切关系。

寄生虫——钩虫ppt课件

寄生虫——钩虫ppt课件
2. 感染阶段 丝状蚴(感染期蚴)。 3. 感染方式 主要经皮肤感染,还可经口和粘膜感染, 另外还发现母体内的幼虫通过胎盘侵入胎儿现象,有报道 经乳汁感染。 4. 幼虫需经移行才能发育成成虫,移行途径:皮肤— 小血管或淋巴管—右心—肺、肺微血管、肺泡—支气管— 咽—小肠。
2023/12/31
5. 此外钩蚴有“迁延移行现象” 指十二指肠 钩 虫的钩蚴经皮肤感染人体后,部分在进入小肠之 前,可滞留于某些组织中达很长时间,此时,虫体
• 钩虫感染(hookworm infection):在粪便中 可检获虫卵,但无任何临床症状。
• 钩虫病(hookworm disease):既有钩虫感染, 又有临床症状和体征。
• 钩虫病的临床表现可分三个时期,即由幼虫引起 皮肤(或粘膜)侵袭期、肺部移行期和成虫在肠 道寄生期(此期危害最严重)。
2023/12/31
2023/12/31
美洲板口线虫和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口囊
• 卡红染色:十二指肠钩虫口囊腹侧前缘有两对钩齿,美洲钩虫口囊腹侧前缘有半 月形板齿一对。
2023/12/31
钩虫雄虫交合伞
背辐肋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
美洲板口线虫
十二指肠钩虫交合伞中背辐肋远端分两支,每支 再分三支。美洲钩虫交合伞中背辐肋基部先分两 支,每支气管远端再分两小支。
免疫诊断多在钩虫产卵前进行,并结 合病史进行早期诊断。
2023/12/31
饱和盐水漂浮法
2023/12/31
五、流行
• 呈世界性分布。钩虫病患者和带虫者是 钩虫病的传染源。
2023/12/31
六、防治
1. 治疗病人和带虫者,控制传染源:阿苯 达 唑 ( 4 0 0 mg/ 次 , 连 服 3 天 ) 和 甲 苯 咪 唑 ( 100mg/次,一天两次,连服3天)。两种药物 并服可提高疗效,如赛特斯片剂。患者贫血严 重时服用铁剂以纠正贫血,补充蛋白质和维生 素C等使其恢复劳动力。

寄生虫-钩虫ppt课件

寄生虫-钩虫ppt课件

1.普查普治,控制传染源:
(一)幼虫致病
1. 钩蚴性皮炎
丝状蚴入侵皮肤所致 表现


针刺、烧灼感,奇痒 充血斑点(丘疹),红肿、水疱 “粪毒”、“痒疙瘩” 脓疱 结痂 脱皮自愈(2-3W)
好发部位 足趾、手指间;手背、足背
2.呼吸系统病变
钩蚴移行至肺,穿破毛细血管,引起 出血和炎性细胞浸润。 症状: 阵发性咳嗽 血痰 哮喘
致病机理 钩虫幼虫和成虫均可对人体造成损害
丝 状 蚴——侵入皮肤——钩蚴性皮炎
发育中幼虫——移行至肺——肺部炎症

虫——寄生小肠——消化道症状 异嗜症 慢性失血——贫血 (最严重)
两种钩虫的致病作用相似
不同点

十二指肠钩虫危害较大


十二指肠钩蚴引起皮炎者较多 十二指肠钩虫成虫导致的贫血较严重 十二指肠钩虫是引起婴儿钩虫病的主要 虫种
3. 虫卵
大小:(57-76)(36-40)μm
形状:椭圆形,两端钝圆 颜色:无色透明 卵壳:极薄(镜下很细的黑线)
四 细 胞 期 卵
内容物:2-4个卵细胞,卵细胞
与卵壳之间有明显间隙
多细胞期卵
两种钩虫的生活史基本相同 生活史的过程包括: 1. 在土壤的发育 2. 在人体的发育 只需要一个宿主:人
钩虫成虫



寄生部位 小肠上段 营养来源 血液、淋巴液、肠粘膜、脱落的上皮细胞 寄生数量 几条至数千条不等,甚至可达上万条 重度流行区,一般200-300条 交配产卵 产卵量:与虫种、虫龄、虫数、宿主状况有 关 十二指肠钩虫 1 ~3 万/ 天/ 条 美洲钩虫 0.5~1万/天/条 寿命 3年左右
虫种:南方以美洲钩虫为主

蛲虫钩虫ppt课件

蛲虫钩虫ppt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分类与分布
分类
蛲虫和钩虫分别属于不同的生物分类 群,其中蛲虫属于吸虫纲,钩虫属于 线形动物门。
分布
这两种寄生虫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分布 ,特别是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更为 常见。
生命周期与繁殖
生命周期
蛲虫和钩虫的生命周期包括卵、幼虫、成虫等阶段,其中成虫寄生于宿主体内。
繁殖
成虫在宿主体内进行繁殖,产卵并随粪便排出体外,环境适宜时幼虫孵化并继 续发育为成虫。
非药物治疗虽然不能直接杀死钩虫和蛲 虫,但可以帮助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
增强抵抗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治疗注意事项与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用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 关注病情变化,如出现不良反 应应及时就医。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 腹泻、头痛等,多数情况下症 状轻微,但如症状持续加重, 应及时就医。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特 殊人群在使用药物时需特别注 意,需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 自行用药。
接触被污染的水源
饮用了被蛲虫或钩虫污染的水源,如池塘、河流、井水等, 可能会通过口腔感染。
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和水
食用被污染的动物肉类
食用了未煮熟或未加工彻底的感染了蛲虫或钩虫的动物肉类,可能会通过消化系统感染。
食用被污染的蔬菜和水果
在食用之前未清洗干净或未削皮的蔬菜和水果上残留有蛲虫或钩虫卵,可能会通过消化系统感染。
对人体的影响
01
02
03
营养不良
由于食欲不振和消化吸收 不良,患者可能会出现营 养不良症状。
贫血
由于钩虫感染会导致肠道 出血,长期感染可能会导 致贫血。
免疫力下降
感染蛲虫钩虫后,患者免 疫力可能会下降,容易感 染其他疾病。

钩虫ppt课件

钩虫ppt课件

土 壤
虫卵
杆状蚴 (两期 )
(自生活)
自丝状蚴侵入人体皮肤至在人体发育为成虫产卵一般约需5-7周。 成虫在人体寿命:3年左右。
9
生活史要点:
⒈属直接发育型,不需要中间宿主。
发育过程:虫卵→第一期杆状蚴→第二期杆 状蚴→丝状蚴→成虫 ⒉虫卵在外界土壤中发育所需要的条件:适 宜的温度、湿度、隐蔽、含氧充足、疏松的土 壤。 ⒊感染期 :丝状蚴或称感染期蚴虫。
11
迁延移性(persisting migrans) :
研究发现十二指肠钩虫,部分幼虫在进入小肠前,可 滞留于某些组织中,斩停发育最长可达253天,当受到某些 因素刺激后,才陆续到达小肠发育为成虫.
⒌丝状蚴活动特点:生活在1~6cm深的土壤表层。
有聚集性、向温性、向湿性和向上性 。幼虫可借助覆盖体
10
⒋感染方式: ①经皮肤→血液循环→肺泡→ 气管→咽→小肠 ②经口 丝 状 蚴
口腔、食管的粘膜(同上述途径→小肠) 食管→胃→小肠
③经胎盘:母体内钩蚴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④母乳感染:有报道在母乳中查见活的美洲钩蚴。
⑤生食转续宿主肉:动物实验提示,猪、犬等动物可作
为钩虫的转续宿主,人若生食这些动物肉类也有感染的可能。
钩虫
一 .形态: ⒈成虫:体长1cm,圆柱形,肉红色,死
后灰白色。雄虫末端膨大成交合伞,雌虫尾部末端圆锥形。十二指 肠钩虫头部和尾部均向背部弯曲呈“C”形,美洲钩虫头部向背部弯 曲,尾部向腹部弯曲成“S”形。
2
两种钩虫口囊
十二指 肠钩虫:口 囊腹侧缘 有两对钩 齿, 美洲 钩虫:口囊 腹侧缘有1 对半月形 板齿。
空隙
7
不同发育程度的钩卵:
不同发育程度的钩卵:

钩虫和蛲虫ppt课件

钩虫和蛲虫ppt课件
3. 取混匀的粪便黄豆大小,涂于滤纸条上 2/3处
钩蚴培养法
4. 将滤纸插入试管中,下端侵入水 内,但不能接触管底,也不能使 粪便侵入水中
5. 将其置于25~30℃温箱内培养, 并注意每天补充蒸发之水分
6. 3天后用放大镜检察管底水中有无 蛇形运动、虫体透明的钩蚴
钩蚴培养法
7. 如为阴性或需要鉴定虫种, 应继续培养至第5天
实验诊断
夜间肛周发现成虫 肛门拭子法或透明胶纸法
检查虫卵
流行特点
城市高于农村 儿童高于成人 国内感染率40%-70%
防治原则
防重于治,防止自身重复感染 治疗病人与带虫者

二 指

肠囊
钩 虫 与
和 颈
美乳

洲突




指 肠 钩
雄 虫
虫交
与 美 洲
合 伞


钩虫卵
晚期钩虫病病人(贫血、浮肿)
Hookworm anemia and edema
钩虫性舌炎
钩虫丝状蚴
钩蚴性皮炎
钩 蚴 性 皮 炎
钩蚴性皮炎
钩蚴性皮炎
蛲虫成虫
雌虫长 8-13mm 雄虫长 2-5mm
蛲虫头端
蛲 虫 头 部 ( 扫 描 电 镜 观 察 )
50 :m
蛲虫卵
蛲 虫 生 活 史
蠕形住肠线虫(蛲虫)
成虫和虫卵形态 生活史特点
成虫寄生于回盲部 成虫寿命短(雄1周,雌1月) 雌虫夜间爬出肛门外,肛周产卵 虫卵发育快,6h可发育为含蚴卵(感染
期卵) 经口感染,肛门—手—口,自体感染
致病性
一般无症状 儿童可有肛门搔痒 成虫异位寄生于泌尿生殖系

钩虫病教学演示课件

钩虫病教学演示课件

诊断பைடு நூலகம்难
钩虫病的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导致诊断困难,易出现 误诊和漏诊。
治疗药物缺乏
目前针对钩虫病的治疗药物较少,且疗效不稳定,存在复发和再 感染的风险。
预防措施不足
钩虫病的预防措施相对较少,且实施难度较大,导致疾病传播难 以有效控制。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加强诊断技术研究
未来将进一步研究钩虫病的诊断技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特异性 ,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
传播方式
钩虫主要通过皮肤接触含 钩蚴的土壤而感染,也可 通过污染的水源和食物传 播。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钩虫感染后可出现皮炎、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成虫寄生在小肠可引起腹 痛、腹泻、消化不良等胃肠症状;长期慢性失血可导致贫血、乏力、头晕等全 身症状。
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程长短,钩虫病可分为急性钩虫病、慢性钩虫病和钩虫性哮 喘三种类型。其中,急性钩虫病以幼虫移行症为主要表现,慢性钩虫病则以贫 血和营养不良为主要特征。
家属参与和社会支持网络构建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过程,提供情感支持和生活照顾,帮 助患者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社会支持网络
借助社区、医疗机构等力量,为患者 提供社会支持网络,如组织患者交流 会、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等,帮助患者 更好地融入社会。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 展方向
本次讲座内容总结回顾
对症治疗
抗感染治疗
对于合并有感染的患者,需要给予抗 感染治疗,常用的药物有青霉素、头 孢类等。
钩虫病患者常出现贫血、营养不良等 症状,因此需要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 ,如补充铁剂、维生素等。
手术治疗指征及术式选择
手术治疗指征

寄生虫钩虫ppt课件

寄生虫钩虫ppt课件
2019 26
(二)成虫致病
1. 消化道症状和异嗜症
虫体咬附肠粘膜所致
临床表现

上腹不适、持续性隐痛


恶心、呕吐、腹泻
食欲亢进,但体重下降 、泥土、煤渣等
27
异嗜症:喜食生米、生豆、茶叶、碎纸、木屑
2019
2.贫血
钩虫的主要危害 失血


吸血 边吸边排 伤口渗血 更换吸血部位
美洲钩虫:0.02ml-0.1ml/天/条
5-7周
蜕皮3、4
二 期 2~5 d 丝 状 杆 状 蜕皮2 蚴 蚴 经 肤 皮下
感染期
气管、 咽
2019
移 行

-
血管
16
2019
-
17
经口(十二指肠钩虫多见)
口 胃 肠 口腔(食管)粘膜血管 肺 咽部 食道 小肠

心 胃
2019
-
18
钩虫幼虫感染人体的方式



主要通过皮肤感染人体 经口感染(十二指肠钩虫) 母体内钩蚴可通过胎盘传给婴儿(十二 指肠钩虫) 存在经转续宿主(猪、狮、虎、犬、 灵猫及猴等)感染的可能
2019
-
24
(一)幼虫致病
1. 钩蚴性皮炎
丝状蚴入侵皮肤所致 表现


2019
针刺、烧灼感,奇痒 充血斑点(丘疹),红肿、水疱 “粪毒”、“痒疙瘩” 脓疱 结痂 脱皮自愈(2-3W)
25
好发部位 足趾、手指间;手背、足背
2.呼吸系统病变
钩蚴移行至肺,穿破毛细血管,引起 出血和炎性细胞浸润。 症状: 阵发性咳嗽 血痰 哮喘
2. 幼虫(钩蚴)
杆状蚴:自卵内刚孵出的幼虫

钩虫课件

钩虫课件

3. 易感人群: 旱地作物种植者,婴幼儿等
主界面 形态 生活史 致病 诊断 流行 防治
1. 普查普治,消灭传染源:驱虫(阿苯哒唑、 赛特斯片等);用铁剂纠正贫血。 2. 加强粪管和粪便无害化处理,改良耕作 方式。
3. 注意个人防护:不赤脚下地,手足皮肤
可涂 抹1.5%左旋咪唑硼酸酒精或15%噻 苯咪唑软膏。
不同发育程度的钩虫卵:
上一页
返回
返回
可寄生人体丝虫共有八种,中国只有两种:
班氏吴策线虫 Wuchereria bancrofti (班氏丝虫)
马来布鲁线虫
Brugia malayi (马来丝虫)
均寄生于人淋巴系统,引起淋巴丝虫病。
临床表现有淋巴管炎、乳糜尿、象皮肿等
动画
成虫: 1. 乳白色,细丝线状,体表光滑,长
犬钩口线虫( A. Caninum):偶可感染人体
巴西钩口线虫( A. Braziliense):引起皮肤幼虫移行症
主菜单
形态
生活史
致病
诊断
流行
防治
成虫: 1 2
体长1cm左右,半透明,肉红色 头端向背面仰曲,具有头腺1对,咽 腺3个, 顶端有发达的角质口囊,内
腹侧缘有钩齿2对或板齿1对
3
雌虫尾端尖,雄虫尾端膨大为交合伞
区别点
十二指肠钩虫
美洲钩虫
大小 体态 口囊 交合伞 背肋分支 交合刺
稍大
8-13mm
较小 7-11mm 呈“S“形 腹侧 有1对板齿 展开为扁圆形 近端分支2×2 末端合拢 成虫 虫卵
呈“C“形 腹侧 前缘有2对钩齿 展开为圆形 远端分支2×3 长鬃状,末端分开 返回
虫体前端的三种单细胞腺
1 头腺: 一对,分泌抗凝血酶、乙酰

钩虫课件

钩虫课件

口囊 两对钩齿
交合伞 略呈圆形
背辐肋 远端分2支,
每支再分3小支
交合刺 两刺长鬃状,
末端分开
尾刺

美洲钩虫
略呈“S”形 一对板齿 略呈扁圆形 基部先分2支, 每支远端再分2小支 一刺包裹另一刺中

与致病有关的腺体
1)头腺:主要分泌抗凝素,阻止肠 壁伤口的血液凝固
2)咽腺:主要分泌乙酰胆碱酯酶, 降低宿主肠壁的蠕动
覆盖体表水膜的表面张力,沿植物茎或草枝向上爬行
4. 有向温、向湿、向触性 当与人体皮肤接触并受到体
温的刺激后,虫体活动力增强,经毛囊、汗腺口或皮肤破 损处钻入人体,时间约需30分钟至1小时
5. 生存温度约20-35℃
感染阶段:丝状蚴(感染期幼虫)
成虫寄生:小肠 ,寿命约5年
幼虫移行:肺
钩蚴的迁延移行
• 对于来自边远山区贫血患者,特别是慢性贫血的 中老年患者要疑有钩虫病的可能,胃镜检查时要 重视对十二指肠球部及降部的观察。
十二指肠钩虫幼虫 进入小肠前暂停发 育,滞留于组织中, 经过一段时间后进 入肠腔
某些动物可作为转续宿主(paratenic host)
感染方式
(1)经皮肤(最多见) : ①皮肤接触“疫土” ②婴儿使用被丝状蚴感染的尿布或穿“土
裤子” 、睡沙袋”等 (2)经口(少见)--胃,口粘膜
①误食含丝状蚴的蔬菜 ②生食已感染丝状蚴的转续宿主的肉类 (3)母体经母乳、胎盘传播于新生儿(少见)
雄虫膨大形成交合伞,内有肌肉性状的 辐肋支持。细长可伸缩的交合刺1对
钩虫体态
十二指肠钩虫与美洲钩虫口囊
钩虫口囊
腹辐肋 侧辐肋 外侧辐肋 中侧辐肋 后侧辐肋 外背辐肋 背辐肋

钩虫病科普讲座PPT课件

钩虫病科普讲座PPT课件

如何预防钩虫病?
改善环境
改善生活环境,确保安全的饮用水和卫生设施。 政府和社区应共同努力,提高公共卫生水平。
治疗钩虫病的方法唑和美登素等,通常效果 显著。
治疗周期一般为一天或几天,根据医生建议进行 。
治疗钩虫病的方法。
营养支持
重度感染者可能需要补充铁和其他营养素以改善 贫血。
钩虫病科普讲座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钩虫病? 2. 谁容易感染钩虫病? 3. 何时需要就医? 4. 如何预防钩虫病? 5. 治疗钩虫病的方法。
什么是钩虫病?
什么是钩虫病?
定义
钩虫病是一种由钩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常见 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主要由两种钩虫引起:Necator americanus和 Ancylostoma duodenale。
均衡饮食有助于恢复健康。
治疗钩虫病的方法。
随访监测
治疗后需进行定期随访,以确保没有复发。 监测血液指标和症状变化,确保恢复良好。
谢谢观看
气候、土壤类型和人类活动均会影响传播。
何时需要就医?
何时需要就医?
症状表现
若出现持续腹痛、明显乏力或贫血症状,应及时 就医。
及早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防止并发症 。
何时需要就医?
定期检查
高风险人群应定期进行寄生虫感染筛查。 特别是在流行地区,定期检测可以降低感染率。
何时需要就医?
咨询医生
什么是钩虫病?
传播途径
钩虫通过皮肤直接接触土壤进入人体,或通过污 染的水源和食物传播。
常见于卫生条件差的地区,尤其是在裸足行走的 情况下。
什么是钩虫病?
症状
感染后,患者可能出现贫血、腹痛、食欲减退等 症状。

鞭虫钩虫PPT课件

鞭虫钩虫PPT课件

1-3万个/天 0.5-1万个/天
寿命 7年
5年
生活史小结
1、丝状蚴(钩蚴)是感染期
2、主要经皮肤(口、胎盘)感染
3、寄生部位:十二指肠、空肠
4、钩蚴有迁延移行现象
5、某些动物可作为转续. 宿主
19
三、致病
幼虫
1、钩蚴性皮炎(粪毒、着土痒)(图5) 烧灼、针刺感、瘙痒、丘疹、 水泡、脓疱等
2、钩蚴性肺炎(出血性) 咳嗽、咯血、发热、哮喘
.
27
钩虫病的贫血机理:
1、虫体本身吸入的血液;
2、钩虫吸血时,咬附部位粘膜伤口渗出
的血液;
3、虫体更换咬附部位后,原伤口在凝血
前仍可继续渗出少量血液;
4、虫体活动造成组织、血管的损伤,影
响铁和蛋白质等造血原料的吸收,使血红
蛋白合成发生障碍,出现低色素小细胞型
贫血。
.
28
十二指肠钩虫
美洲钩虫
.
29
.
22
四、实验诊断
1、直接涂片法
2、饱和盐水浮聚法 检出率明显
高于直接涂片法。
3、钩蚴培养法:检出率与盐水
浮聚法相似,此法可鉴定虫种,但需
培养5~6天才能出结果。
4、在流行区出现咳嗽、哮喘等,
宜作痰及血液检查。
.
23
五、流行与分布
1、世界性,热带亚热带为多,WHO1984年报
道全球感染人数为9亿,我国1992年报道感染率为
背辐肋的分支特点是鉴定虫种的重
要依据之一。
.
15
两种钩虫成虫的鉴别要点
区别点
大小 体形 口囊 交合伞 背腹肋 交合刺
十二指肠钩虫 8-13mm C 腹侧两对钩齿 展开为圆形 远端分支,2×3 两端末端分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丝状蚴
视频:活丝状蚴
感染期。前圆尾尖,能波浪样起伏蠕动。
是雄虫?还是雌虫? 是十二指肠钩虫?还是美洲钩虫?
二、钩虫生活史
• 宿主:人体为其唯一宿主 • 感染期:丝状蚴 • 感染方式:经皮肤感染人体 • 体内移行:同蛔虫
• 寄生部位:成虫寄生于小肠
体外发育
温暖潮湿疏松土中,24h 第一
一、形态
• 成虫 虫体细长约1 cm 左右,略弯曲。活时肉红 色,死后灰白色。虫体前 端较细,略向背侧仰曲, 顶端有一发达的口囊。 • 两种钩虫可以从体态、口 囊、交合伞、背腹肋和交 合刺等结构以示鉴别。
口囊比较
• 十二指肠钩虫口囊呈扁卵圆形, 腹侧缘有两对钩齿,外齿较内 齿略大。 • 美洲钩虫的口囊呈椭圆形,腹 侧缘有板齿一对。 • 一对头腺:抗凝素 • 三个咽腺:乙酰胆碱酯酶、蛋 白酶等
• 对症治疗:纠正贫血可补充铁剂,口服硫酸亚
铁0.3 g,每日3次,或10 %枸椽酸铁铵溶液, 每日3次(用于儿童)。加服稀盐酸或维生素C 有利于吸收。
预防
• 普查普治: 每年进行1~2次,连续3
年可使钩虫感染率降至5%以下。
• 粪便管理: 采取沉淀发酵式粪池、沼
气池、堆肥等方法以杀死钩虫卵。
• 个人防护: 改变施肥与耕作方法,避
口囊
两对钩齿
一对板齿
扁圆形 近分二再分二 合并成一刺末段有倒钩 相交
交合伞 略圆 背辐肋 远分二再分三
交合刺 长鬃状 两刺末段 分开
钩虫卵
• 两种钩虫卵极为相似,不 易区别。 • 为椭圆形,大小约 (56~76)μm× (35~40)μm,壳薄、 无色透明,随粪便排出时, 卵内已含有4~8个卵细 胞,卵壳与卵细胞之间有 明显的空隙。
交合伞及交合刺
• 雄虫尾端膨大,形成膜 质状交合伞,伞内由肌 肉性指状辐肋起支撑作 用。其中背辐肋的分支 特点在虫种鉴定方面起 重要作用。 • 此外,雄虫有两根细长 可伸缩的交合刺从泄殖 腔伸出。
两种钩虫成虫鉴别
十二指肠钩虫 大小 体态 8----13 mm “c” 形 美洲钩虫 7----19mm “s”形
• 贫血 为钩虫病的主要症状。慢性失血造 成患者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 临床表现:皮肤粘膜蜡黄、苍白、头昏眼 花、耳鸣、乏力,劳动后心悸、气促, 表情淡漠等。长期严重贫血可引起心血 管系统症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浮肿, 如颜面部、下肢,甚至出现腹水与全身 浮肿。
• 消化道症状 钩虫成虫的寄生造成肠粘膜的损伤, 病人常感上腹部隐痛、食欲不振、消化 不良腹泻、消瘦。 • 异嗜症 患者食用正常人所不吃的东西如煤 渣、破布、生米、泥土等。可能与体内 铁质的消耗有关。
病 理 标 本
钩虫患者匙状指
四、实验诊断
• 直接涂片法:简便易行,但轻度感
染者易漏诊,反复多次检查可提高阳 性率。
• 饱和盐水浮聚法:饱和盐水漂浮法
可提高检出率。
钩蚴培养:采用滤纸试管法,将定量的粪便涂
在滤纸上,然后置于含水试管内培养(20 ~ 30 ℃)3~5 d,对孵出幼虫进行虫种鉴别和 计数。
成虫
移 行 至 小 肠 第 三 四 次 蜕小 时 第 一 次 蜕 皮
经 皮 肤 感 染
丝状蚴
5-6d第二次蜕皮
第二期杆状蚴
三、致病作用
幼虫所致损害 钩蚴性皮炎:
患者接触被污染土
壤数分钟至数小时后,
在足趾、足缘、手或臀
部产生红色点状丘疱疹、
奇痒,伴有烧灼、针刺
感。
呼吸道症状:钩蚴感染后3-5天左右,常 有喉痒、咳嗽、或痰中带血丝,阵发性哮 喘等呼吸道症状,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 身症状。两肺可听到干性啰音或哮鸣音, 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粗或浸润性改 变,数天后自行消退。
其它症状:钩蚴移行至肝、眼等器官引起局部 炎症反应,出现相应临床症状。
成虫所致损害 钩虫病的临床表现
淘虫法:驱虫治疗后收集患者24~48 h内全
部粪便,用水冲洗淘虫,分别雌雄计数与鉴别虫
种,主要用于新驱虫药的疗效考核。
五、流行
• 分布 呈世界性分布,十二指肠钩虫属于 温带型,美洲钩虫属于亚热带及热带型。 • 我国也属于钩虫病的多发区、主要流行于 淮河及黄河一线以南的广大地区。 • 在流行区常以一种钩虫感染为主,但也常 有混合感染的现象。从流行趋势看,一般 南方高于北方,以美洲钩虫感染为主;而 北方则以十二指肠钩虫感染为主。
流行环节
• 传染源:钩虫病患者和带虫者。 • 传播途径:经皮肤感染。钩虫病的流行
与自然条件、作物种类、耕作方式以及 机体的营养状况有密切的关系。钩蚴还 可经胎盘感染;经口感染:母乳、食入 未煮熟的转续宿主(兔、猪、羊、牛等) 肉类感染等。
• 易感人群:常和泥土、农作物和有泥土
的新鲜蔬菜等接触者易感染钩虫。
期杆状蚴孵出。
细菌、有机物为食,经 48h 第
一次蜕皮为第二期杆状蚴。
经5-6d 第二次蜕皮为丝状蚴。
体内移行发育
经皮肤感染(需30min-1h),进入
静脉或淋巴管。
随血到肺,穿毛细血管进入肺泡。
视频
逆行至咽,吞咽,小肠内蜕皮2次为成虫。
感染到产卵约5-7周。成虫寿命3年左右。
消化道大出血
钩虫患者可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持续排 黑色柏油样大便,与消化道溃疡出血症状相 似,易误诊。 婴幼儿钩虫病
最常见的症状为柏油样黑便、腹泻、食 欲减退、精神不振、面色苍白、哭闹不安等。 有时可出现血性水样便。多有显著浮肿,严 重者可并发支气管肺炎、肠出血、心功能不 全等。如不及时诊断与治疗,可引起死亡。
六、防治
驱虫治疗:
• 丙硫咪唑:400 mg/d,每日1次,服3 d。 • 甲苯咪唑:200 mg/d,每日1次,服3 d; • 双萘羟噻嘧啶(pyrantel pamoate) • 噻乙吡啶(pyridinium)
• 局部治疗:钩蚴性皮炎在感染后24 h内可采
用透热疗法, 将受感染部位浸入53 ℃热水中 30 min,不仅可缓解症状,也可杀死局部组 织中的幼虫,减少钩虫病的发生。
免赤脚下地、下矿。个人防护局部用药 可采用25%白矾水、2%碘液、左旋咪 唑涂肤剂等,以防止钩蚴侵入皮肤。生 食疏菜时应洗净,防止钩蚴经口感染。
钩 虫 与 钩 虫 病 hookworm and ancylostomiasis
授课:孙 斐
电话:3029131
寄生于人体的钩虫主要有两种:
• 十 二 指 肠 钩 口 线 虫 ( Ancylostoma duodenale Dubini,1843)简称 十二指肠钩虫;
• 美 洲 板 口 线 虫 ( Necator americanus Stiles, 1902)简称 美洲钩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