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九运动

合集下载

一二九运动

一二九运动

1935年末,在祖国濒临危亡之际,北平的爱国学生在党的领导下,举行“一二・九”、“一二・一六”抗日救亡示威游行,掀起了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

这场运动和运动中诞生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队),对推动抗战和动员青年学生参加抗战,起过巨大的作用。

“一二・九”运动是中国学生运动空前的光辉发展。

这场运动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从1935年“一二・九”、“一二・一六”北平学生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游行示威,中经成立骨干组织民先队,到“三・三一”反压迫的抬棺大游行,这是发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第一阶段;在刘少奇同志的领导下贯彻党的正确政策,到抗战爆发,是开展统战工作、团结军政和社会各界共同抗日的第二阶段;从北平沦陷后平津学联和民先队组织学生参加敌后抗战和推动国统区的抗日救亡运动,到1938年国民党政府镇压群众运动,运动改变发展策略,这是第三阶段。

把“一二・九”运动的历史忠实地记录下来,对今天的中国青年人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爱国主义教材。

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1935年秋,对中国人民来说,确实是一个“是生存还是死亡的”时节。

四年前的1931年,当日本在沈阳发动“九・一八事变”时,蒋介石的一纸不抵抗手令,不但使东北三千里江山沦陷敌手,而且使正值初生牛犊的张学良少帅,至今还背有有负国家的愧疚。

1932年1月28日,日本海军踵陆军之后,又在上海制造了“一・二八事变”。

当十九路军孤军浴血奋战时,国民政府却发表了“一面交涉、一面抵抗”的错误主张。

以当时的局面而言,一面抵抗的这一“面”,实际是大而无当的外交辞令,而一面交涉的这一“面”,却做得很好:5月,国民政府即同日本签定了《淞沪停战协定》。

这个协定的签署,无疑使在关外虎视眈眈、准备越过长城的日本陆军更加有恃无恐。

1933年1月3日,日军攻陷了华北战略要地山海关后,即向张北的长城各口进攻。

守卫长城的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官兵奋起抵抗的爱国热情,却被蒋介石的“侈谈抗日者杀无赦”命令所扼杀。

名词解释一二九运动

名词解释一二九运动

名词解释一二九运动一二九运动,又称五四后第一次全国范围的抗日运动,是指从1935年12月9日至12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华中地区以湖南省长沙市为中心举行的一场抗日的大规模武装起义。

一二九运动的背景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压迫,特别是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伪满洲国,震惊全国人民。

同时,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和对抗日政策的软弱也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和抗议。

一二九运动的规模之大和影响之深远使其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之一。

运动中的军事行动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和地方武装共同完成。

参与运动的人民群众广泛,包括知识分子、工人、学生、商人等各个阶层。

在一二九运动中,参与者进行了大规模的示威抗议活动,控制了长沙市政府和部分大城市。

同时,中国人民抗日红军也在一二九运动的基础上,积极展开军事行动,与敌对势力进行战斗。

运动中的人民群众掀起了排日浪潮,对敌人进行暴力和非暴力的斗争,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胜利。

然而,由于运动的发展缺乏统一的领导和组织,以及国民党政府军队的镇压,一二九运动最终失败。

但它对中国人民的觉醒和抗战精神的培养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二九运动显示了人民群众的抗日意志和组织能力,为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一二九运动也是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矛盾日益激化的一个转折点。

运动中,中国共产党对于国民党政府的软弱抗日政策进行了批评,提出了自己的抗日方案。

这导致了后来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并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战中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总之,一二九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抗日运动,它展现了中国人民对于日本侵略的抗议和斗争精神,同时也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

一二九运动纪念日内容

一二九运动纪念日内容

一二九运动纪念日内容
一二九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反抗运动,始于1935年12月9日,因此每年的12月9日被定为一二九运动纪念日。

这个日子是为了纪念那些勇敢的民众,他们在当时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勇敢地站出来反抗压迫,为了国家的独立和自由而奋斗。

一二九运动发生在中国的国共内战期间,当时国共两党为了争夺政权,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激烈的政治斗争。

在这个背景下,一二九运动成为了人民的呼声,他们要求结束内战,追求和平与稳定。

这次运动的主要特点是广泛的参与者,其中包括学生、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各个阶层的人民。

他们举行游行示威,抗议战争的持续,要求政治和民主改革。

在一二九运动中,人们用和平的方式表达了对不公正政治环境的不满,他们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共同为了国家的繁荣和民众的福祉而奋斗。

虽然这次运动被政府镇压,但是它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反抗压迫的标志之一,也激励了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如今,每年的一二九运动纪念日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通过各种方式纪念这段历史,包括举办纪念活动、组织座谈会和展览等。

这一天也是人们反思历史错误和追求民主进步的机会。

同时,一二九运动也提醒我们珍惜和平与稳定的社会环境,共同努力为了国家的发展和民众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二九运动

一二九运动

一二·九运动目录1 背景1.1 中共及其外围组织2 准备3 经过4 全国响应5 影响北京植物园樱桃沟内的一二九运动纪念亭一二·九运动,中国大陆称为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是指1935年12月9日中国青年发起的反分裂、反割据爱国运动,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

这场运动给国民政府的国策带来压力,缓解了中共在陕北的困境。

背景日本于1931年占领中国东北后,继续向华北进发。

同年11月7日第二中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1933年爆发长城抗战,热河被日军占领;11月,中国共产党协助建立第三中国:中华共和国。

1935年6 、7月间日本通过“秦土协定”控制察哈尔省,10月指使殷汝耕在河北省建立“ 冀东防共自治政府”。

李守信与德王筹备蒙古军政府。

国民政府遭压迫下准备设立冀察政务委员会。

1935年11月18日由胡适、蒋梦麟、梅贻琦等平津各大学校长教授,联名公开发表宣言:近有人假借民意,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实行卖国阴谋。

天津、北平国立学校全体教职员二千百余人,坚决反对。

同时并深信华北全体民众均一致反对此种运动。

中华民国为吾祖先数千年来披荆斩棘艰难创造之遗产,中华民族为四万万共同血统,共同历史,共同语言文化之同胞组成,绝对不容分裂。

大义所在,责无旁贷。

吾人当以全力向政府及地方当局请求立即制止这种运动。

以保领土而维主权。

并盼全国同胞一致奋起,共救危亡。

中共及其外围组织对应这一局势,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于8月1日,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号召全国军民团结抗日救国。

1934年8月,中共北平市委被破坏。

中共中央北方局指定北平团市委暂时代替市委领导工作,负责人是王学明。

团市委组织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委员包括王学明、彭涛等人。

中共的外围组织是北平民族武装自卫会,周小舟为负责人,成员包括姚依林、蒋南翔、黄诚、吴承明等人。

1935年8月,民族武装自卫会在西山召开会议,参加者包括周小舟、彭涛、黄敬、郭明秋、姚依林等人,会上决定发起成立黄河水灾赈济会。

129运动是一场什么的运动

129运动是一场什么的运动

129运动是一场什么的运动每到12月9日各地都会开展一系列纪念活动一二九红歌赛、一二九演讲、一二九知识竞答......而你是否知道什么是一二九吗?知道为什么要纪念一二九吗?今天,我们就跟随几张老照片一起“穿越”回八十五年前!邹韬奋主编的《大众生活》,第一卷封面上是手持话筒、正在激情演说的清华大学女生陆璀。

当时年仅21岁的陆璀,在民族危亡时刻当众演讲,已成为“一二·九”运动的一种象征,被美国记者称为“中国的贞德”。

“一二·九”运动又称为“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是指1935年12月9日在中共北平临时市委、北平学联领导下北平学生要求对日作战的示威游行活动“一二·九”运动背景自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开始了日本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侵略阶段。

1933年1月,日本大举进攻长城各隘口,占领热河省,接着将侵略矛头指向整个华北。

1935年6月,日本胁迫国民党政府签署《何梅协定》《秦土协定》,实际上控制了包括北平、天津在内的河北、察哈尔两省的大部分主权。

为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而“独立”,日本侵略者大肆收买汉奸,鼓动“防共自治运动”,导演所谓“自治”丑剧。

这就是华北事变。

为迎合日本的“华北特殊化”要求,南京政府撤消了北平军分会,筹备成立以宋哲元为首的冀察政务委员会,把冀察和平津置于中国一般行政区之外,实行自治性管辖。

日本侵略的加紧与国民党采取的妥协退让政策,使举国民众感到忧虑和愤怒。

而地处抗日前线的华北人民尤其是青年学生,更痛感华北沦亡已迫在眉睫。

严重的民族危机,使北平学生感到“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一二九运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一二·九”运动过程十二月九日,在中共北平临时市委、北平学联领导下,北平六七千名大中学生行动起来。

城内各校学生突破反动军警的层层封锁和拦阻,聚集到新华门前,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向国民党当局请愿。

一二九运动文章

一二九运动文章

一二九运动文章一二九运动,是指1935年12月9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在江西省瑞金地区发动的一次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起义。

这次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起义,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一二九运动的背景是国民党反动派对共产党和革命力量的残酷迫害和镇压。

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实行了极端的反革命政策,对共产党和革命力量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导致革命力量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严重威胁。

为了挽救革命力量的危局,中国共产党决定发动一二九运动,组织工农红军进行反击。

一二九运动的发起地点是江西省瑞金地区,这个地区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根据地,也是工农红军的主要驻扎地。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工农红军迅速组织起义部队,向国民党反动派发起了武装进攻。

起义部队奋勇作战,取得了一系列胜利,迅速扩大了起义的规模,形成了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有力打击。

一二九运动的影响是深远的。

这次起义不仅挽救了革命力量的危局,也震动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二九运动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加强了革命力量的团结和壮大,为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二九运动的历史地位是不可磨灭的。

这次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起义,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一二九运动的胜利,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开始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斗争,为中国革命事业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二九运动的胜利,也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总之,一二九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事件,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这次起义不仅挽救了革命力量的危局,也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中国革命事业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二九运动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一二九运动主题班会

一二九运动主题班会
一二九运动主题班会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5
目录
CONTENTS
• 一二九运动的历史背景 • 一二九运动的爱国精神 • 一二九运动与现代社会的联系 • 一二九运动的纪念和传承 • 班会总结与展望
01
一二九运动的历史背景
一二九运动的时间和地点
时间
1935年12月9日
地点
北平(北京)
一二九运动的起因和经过
一二九运动的影响和意义
影响
一二九运动是一场由青年学生发起的抗日救亡运动,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意义
一二九运动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了广大青年学生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奋斗,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 要事件之一。同时,一二九运动也成为了中国青年运动的标志性事件之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为实现民族 复兴而不懈努力。
体会
学生们感受到了当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认识到了青年一代在国家危难 时刻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班会对于爱国精神的思考和感悟
思考
班会中,学生们反思了当今社会中爱国主义精神的缺失问题 ,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践行爱国主义。
感悟
学生们深刻领悟到爱国主义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责 任和行动。他们表示将积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国家和民 族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一二九运动对现代青年的启示
坚持理想信念
培养爱国情操
一二九运动中的青年学生为了民族独 立和民主权利,不畏强权,勇敢抗争 ,启示现代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勇 于担当。
一二九运动中的青年学生以国家利益 为重,启示现代青年要培养爱国情操 ,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

一二九运动及其历史意义一二九运动简介

一二九运动及其历史意义一二九运动简介

一二九运动及其历史意义一二九运动简介一二九运动简介1935年12月9日爆发的一二九运动距今已经有几十载,为了让大家更加了解历史,下面是WTT整理的一二九运动简介,供大家参考!一二九运动简介一二·九运动又称为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

12月12日,北平学生举行第5次示威游行,高呼“援助绥远抗战”、“ 各党派联合起来”等口号。

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

在“冀察政务委员会”计划成立的12月16日,北平学生和各界群众1万余人又举行示威游行,迫使冀察政务委员会延期成立。

之后,天津学生又组成南下扩大宣传团,深入人民中间宣传抗日救国。

杭州、广州、武汉、天津、南京、上海等地相继举行游行示威。

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了全国学生的响应和全国人民的支持,形成了全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一二·九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吞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它配合了红军北上抗日,促进了国内和平和对日抗战。

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来到。

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一二·九运动“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一二九运动的历史意义: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了全国学生的回应和全国人民的支持,形成了全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一二•九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它配合了红军北上抗日,促进了国内和平和对日抗战。

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一二•九运动“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一二九运动

一二九运动

“一二·九”运动“一二·九”运动又称为“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

12月12日,北平学生举行第5次示威游行,高呼"援助绥远抗战"、" 各党派联合起来"等口号。

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

在"冀察政务委员会"计划成立的12月16日,北平学生和各界群众1万余人又举行示威游行,迫使冀察政务委员会延期成立。

之后,天津学生又组成南下扩大宣传团,深入人民中间宣传抗日救国。

杭州、广州、武汉、天津、南京、上海等地相继举行游行示威。

运动过程12月7日,北平学联召开各校代表会议,议定请愿游行的集合时间、行动路线和口号等。

会后,各校学生自治会紧张地进行动员和准备工作。

12月9日,寒风凛冽,滴水成冰。

在黄敬、姚依林、郭明秋等共产党员的组织和指挥下,参加抗日救国请愿游行的爱国学生涌上街头。

走在队伍前列的是东北大学、中国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和市立女一中等校的学生。

警察当局事先得知学生要请愿游行,清晨即下达戒严令,在一些街道要冲设了岗哨。

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城外学生被军警阻拦,在西直门同军警发生冲突。

上午10时许,城内一两千名学生冲破军警的阻拦,汇集到新华门前。

他们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五省自治!”“收复东北失地!”“打倒汉奸卖国贼!”“武装保卫华北!”等口号,表达了全国人民抗日救国的呼声。

各校临时推举董毓华、宋黎、于刚等12人为代表,向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委员长何应钦递交请愿书,提出6项要求:一、反对华北成立防共自治委员会及其类似组织;二、反对一切中日间的秘密交涉,立即公布应付目前危机的外交政策;三、保障人民言论、集会、出版自由;四、停止内战,立刻准备对外的自卫战争;五、不得任意逮捕人民;六、立即释放被捕学生。

一二九运动

一二九运动

一二九运动一二九运动,亦称为五四运动的前身,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运动。

该运动于1919年12月9日在北京爆发,起初是由北京各高等学校的学生发起,后来迅速蔓延至全国范围,成为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

一二九运动不仅对中国的民主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对后来的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革命实践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二九运动的爆发源于中国民众对于《巴黎和约》签订结果的愤怒。

根据《巴黎和约》,原本属于德国的山东省被日本占领,并且中国政府无能力追回这一领土。

这一不公平的经济和领土剥夺引起了广大民众的强烈不满,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抗议活动。

在一二九运动中,中国学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数以千计的学生组织了示威游行和集会,高举反对帝国主义和国家受辱的旗帜,要求政府采取措施保护国家利益。

他们高喊口号、发表演讲,积极传播爱国思想,凝聚了民众的力量。

由于学生在社会中具有较高的声望,他们的行动迅速扩大了抗议活动的影响力和参与人数。

除了学生,其他阶层的人民也积极参与到一二九运动中。

工人、商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纷纷加入了示威游行和抵制日货的行列。

这一次全国范围内的群众运动迅速蔓延,形成了对外界施加压力的强大力量。

在各地,人们举行了罢工、抵制日货、游行示威等活动,表达对于民族危机的担忧和不满。

一二九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一次群众大规模抗议活动。

它不仅是对于不公平条约的抗议,更是对于整个旧秩序的挑战。

在这次运动中,中国爱国主义情绪被激发,人们开始意识到只有通过团结和斗争,才能实现国家的独立和自由。

这种爱国主义思潮为后来的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二九运动还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一二九运动中,一些学生积极参加了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和组织工作。

他们意识到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彻底解决国家遭受屈辱的问题,并开始积极寻求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联系。

一二九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思想基础,为后来的革命斗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4年纪念一二九运动活动总结

2024年纪念一二九运动活动总结

2024年纪念一二九运动活动总结2024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二十二周年,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年。

在这一年,我们隆重纪念了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二九运动。

一、背景一九二三年的一二九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活动。

当时,国民党内部存在着不同政治主张的派别,共产主义与国民主义势力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一二九运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二、意义一、培养革命意识:一二九运动是中国共产党为培养广大人民群众革命意识而发动的一次重要运动。

通过宣传和组织活动,使更多的人了解和支持共产主义,培养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意识。

二、团结共产主义力量:一二九运动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是团结共产主义力量。

当时,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内部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和迫害,运动可以说是共产党与其他进步力量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

通过这次运动,不仅使革命的纲领得到了进一步的明确和统一,也使各个行动方向得到了更好的协调。

三、发动革命斗争:一二九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通过组织和动员人民群众来进行革命斗争的一次尝试。

通过各种形式的抗议和示威活动,人民群众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贡献。

三、活动总结一、宣传教育活动在纪念一二九运动的活动中,宣传教育是一个重要环节。

我们可以通过举办讲座、展览、演讲等形式,向广大人民群众介绍一二九运动的背景、意义和影响。

同时,还可以通过制作宣传资料、举办宣传活动等手段,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纪念活动中来。

二、纪念活动在纪念一二九运动的活动中,我们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纪念仪式,包括集会、座谈会、悼念活动等。

在这些活动中,可以邀请知名的学者、专家和革命老前辈来发表讲话,向大家介绍一二九运动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同时也可以邀请革命先烈的亲属参加活动,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三、革命纪念品展览一二九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段重要历史,我们可以通过展览来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并将其发扬光大。

可以通过展览展出一二九运动的照片、文物等革命纪念品,让人们亲眼目睹这段历史,进一步加深对一二九运动的认识。

一二九运动的时间

一二九运动的时间

一二九运动的时间
“一二·九”运动又称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发生在1935年12月9日,是在国民党统治下的故都北平爆发的一场学生爱国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永远值得纪念的一个伟大事件。

当时六七千名大、中学生不顾国民党的禁令,冲上街头同时用水龙、警棍的反动军警搏斗,向国民党当局请愿,反对“华北自治”,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以此为起点,一场汹涌澎湃的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展开了。

这次运动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冲破了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恐怖统治,配合了红军北上抗日的战略决策,掀起了全民族抗战的狂澜。

一二·九运动稳定了上个世纪30年代中期全国革命形势,提高了中共在民众中的公信力,为抗日战争、全国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设培养了大量有较高知识水平、政治水平和领导能力的干部。

129爱国运动

129爱国运动

129爱国运动开放分类:历史事件一二·九运动,又称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是指1935年12月9日中国共产党在北平发起的一场学生要求政府抗日的游行示威活动。

它广泛地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抗日主张,掀起了全国抗日救国运动的新高潮。

一二·九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吞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它配合了红军北上抗日,促进了国内和平和对日抗战。

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来到。

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一二·九运动“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中文名称:129爱国运动外文名称:the December 9th Movement别称:一二·九运动时间:1935年12月9日发生地点:北平相关组织:爱国学生、各界爱国人士政治口号:“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目录1名称2背景3经过4条约5口号6成果129爱国运动- 名称“一二•九”爱国运动华北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中国共产党发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号召,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处在国防最前线的北平学生,痛切感到“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129爱国运动- 背景“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他们在东北地区推行殖民地化统治的同时,利用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抵抗主义,把侵略魔爪一步步伸向华北,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1935年五六月间,日本侵略者密谋策划,在天津和河北等地制造事端,并以武力相威胁,先后迫使南京国民一二·九运动政府接受达成了“何梅协定”和“秦土协定”,把包括平津在内的河北、察哈尔两省的大部分主权奉送给日本。

之后,日本帝国主义积极策动所谓华北五省“防共自治运动”,策划成立由其直接控制的傀儡政权,全面在华北进行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侵略,“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激起北平各阶层人民的极大愤慨。

12.9运动

12.9运动

一二·九运动,又称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是指1935年12月9日中国共产党在北平发起的一场学生要求政府抗日的游行示威活动。

它广泛地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抗日主张,掀起了全国抗日救国运动的新高潮。

1935年12月9日,清华大学女生陆瑾向被阻于西直门外的燕京、清华等校学生讲话日本于1931年占领中国东北后,继续向华北进发。

同年11月7日第二中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1933年爆发长城抗战,热河被日军占领;11月,中国共产党协助建立第三中国:中华共和国。

1935年6 、7月间日本通过“秦土协定”控制察哈尔省,10月指使殷汝耕在河北省建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

李守信与德王筹备蒙古军政府。

国民政府遭压迫下准备设立冀察政务委员会。

1935年11月18日由胡适、蒋梦麟、梅贻琦等平津各大学校长教授,联名公开发表宣言:“近有人假借民意,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实行卖国阴谋。

天津、北平国立学校全体教职员二千百余人,坚决反对。

同时并深信华北全体民众均一致反对此种运动。

中华民国为吾祖先数千年来披荆斩棘艰难创造之遗产,中华民族为四万万共同血统,共同历史,共同语言文化之同胞组成,绝对不容分裂。

大义所在,责无旁贷。

吾人当以全力向政府及地方当局请求立即制止这种运动。

以保领土而维主权。

并盼全国同胞一致奋起,共救危亡。

”中共及其外围组织对应这一局势,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于8月1日,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号召全国军民团结抗日救国。

1934年8月,中共北平市委被破坏。

中共中央北方局指定北平团市委暂时代替市委领导工作,负责人是王学明。

团市委组织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委员包括王学明、彭涛等人。

中共的外围组织是北平民族武装自卫会,周小舟为负责人,成员包括姚依林、蒋南翔、黄诚、吴承明等人。

1935年8月,民族武装自卫会在西山召开会议,参加者包括周小舟、彭涛、黄敬、郭明秋、姚依林等人,会上决定发起成立黄河水灾赈济会。

一二九运动的内容

一二九运动的内容

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反对官僚主义
总结词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工作路线,也是一二九 运动的重要指导思想。只有紧密联系群众,依靠群众 的力量,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我们必须坚决反对官 僚主义,切实为人民服务。
详细描述
一二九运动时期,学生们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 宣传抗日救国思想,组织群众进行抗议和示威活动。 这种紧密联系群众、依靠群众的做法为抗日战争的胜 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当今社会,我们同样需要坚持 群众路线,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切实解决 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同时要坚决反对官僚主义,避 免脱离群众、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发生。
北平学生举行示威游行
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举行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要求停止 内战,一致抗日。
游行过程中,学生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 号,表达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
学生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一二·九”运动迅速波及全国,形成了一股不可 遏制的抗日救亡洪流。
一二九运动的内容
汇报人:
2023-12-23
目录
CONTENTS
• 一二九运动的背景 • 一二九运动的发展过程 • 一二九运动的影响和意义 • 一二九运动的教训和启示
01 一二九运动的背景
CHAPTER
日本侵略中国的情况
01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始于19世纪末,旨在掠夺资源和扩大势力范 围。
02
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已占领中国东北地区,企图实现“华北
必须坚持爱国主义,反对投降主义
总结词
爱国主义是一二九运动的核心精神,也 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国家面临危 难之际,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人们奋起 抗争,保卫家园。我们必须坚决反对投 降主义,勇于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 任。

一二九运动简介

一二九运动简介

一二·九运动一二九运动一般指一二·九运动一二·九运动又称为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

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

12月12日,北平学生举行第5次示威游行,高呼"援助绥远抗战"、" 各党派联合起来"等口号。

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

在“冀察政务委员会”计划成立的12月16日,北平学生和各界群众1万余人又举行示威游行,迫使冀察政务委员会延期成立。

之后,天津学生又组成南下扩大宣传团,深入人民中间宣传抗日救国。

杭州、广州、武汉、天津、南京、上海等地相继举行游行示威。

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了全国学生的响应和全国人民的支持,形成了全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一二·九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吞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它配合了红军北上抗日,促进了国内和平和对日抗战。

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来到。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一二·九运动“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事件背景“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他们在东北地区推行殖民地化统治的同时,利用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抵抗主义,把侵略魔爪一步步伸向华北,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1935年五六月间,日本侵略者密谋策划,在天津和河北等地制造事端,并以武力相威胁,先后迫使南京国民政府接受达成了“何梅协定”和“秦土协定”,把包括平津在内的河北、察哈尔两省的大部分主权奉送给日本。

之后,日本帝国主义积极策动所谓华北五省“防共自治运动”,策划成立由其直接控制的傀儡政权,全面在华北进行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侵略,“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激起北平各阶层人民的极大愤慨。

一二九运动对当代青年的意义

一二九运动对当代青年的意义

一二九运动对当代青年的意义
一二九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发生在1911年的上海。

这场运动是一场学生和市民的抗议活动,起初是为了反对北洋政府
签订不平等条约和要求民主自由。

这场运动对当代青年有着深远的
意义。

首先,一二九运动激发了青年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当代
青年通过学习一二九运动的历史,可以深刻理解中国近代史上民族
危亡的时刻,激励他们热爱祖国,珍惜民族独立和自主权利。

其次,一二九运动激发了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青年
人可以从这场运动中学习到,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有责任
参与社会事务,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为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外,一二九运动也提醒当代青年珍惜和捍卫民主自由。

这场
运动是为了争取民主权利和反对不平等条约而发起的,对当代青年
来说,民主自由是宝贵的权利,需要珍惜并为之努力奋斗。

最后,一二九运动也对当代青年的精神追求和人生态度有着启
发作用。

这场运动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献身国家民族的革命烈士,他们的精神和牺牲精神对当代青年有着积极的影响,激励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真理,热爱生活。

总的来说,一二九运动对当代青年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社会责任感培养、民主自由意识的觉醒以及对精神追求和人生态度的启发。

通过学习和铭记一二九运动,当代青年可以汲取其中的正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二·九运动

一二·九运动
一二· 九运动
• 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 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 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 日本帝国主义,掀起全国抗日救 国新高潮,史称“一二•九”运动。 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 模学生爱国运动。


•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东北后, 接着向华北发动了新的侵略。 • 1935年5月,日寇向国民党政府提出了 对华北统治权的无理要求,并以武力 相要挟。 • 国民党政府对日寇完全屈服,与日签 定了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使中 国在河北、察哈尔的主权大部丧失。
• 12月9日是冀察政务委员会准备成立 的日子,学生和市民2万多人在天桥 和前门火车站广场分别召开市民大 会,通过了反对冀察政务委员会、 反对华北任何傀儡组织、停止内战, 一致对外、收复东北失地、争取抗 日和爱国自由等决议案。
示威游行
• 12月9日,寒风凛冽,滴水成冰。在黄 敬、姚依林、郭明秋等共产党员的组 织和指挥下,参加抗日救国请愿游行 的爱国学生涌上街头。走在队伍前列 的是东北大学、中国大学、北平师范 大学和市立女一中等校的学生。
发展过程
• 1935年11月18日,在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 员会的领导下,北平市大中学校学生联合 会成立。随后,学联决定以请愿的方式, 发动一次抗日救国行动。 • 12月6日,北平15所大中学校发表宣言, 反对华北“防共自治”,要求国民党政府 讨伐殷汝耕,宣布对日本的外交政策,动 员全国对敌抵抗。 • 这时却传来冀察政务委员会将于12月9日 成立的消息。北平学联党团决定在这一天 举行抗日救国请愿。
• 1935年10月,日寇策动“华北五省自 治运动”。 • 1935年11月25日,日寇指使汉奸成立 “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冀东20多个 县的国土便脱离了中国的统辖。 • 国民党政府继续坚持不抵抗政策,竟 然准备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以适 应日寇“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

一二九运动及其历史意义_一二九运动简介

一二九运动及其历史意义_一二九运动简介

一二九运动及其历史意义_一二九运动简介【爱国演讲稿】一二九运动简介1935年12月9日爆发的一二九运动距今已经有几十载,为了让大家更加了解历史,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二九运动简介,供大家参考!一二九运动简介一二-九运动又称为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

12月12日,北平学生举行第5次示威游行,高呼"援助绥远抗战"、" 各党派联合起来"等口号。

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

在”冀察政务委员会”计划成立的12月16日,北平学生和各界群众1万余人又举行示威游行,迫使冀察政务委员会延期成立。

之后,天津学生又组成南下扩大宣传团,深入人民中间宣传抗日救国。

杭州、广州、武汉、天津、南京、上海等地相继举行游行示威。

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了全国学生的响应和全国人民的支持,形成了全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一二-九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吞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它配合了红军北上抗日,促进了国内和平和对日抗战。

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来到。

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一二-九运动”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一二九运动的历史意义: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了全国学生的回应和全国人民的支持,形成了全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一二•九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它配合了红军北上抗日,促进了国内和平和对日抗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二·九”运动讲座材料黄财星20151209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下午能在这里跟我们初二年学生重温历史上的一二九运动,是一种机缘巧合。

因为我是教初一年的,初一年这星期正好去湖头慈山农中进行社会实践,原计划我也要带队去,但这周泉州市教科所历史组组织一个培训,教务处安排我去参加,所以我就留在学校。

一二九运动是一场爱国运动,学校团委会很好把握这个契机,采取形式多样、利用不同场合对大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比如星期一的国旗下讲话、昨天“我的中国梦”地理知识竞赛、还有在学校围墙悬挂宣传标语、以及今天的讲座等等。

团委书记启荣老师很用心,他知道我没带队社会实践后就提前跟我说这个事情。

而我以前在其他学校也曾经开展过5年的团委工作,对团委比较有感情,所以我就答应下来。

决定和大家来重温这场初中历史书里没提到,只有高中才会学的一二九运动,希望我们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并能“铭记历史,奋发图强”。

发生在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距今整整80周年了,八十年前的今天,那些在敌人的恐吓下,高呼着口号,散发着传单,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青年。

是他们,在国家存亡的关头,振臂高呼,促使了反动派的妥协;是他们,在民族生死的毫发间,热血横洒,促使了民族的觉醒。

现在我就从一二九运动的背景、过程、历史意义和与当代青少年学生共勉四个方面进行介绍:一、事件背景——民族危机存亡关头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在国民党政府“攘外必先安内”不抵抗政策指导下,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沦陷。

1933年5月国民党与日本侵略者签订了卖国投降的《塘沽协定》承认日本占领东北的“合法化”,随后日本侵略者把黑手伸向华北,他们妄图把华北变为“第二个满洲国”。

1935年五六月间,日本侵略者密谋策划,在天津和河北等地制造事端,并以武力相威胁,先后逼迫南京国民政府签订《何梅协定》和《秦土协定》,取得了包括北平、天津在内的河北、察哈尔两省的大部分控制权。

之后,日本帝国主义积极策动所谓华北五省“防共自治运动”(冀、察、晋、绥、鲁),企图扶植由其直接控制的傀儡政权,从而全面控制华北,日本的侵略行径激起北平各阶层人民的极大愤慨。

当日本帝国主义的魔爪伸向华北大地之时,中国共产党人向劳动大众发出抵御侵略、保卫华北的号召。

1935年,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起草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指出:“我国家,我民族,已处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

”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政治主张,要求全国各党派各界各军团结起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立抗日联军和国防政府,组织和发动全中国(面对日军的步步紧逼,蒋介石的策略仍然是一面抵抗,的一切力量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一面交涉,他一面命令当时现任的外交部长黄郛与日本秘密交涉,一面命令何应钦加强戒备,固守北平,此时蒋介石政策的重心仍然放在了围剿红军上,无暇顾及华北)。

1935年的华北已是名存实亡,北平的大街小巷,城门洞口,布满了日军的岗哨,郊区经常有日军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

国民党政要携金银细软和家眷,争相南下,故宫文物陆续南迁,民族危亡的乌云笼罩在华北上空,1935年夏秋,黄河水灾泛滥,华北广大农村被淹,北平街头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灾民。

为了救援灾民,中共北平临时委员会成立了救灾委员会,组织各大中学校的进步学生开展募捐、义演,带领进步学生携善款物资和抗日宣传品赶赴灾区进行慰问。

11月,黄河水灾赈灾活动结束后,中共北平临时委员会将“黄河水灾赈济会”改组为“北平大中学校学生抗日联合会”简称“北平学联”。

北平女一中学生郭明秋被选举担任学联主席,清华大学的姚依林为秘书长。

北平学联的成立成为中共领导下的学生抗日救亡运动的新起点。

11月25日,殷汝耕在通县宣布独立,成立“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自任“委员长”。

宣称冀东22县脱离中国中央政权,宣布后,塘沽和大沽也被殷汝耕强行划入辖区。

1935年12月6日,北平学联召开代表会,通过并发表了《北平市学生联合会成立宣言》。

随即,平津15所大中学校联合发出通电:“反对防共自治”,要求政府讨伐汉奸殷汝耕,动员全国人民抵抗日本的侵略。

就在这天,传来了在日本侵略者逼迫下国民党当局将于1935年12月9日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消息,(“冀察政务委员会”实质上就是一种变相的对日本要求华北自治,把华北割裂出去的一种妥协退让,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借"自治"的名义达到吞并华北的目的。

这时,中华民族的危机已到了空前严重的程度。

)广大同学和各界进步人士极为震惊。

12月7日,在中共北平临时工委的领导下,北平学联决定在12月9日举行学生抗日救国大请愿,反对“华北自治”。

二、事件过程——担负天下兴亡(一)走上街头请愿前夜,北平学联在北平女一中召开各校代表参加的紧急会议,议定请愿游行的口号、时间和路线,并在组织工作上也做了部署。

城内由东北大学带头,城外由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率领,在西直门内集合,各路队伍出发后,沿途动员尚未充分发动的学校参加到游行队伍中来。

警察当局事先得知学生要请愿游行,清晨就下令戒严,还在街道要冲设了岗哨。

12月9日凌晨,广大爱国学生的抗日怒火像火山一样爆发。

东北大学、中国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和市立女一中等校学生走在队伍前列,向着新华门进发。

清华大学和燕京大学近千名爱国学生离城较远,到达西直门时,城门已被军警关闭,请愿队伍无法进城。

两校学生就在西直门一带召开群众大会,向附近居民和守城军警进行抗日宣传。

上午10点半,新华门前汇集了1000多人的请愿队伍。

他们高呼“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五省自治!”“收复东北失地!”“打倒汉奸卖国贼!”“武装保卫华北!”等口号,表达了全国人民抗日救国的呼声。

但是新华门紧闭着,门前排列着警车和架着机关枪的摩托车,军警宪兵手持刀枪杀气腾腾。

在一二·九运动斗争相持中,请愿学生临时推选出12个代表,向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委员长何应钦递交请愿书,提出6项要求:一、反对华北成立防共自治委员会及其类似组织;二、反对一切中日间的秘密交涉,立即公布应付目前危机的外交政策;三、保障人民言论、集会、出版自由;四、停止内战,立刻准备对外的自卫战争;五、不得任意逮捕人民;六、立即释放被捕学生。

学生代表要求面见何应钦,但何应钦拒不接见。

青年学生们被激怒了,他们振臂高呼“打倒卖国贼”,“请愿不成,我们示威游行去”。

各校代表当即决定进行示威游行,队伍由新华门出发,经西单、西四,然后奔向沙滩、东单,再到天安门。

一路上,不时有冲出军警包围的中法大学、河北高中等大中学校的学生加入游行行列,队伍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很快扩大到五六千人。

行进中,学生们向沿街的群众宣讲抗日救国的道理,散发传单,得到群众的鼓掌和支持。

当游行队伍前锋到达王府井大街,反动当局以为学生要去东交民巷使馆区冲击日本使馆,急忙调来大批军警,在王府井南口布置了一道严密的封锁线。

爱国学生不畏强暴,队伍仍在继续前进。

这时,警察打开消防水龙,数九寒天,冰冷的水柱喷射在学生们身上,学生们的棉袍顿时成了冰袍,警察们接着又挥舞起皮鞭、枪柄、木棍,手无寸铁的学生被毒打,被抓捕。

当天就有数十人被捕,数百人受伤,在国民党当局的血腥镇压下,游行示威队伍被冲散了。

(二)救亡高潮“一二·九”的抗日怒潮,震撼了古都北平,很快传遍了国内外。

今天,在北京辅仁大学旧址有一座一二九运动纪念碑,翻开的书本,无法在国难的枪炮声中阅读。

(图片)“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

”从12月10日起,全市各大中学校学生联合举行总罢课。

国民党当局对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极为恐慌,下令严禁学生的爱国行为,还派军警封锁一些重点学校。

但爱国学生的抗日烈火是扑不灭的。

中共北平临时工委获知国民党当局不顾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反对仍然要在12月16日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消息后,决定在这一天举行更大规模的示威游行。

1935年12月16日清晨,北平爱国学生1万余人陆续走上街头,一场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大示威爆发了。

示威游行队伍共分为4个大队,分别由东北大学、中国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率领从不同方向前进,途中冲破军警的封锁阻拦,最后在天桥会合。

上午11时许,北平爱国学生和广大工人、农民、市民3万余人在天桥召开市民大会。

会场旗帜飘扬,“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汉奸卖国贼!”“反对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的口号声此起彼伏,响彻天空。

市民大会结束后,1万多名爱国学生整队向前门方向行进。

学生们手挽着手,不断高呼抗日救国口号,向街道两旁的市民和行人散发传单。

市民们热情支持学生的爱国行动,有的送来开水和食物,有的自动加入了游行队伍。

游行队伍抵达前门时,遇到大批军警和保安队的阻截,爱国学生就在前门火车站广场举行第二次市民大会。

大会决定继续进内城示威游行,并派代表与军警交涉,要求打开城门。

当局为了分割示威游行队伍,答应让一部分学生从前门进城,但大部分学生须从和平门和宣武门入城。

下午4时,黄敬率北京大学、中国大学等校部分同学由前门入城后,城门马上关闭了。

清华大学、燕京大学、东北大学、北平大学等校同学沿着西河沿赴和平门和宣武门。

但城门都已紧闭,同学们多次试图撞开城门,均未成功。

后来几经交涉,军警答应以清华、燕京大学的队伍先撤走为条件,可以打开城门让其他学校的学生入城。

此时已是晚上9点多钟,当两校队伍离开后,城外四周的路灯全部熄灭,大批军警挥刀舞棍从四面八方向学生扑过来,许多人遭到毒打。

由前门入城的学生想去宣武门接应,当走到西单绒线胡同西口时,遭到大批军警扑打,数十名学生被砍伤,街道上血迹斑斑,惨不忍睹。

在“一二·一六”大示威中,全市学生共有22人被捕,300余人受伤,再一次暴露了反动当局的凶残面目。

(三)声援北平北平学生的爱国斗争,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揭露了国民党当局的卖国行径,得到了各界爱国人士的支持响应,促进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

12月18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大学的校长,联名要求释放被捕学生。

同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向全国工人紧急呼吁援助学生救国运动,各地工人纷纷举行罢工,支持学生斗争。

12月20日,共青团中央发表宣言,号召青年学生深入到工农群众中扩大抗日救国运动。

各地社团组织纷纷发表通电和宣言,声援北平学生爱国运动。

宋庆龄、鲁迅、马相伯、沈钧儒、王造时、邹韬奋、陶行知、章乃器、李公朴、史良等爱国知名人士纷纷表示支持。

宋庆龄从上海寄给北平学联100多元钱,作为开展抗日救国工作的费用。

鲁迅在12月18日至19日夜,撰文热情赞扬爱国学生的英勇斗争精神,并寄以“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殷切希望。

12月26日,陕甘苏区各界民众举行集会,声援北平和各地学生的抗日救国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