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复习知识点
高等教育学考前知识点汇总
高等教育学赵源第一章绪论1,高等教育的概念: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各种专业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2,高等教育学的概念: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以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是一门揭示高等教育活动规律的科学。
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的高级人才为直接目的的学科—它涉及研究并阐述高等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及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理论问题。
3,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1、高等教育为国家培养高级建设人才2、为社会生产科学技术4,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意义:1、是高等教育工作者自身修养的需要;2、研究高等教育学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需要3、研究高等教育学是高等教育工作者的知识结构与学识修养的需要第二章高等教育的功能与结构1高等教育的结构 :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大部分。
宏结构包括:层次结构、体制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区(区域)结构等。
微观结构包括:高等学校课程结构、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高等学校的师资结构等。
P242高等教育的结构的概念:指高等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构成状态和比例关系。
P243高等教育功能高等教育的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个体功能包括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
社会功能: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表现为高等教育对社会其他子系统所起的作用,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P344高等学校的职能则包括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以及开展社会服务三个方面。
P405高等教育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高等教育结构决定高等教育功能,高等教育功能反作用于高等教育结构。
P43第三章高等教育的目的和培养目标1教育目的的类型:1、个人本位论的教育目的,2、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的,3、文化本位论的教育目的。
P522教育目的的作用:1、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2、教育目的的规范作用;3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P533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一)社会需要(二)个体内在需要P544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P595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理论:1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的必要性,2加强通识教育的紧迫性P636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应当处理的基本关系:1、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关系;2、精英人才与一般人才的关系;3、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之间的关系;4、高标准与可行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的关系。
高等教育学(完整版知识点)
第一部分:推断(共12题)1, 教化方针的基本构成:教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教化的性质);教化的培育目标(广义的培育目标,即教化目的);实施的途径(实现教化目的的途径)。
2, 发展教化的三个途径:教学工作(主要途径);科研训练(重要途径);社会实践(新的教化方针予以强调)。
3, 我国学位制度分为三级:学士, 硕士, 博士。
4, 我国现行高校领导体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5, 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教职工群众行使民主权利, 民主管理学校的重要形式。
6, 宏观高等教化结构:包括层次结构, 科类结构, 形式结构, 能级结构, 地域结构(即布局), 管理体制结构等。
7, 微观高等教化结构:包括学科专业结构, 课程结构, 教材结构, 队伍结构, 各类人员的知识结构等。
8, 高校教学系统组成:老师, 学生, 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介。
9, 高校课程分类:从层次构成上,可分为公共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从形式上看,可分为必修课程, 选修课程。
10, 大学生参及科研活动:有多种途径,可以结合日常教学进行,也可通过指导学生完成学年论文或毕业论文进行。
11,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特征:人才培育的目的;现实参及的方式;定向选择的内容;互补并进的效果。
12,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培育人方面起的作用:可促进知识的转化和拓展;有利于增加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技能;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创建才能和组织才能;有利于大学生提高修养, 完善特性品质。
第二部分:名词说明(共21题)1, 高等教化P5:高等教化是在完全的中等教化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化,是培育各类高级特地人才的社会活动。
2, 广义文化P17:最广义的文化可以泛指人类在历史过程中所创建的物质财宝和精神财宝的总称。
3狭义文化P17:常常是人们对精神财宝及精神生活的一种通称,在此“文化”一词从狭义的角度运用。
4, 教化方针P29:教化方针是国家在肯定历史时期,依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须要和基本国情,通过肯定的立法程序,为教化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化政策的总概括。
(完整版)高等学院教育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等学院教育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高等学院教育学知识点总结1.教育学的定义和意义教育学是研究人的教育活动的原理、方法和规律的科学。
它的研究范围包括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组织和管理等方面。
教育学的意义在于帮助人们深入了解教育现象、改善教育实践、培养更好的教育者,并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2.教育学的基本理论2.1 教育学的学科起源与发展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起源于古代的哲学思想,如孔子的教育思想、柏拉图的教育观念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学逐渐独立出来,并形成了一系列理论体系,如行为主义教育学、认知教育学、人本主义教育学等。
2.2 教育学的主要学派与代表人物- 教育学的主要学派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社会重建主义等。
- 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有巴甫洛夫、斯金纳等;- 认知主义代表人物有皮亚杰、文斯洛等;- 人本主义代表人物有罗杰斯、弗洛姆等;- 社会重建主义代表人物有弗里尔、哈巴马斯等。
2.3 教育学的核心理论- 教育目的论:研究教育的终极目标,包括传统目的论、现代目的论等;- 教育内容论:研究教育所涵盖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等内容;- 教育方法论:研究教育的有效传授方式和组织形式;- 教育评价论:研究教育成果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3.教育学研究的重点领域3.1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人的研究、发展和教育活动中的心理过程,包括研究理论、发展心理学、研究策略等。
3.2 教育方法学教育方法学研究教育的教学过程和方法,包括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材编写等。
3.3 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研究教育组织和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学校管理、教育政策研究等。
3.4 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包括社会阶层与教育、教育不平等等。
4.教育学的前沿研究4.1 教育技术与远程教育教育技术与远程教育是教育学的新兴研究领域,研究利用技术手段改进教学过程和教育资源的传播。
4.2 教育创新与改革教育创新与改革研究教育改革的理论和实践,包括教育政策、教育体制改革等。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要点总结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要点
总结
本文档旨在总结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科目的要点,帮助考生针对重点知识进行复。
1. 高等教育的理论基础
- 高等教育的定义和特点
- 高等教育的功能与目标
- 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和体系结构
2. 高等教育的教育学原理
-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教育学对高等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 教育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
3. 高等教育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
- 高等教育的课程理论与设计原则
- 现代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
-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4. 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与评估
-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与模式
- 高等教育评估的方法和指标体系
- 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与提升
5. 高等教育的管理与领导
- 高等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 高等教育组织与管理模式
- 高等教育领导力的培养和发展
请注意,以上只是对该科目的要点进行简单总结,具体的知识内容还需根据教材和教师的指导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
希望本文档能为考生提供参考,祝您考试顺利!。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归纳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归纳一、高等教育学的基本概念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旨在研究高等教育的现象、规律、特点以及问题解决的方法。
它涉及到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包括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计、教师角色、学生发展等。
二、高等教育学的主要理论1、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该理论认为,高等教育的发展一般会经历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问题。
2、高等教育功能理论:该理论认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这三个功能在不同类型的高校中可能会有不同的侧重。
3、高等教育管理理论:该理论主要高等教育的内部管理,包括组织结构、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
4、高等教育评价理论:该理论主要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价,包括学生学业评价、教师工作评价、课程评价等。
三、高等教育学的主要问题1、高等教育质量的问题:如何保证和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是高等教育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这涉及到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师素质等多个方面。
2、高等教育公平的问题: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如何让更多的人接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这涉及到招生政策、助学政策等多个方面。
3、高等教育与就业的关系问题:如何让高等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是另一个重要的问题。
这涉及到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多个方面。
4、高等教育的内部管理问题:如何提高高等教育的内部管理水平,提高办学效率,也是高等教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
这涉及到组织结构、人事制度、财务管理等多个方面。
四、高等教育学的未来趋势1、更加注重质量:未来,高等教育学将更加注重质量的研究和提高。
这涉及到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师素质等多个方面。
同时,如何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2、更加注重公平: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如何让更多的人接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这涉及到招生政策、助学政策等多个方面。
同时,如何建立完善的教育公平保障体系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高等教育学资料复习要点
此要点仅供参考, 学霸型老师请绕道专题一高等教育历史与理论高等教育的概念演变P4.9、12了解高等教育概念从古代高深学问教育, 到近代大学教育, 再到现代第三级教育的演变过程, 掌握不同时期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
高等教育概念演变:古代高等教育表现为高深学问教育, 中世纪至19世纪表现为大学教育, 20世纪初到现在表现为中学后教育或第三级教育。
1.名解: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 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2.概念演变在古代“高深学问教育”→中世纪至19世纪“大学教育”→20世纪初至今“中学后教育/第三级教育”。
3.古希腊的高等教育毕达哥拉斯学派开创了西方高等教育的先河。
哲学教育代表人物(柏拉图)和修辞学教育代表人物(伊索克拉特), 它是最早进行哲学研究和教学活动的组织。
4. 名解: 毕达哥拉斯学派是古希腊最早进行哲学研究和教学活动的组织。
5.选择: 从公元前4世纪起, 由柏拉图的“学园”伊索克拉特的修辞学校、亚里士多德的“吕克昂”、伊壁鸠鲁和芝诺的哲学学校, 共同构成了西方历史上的“雅典大学”6.古希腊的七艺:三艺(文法、修辞、辩证法)+四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7.古罗马的高等教育没有正规的教育制度, 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晚期, 直接移植希腊的七艺, 培养雄辩家, 主要代表人物有西塞罗和昆体良;二是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13世纪拜占庭帝国灭亡, 形成带有拉丁特色的古罗马高等教育。
8.高深学问教育的基本内涵有四个特点:(1)从形式上说, 古代高等教育机构是各国的高等学术中心, 或设于宫廷, 或附于神庙, 或存于私学中。
主要表现为个别大量的聚徒讲学, 进行高深学问的学习。
(2)从目的或内容上说, 主要培养官吏和神学人士。
东方古代高等教育以人文教育和伦理教育为特色, 辅以少量的自然科学教育;西方古代高等教育则以人文、自然和雄辩教育为主, 辅以伦理教育。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整理汇总
第二章高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一、简答题:如何理解教育的本质特点?(P10-12)1. 教育:促进、提升个体和人类素质的活动;2. 教育:通过文化传承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3. 教育:通过文化创新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
二、简答题:简述高等教育的基本性质?(P13-16)1. 高等教育的高级性;2. 高等教育的专业性;3. 高等教育的学术性;4. 高等教育的公益性;5. 高等教育的主体性。
三、简答题:简述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P17-20)1.培养高级专门人才;2. 推进科学技术发展;3. 服务社会发展需要。
四、选择题:(P19页)1810年,德国的威廉·冯·洪堡创办了柏林大学,提出了著名的“教学及科研相统一”、“通过科学研究促进教学”的原则。
在洪堡和柏林大学的影响下,“洪堡原则”迅速传至西欧、美国、东欧、日本和中国,成为现代大学共同遵守的一条原则。
第三章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一、简答题:中国最早的高等教育具有哪些总体特征?其一,学在官府,或称学术官守、非官无学;其二,官学一体,或官师合一;其三,政教合一。
二、选择题(P24)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教育机构,它以私人创办为主,积聚大量图书,将教学活动及学术研究结合在一起,从唐代到清末,存在了一千年之久。
三、选择题(P26)作为东罗马帝国的教育中心,其任务是为帝国训练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官吏。
教学内容以七艺为基础,七艺之上设哲学、法律学和修辞学三种。
四、选择题(P27)最初成立的欧洲中世纪大学,具有行会性、自治性、国际性和宗教性等特点。
五、选择题或名词解释(P30)1862年国会通过了《莫雷尔法案》(亦称“赠地法案”),规定各州凡有国会议员一名,拨联邦土地3万英亩,用这些土地的收益维持、资助至少一所学院,而这些学院主要开设有关农业和机械技艺方面的专业,培养工农业急需人才。
六、选择题(P30)1904-1918年,威斯康星大学率先提出大学应具有社会服务职能,从而将德国大学拥有的培养人才、发展科学职能又向前拓展了一步。
《高等教育学》复习要点(第一版)1
高等教育学(1-14章)一、名词解释.1.中世纪大学: 是近现代高等教育的直接渊源, 它是在仿照行会组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一种专门的、独立的学术与教育机构, 并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教育活动系统, 其组织形式、管理制度、教学方式等都为近现代高等教育活动所直接继承下来。
2.高等教育: 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 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3.最广义的文化可以泛指: 人类在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
4.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 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 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定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 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5.最早的教育方针: 是1957年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提出: “我们的教育方针, 应该使受教育都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6.最新的教育方针是十六大提出的: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们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
7、教育目的: 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总的规格要求。
8、培养目标: 是指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9、马克思主义理想中的人的全面发展: 是指人的体力、智力、道德品质及个性的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
10、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目的在于促进作为个人的每个学生在个性和理性方面的发展, 即培养和谐发展的个人。
代表人物:卢梭11.以社会为中心的价值观强调: 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为社会或国家服务的人才。
代表人物: 涂尔干12.通才教育: 是一种通识教育, 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 有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
13、专才教育: 是指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
专才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系统地讲授某一学科的专门知识, 培养掌握一定专业知识, 同时具备一定专门技能的人才。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绪论1.在英国,19632.3.4.高等教育学:((2(3)研究对象——高等教育这一特殊教育活动。
5.6.(记忆:大学的3大职能——教学、7.8.4。
9.10.)身心发展趋于成熟()思维的组织性、深刻性、独立性、创新性(3)情绪情感内容丰富(大学生情绪体验往往表现两极性的特征——非好即坏)(411.12.1922年,中华教育改进社在济南召开第一次年会,把高等教育专门列为第二组,这可能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高等教育研讨会。
13.年,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成立,标志高等教育在我国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从而开始了高等教育研究从非制度14.15.16.从事高等教育研究首先要有问题意识。
17.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确定研究问题的一般要坚持3原则:(1(2(318.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0个)——分析法与综合法、归纳法与演绎法、调查法、观察法、比较法、历史法、文献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19.20.为什么学习高等教育学:(1)高校教师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工作(自解:包括教师、管理人员)要懂得教育活动的规律(2)高校教师从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教学)3)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学习高等教育学。
21.3条标准:(1)需要长时间学习(2)具有市场准入限制,即不可替代和垄断(3)专业人员拥有专业问题的发言权。
22.:(1)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2)具备评价学生和帮助学生的能力(3)对学生需求市场做出反应(4)具备学者的敬业精神(5)掌握教育学的最新研究成果(6)信息技术应用第二章高等教育历史发展(上)(外国部分)1.现代意义的大学起源于欧洲,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高等教育在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拥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国现代意义的高等教育始于清末京师大学堂。
2.现代大学最早产生于12。
3.)学园”,后来Academy成为“学院”或“研究院”的通称。
4.1088。
1200。
高等教育学重点内容总结全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高等教育学重点内容总结第一篇:高等教育学重点内容总结第一章:高等教育发展1.萌芽阶段:机构:雅典大学;稷下学宫(世界上第一所真正的高等学府);教育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孔子、老子(世界公认的早期高等教育思想家)。
2.雏形阶段:欧洲中世纪大学:萨莱诺大学、波隆那大学、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最早的学科:医学、文学、法学、神学。
汉代太学、唐宋书院。
书院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从萌芽走向雏形的标志。
3.成型阶段:高等教育成为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4.完善阶段:大学三大职能逐步完善;形式与结构发展扩张中的高等教育特征:规模化,中心化,综合化,国际化,职业化,终身化,多元化。
高等教育学的性质:1、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分支学科;2、总体上看属于应用性学科第二章:高等教育本质教育的本质: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尚未形成定论,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上的教育本质:1、教育就是发挥人的潜能;2、教育就是发现人的价值;3、教育就是使个体社会化;4、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引导完备人性的建构与发展。
高等教育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高等教育”: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各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也存在不同的主张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本质属性的表现)1、性质任务的特征——高等专门性2、教育对象的特征——身心成熟性3、劳动过程的特征——复杂精神性。
高等教育的价值:高等教育的本体价值与社会价值(最基本的价值)本体价值:1、促进个人发展知识能力的价值2、促进个人提高文明素养的价值。
社会价值:1、社会化2、社会选择3、社会流动。
个人本位价值观: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认为:1.高等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个人理智的发展;2.高等教育的职责在于知识的传递而非知识的创新;3.高等教育实施在于通过自由教育,人文教育和普通而达到目的。
知识本位价值观:早稻田大学的教育宗旨;1.高等教育的价值在于追求真理,创造知识;2.高等教育通过研究进行教学,以自由学术为教学基础。
高等教育学各章节的重点及复习要点
以下列出了《高等教育学》各章节的重点及复习要点,以便于大家复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如遇到问题,欢迎大家提出,我们会及时回答。
预祝大家考试取得好成绩!《高等教育学》章节重点及复习要点第一章绪论重点:高等教育的概念;中外高等教育发展概况;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意义。
复习要点:概念: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学理解:1、国外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概况;2、法国自1989年起建立的新型大学具有哪些特点;3、现行美国高等教育的特点;4、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5、高等教育学研究目的;6、高等教育学研究意义;7、高等教育学研究需要注意之处;第二章高等教育功能与结构重点:高等教育的结构、高等教育的功能;高等学校的职能;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复习要点:概念:高等教育结构、层次结构、体制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方结构、高等学校微观结构、高等学校课程结构、高等学校师资结构、高等教育功能、高等学校职能。
理解:1、高等教育宏观结构的结构要素或类型;2、高等教育微观结构的结构要素及类型;3、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类型;4、高等学校师资结构的构成要素或结构类型;5、高等教育功能与高等学校职能的关系;6、高等教育功能发展的历史阶段;7、高等教育个体功能的基本内涵;8、高等教育个体功能发挥的途径与策略;9、高等教育社会功能的基本内涵;10、高等教育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和经济功能的具体表现;11、高等学校职能的基本内涵;12、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3、美国高等教育结构基本状况及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高等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重点: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复习要点:概念: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教育培养目标、通识教育、高等教育的专业培养目标、高等学校专业培养规格、当今我国高等教育目的的基本内容;理解:1、培养目标和教育目的的区别;2、教育目的的基本类型;3、个人本位教育目的、社会本位教育目的和文化本位教育目的的基本含义;4、教育目的的作用;5、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6、全面理解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7、马克思关于人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8、人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涵;9、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10、当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理论;11、开展通识教育的意义;12、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制定要求;13、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应当处理好的几个基本关系;14、合理的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建立;第四章高等学校的教师与学生重点:高等学校教师的地位、作用及任务;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高等学校教师的基本素养及其提高。
(完整版)高等教育学知识点归纳_
《高等教育学》第一章绪论一、高等教育发展简况1、成长中的高等教育(1)高等教育的萌芽阶段:高等教育机构性质不明确,教育职能不确定,专业教育性质模糊,学生年龄参差不齐,教学形式以非正式的方式进行。
(2)高等教育的雏形阶段(欧洲中世纪大学):已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教育目的、教育计划、教育内容、教育组织形式和教育管理体制,开始走向成型,成为一个专门的、独立的学术与教学机构。
(3)高等教育的成型阶段(文艺复兴末期和资产阶级革命初期):大学开始围绕着各个专业、各个学科、各门课程,组织其教育形式和内容,才有了今天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即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
(4)高等教育的完善阶段:高等学校产生新职能——为社会服务.基于知识分化、科学进步和社会需要,多种类型的专业学院大量涌现。
2、扩张中的高等教育(1)规模化:二战后从精英走向大众(2)中心化:逐渐走进社会的中心,成为社会的核心机构。
(3)综合化:出现学科整体化和人才素质综合化(目标、内容、过程、教育方法)的趋势。
(4)国际化:20世纪50年代后日益明显,即一国高等教育面向国际或全球发展的过程和总趋势,是把国际的、全球的、跨文化的观念融合到本国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诸项职能中的过程。
(5)职业化:职业准备课程更多开设,是经济巨大发展的产物。
(6)终身化: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提供教育一体化,注重教育的整体性。
(7)多元化:高等教育由单一系统向多元系统转变,内部结构越来越复杂。
二、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1、个别研究阶段:没有专门的研究队伍,研究的成果也较为零散而缺乏系统性。
2、组织研究阶段--高等教育学产生:20世纪70年代,有组织的研究在西方的高等教育已开始。
1978年5月,中国第一个正规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成立,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进入了实质性的开展阶段。
3、系统研究阶段-—学科体系形成:中国第一个群众性的高等教育研究组织——1979年召开的全国高等教育会筹备工作会议。
(完整版)高等教育学知识点归纳_,推荐文档
《高等教育学》第1章绪论1、高等教育发展简况1、成长中的高等教育(1)高等教育的萌芽阶段:高等教育机构性质不明确,教育职能不确定,专业教育性质模糊,学生年龄参差不齐,教学形式以非正式的方式进行。
(2)高等教育的雏形阶段(欧洲中世纪大学):已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教育目的、教育计划、教育内容、教育组织形式和教育管理体制,开始走向成型,成为一个专门的、独立的学术与教学机构。
(3)高等教育的成型阶段(文艺复兴末期和资产阶级革命初期):大学开始围绕着各个专业、各个学科、各门课程,组织其教育形式和内容,才有了今天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即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
(4)高等教育的完善阶段:高等学校产生新职能——为社会服务。
基于知识分化、科学进步和社会需要,多种类型的专业学院大量涌现。
2、扩张中的高等教育(1)规模化:二战后从精英走向大众(2)中心化:逐渐走进社会的中心,成为社会的核心机构。
(3)综合化:出现学科整体化和人才素质综合化(目标、内容、过程、教育方法)的趋势。
(4)国际化:20世纪50年代后日益明显,即一国高等教育面向国际或全球发展的过程和总趋势,是把国际的、全球的、跨文化的观念融合到本国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诸项职能中的过程。
(5)职业化:职业准备课程更多开设,是经济巨大发展的产物。
(6)终身化: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提供教育一体化,注重教育的整体性。
(7)多元化:高等教育由单一系统向多元系统转变,内部结构越来越复杂。
2、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1、个别研究阶段:没有专门的研究队伍,研究的成果也较为零散而缺乏系统性。
2、组织研究阶段——高等教育学产生:20世纪70年代,有组织的研究在西方的高等教育已开始。
1978年5月,中国第一个正规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成立,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进入了实质性的开展阶段。
3、系统研究阶段——学科体系形成:中国第一个群众性的高等教育研究组织——1979年召开的全国高等教育会筹备工作会议。
高校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是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进行的各种叫养性、学术性、专业性教育】(历史性、比较性、延展性)高等教育学【以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以揭示高等专业教育的特殊规律,论述培养专门人才的理论与方法为研究任务】学习高等教育学的意义【引导观念更新,服务政策咨询,推动实践发展】第二章高等教育发展西方古代高等教育【教育场所:专门学校(宫廷学校、职官学校、祭司学校、神庙学校),博物馆(缪斯翁博物馆,称“亚历山大大学”),图书馆】中国古代高等教育【①西周大学:国学、乡学②春秋战国:私学(齐国的稷下学宫)(宋代四大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衡阳石鼓书院、河南商丘应天府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③汉武帝:(“置明师”,“兴太学”)太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的标志】欧洲中世纪大学【①特点:行会性、自治性、国际性(意大利的波隆纳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被称为“母大学”)】【②实行专业教育(文、法、医、神);教学方法有读课与辩论学位制度的雏形始于中世纪大学】高等教育近代化【①学制分层②世俗化③国家化】德国的大学改革【威廉·洪堡:教育的原则①教学与科研相统一②学术自由;于1810年主持创建柏林大学,4个方面创新:①确立哲学学科在大学里的核心地位②设立“习明纳尔”和研究所③开创研究所教育④实行自由选修】美国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形成【①私立院校地位的确立:哈佛学院(美国第一所大学),常春藤大学联盟②州立大学的兴起:弗吉尼亚大学(第一所真正的州立大学)③“莫利尔法案”与“威斯康星思想”:赠地学院④研究性大学的崛起:霍普金斯大学】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清末高等教育:①洋务学堂(京师同文馆,可以看作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专门学校)②新式高等学堂(1905废除科举制,中西学堂,南洋公学,京师大学堂)③清末学制(《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并实施的学制;通儒院,中国近代最早的研究生教育机构)民国高等教育【①民国高等教育体系:《大学令》《专门学校令》等②蔡元培与北京大学改革】中国当代高等教育【①破旧立新:20世纪50年代,2次院系调整;文革时期“教育革命”的动荡②改革与发展时期:拨乱反正(1977年恢复高考,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开启体制改革进行、改革与发展的持续推进】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①大众化②国际化(留学潮日益高涨,大学教师国际流动与交流广泛,培养目标&课程和教学过程国际化,国际组织发挥作用日益显著)③信息化④终身化(1965年,保罗·朗格朗提出“终身教育”)】第三章高等教育理念教育理念【①自由教育②通识教育③专业教育④职业教育】学术理念【①学术自由②学术中立③教学与科研相统一④学术资本主义】机构理念【①大学自治②教授治校③学生自治④校长职业化⑤管理专业化】高等教育理念主要流派【①理性主义②功利主义③实用主义】高等教育理念与实践的关系【①理念源于实践②理念引领实践③理念超越实践】第四章高等教育制度高等教育制度【是高等教育有效运行和功能发挥的重要条件,是指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高等教育规则,包括正式的规定和非正式的习俗、惯例等】高等学校教育多样化制度【高等学校类型、功能多样化;高等学校层级多样化】学历【是指受教育者在具备法定条件的教育机构中学习经历,如专科学历、本科学历、研究生学历等;学历证书主要反映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学位【是授予个人的一种学术性荣誉称号,它反映一个人在某一学科领域里达到的学术水平,是评价一个人学术水平的尺度,具有显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制约高等学校教育制度的因素【①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②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法律政策及展主导地位的思想观念③民族的文化历史传统、风俗习惯④社会规范意识、公民的契约精神、突发事件或者交易等】高等教育办学体制【谁来办学/为谁办学/怎么办学】多元化高等教育办学体制【①类型:欧洲模式(政府与社会双主体办学体制)、美国模式(政府、非营利部门、营利部门)、日本模式(政府与非营利部门双主体办学体制)②特点: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功能多样化、合作博弈关系】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历史沿革【①新中国伊始,一元化②改革开放以来,多元化】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趋势【①进一步推进多元化高等教育办学体制②扩大高等教育对象(马丁·特罗:教育大众化理论:精英型、大众型、普及型)③完善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合作博弈关系】高等教育管理制度的类型【宏观管理制度】中央集权性(法国)、地方分权型(美国)、集权与分权结合型(日本)【微观管理制度—高等教育自我管理制度】现代高等学校管理权力有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
高等教育学考点(背诵版)
高等教育学一、填空1、独立形态的高等教育,始于欧洲中世纪大学。
(独立形态的高等教育组织机构,是从中世纪,其标志就是欧洲中世纪大学。
)2、19世纪初,洪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及学术自由的思想,并在柏林大学成功地进行了实践。
3、至20世纪初,美国形成了私立大学与州立大学、研究型大学与初级学院并重的体系,并最终确立了高等学校的三项职能,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由此出具雏形。
4、修辞学校的主要教学内容为“三艺”,即文法、修辞、辨证法。
5、“四艺”即算术、天文、几何、音乐。
6、在西方文明古国,博物馆和图书馆是古代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
7、“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8、春秋战国时期,私学中最著名的当属齐国的稷下学宫。
和古代私学有关的重要高等教育机构是学院。
9、太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
太学的教师,称博士。
10、中世纪大学的特点:行会性、自治性、国际性。
11、中世纪大学实施的是专业教育。
当时主要有四大学科专业,即文学、法学、医学、神学。
12、“七艺”:即文法、修辞、辨证法、算术、天文、几何、音乐。
13、高等学校的三项职能: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直接为社会服务。
“威斯康辛思想”成为高等学校三大职能确立的标志。
14、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大体可以分为清末、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主要阶段。
15、开具最早、最具有代表性、也最富高等教育性质的一所是1982年成立于北京的京师同文馆,它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与功能的学校。
(我国班级授课制始于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
16、1912年的《大学令》规定,采用“七科”制,大学分为“文、理、法、商、医、农、工”七科,且应以文理二科为主。
17、两次大规模的院系调整:1、1952年下半年,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2、1955年,将少数沿海大城市的高校迁往内地。
18、198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建立了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学位层次。
(完整版)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高等教育与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第一节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一、高等教育(一)高等教育的概念: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性、学术性的社会活动。
是教育系统的一部分,其本质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高等教育的发展1、国外高等教育的演变1.1国外古代高等教育①国外最早的高等教育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学园”甚至更早;②柏拉图在雅典开办的学园(公元前387年)是历史上第一所正规的高等学校,也是西欧最早的学术研究机关;学园开设的课程有算数,几何学,天文学,音乐,文学,历史,法律,哲学等。
1.2中世纪大学与近代大学有密切关系的应该是十二、十三世纪产生于西欧的中世纪大学。
欧洲中世纪大学被称为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最早产生且延续不断的中世纪大学是意大利的波隆那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和英国的牛津、剑桥大学等。
1.3近代国外高等教育①意大利于1088年建立的博洛尼亚大学是全世界第一所大学。
②威廉.冯.洪堡创办的柏林大学被誉为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
1.4 二战后国外的高等教育20世纪初期,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校长查尔斯.范海斯于1904年提出著名的“威斯康星思想”。
它是世界高等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它主张高等学校应该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
由此,世界高等教育的职能从教学、科研扩展到社会服务,形成了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
使大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高等农业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同步得到强化。
2、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①商代的“右学”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萌芽。
“右学”是集教育、习射、养老于一体的官办教育机构;②稷下学宫(战国齐桓公),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
中国学术思想史上这场不可多见、蔚为壮观的“百家争鸣”,是以齐国稷下学宫为中心的,官学为黄老之学。
它作为当时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园地,有力地促成了天下学术争鸣局面的形成。
③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④鸿都门学(汉代),是中国最早的专科大学。
超详细高等教育学(完整版重点知识点)
超详细高等教育学(完整版重点知识点)精选名师资料第一局部:判断〔共12 题〕8 学制 P85: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包1、教育方针的根本构成:教育开展的指导思想〔教育的括:有哪些种类的学校,校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这些学校由谁来主办和管理,学性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广义的培养目标,即教育目的〕;实际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实施的途径〔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
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如何等等。
2、开展教育的三个途径:教学工作〔主要途径〕;科研训9、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相关的组织制度体系,P115:就是指与高等教育管理活动它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组织机构的设练〔重要途径〕;社会实践〔新的教育方针予以强调〕。
3、我国学位制度分为三级:学士、硕士、博士。
置、组织机构间的隶属关系,分等等。
第六章〔 1 个〕以及相互间职责、权限的划4、我国现行高校领导体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5、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教职工群众行使民主权利、10、高等教育结构P146: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民主管理学校的重要形式。
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层次的复杂6、宏观高等教育结构:包括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的综合结构,大致可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大局部。
结构、能级结构、地域结构〔即布局〕、管理体制结构等。
11、专业P202: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和学7、微观高等教育结构:包括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科体系的内在逻辑而划分的学科门类。
教材结构、队伍结构、各类人员的知识结构等。
12、学科P205:指一定的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8、高校教学系统组成介。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具有比较系统、完整、独立的理论体系。
按学科体系设置专业使培养的学生能举一反三、活性和应变能力。
触类旁通,具有较大的灵9、高校课程分类:从层次构成上,可分为公共根底课程、专业根底课程以及专业课程;程、选修课程。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汇总大全
高等教育学第一章1、简述高等教育的概念及其特征。
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高等教育包括由大学或国家核准为高等教育机构的其他高等学校实施的中学后各层次的各种类型的学习、培训或一研究型培训。
准确理解高等教育的概念,要注意三方面:一是从高等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来看,高等教育是建立在完全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基础上的高层次教育。
二是从高等教育的任务来看,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是按照社会需要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但并非所有的专业教育都是高等教育,而是经过了完全的中等教育后的专业教育。
三是从高等教育的特性看,高等教育是养成学生高等素养、学术品质和创新精神的教育,高等教育的专业教育还应包括学术教育,是兼有学术性和职业性的教育。
学术性偏重于理论性和研究性,职业性则是为社会特定职业或培养应用专门人才。
因而,该等教育可以定义为:高等教育是建立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
特征:(一)高等教育是分专业和分层次的高级教育活动。
高等教育最基本的特点就是专业性,即参照社会专业分工情况,以社会专门职业门类为参照,进行专业教育。
按照我国的实际,高等教育在层次上一般分为专科、本科、研究生(班)层次的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
(二)高等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
高等教育要不断深化内部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充实完善高层次人才所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又要切实结合社会发展实际,不断满足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要,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
(三)高等教育的功能不断扩展。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功能逐步向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向扩展。
在当代社会,高等学校已经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业越来越产生重要影响。
2、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是怎样兴起的?清朝末期,以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政治经济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维新变法)运动先后兴起。
我国古代高等教育开始向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
1862年在北京设立“京师同文馆”,这事最早的洋务学堂。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知识点1.高等教育:建立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专业教育,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本质)。
2.高等教育是高等学校教育,主要指全日制的大学教育,同时也包括非全日制大专层次以上各种形式的教育。
3.高等教育是高层次教育、专业教育、学术教育。
4.高等教育分为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硕士生、博士生)教育5.我国教育制度的主要部分:学校教育制度.6.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萌芽:商朝右学;形成:《学记》《大学》《论语》;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汉代“鸿都门学”科举制度的正式诞生-隋炀帝时期,宋朝,书院成为教育机构京师同文馆是我国近现代第一所高等教育学堂,它标志着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产生。
1998年8月《高等教育法》颁布宋代最著名的四大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1862年,在北京设立“京师同文馆”,标志着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产生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
1998我国第一部高等教育法颁布。
1922年《壬戌学制》颁布,又称“新学制”,在旧中国施行时间最长中世纪大学的主要特征:大学拥有自治权和学术自由;大学具有宗教性和国际性;大学兼具专业性和学术性。
7.外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洪堡创办的柏林大学(把科学研究工作作为教授的职业)是世界上“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
西欧最早的一所学术研究机关:柏拉图在雅典开办“学园”。
最早出现大学的国家:意大利和法国8.高等教育的研究对象:研究高等教育的特殊问题、揭示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的科学。
高等教育现象相对于一般教育现象而言具有特殊性、专业性。
9.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教学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和设备开放服务第二章高等教育的目的(核心内容:培养目标)1.高等教育的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学1①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规定高等教育发展方向②政治任务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重点③主流意识形态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环节④阶级关系规定高等教育发展的利益追求⑤教育民主化运动促进了高等教育机会的扩展(扩大高等教育机会、调整教育结构、改革高等学校入学制度)⑥建立国家高等教育体制2a经济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即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发展规模;b经济发展制约高等教育发展决策;c经济制约高等教育结构的完善程度,有什么样的经济结构就有什么样的教育结构;d经济促进高等教育终身体系的形成3①作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认为美国1929~1957年间国民经济增长额中,有33%应归因于教育。
他因此,在1979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西方人力资本强调人力资本在整个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资本,如劳动者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增长,特别是教育支出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
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教育更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
②有助于个人收入分配趋于平等,促进社会公平:消灭贫困,使社会收入分配趋于公平,这是现代社会所追求的一个重要经济目标。
至于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标,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发挥这积极的促进作用。
4①提高个人的知识与能力水平②养成良好的综合素质③提高个人劳动效率,增加个人收入④提升个人社会地位5①现代高等学校的职能主要表现为:a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基本职能)b发展科学(主要职能)c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职能②三职能的关系:这三项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其中a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和中心任务,是高等学校之所以是高等学校的根本理由b发展科学是高校的重要职能,它既是高等学校培养高水平人才的保障,又是高等学校不同于其他层次学校的本质要求c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前两项职能在当地社会的合理延伸与实际应用,既是高校应对当地社会应尽的义务,也是高校本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在办学实践中我们应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中心,处理好三项职能之间的关系。
6①教育目标: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人的基本要求,是高等教育教学活动的总方向,也是高等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②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的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③培养目标是各级学校确定的对所培养人的特殊要求,是高等教育目标的不同的高等学校的具体化。
高等教育目标意义(作用):a高等教育目标是高等教育活动的总方向,对高等教育活动的结果起着示范作用(导向作用)b高等教育目标是高等教育活动的依据,是一切高等教育工作的出发点(调整作用)c高等教育目标还是高等教育活动的归宿,具有检验高等教育效果的标准作用(评价和激励作用)7分纵向和横向结构.纵向包括普通教育课程、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横向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7①高等学校课程具有专业性,高等教育要把具有一定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大学生培养成为高级专门人才,要根据发展专门职业的要求或发展某一专门领域文化。
科学的要求开设专门化的课程②高等学校课程具有探究性,高等教育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发展专门职业或者某一专门领域文化,科学的人才,因此高等学校课程必须引导学生探究并掌握高深的,专门化的文化,科学知识,通过引导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活动培养他们发现新问题,新知识和新方法的能力③高等学校课程具有前沿性,高等学校课程应该把大学生引向专门职业的最新工作范式,方法,技术上及其发展的前沿8①首先,教学过程的认识对象与一般认识活动的对象不同,它不是以尚未发现的事物或真理为对象,而是以他人或者前人已经发现的系统科学知识为对象,主要是以教材为中介的间接经验,也可以说是书本知识。
②其次,教学认识的条件和形成与一般的认识活动也有所不同,教学认识活动不是学生独立的发现活动,而是在老师指导下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亦即再发现的过程,③第三,科学家和人类的认识活动是无限的,而教学认识过程是有限的9的过程;③教学过程的发展律:教学过程是实现人的发展的过程10,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制订出来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
它是成功地进行教学活动所必须依据的准则。
②教学原则体系包括:a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c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e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统一的原则f 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g博与专相结合的原则h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以上八条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整体。
选择其中两条至三条进行阐述(内涵、要求、结合自己所讲的课或所学专业。
)是高等教育专业性的内在要求,是科学技术高度分化基础上高度综合发展趋势的客观反映。
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专业性是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
贯彻这一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a首先要明确专业教学目标和计划b在专业教育的前提下,拓宽专业口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c贯彻博与专相结合的原则,对于教师同样提出很高的要求。
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独立性,创造性特点的反映,也是高等学校一条特殊的教学原则。
这一原则的基本含义是,讲教学科研引入教学过程,是教学过程科研化,同时讲教学活动体现于科研过程,使科研活动教学化,从而将高等学校的这两种主要的活动,有机的统一为一体,共同实现高等学校的职能。
11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级,学业程度等因素编成班级,教师面对班级里的全体学生,根据教学计划和大纲的统一要求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①优点a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扩大教育对象b有利于教师作用的充分发挥c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使班级内的学生有更多“相观而善”的机会②缺点a不能兼顾学生的个别差异b不利于因材施教c限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d限制学生的个性的发挥,因此,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统一要求和个别差异的关系,同时注意班级授课制与其他教学组织形式的配合。
12: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1)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弄清本学科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教材体系和基本内容、结构、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备教材)(2)要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针对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和理解能力,进行备课,并反映到教案中去(备学生)(3)要选择和设计适宜于特定教学内容和特定学生的教学方法(备方法)13,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讲什么?不能凭教师的个人偏好出发,而必须在了解学生的具体特点的前提下,基由具体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来决定。
教师的讲授应该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任务来进行,突出所教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②内容的科学性③内容的逻辑性,要运用准确的概念和教学语言,内容要有系统性,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逻辑严密,层次分明。
④语言的感染性,语言要科学,准确,又要生动,形象,有感染力。
14①依据教学的具体目的和任务②要依据教学的内容的特点③要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④要依据教师自身的素养条件⑤要依据各种教学方法的效果及适用范围⑥要依据教学的时间和效率的要求15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④科学研究是学科发展的基础⑤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⑥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渠道16即教师的三大基本任务或三项重要职能):教学,科研,为社会服务①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承担者:通过对教材的加工,创造性地传播文化科学知识;开启学生智慧,培养学生能力,教书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即,思想品德教育)②发展和创新科学技术的重要实现者③通过知识传播及运用直接为社会服务17-决定了教师具有持久,稳定性②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决定了教师具有强烈的成就感③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决定了教师应有强烈的自警自省意识④教师劳动的群体性-决定了其高度的协作意识(教师有法五定法-创造性;向师性体现了教师-示范性;身教重要言教体现-示范性)18,是有教师的地位,性质,劳动特点及高校教师的特殊性决定的,一般分为如下几个方面:①政治思想素质(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强烈的爱国之情,勇于坚持真理)②职业道德素质(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团结协作,尊重集体)③文化知识素质(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相观学科知识)④能力素质(驾驭教学内容的能力,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组织和管理的能力,教学实验和研究能力)⑤身心素质(一是身体素质,体制健康,耐受力强,反映敏捷,精力充沛;二是心理素质:愉快的心境,开朗的心胸,幽默的情趣,顽强的毅力)19①这是高等教育的两种基本价值观,前者称为个人本位主义价值观,后者为社会本位价值观。
②个人本位价值观(含义):是指从个人需要,个体发展的角度出发涉及高等教育的目标,强调教育要为人本身的需要服务③社会本位价值观(含义):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涉及高等教育目标,强调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个人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
④两种价值观都有其合理性,同时也有其片面性和局限性。
a个人价值观确认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提出了尊重人性,以人为本的自由发展思想,突出个体对社会发展作用,但把社会视作简单集体结合,使得教育面对复杂的个体需要无所适从,导致教育中的极端个人主义,自由化倾向,个体社会责任感下降。
b社会本位价值观肯定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对于教育密切与社会的联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容易导致教育的某种波动性,容易助长高等教育的短视行为,影响了社会的长远利益,导致对学生个性的抹杀。
⑤历史上出现的高等教育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单项选择已被证明为一种教训,在现实社会背景下要寻求两种价值选择之间的协调与整合。
20(懂,透,化)③方法得当④表达清晰⑤气氛活跃,最佳听课时间:学生每次上课第6-20分钟,一堂课的结构:组织教学,检查内容,教授内容,巩固内容,小结作业性和可培训性的要求更加突出,通过在大学的实施素质教育,可以增强人们的可迁移性和适应性,是”固本以强校”,以不变应万变的根本措施,也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当代社会的运用和时间探索。
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实施途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概念:所谓素质教育,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人的素质和品质的全面提高,素质教育与单纯的应试教育相对应b大学素质教育的定位:大学素质教育是一种指导思想,大学素质教育必须贯穿于高等学校教育活动和全过程c大学素质教育实施的重点和难点,重点:科学和人文(大学素质教育的两翼),难点:发展情感d素质教育的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所有学生的素质都必须有所提高,一个学生的各种素质都要得到培养e 素质教育的任务: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自然素质(身体,生理素质)培养与提高心理素质(非智力因素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能力)社会素质(政治,思想道德,业务,审美,劳动)%因材施教——孔子、教学相长——学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困惑,老师指导怎样想,学生不会表达,老师指导表达%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师诱导而不是牵着学生走,教师要激励意志而不是强迫他们顺从,教师要给于学生启发但又要保留余地让学生自己思考%直观不是目的,仅仅是一种手段%对专业中的某一点懂一切,对专业外的一切懂一点%演示法开始于夸美纽斯%案例法是哈佛大学首创%发现教学是布鲁纳首先提出%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永远正确%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包括:认识对象、认识条件形式和认识过程1.在西方文明古国,”博物馆”和”图书馆”是古代从事高等教育的重要场所2.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早在3000年前就出现3.西周大学要学六艺:礼,乐,射,书,御,?4.齐国的稷下学宫是中国封建教育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5.太学的建立,标识着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6.中世纪大学的特点:行会性,自治性,国际性(选择题)7.中世纪大学实行的是:专业教育:文学,法学,医学,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