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重点内容总结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整理汇总全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整理汇总全](https://img.taocdn.com/s3/m/1c02b21a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c3.png)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整理汇总全高等教育学,是一门研究高等教育实践和理论的学科。
它涵盖了高等教育的各个层面,包括高等教育政策、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教学和高等教育评估等方面的知识点。
下面将对高等教育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汇总。
1. 高等教育的概念和特点高等教育是指在中学教育基础上,为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需要,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学校教育。
其特点包括普及性、开放性、多元化和国际化等。
2. 高等教育的历史演变高等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希腊、罗马和中国等文明古国。
随着工业革命和现代教育制度的形成,高等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普及,并不断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变化。
3. 高等教育的分类高等教育可以按照学科门类、教育层次、办学类型和学历授予等方式进行分类。
根据学科门类可分为文科、理科、工科、农科等;按照教育层次可分为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根据办学类型可分为普通高校、军事院校、职业院校等;按照学历授予可分为学士、硕士、博士等。
4. 高等教育的目标和任务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需要。
其任务包括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5.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为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确保学生得到优质的教育服务而建立的。
它包括高等教育法律法规、高等学校品牌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内容。
6. 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主要包括面授教学、远程教育、在线教育和继续教育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远程教育和在线教育等新兴教育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
7. 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是为了加强各国之间的教育合作与交流,促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包括留学生交流、教师交流、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等方面的内容。
8. 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包括大众化、多元化、精细化和国际化等方面。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整理总结全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整理总结全](https://img.taocdn.com/s3/m/309ed4e0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eb.png)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整理总结全高等教育学是关于高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学科,它探讨和研究高等教育管理、教育评估、教育改革、教育政策等相关的问题。
本文将对高等教育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总结。
一、高等教育的定义与特点高等教育是指在中等教育阶段后、高级职业教育之前的阶段,以大学和研究生院为主要形式,培养具备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专门的科学技术知识、具有创新能力和高级专门人才素质的教育阶段。
高等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2. 高等教育具有相对高度的专业化和学术性;3. 高等教育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4. 高等教育以学问教育和人格教育为中心;5. 高等教育有自主性和独立性。
二、高等教育的管理与评估高等教育的管理与评估是指对高等教育的组织、指导和监督,以及对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益的评估。
高等教育的管理与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机构管理:包括高等教育机构的设置、规划、组织、人员管理等方面;2. 教学管理:包括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质量评估等方面;3. 学生管理:包括招生、学籍管理、学生指导等方面;4. 财务管理:包括高等教育的经费筹措与使用管理;5. 教师管理:包括教师招聘、培训与激励等方面;6. 教育评估:包括对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益的评估,以及对教育政策和改革的评估。
三、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和教育发展的要求,高等教育不断进行着改革与发展。
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2. 教师队伍建设的改革:包括教师的选拔、培养、激励与评价等方面的改革;3. 科学研究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包括科研环境建设、科研机构改革等方面的改革;4. 教育管理体制与机制的改革:包括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等方面的改革;5. 高等教育国际化:包括引进外国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国际化人才等方面的发展。
高等教育学重点内容
![高等教育学重点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3023bdde26fff705cc170a15.png)
第一章高等教育学概论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学科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第一节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一、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内含,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各种层次、形式的专业教育的总称。
教育体系:教育应当是立体的分三个层面: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指对学生智商(IQ)的提高为目的的教育行为。
家庭教育:指对学生情商(EQ)的提高为目的的教育行为。
社会教育:指对学生德商(MQ)的提高为目的的教育行为。
三个层面相互交融,重叠互补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二、高等教育学专门研究高等教育特有的问题与矛盾,探寻高等教育规律的科学。
第二节高等教育演进与高等教育学发展一、高等教育的演进历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近代高等教育代表: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简称同文馆,是清代在北京开办的采用班级授课制的第一所洋务学堂。
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北大前身),改名译学馆。
1895年北洋大学堂(天津大学前身),1896年上海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1898年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
北洋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1895年10月2日,由光绪皇帝御批,由盛宣怀出任首任督办的“北洋大学堂”,1951年北洋大学正式更名为天津大学。
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中世纪大学特点:第一,拥有自治权和学术自由第二,具有专业性和学术性第三国际性和宗教性二、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发展阶段(一)国外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世纪至二战前,萌芽阶段。
规模不大,研究队伍、组织和机构尚未形成学者不多,存在个人研究方式。
第二阶段,二战结束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初创阶段。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向科学化迈进的阶段。
(二)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发展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初创阶段。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发展阶段。
高等教育学核心知识点总结
![高等教育学核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2bff06a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b3.png)
高等教育学核心知识点总结高等教育学是一门研究高等教育的学科,它关注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管理和改革等方面的问题。
作为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高等教育学有其自身的一些核心知识点。
下面我将对高等教育学的核心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真正的高等教育体系则起源于欧洲。
在经历了多个世纪的发展和演变后,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学科设置、教学模式到制度建设,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许多变革,不断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变化。
二、高等教育的目标与功能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高度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外,高等教育还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批判思维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成为未来社会的领导者和创造者。
三、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与评估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与评估是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包括评估教师教学水平、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学资源的配置等。
这些评估指标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至关重要。
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市场化随着全球化的推进,高等教育也面临着国际化和市场化的挑战。
高校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留学与出国交流等,已经成为了高等教育领域中的重要议题。
同时,高等教育也逐渐走向市场化,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成为了提高高等教育服务水平的重要因素。
五、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与方法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对于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升起着关键作用。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正在逐步向多元化、个性化的教育模式转变。
例如,倒置课堂、问题导向学习等新兴教学方法正在得到更多高校的尝试和应用。
六、高等教育的创新与改革高等教育的创新与改革是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
无论是课程改革、教学模式创新,还是管理体制的改革,都离不开对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准确把握。
七、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高等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权益和机会,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高等教育机构需要承担起社会培养人才、传承文化、服务社会的重要角色。
(完整版)高等学院教育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等学院教育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1160176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40.png)
(完整版)高等学院教育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高等学院教育学知识点总结1.教育学的定义和意义教育学是研究人的教育活动的原理、方法和规律的科学。
它的研究范围包括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组织和管理等方面。
教育学的意义在于帮助人们深入了解教育现象、改善教育实践、培养更好的教育者,并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2.教育学的基本理论2.1 教育学的学科起源与发展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起源于古代的哲学思想,如孔子的教育思想、柏拉图的教育观念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学逐渐独立出来,并形成了一系列理论体系,如行为主义教育学、认知教育学、人本主义教育学等。
2.2 教育学的主要学派与代表人物- 教育学的主要学派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社会重建主义等。
- 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有巴甫洛夫、斯金纳等;- 认知主义代表人物有皮亚杰、文斯洛等;- 人本主义代表人物有罗杰斯、弗洛姆等;- 社会重建主义代表人物有弗里尔、哈巴马斯等。
2.3 教育学的核心理论- 教育目的论:研究教育的终极目标,包括传统目的论、现代目的论等;- 教育内容论:研究教育所涵盖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等内容;- 教育方法论:研究教育的有效传授方式和组织形式;- 教育评价论:研究教育成果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3.教育学研究的重点领域3.1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人的研究、发展和教育活动中的心理过程,包括研究理论、发展心理学、研究策略等。
3.2 教育方法学教育方法学研究教育的教学过程和方法,包括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材编写等。
3.3 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研究教育组织和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学校管理、教育政策研究等。
3.4 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包括社会阶层与教育、教育不平等等。
4.教育学的前沿研究4.1 教育技术与远程教育教育技术与远程教育是教育学的新兴研究领域,研究利用技术手段改进教学过程和教育资源的传播。
4.2 教育创新与改革教育创新与改革研究教育改革的理论和实践,包括教育政策、教育体制改革等。
高等教育学考试重点总结版
![高等教育学考试重点总结版](https://img.taocdn.com/s3/m/14dd056e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7e.png)
高等教育学考试重点总结版一、教育学概述*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问题的一门学科,涉及教育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等。
* 教育学研究的是教育的本质、目标、内容和过程等,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二、教育学派别与理论1. 行为主义教育学派- 行为主义教育学派强调以行为为中心的教育,认为研究是通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联产生的。
- 典型代表人物:巴甫洛夫、斯金纳。
2. 发展教育学派- 发展教育学派关注儿童的生理、心理和智力发展,主张针对儿童不同阶段的特点和需求制定教育方法。
- 典型代表人物:皮亚杰、维果茨基。
3. 社会研究教育学派- 社会研究教育学派认为研究是在社会环境中进行的,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 典型代表人物:班杜拉。
4. 教育人本主义教育学派- 教育人本主义教育学派强调个体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 典型代表人物:罗杰斯。
三、教育学研究方法1. 实证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数据分析等手段,以事实和证据为基础进行研究。
- 适用于探索教育中的因果关系和规律。
2. 文献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对教育问题进行综述和分析。
- 适用于整理和总结教育领域的知识和理论。
3. 质性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方法通过深入访谈、观察和分析文字等手段,对教育现象进行深入理解和解释。
- 适用于研究教育中的个体经验、观点和意义。
四、教育改革与发展1. 紧密结合实际的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需紧密结合实际情况,关注国家发展需求和教育现实问题,进行科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改革探索。
2. 创育模式的发展- 创育模式的发展包括多元化的教育形式、有效的教学方法和个性化的教育服务等方面的持续创新。
3. 教育质量的提升- 教育质量的提升需要改善教师培训、教育资源的配置、教育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工作,实现全面提升教育水平的目标。
五、教育伦理与教育道德- 教育伦理与教育道德关注教育过程中的道德原则和伦理规范,强调教师和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
高等教育学重点汇总
![高等教育学重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2e86107da26925c52cc5bf3f.png)
高等教育学要点一、名词解释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
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老子: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
老子,姓李,名耳,谥曰聃,字伯阳,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
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雅典人,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教育家。
他主张有知识的人才具有美德,才能治理国家,强调“美德就是知识”,知识的对象是“善”,知识是可教的,但并不是从外面灌输给人的,而人的心灵是先天就有的。
把人的先天就有的、潜在的知识、美德诱发出来,这就是教育。
他还首先发明和使用了以师生共同谈话、共商问题、获得知识为特征的问答式教学法。
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青年时从师苏格拉底。
苏氏死后,他游历四方,曾到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南部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
公元前387年活动失败后逃回雅典,在一所称为阿加德米(Academy 的体育馆附近设立了一所学园,此后执教40年,直至逝世。
他一生著述颇丰,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和《法律篇》中。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
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
他总结了泰勒斯以来古希腊哲学发展的结果,首次将哲学和其他科学区别开来,开创了逻辑学、伦理学、政治学和生物学等学科的独立研究。
他的学术思想对西方文化、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七艺”:哲学、算术、几何学、天文学、音乐理论、文法和修辞学。
“寺庙学校”:古巴比伦的“寺庙学校”把学问分为两极,一为初级教育,传授读写知识。
一为高级教育,除读写训练外,还学习文法、苏美尔文字等;古埃及也有“寺庙学校”,有精通数学、天文知识的僧侣执教,传授知识与探讨学问并重。
“雅典大学”:修辞学校、阿卡德米学园哲学学校“吕克昂”以及斯多葛派创立的学校和伊壁鸠鲁派创立的学校。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要点总结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要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1cf3919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be.png)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要点
总结
本文档旨在总结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科目的要点,帮助考生针对重点知识进行复。
1. 高等教育的理论基础
- 高等教育的定义和特点
- 高等教育的功能与目标
- 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和体系结构
2. 高等教育的教育学原理
-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教育学对高等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 教育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
3. 高等教育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
- 高等教育的课程理论与设计原则
- 现代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
-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4. 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与评估
-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与模式
- 高等教育评估的方法和指标体系
- 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与提升
5. 高等教育的管理与领导
- 高等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 高等教育组织与管理模式
- 高等教育领导力的培养和发展
请注意,以上只是对该科目的要点进行简单总结,具体的知识内容还需根据教材和教师的指导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
希望本文档能为考生提供参考,祝您考试顺利!。
(2024版)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整理汇总事情(全)
![(2024版)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整理汇总事情(全)](https://img.taocdn.com/s3/m/793340df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04.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整理汇总事情(全)第二章高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一、简答题:怎么明白教育的本质特点?(P10-12)1. 教育:促进、提升个体和人类素养的活动;2. 教育:经过文化传承促进社会和人的进展;3. 教育:经过文化创新促进社会和人的进展。
二、简答题:简述高等教育的基本性质?(P13-16)1. 高等教育的高级性;2. 高等教育的专业性;3. 高等教育的学术性;4. 高等教育的公益性;5. 高等教育的主体性。
三、简答题:简述高等教育的要紧任务?(P17-20)1.培养高级特意人才;2. 推进科学技术进展;3. 服务社会进展需要。
四、挑选题:(P19页)1810年,德国的威廉··洪堡创办了柏林大学,提出了闻名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经过科学研究促进教学”的原则。
在洪堡和柏林大学的妨碍下,“洪堡原则”迅速传至西欧、美国、东欧、XXX和中国,成为现代大学共同遵守的一条原则。
第三章高等教育的历史进展一、简答题:中国最早的高等教育具有哪些总体特征?其一,学在官府,或称学术官守、非官无学;其二,官学一体,或官师合一;其三,政教合一。
二、挑选题(P24)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教育机构,它以私人创办为主,积聚大量图书,将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结合在一起,从唐代到清末,存在了一千年之久。
三、挑选题(P26)作为东罗马帝国的教育中心,其任务是为帝国训练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官吏。
教学容以七艺为基础,七艺之上设哲学、法律学和修辞学三种。
四、挑选题(P27)最初成立的欧洲中世纪大学,具有行会性、自治性、国际性和性等特点。
五、挑选题或名词解释(P30)1862年国会经过了《莫雷尔法案》(亦称“赠地法案”),规定各州凡有国会议员一名,拨联邦土地3万英亩,用这些土地的收益维持、资助至少一所学院,而这些学院要紧开设有关农业和机械技艺方面的专业,培养工农业急需人才。
六、挑选题(P30)1904-1918年,威斯康星大学领先提出大学应具有社会服务职能,从而将德国大学拥有的培养人才、进展科学职能又向前拓展了一步。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集锦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dfeb57bc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63.png)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集锦高等教育是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教育理论、教育管理、教育评估以及教育改革等方面,介绍一些高等教育学的重要知识点。
知识点一:教育理论与教育理念教育理论是高等教育学的基础,它涉及到教育的目的、价值取向、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
例如,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强调个体的发展和个性的尊重,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能力。
教育理念则是教育理论在实践中的体现,它反映了一种教育价值观和教育目标的追求。
知识点二: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管理是指对高等教育机构和高等教育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过程。
高等教育管理包括院系管理、教职员工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研究管理等方面。
高等教育管理的核心是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知识点三:教育评估和质量保障教育评估是对教育活动和教育成果进行评估和监测的过程。
它包括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用于改善教育质量和提高教育效果。
教育评估的方法有多种,包括问卷调查、访谈、测试、观察等。
质量保障则是确保高等教育质量的措施和机制,包括制定教育标准、建立质量保障体系、进行评估和认证等。
知识点四:教育改革与创新教育改革是指对教育制度、教育模式、教育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教育改革已成为各国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
教育改革的内容包括教育体制改革、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改革、评估改革等。
教育创新则是通过引入新的教育观念、理念和技术,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人才。
知识点五:国际化与国际合作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也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
国际化的高等教育包括国际教育交流、留学生教育、国际合作项目等。
国际合作与交流有助于打破教育的地域限制,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
结语高等教育学涉及的知识点众多,本文只是对其中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了简要介绍。
(完整版)高等教育学科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等教育学科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e8fbe10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f0.png)
(完整版)高等教育学科知识点总结高等教育学科知识点总结
一、教育学基础知识
- 教育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 教育学的主要学派和理论体系
-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
- 现代教育学的新发展和新趋势
二、教育心理学
- 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 儿童和青少年发展心理学
- 研究心理学和教学设计
- 教育评价和测量
-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三、教育经济学
- 教育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 教育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模型
- 教育资源配置和效益评估
- 教育投入和产出的关系
- 教育经济学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四、教育社会学
- 教育社会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 教育社会化和社会差异
- 教育公平与机会均等
- 学校文化和学生行为
- 教育社会学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五、教育法学
- 教育法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 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 学校法律关系和教育法律责任
- 学校管理和教育法律保障
- 教育法学在教育监督和维权中的作用六、教育技术学
- 教育技术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 教育技术发展的历程和趋势
- 教育媒体与教学设计
- 远程教育和在线研究
- 教育技术学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
以上是高等教育学科的知识点总结,每个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在教育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对这些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改革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我的《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总结
![我的《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b93a8b1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e2.png)
我的《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总结《高等教育学》是研究高等教育的一门学科,主要内容包括高等教育的定义、特征、发展历程、理论基础、组织与管理、质量评估与保障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对《高等教育学》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1.高等教育的定义与特征:高等教育是由高等学校提供的专门培养高级知识技能人才的教育。
它与其他教育形式相比具有学术性、综合性、专业性和研究性的特征。
2.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封建时期的私塾教育、现代高等学校的创立与发展、大学主义与专业主义的交替、大众化与大规模化的发展等阶段。
3.高等教育的理论基础:高等教育的理论基础包括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生涯发展理论、终身教育理念、学习型组织理论等。
这些理论为高等教育的教学和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4.高等教育的组织与管理:高等教育的组织与管理包括高等学校的管理机构设置、内部组织结构与职能划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5.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估与保障: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估与保障是为了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包括对高等学校的评估与认证、对教师与学生的评估、对教学过程与教学成果的评估等。
6.高等教育的国际比较与合作:高等教育的国际比较与合作是为了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包括国际学生交流、合作办学、学术交流与合作等。
7.高等教育的与创新:高等教育的与创新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包括高等教育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的与创新。
总的来说,高等教育学研究的是高等教育的本质、结构及发展规律,以及高等学校的管理与教育教学等问题。
通过对高等教育学的学习,可以深入了解高等教育的特点与历史,了解高等教育的管理与教学模式,为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做出贡献。
高等教育学重点内容总结全
![高等教育学重点内容总结全](https://img.taocdn.com/s3/m/af1a85b3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de.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高等教育学重点内容总结第一篇:高等教育学重点内容总结第一章:高等教育发展1.萌芽阶段:机构:雅典大学;稷下学宫(世界上第一所真正的高等学府);教育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孔子、老子(世界公认的早期高等教育思想家)。
2.雏形阶段:欧洲中世纪大学:萨莱诺大学、波隆那大学、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最早的学科:医学、文学、法学、神学。
汉代太学、唐宋书院。
书院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从萌芽走向雏形的标志。
3.成型阶段:高等教育成为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4.完善阶段:大学三大职能逐步完善;形式与结构发展扩张中的高等教育特征:规模化,中心化,综合化,国际化,职业化,终身化,多元化。
高等教育学的性质:1、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分支学科;2、总体上看属于应用性学科第二章:高等教育本质教育的本质: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尚未形成定论,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上的教育本质:1、教育就是发挥人的潜能;2、教育就是发现人的价值;3、教育就是使个体社会化;4、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引导完备人性的建构与发展。
高等教育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高等教育”: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各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也存在不同的主张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本质属性的表现)1、性质任务的特征——高等专门性2、教育对象的特征——身心成熟性3、劳动过程的特征——复杂精神性。
高等教育的价值:高等教育的本体价值与社会价值(最基本的价值)本体价值:1、促进个人发展知识能力的价值2、促进个人提高文明素养的价值。
社会价值:1、社会化2、社会选择3、社会流动。
个人本位价值观: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认为:1.高等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个人理智的发展;2.高等教育的职责在于知识的传递而非知识的创新;3.高等教育实施在于通过自由教育,人文教育和普通而达到目的。
知识本位价值观:早稻田大学的教育宗旨;1.高等教育的价值在于追求真理,创造知识;2.高等教育通过研究进行教学,以自由学术为教学基础。
高等教育学必考重点知识点
![高等教育学必考重点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5bd892c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8d.png)
高等教育学必考重点知识点高等教育是现代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高等教育学是研究高等教育的理论、历史、制度、政策等方面知识的学科。
在高等教育学的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重点的知识点,下面我将从教育理论、国际化、学生发展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教育理论在高等教育学中,教育理论是重要的基础。
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的教育理论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以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例如,行为主义教育理论强调通过激励和惩罚来引导学生的行为,而构建主义教育理论则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著名的教育学家和其代表作品,如杜威的《民主与教育》、弗洛伊德的《童年和艺术》等。
二、国际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高等教育也越来越国际化。
我们需要了解国际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和意义。
国际化不仅包括学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还包括课程的国际化、教学方法的国际化等。
在国际化的背景下,我们需要了解不同国家的高等教育制度和发展特点,以及国际上一些著名的大学和其在国际教育领域的影响力。
三、学生发展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因此关注学生的发展是高等教育学的重要内容。
学生发展涉及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能力、职业发展等方面。
我们需要了解学生发展的理论框架,如 Perry 提出的学生认知发展理论、 Super 的职业发展理论等。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学生发展的实践策略和方法,如心理咨询、导师制度等。
四、教师角色在高等教育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需要了解教师角色的不同理解和要求。
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教师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同时还要有良好的师德和教育情怀。
在高等教育学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与教师角色相关的理论和研究,如教师的教育能力模型、教师的教育动机等。
五、评价与质量保障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价和保障是高等教育学中的重要内容。
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的评价体系和质量保障机制,如基于学科评估的质量保障、教师评估和学生评估等。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梳理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1618766a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54.png)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梳理高等教育是大学或者其他高等学府中所进行的学习和教学活动。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被认为是培养人才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梳理一些高等教育学的重要知识点。
一、高等教育的起源和发展高等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和罗马时期的哲学学院和人文学院。
在当时,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政治家和思想家。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等教育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为培养各个领域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
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还受到经济、科技和社会变革的影响,出现了多元化、国际化和职业化等特点。
二、高等教育的理论基础高等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学科。
教育学研究高等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的理论,心理学探讨学习和发展的心理过程,社会学研究高等教育的社会背景和影响,经济学研究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报等。
三、高等教育的治理与管理高等教育的治理与管理是保证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
高等教育的治理涉及到政府、学校和社会各界的相互协调与合作。
高等教育的管理包括制定政策、规划发展、招生和就业指导等多个方面。
现代高等教育的治理与管理还需要考虑到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趋势,促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和创新发展。
四、高等教育的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重要环节。
高等教育的课程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也需要多样化,包括讲授、讨论、实践和研究等多种形式,以适应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和目标。
五、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与评价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与评价是保证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机制。
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包括教师评价、课程质量评估和学生评价等多个方面。
高等教育的评价还需要考虑到学生就业、科研成果和社会影响等指标,以全面评估高等教育的质量和价值。
六、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合作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合作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高等教育学各章必背知识点
![高等教育学各章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f8065cd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0b.png)
高等教育学各章必背知识点高等教育学是一门研究高等教育的学科,它关注高等教育的发展、管理、政策等诸多方面。
学习高等教育学的同学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本文将介绍一些高等教育学各章必背的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在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中,有几个重要的阶段需要我们关注。
首先是古代国家教育的起源,如中国的孔子言教和古埃及的学院制度;其次是中世纪的大学,包括博洛尼亚大学、巴黎大学等;再次是现代高等教育的起步,如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美国哈佛大学的建立;最后是二战后的高等教育扩张和国际化。
第二章:高等教育的功能与特点高等教育具有许多功能与特点。
首先,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可以为社会提供高技能人才和领导人才;其次,高等教育是社会流动的重要通道,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社会地位和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此外,高等教育还具有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传承的功能。
第三章:高等教育的治理结构与制度高等教育的治理结构与制度是指高等教育内部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
一般来说,高等教育的治理结构包括国家层面、地方层面和学校层面。
国家层面的治理结构包括教育部和相关委员会;地方层面的治理结构包括省级教育厅和学校管理机构;学校层面的治理结构包括校董会、校务委员会等。
第四章: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是指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各种制度和规范。
一般来说,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包括教育法律法规、学校内部质量保障机制、评估和认证机构等。
这些机制和规范的建立和实施,能够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声誉,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第五章: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创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创新是追求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变革的重要趋势。
国际化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广阔的学习和就业机会,增强他们的国际竞争力;创新则是培养创造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有益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第六章:全球高等教育制度的比较全球高等教育制度的比较是一种跨国、跨文化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的差异和共性。
高等教育学常考知识点
![高等教育学常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8cf4f40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24.png)
高等教育学常考知识点高等教育学是一门研究高等教育的学科,它涉及到高等教育的概念、目标、制度、运行机制等方面的知识。
在高等教育学的学习过程中,有一些常考的知识点是学生们需要重点掌握和理解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等教育学常考的知识点,并根据内容特点划分为几个部分进行讨论。
一、高等教育的概念高等教育是指在普及和提高整个国民素质的基础上,为培养创造性、创新性人才而进行的教育活动。
高等教育的概念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
广义上的高等教育包括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继续教育等;狭义上的高等教育仅指大学本科教育。
二、高等教育的目标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德育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智育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知识结构。
体育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
美育是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
三、高等教育的制度高等教育的制度包括学制、招生制度、学科建设等方面。
学制是高等教育的时间安排,通常分为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
招生制度是高等教育的入学方式,包括自主招生、统一招生和推荐免试等。
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的学科设置和发展规划,包括学科分类、学科评估等。
四、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是指高校内部的组织与管理方式。
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包括管理体制、学术体制、质量保障体制等。
管理体制是高校内部的组织管理方式,它包括校级管理、院系管理和学生管理等。
学术体制是高等教育的学术研究方式,包括教学研究、科研和学术交流等。
质量保障体制是高等教育的质量管理方式,包括教育评估、质量监控和质量提升等。
五、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是高等教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的变革和发展背景下,高等教育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
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包括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科研体制的改革等。
结语高等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研究的内容涉及广泛而深入。
《高等教育学》课程重点总结
![《高等教育学》课程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83fb53eb7360b4c2e3f64ee.png)
《高等教育学》课程重点总结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一)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性、学术性的社会活动。
(二)高等教育的发展1.国外高等教育的演变西方古代高等教育起源于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在雅典开办创立的学园,是历史上第一所正规的高等学校;人们普遍把欧洲中世纪大学作为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意大利1088年的博洛尼亚大学是全世界第一所大学(欧洲大学之母),与英国的牛津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意大利的帕多瓦大学并称为欧洲四大文化中心。
法国的巴黎大学是教师主导的大学。
中世纪大学是少数学者传授高深学问的场所,大学主要是围绕“文法医神”四科来组织教育和教学活动。
资产阶级革命后,一些中等学校逐步成为大学教育的预备机构,中等教育开始和高等教育衔接起来。
柏林大学确定了“学术自由”和教学与学科统一的办学方针,被誉为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
19世纪后半期,高等教育出现多样化和形式复杂化。
例如各种形式的专科层次教育被纳入高等教育,在传统的高等教育形式之外,又出现了“函授大学”“成人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等非正规大学。
2.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商代的“右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高等教育机构;春秋战国时代,齐桓公的“稷下学宫”成为百家争鸣中心;秦朝时,教育制度被破坏;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独尊儒术”,设立了太学,后期的“鸿都门学”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隋朝,隋炀帝创立了“科举制度”;唐朝设有“六学二馆”——六学为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二馆为崇文馆和弘文馆。
宋朝时,书院成为一种教育制度开始流行。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端于清末,1862年的京师生同文馆是我国第一所近代高等教育学堂。
戊戌变法时期我国开始出现真正的新式大学。
1895年盛宣怀在天津设立中西学堂,是近代中国最早的新式学堂。
1898年,光绪设立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
(三)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高等教育学是以高等教育现象中的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和提示高等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高等教育学各章节的重点及复习要点
![高等教育学各章节的重点及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fee97fd376eeaeaad1f33011.png)
以下列出了《高等教育学》各章节的重点及复习要点,以便于大家复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如遇到问题,欢迎大家提出,我们会及时回答。
预祝大家考试取得好成绩!《高等教育学》章节重点及复习要点第一章绪论重点:高等教育的概念;中外高等教育发展概况;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意义。
复习要点:概念: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学理解:1、国外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概况;2、法国自1989年起建立的新型大学具有哪些特点;3、现行美国高等教育的特点;4、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5、高等教育学研究目的;6、高等教育学研究意义;7、高等教育学研究需要注意之处;第二章高等教育功能与结构重点:高等教育的结构、高等教育的功能;高等学校的职能;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复习要点:概念:高等教育结构、层次结构、体制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方结构、高等学校微观结构、高等学校课程结构、高等学校师资结构、高等教育功能、高等学校职能。
理解:1、高等教育宏观结构的结构要素或类型;2、高等教育微观结构的结构要素及类型;3、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类型;4、高等学校师资结构的构成要素或结构类型;5、高等教育功能与高等学校职能的关系;6、高等教育功能发展的历史阶段;7、高等教育个体功能的基本内涵;8、高等教育个体功能发挥的途径与策略;9、高等教育社会功能的基本内涵;10、高等教育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和经济功能的具体表现;11、高等学校职能的基本内涵;12、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3、美国高等教育结构基本状况及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高等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重点: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复习要点:概念: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教育培养目标、通识教育、高等教育的专业培养目标、高等学校专业培养规格、当今我国高等教育目的的基本内容;理解:1、培养目标和教育目的的区别;2、教育目的的基本类型;3、个人本位教育目的、社会本位教育目的和文化本位教育目的的基本含义;4、教育目的的作用;5、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6、全面理解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7、马克思关于人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8、人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涵;9、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10、当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理论;11、开展通识教育的意义;12、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制定要求;13、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应当处理好的几个基本关系;14、合理的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建立;第四章高等学校的教师与学生重点:高等学校教师的地位、作用及任务;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高等学校教师的基本素养及其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萌芽阶段:机构:雅典大学;稷下学宫(世界上第一所真正的高等学府);教育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孔子、老子(世界公认的早期高等教育思想家)。
2.雏形阶段:欧洲中世纪大学:萨莱诺大学、波隆那大学、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最早的学科:医学、文学、法学、神学。
汉代太学、唐宋书院。
书院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从萌芽走向雏形的标志。
3.成型阶段:高等教育成为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4.完善阶段:大学三大职能逐步完善;形式与结构发展扩张中的高等教育特征:规模化,中心化,综合化,国际化,职业化,终身化,多元化。
高等教育学的性质:1、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分支学科;2、总体上看属于应用性学科第二章:高等教育本质教育的本质: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尚未形成定论,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上的教育本质:1、教育就是发挥人的潜能;2、教育就是发现人的价值;3、教育就是使个体社会化;4、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引导完备人性的建构与发展。
高等教育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高等教育”: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各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也存在不同的主张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本质属性的表现)1、性质任务的特征——高等专门性2、教育对象的特征——身心成熟性3、劳动过程的特征——复杂精神性。
高等教育的价值:高等教育的本体价值与社会价值(最基本的价值)本体价值:1、促进个人发展知识能力的价值2、促进个人提高文明素养的价值。
社会价值:1、社会化2、社会选择3、社会流动。
个人本位价值观: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认为:1.高等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个人理智的发展;2.高等教育的职责在于知识的传递而非知识的创新;3.高等教育实施在于通过自由教育,人文教育和普通而达到目的。
知识本位价值观:早稻田大学的教育宗旨;1. 高等教育的价值在于追求真理,创造知识;2.高等教育通过研究进行教学,以自由学术为教学基础。
社会本位价值观:1.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2.目标是培养公民、造就人才。
辨析概念:自由教育:人文教育、普通教育(通识教育)为不同时期发展的不同思想及实践模式,自由教育最古老概念,强调心智的训练,人文教育出现近代,以发展人的理智为根本目的;普通教育产于现代,对人实施一中共同的理智训练,以获得基本观念的共同基础。
高等教育的载体——大学走近社会的中心:(一)大学走近社会中心的历程:经济形态制约着大学的地位: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二)大学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特殊作用:大学促进经济发展的表现:1、大学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人才库;2、大学是知识经济发展的“知识库”和“思想库”;3、大学还是知识经济时代产业的“孵化器”。
高等教育的外部关系:与整个社会及其他子系统的活动的关系;(一)高等教育受社会发展制约:1、生产力、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制约高等教育发展;2、社会制度制约高等教育发展3、文化传统对高等教育发展具有广泛影响;(二)高等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1、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2、为社会制度建设服务;3、为文化发展服务。
高等教育的内部关系: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一)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遗传素质是物质前提、环境提供发展的现实可能性、教育起主导作用;(二)高等教育引导与促进专门人才的成长:1、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引导专门人才成长;2、高等学校课程体系整体指向大学生发展3、和谐自由的教育环境提供大学生发展的广阔空间。
概念辨析: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第一概念不同,教育方针为国家或政党的教育政策的总概括,为政治概念。
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为教育基本理论范畴,学术性概念;第二层次不同,教育方针为最高层次,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而培养目标为教育目的的具体实现形式;第三稳定性差异,教育方针不同时代不同,教育目的较稳定,培养目标更不稳定;联系在于教育目的为党和国家制定教育方针的前提,是各级各类学校确定培养目标的的依据,教育目的为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教育目的的实现是贯彻教育方针的集中表现。
2002年十六大报告的表述,最科学最完善:“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制定我国教育方针的依据:1、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2、理论依据:教育规律2、现实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高等教育目的的几种价值取向:1、自由教育目的:发展人的理性为目的。
亚里士多德提出。
2、职业教育目的:培养专业人才,养成特长或专长为目的。
3、普通教育目的:培养人的独特品格和个人生活能力为核心内容,美国推行最广。
4、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教育目的:做事和做人并重。
我国的高等教育目的:1、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层次标准)2、培养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政治标准)3、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时代标准)。
4、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目的)。
马克思主义给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观1、素质教育强调教育的“内化”。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和发展;2、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观的组成1)面向全体学生2)全程培养学生3)全面发展学生。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培养目标的指导思想。
两种人才培养模式:通才教育(以美国为代表:通识教育、普通教育)专才教育(以前苏联为代表)我国:主张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结合的模式:四种:1、学科专业综合发展模式;2、学分制与选课制相结合的模式;3、不分专业模式;4、产学研结合模式。
确立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依据。
论述:假如你是一位大学校长,你认为应如何确立科学、合理的高等学校培养目标?依据:1、遵循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2、高等教育性质和任务;3、高等学校的定位、层次;4、高等学校的类型、特点;5、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高校培养目标取向:通才化,专业化,职业化,基础化,复合型化,素质化,个性化。
高等教育结构类型:宏观结构:层次结构(水平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区结构。
微观结构。
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高深学问的选择、传递和创造国内外高等教育结构现状:国外:重点关注层次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我国:重点关注科类和专业结构、形式结构。
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策略:1、层次结构调整:建设少数一流大学,大力发展高职教育2、科类专业结构调整:实现科类结构与产业结构一致,大力推进学科专业综合化3、形式结构调整: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多样的投资结构4、地区结构调整:加强西部地区高等学校的发展。
第四章:高等学校基本职能高等学校基本职能的历史演变(关注标志性事件与人物)(一)培养人才——18世纪以前高等学校的职能(二)发展科学——19世纪初高等学校的新职能;(柏林大学提出科研的新智能)(三)直接服务社会——19世纪末现代高等学校的新职能(美国《莫里尔法案》求实精神,威斯康星思想)高等学校的职能体系及其关系1、培养人才:本体职能2、发展科学:附属职能3、服务社会:派生职能4、职能的新发展:引导社会、创造新职业、国际合作第五章:高等学校教师与学生大学生主体性发展阶段性特征:低年级:接受性学习为主;中年级:接受性学习到发展性学习转变期;高年级:发展新学习。
校教师的基本任务(与高等学校的职能相对应)高校教师的素质要求:(一)文化素质:1、专业知识2、科学基础3、教育智慧(内涵)(二)心理素质:1、情感品质2、意志品质3、个性品质(三)道德素质:1、热爱学生2、为人师表3、学而不厌4、团结协作(四)能力结构:1、教学能力2、科研能力3、组织能力高校教师的角色特征定位:(一)大学生增长知识和完满心灵的导师(二)大学生热爱学习和终身发展的楷模(三)人类文化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者师生关系的内涵:是教师与学生在各项活动中通过师生交往而形成,并影响师生交往的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关系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不同关系理论:1、教师中心论:代表赫尔巴特2、学生中心论:代表卢梭、杜威3、主导—主体论4、双主体论。
理解教育主体的“一体两面”性质。
论述:如何营造高等学校良好的师生关系?(一)教育质量的前提是调动“一体两面”的积极性:1、调动教师的积极性;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创设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1、民主与平等2、交流与理解3、自由与宽容第六章高等学校教学概念辨析:学科:是根据某科学领域里研究对象和性质的差别来分门别类进行研究和学习的知识体系;专业:广义上是知识的专门化领域,狭义:指与培养人的活动相联系时的一种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
学科分类:1、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三级学科(学科层次分类)2、我国学科门类:13大类;专业设置与调整:2012年调整为基本专业352;特设专业154专业设置原则:1、超前性原则2、灵活性原则3、可行性原则4、结构优化原则5、宽口径原则6、发展特色原则课程概念:广义的课程是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综合,隐性课程课程内容的外延,显性课程:教学内容。
高等学校可自行修订教学计划(国家为保证培养人才的规格而制定的关于学习的科目和范围的文件)是教学大纲编写的基本依据。
教学大纲:以纲要的形式规定有关学科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包括学科人物目的,内容范畴,体系,教学进度,时间安排教学方法等。
是编教材,教学考试评估依据。
教学大纲的编制应遵循的原则(六条原则):1.符合教学计划,体现培养目标;2.该学科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地位作用及任务;3.应有高度的科学性思想性实践性;4.建立科学严密的体系,5.符合学生实际,贯彻少而精的原则;6.文字精炼,语言明确,术语定义准确。
高等学校的教学内容的特点与内容选择、组织的原则:内容特点:1、专业性强;2、系统性强;3、理论性强;4、应用性强;5、变化性大。
选择原则:1、适时增删原则;2、完整构建原则;3、个性发展原则;4、知识拓展原则;5、调动师生积极性原则。
教学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
“高等学校以培养人才为中心”(《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教学过程:1、教学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唧唧地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能,形成思想品质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师生相互促进的发展活动2、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点:专业化程度逐步提高;学习主体性逐步增强;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教学与生产、生活联系逐步增加。
3、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规律;1)教学相长规律2)教学科研互动规律3)教学的发展性规律4)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4、教学过程的三个环节:备课、课堂教学、检查评定1)备课的四个步骤:钻研教材;处理讲稿和教材关系,教学法准备,重温讲稿。
2)课堂教学的四项基本要求:明确的目的性,保证科学性;体现思想性;理论结合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