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共同性内斜视

合集下载

斜视

斜视

5
常见斜视种类
医学症状
儿童轻度的内、外隐斜视不会引起眼睛不 舒服,斜度高的才有眼睛不适垂直性隐斜视 有较明显的眼睛不舒服,旋转性隐斜视引起 眼睛及全身不适症状很明显。隐斜视的症状 也与全身健康情况、精神状态等因素有关。 隐斜视常出现以下症状:


1.久视之后常出现头疼、眼酸疼、畏光,这是由于持 续使用神经肌肉的储备力而引起眼肌疲劳。 2.阅读时出现字迹模糊不清或重叠、串行,有时可出 现间歇性复视,间歇性斜视,如果用单眼看反而觉得 清晰、省力等,甚至发生双眼视觉紊乱。 3.立体感觉差,不能精确地判定空间物体的位置和距 离。隐斜视还可出现神经放射性症状,如恶心、呕吐、 失眠、结膜和睑缘充血等症状
全矫:向前看:+35 △ @N/D 向上看: +30 △ @N/D 向下看:+40 △ @N/D
同视机检查
一级功能同时视(主观=客观)
+34 ° +36 ° +33 ° +25° +29 ° +35 ° R/L1° +35 ° +32° R/L4 +34 °
相关治疗
治疗斜视的,首先是针对弱视,以促使两眼良 好的视力发育,其次为矫正偏斜的眼位。斜视的治 疗方法包括:戴眼镜、戴眼罩遮盖、眼视轴矫正训 练、眼肌手术或上述方法的综合使用。戴眼罩是治 疗斜视所引起的弱视。视轴矫正乃利用仪器加强眼 球运动。眼肌手术则包括放松或缩短一眼或两眼的 眼外肌中的一条或多条眼肌。轻度斜视可以戴「棱 镜眼镜」来矫治。

5.继发性内斜视
(1)外斜视手术过矫。 (2)出生时或生后早期发生的视力障碍 可能引起内斜视,又称知觉性内斜视。
(二)共同性外斜视

斜视分类专家共识(2015年)

斜视分类专家共识(2015年)

我国斜视分类专家共识(2015年)一、隐斜视二、内斜视(一)先天性(婴儿型)内斜视出生后6个月内发病,斜视度数大;多数患者双眼视力相近,呈交替注视,多为轻度远视眼,戴镜无法矫正眼位;可有假性外展神经麻痹症状;可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分离性垂直斜视(dissociated vertical deviation,DVD)和眼球震颤等症状。

(二)共同性内斜视1.调节性内斜视(1)屈光调节性内斜视『正常调节性集合与调节比值(accommodation convergence/accommodation,AC/A)型]多在2~3岁发病;发病早期可呈间歇性;多为中高度远视眼,戴镜矫正后眼位正,可伴有弱视,AC/A值正常。

(2)非屈光调节性内斜视(高AC/A型)多在1~4岁发病;多为轻度远视眼;看近斜视度数明显大于看远,AC/A值高。

(3)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戴镜后斜视度数减小,但不能完全矫正眼位。

2.非调节性内斜视(1)基本型:看近与看远斜视度数相近。

(2)集合过强型:看近斜视度数大于看远,AC/A值正常。

(3)分开不足型:看远斜视度数大于看近。

3.微小内斜视4.周期性内斜视5.急性共同性内斜视(三)继发性内斜视1.外斜视手术后2.知觉性内斜视(四)非共同性内斜视1.麻痹性内斜视:展神经麻痹2.限制性内斜视:高度近视性限制性内斜视、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Moebius综合征、甲状腺相关眼病、眼眶爆裂性骨折等。

(五)伴有眼球震颤的内斜视三、外斜视(一)先天性外斜视1岁内发病;斜视度数大且恒定。

(二)共同性外斜视1.间歇性外斜视:幼年发病,外隐斜和外显斜交替出现,精神不集中或遮盖1只眼时可诱发显性外斜视。

(1)基本型:视远与视近的斜视度数相近。

(2)分开过强型:看远斜视度数大于看近(≥15△)。

遮盖1只眼30~60 min后,看远斜视度数仍大于看近。

(3)集合不足型:看近斜视度数大于看远(≥15△)。

(4)类似分开过强型:与基本型相似,但遮盖1只眼30~60 min后,看近斜视度数增大,与看远相近或更大。

急性共同性斜视

急性共同性斜视

目录急性共同性斜视 (1)流行病学 (2)病因 (3)症状 (3)检查 (4)诊断 (6)治疗 (6)预后 (8)日常 (8)饮食 (9)预防 (9)就医指南 (10)急性共同性斜视急性共同性斜视(acute concomitant strabismus,ACS)是指发病较突然的双眼视轴不平行、眼位偏斜,伴有复视,斜视角在各方向都相等,无眼外肌麻痹及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恒定性斜视。

可分为急性共同性内斜视和急性共同性外斜视,以急性共同性内斜视为多。

由于一般的后天性共同性斜视,往往发生在儿童时期,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为多见,眼位偏斜缓慢发生,因此很难确定发病日期。

且婴幼儿期发病者,即使有复视也不可能诉说。

所以认为,本病多见于年龄较大的儿童、成年人甚至老年人,这些能准确指出发病日期者。

通常首先建议保守治疗,必要时可考虑手术。

英文名称acute concomitant strabismus,ACS遗传性不会遗传是否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就诊科室眼科发病部位眼常见症状眼位偏斜、复视主要病因病因尚不十分明确检查项目视力检查、眼球运动检查、遮盖试验、复视像检查、立体视检查、融合储备力检查、斜视角检查、眼电图(EOG)检查重要提醒本病也可见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因这些患儿常不能准确描述相关症状,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起重视,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待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

流行病学传染性不会传染。

发病率本病在临床上较少见,急性共同性内斜视远较外斜视多。

好发人群多见于年龄较大的儿童、成年人甚至老年人。

病因总述急性共同性斜视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融合功能失调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病患等有关。

此外,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等可增加本病的发生风险。

基本病因1、融合功能失调人为打破双眼融合功能,如在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遮盖一眼后;或一眼因患病或受伤后失去视力者。

2、中枢神经系统病患(1)一些罕见但可致命的疾病,如Arnold-Chrari畸形、脑积水、颅内星状细胞瘤或其他肿瘤等神经系统病变可能会引起急性共同性内斜视。

急性共同性斜视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急性共同性斜视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病人护理的目标:早期干预和治疗,减 轻症状和不适,提高生活质量。
病人护理的重点: - 观察病人的眼部症状和疼痛程度。 - 提供适当的休息和睡眠时间,减轻
视觉疲劳。 - 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控制病情
发展。 - 指导病人进行眼部锻炼和康复训练
,促进视觉功能恢复。 - 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帮助病人和
家属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
急性共同性斜 视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目录 引言 病人护理 护理注意事项
引言
引言
急性共同性斜视的定义:急性共同 性斜视是一种眼部疾病,是双眼无 法同时注视到同一点,导致视觉问 题和视觉疲劳。
目标:这份PPT课件旨在介绍急性 共同性斜视病人的护理重点和注意 事项,帮助提高护理水平。
病人护理
病人护理
生活方式的调整: - 提供病人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休
闲活动。 - 避免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合
理使用电子设备。 - 建议病人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
姿,避免长时间过度用力。
护理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事项
家庭护理: - 建立良好的沟通和支持网络。 - 教育病人和家属了解病情和治疗方
案。 - 协助病人进行眼部康复训练和锻炼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护理注意事项
护理注意事项
护理环境的安全性: - 确保病房光线合适,避免
过亮或过暗的环境。 - 避免使用过多的电子设备
和刺激性光源。 - 注意保持空气湿度,避免
眼部过干或过湿。
护理注意事项
饮食护理: - 提供均衡营养的饮食,包括富含维
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 避免摄入过多的咖啡因和糖分。
护理注意事项

儿童不同类型斜视的临床特征及矫正治疗 继续教育参考答案

儿童不同类型斜视的临床特征及矫正治疗 继续教育参考答案
8、配偶肌是指两眼产生相同运动方向互相合作的眼外肌,人体一共有( )对配偶肌
A、6 B、5 C、4 D、3
9、( )是指使眼球向某一特定方向运动的主要肌肉
A、被动肌 B、主动肌 C、协同肌 D、拮抗肌
10、以下哪项不属于外展过强型外斜视的临床特点( )
A、AC/A 值高 B、斜视角稳定 C、看远斜角<看近斜角 D、常见于儿童
A、戴足矫眼镜 B、药物治疗 C、手术治疗 D、物理治疗
6、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斜度多在( )△
A、4-5 B、10-44 C、2-10 D、45-54
7、对于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的 1-5 岁的患儿,需要每( )验光一次
A、1 个月 B、3 个月 C、6 个月 D、12 个月
8、以下对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临床特征的认识,错误的是( )
A、需戒烟 B、需佩戴眼镜矫正 C、尽量矫正近视 D、先治疗弱视
13、关于垂直斜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发病率较水平斜视少 B、上斜肌功能亢进 C、诊断相对困难 D、歪头试验阳性
14、先天性内斜视多于生后几个月内பைடு நூலகம்病( )
A、3 B、6 C、9 D、12
第四节 共同性斜视的非手术与手术治疗
1、以下不属于外斜视临床表现的是( )
A、内斜视、外斜视、上斜视 B、共同性、非共同性 C、间歇性、恒定性 D、单侧性、交替性 10、根据视轴的方向可将斜视分为( )
A、内斜视、外斜视、上斜视 B、共同性、非共同性 C、间歇性、恒定性 D、单侧性、交替性
11、根据斜视的融合状态将斜视分为( )
A、内斜视、外斜视、上斜视 B、共同性、非共同性 C、隐斜、显斜 D、单侧性、交替性 12、儿童斜视手术治疗的术前必备条件是( )

共同性斜视

共同性斜视

先天性内斜视
• 生后6个月以内发病的斜视 • 斜视度大于40△ 、呈交替注视 • 双眼交替注视、恒定性斜视、40%弱视 • 无双眼视功能
• 轻度远视或中度远视、戴镜后内斜 视不能矫正 • 外展轻度受限 • 伴单侧或双侧下斜肌亢进、内斜V征、 DVD • 隐性或显性眼颤
鉴别诊断
假性内斜视 外展神经麻痹
水平斜视的临床处理
• 斜视:既两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 双眼视轴呈分离状态
• 共同性斜视 • 非共同性斜视
共同性斜视
共同性斜视的特点
• 大脑高级中枢的病变,而神经核、 肌肉正常 • 眼球运动无限制 • 第一、二斜视角相同 • 眼球向各方向运动是一致的
分类
• 按偏斜划分
• 共同性内斜视 • 共同性外斜视 • 垂直共同性(续发)
治疗
–远视 •全矫配镜 •儿童生理远视(+2.00D) 镜观察3个月 –近视 按复验配镜 戴
–散光
按处方配镜
手术治疗
• 两岁左右手术 • 内斜度大但稳定 • 交替注视 • 已确定DVD或下斜肌亢进
• 双内直肌后退(5—6毫米) 映光大于+300 或大于80△三条肌肉 手术 • 双下斜肌亢进明显者行下斜肌断腱
6M +30 +30
分开不足型 看远内斜大于看近 三棱镜+遮盖 33cm REF +30 LEF +30
6m +50 +50
基本型内斜视 看远内斜视与看近相同 三棱镜+遮盖 33CM REF +50 LEF +45
6M +50 +45
知觉性内斜视
• 由于先天或后天病因造成一眼或双 眼器质性病变 如:先天性白内障 上睑下垂 角膜混浊等 严重影响视觉发育、而视功能未建 立、过强的辐辏引起内斜视

我国斜视分类专家共识(2015年)

我国斜视分类专家共识(2015年)

斜视是眼科临床常见疾病,患病率约为3%。

斜视的种类繁多,目前临床尚无完善的分类方法。

国内外不同作者、不同专著对斜视的分类因侧重点不同、所考量的因素不同而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使初学者及非斜视专业的眼科医师常常感到困惑,对临床工作产生一定困扰。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为了规范和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近年来多次组织本专业专家讨论并重新修订了适合我国眼科临床工作的斜视分类。

该分类方法根据融合状态将斜视分为隐斜视和显斜视两大类,再进一步根据眼位偏斜方向以及眼球运动状况和不同注视位置眼位偏斜角度的变化进行详细分类,基本涵盖了临床可以见到的各种类型斜视,可为临床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和指导。

该分类方法借鉴了国内外主流并具有重要影响的斜视及眼科学专著意见,无厚此薄彼之意。

新的分类方法是一种趋势,可以减少歧义,规范临床诊疗行为。

一、隐斜视二、内斜视(一)先天性(婴儿型)内斜视出生后6个月内发病,斜视度数大;多数患者双眼视力相近,呈交替注视,多为轻度远视眼,戴镜无法矫正眼位;可有假性外展神经麻痹症状;可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分离性垂直斜视(dissociatedvertical deviation,DVD)和眼球震颤等症状。

(二)共同性内斜视1.调节性内斜视(1)屈光调节性内斜视[正常调节性集合与调节比值(accommodation convergence/accommodation, AC/A)型]多在2~3岁发病;发病早期可呈间歇性;多为中高度远视眼,戴镜矫正后眼位正,可伴有弱视, AC/A值正常。

(2)非屈光调节性内斜视(高AC/A型)多在1~4岁发病;多为轻度远视眼;看近斜视度数明显大于看远,AC/A值高。

(3)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戴镜后斜视度数减小,但不能完全矫正眼位。

2.非调节性内斜视(1)基本型:看近与看远斜视度数相近。

(2)集合过强型:看近斜视度数大于看远,AC/ A值正常。

(3)分开不足型:看远斜视度数大于看近。

儿童共同性内斜视手术疗效分析

儿童共同性内斜视手术疗效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2008年9月第6卷第17期G u i de of C hi n aM ed i ci n e,S ept em be r2008,V06,N o.17儿童共同性内斜视手术疗效分析张正梅袁宏坤【关键词】共同性内斜视;手术中图分类号:R77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194(2008)17_0083-旬2共同性内斜在儿童斜视中最为常见,此类斜视患儿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远视、弱视、异常视网膜对应及旁中心注视,早期给于正球镜矫正及正确掌握手术时机非常重要。

为使患儿眼位尽早得到矫正,早日恢复双眼单视功能,我们对58例14岁以下的儿童共同性内斜进行了手术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本文58例共同性内斜视儿童.男30例.女28例.年龄3—14岁,平均7岁,发病年龄<l岁者3例,其中婴儿性内斜4例.以2~3岁发病者最多占79.31%,部分解节内斜视38例,非调节内斜视16例。

所有患儿术前用1%阿托品散瞳验光,配戴全矫镜半年以上.有弱视者行弱视治疗至双眼视力相似、不低于两行或弱视治愈。

病例选择标准如下.1.1全部患儿均为远视性屈光不正,远视屈光度在+2.00D S以下者l l例,+2.25D S~+3.00D S39例,+3.25D S一+6.00D S8例。

斜视度+10’一+25‘者17例,+25‘一+50。

者36倒。

>+50。

者5例。

矫正视力>O.6.1.2用角膜映光加遮盖去遮盖法确定内斜视存在,以三棱镜加遮盖法测定33cm及6m的斜视角,测戴全矫远视镜6m远的内斜视度数.1.3用天津N O:305~380型同视机行双眼视功能检查,采用1.~3’中心型各级相应画片.1.4手术矫正后为了排除眼位对双眼视觉的影响,所选患者的手术效果均为治愈,即术后眼位一直保持正位或欠矫、过矫<10。

或5‘,其欠矫者给于全矫配镜,过矫者给于欠矫配镜。

l。

5A C/A比值及融合力测定检查时患儿戴全矫远视镜,采用同视机法测定A C/A。

急性共同性斜视应该做哪些检查?

急性共同性斜视应该做哪些检查?

急性共同性斜视应该做哪些检查?*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急性共同性斜视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急性共同性斜视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急性共同性斜视如何诊断鉴别,急性共同性斜视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急性共同性斜视常见检查:常见检查:眼球及眼眶检查法、眼位检查法、角膜映光法、立体视觉*一、检查无特殊实验室检查。

应进行头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以排除脑部疾患,明确病因。

*以上是对于急性共同性斜视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来看看急性共同性斜视应该如何鉴别诊断,急性共同性斜视易混淆疾病。

*急性共同性斜视如何鉴别?:*一、鉴别1、外展麻痹(divergence paralysis) 本病的临床表现与急性共同性内斜视大致相同,其特点为两眼在辐辏位置不能分开,可突然发生内斜视,并有同侧性复视,在25~35cm以外明显,看近减轻或消失,复像不依眼球向侧方转动而改变。

也有眼位正常,两眼向侧方运动皆正常者。

合并展神经麻痹者可外展受限。

而急性共同性内斜视常为单眼突然内斜,且无外展受限。

有些作者认为外展麻痹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梅毒、多发性硬化、头颅外伤、颅内肿物、颅压增高、脑出血等引起,而急性共同性内斜视则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疾患。

Burian认为外展麻痹也可发生在无中枢神经或全身疾病的患者,但仍可以临床特征予以鉴别。

2、双侧展神经麻痹(paralysis of abducens nerve) 在双侧展神经麻痹者,看远看近都有复视,当向两侧麻痹肌作用方向转动时,复像间距变大,并有两眼外展受限。

3、辐辏痉挛(convergence spasm) 两眼可因辐辏过强而突然呈过度集合状态,且固定于一点,故有明显的内斜视,呈间歇性发病。

由于看远时两眼不能分开,而出现同侧复视,但看近时又不能更进一步辐辏,因而又出现交叉复视,其融合力不受影响,伴有瞳孔缩小和远视力减退。

4、辐辏麻痹(paralysis 0f convergence) 本病与急性共同性外斜视的临床表现相似,但辐辏麻痹患者的单眼向内转动正常,但在1m距离内不能行使辐辏。

共同性斜视

共同性斜视

共同性斜视概述:概述:共同性斜视(comitant strabismus)是指眼球运动无障碍,斜视角度不随注视眼别不同和注视方向不同而改变的斜视,又称为共转性斜视。

另外临床上对肌肉或神经有轻度麻痹,日久肌肉间产生了代偿性变化,两眼尚能进行协调运动的斜视,以及斜视矫正术后的残留斜视,手术过矫所致斜视也归为共同性斜视的范围,称之为继发共同性斜视。

共同性斜视多在幼儿期发病,此时正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期。

斜视的发生,不仅有碍于外观,更重要的是严重影响幼儿的视觉发育。

如果是单眼恒定性斜视,则导致斜视眼视功能发育障碍,形成不同程度的弱视。

如果双眼交替斜视,两眼虽然可能有正常的单眼视力,但如不及时处理,则终生不能形成双眼单视。

这些视功能障碍不仅给患者带来生活、工作上的不便,而且在心灵上也可造成严重创伤。

因此,应当早日发现,及时治疗。

有人认为斜视无大的妨碍,长大后再治,或者认为随着儿童年龄逐渐长大,斜视能自愈的看法和观点是错误的。

流行病学:流行病学:共同性斜视的发病率国外统计为1%~1.5%,国内统计斜视占儿童群体的1.3%,其中共同性斜视占80%以上。

总之,共同性斜视是一种多发性眼病。

病因:病因:共同性斜视的病因目前还未能彻底了解,形成共同性斜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就某一斜视病人而言,也可能是几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1.解剖因素眼外肌先天发育异常、眼外肌附着位置异常、肌肉鞘膜异常、眼球筋膜与眼眶发育异常等因素,均可能引起眼外肌力量不均衡,继而导致眼位的异常。

由于这种异常是很轻微的,肌肉间日久产生调整和代偿性变化,逐渐表现为共同性斜视。

国内有人测量共同性斜视病人的眼外肌附着位置时发现,内斜视病人的内直肌比外斜视病人的内直肌的附着位置更靠近角膜缘。

而外直肌的附着位置更远离角膜缘,内斜度数越大,内直肌的附着位置距角膜缘越近。

外斜视病人的内直肌的附着位置距角膜缘远,且外斜角度越大,内直肌附着位置距角膜缘越远。

斜视的治疗规范 讲义

斜视的治疗规范 讲义

斜视的治疗规范北京同仁医院付晶一、前言斜视是常见的儿童眼病,患病率约为0.35%-3.3%。

儿童眼病第三位。

斜视不仅影响外观,还会影响双眼视觉功能,产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影响。

(一)定义1.正位视 (orthophoria) :向前方注视时眼外肌保持平衡,破坏融合后两眼均无偏斜的倾向。

临床少见,多数人都有小角度的隐斜。

2.斜视 (strabismus) :是指任何一眼视轴偏离的临床现象,可因双眼单视异常或控制眼球运动的神经肌肉异常引起。

3.术语多。

4.专科检查相对独立。

(二)分类按照不同因素:1.融合状态:同时两眼看到的物像在视觉中枢整合为一个物像称为融合。

( 1 )隐斜 (heterophoria , latent strabismus)( 2 )显斜 (manifest strabismus) :间歇性斜视 (intermittent tropia) 、恒定性斜视 (constant tropia)2.眼球运动及斜视角有无显著变化:( 1 )共同性斜视 (concomitant strabismus)( 2 )非共同性斜视 (noncomitant strabismus)3.注视眼:( 1 )交替性斜视 (alternative strabiamus)( 2 )单眼性斜视 (monocular strabismus)4.斜视发生年龄:(1)先天性斜视 (congenital strabismus)(2)后天性斜视5.偏斜方向:(1)水平斜视 (horizontal strabismus) :内斜视 (esotropia) 、外斜视 (exotropia)(2)垂直斜视 (vertical strabismus) :上斜视 (hypertropia) 、下斜视 (hypotropia)(3)旋转斜视 (torsional strabismus) :内旋斜视 (incyclotropia) 、外旋斜视 (excyclotropia)二、斜视检查斜视检查包括一般检查和专科检查,其中一般检查包括询问病史和主诉,如斜视发生的时间、症状、母亲妊娠史、诱因、恒定或间歇、视远还是视近出现、单眼或是交替、斜视出现时的状态、阳光下眯眼、视物成双、治疗史等;另外还有视力检查与屈光检查:远、近视力;裸眼与矫正视力以及望诊:假性斜视,间歇或恒定,异常头位等。

教案4 第四章斜视第一节内斜视

教案4 第四章斜视第一节内斜视

(5)评价看近时正附加的效果 增加正镜片内斜量的变小 ,说明内斜视中存在调节成分(至少部分调节性)。 (6)睫状肌麻痹验光 怀疑斜视、弱视或明显屈光不正时 ,必须行睫状肌麻痹验光。 (7)眼肌运动检查 (8)立体视 如果存在斜视,立体视可能变差或者消失。 (9)检查眼前段及眼后段的眼部健康状况来排除引起斜 视的器质性因素 对任一斜视和(或)弱视的儿童都必 须扩瞳检查眼底。
5.治疗 适当的远视处方可抵消斜视。如果可 治疗 能的话,可用光学手段先矫正斜视,然后 再考虑戴镜矫正视力。
矫正前
矫正后
6.矫正方法 矫正方法 (1)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 充分的睫状肌麻痹后全矫戴镜是非常重 要的。这样可消除看近及看远时的内斜视。 (2)非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 充分的睫状肌麻痹后全矫处方并持续 戴镜非常重要。这种矫正可消除看远时的内斜视。看近时遮盖 试验会发现残余内斜视,可通过正附加镜片来矫正。临床上可 开具双光镜片处方(一般超过2.5 D)。开具处方前,必须行遮盖 开具处方前, 开具处方前 试验,确保看近和看远时均已消除斜视。 试验,确保看近和看远时均已消除斜视。 注意: 注意:上述两种类型的斜视如果患儿无法接受睫状肌麻痹后全 矫处方,可结合小孔检影和远矫正视力给予最大量的正镜片矫 正。如果患儿看远有内斜视,则特别需要注意在开具处方时, 确保看远内斜视能完全抵消。看近时遮盖试验如发现残余内斜 视,可用附加镜片矫正。
二、调节性内斜视 调节性内斜视常伴有高度远视,AC/A值高,或者两者 兼而有之。调节性内斜视是引起儿童斜视的一种常 见类型,典型者发生于2~3岁。调节性内斜视可分为 两种不同的类型。 (1)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 高度远视是引起内斜视的原因 ,屈光矫正后能消除内斜视。 (2)非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 AC/A值高是引起内斜视的 原因。远视可能存在但度数多不高。典型的病例可 用正附加镜来减轻看近时的内斜视。 备注: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是类似屈光性和(或)非屈光性 调节性内斜视,使用附加正镜片只能减轻内斜视量 而不能消除内斜视。部分调节性内斜视一般可由未 矫正的远视或非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引起。

斜视1

斜视1

4.检查 (1)发病史 (2)测定偏斜量 比较看远和看近的偏斜量,以及侧向 注视时的偏斜量,是否是共同性和出现频率: · 婴幼儿:遮盖试验、Hirschberg试验,Bruckner试验 以及眼球运动。 · 大龄儿童和成人:遮盖试验、Hirschberg试验。 (3)视力 检查单眼视力,确认弱视。 · 婴儿:优先注视法,如Teller视力卡。 · 学前期儿童:Lea视力表等。 · 学龄期儿童:Snellen视力表或Log MAR视力表。 · 所有年龄:根据视力和注视眼位行系统规范的检查。 (4)眼球运动 确定眼球运动是否受限,眼肌是否亢进, 有否眼球震颤。
原则:

一经确诊即应开始治疗 伴有弱视应先治疗弱视 内斜视戴镜可正位则不手术,不能正位的可手术 矫正残留斜视 外斜视多需手术治疗 先天性斜视2岁左右早期矫正斜视预后较好

完全屈光调节性内斜视
部分屈光调节性内斜视
斜视的麻醉方式 1、局麻 2、全麻
斜视术前护理常规(局麻)
1、按眼科一般术前护理常规。 2、心理护理。耐心向病人解释,消除紧张和 恐惧心理因素,增强信心,取得病人术中、 术后配合,提高治疗效果。 3、术前晚给予镇静药物,保证充足睡眠,避 免受凉感冒。 4、术前禁食一次。 5、教会病人避免咳嗽及打喷嚏的方法,以防 影响手术效果。
斜视术后护理常规(局麻)
1、按眼科一般手术后护理常规。 2、观察辅料是否松脱,伤口有无渗血,定时 换药。 3、遵医嘱合理用药并细心讲解药物作用。 4、向病人及家属说明可能发生的复视现象逐 渐可消失。 5、患者若出现恶心、呕吐时,应向患者解释 为手术牵拉肌肉和麻醉反应。严重者遵医 嘱用药。
斜视术前护理常规(全麻)
眼球运动检查
角膜映光法
假性内斜视

关于斜视诊断和治疗中的一些常见问题的讨论

关于斜视诊断和治疗中的一些常见问题的讨论
– 可能发生弱视眼的连续(废用)性外斜。
整理课件
37
四、治疗方法中的一些问题
1.集合训练(笔尖训练)治疗
经过观察,认为对控制眼位无效。 诱发过度的自主性集合,但不能改善融合功能。 患者通过自主性集合和调节性集合控制眼位,
可诱发假性近视,产生视疲劳。当患者年龄渐 大,调节与集合能力减低,视疲劳更加明显。 手术:在术中过矫,或因集合掩盖了实际的斜 视度,使手术低矫。 主张在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前不使用集合训练。
– 双眼黄斑中心凹为视网膜对应点,其视 觉方向与眼位相符,所以内斜视为交叉 复视,外斜视为同侧复视。
整理课件
13
右眼外直肌麻痹
整理课件
14
右眼上斜肌麻痹
整理课件
15
两类检查方法的原理不同,不能 用同样的方法分析结果,否则会得出 错误的诊断。
整理课件
16
3.复视的可能原因
麻痹性斜视:
– 先天性:通常有代偿头位, – 后天性:以复视为主要症状。
多数人认为应尽快提高弱视眼的视力,使之具 备建立正常双眼视的条件后,尽早施行手术矫 正眼位。
美容正位的应择期手术。
整理课件
36
– 先行手术,术后双眼视力不等,仍不能建立完 善的双眼视。
– 术后治疗弱视还要继续遮盖单眼,不利于双眼 单视的建立。
– 手术后从外观上认为患儿的斜视已经治愈,不 再继续随诊,贻误了弱视的治疗。
41
谢谢
2005 - 4
整理课件
42
25
2.调节性内斜视:
– 内斜视合并远视:均应戴全矫镜观察。戴镜后 内斜度可能完全消失或减小,即为屈光性调节 性内斜视或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根据戴镜残留 的斜视度进行手术。

共同性斜视临床路径

共同性斜视临床路径

共同性斜视(除外垂直斜视)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1、第一诊断为共同性斜视(ICD-10:H50.0,H50.1);2、行斜视矫正术(手术码:15.11 15.22)。

二、诊断依据:根据《实用眼科学》(刘家琦、李凤鸣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年7月第2版)在所有的注视方向查得的视轴偏斜角度一致。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1、诊断明确;2、斜视度大小;3、屈光度数;4、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 5 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同性斜视(ICD-10:H50.0、H50.1)疾病编码;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如果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临床路径。

六、术前准备 2 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视力检查;2、屈光状态检查;3、眼位检查(角膜映光法、三棱镜中和法、弓形视野计法、同视机检查);4、眼球运动检查;5、牵拉试验;6、血细胞分析+凝血4项、尿液分析+尿沉渣分析、大便常规+OB、7、免疫常规、住院生化8、心电图、胸部正侧位片;七、选择用药:1、入院当日至术前,术眼局部滴用抗生素眼水,每日3次;2、预防性用药:第一代头孢类,术前30分钟使用。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3天1、麻醉方式:局麻/全麻;2、输血:无。

九、术后住院恢复2 天,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1、视力检查;2、眼位检查;3、眼球运动检查;4、术后眼局部用药:典必殊/同类药物。

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1、手术后反应较轻,全身情况稳定;2、无明显并发症。

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术前化验检查;2、术后炎症反应或并发症;3、周末、节假日;4、患者有其他原因不同意出院。

共同性斜视(除外垂直斜视)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共同性斜视(ICD10:H50.0、H50.1);行斜视矫正术(手术码:15.11 15.22)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5 天日期住院第一天住院第二天住院第三天(手术日)诊疗工作☐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完成“首次病程记录”书写☐完成“住院病历”书写☐将“共同性斜视(除外垂直斜视)诊疗计划书”交给患者☐开具各项检查单☐上级医师查房与手术前评估☐向患者及其家属交代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注意事项并签署“手术同意书”☐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核实各项检查结果是否正常☐术前准备☐手术前再次确认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和准备手术的眼睛☐手术(斜视矫正术)☐完成“手术记录”☐完成“手术日病程记录”☐向病人及其家属交代手术后注意事项医嘱长期医嘱:☐眼科Ⅱ级护理或Ⅲ级护理☐抗生素眼水点术眼 Qid临时医嘱:☐血细胞分析+凝血4项、尿液分析+尿沉渣分析、大便常规+OB☐免疫常规、住院生化☐心电图☐胸部正侧位片长期医嘱:☐眼科Ⅱ级护理或Ⅲ级护理☐抗生素眼水点术眼 Qid临时医嘱:☐拟明日在麻醉下行眼“斜视矫正术”☐术前15分钟眼滴“表麻药”3次长期医嘱:☐眼科Ⅰ级护理或Ⅱ级护理☐“典必殊”药水Qid临时医嘱:☐根据病情需要下达护理1、入院接待☐护士自我介绍,认识病人,致以问候☐核对姓名、诊断,及手腕标1、每班监测体温情况2、协助患者做好个人卫生及皮肤清洁3、健康教育1.完善必要的送手术前准备☐监测生命体征☐持病历核对床号、姓名、诊断,术式及手腕标识带、药物过敏史☐确认术前检查、医嘱均已完成识带☐安排床位☐填写一览表、床头卡☐介绍主管医生、护士、护长2.建立患者健康档案☐询问病情,采集简单病史☐检测生命体征、体重☐全面评估病人,完成首次护理记录□完成护理病历3.签署知情同意书☐廉洁行医协议书☐病情委托书☐耗材使用意向书☐诊疗及药物使用意向书4.健康教育☐介绍环境设施及常规诊疗程序☐住院相关制度宣教:生活、卫生、外出☐提醒社保病人入院3天内办理登记手续☐介绍“共同性斜视”的疾病☐告知术前准备相关事宜□术前取下首饰、活动假牙、假发,沐浴、更衣,、男士刮胡须□贵重物品妥善放置□ 60岁以上者留陪护□术前练习眼睛凝视,术中避免眼球转动☐告知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及并发症☐告知术后保持眼部清洁的益处和必要性☐告知术后普食,尽量手术日进食软食或半流食☐告知患者及家人手术回病房可能继续静脉输液,目的是预防感染、减轻不适及时发现异常,不必紧张☐心理辅导:鼓励说出心里感受,有针对性疏导,解除其顾虑接诊护士签名☐确认患者处于正常术前状态☐确定送手术方式(车床、步行)☐协助患者更衣☐取下首饰、发夹、眼镜及活动假牙☐填写术前准备单☐遵医嘱准备术前和术中用药☐20%肥皂水、生理盐水清洗外眼皮肤,1/7000升汞液、生理盐水冲洗术眼结膜囊,75%酒精消毒外眼皮肤后用敷料包眼2.送手术☐携病历、交接表、手术用药等送手术☐与家人一同把病人送到手术室☐通知手术室护士接病人☐与接手术护士共同查对病区、床号、姓名、诊断、术式及手腕标识带,术前用药,是否签署手术同意书等执行护士签名3.接术后病人☐病人回房前铺好病床☐与手术室护士一同交接,协助过床☐了解术中情况、麻醉及手术方式☐查看和核对静脉通道、输液情况☐查看病人受压皮肤,伤口渗血情况☐检测生命体征特点、常用治疗方法及效果、术前检查内容及程序,住院时间、大致住院费用等☐告知手术安排、送接手术程序接诊护士签名5.执行医嘱☐已开具的治疗医嘱☐打印检验条码☐胸部透视或正、侧位X-Ray 摄片、心电图检查☐术眼滴抗生素眼药执行护士签名6.按时巡视病人,观察病情7.认真完成交接班4.执行医嘱☐术眼滴抗生素眼药☐已开具的治疗医嘱☐执行胸部透视或正、侧位X-Ray摄片、心电图检查,确认检查结果已回,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执行护士签名5.按时巡视病人,观察病情6.认真完成交接班☐告知陪护人观察项目及报告方法☐书写接手术护理记录☐组长在护理记录空白处开专科观察项目执行护士签名4.健康教育☐告知病人术后平卧或自然舒适卧位☐进食普食,手术日尽量进食软食或半流食☐勿碰撞按压眼部,勿让水进入眼内5.查对和执行术后医嘱☐按医嘱补液☐定时监测生命体征☐定时检查眼部情况☐向主管或值班医生通报各种突发事件和异常情况☐随时提供必要的帮助执行护士签名6.协助病人进行擦浴7.按时巡视病人,观察病情8.认真完成交接班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具体原因:1.2.□无□有,具体原因:1.2.□无□有,具体原因:1.2.护士签名A班P班N班A班P班N班A班P班N班医师签名日期住院第四天(术后第一日)住院第五天(出院日)诊疗工作☐检查病人☐上级医师查房:确定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有无并发症及其处理☐为病人换药☐完成术后病程记录☐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术后恢复情况☐上级医师查房,确定今日是否可以出院☐若患者近日可以出院,则:☐完成“出院纪录”☐通知出院处☐通知患者及家属今日出院☐向患者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预约复诊时间☐将“出院记录”副本及“诊断证明”交给患者医嘱长期医嘱:☐眼科Ⅰ级护理、Ⅱ级护理☐“典必殊”药水滴术眼 Qid临时医嘱:☐根据病情需要下达长期医嘱:☐眼科Ⅰ级护理、Ⅱ级护理☐“典必殊”药水 Qid临时医嘱:☐今日出院出院带药:☐“典必殊”眼药水1支,4次/日,持续1周护理与健康教1.医护沟通☐晨交班时通报患者术后情况☐向主管医生通报患者特殊感受和需求执行护士签名2.执行相关医嘱☐定时监测生命体征1.医护沟通☐晨交班时通报患者术后恢复情况☐通报病人处于可出院休息的良好状态执行护士签名2.协助办理出院☐告知出院程序:持押金单和结算单到1楼出入育☐指导饮食、活动☐按医嘱滴眼、补液治疗3.健康教育☐术后第一天可下床活动,要循序渐进、防摔、体位性低血压等,避免俯首用力,注意安全☐保持眼部清洁,勿让水进入眼内☐保护术眼, 勿碰撞按压眼部☐强调陪护人员不能在病床上坐、躺☐告知术后可进食普食,要避免过硬食物☐告知术后探视及注意事项☐详细解答术后疼痛及各种异常感受执行护士签名4.按时巡视病人,观察病情,书写护理记录5.认真完成交接班院处办理结帐手续并打印住院费用清单;到护士站取回门诊病历、出院证明、假单;如有需要到五楼病案室复印检查结果☐告知专家、专科开诊时间3.出院教育☐告知患者保持眼部清洁,勿碰撞按压眼部,勿让水进入眼内,勿进食硬质食物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按医嘱用药和到门诊复诊,教会病人和家人眼药水的使用和保管方法4.征询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意见5.送病人至电梯口6.书写出院护理记录,完成病历质控执行护士签名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具体原因:1.2.□无□有,具体原因:1.2.护士签名A班P班N班A班P班N班医师签名。

急性共同性斜视怎样治疗?

急性共同性斜视怎样治疗?

急性共同性斜视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急性共同性斜视的治疗方法,治疗急性共同性斜视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急性共同性斜视应该吃什么药。

*急性共同性斜视怎么治疗?*一、西医*1、治疗1. 保守治疗急性共同性内斜视主要因复视及内斜而就诊。

如内斜度较小,复视干扰不大者可以观察,或先采取保守治疗,用最低度的三棱镜底向外,分别戴于双眼以中和复视。

如果是因融合功能暂时遭到破坏,由本来的内隐斜变成内斜视者,经过一段时间后,内斜视和复视可以消失,因此也可以观察,并保守治疗半年至1年。

如内斜度数较大,待症状稳定后(以6个月以上为好),可以采取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手术定量与方法和普通斜视相同,可行双眼内直肌后退或单眼内直肌后退加外直肌缩短术,但在手术过程中应用Maddox杆加三棱镜反复调整手术量直至复视消失为止。

最好是看近保留少量外隐斜,看远保留少量内隐科,这样比较符合生理状况,如术前融合功能较差,需经同视机进行融合训练,融合力达10°以上时,再手术,这样术后消除复视的效果更为可靠。

由脑部疾患造成的急性共同性斜视,尤其是外斜视,病因治疗颇为重要。

根据病情的程度,有的病例术后仍有复视。

所以术前应作牵拉试验或三棱镜消除复视试验等,以预测术后复视的情况,如果术前牵拉试验复视消失,则术后效果较为可靠。

*2、预后因本病具有一定程度的双眼视功能,预后一般较好,术后复视可以消失,并可取得一定程度的立体视。

*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急性共同性斜视怎么治疗,急性共同性斜视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急性共同性斜视方面的知识,请关注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急性共同性斜视”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者的临床特点及

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者的临床特点及

别诊断:采用平扫+增强MRI 定量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的决策树模型[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9,42(05):626.[11]李莹莹,傅璠,刘元波,等.MRI 强化程度鉴别诊断小脑囊实性血管母细胞瘤与毛细胞星形细胞瘤[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20,17(1):31-34.[12]邵华,姜磊,贾文霄,等.脑胶质瘤多序列MRI 影像学表现及其鉴别诊断价值探讨[J].中国CT 和MRI 杂志,2019,17(11):1-3,12.[13]龙春琴,周志强,贺文俊,等.CT 联合MRI 检查在脑胶质瘤术前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CT 和MRI 杂志,2020,18(6):9-11,21.[14]李鹏,梁浩然,杨旭,等.MRI 平扫+增强扫描在脑胶质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9,16(5):245-247.[15]VIZCAINO MA,PALSGROVE DN,YUAN M,et al.Granular cellastrocytoma:an aggressive IDH IDH -wildtype diffuse glioma with molecular genetic features of primary glioblastoma [J].Brain Pathol,2019,29(2):193-204.[16]WILLARD VW,BERLIN KS,CONKLIN HM,et al.Trajectories ofpsychosocial and cognitive functioning in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brain tumors treat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J].Neuro Oncol,2019,21(5):678-685.(收稿日期:2022-06-28)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分析雷新平1,李瑶2,陈雪艺2,唐艳11.宝鸡市人民医院眼科,陕西宝鸡721000;2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共同性内斜视(ACCE)患者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

A 型肉毒素显微注射治疗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临床疗效分析

A 型肉毒素显微注射治疗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临床疗效分析

收稿日期:2018 ̄11 ̄26ꎻ修回日期:2019 ̄01 ̄13第一作者:岳鹏程ꎮE ̄mail:yuepengcheng6@163.com通信作者:宫华青ꎮE ̄mail:hqgong01@163.comdoi:10.6040/j.issn.1673 ̄3770.0.2018.547A型肉毒素显微注射治疗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临床疗效分析岳鹏程1ꎬ王园2ꎬ万晓梅2ꎬ宫华青2(1.潍坊医学院ꎬ山东潍坊261053ꎻ2.山东省眼科研究所青岛眼科医院ꎬ山东青岛266071)摘要:目的㊀探讨手术显微镜下经球结膜微小切口眼外肌A型肉毒毒素(BTXA)显微注射治疗急性共同性内斜视(AACE)的临床疗效ꎮ方法㊀回顾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于青岛眼科医院行BTXA显微注射治疗的AACE患者资料ꎮ注射前行眼科常规检查㊁眼位㊁眼球运动及复视检查并记录ꎮ于手术显微镜下经内直肌附着处1~2mm的球结膜微小切口暴露内直肌止端完成BTXA注射ꎮ注射后1周㊁1个月及3个月时行眼科常规检查㊁眼位㊁眼球运动及复视检查并记录ꎮ结果㊀患者共28例(30眼)ꎮ治疗前平均斜视度为(33.2ʃ15.6)ә(+15ә~+60ә)ꎮ治疗1周㊁1个月㊁3个月时的平均斜视度数分别下降至(9.8ʃ7.2)ә(P<0.001)㊁(7.8ʃ3.4)ә(P<0.001)㊁(9.3ʃ5.2)ә(P<0.001)ꎻ术后1周㊁1个月㊁3个月复诊的斜视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ꎮ术后1周复查时ꎬ6.7%(2/30)的注射眼出现眼上睑轻度下垂ꎬ6.7%(2/30)的注射眼出现<10ә的垂直斜视ꎬ1个月复诊时以上症状均消失ꎻ注射后3个月ꎬ78.6%(22/28)的患者复视症状消失ꎬ7.2%(2/28)的患者复视减轻ꎬ14.2%(4/28)的患者未见明显改变ꎮ结论㊀BTXA显微注射治疗AACE操作安全㊁并发症发生率较低㊁治疗效果确切ꎬ是无肌电图引导下眼外肌注射的较理想选择ꎮ关键词:A型肉毒素ꎻ急性共同性内斜视ꎻ显微手术中图分类号:R777.4+1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673 ̄3770(2019)02 ̄0119 ̄04引用格式:岳鹏程ꎬ王园ꎬ万晓梅ꎬ等.A型肉毒素显微注射治疗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临床疗效分析[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ꎬ2019ꎬ33(2):119 ̄122.YUEPengchengꎬWANGYuanꎬWANXiaomeiꎬetal.ClinicalanalysisofbotulinumtoxintypeAmicroinjectioninthetreatmentofacuteacquiredconcomitantesotropia[J].JOtolaryngolOphthalmolShandongUnivꎬ2019ꎬ33(2):119 ̄122.ClinicalanalysisofbotulinumtoxintypeAmicroinjectioninthetreatmentofacuteacquiredconcomitantesotropiaYUEPengcheng1ꎬWANGYuan2ꎬWANXiaomei2ꎬGONGHuaqing21.WeifangMedicalUniversityꎬWeifang261053ꎬShandongꎬChinaꎻ2.ShandongInstituteofOphthalmologyꎬQingdaoEyeHospi ̄talꎬQingdao266071ꎬShandongꎬChinaAbstract:Objective㊀ToinvestigatetheclinicalefficacyofmicroinjectionofbotulinumtoxintypeA(BTX ̄A)intoextraocularmusclesthroughamicrosurgicalmicroincisionofthebulbarconjunctivainthetreatmentofacuteacquiredconcomitantesotropia(AACE).Methods㊀Aretrospectiveanalysisofcontinuouscaseswasperformed.ThedataofAACEpatientstreatedwithBTX ̄AmicroinjectioninQingdaoEyeHospitalbetweenMarch2017andJuly2018werereviewed.Routineexaminationwasconductedꎬandtheeyepositionꎬeyemovementꎬanddiplopiabeforeinjectionwererecorded.BTX ̄Ainjectionwasadministeredunderasurgicalmicroscopethroughasmallconjunctivalincisionof1 ̄2mmattheadhesionoftheinternalrectusmuscletoexposeitsdistalend.Routineophthalmicexaminationwasperformedꎬandeyepositionꎬeyemovementꎬanddiplopiawereexamined1weekꎬ1monthꎬand3monthsaftertheinjection.Results㊀Atotalof28AACEpatients(30eyes)weretreatedwithBTX ̄AmicroinjectioninQing ̄daoEyeHospitalbetweenMarch2017andJuly2018.Theaveragestrabismusbeforetreatmentwas33.2ʃ15.6ә(+15ә~+60ә).Themeanstrabismusat1weekꎬ1monthꎬand3monthsoftreatmentdecreasedto9.8ʃ7.2ә(P<0.001)ꎬ7.8ʃ3.4ә(P<0.001)ꎬ9.3ʃ5.2ә(P<0.001)ꎬrespectively.Therewereno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sinstrabismusbetweenthepatientswhowerere ̄examined1weekꎬ1monthꎬand3monthsafterthesurgery(P>0.05).Postoperativereviewafter1weekꎬ6.7%(2/30)ofthein ̄jectioneyeeyelidptosisslightlyꎬ6.7%(2/30)oftheinjectedeye<10trainingverticalstrabismusꎬ3mre ̄examinationoftheabovesymptomshavedisappeared.Threemonthsaftertheinjectionꎬthesymptomsofdiplopiadisappearedin78.6%(22/28)patientsꎬde ̄creasedin7.2%(2/28)patientsꎬandshowednosignificantchangein14.2%(4/28)patients.Conclusion㊀BTX ̄AmicroinjectionforAACEissafeꎬhasalowincidenceofcomplicationsꎬiseffectiveꎬandisanidealchoicefortheinjectionofextraocularmuscleswithoutEMGguidance.Keywords:TypeAbotulinumtoxinꎻAcuteacquiredconcomitantesotropiaꎻMicrosurgery㊀㊀肉毒杆菌毒素A(botulinumtoxinAꎬBTXA)是肉毒杆菌在繁殖过程中分泌的一种细菌外毒素ꎬ能作用于胆碱能运动神经的末梢ꎬ干扰乙酰胆碱的释放ꎬ从而影响肌肉组织的收缩ꎮ正是基于BTXA这一机制ꎬScott等[1]将BTXA应用于斜视的治疗ꎮ但由于需肌电图仪(electromyographyꎬEMG)及高频超声等设备的辅助ꎬ而此类设备在国内尚未商品化ꎬ使得BTXA在我国斜视领域的实际应用受到了限制ꎮ且由于EMG的注射针头需沿肌肉走行较长ꎬ且为非直视下操作ꎬ易造成穿透巩膜的风险ꎮ因此BTXA的注射方式一直在改良ꎮ本研究旨在探讨经结膜微小切口的显微BTXA注射法治疗急性共同性内斜视(acuteacquiredcomitantesotropiaꎬAACE)的临床效果ꎮ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一般资料㊀回顾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于青岛眼科医院接受BTXA(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注射治疗的ACCE患者资料ꎮ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ꎬ符合纳入标准的AACE患者共28例(30眼)ꎬ其中男性占53.6%(15/28)ꎮ患者平均年龄为27.3ʃ10.5(4~62)岁ꎮ屈光度-5D~+6Dꎬ矫正视力0.6~1.0(90%患者矫正视力ȡ0.8)ꎬ治疗前斜视度(33.2ʃ15.6)ә(+15ә~+60ә)ꎬ其中2例患者行双眼注射ꎬ其余均为单眼注射ꎬ1例4岁儿童行短暂吸入式全身麻醉后注射药物ꎬ其余患者年龄均超过13岁ꎬ行局部麻醉下注射ꎮ纳入标准:①符合AACE的诊断标准:均为突然发生的内斜视ꎻ复视像检查为同侧复视ꎬ各眼位下复像距离未见明显差别ꎻ各方向眼球转动均无明显异常ꎻ②经颅脑CT㊁MRI及神经内科会诊排除神经系统疾病[2]ꎮ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ꎮ本研究经青岛眼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ꎮ1.2㊀检查方法㊀注射前分别行眼科常规检查(眼压㊁验光㊁裂隙灯㊁直接检眼镜等)㊁复像检查㊁眼球运动有无受限情况㊁三棱镜+遮盖法或马氏杆+三棱镜检查斜视度ꎮ1.3㊀注射操作㊀0.5%爱尔卡因(Alcon)表面麻醉后ꎬ在手术显微镜下经内直肌附着点处切开球结膜1~2mmꎬ将内直肌止端暴露于显微镜视野下ꎬ经斜视钩将内直肌轻微提起ꎬ与肌肉走行方向呈15ʎ夹角进针将BTXA注入肌肉或肌鞘内ꎮ所有患者单眼BTXA注射剂量为1.25~5Uꎬ每次注射液体容积总量<0.1mLꎮ每条肌肉最大用量不超过5UꎮBTXA具体用量参考本团体以往文献[3]及用药说明书:斜视度<20әꎬ每条肌肉注射量为1.25~2.5Uꎻ20ә<斜视度<40әꎬ每条肌肉注射量为2.5~3.5Uꎮ斜视度>40әꎬ每条肌肉注射量为2.5~5Uꎮ1.4㊀效果评价㊀治疗后1周㊁1个月和3个月时随访ꎬ观察眼位ꎬ使用三棱镜+遮盖法或三棱镜+马氏杆测量残留斜视度数ɤ10әꎬ即视为正位ꎬ残留斜视度>10ә即视为非正位ꎬ统计正位率ꎬ观察有无并发症ꎬ询问复视症状改善的程度ꎬ检查眼球运动有无受限ꎬ并行眼位照相以留存ꎮ1.5㊀统计学处理㊀采用SPSS19.0软件ꎬ将治疗前眼位斜视度分别与1周㊁1个月㊁3个月复诊时眼位斜视度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ꎬ检验水准α=0.05ꎮ2㊀结㊀果2.1㊀斜视度㊀注射前平均斜视度为(33.2ʃ15.6)әꎬ注射后1周平均斜视度(9.8ʃ7.2)ә(t=9.75ꎬP<0.001)ꎻ注射后1个月平均斜视度(7.8ʃ3.4)ә(t=9.08ꎬP<0.001)ꎻ注射后3个月斜视度(9.3ʃ5.2)ә(t=9.26ꎬP<0.001)ꎻ注射1周与注射1个月后斜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6ꎬP>0.108)ꎻ注射1周与注射3个月斜视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ꎬP>0.704)ꎮ注射1个月与注射3个月斜视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8ꎬP>0.105)ꎮ如图1ꎮ图1㊀注射前后不同时期患者斜视度Fig.1㊀Degreeofstrabismusinpatientsatdifferentperiodsbe ̄foreandafterinjection2.2㊀正位率㊀治疗后1周正位率为92.9%(n=26/28)ꎬ1个月正位率为85.8%(n=24/28)ꎬ3个月正位率75.0%(n=21/28)ꎮ2.3㊀并发症㊁复视㊁眼球运动情况㊀术后1周复查时2眼(6.7%ꎬ2/30)出现注射眼上睑轻度下垂ꎬ2眼(6.7%ꎬ2/30)出现<10ә的垂直斜视ꎬ1个月复诊时以上症状均消失ꎻ注射3个月后ꎬ78.6%(22/28)的患者复视症状消失ꎬ7.2%(2/28)的患者复视减轻ꎬ14.2%(4/28)的患者未见明显改变ꎻ眼球运动均无明显受限ꎮ2.4㊀其他㊀另有4例患者注射3个月后复诊ꎬ再次出现复视ꎬ但眼位内斜<15әꎻ于第一次注射3个月后再次行微小剂量BTXA二次注射ꎬ其中有3例复视消失ꎻ另外1例患者ꎬ同一眼行2U的BTXA注射ꎬ1周后复查时眼位呈外斜状态ꎬ外斜度为15әꎬ因患者自觉难以接受ꎬ再次以相同方式下行同一眼外直肌BTXA注射1.5Uꎬ至末次随访时ꎬ眼位及自感症状均良好ꎮ3㊀讨㊀论㊀㊀BTXA是一种大蛋白分子ꎬ当注入肌肉时ꎬ可以与停留在胆碱神经末梢的相应靶位点结合ꎬ进而激活一系列酶促反应ꎬ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ꎬ并在注射后3~5d导致肌肉无力或麻痹ꎮ其在斜视治疗方面的应用已有30余年的历史ꎬ在眼球震颤㊁痉挛性斜颈等疾病的治疗ꎬ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3 ̄9]ꎮ1996年ꎬ吴晓等[10]最早报道了国产BTXA应用于斜视治疗并取得满意效果ꎮ对于BTXA眼外肌注射的操作方法主要分为非肌电图引导的结膜直接注射和EMG辅助引导下的眼外肌注射ꎮEMG的注射针头需沿肌肉走行较长ꎬ容易造成药物向其他眼外肌扩散的风险ꎬ从而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11]ꎬ因此BTXA的注射方式一直在改良ꎮCampos在眼外肌表面行结膜切口ꎬ在肉眼直视下将BTXA注射于肌肉中ꎬ认为此注射方式可以更准确地将BTXA注射到需要矫正的眼外肌自身范围内ꎬ从而减少BTXA注射后药物蔓延累及额外眼外肌ꎬ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2]ꎮ但结膜切口过大ꎬ易造成瘢痕ꎬ会干扰后期再次注射或手术操作ꎻ大切口对眼表结构破坏明显ꎬ影响杯状细胞正常功能ꎬ易产生干眼ꎮ本研究采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微小切口注射BTXAꎬ切口仅约2mmꎬ无需缝合ꎬ所遗留瘢痕组织甚小ꎬ不影响后期手术或反复注射操作ꎻ显微注射另一优势是定位准确ꎬ手术显微镜直视下行整个注射操作ꎬ可保证绝大部分BTXA停留在肌肉或肌鞘内ꎬ可有效减少因药物外溢造成的多种并发症ꎮ以往ꎬAACE是属于内斜视中较罕见类型ꎬ常突然发病ꎬ且伴有复视ꎬ并无相应眼外肌麻痹症状㊁并具有不同程度的双眼视ꎮ但随着现代科技与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ꎬ电子产品的普及和生活压力增大ꎬ熬夜工作及高频率使用电子产品ꎬ造成双眼过度会聚以致眼外肌肌肉平衡作用失调ꎬAACE发病率呈明显升高态势ꎬ由之前的罕见变为比较常见ꎮ既往对AACE这一疾病认识不足ꎬ对于其治疗方式的选择ꎬ尚未达成共识ꎮ一些学者认为ꎬ此类内斜视可采用手术治疗[13 ̄14]ꎮ由于AACE有一定的自愈倾向ꎬ而手术方式治疗AACE属于不可逆性操作ꎬ且需等待6个月以上斜视度数稳定后进行ꎬ若过早干预容易过矫ꎬ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ꎮ因此ꎬMichael等[15]对49例急性共同性内斜儿童进行分组ꎬ分别给予BTXA注射和手术治疗ꎬ经过6个月以上的随访观察ꎬ长期疗效满意ꎬ且手术组和BTXA组斜视度并未见明显差异ꎬ证实BTXA可作为治疗斜视的替代疗法ꎮ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ꎬ患者不愿像以往一样长期忍受AACE带来的痛苦ꎬ愿意尽早接受治疗ꎬ得以心理和工作上的补偿ꎮ因此ꎬ注射BTXA治疗AACEꎬ花费少ꎬ可早期干预ꎬ周期短ꎬ并发生症少ꎬ在AACE治疗中有其独到优势ꎮBTXA注射治疗斜视有一定的局限性ꎬ如药物作用随时间增长呈递减趋势ꎬ药物作用存在不稳定因素ꎬ且药物易向注射区外扩散ꎬ容易造成注射侧眼上睑下垂或者并发垂直斜视ꎮ为了解决注射BTXA向周围组织的扩散问题ꎬ有学者通过使用BTXA联合透明质酸钠与单独使用BTXA溶液治疗斜视的对比实验研究发现ꎬ联合透明质酸钠组的上睑下垂发生率较对照组由20.8%下降至2.1%[16]ꎮ考虑到联合透明质酸钠使注射总容量增加ꎬ易造成药物外溢ꎬ本研究未采用透明质酸钠联合BTXA注射ꎬ通过采用严格控制注射操作ꎬ减少注射过程中药液外溢ꎬ确保注射精准㊁平稳ꎬ以及严格控制用药量ꎬ把注射药液总量限制在0.1mL内调整注射单位ꎬ就能明显降低注射后上睑下垂发生率ꎮ核心提示ꎬ控制注射药液总量是防止并发症的关键ꎮ对于肉毒素二次注射时机的选择应该较为慎重ꎬ本研究中有1例短期内二次注射后产生过矫ꎮ推测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该患者客观斜视度与主观复视感觉不完全一致ꎬ短期内出现复视是由患者融合功能欠佳而非斜视造成ꎮ再者药物失效周期因人而异ꎬ相对于其他二次注射患者ꎬ该患者首次注射的BTXA在肌肉内还未完全代谢ꎬ和二次注射药物起到累积作用ꎬ导致短期内过矫形成外斜ꎻ另外患者出现复视症状有一定自愈倾向ꎬ在自行恢复期内注射导致过矫ꎮ因此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应谨慎选择BTXA二次注射时机ꎬ不宜在较短时间内进行二次注射ꎬ以防止短期内二次注射形成的过矫ꎮ总之ꎬBTXA显微注射治疗AACE近期效果理想ꎬ安全性高且并发症少ꎬ是一种可靠㊁有效的治疗AACE的方式ꎬ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ꎮ本研究的不足是随访时间较短ꎬ未能进一步观察注射后长期变化ꎬ我们会在进一步研究中增加病例数量㊁延长观察时间ꎬ以期待更满意的长期临床效果ꎮ参考文献:[1]ScottAB.Botulinumtoxininjectionintoextraocularmus ̄clesasanalternativetostrabismussurgery[J].JPediatrOphthalmolStrabismusꎬ1980ꎬ17(1):21 ̄25. [2]李凤鸣.中华眼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ꎬ2006:2721 ̄2272.[3]温晏ꎬ万鲁芹ꎬ万晓梅ꎬ等.眼表微创法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斜视[J].眼科新进展ꎬ2012ꎬ32(4):379 ̄381.WENYanꎬWANLuqinꎬWANXiaomeiꎬetal.Minimal ̄lyinvasiveinjectionofbotulinumtoxintypeAfromocu ̄larsurfaceforstrabismus[J].RecentAdvancesinOph ̄thalmologyꎬ2012ꎬ32(4):379 ̄381.[4]MarshIBꎬBotulinumToxinInOphthalmologyIsUs ̄edToReduceTheFunctionOfTheEyelidMusclesInSpasmsOrTherapeutically.[J].HospMedꎬ2003ꎬ64(8):464 ̄467.[5]EtezadRazaviMꎬSharifiMꎬArmanfarF.Efficacyofbotulinumtoxininthetreatmentofintermittentexotropia[J].Strabismusꎬ2014ꎬ22(4):176 ̄181.doi:10.3109/09273972.2014.962750.[6]AmeriAꎬMirmohammadsadeghiAꎬMakatebAꎬetal.Clinicaloutcomesofbotulinumtoxininjectioninpatientswithcerebralpalsyandesotropia[J].Strabismusꎬ2015ꎬ23(1):8 ̄13.doi:10.3109/09273972.2014.999798. [7]deAlbaCampomanesAGꎬBinenbaumGꎬCampomanesEguiarteG.Comparisonofbotulinumtoxinwithsurgeryasprimarytreatmentforinfantileesotropia[J].JAA ̄POSꎬ2010ꎬ14(2):111 ̄116.doi:10.1016/j.jaapos.2009.12.162.[8]JonesAꎬJainS.Botulinumtoxin:anoveltreatmentforpediatriccyclicesotropia[J].JAAPOSꎬ2014ꎬ18(6):614 ̄615.doi:10.1016/j.jaapos.2014.07.155. [9]TejedorJꎬDíezL.Temporarymanagementofdiplopiawithbotulinumtoxininmultipleocularmotorcranialneu ̄ropathies[J].EurJOphthalmolꎬ2012ꎬ22(6):1042 ̄1044.doi:10.5301/ejo.5000202.[10]吴晓.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斜视的远期疗效观察[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ꎬ1996ꎬ4(3):100 ̄103.WUXiao.Along ̄termtherapeuticeffectofbotulinumtoxinAforthetreatmentofstrabismus[J].ChineseJournalofStrabismus&PediatricOphthalmologyꎬ1996ꎬ4(3):100 ̄103.[11]McNeerKWꎬTuckerMGꎬSpencerRF.ManagementofessentialinfantileesotropiawithbotulinumtoxinA:re ̄viewandrecommendations[J].JPediatrOphthalmolStrabismusꎬ2000ꎬ37(2):63 ̄67ꎻquiz101 ̄2. [12]CamposECꎬSchiaviCꎬBellusciC.Criticalageofbotu ̄linumtoxintreatmentine ̄ssentialinfantileesotropia.[J].JPediatrOphthalmolStrabismusꎬ2000ꎬ37(6):328 ̄32ꎬ354 ̄355.[13]任美玉ꎬ王琪ꎬ王利华ꎬ等.急性获得性共同性内斜视的临床特征及手术疗效[J].中华眼科杂志ꎬ2017ꎬ53(12):908 ̄916.doi:10.3760/cma.j.issn.0412 ̄4081.2017.12.006.RENMeiyuꎬWANGQiꎬWANGLihuaꎬetal.Clinicalfeaturesandsurgicaloutcomesofacuteacquiredcomitantesotropia[J].ChineseJournalofOphthalmologyꎬ2017ꎬ53(12):908 ̄916.doi:10.3760/cma.j.issn.0412 ̄4081.2017.12.006.[14]何丽ꎬ马鲁新ꎬ赵博军ꎬ等.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临床特点㊁治疗方法及长期疗效[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ꎬ2018ꎬ32(3):89 ̄90ꎬ95.doi:10.6040/j.issn.1673 ̄3770.0.2017.544.HELiꎬMALuxinꎬZHAOBojunꎬetal.Clinicalcharac ̄teristicsofacuteconcomitantesotropia:long ̄termeffectsofcurativetreatmentapproaches[J].JournalofOtolar ̄yngologyandOphthalmologyofShandongUniversityꎬ2018ꎬ32(3):89 ̄90ꎬ95.doi:10.6040/j.issn.1673 ̄3770.0.2017.544.[15]WanMJꎬMantagosISꎬShahASꎬetal.Comparisonofbotulinumtoxinwithsurgeryforthetreatmentofacute ̄onsetcomitantesotropiainchildren[J].AmJOphthal ̄molꎬ2017ꎬ176:33 ̄39.doi:10.1016/j.ajo.2016.12.024.[16]ChenJꎬDengDꎬZhongHꎬetal.Botulinumtoxininjec ̄tionscombinedwithorwithoutsodiumhyaluronateintheabsenceofelectromyographyforthetreatmentofinfan ̄tileesotropia:apilotstudy[J].Eye(Lond)ꎬ2013ꎬ27(3):382 ̄386.doi:10.1038/eye.2012.264.(编辑:王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表现
发病突然,先有复视后发生内斜或两者同时发生。 复视呈同侧水平性,看远时复像间距大,看近时 复像间距小,但在同一距离方向复像间距相等。 眼球运动各方向正常。 斜视角多在10△~40△ 之间。
具有一定的双眼视功能。
临床分型:
Swan型 : 融合功能遭到破坏,人为阻断双眼单 视后发生的急性内斜视。
急性共同性内斜视
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 孔庆兰
急性共同性内斜视,为发病较突然的 双眼视轴不平行,眼位偏斜,伴有复视, 斜视角在各方向间距相等,无眼外肌麻痹 及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器质病变的一种特 殊类型内斜视。多发生于较大儿童或成人。
病因
可能与融合功能有关。单眼遮盖治疗弱视时、 一眼外伤或因眼病视力降低时,融合功能遭到破 坏。也有人认为,未经矫正的近视,阅读距离过 近增加了内直肌的张力,使外展融合储备力对其 失去控制而发生。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及分型,诊断并不困难。
鉴别诊断
1.开散麻痹: 开散麻痹的临床表现与急性共同 性内斜视有很多相同之处,但开散麻痹多伴有神 经系统疾病。如脑炎、多发行硬化、头颅外伤、 脑出血等。 2.辐辏痉挛: 看远时为同侧复视,看近为交叉 复视,外展融合力正常,远视力下降。
治疗
如斜视度小,复视能够耐受可保守治 疗或用三棱镜治疗。如6个月后仍未恢复, 且斜视度大,可行手术矫正,手术效果较 好。
பைடு நூலகம்
急性共同性内斜视(Burian-Franceschetti型)
急性共同性外斜视
Burian-Franceschetti型:
突然内斜视,伴有复视,斜视度较大,无眼 外肌麻痹体征,无屈光不正及调节因素。在发病 前融合范围可能较小,勉强保持着双眼正位,但 在心理紧张、身体虚弱等情况下破坏融合而发病。
Bielschowsky型 :
发生于未经矫正的-5.00D左右的近视成年人。 由于经常从事近距离工作,看近有融合,看远有 同侧复视,无眼外肌麻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