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杂感》高考诗歌精读

合集下载

2021中考作文写作素材积累:鲁迅先生的著名诗句

2021中考作文写作素材积累:鲁迅先生的著名诗句

2021中考作文写作素材积累:鲁迅先生的著名诗句
1. “立此存照,见证时代”。

这句话出自鲁迅的《野草》中的《纪念刘和珍君》一文,表明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记录和见证的重要性。

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是鲁迅的《自嘲》中的诗句,强调友谊的真挚和距离的相对性。

3.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这是鲁迅的《狂人日记》中的名句,表达了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性。

4. “在今天,人类面前已经没有了伟人,只有伟大的事业;人民面前已经没有了救世主,只有自己的奋斗。

”这是鲁迅在《杂感二则》中的名言,强调了人民的自力更生和不归之路。

5.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路便成了。

”这是鲁迅的《庐山谣》中的名言,强调了人民的齐心协力和努力奋斗的重要性。

6. “亲爱的朋友,我们在这片充满荆棘的土地上流浪。

”这是鲁迅的《华盖集》中的名言,表达了他对社会的深刻反思和冷静观察。

7.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是鲁迅的《烈士祭》中的名言,强调了英雄的精神和自我牺牲的意义。

8. “不打算走得伟大,也不打算做得完美,只是努力向前走。

”这是鲁迅在给朋友的信中的话,表现了他的实干精神和不断进步的执着追求。

9. “人民的生死并不重要,只有消灭封建主义才是最重要的。

”这是鲁迅在《呐喊》中的名言,表达了他对封建制度的强烈批判和呼吁革命的决心。

10. “没有自由,何以为人?”这是鲁迅在《朝花夕拾》中的名言,强调了自由和人权的重要性,呼吁人们对抗压制和奴役。

唐诗赏析-黄景仁《杂感》原文译文出处赏析

唐诗赏析-黄景仁《杂感》原文译文出处赏析

黄景仁《杂感》原文|译文|出处|赏析'《杂感》这首诗是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深刻体悟,语言口语化,天然凑泊,反语的手法突出诗人愤愤不平的心情。

充分反映出那个时代青年知识分子的苦闷之情。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杂感原文翻译等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清代:黄景仁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译文自己成仙成佛的道路渺茫,都无法成功,只能在深夜独自作诗,抒发心中的不平。

飘泊不定的落魄生活,把诗人诗歌中慷概激昂之气消磨而尽。

万念俱寂、对女子已经没有轻狂之念的人,却得到负心汉的名声。

十个人中有九个人是可以用白眼相向的,最没有用处的就是书生。

不要忧愁自己写的愁苦之诗会成为吉凶的预言,春天的鸟儿和秋天的虫儿都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注释①风蓬:蓬草随风飘转,比喻人被命运拨弄,踪迹不定。

②泥絮:被泥水沾湿的柳絮,比喻不会再轻狂。

③薄幸:对女子负心。

首联开门见山,点出本诗基调:无法参禅得道,心中的不平亦不能自抑。

一个“只”字仿佛自嘲,实是发泄对这个世界的不平。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不平鸣,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人之言也也亦然。

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

”自己成仙成佛的道路渺茫,都无法成功,只能在深夜独自作诗,抒发心中的不平。

风中飞蓬飘尽悲歌之气,一片禅心却只换得薄幸之名。

宋道潜诗有云:“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

”如此清妙之音被作者如此化用,倒成了牢骚满腹的出气筒。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风蓬,蓬草随风飘转,比喻人被命运拨弄,踪迹不定。

泥絮,被泥水沾湿的柳絮,比喻不会再轻狂。

薄幸,对女子负心。

飘泊不定的落魄生活,把诗人诗歌中慷概激昂之气消磨而尽。

万念俱寂、对女子已经没有轻狂之念的人,却得到负心汉的名声。

颈联更是狂放愤慨:世上的人十之八九只配让人用白眼去看,好似当年阮籍的做派;“百无一用是书生”更是道出了后来书生的酸涩心事,此句既是自嘲,亦是醒世。

20xx高中读《鲁迅杂文精选》读后感800字大全最新5篇

20xx高中读《鲁迅杂文精选》读后感800字大全最新5篇

20xx高中读《鲁迅杂文精选》读后感800字大全最新5篇鲁迅先生是位爱国人士, 他年轻时有志于当一名医生, 但他看到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同胞看到同族人被砍头时麻木的表情时, 他放弃从医, 走上了写作的道路, 他以文学的形式改变他们的精神。

以下是给大家整理的20xx高中读《鲁迅杂文精选》(读后感)800字大全最新.希望可以帮到大家《鲁迅杂文精选》读后感一鲁迅先生的杂文是在尖锐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中制造的他对封建旧文明, 旧道德进行了批判;探索和讨论国民性问题, 暴露和批判过敏性弱点;对旧中国社会的思想, (文化), 文学进行了广泛广泛而深化的批判;乐观歌颂了人民群众和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事业, 鲁迅的杂文一次被称为“中国的民族魂”。

鲁迅在小说(散文)等领域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 而且他一毕生心血和精力, 制造了大量的独树一帜, 无与伦比的杂文;这些杂文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对促进整个中国的革命斗争的人民的思想解放起到了巨大作用。

鲁迅用犀利的笔, 写下了“篇篇杂文”如匕首, 似投枪, 直刺敌人要害, 发挥无可代替的战斗作用。

这些杂文对生活的反应敏感迅速泼辣犀利, 战斗性强。

正如先生所说, 杂文是感应的神经, 是政府的手足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自上而下的血路来的东西。

这些文字确实激烈又尖锐, 短时间内, 太过频繁的阅读, 带来了一定的反面效应。

一件事物关注的太多, 即便是好的, 可能也会变了味道。

然而它真的变了味道, 物极必反, 在此, 虽无这般夸张, 但是得懂得如何适可而止, 点到即可。

书, 就慢慢读看了。

闲暇之余, 翻将几页来看, 倒也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

嫌隙的也并不是文字本身, 而是自己在文字的基础上附加了个人的情感。

报喜不报忧, 见好不见坏, 在长篇累读之后, 精神疲乏, 需要另类的、轻松的文字来解脱, 来释放。

更或许, 我就不该只看一个人的(文章), 只欣赏一种风格的文字。

鲁迅的文字是动乱年代的写实, 这些苦难动荡的日子, 多多少少给我加重了沉闷与压抑。

散文《杂感》

散文《杂感》

散文《杂感》(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报告、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legal docu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text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散文《杂感》经典散文《杂感》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散文吧?广义上的散文是指不追求押韵和句式工整的文章体裁,与韵文、骈文相对。

《杂感》古诗词赏析

《杂感》古诗词赏析

《杂感》古诗词赏析《杂感》作品介绍《杂感》的作者是白居易,被选入《全唐诗》的第425卷。

《杂感》原文杂感作者:唐·白居易君子防悔尤,贤人戒行藏。

嫌疑远瓜李,言动慎毫芒。

立教固如此,抚事有非常。

为君持所感,仰面问苍苍。

犬啮桃树根,李树反见伤。

老龟烹不烂,延祸及枯桑。

城门自焚爇,池鱼罹其殃。

阳货肆凶暴,仲尼畏于匡。

鲁酒薄如水,邯郸开战场。

伯禽鞭见血,过失由成王。

都尉身降虏,宫刑加子长。

吕安兄不道,都市杀嵇康。

斯人死已久,其事甚昭彰。

是非不由己,祸患安可防。

使我千载后,涕泗满衣裳。

《杂感》注释①作于元和十一年(816)或稍后。

②《论语·为政》:“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

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③《论语·述而》:“子谓颜渊日:‘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行藏:行止。

④嫌疑句:汉乐府古辞《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⑤汉乐府古辞《鸡鸣》:“鸡鸣高树颠,狗吠深宫中……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傍。

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

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诗云“犬啮”,当因“狗吠”而误。

⑥老龟二句:《水经注·渐江水》引《异苑》:孙权时,有人捉得一大龟,“夜宿越里,缆船于大桑树。

宵中,树忽呼龟曰:‘元绪,奚事尔也?’龟曰:‘行不择日,今方见烹,虽尽南山之樵,不能溃我。

’树曰:‘诸葛元逊,识性渊长,必致相困。

令求如我之徒,计将安泊?’龟曰:‘子明无多辞。

’既至建业,权将煮之,烧柴万车,龟犹如故。

诸葛恪曰:‘燃以老桑乃熟。

’献人仍说龟言。

权使伐桑,取煮之,即烂。

”⑦《艺文类聚》卷九六引应劭《风俗通》:“城门失火,祸及池中鱼。

谨按《百家书》曰:宋城门失火,因汲池水以沃灌之,他中空竭,鱼悉露死。

”⑧《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将适陈,过匡……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

阳虎尝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

最新高考满分作文素材:鲁迅作品中的经典段落

最新高考满分作文素材:鲁迅作品中的经典段落

高考满分作文素材:鲁迅作品中的经典段落1、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

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无声的中国》一九二七年2、穷人的孩子,蓬头垢面在街上转,阔人的孩子,妖形妖势,娇声娇气的在家里转,长大了,都昏天黑地的在社会转,同他们的父亲一样,或者还不如。

——《随感录二十五》一九一八年3、中国大约太老了,社会上事无大小,都恶劣不堪,像一只黑色的染缸,无论加进甚么新东西去,都变成漆黑。

可是除了再想法子来改革之外,也再没有别的路。

我看一切理想家,不是怀念『过去』,就『是希望将来』,而对于『现在』这一个题目,都缴了白卷,因为谁也开不出药方。

所有最好的药方即所谓『希望将来』的就是。

——《两地书》一九二五年4、我先前总以为人是有罪,所以鎗毙或坐监的。

现在才知道其中的许多,是先因为被人认为『可恶』,这才终于犯了罪。

——《可恶罪》一九二七年5、无论从那里来的,只要是食物,壮健者大抵就无需思索,承认是吃的东西。

惟有衰病的,却总常想到害胃,伤身,特有许多禁例,许多避忌;还有一大套比较利害而终于不得要领的理由,例如吃固无妨,而不吃尤稳,食之或当有益,然究以不吃为宜云云之类。

但这一类人物总要日见其衰弱的,自己先已失了活气了。

——《看镜有感》一九二五年6、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

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

一天一天的满足?,即一天一天的堕落?,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

在事实上,亡国一次,即添加几个殉难的忠臣,后来每不想光复旧物,而只去赞美那几个忠臣;遭劫一次,即造成一群不辱的烈女,事过之后,也每每不思惩凶,自卫,却只顾歌咏那一群烈女。

——《论睁了眼看》一九二五年7、中国人的虽然想了各种苟活的理想乡,可惜终于没有实现。

但我却替他们发现了,你们大概知道的罢,就是北京的第一监狱。

这监狱在宣武门外的空地里,不怕邻家的火灾;每日两餐,不虑冻馁;起居有定,不会伤生;构造坚固,不会倒塌;禁卒管?,不会再犯;强盗是决不会来抢的。

鲁迅小杂感全文

鲁迅小杂感全文

鲁迅小杂感全文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巨擘,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在他的小说《杂感》中,他以犀利的笔触和深邃的思考,呈现了种种社会现象和人性的种种弱点。

《杂感》的开篇,鲁迅先生以极端的讽刺方式,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种种荒诞和愚昧。

他以生动而夸张的语言,描述了一个虚伪的世界,充斥着无知和假装,让人不禁为之一笑。

这种讽刺的手法,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对社会现象产生了深深的思考。

在《杂感》的后半部分,鲁迅先生则以沉郁而深沉的笔触,展示了人性的种种弱点。

他以细腻的描写,刻画了人们的自私、贪婪、虚荣等负面情感,让人不禁为之心生寒意。

他以犀利的洞察力,深刻揭示了人性的丑陋和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使人们在阅读中对自己的内心产生了深深的反思。

鲁迅先生的《杂感》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深深触动了人们的内心。

他以鲜明的对比和夸张的手法,揭示了社会的种种荒诞和人性的种种弱点。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文学的杰作,更是对人类社会的深刻思考和警示。

读完《杂感》,人们不禁对社会现象和人性产生了深深的思考,也对自己的内心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总的来说,《杂感》是一部充满着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思考的作品。

鲁迅先生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揭示了社会的荒诞和人性
的弱点。

他的作品让人们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对社会现象和人性产生了深深的反思。

读完《杂感》,人们对社会和自己的认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对鲁迅先生的思想和作品产生了更加深刻的敬佩。

鲁迅《灯下漫笔》高考诗歌精读

鲁迅《灯下漫笔》高考诗歌精读

鲁迅《灯下漫笔》赏析阅读天地0515 0803鲁迅《灯下漫笔》赏析原文:灯下漫笔一有一时,就是民国二三年时候,北京的几个国家银行的钞票,信用日见其好了,真所谓蒸蒸日上。

听说连一向执迷于现银的乡下人,也知道这既便当,又可靠,很乐意收受,行使了。

至于稍明事理的人,则不必是“特殊知识阶级”,也早不将沉重累坠的银元装在怀中,来自讨无谓的苦吃。

想来,除了多少对于银子有特别嗜好和爱情的人物之外,所有的怕大都是钞票了罢,而且多是本国的。

但可惜后来忽然受了一个不小的打击。

就是袁世凯⑵想做皇帝的那一年,蔡松坡⑶先生溜出北京,到云南去起义。

这边所受的影响之一,是中国和交通银行的停止兑现。

虽然停止兑现,政府勒令商民照旧行用的威力却还有的;商民也自有商民的老本领,不说不要,却道找不出零钱。

假如拿几十几百的钞票去买东西,我不知道怎样,但倘使只要买一枝笔,一盒烟卷呢,难道就付给一元钞票么?不但不甘心,也没有这许多票。

那么,换铜元,少换几个罢,又都说没有铜元。

那么,到亲戚朋友那里借现钱去罢,怎么会有?于是降格以求,不讲爱国了,要外国银行的钞票。

但外国银行的钞票这时就等于现银,他如果借给你这钞票,也就借给你真的银元了。

我还记得那时我怀中还有三四十元的中交票⑷,可是忽而变了一个穷人,几乎要绝食,很有些恐慌。

俄国革命以后的藏着纸卢布的富翁的心情,恐怕也就这样的罢;至多,不过更深更大罢了。

我只得探听,钞票可能折价换到现银呢?说是没有行市。

幸而终于,暗暗地有了行市了:六折几。

我非常高兴,赶紧去卖了一半。

后来又涨到七折了,我更非常高兴,全去换了现银,沉垫垫地坠在怀中,似乎这就是我的性命的斤两。

倘在平时,钱铺子如果少给我一个铜元,我是决不答应的。

但我当一包现银塞在怀中,沉垫垫地觉得安心,喜欢的时候,却突然起了另一思想,就是: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假如有一种暴力,“将人不当人”,不但不当人,还不及牛马,不算什么东西;待到人们羡慕牛马,发生“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的叹息的时候,然后给与他略等于牛马的价格,有如元朝定律,打死别人的奴隶,赔一头牛,⑸则人们便要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的盛世。

《乡土中国》每章概括(精选)

《乡土中国》每章概括(精选)

《乡土中国》每章概括(精选)《乡土中国》每章概括(精选)《乡土中国》是鲁迅先生的一部代表作,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一。

该书共分为六个章节,每一章节都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当时中国农村的状况和人民的生活。

下面,我们将对《乡土中国》的每一章节进行概括和分析。

第一章:《杂感》这一章以自然景物为切入点,展示了中国农村的原始面貌和乡土文化的特点。

鲁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风景和农民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民深深相连的思考。

他指出了中国农村社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及农民所承受的苦难和辛劳。

第二章:《风筝》这一章以作者在田园中目睹的风筝游戏为线索,揭示了中国农村封建社会中人民的束缚和压迫。

鲁迅通过小男孩吹风筝的场景,暗喻着中国农民在封建体制下的悲惨境遇。

他以风筝作为象征,展示了人民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农村社会中观念束缚和权威压制的残酷现实。

第三章:《故乡》这一章以作者回到家乡的经历为蓝本,表达了对乡土文化的怀念和对故乡的深情。

鲁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深入分析了中国农村传统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和思维方式,揭示了当时社会下普通人民的困境和矛盾。

他通过对乡亲们的细致描写,表现了一种浓郁的家乡情怀和对土地的依恋。

第四章:《许海峰》这一章是作者在韩国的亲身体验,通过对中国留学生许海峰的生活和遭遇的描述,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对个体的压迫和迫害。

鲁迅以个体的命运来反映整个社会的深层问题,借助故事中的人物,呼唤社会变革和民众觉醒的必要性。

他以一种尖锐的讽刺和讥讽的方式,控诉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黑暗面。

第五章:《阿Q正传》这一章是《乡土中国》中最著名的一章,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阿Q 这个不折不扣的乡土民众形象。

鲁迅通过对阿Q的塑造和他遭遇的描述,暴露出了中国农村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羞辱、奴性和苟且现象。

他以讽刺和喜剧的手法,将人物形象深植于读者心中,同时也揭露了社会现实中封建压迫与乡土民众的无奈处境。

第六章:《药》这一章以药店为背景,展示了中国传统医学和农村人民的生活。

鲁迅杂感选集序言

鲁迅杂感选集序言

【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鲁迅:《坟》【象牙塔里的绅士总会假清高的笑骂:“政治家,政治家,你算得什么艺术家呢!你的艺术是有顾问的!”对于这种潮笑,革命文学家只有一个回答:你想用什么来骂倒我呢?难道因为我要改造世界的那种热诚的巨大火焰,它在我的艺术里也在燃烧着么?】——卢纳察尔斯基:《高尔基作品选集序》革命的作家总是公开地表示他们和社会斗争的联系;他们不但在自己的作品里表现一定的思想,而且时常一个公民的资格出来对社会说话,为着自己的理想而战斗,暴露那些假清高的绅士艺术家的虚伪。

高尔基在小说戏剧之外,写了很多的公开书信和“社会论文”(Publicist article),尤其在最近几年——社会的政治斗争十分紧张的时期。

也有人笑他做不成艺术家了,因为“他只会写这些社会论文”。

但是,谁都知道这些讥笑高尔基的,是些什么样的蚊子和苍蝇!鲁迅在最近十五年来,断断续续的写过许多论文和杂感,尤其是杂感来得多。

于是有人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做“杂感专家”。

“专”在“杂”里者,显然含有鄙视的意思。

可是,正因为一些蚊子苍蝇讨厌他的杂感,这种文体就证明了自己的战斗的意义。

鲁迅的杂感其实是一种“社会论文”——战斗的“阜利通” (feuilleton)。

谁要是想一想这将近二十年的情形,他就可以懂得这种文体发生的原因。

急遽的剧烈的社会斗争,使作家不能够从容的把他的思想和情感溶铸到创作里去,表现在具体的形象和典型里;同时,残酷的强暴的压力,又不容许作家的言论采取通常的形式。

作家的幽默才能,就帮助他用艺术的形式来表现他的政治立场,他的深刻的对于社会的观察,他的热烈的对于民众斗争的同情。

不但这样,这里反映着“五四”以来中国的思想斗争的历史。

杂感这种文体,将要因为鲁迅而变成文艺性的论文(阜利通——feuilleton)的代名词。

自然,这不能够代替创作,然而它的特点是更直接的更迅速的反应社会上的日常事变。

黄景仁《杂感》鉴赏-《杂感》译文注释及赏析

黄景仁《杂感》鉴赏-《杂感》译文注释及赏析

黄景仁《杂感》鉴赏-《杂感》译文注释及赏析《杂感》是由黄景仁所创作的,他所作诗歌,除了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苦的情怀,也常常发出不平的感慨。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杂感》的译文及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杂感》清代:黄景仁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杂感》译文自己成仙成佛的道路渺茫,都无法成功,只能在深夜独自作诗,抒发心中的不平。

飘泊不定的落魄生活,把诗人诗歌中慷概激昂之气消磨而尽。

万念俱寂、对女子已经没有轻狂之念的人,却得到负心汉的名声。

十个人中有九个人是可以用白眼相向的,最没有用处的就是书生。

不要忧愁自己写的愁苦之诗会成为吉凶的预言,春天的鸟儿和秋天的虫儿都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杂感》注释风蓬:蓬草随风飘转,比喻人被命运拨弄,踪迹不定。

泥絮:被泥水沾湿的柳絮,比喻不会再轻狂。

薄幸:对女子负心。

谶:将来会应验的话。

《杂感》赏析首联开门见山,点出本诗基调:无法参禅得道,心中的不平亦不能自抑。

一个“只”字仿佛自嘲,实是发泄对这个世界的不平。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不平鸣,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人之言也也亦然。

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

”自己成仙成佛的道路渺茫,都无法成功,只能在深夜独自作诗,抒发心中的不平。

风中飞蓬飘尽悲歌之气,一片禅心却只换得薄幸之名。

宋道潜诗有云:“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

”如此清妙之音被作者如此化用,倒成了牢骚满腹的出气筒。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风蓬,蓬草随风飘转,比喻人被命运拨弄,踪迹不定。

泥絮,被泥水沾湿的柳絮,比喻不会再轻狂。

薄幸,对女子负心。

飘泊不定的落魄生活,把诗人诗歌中慷概激昂之气消磨而尽。

万念俱寂、对女子已经没有轻狂之念的人,却得到负心汉的名声。

颈联更是狂放愤慨:世上的人十之八九只配让人用白眼去看,好似当年阮籍的做派;“百无一用是书生”更是道出了后来书生的酸涩心事,此句既是自嘲,亦是醒世。

现代诗歌知识梳理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解析版)

现代诗歌知识梳理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解析版)

第五章文学类文本阅读(三)现代诗歌第1节现代诗歌知识梳理一、基础知识积累1.现代诗歌的概念诗歌是与小说、戏剧、散文并列的文学样式。

诗歌饱含情感和想像,是以富于节奏和韵律的语言,集中精炼地反映社会生活,抒发情感的文学体裁。

现代诗歌又称新诗,一般指“五四”以后在继承发扬民歌和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方诗歌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法而逐渐发展形成的诗歌。

具有形式自由、韵律灵活、自然清新的特点。

新诗采用了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诗家语”),它高度凝练,大幅跳跃,富有暗示性。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刘勰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作家诗人创作时,是先有了情思抒发的冲动,再发而为文辞形成作品,读者必先通过文辞才能了解作品传达的情思。

这样,由文辞入手,去解读作品,发幽探微,即使是隐微的内容,也会使它显露出来。

因此,在阅读鉴赏现代诗歌时,就必须把握其语言特点,从解读诗歌语言入手,进而探究诗歌的意蕴和思想内涵。

现代诗歌冲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语言趋于口语化、散文化,其语言与散文的距离缩短,但仍具有自己的特点。

2.诗歌的主要分类(1)按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分:叙事诗和抒情诗①叙事诗: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

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

②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等。

(2)按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①格律诗: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

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

如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律诗”“绝句”和“词”“曲”,欧洲的“十四行诗”。

③自由诗:是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

它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和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

读鲁迅《杂感》有感

读鲁迅《杂感》有感

读鲁迅《杂感》有感鲁迅的《杂感》是一篇充满热血和战斗精神的文章,它表达了鲁迅对当时社会和政治状况的深刻不满和强烈批判。

在这篇文章中,鲁迅通过辛辣讽刺和锐利批评,揭示了旧社会的丑恶面貌和人民群众的苦难处境。

在鲁迅的笔下,旧中国社会被描绘成一个封闭、腐朽、没有希望的社会。

封建礼教和旧思想观念摧残着人们的生命和灵魂,而政府和官僚机构的腐败无能则进一步加剧了人民的苦难。

鲁迅通过杂文的犀利笔锋,无情地揭示了这些丑恶现象,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人民群众所遭受的压迫和不公。

同时,鲁迅也在《杂感》中表达了自己对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担忧。

他认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一切腐朽的事物将会决绝地产生,而“仰慕往古的就要回往古,想出世的要出世,想上天堂的要上天堂,灵魂要离开肉体的就要离开了!”在这样的文字中,我们看到了鲁迅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道路的探索。

鲁迅在《杂感》中所表现出的战斗精神和对人民的深深关爱,使得这篇文章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他的杂文像一把锐利的刀,刺破了旧社会的黑暗,为我们揭示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真相。

在阅读鲁迅的《杂感》时,我深感震撼。

他的文字不仅具有强烈的批判力量,也能够启发我们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在我看来,鲁迅的杂文不仅是一种战斗武器,更是一种能够激发人民斗志、促进社会进步的力量。

他的文字是那个年代的写实,为我们展现了多灾多难的社会面貌。

尽管鲁迅的文字有时显得过于辛辣、锐利,但正是这种直戳要害的写法,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旧社会的丑恶和人民群众的苦难。

通过阅读《杂感》等鲁迅作品,我越来越认识到文学所具备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总之,鲁迅的《杂感》是一篇充满战斗力和现实意义的文章。

它所表达的对旧社会的深刻批判以及对未来的探索与担忧,都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读完这篇文章后,不仅让我认识到了旧社会的黑暗与丑恶,也激发了我对现实社会的反思与行动。

同时,鲁迅的文字也让我更加坚定地认识到文学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使命。

《鲁迅作品细读》阅读篇目 (1)

《鲁迅作品细读》阅读篇目 (1)

《鲁迅作品细读》阅读篇目第一章第一节《呐喊》:药、头发的故事《野草》:复仇(其二)、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热风》:即小见大、暴君的臣民《华盖集》:牺牲谟、记谈话、这个和那个《华盖集续编》:无花的蔷薇《而已集》:黄花节的杂感第二节《呐喊》:故乡、社戏《彷徨》:在酒楼上、祝福《野草》:过客、好的故事《朝花夕拾》:小引、琐记《华盖集》:题记《华盖集续编》:上海通信《而已集》:通信第三节《呐喊》:狂人日记、明天、风波、端午节、头发的故事《彷徨》:在酒楼上、孤独者、示众《坟》:灯下漫笔、写在《坟》后面《热风》:随感录二十五《三闲集》:序言《伪自由书》:现代史、中国人的生命圈第二章第一节《呐喊》:自序《彷徨》:孤独者《故事新编》:理水、铸剑、奔月《野草》:复仇、复仇(其二)、颓败线的颤动、这样的战士《朝花夕拾》:五猖会、琐记、藤野先生《坟》:题记、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杂忆、写在《坟》后面《华盖集》:“碰壁”之后、杂感《两地书》:七十一、七十三、九十五第二节《呐喊》:头发的故事《彷徨》:伤逝、祝福《野草》:题辞、立论《坟》:论睁了眼看《三闲集》:通信《而已集》:答有恒先生《南腔北调集》:听说梦、《自选集》自序、谁的矛盾、看箫和“看箫的人们”记、《萧伯纳在上海》序《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之余《且介亭杂文末编》:我要骗人《集外集拾遗补编》:关于知识阶级第三节《野草》:墓碣文、风筝《朝花夕拾》:父亲的病、琐记《华盖集》:北京通信《而已集》:答有恒先生《三闲集》:通信《坟》:写在《坟》后面书信:致李秉中(1924.9.24)第三章第一节《野草》:题辞、腊叶、死后《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热风》:随感录四十九、随感录六十六《华盖集》:北京通信《华盖集续编》:空谈《而已集》:小杂感《伪自由书》:电的利弊《花边文学》:论秦理斋夫人事《准风月谈》:“抄靶子”、晨凉漫记《且介亭杂文》:这也是上海、病后杂谈、忆韦素园君《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且介亭杂文末编》:写于深夜里、死、女吊第二节《彷徨》:伤逝、离婚、肥皂、幸福的家庭新诗:爱之神《野草》:我的失恋《朝花夕拾》:后记《坟》:我之节烈观、寡妇主义、坚壁清野主义、那拉走后怎样《热风》:随感录四十《南腔北调集》:关于女人、关于妇女解放、上海的少女《准风月谈》:男人的进化《花边文学》:女人未必多说谎、奇怪《且介亭杂文》:阿金《且介亭杂文末编》:我的第一个师父第四章第一节《呐喊》:祝福《野草》:复仇(其二)《坟》:文化偏至论、破恶声轮《热风》:随感录四十六《华盖集续编》:有趣的消息《准风月谈》:吃教《花边文学》:正是时候、偶感。

鲁迅与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重读记

鲁迅与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重读记

鲁迅与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重读记
吴中匡
【期刊名称】《北方论丛》
【年(卷),期】1980(000)005
【摘要】我国早期的共产主义者——瞿秋白同志在一九三三年发表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科学方法全面而精辟地分析鲁迅思想著作的一篇不朽论文。

【总页数】6页(P28-33)
【作者】吴中匡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10.96
【相关文献】
1.瞿秋白的"鲁迅批判"——关于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的思考 [J], 彭维锋
2.瞿秋白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评价综述 [J], 何霞
3.共产主义者鲁迅不容歪曲——评瞿秋白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 [J], 黄曼君
4.鲁迅世界观的发展和深化——重读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 [J], 吴奔星
5.关于科学评价鲁迅的若干思考─—重读瞿秋白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 [J], 王铁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杂感阅读答案-黄景仁

杂感阅读答案-黄景仁

杂感阅读答案-黄景仁(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杂感阅读答案-黄景仁杂感黄景仁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杂感》赏析阅读天地0515 0823鲁迅《杂感》赏析原文;人们有泪,比动物进化,但即此有泪,也就是不进化,正如已经只有盲肠,比鸟类进化,而究竟还有盲肠,终不能很算进化一样。

凡这些,不但是无用的赘物,还要使其人达到无谓的灭亡。

现今的人们还以眼泪赠答,并且以这为最上的赠品,因为他此外一无所有。

无泪的人则以血赠答,但又各各拒绝别人的血。

人大抵不愿意爱人下泪。

但临死之际,可能也不愿意爱人为你下泪么?无泪的人无论何时,都不愿意爱人下泪,并且连血也不要:他拒绝一切为他的哭泣和灭亡。

人被杀于万众聚观之中,比被杀在“人不知鬼不觉”的地方快活,因为他可以妄想,博得观众中的或人的眼泪。

但是,无泪的人无论被杀在什么所在,于他并无不同。

杀了无泪的人,一定连血也不见。

爱人不觉他被杀之惨,仇人也终于得不到杀他之乐:这是他的报恩和复仇。

死于敌手的锋刃,不足悲苦;死于不知何来的暗器,却是悲苦。

但最悲苦的是死于慈母或爱人误进的毒药,战友乱发的流弹,病菌的并无恶意的侵入,不是我自己制定的死刑。

仰慕往古的,回往古去罢!想出世的,快出世罢!想上天的,快上天罢!灵魂要离开肉体的,赶快离开罢!现在的地上,应该是执着现在,执着地上的人们居住的。

但厌恶现世的人们还住着。

这都是现世的仇仇,他们一日存在,现世即一日不能得救。

先前,也曾有些愿意活在现世而不得的人们,沉默过了,呻吟过了,叹息过了,哭泣过了,哀求过了,但仍然愿意活在现世而不得,因为他们忘却了愤怒。

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

这些孱头们!孩子们在瞪眼中长大了,又向别的孩子们瞪眼,并且想:他们一生都过在愤怒中。

因为愤怒只是如此,所以他们要愤怒一生,——而且还要愤怒二世,三世,四世,以至末世。

无论爱什么,——饭,异性,国,民族,人类等等,——只有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二六时中〔2〕,没有已时者有望。

但太觉疲劳时,也无妨休息一会罢;但休息之后,就再来一回罢,而且两回,三回……。

血书,章程,请愿,讲学,哭,电报,开会,挽联,演说,神经衰弱,则一切无用。

血书所能挣来的是什么?不过就是你的一张血书,况且并不好看。

至于神经衰弱,其实倒是自己生了病,你不要再当作宝贝了,我的可敬爱而讨厌的朋友呀!我们听到呻吟,叹息,哭泣,哀求,无须吃惊。

见了酷烈的沉默,就应该留心了;见有什么像毒蛇似的在尸林中蜿蜒,怨鬼似的在黑暗中奔驰,就更应该留心了:这在豫告“真的愤怒”将要到来。

那时候,仰慕往古的就要回往古去了,想出世的要出世去了,想上天的要上天了,灵魂要离开肉体的就要离开了!……五月五日。

赏析一:鲁迅在军阀统治下的北京生活,用自己辛辣的笔,向黑暗势力进行顽强的抗争与战斗,由此而真切地感受到沉重的压力,死亡的威胁。

他在斗争中所获得的丰富经验与感受,迫使他时时思考着这样的问题:一个觉醒的抗争者如何对待生与死?一个锐意进取的改革者对于黑暗现实应该采取怎样的姿态?这篇文章,就是鲁迅这种生命思考获得的美丽的结晶。

《杂感》的四个片断,既各自独立,又密切相联,它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内在玄思的线索,那就是:在对于人生终极与民族命运的思考中,充满着生命哲理的闪光。

这正是这篇杂文的艺术魅力所在。

其中最富思想光彩的,当属第一段文字。

这里以独特的构思,讲了关于“无泪的人”即鲁迅自己,对于生与死的问题超乎常人的思考。

鲁迅先是由人类的有泪是不进化的残留谈起,认为如人的盲肠一样,“泪”的残留,不但是无用的赘物,还要使其人达到无谓的灭亡。

现今的人以眼泪赠答,因为他们除眼泪之外,一无所有,而“无泪的人则以血赠答,但又各各拒绝别人的血”。

人在临死的时候,还是愿意爱人下泪的。

但“无泪的人”无论何时,都不愿意爱人下泪,并且连血也不要,“他拒绝一切为他的哭泣和灭亡”。

然后讲到人的被杀,被杀于万众聚观之中,比被杀在“人不知鬼不觉”的地方快活,因为可以博得观众中有的人的眼泪。

但是“无泪的人”,他不需要同情的眼泪,所以“无论被杀在什么地方,于他并无不同”。

最后是一段意蕴深刻的警语——关于自己“复仇”的哲学:“杀了无泪的人,一定连血也不见,爱人不觉得他被杀之惨,仇人也终得不到杀凶之乐:这是他的报恩和复仇。

”这些由血换来的生命哲学,鲁迅在同时期写给许广平的信里,也有过类似表述,可见他对于这种复仇哲学的思考之渊深与感受之痛切。

比起这段文字,下面一些,虽然也颇警辟,但意义就明白多了。

第二段文字,讲一个战士,死于暗箭,死于亲人的误解,和战友乱发的流弹,比死于敌手的锋刃,更为悲苦,深刻地抒写了一个先觉者尝味到的内心痛苦。

第三段文字,激愤地批判逃避现实的厌世者,“活在现世而不得”的人,后者怎样忘却了“愤怒”,怯懦地抽刀向晚弱者,这些怯懦者的“愤怒”又怎样一代传给一代,沉痛地揭示了国民性的锢弊。

第四段文字,提倡对于黑暗势力的斗争,要抛弃种种企望统治者改变的善良幻想,以“真的愤怒”,“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着意在倡导一种韧性战斗的精神。

整篇文章,虽然属于“断想”的性质,但他能紧紧围绕一个战士清醒的生命哲学这样的议题展开,散而不碎,杂而不乱,如一串珠子,凝聚中显示出一个思想家深譬而大器的光芒。

鲁迅喜爱尼采的《查拉图撕特拉如是说》,认为它是“血写的书”,多受其影响。

他的这篇杂文,多尼采式的炼句和警语,凝练深刻而含蓄,富有动人心魄的气势与诗情泮溢的美感。

如“无泪的人无论何时,都不愿意爱人下泪,并且连血也不要;他拒绝一切为他的哭泣和死亡。

”“勇者愤怒,抽刀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即抽刀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我们听到呻吟,叹息,哭泣,哀求,无须吃惊。

见了酷烈的沉没,就应该留心了;见有什么毒蛇似的在尸林中蜿蜒,怨鬼似的在黑暗中奔驰,就更应该留心了:这在像告‘真的愤怒’将要到来。

”这些警语和炼句,或以形象,或用譬喻,或结构自然,或整齐对仗,语言意义被大大的浓缩,有内蕴,有张力,有节奏,有韵味,读了之后,可以产生令人震撼的冲击力。

鲁迅非常推崇晚唐罗隐的《谗书》,“几乎全部是抗争和愤激之谈”,皮日休的《皮子文薮》和陆龟蒙的《笠泽丛书》的小品文,“并没有忘记天下,正是一塌糊涂里的光彩和锋芒”(《小品文的危机》)。

其中的一些小品文,常用对比方法,三言两语,即见锋芒,如皮日休的《鹿门隐书》:“古之杀人也,怒;今之杀人也,笑。

古之置吏也,将以逐盗;今之置吏也,将以为盗。

古之官人也,以天下为己累,故己忧之;今之官人也,以己为天下累,故人忧之。

”鲁迅这篇杂感,在愤激抗争与文句驱遗上,均可看出他受晚唐小品文的影响。

如“勇者愤怒,抽刀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即抽刀向更弱者”,“死于敌手的锋刃,不是悲夺;死于不知何来的暗器,却是悲苦。

”很多地方,于借鉴中又有自己的创造和发展,这样的小品文,情感真挚,文字警辟,意蕴深藏,锋芒凌厉,读后有赏心悦目之感,确在发挥匕首和投枪的作用的同时,也能给人以艺术上的“愉快和休息”。

(选自《现代散文鉴赏辞典》:孙玉石录入:曾源语文工作室)赏析二:《杂感》写于1925年5月5日。

那个时候,鲁迅先生的周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再过2天,也就是5月7日,北京将发生学生纪念国耻集会,并遭北洋政府教育部压制。

换句话说,鲁迅先生应该不至于为了2天后的集会专门写一篇杂感。

傅先生这样写道:“一九二五年四月二十四日,《莽原周刊》创刊了(初始随《京报》附送,一九二六年一月改为单独发行的半月刊)。

他在这篇《题记》里,谈到创办《莽原周刊》的意图:‘我早就很希望中国的青年站出来,对于中国的社会,文明,都毫无忌惮地加以批评,因此曾编印《莽原周刊》,作为发言之地’。

《莽原周刊》创刊之后,虽然也发表了包括鲁迅在内的一些人的具有斗争色彩的文章,但由于它收到的来稿中以小说和诗为多,对于社会的批评则很少,‘可惜来说话的竟很少’。

他在给许广平的信中流露了对此的不满:‘我所要登的是议论,而寄来的偏多小说,诗。

先前是虚伪的花呀、爱呀的诗,现在是虚伪的死呀、血呀的诗。

呜呼,头痛极了!’(一九二五年七月九日致许广平信)”傅先生为《华盖集》题记所作的解读,似乎为《杂感》增加了特别的注脚。

那么我们且试着来读一读《杂感》吧。

鲁迅先生的第一个意思是:眼泪是无用的。

眼泪和盲肠一样,“不但是无用的赘物,还要使其人达到无谓的灭亡”。

那么应该如何呢?鲁迅先生认为不如做一个无泪的人。

一个无泪的人,能成为坚强、冷静的战士,他不仅不需要眼泪,而且也拒绝鲜血。

“杀了无泪的人,一定连血也不见。

爱人不觉他被杀之惨,仇人也终于得不到杀他之乐:这是他的报恩和复仇。

”鲁迅先生的第二个意思是:有些知识分子、学者、教育者,已经蜕变为青年的迫害者,这是令人愤怒的。

鲁迅先生认为:你们这些知识分子、学者、教育者,应该是青年的帮助者、战友和同盟,但事实却是相反。

所以,鲁迅先生责备道:“最悲苦的是死于慈母或爱人误进的毒药,战友乱发的流弹,病菌的并无恶意的侵入”。

这些知识分子终日空谈,无病呻吟,鲁迅先生奉劝他们:“仰慕往古的,回往古去罢!想出世的,快出世罢!想上天的,快上天罢!灵魂要离开肉体的,赶快离开罢!”很多知识分子、学者,都从五四的斗士,蜕变成了专制和暴力的帮凶,鲁迅先生谴责他们:“沉默过了,呻吟过了,叹息过了,哭泣过了,哀求过了,但仍然愿意活在现世而不得,因为他们忘却了愤怒。

”然而,这还不是最可恶的。

最可恶的是:专制向青年亮出了屠刀!鲁迅先生说:“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

这些孱头们!”鲁迅先生这种对于青年的关爱,不仅见于他的名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而且更听到了他的呐喊:“救救孩子”(见《狂人日记》)鲁迅先生的逻辑简明、清晰,即:没有青年,没有孩子,就没有未来。

鲁迅先生的第三个意思是:青年们,不要激动,要冷静,要热爱生命。

他告诫大家:“血书,章程,请愿,讲学,哭,电报,开会,挽联,演说,神经衰弱,则一切无用。

”而对于专制的酷烈,则应报以足够的警惕,不要轻易地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先生提醒大家:“我们听到呻吟,叹息,哭泣,哀求,无须吃惊。

见了酷烈的沉默,就应该留心了;见有什么像毒蛇似的在尸林中蜿蜒,怨鬼似的在黑暗中奔驰,就更应该留心了”。

鲁迅先生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论述了成年人对于孩子应该是:理解,指导,解放。

《杂感》后一篇文章《北京通信》,先生也提到了青年的目标是:生存,温饱,发展。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先生的思路是一以贯之的。

他并不赞成青年以奉献热血、奉献生命去搞激进的革命;但是他同时又坚决反对对青年的革命行为进行任何形式的镇压。

这无疑是一个冷静的立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