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葡萄酒产业形势展望及政策取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葡萄酒产业形势展望及政策取向
作者:韩永奇
来源:《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6年第03期
摘要:当前,我国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但仍面临投资减弱、融资渠道不畅等问题。为此,实施“葡葡酒+”挖掘消费潜力,以推动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
关键词:葡萄酒产业;供需结构;葡萄酒+;价格;消费者;投资
中图分类号:TS2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6)03-0082-05
一、我国葡萄酒产业的积极变化与亮点
(一)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国内葡萄酒市场供需结构持续改善,2015年葡萄酒行业基本面向好的方向发展,历经2013、2014两年多的沉淀,在反复的盘整中积蓄了向上的能量,全行业复苏态势明显,走出底部的意愿强烈。经过深度调整期后的葡萄酒市场需求正迎来两方面的边际改善,一方面,结构下移加速了葡萄酒消费,葡萄酒普及进程加快;另一方面,消费者饮酒趋向低度化、时尚化,在商务宴请等活动中葡萄酒正逐步替代部分白酒。葡萄酒在这一时期的风险得到集中释放,国内葡萄酒中低档酒市场将呈现挤压式增长态势。在产业结构方面,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提高,在葡萄酒的餐饮、旅游、婚庆、健康、休闲等服务业占比持续提升,现代葡萄酒服务业进入发展快车道,葡萄酒旅游休闲、葡萄酒健康养老、葡萄酒体育文化产业等都保持着一定的发展速度,且这些服务业增长对葡萄酒产业(葡萄酒加工业)增长的依赖减弱,独立增长能力增强。中低端酒(尤其是进口葡萄酒)成为葡萄酒产业中的耀眼明星,增速高于整个行业。在供给结构改善的同时,需求结构向好的方向发展,消费对葡萄酒产业增长拉动作用持续增强。2015年以来,虽然“排浪式”消费已经结束,但国内消费逐月增加,出现了较好的势头。这方面,葡萄酒消费是个风向标,2015年,我国市场的葡萄酒消耗量接近1.6亿箱,葡萄酒消费持续回暖,尤其是进口葡萄酒逐月增加,不管是一线消费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还是二三线城市的红酒消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升[1],这说明我国葡萄酒消费出现了积极的变化,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葡萄酒消费显现出从谷底回升的端倪,需求结构也向合理化、多元化方向发展。
(二)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和关联产业加速融合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在我国的大力推进,加上日臻完善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农业融合二三产业协同发展在各地出现端倪。都市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在城镇郊区出现;工厂化农业、设施农业、信息农业在上海、广东、山东等发达地区如潮水般涌现。我国农
村经济转型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大趋势。在这种背景下,作为最具融合属性的葡萄与葡萄酒产业成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排头兵,它和关联产业之间的融合逐渐加速,其产业链条不断延伸。通过产业间的融合,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则越来越强。尤其是以葡萄与葡萄酒为依托的大旅游、大服务业扶摇直上。作为我国优秀的旅游城市、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城烟台大力实施“葡萄酒+”战略,推动葡萄酒与旅游、文化深度融合,出现了可喜的局面,达到互相促进的效果。据统计,2015年国庆节期间,仅烟台蓬莱葡萄酒庄旅游人数达到上万人次;2015年蓬莱葡萄酒文化旅游突破十多万人次;2015年来烟台进行葡萄酒旅游的海内外游客超过千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00亿元人民币[2]。让我们感受到葡萄酒旅游文化等消费热点更热更火。从烟台葡萄酒旅游的火爆中可以看到我国葡萄酒旅游文化等消费热点热度不减,出现方兴未艾之势。2015年,葡萄酒文化旅游业成为消费的亮点。
除了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与文化旅游业融合外,葡萄与葡萄酒产业还和餐饮业、酒店住宿、房地产、金融等行业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协同发展。近年来,烟台市充分发挥其葡萄酒产业发展的优势,以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为基础,实施“葡萄酒+”战略,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仅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也进一步拓宽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渠道。拥有约466.67公顷(7 000)亩土地的烟台市莱山区的瀑拉谷酒庄产业集群以160亿元投资建设54个国内外知名酒庄,集生态观光旅游和葡萄酒文化购物博览为一体,将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葡萄酒销售和葡萄酒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一二三产业融合协同发展,吸纳1.5万名农民成为产业工人,每年可接待游客100万人,增收25亿元人民币[3]。瀑拉谷酒庄产业集群的建设不仅促进了旅游文化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当地建材、房地产等产业的发展,周围农民促进了城镇化的进程,企业和农民共同出资建设葡萄酒小镇或者新的工农集聚区,投资基础设施,增加酒店和商业服务网点,进一步地促进了当地的就业,增加了居民收入,形成了良性循环。
(三)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汹涌澎拜,国外葡萄酒大量进入国内,激烈的竞争促进了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国际化。在零关税的影响下,相比2014年,2015年中国进口葡萄酒的数量与进口金额持续上涨,2015年前11个月累计进口量同比增长45%,已经比2014年全年进口量要多出20%以上,进口均价下降16.4%;尤其我国南方地区如浙江温州2015年前11个月进口葡萄酒8 321吨[4],均价连续两年下降,量升价跌使得进口酒的高性价比再次凸显,开启了新一轮进口酒消费增长。2015年以来,进口葡萄酒消费在国内更加火热。在国内市场被国外葡萄酒商抢占的同时,国内葡萄酒厂商也加快了国际化的步伐。以张裕为代表的国内葡萄酒企业积极走出去,加速进行国际化布局。2015年9月张裕开启海外并购模式,以2 625万欧元收购家族企业CG公司和GG公司持有的爱欧集团37.5%的股权;11月张裕公司收购法国蜜合花酒庄[5]。张裕收购西班牙爱欧公爵的目的在于打造西班牙葡萄酒中国市场第一品牌,而收购蜜合花酒庄则是把蜜合花、苔思藤打造成为法国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第一、第二大单品。这一系列的海外
举动,让张裕葡萄酒有望成为中国进口酒市场的巨头。除了张裕连续在欧洲发力收购企业外,还有云南省的一些葡萄酒企业要逐步走向越南、缅甸等国家和地区。新疆等西部的一些葡萄酒企业向接壤的国家输送他们的葡萄原汁原酒。烟台产区包括蓬莱一些酒庄都是引进国际资本,促进了葡萄酒的国际化。在进口葡萄酒消费热度升高、国内葡萄酒产能过剩的双重压力下,以张裕为代表的葡萄酒企业开启国际化布局新篇章,是应对国外品牌横扫国内市场和化解国内产能过剩的最有效的途径。
二、当前我国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2015年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应对了复杂的国内外局面,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应当充分肯定。但当前我国葡萄与葡萄酒产业问题与矛盾异常突出,经济下行压力给产业发展带来的风险并没有得到有效化解,对此,我们要保持高度的警惕。
(一)国内葡萄酒投资减弱
当前,经济增长之所以放缓就在于投资增长乏力,投资减弱也孕育了经济下行风险。国内葡萄酒投资受经济形势的影响而出现乏力现象。葡萄酒庄投资增长下滑,新建酒庄减少,在建酒庄停滞,在一些葡萄酒产区甚至出现了数亿元人民币葡萄酒庄的转手事件,投资酒庄的热潮逐渐冷却。当前,在葡萄酒投资方面,投资主体的投资意愿减弱,困扰着各投资主体的各类困难一时难以解决,尤其是市场需求不畅与产能持续过剩两大问题仍将持续,严重影响了各投资主体在葡萄酒领域的投资。如遭受严冬、深度调整的房地产市场极大地影响了葡萄酒和房地产等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以葡萄与葡萄酒为依托的葡萄酒小镇中的房地产投资遭遇滑铁卢,葡萄酒小镇里的商品房库存消化不掉,居高不下的库存率让投资商心灰意冷,这就引起了多米诺骨牌效应,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好像红楼梦的大家族一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由此也带动了建材、钢铁等下游行业的萧条和持续的市场低迷;政府投资能力弱化,土地出让、税收是政府主要收入,税收和出让金减少加上偿债高峰期来临,让地方政府感到资金的不足,制约了其投资能力,对投资葡萄酒小镇的基础设施也感到捉襟见肘,无可奈何下,何谈投资增长;一些看好国内葡萄酒、有投资意愿的外商企业及国有大中型企业受葡萄酒产业前景预期以及市场等其他各种因素影响,投资积极性下降,放慢了投资葡萄酒庄的步伐,有的干脆放弃,免得遭遇投资风险。
(二)融资瓶颈仍然存在,没有得到有效破解
国内葡萄酒企业基本上是中小企业,企业自有资金有限,在形势好的时候,资金尚能维持生产经营;在形势严峻的当下,资金就显得捉襟见肘,资金链有断裂的风险。目前,相互拖欠货款是葡萄酒销售的顽疾。产能过剩、市场疲软、竞争激烈导致有些葡萄酒企业为了降库存而被迫赊账经营,只要把酒卖出去就行,货款回笼以后再说,这为企业生产经营埋下了隐患。赊账经营固然能够降低库存,但采取赊账的办法导致出现的问题不少,应收账款增加,应收账款净额增多等问题没有合适的方法解决,导致越积越多,资金风险明显加剧。如2015年,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