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菌属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的肠道内。 破伤风梭菌 (C.tetani):破伤风 产气荚膜梭菌 (C.perfringens):气性坏疽 肉毒梭菌 (C.botulinum):肉毒中毒 艰难梭菌 (C.difficile):假膜性结肠炎
一、破伤风梭菌(C. tetani)
破伤风(tetanus)的病原菌。 发病后机体呈强直性痉挛、抽搐 ,可因 窒息或呼吸衰竭死亡。
获得抗毒素的途径: 1)类毒素的预防注射而获得的自动免疫; 2)注射抗毒素而获得的被动免疫。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破伤风的临床诊断主要结合创伤史和特有的体征。 微生物学检查对早期诊断意义不大,一般不做。 必要时可取伤口渗出物或坏死组织染色镜检及厌 氧培养,并做动物试验,以确定有无毒素产生。
四、防治原则
分解乳糖产酸和大量气体,可凝固酪蛋 白,酪蛋白久之胨化,气体将凝固的酪 蛋白冲成蜂窝状,把培养基表层的凡士 林向上推开。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物质
产气荚膜梭菌可以产生多种毒素和酶类
产气荚膜梭菌产生的毒素和酶类
毒素或者酶类
α 毒素(卵磷脂酶) β 毒素
生物学活性
增加血管通透性,溶解红细胞、血小板
(C.perfringens)
一、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
两端平切的G+粗大 杆 菌 ,芽 胞 位于 次 极 端 , 呈椭 圆 形 , 不 大 于菌体。 无鞭毛,在体内有 明显的荚膜。
产气荚膜梭菌
培养物性
代谢活跃,分解多种糖类,产酸产气
牛乳培养基:汹涌发酵 (stormy fermentation)
致病物质
破伤风痉挛毒素 (tetanospasmin):
1 )强毒性蛋白质,不耐热,可被肠道蛋白酶破坏。 2)由细菌质粒编码 α轻链:具有毒性作用;
β重键:能与神经节苷脂 (ganglioside) 结合;
3 )神经毒素,对脑干神经和脊髓前角细胞有高度 亲合力。 4)具有免疫原性,经0.3%甲醛作用4w后脱毒成为 类毒素。
三、肉毒梭菌
(C.botulinum)
一、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
G+粗大杆菌。
芽胞呈椭圆,位于
近极端,使细胞呈
网球拍状。 厌氧。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物质
肉毒毒素
嗜神经性,作用于脑及周围神经末梢神经肌肉接头, 阻止乙酰胆碱的释放,导致肌肉麻痹。
*眼部肌肉麻痹(出现复视、斜视、眼睑下垂、瞳孔散大); *进而咽部肌肉麻痹(出现吞咽困难、言语不清和呼吸困难); *若继续发展终因呼吸肌、心肌麻痹而死亡。
1.人工主动免疫 注射精制破伤风类毒素。 部队战士、建筑工人及其他易受外伤的人群 3个月至6岁儿童:白-百-破(DPT)3联疫苗 2.人工被动免疫 1)紧急预防 人源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
破伤风抗毒素 (TAT)
2)特异治疗 早期足量用TIg或TAT治疗
3.治疗
大剂量青霉素或甲硝唑
二、产气荚膜梭菌
改变神经细胞表面的神经节苷脂受体、促进 毛细血管血栓形成
所致疾病Hale Waihona Puke Baidu

气性坏疽
主要由A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
组织坏死、血管内皮损伤,通透性上升 出血、水肿、局部坏死 分解糖产气,压迫软组织、血管 加重组织坏死(捻发音) 分解组织,病变迅速扩散,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食物中毒:A型产气荚膜梭菌所产生的肠毒素可引起食物中毒
观察保护作用。
四、防治原则
预防主要是加强食品管理和监督,定期抽样检查。 食品进食前加热煮沸即可破坏毒素。 治疗应尽早注射多价抗血清;同时加强护理及对症
一、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
G+ 菌体细长 周身鞭毛
无荚膜
形成芽胞后,使细菌呈
鼓槌状
培养特性和生化反应
严格厌氧
血平板上,有β溶血
不发酵糖类,不分解蛋白质
抵抗力
繁殖体的抵抗力与一般细菌相似 芽胞抵抗力很强,在土壤中可存活数十年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条件
厌氧环境是细菌生长繁殖的重要条件。
1)伤口深而窄; 2)混有泥土、异物,坏死组织较多、局部组织缺血; 3)同时伴有需氧菌混合感染。
梭 菌 属
厌 氧
有芽胞厌氧菌:梭菌属 拟杆菌属 无芽胞 厌氧菌 其它无芽 胞杆菌

G-杆菌:普雷沃菌属 梭杆菌属
G+杆菌:乳杆菌属 双歧杆菌属 丙酸杆菌属 G+球菌:消化球菌属 G-球菌:韦荣球菌属
梭菌属(Clostridium)
一群专性厌氧、能形成芽胞、G+的粗大杆菌。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土壤中,有些可寄生在动物和
所致疾病
1.食物肉毒中毒
2.婴儿肉毒中毒
3.创伤肉毒中毒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主要是检出毒素: 第1组:小鼠腹腔注入上清液0.5ml。如有毒素,一般 于1~2d出现中毒症状,最后死于心力衰竭和 呼吸困难; 第2组:小鼠注射煮沸的上清液,一般不发病; 第3组:小鼠注射不加热上清液 + 多价肉毒抗血清,
发病机理
破伤风梭菌及芽胞
神经纤维的间隙
淋巴液和血液
创伤
机体
局部生长繁殖
外毒素
脊髓前角,并可到达脑干
封闭抑制性突触
介质释放
伸肌、屈肌同时强烈收缩
强直痉挛
伤口附近肌肉痉挛 嚼肌痉挛(引起牙关紧闭和吞咽困难) 躯干及四肢肌肉强直(呈特有的角弓反张体征) 膈肌痉挛、呼吸困难 窒息而死
破伤风痉挛毒素作用机制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气性坏疽发病急剧,后果严重,尽早做出微生物学诊断, 争取早期治疗: 镜检:可发现G+大杆菌,并伴有其他杂菌和少量形 标本 培养基 态不规则的白细胞。 厌氧培养 进一步鉴定
牛乳培养基
生化反应 动物实验
四、防治原则

预防
及时处理伤口,破坏和消除厌氧微环境

治疗
局部扩创,清创
抗生素 α抗毒素 高压氧舱法
组织坏死作用
ε 毒素
ι 毒素 δ 毒素 θ 毒素 κ 毒素(胶原酶) λ 毒素 μ 毒素(透明质酸酶) ν 毒素 肠毒素 神经氨酸酶
具有通透酶活性
组织坏死作用、 ADP 的核糖基化作 用 溶解红细胞 溶血毒性和细胞毒活性 胶原酶和明胶酶活性 蛋白酶活性 透明质酸酶活性 脱氧核糖核酸酶活性、溶血毒性 增加肠粘膜细胞通透性
破伤风痉挛毒素作用机制
感觉神经信号 脊
反馈调节
兴奋性神经信号 髓
抑制性神经元
抑制性神经元
抑制性介质释放
屈肌收缩
伸肌舒张
芽胞
嗜 神 经 性
抑制性神经元


伸肌、屈肌 同时强烈收缩
抑制反馈调节
外伤
破伤风痉挛毒素
阻止抑制性 介质释放
免疫性
破伤风免疫是典型的抗毒素免疫:
微量毒素即可致病,不足以引起免疫;并且毒素 迅速与神经组织牢固结合,不能有效地刺激免疫系统 引起免疫应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