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课感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素质教育可以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和形成教育对象的素质结构, 我国的陶瓷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作为中国艺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舞台上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的陶瓷文化同时,还应该注重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陶瓷艺术赏析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发散性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

关键词:陶瓷艺术;素质教育;民族审美文化;创造力

一、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陶瓷艺术作为世界各国传统文化中孕育成长的艺术和世界各民族形象思维的结晶,由于它记载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文明与进步,因而,它也就有了一种凝重的历史感。丰富的陶艺遗存,折射出一种文化的光辉,它不仅记载着人类发展过程中的灵性和体悟、思维与追索,也反映了艺术语言形式创造历程的艰辛与伟大。

人类对古老文明几乎都是通过艺术来认识的。中国的英文表述就是China,这充分说明陶瓷对于整个国家的重要意义。作为泥土的艺术,陶瓷承载了丰富的艺术文化内容,体现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精髓。陶瓷以其精湛的技艺,深厚的文化底蕴,强烈的人文精神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可替代的象征物。每个人都有肩负促进人类文明的责任,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能从古至今流传和延续,其本身就充分证明其生命力。而这种生命力,依赖于一代代人教育的传承,这就是教育的作用。

通过陶瓷艺术鉴赏课,可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陶瓷艺术文化历史的博大精深,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成就感和爱国热情,是中国任何现代艺术种类都不能比拟的,也是陶瓷艺术教育对全民族的贡献。现今,陶瓷艺术鉴赏课作为公共艺术选修课程走进了大学的课堂,走进了更多人的心灵,这就为中国陶瓷艺术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大空间,对弘扬祖国灿烂的古文化搭建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二、培养大学生的民族审美意识和审美鉴赏能力

陶瓷艺术鉴赏课教学任务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从不同的角度提高学生审美意识,从艺术不同的表现形势中区分出其中美的含意,激发学生对艺术学习灵性。陶瓷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中国陶瓷文化艺术的审美思想和审美标准有机的融入陶艺教育的全过程,使他们对陶瓷艺术的价值、审美标准作出正确的判定。

中国陶瓷美学是由中国人所特有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与美学思想而决定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陶瓷的烧造技术不同,陶瓷造型与装饰艺术也各异,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展示了当时人们的美学观念和文化心理特征。陶艺教育发展的基本点应放在把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思想、审美理念、审美意识、审美趣味。这种审美能力的注入、培养,对大学生了解中外陶瓷艺术的发展很有必要的。

三、启发思维激发想象力,培养创造性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直觉与想象力的培养不能靠智力,而要靠美育。”[2]激活创新能力的动力是想象力,想象力是一种形象创造能力,是人类创兴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陶瓷鉴赏课注重引导学生感受历代陶艺在造型上、釉彩上的变幻,形象地接受历史知识,能够让学生极大地扩展僵化的思维模式,培养发散性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对于一般学科学生的知识结构的改变和思维挂念的改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钱学森在接受“杰出贡献科学家”的称号时说其夫人的艺术氛围启发了他,提供了新的思想,使他少走了不少弯路.他有句名言是:科学家不是工匠,科学家的知识结构中应有艺术,因为科学里面有美学。作为科技与艺术的结合,陶艺自身具备了联接诸多学科研究并成为学科交叉枢纽的诸多因素。从抽象的数学到具体的手工实践操作,其中包括物理学、化学、经济学、美术学、设计学、材料科学、建筑学等诸多学科,它们可以直接参与到陶艺实践和理论研究

中来。陶艺艺术创作是一种创造性实践活动,陶艺教学也必须是一种有关创造的体验式教育。传统的教育思维定势让人们习惯了“学生就应该是穿着整齐且规规矩矩地坐在整齐划一的板凳上认真听课的这种固定模式,其它方式都是叛经离道”,而在陶艺创作体验阶段,学生可以每个人系着个围裙当工作服,手上沾着泥像个泥瓦工。而那些征服世界的瓷器就是在这种看似不太高雅的劳作中源源不断的创造出来的。所以,可以这样说,创作欣赏的体验过程本身就是积极地创造世界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陶瓷艺术可以起着充当自由、文明想象和理解的工具作用。

四、科学意识与综合能力的冶炼

陶瓷,在中国有着两千年的历史,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纪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时代,可以说,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陶瓷发展史,中国人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在许多方面都是通过陶瓷制作来体现的, 研究和讲述历史的同时,关键在于以史为鉴,借古开今。人们知道,从矿石泥土到变成质坚美观的陶瓷过程,不仅仅是物理形态的变化,经烧炼后已发生了内在结构质的化学变化,这是门科学。因此,陶艺教育就其本身来说是一个交叉学科,是设计学、艺术学、材料学、人类文化学、化学等众多学科的交叉,边缘学科的性质十分明显。

艺术以其生动的表现形式陶冶学生的感情,科学以其严密的逻辑知识丰富他们的才智”。[3]学生在陶艺史的学习过程中,已经被有意无意地灌输了“陶艺史是一部新材料运用和新风格产生、重复的历史”这一史学观念。古代陶艺的发展,走的每一步都与新材料,新语汇的介入有关系,而现代陶艺中对新材料运用也让学生看到了传统艺术在科技进步中的转型和发展。

五、结语

“对艺术的终身参与是完整的生活的一个有价值的部分。”[4]陶瓷鉴赏课通过大量赏析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精品,使学生从中汲取丰富的人文精神,可以使学生学会鉴赏自然和生活美。经典的传统陶瓷艺术作品可以显示出作品的内涵和耐人寻味的意念和情境。由此可见,陶瓷艺术形象是心灵移情的产物,把对大自然的真情实感转换成视觉语言,创造出一种“物我合一”的技艺,寓情于景色之中,创造、发挥想象空间。让学生可以感受到自然界的变化、物质生活的丰富与创作设计者心境、情感的交织,形成了特定的“意境”,“境”又会化为一种心境而拨动观者的心灵。

陶瓷的原材料来自泥土,泥土是有灵性的,它有宽容博大的母性之美,不仅陶瓷由泥土而生,人类有何不是根植泥土之中么?女娲用泥土造人虽说是个传说,但人类生存却离不开泥土。从陶瓷艺术教育的功能来看,它对大学生个性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综合性大学公共陶艺教育的目的和定位很明确:培养陶瓷艺术的欣赏者,而非培养陶瓷艺术的从业者;使学生们热爱并投入到陶瓷艺术中来,对学生进行艺术的熏陶和审美观念的培养。在这里,我们仅从社会生活的方面来考虑,因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最终是人的全面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