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Ks5u发布】重庆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Ks5u发布】重庆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隐秘★启用前2021年重庆一中高2022级高二下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卷2021.7留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8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机读卡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古代诗文阅读(45分)(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3题,每小题3分。

心术苏洵为将之道,当先治心。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

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行措手足也。

夫惟义可以怒士。

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养心。

谨烽燧,严斥堠,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

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

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

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

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行用矣。

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

智则不行测,严则不行犯,故士皆委己而听命,夫安得不愚?夫惟士愚,而后可与之皆死。

凡兵之动。

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险。

邓艾缒兵于蜀中,非刘禅之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彼固有所侮而动也。

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

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

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

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惠,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

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

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兵有长短,敌我一也。

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含答案试卷说明:本场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一、语言表达运用(21分)1.下列每组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徇.私殉.情篡.权编纂.缧.绁果实累累.股肱.气势宏.大B.践祚.愧怍.撇.开瞥.见淡.泊啖.以重利巨贾.余勇可贾.C.瞋.目缜.密会.稽会.计扛.枪力能扛.鼎绷.带绷.着脸D.漂.洗漂.泊间.道离间.刈.旗自怨自艾.盗跖.开拓.进取【答案】1。

B(A.xùn,cuàn\zuǎn,léi,gōng\hóng;B.zuò,piē,dàn,gǔ;C.chēn\zhěn,kuài,káng\gāng,bēng\běng;D.piǎo\piāo,jiàn,yì,zhí\tuò。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窥知词阙因源永葆青春B.锱重瞳孔碟血触目惊心C.牵惹调剂社稷老羞成怒D.提挈敕免仓檁心灰意懒【答案】2。

C(A.阙——阕,源——缘; B.锱——辎,碟——喋; D.敕——赦,檩——廪)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地方政府在某些重大项目上如果觉得没有把握,就应该敬谢不敏....,不要打肿脸充胖子,强拉一些企业进驻当地,造成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B.关于课堂教学改革,教育专家认为,始终静悄悄的“一言堂”式的课堂固然不正常,但教师的主导地位无法体现,闹得沸反盈天....的课堂也不应该成为样板。

C.新版《天龙八部》以大胆出奇的叙事结构、纵横捭阖....的战争场面以及令人荡气回肠的煽情表演征服了那些未看过原作的新潮观众的心。

D.县委书记和百姓拼车坐出租、一起吃大排档,市长请农民工吃羊肉泡馍,一些政府官员的新政举措如雨后春笋....,纷纷现身舆论醒目位置,引得民众一片质疑。

【答案】3。

2019-2020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基础与阅读(17分)材料一古人云“冒之以衣服,旌之以章旗,所以重其威也”①,通过服饰表明贵贱在夏商时期当已形成。

我们通过《孝经》对服饰的论述片段,便能了解到古代“不僭上逼下”的着装要求。

穿错颜色,不但会受到惩罚,甚至还会招来杀身之祸。

清朝雍正帝赐死年羹尧时,列举的罪状有几条就跟着装用色有关——用鹅黄色的荷包,用黄布包裹衣服。

中国历代的服饰色彩与五行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历代的服饰色彩演变中不难发现,古代服饰色彩始终以正色为尊,注重衣色之纯,五种正色白、青、黑、赤、黄源于五行金、木、水、火、土。

而历代所崇尚的颜色各异,《檀弓》有云“夏后氏尚黑,殷人尚白,周人尚赤”,《史记•殷本纪》也记述商汤“易服色,尚白”。

《礼记•王藻》云:“衣正色,裳间色,非列采不入公门。

”其中的“列采”就是正色服饰,也就是说,没有穿着正色衣服是不能进入公门的。

作为封建社会开端的秦朝尚水德,于是黑色便成为服装的主要颜色,“郊祀之服皆以袀玄②”,皇帝也经常是“玄衣绛裳”,即黑色上衣和深红色下衣,同样是以黑色为主调。

普通百姓单调的服色与礼制限制有关,“散民不敢服杂彩”(《春秋繁露•服制》)的描写正反映了这一现实。

《汉书•五行志》也曾记载,汉成帝微服私行,为了不引起人们的注意,遂穿着“白衣”。

封建社会中期以后,关于服装颜色和等级的规定愈加明确详细。

隋炀帝虽然规定“贵贱异等,杂用五色”,但没有特别规定皇帝常服的服色。

而到了唐初,以黄袍衫等为皇帝常服,后来逐渐用赤黄,“遂禁士庶不得以赤黄为衣服杂饰”。

从此以后,黄色就成为了皇帝御用的颜色,成为皇帝王权的象征。

据《清史稿》记载:“龙袍,色用明黄。

领、袖俱石青,片金緣。

绣文金龙九。

列十二章,间以五色云。

”这说明清代对龙袍在形制、制作工艺、装饰图案以及色彩上都规定得十分严谨苛刻。

而在朝廷之上,唐朝也开始以袍服色彩区分官员等级,贞观四年规定二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绯;《宋•舆服志》关于文武官贯服饰色彩的规定是:“文武三品以上服紫,四品服绯,五品浅绯。

重庆一中学年度高二期末考试语文

重庆一中学年度高二期末考试语文

重庆一中学年度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语文试题卷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1至10题为选择题,30分;第11至23题为非选择题,120分,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第1至第10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11至22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原创)(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窸窣.(sū)赏赉.(lài)福祉.(zhǐ)饿殍.(piǎo)B.偏裨.(pí)赍.发(jī)杠杆.(gǎn)床褥.(rù)C.盥.洗(g uàn)央浼.(měi)枕藉.(jiè)筵.席(yán)D.丹墀.(xī)两靥.(yè)庇.佑(bì)溘.然(kè)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悚然庠序洗练顶礼膜拜不为己甚B.寒碜原宥邂逅掎角之势礼尚往来C.敕造妻孥挑剔协肩谄笑皇天厚土D.罪愆聚讼慰藉暴虎冯河一言以蔽之3、下列各选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这样的车子白天在巴黎仿佛自惭形秽....,所以要到天黑以后才看得见它们。

B.近几年,“知识经济”成了炙手可热....的话题。

C.这场戏真演得绘声绘色....,赢得满场观众的喝彩。

D.今年我终于考上了大学。

就要离开故乡时,•班主任苦口婆心....地嘱咐我:“上了大学,要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加紧学习。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句是()A.“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要由传统的“满堂灌”向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促进者转变。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经典成为通识周国平阅读经典是提高素质的最佳途径之一。

所谓提高素质,就是要使我们身上那些人之为人的属性得到健康生长,成为人性意义上优秀的人。

人类的精神能力在漫长的自然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其生物学的基础,又在漫长的文明演进过程中展现出来并得到发展。

每一个个体的人通过种族遗传即已具备这些精神能力的生物学基础,在此意义上,我们说它们是人性中固有的禀赋。

然而,唯有在文化的环境中,潜在禀赋才能生长为现实能力。

对文化环境的理解不能局限于一时一地。

几千年来,人类的精神探索形成了一个伟大传统,它是最广阔也最深刻的文化环境。

那么,我们到哪里去寻找它呢?我的回答是:到经典著作中去。

因为经典著作正是这个传统的最重要载体。

德育的目标是培育善良、高贵的灵魂。

这方面,经典作家尤能给我们诸多启示。

每一位思想家都心怀提升人类向更好状态发展的愿望,一切思考最终都指向一个问题:怎样的人生是好的人生?怎样的社会是好的社会?虽然价值观正是最充满争议的领域,但是通过阅读经典,自觉地思考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确立人生坐标,做一个有道德、有信仰的人。

我的理解,“绝对经典”就是要选目精当,不够格的绝不选,够格的绝不遗漏,同时应适合不同人群的接受能力。

“轻松好读”则是要求选人得当,专家也必须够格,对相关的著作确有研究,融会贯通,从而能把导读做得既准确又深入浅出。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对于经典著作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经典著作是承载人类几千年来在精神探索中所形成了伟大传统的最重要载体。

B.经典著作是人类最广阔也最深刻的文化环境,能使人类的潜在禀赋转化为现实能力。

C.经典著作在智育、美育、德育等方面都是极好的素材,阅读经典可以提高国民素质。

D.阅读经典能够引领人们自觉地思考价值观的问题,有助于我们做一个有信仰的人。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教学质量监控测试高二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

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注意,不能错位。

3.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

(17分)①对于大学本科学生而言,固然可以采取两种学习态度方法,一种为“任凭弱水三千,吾只取一瓢饮”,不贪多骛远,而获得此一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

另一种学习态度方式则希望能够“登堂入室,窥其堂奥”,而不仅仅是“赐墙及肩”,只能“窥见室家之好”,难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只有“曾经沧海....”,才有阔大之胸怀气度和高远之眼光识见。

因此,学生就不能仅仅满足于课堂教学和教科书,还必须大量阅读相关学科专业的乃至自己感兴趣的各种经典原著。

②________。

这其实便是“常识教育”或通识教育乃至教育本身的最重要功能之一。

③换言之,常识教育的命意和专业化教育不一样,后者主要措意于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职业个体和技术官僚,专意在促进专业学术发展和科技进步(有时甚至可能忽略对科学技术的价值判断和伦理反思)。

常识教育则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道德判断的自由个体,以及随之而来的普遍的人文精神氛围和社会公共生活,抵御知识的异化、人的异化、社会的异化与制度的异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共同福祉。

④另外,专业化教育往往着眼于知识的精深,常识教育则着眼于知识的基本、根本与全面,一为专家之学,一为通人之学。

但此一通人之学又不同于中国古代所谓的“通书千篇以上,万卷以下,通人也”的通儒硕学,或所谓的“大通人”(仍是相对而言),这显然只能要求极少一部分人。

此处所谓的通人并非意味着博闻广识,无所不通,事实上以人类有限的时间精力和智力水平而言,不可能做到“天上地下,无所不知”的地步,而在于对涉及人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世界之间关系的基本常识的了解,尤其是涉及个体心灵生活和现代公共生活的最基本相关知识的掌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准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段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簪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

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和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晨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歌,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晨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

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

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
“国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

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

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B.《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C.所谓“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矇诵”等一起出现,是因为卿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

B. 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

C. 到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

D.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古时候,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B. 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C. 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够通过诗歌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

D.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劳而食。

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的冠状病毒,研究显示其与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同源性达85%以上。

该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

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已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

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只是其传播力较弱。

国家医疗专家组成员李兴旺指出,无症状感染者的病毒载量可能比较少,传播力会较弱,多是在和病人接触较多的情况下发生的,尤其是家庭聚集性感染比较明显。

人群普遍易感,儿童也不例外。

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

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

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

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表现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

目前没有确认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

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联合使用广谱抗菌药物。

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肺部影像学显示炎症明显吸收,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间隔至少1天)。

治愈者仍有再次感染的风险。

中日友好医院肺炎防治专家组组长詹庆元指出,从一般规律看,病毒感染后人体会产生抗体,但有的抗体持续时间不长,痊愈的人仍应加强防护。

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邱海波指出,从临床经验来说,康复期的病人没有传染性,出院的病人没有传染性。

(摘编自《新冠肺炎的30个真相》,《人民日报》2020年2月7日) 材料二:下表为新型冠状病毒在不同情况下的存活时间。

(数据源自《新型冠状病毒在不同情况下能存活多久?》,“大医同盟”2020年2月12日) 材料三:
根据澳大利亚联邦卫生部的消息,截至当地时间12日6时,该国共确诊了15例新冠肺炎病例,其中有5例已被治愈。

此外,在日本“钻石公主”号邮轮上,有12名澳大利亚籍乘客被确诊为新冠肺炎。

针对新冠肺炎引发的歧视事件,澳大利亚总理荚里森等多名政界人士都进行了谴责。

澳首席医疗官墨菲就针对该国对华裔的偏见及歧视行为表示“我们非常担心排外心理以及任何形式的种族定性,这种做法相当可恶。

澳大利亚人没有理由回避任何特定背景或外貌的人。

”澳大利亚卫生部长亨特也承认,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该国许多华人社区面临“挑战”和“困难”,他说:“澳大利亚出现了歧视性的报道,我坚决谴责此类报道。

”澳大利亚总理莫卫森对该国华人社区应对疫情的反应表示支持,他说。

“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挑战,华人社区已经做好了应对这一挑战的准备。

在这个时期,无论是在Ashfield、BoxHill. Hurstville 还是在澳大利亚其他地区的华人社区,我想对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同时,该国反对党领袖阿尔巴尼斯也表示,不能容忍种族主义抬头,他说: “任何针对澳大利亚华裔的种族歧视语言或行为都绝不能被容忍,必须予以制止。


(摘编自《澳国内已确诊15例新冠肺炎病例政界人士谴责歧视》、《中国新闻网》2020 年2月12日) 4.下列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