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_【PPT课件】
合集下载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课件ppt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 》
二、病因分型 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病因/发病机制分型有助于
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和选择二级预防措施。 当前国际广泛使用急性卒中Org10172治疗试验(TOAST)
病因/发病机制分型: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型、小动脉闭塞型、其
他明确病因型和不明原因型等五型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概述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stroke,AIS) : 各种原因导致的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并由此产生缺血缺氧性
坏死,进而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5, 48(4): 246-257. [2]倪金迪 , 李响 , 刘梅 , 等 . 脑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二级预防指南核心内容 (2014 年 AHA/ASA 版 ) [J].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 2015, 23 (2): 168-174.
停用抗栓(抗血小板、抗凝)治疗等致出血药物。
于平扫CT;弥散加权成像DWI :在症状出现数分钟内就可发现 应在起病48小时内开始用药。
弥散加权成像DWI :在症状出现数分钟内就可发现缺血灶可早期确定大小、部位与时间,对早期发现小梗死灶较标准MRI更敏感。 《2017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诊疗指导规范》
《2017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诊疗指导规范》
诊断和评估步骤
是否为 脑卒中?
缺血性? 出血性?
排除脑外伤、中 毒、 瘤卒中、高
血压脑病、血糖 异常、脑炎及躯 体重要脏器功能 严重障碍等引起 的脑部病变
尽快进行头颅 影像学 (CT /MRI) 检查, 以明确是出血 性脑卒中还是 缺血性脑卒中
二、病因分型 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病因/发病机制分型有助于
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和选择二级预防措施。 当前国际广泛使用急性卒中Org10172治疗试验(TOAST)
病因/发病机制分型: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型、小动脉闭塞型、其
他明确病因型和不明原因型等五型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概述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stroke,AIS) : 各种原因导致的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并由此产生缺血缺氧性
坏死,进而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5, 48(4): 246-257. [2]倪金迪 , 李响 , 刘梅 , 等 . 脑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二级预防指南核心内容 (2014 年 AHA/ASA 版 ) [J].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 2015, 23 (2): 168-174.
停用抗栓(抗血小板、抗凝)治疗等致出血药物。
于平扫CT;弥散加权成像DWI :在症状出现数分钟内就可发现 应在起病48小时内开始用药。
弥散加权成像DWI :在症状出现数分钟内就可发现缺血灶可早期确定大小、部位与时间,对早期发现小梗死灶较标准MRI更敏感。 《2017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诊疗指导规范》
《2017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诊疗指导规范》
诊断和评估步骤
是否为 脑卒中?
缺血性? 出血性?
排除脑外伤、中 毒、 瘤卒中、高
血压脑病、血糖 异常、脑炎及躯 体重要脏器功能 严重障碍等引起 的脑部病变
尽快进行头颅 影像学 (CT /MRI) 检查, 以明确是出血 性脑卒中还是 缺血性脑卒中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PPT课件
和关爱。
长期随访建议及注意事项
随访时间
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进行定期随访。
随访内容
了解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等,评估治疗效果及预后。
长期随访建议及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长期随访建议及注意事项
01
关注病情变化,如出现新的症状 或原有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02
加强康复训练,促进神经功能恢 复。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方向
CHAPTER
本次指南更新内容总结回顾
指南更新背景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临床经验的积累,急性缺血性脑卒 中的诊治策略不断更新。本次指南更新旨在更好地指导临 床实践,提高患者预后。
定义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突 然阻塞导致脑部血流减少或中断,使 得脑部组织缺氧、坏死,从而引起神 经功能障碍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
发病机制
主要包括血栓形成、栓塞、血流动力 学改变等。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是急 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
流行病学及危害程度
流行病学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 、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 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有大量患者 因此病死亡或留下严重残疾。
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 血糖、血脂等,可了解患 者一般情况及病因。
心电图检查
可发现心脏病变,如心房 颤动等,为心源性栓塞提 供依据。
TCD检查
可监测颅内血流速度及方 向,评估血管狭窄程度及 侧支循环情况。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急性起病,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且不能用非血 管性病因解释者应考虑缺血性脑卒中。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解读幻灯2014-150521
推荐强度与证据等级标准
推荐强度(分四级,I级最强,IV级最弱) I级:基于A级证据或专家高度一致的共识 II级:基于B级证据和专家共识 III级:基于C级证据和专家共识 IV级:基于D级证据和专家共识 治疗措施的证据等级(分四级,A级最高,D级最低) A级:基于多个随机对照试验的荟萃分析或系统评价;多个随机对照试验或1个样本量足够的随机对照试验(高质量) B级:基于至少一个较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 C级:基于无随机分组但设计良好的对照试验,或设计良好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 D级:基于无同期对照的系列病例分析或专家意见 诊断措施的证据等级(分四级,A级最高,D级最低) A级:基于多个或1个样本量足够、采用了参考(金)标准、盲法评价的前瞻性队列研究(高质量) B级:至少1个前瞻性队列研究或设计良好的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采用了金标 准和盲法评价(较高质量) C级:回顾性、非盲法评价的对照研究 D级:基于无同期对照的系列病例分析或专家意见
A B
•
•
必要时吸氧,应维持氧饱和度>94%。 气道功能严重障碍者应给予气道支持 (气管插管或切开)及辅助呼吸 无低氧血症的患者不需常规吸氧
体温控制
C
• •
对体温升高的患者应寻找和处理发热 原因,如存在感染应给予抗生素治疗 对体温>38℃ 的患者应给予退热措施
血压控制
高血压
•
•
•
•
约70% 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压升高 ,原因 主要包括:病前存在高血压、疼痛、恶心呕吐、颅内 压增高、意识模糊、焦虑、脑卒中后应激状态、病前 存在高血压等 多数患者在脑卒中后24 h内血压自发降低。病情稳定 而无颅内高压或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患者,24 h后血压 水平基本可反映其病前水平 目前关于脑卒中后早期是否应该立即降压、降压目标 值、卒中后何时开始恢复原用降压药及降压药物的选 择等问题尚缺乏可靠研究证据 国内研究显示,入院后约1.4%的患者收缩压 ≥220mmHg(1mm Hg=0.133kPa),5.6%的患者舒张 压≥120mmHg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课件
发病3小时内rtPA静脉溶栓禁忌症
• 血压升高:收缩压≥180 mmHg,或舒张压≥100 mmHg • 急性出血倾向,包括血小板计数低于100x109/L或其他情况 • 24 h内接受过低分子肝素治疗 • 口服抗凝剂且INR>1.7或PT>15 s • 48h内使用凝血酶抑制剂或Xa因子抑制剂,或各种敏感的实验室检查异常 • 血糖<2.8 mmol/L(50 mg/L)或>22.2 mmol(400 mg/L) • 头CT或MRI提示大面积梗死(梗死面积>1/3大脑中动脉供血区)
多模影像评估
发病时间未明卒中
• 推荐意见: • 对发病时间未明、或超过静脉溶栓时间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如果符合血管内取栓治疗适应症,应尽快启动血管内取栓治疗 • 如果不能实施血管内取栓治疗,可结合多模影像学评估是否进行静
脉溶栓治疗(Ⅱ级推荐,B级证据)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
• 对于轻型卒中的患者,在发病24h内应尽早启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 和氯吡格雷)并维持21天,有益于发病90天内的早期卒中二级预防,但应密切 观察出血风险(Ⅰ级推荐,A级证据)
糖尿病和缺血性脑卒中史”)
静脉溶栓
• 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3 h内(Ⅰ级推荐,A级证据)和3~4.5 h(Ⅰ级推荐,B级 证据)的患者,应按照适应症,禁忌症和相对禁忌症严格筛选患者,尽快静脉 给予rtPA溶栓治疗。使用方法:rtPA 0.9 mg/kg(最大剂量为90 mg)静脉滴 注,其中10%在最初1 min内静脉推注,其余持续滴注1 h,用药期间及用药24 h内应严密监护患者(Ⅰ级推荐,A级证据)
更新要点
• 静脉溶栓适应症与禁忌症 • 血管介入治疗 • 多模影像评估 • 其他
静脉溶栓适应症与禁忌症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PPT课件
溶栓时间窗
溶栓治疗的时间窗通常为发病后3小时内,越早溶栓,效果越 好。
抗血小板治疗
常用药物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 ,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用药时机
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应尽早 开始抗血小板治疗,以降低复发风险 。
抗凝治疗
常用药物
华法林、肝素等抗凝药物,降低血液凝固风险,预防血栓形成。
二级预防策略
01
02
03
控制危险因素
针对高血压、糖尿病、高 血脂等危险因素进行控制 和管理,降低脑卒中的复 发风险。
合理饮食和运动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 括低盐、低脂、低糖饮食 ,适量运动等。
药物治疗
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抗 血小板聚集药物或抗凝药 物等,预防血栓形成。
生活方式与长期管理
戒烟限酒
戒烟、限制饮酒量,有助 于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适用人群
抗凝治疗适用于某些特定的高危人群,如房颤患者等,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降纤治疗
常用药物
巴曲酶、降纤酶等降纤药物,降低血液 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减少血栓形成的 风险。
VS
适用人群
降纤治疗适用于某些特定的患者人群,如 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等,需在医生指导 下进行治疗。
03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发症的
04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康复与二
级预防
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的重要性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康复治疗 对于恢复患者的功能、减轻残疾 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
义。
康复治疗的方法
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 疗、心理治疗等,应根据患者的具 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 。
康复治疗的时间
越早开始康复治疗越好,一般在发 病后2-3周内开始,持续时间因个体 差异而异。
溶栓治疗的时间窗通常为发病后3小时内,越早溶栓,效果越 好。
抗血小板治疗
常用药物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 ,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用药时机
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应尽早 开始抗血小板治疗,以降低复发风险 。
抗凝治疗
常用药物
华法林、肝素等抗凝药物,降低血液凝固风险,预防血栓形成。
二级预防策略
01
02
03
控制危险因素
针对高血压、糖尿病、高 血脂等危险因素进行控制 和管理,降低脑卒中的复 发风险。
合理饮食和运动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 括低盐、低脂、低糖饮食 ,适量运动等。
药物治疗
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抗 血小板聚集药物或抗凝药 物等,预防血栓形成。
生活方式与长期管理
戒烟限酒
戒烟、限制饮酒量,有助 于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适用人群
抗凝治疗适用于某些特定的高危人群,如房颤患者等,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降纤治疗
常用药物
巴曲酶、降纤酶等降纤药物,降低血液 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减少血栓形成的 风险。
VS
适用人群
降纤治疗适用于某些特定的患者人群,如 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等,需在医生指导 下进行治疗。
03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发症的
04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康复与二
级预防
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的重要性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康复治疗 对于恢复患者的功能、减轻残疾 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
义。
康复治疗的方法
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 疗、心理治疗等,应根据患者的具 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 。
康复治疗的时间
越早开始康复治疗越好,一般在发 病后2-3周内开始,持续时间因个体 差异而异。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PPT课件
03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 治疗
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用于预防血栓形成,降 低脑卒中复发的风险。
降纤药物
如巴曲酶、降纤酶等,通 过降低血纤维蛋白原水平 ,改善血液高凝状态。
他汀类药物
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 汀等,具有抗炎、稳定斑 块等作用,有助于降低脑 卒中风险。
手术治疗
加强培训和宣传工作,提高临 床医生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 治的认知和技能水平。
开展更多的临床研究,为急性 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治提供更加 科学和有力的证据支持。
THANKS
感谢观看
溶栓治疗
通过静脉或动脉注射溶栓药物 ,溶解血栓,恢复脑血流。
机械取栓
使用机械装置将血栓从血管中 取出,迅速恢复脑血流。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通过手术剥离颈动脉内的斑块 ,改善脑供血。
颅内外动脉搭桥手术
通过建立新的血流通道,改善 脑供血。
其他治疗方式
高压氧治疗
通过高压氧舱治疗,提高血氧含量, 改善脑组织缺氧状态。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 管疾病,其诊治需要遵循一定的指南 和规范。
指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评 估、治疗和康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 述,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全面的参考。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旨在 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实用的指导, 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疗水平。
研究展望
康复治疗
控制危险因素
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通过 药物和非药物治疗,降低脑卒中复发 的风险。
通过物理疗法、作业疗法等手段,促 进患者肢体功能和认知功能的恢复。
04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 中诊治指南的内容和 特点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课件_PPT课件
①症状开始时间; ②近期患病史; ③既往病史; ④近期用药史。
• 应尽快将患者送至附近有条件的医院(能24h 进行急诊CT检查)。
推荐意见:
• 对突然出现上述症状疑似脑卒中的患者, 应进行简要评估和急救处理并尽快送往就 近有条件的医院(Ⅰ级推荐)。
Ⅱ急诊室诊断及处理
• 由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时间窗窄,及 时评估病情和诊断至关重要,医院应建立 脑卒中诊治快速通道,尽可能优先处理和 收治脑卒中患者。
• 1.大动脉粥样硬化型
• 2.心源性栓塞型
• 3.小动脉闭塞型
• 4.其他明确病因型
• 5.不明原因型
等5型。
(六)诊断流程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流程应包括如下5个步骤: (1)是否为脑卒中?排除非血管性疾病。
• (2)是否为缺血性脑卒中?进行脑CT或MRI检 查排除出血性脑卒中。
• (3)脑卒中严重程度?根据神经功能缺损量表 评估。
• (3)应进行上述血液学、凝血功能和生化 检查(Ⅰ级推荐)。
• (4)所有脑卒中患者应进行心电图检查 (Ⅰ级推荐)。
• (5)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估病情程度 (Ⅱ级推荐)。
• (6)应进行血管病变检查(Ⅱ级推荐), 但在症状出现6h内,不过分强调此类检查。 (7)根据上述规范的诊断流程进行诊断 (Ⅰ级推荐)。
• (1)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 度评分量表(1995)。
• (2)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是目前国际上最常用量表。
• (3)斯堪地那维亚脑卒中量表 (Scandinavian Stroke Scale.SSS)。
二、一般处理
• 应尽快将患者送至附近有条件的医院(能24h 进行急诊CT检查)。
推荐意见:
• 对突然出现上述症状疑似脑卒中的患者, 应进行简要评估和急救处理并尽快送往就 近有条件的医院(Ⅰ级推荐)。
Ⅱ急诊室诊断及处理
• 由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时间窗窄,及 时评估病情和诊断至关重要,医院应建立 脑卒中诊治快速通道,尽可能优先处理和 收治脑卒中患者。
• 1.大动脉粥样硬化型
• 2.心源性栓塞型
• 3.小动脉闭塞型
• 4.其他明确病因型
• 5.不明原因型
等5型。
(六)诊断流程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流程应包括如下5个步骤: (1)是否为脑卒中?排除非血管性疾病。
• (2)是否为缺血性脑卒中?进行脑CT或MRI检 查排除出血性脑卒中。
• (3)脑卒中严重程度?根据神经功能缺损量表 评估。
• (3)应进行上述血液学、凝血功能和生化 检查(Ⅰ级推荐)。
• (4)所有脑卒中患者应进行心电图检查 (Ⅰ级推荐)。
• (5)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估病情程度 (Ⅱ级推荐)。
• (6)应进行血管病变检查(Ⅱ级推荐), 但在症状出现6h内,不过分强调此类检查。 (7)根据上述规范的诊断流程进行诊断 (Ⅰ级推荐)。
• (1)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 度评分量表(1995)。
• (2)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是目前国际上最常用量表。
• (3)斯堪地那维亚脑卒中量表 (Scandinavian Stroke Scale.SSS)。
二、一般处理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课件
3 生活方式干预
通过改变饮食、锻炼和减压来降低脑卒中的 风险。
4 药物治疗
使用药物控制脑卒中的风险因素,预防脑卒 中发生。
结束语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常见疾病,临床治疗应依据指南进行。在急性期,及早 进行诊断和治疗,可以减少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液检查和心电图,用于评估患者的整体健 康状况。
分级
1 根据病情分级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级,以指导治疗方案。
2 基于神经影像学证据分级
通过MRI或CT扫描结果来判断脑卒中的严重程度。
3 利用分级工具辅助分级
使用专业工具帮助医生进行脑卒中的分级和评估。
急性期治疗
1
溶栓治疗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 治指南课件
这个课件介绍了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我们将探讨临床 表现、病史、神经影像学检查以及其他治疗方法。
诊断
临床表现及病史
了解患者的症状和病史是诊断脑卒中的关键。
体格检查
进行神经系统和全身检查以评估患者的状况。
神经影像学检查
通过MRI或CT扫描来确认脑卒中的类型和程度。
次慢性期治疗
血压控制
控制高血压以预防再 次发生脑卒中。
血脂调节
通过药物和饮食调整, 降低血小板 凝聚,降低血栓形成 的风险。
抗凝治疗
使用抗凝药物减少血 液凝结。
预防
1 高危人群筛查
通过评估个人的危险因素来识别高危人群。
2 风险评估
评估个体的脑卒中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防控 措施。
使用药物溶解血栓,恢复脑部供血。
抗凝治疗
2
预防或阻止血栓形成,降低再发脑卒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查、疾病诊断和病因分型等。 • (一)病史和体征 • 1.病史采集:询问症状出现的时间最为重要,若于睡眠中起病,应
以最后表现正常的时间作为起病时间。其他包括神经症状发生及进展 特征;血管及心脏病危险因素;用药史、药物滥用、偏头痛、痫性发 作、感染、创伤及妊娠史等。 • 2.一般体格检查与神经系统检查:评估气道、呼吸和循环功能后, 立即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 • 3.用卒中量表评估病情分量表(1995)。(2)美国国立卫生研 究院卒中量表(NIHSS),是目前国际上最常用量表。(3)斯堪的 纳维亚卒中量表(SSS)。
• DWI:在症状出现数分钟内就可发现缺血灶并可早期确定大小、部位 与时间,对早期发现小梗死灶较标准MRI更敏感。
• PWI:可显示脑血流动力学状态。弥散-灌注不匹配(PWI显示低灌注 区而无与之相应大小的弥散异常)提示可能存在缺血半暗带。然而, 目前常规用于选择溶栓患者的证据尚不充分,正在进行更多研究。
• 推荐意见:
收治脑卒中的医院应尽可能建立卒中单元,所有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尽早、尽可能收入卒中 单元接受治疗(I级推荐,A级证据)。
• 急性期诊断与治疗
• 此部分内容指急性期患者在住院期间需开 展的诊断和综合治疗工作,应重视早期处 理和其后的病因/发病机制分型及管理。
• 一、评估和诊断 • 脑卒中的评估和诊断包括:病史和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
• 3.是否适合溶栓治疗?发病时间是否在3h、4.5h或6h内,有无溶栓 适应证(见“急性期诊断与治疗”部分相关内容)。
• 二、处理
• 应密切监护患者基本生命功能,如气道和呼吸; 心脏监测和心脏病变处理;血压和体温调控。
• 需紧急处理的情况:颅内压增高,严重血压异常、 血糖异常和体温异常,癫痫等(见“急性期诊断 与治疗”部分相关内容)。
• 一、院前脑卒中的识别 • 若患者突然出现以下任一症状时应考虑脑卒中的可能: • (1)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或麻木; • (2)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 • (3)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 • (4)双眼向一侧凝视; • (5)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 • (6)眩晕伴呕吐; • (7)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 • (8)意识障碍或抽搐。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脑梗死)是最常 见的卒中类型,约占全部脑卒中的60%~ 80%。
• 急性期的时间划分尚不统一,一般指发病 后2周内。
• 近年研究显示我国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发 病后:
• 1个月时病死率约为3.3%~5.2%,
• 3个月时病死率9%~9.6%,死亡/残疾率 为34.5%~37.1%,
容)。 • (二)诊断步骤 • 1.是否为卒中?注意起病形式(急性突发)、发病时间,排除脑外
伤、中毒、癫痫后状态、瘤卒中、高血压脑病、血糖异常、脑炎及躯 体重要脏器功能严重障碍等引起的脑部病变。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见“急性期诊断与治疗”部分相关内容)。
• 2.是缺血性还是出血性卒中?除非特殊原因不能检查,所有疑为卒 中者都应尽快进行脑影像学(CT/MRI)检查,排除出血性卒中、确 立缺血性卒中的诊断。
• (二)脑病变与血管病变检查 • 1.脑病变检查: • (1)平扫CT:急诊平扫CT可准确识别绝大多数颅内出血,并帮助鉴
别非血管性病变(如脑肿瘤),是疑似脑卒中患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 方法。 • (2)多模式CT:灌注CT可区别可逆性与不可逆性缺血,因此可识别 缺血半暗带。对指导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 (3)标准MRI:标准MRI(T1加权、T2加权及质子相)在识别急性 小梗死灶及后颅窝梗死方面明显优于平扫CT。可识别亚临床缺血灶, 无电离辐射,不需碘造影剂。但有费用较高、检查时间长及患者本身 的禁忌证(如有心脏起搏器、金属植入物或幽闭恐怖症)等局限。 • (4)多模式MRI:包括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 (PWI)、水抑制成像和梯度回波、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等。
• 梯度回波序列/SWI:可发现CT不能显示的无症状性微出血,但对 溶栓或抗栓治疗的意义研究结果不一致,尚待更多证据。
• 1年病死率11.4%~15.4%,死亡/残疾率 33.4%~44.6%。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处理应强调4个“早 期”:
• 早期诊断 • 早期治疗 • 早期康复 • 早期预防再发
• 院前处理
• 院前处理的关键是迅速识别疑似脑卒中患 者并尽快送到医院,目的是尽快对适合溶 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
• 急诊室处理
• 由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时间窗窄,及 时评估病情和做出诊断至关重要。
• 医院应建立脑卒中诊治快速通道,尽可能 优先处理和收治脑卒中患者。
• 目前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指南倡 导:从急诊就诊到开始溶栓(door to drug)应争取在60min内完成。
• 一、诊断 • (一)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 尽快进行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见“急性期诊断与治疗”部分相关内
• 推荐意见:
按上述诊断步骤对疑似脑卒中患者进行快速诊断, 尽可能在到达急诊室后60min内完成脑CT等基本 评估并做出治疗决定(I级推荐)。
• 卒中单元
• 卒中单元是一种组织化管理住院脑卒中患者的医 疗模式。以专业化的脑卒中医师、护士和康复人 员为主,进行多学科合作,为脑卒中患者提供系 统综合的规范化管理,包括药物治疗、肢体康复、 语言训练、心理康复、健康教育等。
•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于2002年 底开始组织制定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05年 初经卫生部批准在全国推广,2007年初由人民卫 生出版社正式出版。
• 2010年2月中华神经科杂志发表了急性缺血性脑 卒中诊治指南2010版。上述工作为规范国内脑血 管病诊治起到了积极作用。
• 由于近年不断有新研究证据发表,2010版指南在 使用过程中也收集到很好的改进建议。因此在 2014年,由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及脑血管病 学组对2010版指南进行了更新修订。
以最后表现正常的时间作为起病时间。其他包括神经症状发生及进展 特征;血管及心脏病危险因素;用药史、药物滥用、偏头痛、痫性发 作、感染、创伤及妊娠史等。 • 2.一般体格检查与神经系统检查:评估气道、呼吸和循环功能后, 立即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 • 3.用卒中量表评估病情分量表(1995)。(2)美国国立卫生研 究院卒中量表(NIHSS),是目前国际上最常用量表。(3)斯堪的 纳维亚卒中量表(SSS)。
• DWI:在症状出现数分钟内就可发现缺血灶并可早期确定大小、部位 与时间,对早期发现小梗死灶较标准MRI更敏感。
• PWI:可显示脑血流动力学状态。弥散-灌注不匹配(PWI显示低灌注 区而无与之相应大小的弥散异常)提示可能存在缺血半暗带。然而, 目前常规用于选择溶栓患者的证据尚不充分,正在进行更多研究。
• 推荐意见:
收治脑卒中的医院应尽可能建立卒中单元,所有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尽早、尽可能收入卒中 单元接受治疗(I级推荐,A级证据)。
• 急性期诊断与治疗
• 此部分内容指急性期患者在住院期间需开 展的诊断和综合治疗工作,应重视早期处 理和其后的病因/发病机制分型及管理。
• 一、评估和诊断 • 脑卒中的评估和诊断包括:病史和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
• 3.是否适合溶栓治疗?发病时间是否在3h、4.5h或6h内,有无溶栓 适应证(见“急性期诊断与治疗”部分相关内容)。
• 二、处理
• 应密切监护患者基本生命功能,如气道和呼吸; 心脏监测和心脏病变处理;血压和体温调控。
• 需紧急处理的情况:颅内压增高,严重血压异常、 血糖异常和体温异常,癫痫等(见“急性期诊断 与治疗”部分相关内容)。
• 一、院前脑卒中的识别 • 若患者突然出现以下任一症状时应考虑脑卒中的可能: • (1)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或麻木; • (2)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 • (3)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 • (4)双眼向一侧凝视; • (5)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 • (6)眩晕伴呕吐; • (7)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 • (8)意识障碍或抽搐。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脑梗死)是最常 见的卒中类型,约占全部脑卒中的60%~ 80%。
• 急性期的时间划分尚不统一,一般指发病 后2周内。
• 近年研究显示我国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发 病后:
• 1个月时病死率约为3.3%~5.2%,
• 3个月时病死率9%~9.6%,死亡/残疾率 为34.5%~37.1%,
容)。 • (二)诊断步骤 • 1.是否为卒中?注意起病形式(急性突发)、发病时间,排除脑外
伤、中毒、癫痫后状态、瘤卒中、高血压脑病、血糖异常、脑炎及躯 体重要脏器功能严重障碍等引起的脑部病变。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见“急性期诊断与治疗”部分相关内容)。
• 2.是缺血性还是出血性卒中?除非特殊原因不能检查,所有疑为卒 中者都应尽快进行脑影像学(CT/MRI)检查,排除出血性卒中、确 立缺血性卒中的诊断。
• (二)脑病变与血管病变检查 • 1.脑病变检查: • (1)平扫CT:急诊平扫CT可准确识别绝大多数颅内出血,并帮助鉴
别非血管性病变(如脑肿瘤),是疑似脑卒中患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 方法。 • (2)多模式CT:灌注CT可区别可逆性与不可逆性缺血,因此可识别 缺血半暗带。对指导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 (3)标准MRI:标准MRI(T1加权、T2加权及质子相)在识别急性 小梗死灶及后颅窝梗死方面明显优于平扫CT。可识别亚临床缺血灶, 无电离辐射,不需碘造影剂。但有费用较高、检查时间长及患者本身 的禁忌证(如有心脏起搏器、金属植入物或幽闭恐怖症)等局限。 • (4)多模式MRI:包括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 (PWI)、水抑制成像和梯度回波、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等。
• 梯度回波序列/SWI:可发现CT不能显示的无症状性微出血,但对 溶栓或抗栓治疗的意义研究结果不一致,尚待更多证据。
• 1年病死率11.4%~15.4%,死亡/残疾率 33.4%~44.6%。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处理应强调4个“早 期”:
• 早期诊断 • 早期治疗 • 早期康复 • 早期预防再发
• 院前处理
• 院前处理的关键是迅速识别疑似脑卒中患 者并尽快送到医院,目的是尽快对适合溶 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
• 急诊室处理
• 由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时间窗窄,及 时评估病情和做出诊断至关重要。
• 医院应建立脑卒中诊治快速通道,尽可能 优先处理和收治脑卒中患者。
• 目前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指南倡 导:从急诊就诊到开始溶栓(door to drug)应争取在60min内完成。
• 一、诊断 • (一)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 尽快进行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见“急性期诊断与治疗”部分相关内
• 推荐意见:
按上述诊断步骤对疑似脑卒中患者进行快速诊断, 尽可能在到达急诊室后60min内完成脑CT等基本 评估并做出治疗决定(I级推荐)。
• 卒中单元
• 卒中单元是一种组织化管理住院脑卒中患者的医 疗模式。以专业化的脑卒中医师、护士和康复人 员为主,进行多学科合作,为脑卒中患者提供系 统综合的规范化管理,包括药物治疗、肢体康复、 语言训练、心理康复、健康教育等。
•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于2002年 底开始组织制定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05年 初经卫生部批准在全国推广,2007年初由人民卫 生出版社正式出版。
• 2010年2月中华神经科杂志发表了急性缺血性脑 卒中诊治指南2010版。上述工作为规范国内脑血 管病诊治起到了积极作用。
• 由于近年不断有新研究证据发表,2010版指南在 使用过程中也收集到很好的改进建议。因此在 2014年,由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及脑血管病 学组对2010版指南进行了更新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