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如何细化目标
教师工作规划的目标细化与计划落实

教师工作规划的目标细化与计划落实教师工作规划是每一位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必备的一项能力,它可以帮助教师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规划自身的发展道路。
目标的细化和计划的落实是教师工作规划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从目标细化和计划落实两个方面展开阐述。
一、目标细化目标的细化是将宏观的职业目标具体化、可衡量化的过程。
教师在进行目标细化时,可以采用SMART原则,即将目标设定为具体(Specific)、可衡量(Measurable)、可实现(Achievable)、与时限(Relevant)等条件相符的。
1. 具体细化在具体细化目标时,教师需要明确自己希望在教育领域中实现的具体成就,比如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
这种具体化的目标有助于教师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发展方向。
2. 可衡量化目标的可衡量性是指教师能够通过一定的标准来判断目标是否实现。
例如,教师可以设定提高学生英语成绩10%为目标,并通过期中、期末考试的成绩来判断自己是否达到目标。
3. 可实现性目标的可实现性意味着目标的内容要符合教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能过高或过低。
教师需要根据自己的教育背景、工作经验等因素来确定可实现的目标,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调整。
4. 与时限相关目标的设定应该有明确的时间限定,教师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目标的难易程度,设定适当的时间节点。
这样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分配时间和资源,提高目标实现的效率。
二、计划落实目标的细化只是教师工作规划的第一步,计划的落实是目标实现的关键环节。
教师需要通过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来推动目标的实现。
1. 制定详细计划教师可以根据目标的具体要求,把工作计划按照时间和任务进行详细划分。
例如,教师可以将每个学期的教学计划分解为每周的教学安排和备课工作,确保自己能按时完成每个阶段的工作。
2. 合理分配时间和资源在制定工作计划时,教师需要合理分配时间和资源。
尽量将时间投入到对目标实现有帮助的工作上,避免分散精力和资源。
如何细化教学目标教案编写实战

如何细化教学目标教案编写实战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良好的教学目标能够明确教学的方向和内容,帮助教师精确地掌握教学进度,提高教学效果。
而细化教学目标是将教学目标中的内容进一步详细化和具体化,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实施。
本文将介绍如何在教案编写实战中进行教学目标的细化。
一、明确教学内容细化教学目标的第一步是要明确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即教师要向学生传授的知识、技能或者情感。
在编写教案时,教师应仔细研究教材,确定本节课要讲解的知识点、技能要求以及培养的情感态度。
只有明确了教学内容,才能为后续的教学目标细化提供基础。
二、分解教学目标在明确了教学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开始分解教学目标。
将整体的教学目标分解为几个细分的目标,每个目标都明确对应教学内容的一个方面。
例如,如果教学内容是有关植物的生长过程,可以将教学目标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了解植物的种子结构,掌握植物的发芽过程,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
三、确定教学任务分解教学目标之后,教师需要根据每个目标确定相应的教学任务。
教学任务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完成的具体动作或者表现。
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学目标为“了解植物的种子结构”时,教学任务可以设定为观察不同植物种子的结构并进行比较。
四、制定评估标准细化教学目标后,教师需要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
评估标准是用来判断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依据。
通过评估标准,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果。
评估标准应该根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来确定,并与学生进行充分沟通和讨论,确保学生对评估标准有清晰的认识。
五、设计教学活动在完成了教学目标的细化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各个教学目标和任务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应该既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又能够帮助学生逐步达到教学目标。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可以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讲解、示范、讨论、实验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教案设计必备技能:教学目标的明确与细化

教案设计必备技能:教学目标的明确与细化无论是中小学教师,还是培训机构的教学人员,教案设计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内容。
而教学目标的明确与细化则是教案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因为教学目标既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方向,又是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的标尺。
所以,一个成功的教案需要首先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的明确既然教学目标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就需要十分的明确和具体。
这里所说的明确指的是教学目标要让学生明确,更重要的是要让教师明确。
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明确性教学目标必须是明确的、清晰的,有形的,可量化的,以便教师和学生都清晰地了解教学的方向和目标。
2、可观察性教学目标必须是可观察的、可衡量的。
例如,可以通过测试、作业等方式来直接验证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3、适当性教学目标应该与教学内容相适应,而不是含混不清,否则会让学生面临不必要的挫折。
4、明确讲述方式教师在讲述教学目标时需要注意方法,尤其是在对学生解释的时候,应该尽量使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二、教学目标的细化在确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之后,我们就需要对其进行细化。
教学目标的细化指的是将目标分解成更小的子目标,以便进行更精细的教学。
决策如何细化教学目标?1、确定主句每个教学目标通常都可以分为主句和紧接着的几个限定性条件句。
例如,“学生应该能够了解一些历史事件”的主句是“了解历史事件”。
2、确定限定性条件限定性条件指的是为了达到主句,还需要达成的子目标。
例如,“了解历史事件”还需要学生具备相关的阅读技巧,培养信息的搜索能力以及具备相关的背景知识等,《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等历史文献,都可供学生进行学习。
3、细化限定性条件对于每一个限定性条件,同样需要进行更为具体的拆分。
比如,对于阅读技巧的细化,我们可以拆分成:(1)了解常用的历史语言表达方式;(2)了解历史文献中的常用语法与用词规范;(3)了解历史文献的特定词汇。
教师工作计划——细化教学目标

教师工作计划——细化教学目标在教育工作中,教学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它不仅是我们授课的方向,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我们需要制定一份详细的教学计划,特别是要细化教学目标。
首先,我们要明确教学目标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核心,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组织和实施教学,还可以指导学生的学习。
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我们才能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计划。
其次,我们需要分析教材和学生情况。
在制定教学目标之前,我们需要仔细分析教材和学生情况,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使教学目标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
然后,我们需要将教学目标具体化。
教学目标应该是明确、具体、可衡量的。
我们需要将宏观的教学目标具体化为各个学科的具体目标,并尽可能地使用可衡量的语言来描述教学目标。
这样可以使教学目标更加具有可操作性,也更容易评价教学效果。
接下来,我们需要制定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
在确定了具体的教学目标之后,我们需要制定一份详细的计划来实施教学。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活动、安排教学进度等。
只有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我们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最后,我们需要对教学目标的实施进行监控和调整。
在教学目标的实施过程中,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如果发现教学目标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我们需要及时进行调整。
同时,我们还需要定期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
在细化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特点,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来制定教学目标。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注重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教学目标应该是有层次的,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提高。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逐步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教学目标的精细化教案

教学目标的精细化教案一、引言教学目标的设定对于教学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一个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活动,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学习。
本文旨在探讨教学目标的精细化,以及如何编写一份精细化的教案,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的精细化教学目标的精细化是指将宏观的教学目标细分为更具体、更明确的小目标。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1. 提供学习的方向和导向:精细化的教学目标可以清晰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向,使他们知道他们需要学习什么和达到什么水平。
2. 便于教师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设定精细化的目标,教师可以更容易地评估学生是否达到了目标,从而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3. 增加学习的挑战性和动力:精细化的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挑战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三、编写精细化的教案编写一份精细化的教案需要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宏观目标:首先,教师需要明确整个教学单元或课时的宏观目标。
例如,如果是一堂语文课,宏观目标可能是“学习诗词鉴赏”。
2. 细分为小目标:根据宏观目标,教师可以将其细分为几个更具体的小目标。
例如,“了解古代诗词的特点”、“学习分析古诗的技巧”等。
3. 确定评价标准:针对每个小目标,教师需要设定明确的评价标准,以便评估学生是否达到了目标。
例如,“能够正确解读并分析一首古诗”。
4. 编写教学活动和资源:根据小目标和评价标准,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和选择适当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实现目标。
例如,进行诗词鉴赏的分析讨论、小组合作编写古诗等。
5. 灵活调整和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并提供反馈。
如果学生在某个目标上表现出困难,教师可以提供额外的辅导或练习。
四、实施和评估教学在实施教学时,教师需要根据教案中设定的小目标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观察、问答、作业批改等方式及时评估学生是否达到了设定的目标。
教师工作规划的目标细化与具体措施

教师工作规划的目标细化与具体措施一、明确教学目标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不仅仅是追求考试成绩的提高。
例如,我们可以设定学生在阅读理解、写作表达和社交沟通等方面的目标,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和活动来达到这些目标。
二、分解目标 into 细分目标将教学目标细化为具体的细分目标是教师工作规划的关键。
细分目标需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的特点为基础,具体而明确,能够指导教学实施。
例如,针对阅读理解的目标,我们可以将其细分为提高学生识别关键信息的能力、理解隐含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个方面,这样可以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教学设计和实施。
三、制定教学计划明确了教学目标和细分目标后,教师需要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应包含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评估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例如,对于阅读理解的教学计划,我们可以选择适合学生的阅读材料、安排合理的教学活动,同时规划好不同层次的评估方式,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如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入真实或有趣的案例进行教学、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等。
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提升了,他们就会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五、个性化教学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因此,教师工作规划中应包括个性化教学的措施。
例如,针对不同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的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和辅助工具,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此外,通过与学生的个体交流,了解他们的特长和兴趣,并在教学中加以利用,也是个性化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
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现代社会对于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因此,教师应当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作为教学目标,并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教师教学计划的细化指南

教师教学计划的细化指南一、引言教师教学计划的制定对于教学的高效进行至关重要。
一个良好的教学计划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成绩得到进一步提升。
本文将提供一些指导,帮助教师细化教学计划,提升教学质量。
二、明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的第一步是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学校的教学要求,确定学生需要达到的目标。
教学目标应该具体、可衡量且符合学生能力水平。
三、分解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细化是教师教学计划中的核心。
教师应该将教学内容分解为不同的知识点、技能和概念,并制定时间表,确保每个内容都能得到充分的覆盖。
四、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对于理论性的知识,可以采用讲授、讨论等方法;对于实践性的技能,可以采用实验、演练等方法,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五、设立评估标准教学计划的细化还需要设立评估标准,以便教师能够定期对学生进行评估,确保他们能够达到教学目标。
评估标准应该明确、可行并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六、确定教学资源教学计划的实施需要相应的教学资源支持。
教师应该确定需要的教材、教具、参考书籍等,并做好储备工作,以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七、考虑学生的多样性教学计划的细化还需要考虑学生的多样性。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兴趣和能力,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最好的学习成果。
八、制定详细的教学日程表为了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师需要制定详细的教学日程表。
教学日程表应包括每节课的具体内容、教学方法、时间安排等,以便教师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
九、持续反馈和调整教学计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通过持续的反馈和调整,教师可以不断改进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计划的制定还需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引入案例分析、开展实践操作等方式,增加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教学计划细化方案

教师教学计划细化方案引言:教师教学计划是教学工作的基石,它的细化方案对于课程教学的有序进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分别展开回答,探讨教师教学计划的细化方案。
一、教学目标的细化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计划的核心,对于实现高效教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细化教学目标包括明确学科知识的涵盖范围和层次,明确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培养目标。
例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和能力水平,确立词汇、语法、阅读、听力、口语等方面的具体目标,并制定不同层次的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的细化教学内容是教师教学计划的具体实施内容,必须有针对性、有序性和完整性。
细化教学内容包括拆解知识点,明确教学要点,确定学习顺序和时间分配。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数的四则运算拆解为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具体步骤,并明确每个步骤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以便有序地进行教学。
三、教学方法的细化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对于教学效果起到决定性作用。
细化教学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活动。
例如,针对不同学习特点和能力水平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讲授、示范、讨论、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教学手段的细化教学手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工具和资源,对于提高教学效果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细化教学手段包括选择合适的教具、教材和教辅资料,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源和技术支持。
例如,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提供相关的实验操作指导和实验效果验证,以提升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的细化教学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反馈和评判的过程,对于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改进教学方法起到关键性作用。
细化教学评价包括明确评价标准,设计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提供及时有效的评价反馈。
例如,在语言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明确写作评分维度和标准,设计评分表和评价模板,以便对学生的写作水平进行全面评价和指导。
教师应该如何细化教学目标有效编写教案

教师应该如何细化教学目标有效编写教案有效编写教学计划是教师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而分析和细化教学目标也是教学计划的基础。
因此,教师应该如何细化教学目标,以确保他们编写的教案能够达到预期的结果呢?一、教学目标的定义教学目标是指一个教师设定的教学期望结果。
它描述了学生在学习课程时应该从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目标应该与课程内容、学生水平以及教学环境相适应。
二、为什么细化教学目标?细化教学目标可以使教师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所教授的内容以及学生应该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这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组织课程,并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
同时,细化教学目标也确保了教学计划的目标更加明确,便于教师和学生评估学习进度和结果。
三、如何细化教学目标1. 先确定大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该从宏观层面考虑,例如在整个学期中,学生需要获得哪些主要的知识和技能。
这可以根据学科的课程标准和课程大纲来确定。
2. 分解大的教学目标一旦大的教学目标被确定,接下来的步骤就是分解这些目标。
将主要目标分解成更小的目标,这些更小的目标在学生完成学期结课时来组成完整的大目标。
3. 定义精细详细的目标对于每个小目标,都需要定义更为精细的子目标。
教师应该将这些子目标定义得非常明确,以便能够确保学生理解和完成任务。
4. 测试目标测试是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的关键环节。
测试也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每个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
因此,在细化教学计划的目标时,教师应该确定哪些目标是可以被测试的,以评估学生成果。
四、结论细化教学目标是有效编写教学计划的基础。
教师应该首先确定大的教学目标,然后将这些大目标分解成更小的目标。
教师应该确保每个小目标都被定义得非常明确,并测试目标以确保学生达到理解和完成目标的程度。
分析和细化教学目标是一个时间和功夫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将确保教师最大化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目标分解如何将大目标细化为具体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解如何将大目标细化为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所追求的学生预期表现,是教学的导向和依据。
在教学设计中,将大目标细化为具体的教学目标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本文将介绍教学目标分解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如何将大目标细化为具体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分解的基本原则1.可量化原则:教学目标应当可以被量化或观察到。
即,教师和学生能够明确地知道何时目标已经达成。
例如,学生能够回答特定的问题、解决具体的问题等。
2.明确性原则:教学目标应当清晰明确,不容产生歧义。
避免使用模糊的词语,要求学生能够做什么、说什么或者展示什么。
3.可操作性原则:教学目标应当能够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教学活动。
要求学生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完成特定的任务,并给出明确的评判标准。
二、教学目标分解的方法1.按认知层次分解:根据学科性质和学科认知层次将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大目标可以是“学会阅读理解”,小目标可以是“理解主题句”、“掌握关键词”、“分析课文结构”等。
2.按行为动词分解:使用行为动词明确具体的操作要求。
例如,大目标是“学习写作”,小目标可以是“使用恰当的词汇和语法编写句子”、“组织文章结构合理”、“展示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等。
3.按学习任务分解:将大目标分解为一系列有序的学习任务,逐步达到大目标。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大目标可以是“掌握概率计算”,小目标可以是“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学习计算概率的方法”、“应用概率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等。
三、将大目标细化为具体的教学目标实例为了更好地理解将大目标细化为具体的教学目标的过程,以下以英语课程为例:大目标: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1.小目标1:学生能够流利地用英语进行日常问候和交流- 学生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表情进行简单的问候和自我介绍- 学生能够用英语询问他人的姓名、年龄、职业等个人信息,并能正确回答- 学生能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居住的地方等基本信息2.小目标2:学生能够用英语描述事物、环境和人物- 学生能够用英语描述物体的颜色、大小、形状等基本特征- 学生能够用英语描述自然风景、学校环境和个人周围的事物- 学生能够用英语描绘人物特征、外貌和个性等3.小目标3:学生能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际和应答- 学生能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购物、点餐和问路等实际场景对话- 学生能够用英语正确回答简单的问题,如时间、天气等常见问题- 学生能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道别和欢迎等社交场合对话通过将大目标细化为具体的小目标,教师可以更加明确地指导学生的学习,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细化教学目标(优秀范文五篇)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细化教学目标(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细化教学目标细化课堂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实施方案教学目标的科学制定是教师的重点工作,而教学目标的落实可谓是重中之重。
煞费苦心的制定了一个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却在课堂教学中得不到实施,或是目标实施有所偏颇,这常常是青年老师心头的一块阴影。
如何使制定好的教学目标在课堂实践中得以实现,突出目标的重难点,使教学目标得以细化,在经过反复教学实践与多次研讨的历练后,我对于这一难题的解决有了新的认识。
一、熟知目标,明确方向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大脑,对教学内容起着支配作用,对课堂效果起着检验作用。
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就失去了方向,教学组织就会混乱。
因此,教师在课前要对教学目标了如指掌:三维目标是什么,教学重难点是什么,这些目标将在哪些教学活动中得到实现。
此外更重要的是,要明确目标的层次性,即分清基础性目标与提高性目标及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层层推进,强化基础性目标基础性目标往往归属于“四基”内容,即基本经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常是教学的重点,必须进行强化,才能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打好基础,为突破难点做好知识储备。
而一些老师往往认为基础性的知识太简单,不下功夫学生也能懂,不如多花些时间探究难点,这其实是个本末倒置性质的教学误区。
基础不扎实,大部分学生很难联系“四基”来解决新问题,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三、巧设新疑,突破难点教学难点的突破往往是一节课最精彩的部分,是提高性目标得以实现的时刻,学生的思维发展将以此得以升华。
可难点也常常是教师紧张的地方,处理不当,学生的思维与交流就会卡壳,课堂气氛骤然尴尬,只剩下教师自问自答。
但教师不能避开难点,否则一节课就趋于平淡,学生的思维也得不到强刺激。
所以要敢于突破难点,这需要找准重难点的衔接点,结合形象的演示或实例,巧妙地设置疑问,让学生在比较新问题与已知的异同中,建立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为学生搭建了顺利突破难点的平台。
如何细致地设计教学目标和内容?

如何细致地设计教学目标和内容?。
一、如何设计教学目标?1.明确教学目的教学目决定了教育课程的方向和重点,因此需要先明确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指通过教育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想、品德、知识、能力、情感等各方面的素质,实现教育导向和定位。
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动力源泉,是教育激励和引导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核心力量。
在明确教育目的的前提下,我们可以进一步确定教学目标。
2.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肯定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是制定教学计划及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
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在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时才能贴近学生的需要,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明确教学内容和方法在设计教学目标时,需要暂时放弃先前的想法,清晰明确教学内容、大纲、课程要求和要求的标准。
这有利于更好地规划学生在课程中需要达到的知识、技能、态度和情感方面的目标,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确定教学目标的构成教学目标是通过教育真正促进和引导学生的学习,以期提高学生固有的能力,因此教学目标必须具有适当明确的构成。
教学目标的构成有三个方面,即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
认知目标:认知目标是通过有意识的思考、理解、总结和运用能力,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发现、评价、推理和创造能力。
教学目标的认知能力包括基础知识、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这些能力是作为教育的结果而需要发展的。
技能目标:技能目标是通过解决问题和实践,让学生形成熟练的技能,提高他们的实际能力,从而使他们在未来实践过程中具备更加实际和有效的解决问题和实践的能力。
教学目标的技能能力包括交际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分析能力、类比能力和判断能力。
诸如书法、音乐和运动是典型的技能目标。
情感目标:情感目标是通过教育学生的思想、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目标的情感能力包括诱惑抗拒能力、劳动创造能力、合作协作能力、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等。
细化教学目标的教案设计技巧

细化教学目标的教案设计技巧教案设计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规划和组织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有效教导学生并提高教学效果。
细化教学目标是教案设计的重要一环,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教案设计中细化教学目标的技巧。
一、明确教学目标的层次结构在教案设计中,明确教学目标的层次结构是非常关键的。
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例如,知识层次、能力层次和情感层次。
在明确教学目标时,应从整体到局部进行细化,确保每个细分目标都能够清晰地指导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二、采用SMART原则SMART是指教学目标要具备的特性,即具体(Specific)、可衡量(Measurable)、可实现(Achievable)、与现实相关(Relevant)和有时限(Time-bound)。
教案设计时,教师可以根据SMART原则来细化教学目标,确保目标具备可操作性和评估性。
具体(Specific):教学目标应该具体明确,阐述清楚要达到的内容和结果。
例如,不是说“学生能够理解课文”,而是说“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结构”。
可衡量(Measurable):教学目标应该是可以进行评估和测量的。
教师可以通过考试、作业、讨论等方式,对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进行评估。
可实现(Achievable):教学目标应该是学生可以实现的,不应过于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合理设定目标。
与现实相关(Relevant):教学目标应该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有时限(Time-bound):教学目标应该有明确的时间限制,例如,在一次课堂教学中完成某个目标,或在一个学期内完成一系列的目标。
三、利用行动动词描述教学目标在细化教学目标时,教师可以采用行动动词来描述目标,这有助于明确学生应该具备的技能和能力。
例如,使用“解释”、“分析”、“比较”、“评估”等动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大学教案中的教学目标的分层与细化

大学教案中的教学目标的分层与细化在大学的教学过程中,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工具和指导手册。
而教学目标则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
在编写教案时,教学目标要进行适当的分层与细化,以确保教学过程更加科学、有针对性、有效。
本文将探讨大学教案中教学目标的分层与细化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际操作的方法与技巧。
一、教学目标的分层与细化的意义教学目标的分层与细化是指将整体的教学目标进行逐步的细分,以形成教学目标的层次结构。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1. 更清晰地指导教学:通过将教学目标进行分层与细化,能够更加清晰地指导教学过程,使教师明确学生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
2. 提高学习效果:分层与细化的教学目标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和吸收知识,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
3. 便于评价教学效果:通过分层与细化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和检测,判断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二、教学目标的分层与细化的方法与技巧1. 教学目标的语言表达要明确具体:教学目标要具有明确的语言表达,以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目标的要求。
避免使用模糊的措辞,例如“了解”、“熟悉”等词语,而要使用具体的动作词,如“能够描述”、“能够解释”等。
2. 教学目标的层次结构要合理:教学目标的分层要合理,在整体目标的基础上逐步细化,形成从基础知识到高级能力的层次结构。
层次结构的建立可以参考知识的难易程度、认知能力的发展顺序等原则。
3. 教学目标的分层要考虑学生的背景和能力:在进行教学目标的分层与细化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背景知识和能力水平。
分层要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教学目标能够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
4. 教学目标的分层要考虑知识的关联与延伸:分层与细化的教学目标应该考虑知识的关联与延伸,将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整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延伸应用。
5. 教学目标的分层要兼顾结果导向与过程导向:分层与细化的教学目标既要注重结果的达成,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
幼儿园教学教案的细化学习目标

幼儿园教学教案的细化学习目标在幼儿园教学中,制定教案并确定学习目标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教学教案的细化学习目标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教学教案的细化学习目标。
一、教学价值制定教学教案的细化学习目标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通过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师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学习导向,培养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探索精神。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习目标对幼儿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
二、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教案的细化学习目标需要具体明确。
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方面。
例如,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中,教学目标可以是提高孩子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其语言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其对语言的兴趣并培养正确的语言态度等。
三、教学区域教学教案的细化学习目标需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区域进行设计。
幼儿园的教学区域包括语言区域、科学区域、数学区域、艺术区域等。
教学目标与区域之间要有明确的衔接关系,确保幼儿在各个区域中全面发展。
四、教学准备制定教学教案的细化学习目标需要进行充分的教学准备。
教师要根据学习目标确定适合的教学资源和教具,编写教学材料。
同时,教师还要了解幼儿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策略和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五、教学介绍在教学教案中,要进行适当的教学介绍,让幼儿了解学习的目标和意义。
通过引导幼儿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游戏和实践等方式向幼儿传达学习目标,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
六、教学重点教学教案的细化学习目标中需要明确教学重点。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突出重点,通过重点内容的讲解和演示,引导幼儿深入理解和掌握。
同时,教师要注意与幼儿的互动和沟通,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惑。
七、教学方法制定教学教案的细化学习目标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采用讲授、演示、激励、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
如何细化教学目标

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我叫王世力,来自登封市直二初中,现担任九年级数学。
今天我受于小成老师的委托和大家共同探讨如何细化教学目标的问题,如果有说的不当的地方,敬请各位给与批评、指正。
学习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师对学生达到的学习成果或最终行为的明确阐述。
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和展开的。
而课程标准或教材只是简单的概括出学生需要达到的标准,作为教师的我们如何完成学习目标,这就需要对课程标准及一步细化。
同样,摆在眼前的问题就是如何细化学习目标,从哪里着手。
以下是我的几点建议:一:从解读课程标准开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七条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
”国家课程标准是“源”,教材、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等是“流”。
你要操作“流”、研究“流”、清“流”导“流”,必先识“源”、察“源”、探“源”究“源”。
这就像企业生产产品、工厂加工零件,如果不符合该产品的国家标准,就是不合格产品一样。
只是课堂教学面对的是生动活泼的、发展变化的未成年人,不是固定的产品,所以,判断其“合格”、“不合格”不能完全用一个标准、不能一时下结论,这也是教育教学的复杂性所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优秀教师是按照课程标准、而不是按照教科书来备课的。
那么如何细化目标,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向呢?一:了解课程标准的理念精髓。
一方面,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
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另一方面,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师工作规划的细化目标与执行计划

教师工作规划的细化目标与执行计划一、目标的设定1.提高教学水平-熟悉并运用教学理论和教育法规,提高教学效果-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学习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方法,提高教学效率2.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关注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3.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创建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自律性,提高班级纪律-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形成家校合力4.持续专业发展-参加教学交流和培训活动,与同事共同学习和进步-积极参与学科研究,提升学科水平-持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跟上时代步伐二、执行计划1.提高教学水平-每学期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学习与教育相关的书籍和教材,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参加教学技术培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工具-针对教学问题进行反思和改进,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配合学校的教学评估和考试工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2.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和关怀-设置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3.提高班级管理水平-与班级学生家长保持良好沟通,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制定班级纪律规范,严格执行-建立班级风气评价机制,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班级组织和管理,定期进行班级会议和活动4.持续专业发展-参加学校和教育机构组织的教学交流和研讨活动-参加学科研究项目,提出并解决实际教育问题-注重合作学习与分享,与同事共同探讨问题和经验-学习和应用新的教育技术,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定期参加专业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执行计划,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规划,提高教学质量和职业发展水平。
同时,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对目标和计划进行动态调整,确保工作规划的实施效果。
教师工作规划的目标细分化与实施措施细化计划

教师工作规划的目标细分化与实施措施细化计划教师作为培育未来的重要工作者,需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规划和计划,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教师工作规划的目标细分化和实施措施细化计划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达成自己的目标和任务。
一、明确目标教师的工作规划首先需要明确目标。
目标可以是针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发展的全面性以及教育教学创新的实施等方面。
具体的目标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学科特点和学校的需求等因素来确定。
二、目标分解将整体目标分解为可以具体执行的分目标。
例如,如果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将其分解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思维、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培养目标。
三、明确任务在确定了目标之后,教师需要明确具体的任务。
任务可以是教学课程的准备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也可以是学生的活动组织和评估等方面的工作任务。
通过明确任务,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工作的重点和细节。
四、任务分解将任务分解为具体的工作步骤。
例如,如果任务是教学过程的设计,可以将其分解为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设计等具体的工作步骤。
通过任务分解,教师能够更好地管理工作时间和资源。
五、制定计划制定教师工作计划是实施目标和任务的具体步骤。
计划可以包括每周、每月、每学期或每年的工作内容和时间安排。
通过计划,教师可以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六、实施措施制定制定具体的实施措施是教师工作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施措施可以包括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资源的调配、教学活动的组织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制定具体的实施措施,教师能够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
七、自我评估教师在工作过程中需要进行自我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通过自我评估,教师可以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八、寻求反馈教师在工作中应积极寻求他人的反馈和建议。
可以通过与同事的交流和合作,参加教研活动,与家长和学生进行沟通等方式来获得反馈。
通过反馈,教师能够更好地改进自己的工作。
教师教学计划全面细化安排

教师教学计划全面细化安排一、教学目标的明确教学计划是教师教学活动的指导性文件,起到规范教学行为、明确教学目标和设计教学策略的作用。
在编写教学计划时,首要任务是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该具有明确性、可量化性和可评价性,能够指导学生学习的方向和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在教学计划中,需要细化具体的课程内容。
首先要根据学科特点和教材要求,进行合理筛选和归纳,保证内容的科学性和适应性。
其次,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确定适合他们的课程内容,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教学计划中,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关键。
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合理选择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资源的利用教学计划还需要对教学资源进行细化安排。
教师应该合理安排教材、教具、多媒体设备等教学资源的使用,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和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和帮助。
五、课堂管理的策略教学计划应该包括对课堂管理的合理安排。
教师应该制定明确的纪律要求和课堂规则,确保课堂秩序的良好。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建立亲密、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六、学习评价的方式教师教学计划还需要明确学习评价的方式和标准。
教师应该制定有针对性的评价方法,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评价结果应该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和指导。
七、个性化教学的实施在教学计划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合理安排个性化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分组教学、个别辅导等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八、教师自身素养的提升教师教学计划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教师应该加强自身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更新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九、家校合作的重要性教师教学计划中需要考虑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年月教学月报如何细化学生学习目标

年月教学月报如何细化学生学习目标20XX年XX月教学月报尊敬的校领导: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教学月份。
在本月的教学工作中,我积极探索了如何细化学生学习目标的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现将我在这方面的经验与您分享如下:一、明确学生学习目标的重要性明确学生学习目标对于教学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
学生学习目标是课程教学的核心,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开始之前明确学生学习目标,并将其融入教学过程中。
二、细化学生学习目标的方法1. 分步细化目标:将学生学习目标分为大目标和小目标,逐步引导学生实现大目标。
在教学中,我将每个大目标细化为几个小目标,通过逐步完成小目标的方式,帮助学生逐步实现大目标。
2. 设定阶段性目标: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设定不同阶段的学生学习目标。
在每个阶段结束时,通过检测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目标并制定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
3. 提供具体指导:针对每个学习目标,我会给学生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学习方法。
例如,对于语文写作目标,我会详细介绍写作的步骤和技巧,并给学生提供范文和写作练习,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目标。
三、实施细化学生学习目标的效果评估细化学生学习目标后,我通过以下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1.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上是否能够按照学习目标积极参与学习,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2. 作业批改: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关注学生在作业中是否能够准确实现学习目标,对于学习不到位的地方进行指导。
3. 测验和考试:通过定期的测验和考试,评估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掌握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教学调整。
总结:细化学生学习目标是教学工作的必然要求。
通过明确学生学习目标的重要性,采用分步细化、设定阶段性目标以及提供具体指导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进行有效的效果评估,以便及时进行教学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对教学目标细化的认识
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预期达到的目标是什么,也就是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根本,它既是教学设计的起源,也是教学活动的归宿。
教学目标的科学制定是教师的重点工作,而教学目标的落实可谓是重中之重。
对于一节课,确立好教学目标尤为重要。
因为它指明了教学的方向,规定了教学的重难点,学习的层次水平及教学的深广度。
煞费苦心的制定一些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却在课堂教学中得不到落实,这常常是年轻教师所发愁的。
正因为教学目标的地位如此重要,因此,如何优化教学目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一位刚接触数学教学工作者的我,在一年多的不断学习和教学实践中,有一些自己的认识和想法。
1.教学目标应多元化,熟知目标,明确方向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与主体。
教学目标由“二维结构”发展为“三维目标”,足已体现了教学目标在不断发展与逐步细化。
如果用一个直角三角形来概括三维目标的话,两条直角边分别表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那么连接两条直角边的斜边则表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也就是说,“三维目标”更加凸显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作用,这一目标某种程度上也是由前两种目标衍生而来的。
建立三维目标的知识体系是优化教学目标的前提。
此外更重要的是,要明确目标的层次性,分清基础性目标与提高性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
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认识公顷一课中,根据本班学生的自身认知水平,我所制定的三维目标为: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公顷”是测量土地面积的专用单位,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解决关于土地面积的简单问题。
过
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米”之间关系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周围的环境中与土地面积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知道1公顷究竟有多大,获得用自己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如此制定是因为,每一个目标的建立都是为下一个目标建立与达成,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让学生在认识更大的面积单位后知道“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关系进而解决身边的一些较大面积的计算。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中,目标还细化到,根据身边的事物让学生体会到1公顷的大小,这么大的地方能够容纳哪些建筑物,这样就更形象的印摄到学生的思维当中,以便理解。
2.教学目标要分层次,强化基础性目标
记得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一句话:“一切功课都应该仔细分成阶段,务使先学的能为后学的开辟道路,指示途径。
”确立教学目标时,应循序渐进,连贯一致。
基础性目标往往归属于“四基”内容,即基本经验、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是教学的重点。
我们很多年轻教师都曾有过的经历:中下等生普遍的认知能力难以达到这一目标的;而部分知识学生低年级时已经学过,已经掌握,而在高年级时教师还在反复讲解。
还有更多的教学目标应达到较高的认识水平,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却降低了要求。
这些现象往往在教学中普遍呈现出来的。
自认为,便于操作的教学目标体现在目标结构简单易行,评定的标准简单明了。
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符合教学的基本程序;既能从中体现知识的逻辑顺序,又能体现思维升级的进程和学生能力增长的阶梯进程。
如果教学目标不便于落实和操作,就会达不到学习效果。
例如在计算教学和应用题教学中提出“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在概念教学
中采用“充分理解”、“进一步领会”等目标。
这样的教学目标对于一门学科,一个单元是可以的,但作为一堂课的课时目标用于指导教学则难以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去。
3、优化教学目标设计,把握学生思维空间。
教师应依据教材,把握教学目标,对其重难点进行课堂讲授是非常必要的,但在过程设计上考虑留给学生充足的思维空间和把握问题的尺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践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充分突出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面积”中,教学目标的为: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用字母表示;会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动手操作、讨论、归纳等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挑战性,感受公式的确定性,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师在演示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的同时,适时设计问题,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事例进行思考:(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有何关系?(2)平行四边形的底、高与长方形的长、宽分别有什么关系?(3)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教学中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维能量。
4、“教学目标”应转化为“学习目标”,注重目标实施的整体观
学习目标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后应达到的质量标准,它在方向上对教学活动设计起指导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学习目标的构成要素:学习主体、学习内容、行为表征、学习环境、表现程度,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应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目标之间没有严格的分界线,是相
辅相成的。
教学目标是“教”和“学”的双方都应共同遵循的,对教师来讲是教授的目标,对学生来说则是学习的目标。
“教”的目标最终要转化为学生“学”的目标。
因此,教学目标必须指向学生,指向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十分确切地表达出学生应达成的学习结果。
如何从整体上体现目标的整体性:1、突出层次性。
2、提问的逻辑性。
3、练习设计的层次与多样性。
4、过渡语的衔接作用。
以上是我对数学教学目标细化的一些认识和浅谈,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两张皮,我们往往知道这节课要教些什么,而学生并不知道这节课要学什么的情况还普遍存在。
尤其年轻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把教学目标有意识地揭示给学生,经常使教学目标真正转化为学习目标,学生自己不知道自己的学习目标,更不知道这堂课应学到什么程度才算完成了学习任务,也就难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