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传统语文教学的误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出传统语文教学的误区
调查表明,有大量学生对语文有厌烦情绪,教育界人士对传统语文教学也贬多褒少,大加挞伐,认为传统的语文禁锢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的语文教育只会造就一些高分低能的书呆子。
于是,语文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甚至一些语文教育者也跟着鼓噪。
似乎传统语文教学真的一无是处,语文老师也真成了不思变通的代名词。
一、走出重课上交流轻作前准备的误区
现下语文课堂上,为开启学生思维,拓展习作思路,教师很注重创设机会,引导学生相互交流,以期待学生补充思路,交流感悟,丰富见闻.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情况呢?我以为,很重要的是,我们忽视了一点:学生没有进行充分的素材准备、思路准备、话语准备。
写作来源于生活,需要经验的准备,需要在内心反复进行思索,才能在思考上达到较为完备程度。
缺乏了作前准备,学生的发言当然零散,不全面。
尽管课上有所交流,但所得到的习作信息还没有形成整体视野,习作结果自然差强人意。
只有充分的作前准备,学生在课堂的交流才会流畅、深入,才能达到胸中有话,笔下自然流溢,文章才能较好地体现个性,富有感染力。
二、挣脱旧的教学镣拷,走出“一心只教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误区。
语文老师能否顺应时代的发展,说到底,还是教育观念更新的问题,旧的观念不转变,新的教学思想就无法浸淫。
套用一句话说就
是语文老师要做到与时俱进,永远能与时代合拍。
据说有的老教师几时年来都机械地抄旧教案上课,内容上不做翻新,甚至闹出父子两代人同听一种讲义的笑话。
有的老师仅凭旧经验上课,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思想僵化,教学过程机械,如此教学,又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呢?又怎么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呢?作为一个有创新精神的语文教师,他是不会囿于常法的。
敢对传统说不的老师才是好老师,而不敢跃雷池一步的循规蹈矩的老师是无法传承创新意识的。
三、双基受到忽视,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
提到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大家都不陌生,即: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传统教学中由于过分注重知识与技能目标,而忽略了其他两个方面的教学目标,这的确制约了学生的发展。
但在新课改中我们又看到许多课堂过分强调后两个方面的目标,而忽视了知识技能目标的教学,大大减少了学生技能技巧的训练时间,导致学生计算能力、解题能力的削弱,而忽略了传统教学的精髓。
四、语文老师要指导学生改变单一从课堂获取知识的途径,走出只向课堂摄取信息的误区。
知识比重却不尽相同。
语文学科课外获取的知识量更是随时代发展不断扩大。
因此,必须让学生改变单一从课堂获取知识的途径,走出只向课堂摄取信息的区。
语文老师不能把自己当成传授“固有知识”的机器而应该侧重向学生传授获取知识的方法,这就是授之
以渔。
我们由于条件所限,可能“捕到的鱼”总是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呢,谁都知道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道理,但要给学生一桶水呢?我们未必有千万桶水啊。
可见,教师不仅要克服知识贫乏造成的尴尬,不断地充实自己,教师更应改变角色,宁可做一个牧羊人,把学生引向知识的原野,也不能只做一个割草人,因为你很可能满足不现代的学生。
笔者在教学中按以下方法操作,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一)、重视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以课本为载体,向课外延伸语文课本的文章,我们只能把它当成一个例子,教师讲课时,不能眼光只盯住课内,要注意以篇引类,拓宽语文的空间。
我们在学习每一篇课文,每一单元课文时,注重的应该是交给学生学习这一类文章的方法。
(二)、采用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学习名篇名著。
为了改变许多学生阅读面狭窄的现状,我们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中学生应该涉猎的名著名篇。
比如:曹雪芹《红楼梦》、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钱钟书的《围城》、巴金的《家》,鲁迅的《呐喊》,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托尔斯泰的《复活》、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泰戈尔的《泰戈尔诗选》、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以及我国古代许多著名诗人的代表作。
当然学生们一次读完,是不可能的。
而且,高中生课业负担过重。
不读,却是语文学习的一大忌。
为了能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更上一个台阶,我们应该把合作探究法引到名著的阅读中
(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阅读面。
网络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矿山,要让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向网络攫取具有时代性的知识。
事实上,网络上有大量的电子书籍和文章,如果学生有了一定的过滤能力,是咳以引导他们去涉猎的。
宽带拉近了人与世界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文学的距离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现代文明的成果呢?
五、语文老师要走出只追求形式的华而不实的教学误区
语文教改应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路子。
语文老师不能只去追求形式而不求效果的花里胡哨的做法,这种务虚的教法是行不通的,必然会贻误学生。
教学是实实在在的事,来不得任何的弄虚作假。
教师要在认真钻研教纲的基础上,认真研究阅读,口语交际和作文等专项研究,要博采众长。
事实上,我们当代也涌现出多少语文教育家,有很多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大师。
像魏书生,钱梦龙,余漪张富等,都是在教改上很有建树的名家。
我们要避免固步自封,虚心的借鉴别人成功经验,使自己也能在教学上形成独特的风格。
以上这些课堂教学问题的出现和解决,用一个简单的字来概括,就是要把握好一个“度”。
要寻找继承传统教学与新课程改革的最佳结合点,使教学与生活完美地融合,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教学改革中永不停步,更新教育观念,求实务新,与现代教学技术接轨,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驾驭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才能在未来的教育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