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09_9-29(aaa)陈逸飞作品欣赏_其
陈逸飞案例
![陈逸飞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333de17b7360b4c2e3f64cb.png)
陈逸飞 - 周庄情结
中国第一水乡周庄的名气,如今已在海内外游客中耳
熟能详,周庄得以被发现,陈逸飞和杨明义功不可没。
八十年代初,杨明义携刚回国的陈逸飞踏上了发现周
庄的神奇之旅。第一次走进周庄,陈逸飞便一头迷醉 在这片给他带来幸运的水乡美景里其乐陶陶。当时的 周庄,惟一有点现代气息的建筑便是那幢水泥材质的 邮电局,陈逸飞与杨明义便爬上邮电局平坦的屋顶, 如饥似渴地收录着画家眼里每一寸感动的画面,尤其 是一圆一方的双桥,陈逸飞更是情有独钟。 128413877.h264_2[1].f4v
陈逸飞去创作了一系列以西藏民俗为主题的油画,刻
意凸显藏民的粗犷、原始、神秘。用奇异的民俗去演 绎古老中国的浪漫故事以唤起西方对东方的无限想象。
山地风
藏族人家
这些作品虽然在风格上一反他此前作品的柔谧甜美、
细腻精致,趋于粗犷豪迈、浑厚壮美;在形式上显示出 圆满的技艺、老练的笔触、新颖的构图;在色彩上表 现出辉煌的戏剧性的对比效果。
成名作
陈逸飞的成名作《占领总统府(1976)》追求火辣辣
的原生形态的真实感,把优秀习作方能达到的写实程 度第一次搬上了大型历史画,整幅画将视点集中在那 名胸挂冲锋枪的升旗战士和那面冉冉上升迎风飘扬的 红旗上。飘荡在半空的红旗使画面充满动感,预示着 一个伟大新时代即将来临。这幅画气势磅礴,结构紧 凑,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幅作品可说是新中国 油画中难得一见的大气之作。
90年代初,他将西方古典写实画风推向极致,丝丝入扣
地遵循着精致、细腻的完美准则,用炉火纯青的西方技 法将他的东方美人刻画得近乎“唯美”,并带有浓厚 的脂粉味,而其作品命名也大多出自中国古典诗词中 的典雅意象。
建国60周年文化名流:陈逸飞
![建国60周年文化名流:陈逸飞](https://img.taocdn.com/s3/m/4b72d2d8ee06eff9aff807a6.png)
建国60周年文化名流:陈逸飞简介:陈逸飞(1946年4月14日-202X年4月10日),生于宁波,浙江镇海人。
196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进入上海画院油画雕塑创作室,曾任油画组负责人。
1980年旅美后,专注于中国题材油画的研究和创作。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闻名海内外的华人画家。
6070年代创作了《黄河颂》、《占领总统府》、《踱步》等知名的优秀油画作品,让他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
1980年陈逸飞怀揣38美元赴美国留学。
1984年获艺术硕士学位。
后在纽约从事油画创作并在华盛顿、纽约、东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
作品多次参加香港和国内的油画精品拍卖会,其中作品《山地风》创华人油画作品最高拍卖价。
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人民革命博物馆和国内外收藏家广泛收藏。
水乡风景、音乐人物、古典仕女,还有西藏,都是他画笔下的主要题材。
早在1985年,美国《纽约时报》就称陈逸飞的画风融合了写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叫人想起欧洲大师的名作。
1983年,哈默画廊的主人哈默博士在向世人推介陈逸飞时,撰文指出:他的画是接近诗的,因为他只是在指示而非肯定。
1984年,美国《艺术新闻》杂志将陈逸飞定名为一个浪漫的写实主义者,作品流露强烈的怀旧气息,弥漫其中的沉静与静寂氛围尤其动人。
1985年,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博士访华时,曾将陈逸飞的作品《家乡的回忆双桥》作为礼物送给邓小平。
在1985年后的12年中,陈逸飞一共售出500多幅画,1991年到1998年,他的33幅画的拍卖总额为4000余万元人民币,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个当代中国画家能在国际艺术市场上与之比肩。
202X年,陈逸飞成名画作《黄河颂》经过多轮争夺,最终以4032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
这不仅是陈逸飞本人油画作品的最高价,也创下了中国内地油画作品成交价的最高纪录。
他还曾进军影坛。
1999年,完成电影艺术片《逃往上海》和电视纪实片《上海方舟》。
12月玛勃洛MARLBOROUGH画廊将为他在纽约举办跨世纪个人画展。
海派巨擘陈逸飞
![海派巨擘陈逸飞](https://img.taocdn.com/s3/m/2b6b8765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d8.png)
Art /艺术编辑:吴 辉 邮箱:135****************海派巨擘陈逸飞文/翟海月2021年11月20日,上海金臣·亦飞鸣美术馆举办的“青年陈逸飞:掷标枪的人”大展嘉宾云集、热闹非凡。
据陈逸飞胞弟、著名艺术家、本次画展总策划陈逸鸣先生介绍:“此次展览经数年策划,以丰富的展品与翔实的文献,梳理了陈逸飞青年时期,即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的艺术实践。
”艺术家陈逸飞的早期作品,再次成为广大艺术收藏家瞩目的焦点。
《玉堂春暖》创下纪录自2017年12月19日晚陈逸飞油画《玉堂春暖》在中国嘉德当代夜场以1800万元起拍,1.3亿元落槌,加佣金最终以1.495亿元成交,创下其作品目前最高拍卖纪录。
据悉,此画被刘益谦竞得,他似乎格外喜欢收藏陈逸飞的作品,已收藏有陈逸飞的《提琴手》以及《长笛手》。
图1 《玉堂春暖》 陈逸飞 1993年 169.5cm×243.5cm 1.495亿元 成交于中国嘉德2017秋季拍卖会海派大师陈逸飞,生于1946年4月12日,是中国上海著名的油画家、视觉艺术家、电影导演,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在西方世界著名的华裔画家之一,其画作多次创下拍卖纪录。
代表作《夜宴》,曾创下中国人在海外拍卖油画的最高价纪录。
其作品一直是海内外艺术收藏界的宠儿。
《中国新闻周刊》很早就认为,“无论从哪个方面看,艺术家陈逸飞都称得上是上海文化的标志性人物”,“通过他,我们可以窥见上海文化的基本属性和特质,也可以窥见一个时代的艺术轨迹”。
而艺术市场,也很早就充分显示出对画家早期作品收藏的喜爱和关注。
图2 《青年肖像》 陈逸飞 1975年 纸本 素描估价2万-3万元 西泠印社2020年春季拍卖会圆梦美专《华夏时报》的记者曾经问陈逸飞“小时候的人生理想是什么”。
陈逸飞当时很明确地告诉记者:“做一个好画家,一个大家都说好又有名的画家,不过那时候也不知道画是可以卖钱的。
现在很多人都说我富有,但其实富有也是个相对的概念,人人都在成功与失败之间追求平衡,好比在杠杆上走路。
中国当代具象油画家---陈逸飞艺术研究--毕业论文
![中国当代具象油画家---陈逸飞艺术研究--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3420f36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29.png)
【标题】中国当代具象油画家---陈逸飞艺术研究【作者】喻美菱【关键词】【指导老师】秦孟立【专业】美术学【正文】引言陈逸飞,1946年生,浙江镇海人。
196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入上海画院油画雕塑创作室,曾任油画组负责人。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创作了《黄河颂》(图1.1)、《占领总统府》(图1.2)、《踱步》等知名的优秀油画作品。
1980年赴美国留学,1984年获艺术硕士学位,后在纽约从事油画创作并在华盛顿、纽约、东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作品被博物馆和收藏家广泛收藏。
1984年,陈逸飞以水乡周庄为素材创作油画《故乡的回忆》。
周庄也因此一跃成为世界知名的中国江南名镇。
在1991年香港太古佳士得秋季拍卖中,陈逸飞的《浔阳遗韵》以137万港元创下中国油画卖价的最高纪录。
陈逸飞的作品在以后的拍卖中又屡次刷新了这个纪录。
1992年,陈逸飞为拍摄电影《海上旧梦》而成立陈逸飞工作室。
1994年4月,上海逸飞文化影视传播有限公司成立,拍摄了故事影片《人约黄昏》和反映上海当年拯救犹太难民的纪录片《逃往上海》,以及电视连续剧《雨天有故事》和电视纪录片《上海方舟》。
1. 上海时期的绘画(1965年7月-1980年8月)陈逸飞走上艺术道路的第一个阶段,应该是1965年至1980年,①陈逸飞先生自己习惯于把1966年至1976年称为他自己的第一个阶段,并称这个阶段为“走钢丝”的创作阶段。
而这个历史阶段确实是像走钢丝。
近几年来,当陈逸飞提倡的“大视觉”概念越来越为人们所知所接受时,他也越来越乐于自称为“视觉艺术家”。
但是在事实上,无论后来在其他领域取得了多么大的成绩,他生命中最浓墨重彩的部分,依然是绘画。
②“他的《黄河颂》和《攻占总统府》(与人合作)称得上是中国现实主义绘画创作的一座高峰。
而在走入国际艺术市场方面,他也是中国画家中较早、较成功的一例。
”《占领总统府(1976)》追求原生形态的真实感,把优秀作品方能达到的写实程度第一次搬上了大型历史画, 整幅画将视点集中在那名胸挂冲锋枪的升旗战士和那面冉冉上升迎风飘扬的红旗上。
著名画家、导演陈逸飞
![著名画家、导演陈逸飞](https://img.taocdn.com/s3/m/a262bc41f7ec4afe04a1dfb6.png)
著名画家陈逸飞逝世
陈逸飞先生1946年生于宁波,浙江镇海人。
出生于浙江省镇海一个书香之家的陈逸飞,父亲陈庚赉是一位化学工程师,而母亲范雅芳则是他的艺术启蒙老师。
从小在上海这座城市里长大。
童年时代,母亲经常带着他到教堂去做礼拜,陈逸飞由此对宗教绘画、雕塑、节庆以及管风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年轻
时在上海求学,从事油画创作。
196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60-70年代创作了《黄河颂》、《占领总统府》、《踱步》等知名的优秀油画作品。
1980年赴美国留学,1984年获艺术硕士学位。
1980年旅美后,专注于中国题材油画的研究和创作。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闻名海内外的华人画家
今天(4月20日)上午10时,一代艺术大师陈逸飞的悼念仪式将在上海龙华殡仪馆举行。
昨晚6时,上海下起了毛毛细雨,似乎在为这位艺术大师的离去而哭泣。
昨晚的龙华殡仪馆内灯火通明,一切悼念仪式的准备都在紧张地进行之中,现场包括陈逸飞
的弟弟陈一鸣、儿子陈凛、妻子宋美英在内的亲属也一直在现场监工。
昨日(4月19日),记者从陈逸飞治丧委员会负责人朱国荣(上海美协秘书长)处获悉,由于陈逸飞一生喜欢简洁,所以今天的追悼会非常简单。
而来者将人手一份陈逸飞的个人简介和一张5分钟的碟片,短片的背景音乐是《理发师》的主题曲。
藏在美术馆里的英雄主义——陈逸飞革命题材作品赏析
![藏在美术馆里的英雄主义——陈逸飞革命题材作品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e085cf1941ea76e58fa04ff.png)
新视 觉艺术
20 . 0 91
藏 在 美术 馆 里 的 英 雄 主 义
一 一
陈 逸 飞革 命 题 材 作 品 赏 析
刘 达
( 上海大 学
艺术研 究院 ,上海
2 4 ) o 4 0 4
[ 摘 要 ]艺术评 论 家 们 评论 陈逸 飞 的作 品 时将他 早 期 的作 品誉 为 中国绘 画 的一 座巅 峰 ,而 他这 一 时期 的 作 品多被 国 内 的各 大 美 术 馆 、博 物 馆 等 机 构 收藏 。本 文 将 其 主要 代表 作 品 内容 及 风 格 进 行 赏 析 并 列 出这 些 主 要 作 品 的 收 藏 机 构 。 [ 关键 词]陈逸 飞 革 命题 材
黄 河 颂
效果重视的 同时 , 强调 出了要在传统的艺术形象 中挖 掘 更
新的主题与内涵 , 使得他的作品与文革时的画风 区别开来。 作者简介 :刘 达 。男 ,上海大学艺术研究 院硕 士研 究生 ,研究方 向:艺术 市场。
[0 ] 1 5
开 路 先 锋
视觉艺术作时只有2 岁。 6
住, 为主角那件柠檬黄的背心与全画青灰色的交响而激动不
’ 例在当时 的绘画作品中 , 多数的作品都是以具有政治意 陈逸飞在 回忆 自己的发展阶段时认 为 16 年到 17 已。 96 96 像<开路先锋>这样 如此具有震撼力的 年是他第一个阶段 。1 6 年 , l 9 9 插队落户到黑龙江逊克县逊 义的生活场面为主。 1 1 作品 已是难得一见。 而那件柠檬黄 色的背心 , 更是当时社会 河公社双河大队的金训华 , 因为抢救 国家财产而在 与洪水 柠檬黄色正表现了陈逸飞对于 美的追寻 。 抗争 中光荣牺牲 。 陈逸飞和徐 纯中 根据他的事迹 共同创 不会出现的颜色 , 作 了水粉 画<知识青年 的楷模一金训 华>, 并发表 在 中共 继 <开路先锋>之后 , 陈逸 飞又创作 了<红 旗颂>, 这 由两幅 画作 构成 。 一幅作品 中 中央 最权 威的刊物<红旗 >杂志上 , 这使 得陈逸飞 “ 一夜 是一组双 联画形式 的作品 , 在战火 纷飞的战场上 , 他 成名 ” 生活也 因此 发生 了巨大 的变化 , 17 年时 ,2 是三位临 阵宣誓的解放 军战士 , , 到 90 4 岁的陈逸飞就 已经入党并且被任命为“ 上海油画雕塑创作 们手持武 器 , 高举红旗 , 表现 出战 士不怕牺牲 , 英勇奋战 另一 室”油 画组的负责人 。他成为 了上 海油画领域 的带头人 。 的英 雄气魄 , 幅作品则是站在纪念碑前庄严宣誓的 的 <知识青年的楷模一 金训华>这幅作 品对陈逸飞的一 三位新 中国的少先队 员 , 他们 手持红旗 , 庄严 的在红旗下 生有着 巨大的影响 , 是他 清楚地知道这幅作品并不那 么 但
关于陈逸飞的介绍
![关于陈逸飞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e84ddf95b9d528ea81c77912.png)
关于陈逸飞的介绍陈逸飞 (1946.4.14-2005.4.10)生于宁波。
著名油画家,文化实业家,导演。
196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现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进入上海画院油画雕塑创作室,曾任油画组负责人。
1980年旅美后,专注于中国题材油画的研究与创作。
陈逸飞以“大美术”的理念,在电影、服饰、环境设计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创造性成就,成为文化名流。
是闻名海内外的华人艺术家。
60—70年代创作了《黄河颂》、《占领总统府》、《踱步》和《周庄》等知名的优秀油画作品。
“我画画、拍电影、设计服装,如今还办起了媒体,有人问究竟该如何称呼我,我说叫视觉艺术家吧。
”——陈逸飞在出席新闻发布会时,如此进行自我界定陈逸飞把他所涉猎的各领域统称为“视觉产业”:“我对生活中所有美的东西都非常关注,我是在用我卖画的钱来经营自己的视觉产业,同时涉足这些产业又会让我的画风得到突破。
”陈逸飞不赞同画家就该一辈子埋头作画,时代变了,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在走出沙龙、象牙塔。
2005年4月10日早上8点44分,著名导演、画家陈逸飞因胃出血在上海华山医院去世。
1个人经历编辑1980年陈逸飞怀揣38美元赴美国留学。
1984年获艺术硕士学位。
后在纽约从事油画创作并在华盛顿、纽约、东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
作品多次参加香港和国内的油画精品拍卖会,其中作品《山地风》创华人油画作品最高拍卖价。
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人民革命博物馆和国内外收藏家广泛收藏。
水乡风景、音乐人物、古典仕女,还有西藏,都是他画笔下的主要题材。
早在1985年,美国《纽约时报》就称陈逸飞的“画风融合了写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叫人想起欧洲大师的名作。
”1983年,哈默画廊的主人哈默博士在向世人推介陈逸飞时,撰文指出:“他的画是接近诗的,因为他只是在指示而非肯定。
”1984年,美国《艺术新闻》杂志将陈逸飞定名为“一个浪漫的写实主义者,作品流露强烈的怀旧气息,弥漫其中的沉静与静寂氛围尤其动人。
陈逸飞与上海旧梦
![陈逸飞与上海旧梦](https://img.taocdn.com/s3/m/cccb7298af1ffc4fff47ace3.png)
陈逸飞与上海旧梦《上海滩舞女》油画以较大幅面塑造居住在上海里弄的舞女金莉萍的形象。
金小姐是个中学生,父母多病。
为了挑起家庭重担,她对父母佯称在外兼职做家庭教师,白天刻苦读书,晚上则身着华丽的旗袍,稚气未脱地去舞厅伴舞。
她手持中国传统雕刻香木加羽毛的折扇,在舞池中穿梭,时不时将大羽毛扇轻置于胸前,衣着光鲜掩饰不住灵魂的坠落与苦楚。
画家对人物神情的刻画十分精细,而画面中西洋乐器鼓吹者则以速写形式表现,形成反差,反映出画家的娴熟技法以及驾驭题材的能力。
2005 年北京中国保利春拍征得此陈逸飞《上海滩舞女》拍卖,成交价高达506 万元,创下当时陈逸飞国内油画作品的最高价纪录提起旧日的上海,眼前总不由得浮现那纸醉金迷的昔日浮华,耳边不由得响起歌女娇柔甜媚的歌声。
当然,也不由得想到陈逸飞画笔下的上海舞女。
鸦片战争轰开清廷闭关锁国的大门,西方民间社交舞蹈也随西方传教士、军人、商人传入中国。
最初它只是来华外国人的娱乐活动,每逢周六、周日晚间在上海外白渡桥旁的礼查饭店以及国际饭店附近的卡尔登(今长江剧场附近)举行交谊舞会,规模不大,也不对外售票。
进入民国以后,上海“一品香”旅社模仿这种形式最早举办公开的交谊茶舞,参加者多为特邀的沪上层党、政、军、警、商、达官及夫人们,范围有限。
上海滩一些精明商人看到在高雅文明的舞池旋律中存在着巨大的商机,于是舞厅纷纷开业,著名的舞厅有黑猫舞厅、月宫舞厅、老大华舞厅、立道舞厅、安乐宫舞厅、圣爱娜舞厅等等,这些舞厅都有舞女充当伴舞,伴跳3 次收银元壹元。
民国30 多年间,跳舞之风蔓延整个上海滩,舞厅林立,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其中静安寺的百乐门,泰兴路的丽都,西藏中路的米高美,江宁路的新仙林、大都会,南京路的仙东斯、立德尔、斐尔等,属一流的舞厅:延安中路的新大年、黄陂路的维纳斯、南京西路的新大沪等属二流舞厅。
上流舞厅室内大都是欧式装饰风格,豪华气派,西洋乐队统一着装,乐器配置齐备,专为西方官商买办等宵夜。
陈逸飞作品鉴赏
![陈逸飞作品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326b87470508763230121260.png)
4月10日,艺术家陈逸飞猝然离世对于收藏界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震动,对于他的遗作价格是否会出现飙升令业界颇为关注。
其实,陈逸飞在世时,他的作品价格在中国油画家中已经进入一级军团,早在1999年4月20日,他的一幅《浔阳遗韵》已经拍出2970000元的高价。
距去世最近的一场拍卖,即2004年11月21日北京瀚海秋季大拍中,作品《上海滩》成交价为1705000元,而且该幅作品为他2004年的近作。
得知陈逸飞去世,收藏界和艺术品经营界感到颇为震惊,对于其遗作价格飙升的预测多持保守态度。
其中一位业界资深人士称,陈逸飞的作品市场价格本来已经处于一个稳定而且较高状态,人一去世艺术品不可复制的特点更为突出,再加上艺术品市场的迅速发展,所以他去世后作品价格一定会逐年攀升。
但由于陈逸飞存世作品量相对较少,所以操作空间不够大,热炒的可能性也就较低。
另外由于他属于英年早逝,59岁的年龄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尚未达到艺术的顶峰期。
这两个因素将会限制他遗作价格的飙升。
回顾那些艺术家离世引起的作品价格攀升情况,能够让我们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比如沙孟海去世前,一幅四尺整张的作品价格一般在3000元,现在相同尺幅价格是10万左右。
最为典型的是陆俨少,1993年他去世前,作品一平尺价格在2000—3000元,去世后五六年涨到10000—20000元一尺,十年后的现在,价格为70000—80000元一尺。
所以,艺术家的离世对于作品价格的影响确实存在,但是并不是惟一的动力,这要结合画家的综合情况,以及市场对于遗作的操作情况。
]:《浔阳遗韵》 2970000 RMB 中国嘉德 1999-4-20 山地风》 2860000RMB 中国嘉德 1994-11-7《丽人行》 2310000RMB 中国嘉德 1997-10-26《春风又绿江南》 2310000 RMB 中国嘉德 1997-4-20]:《霞飞路上》(2004年作) 2200000RMB 中国嘉德 2004-11-7《恋歌》 1980000RMB 中国嘉德 1996-10-18《上海滩》(2004年作) 1705000 RMB 北京翰海 2004-11-21《红影》 1320000RMB 中国嘉德 2004-5-15《多梦时节》 1265000 RMB 中国嘉德 1998-10-27《上海滩》(1998年作) 1221000 RMB 中国嘉德 1998-5-10代表作:上海旧梦之一--黄金岁月ren ti晨。
陈逸飞:一个“非典型”成功的画商
![陈逸飞:一个“非典型”成功的画商](https://img.taocdn.com/s3/m/e959b624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2e.png)
陈逸飞:一个“非典型”成功的画商
胡喜盈;李玉申
【期刊名称】《商界名家》
【年(卷),期】2005(000)006
【摘要】2005年4月10日上午。
上海华山医院。
因胃出血病情突然恶化.陈逸飞猝然离世,终年才59岁。
【总页数】3页(P38-40)
【作者】胡喜盈;李玉申
【作者单位】《商界名家》记者;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5.3
【相关文献】
1.在成为一个医生之前先成为一个成功的人--由台湾成功大学医学院想到的 [J], 李进军
2.“我能做的你们都能做”——画家陈逸飞成功秘诀 [J], 胡喜盈;唐伟
3.非典型性:后现代医学时代一个特征--非典型肺炎流行引发的一些思考 [J], 邱鸿钟;梁瑞琼
4.电影不是一个筐——观陈逸飞《人约黄昏》有感 [J], 张兆前
5.画商康维勒:一个艺术社会学和现代主义视角的考察 [J], 诸葛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艺术鉴赏
![艺术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d97b0a0ade80d4d8d15a4f36.png)
观陈逸飞画展有感陈逸飞(1946-)生于宁波,浙江镇海人。
196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60-70年代创作了《黄河颂》、《占领总统府》、《踱步》等知名的优秀油画作品。
1980年赴美国留学,1984年获艺术硕士学位。
陈逸飞油画作品的最大特点,在于画面上弥漫着宁静和平和,在写实主义中渗透着中国传统的美感。
无论是描绘江南水乡的风景还是生动传神的女子肖像,无不体现画家的一种追求:“运用西方的技巧,赋予作品中国的精神”。
我查阅了很多资料,从总体而言,陈逸飞从开始学画到成为一名青年画家,正恰处于一个文化思维封闭、艺术气氛淡薄的时代。
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年轻人心底的艺术而在剩下为数不多而又百折不回的艺术痴迷者中间,却蕴藏着一些极具实力的真正艺术家,只要稍有机遇,就会脱颖而出,大放光彩。
陈逸飞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个。
他从小就在周围寻找着与艺术有关的点滴信息,美术人门画、连环画、苏联电影,都是他的教材。
进入美术学校之后更加如鱼得水,勤奋刻苦。
他曾对我说,那时学生宿舍有严格的作息时间,但他在熄灯之后还要悄悄溜到素描教室里去用功。
我完全能够想象当时那种用功劲头。
由于周围的艺术信息单调,唯一倡导的是以苏联为范本的写实主义,陈逸飞白天黑夜地把素描的基本功打得非常结实,在俄罗斯写实主义油画技法中找到了足以滋养长大的技术性基础,这是时代给他的第一步推动。
时代给他的第二步推动,是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的绘画实践。
在美校大学部毕业以后,陈逸飞正好遇到“文革”。
环境迫使他和年轻的同伴们不得不放弃典雅的艺术之梦,投身于强烈的社会震荡之中。
陈逸飞在街头画巨幅宣传画、考察并描绘黄河流域,创作了一系列表现革命事件和革命人物的作品。
时代给他的第三步推动,是历史的反思。
“文革”结束,陈逸飞与全民族的知识精英一起陷入了深深的反思,而在美术界,他应该算是反思得比较早的一个,早在1979年他创作了油画《踱步》,正是他反恩的形象记录。
第四步推动就是改革开放把他推向了国际舞台。
陈逸飞女性油画人物研究
![陈逸飞女性油画人物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96def937fd5360cbb1adbaa.png)
陈逸飞女性油画人物研究作者:徐磊来源:《美与时代·中》2020年第10期摘要:2005 年3月,中国写实画派诞生。
这支队伍是中国油画创作的一支精英队伍,陈逸飞作为其中的一员,其作品深受人们喜爱。
在陈逸飞的作品中,最为人所称道的是肃穆、逼真的女性题材作品。
他笔下的女性大都带有忧郁哀怨、落寞凄美的神情,他用炉火纯青的西方油画技巧把他心中的美人刻画得极具东方神韵和情调,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关键词:陈逸飞;写实油画;女性美1983年,哈默画廊的主人哈默博士向世人推荐陈逸飞时说道:“他的画是接近诗的,因为他只是在指示而非肯定。
”1984年,美国《艺术新闻》杂志这样描述陈逸飞:“一个浪漫的写实主义者,作品流露强烈的怀旧气息,弥漫其中的沉静与静寂尤为动人。
”纵观陈逸飞的作品,无论是江南水乡景色,还是唯美女子肖像,都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其娴熟的西方绘画技巧,同时赋予作品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画面散发着一丝略带忧伤的宁静气息,向人们轻轻诉说中国传统的美感。
文章以陈逸飞的女性题材作品为例,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中国古代仕女题材陈逸飞善画美人,其画作中的女子无不安宁祥和、生动柔美,古典仕女题材是陈逸飞油画作品最具代表性的一类,其作品大多创作于20世纪90年代初。
这一类作品既运用了写实主义绘画技巧,又巧妙地融入了东方古朴雅致的韵味。
可以说陈逸飞把西方古典写实主义画风推向了极致,用炉火纯青的西方绘画技巧,将他心中的东方美人刻画得十分“唯美”,而且带有一股浓浓的脂粉味,而他对于作品的命名也大部分来源于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典雅意象。
画面中那些亭亭玉立、让人怜爱的古代妇人,哪一个不是柔弱无骨、顾影自怜,以一种哀怨及温顺的目光默默凝视赏画人,饱含深情,一幅画作散发出柔和的光芒,充斥着一种极其温馨的情调,像笼罩着一层轻纱般,具有恰到好处的神秘感。
陈逸飞笔下的女性都带有寂寞凄美、忧郁哀怨的神情。
缱绻的女子大多穿着艳丽而独特的东方民族服装,这些服饰现在只有在博物馆才能看见,她们或吹箫,或执扇,或抚琴,或“犹抱琵琶半遮面”,展现出浓郁的东方韵味,在这诗情画意之中彰显东方女性的恬静之美。
艺术大师陈逸飞人体油画作品欣赏
![艺术大师陈逸飞人体油画作品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cc125ef1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2d.png)
艺术大师陈逸飞人体油画作品欣赏分享
2020-07-31 16:54·书画艺术家
陈逸飞(1946.4.14-2005.4.10)生于宁波。
著名油画家,文化实业家,导演。
196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
科学校(现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进入上海画院油画雕塑
创作室,曾任油画组负责人。
1980年旅美后,专注于
中国题材油画的研究与创作。
陈逸飞以“大美术”的理
念,在电影、服饰、环境设计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创造
性成就,成为文化名流。
是闻名海内外的华人艺术家。
60—70年代创作了《黄河颂》、《踱步》和《周庄》
等知名的优秀油画作品。
陈逸飞把他所涉猎的各领域统
称为“视觉产业”:“我对生活中所有美的东西都非常
关注,我是在用我卖画的钱来经营自己的视觉产业,同
时涉足这些产业又会让我的画风得到突破。
”陈逸飞不
赞同画家就该一辈子埋头作画,时代变了,越来越多的
艺术家在走出沙龙、象牙塔。
下面是陈逸飞人体油画作
品,欢迎欣赏。
浙人美-美术-七年级下册-陈逸飞简介
![浙人美-美术-七年级下册-陈逸飞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11d52343d4d8d15abf234e9e.png)
陈逸飞简介陈逸飞 (1946.4.14-2005.4.10)生于宁波。
著名油画家,文化实业家,导演。
196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现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进入上海画院油画雕塑创作室,曾任油画组负责人。
1980年旅美后,专注于中国题材油画的研究与创作。
陈逸飞以“大美术”的理念,在电影、服饰、环境设计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创造性成就,成为文化名流。
是闻名海内外的华人艺术家。
60—70年代创作了《黄河颂》、《占领总统府》、《踱步》和《周庄》等知名的优秀油画作品。
“我画画、拍电影、设计服装,如今还办起了媒体,有人问究竟该如何称呼我,我说叫视觉艺术家吧。
”——陈逸飞在出席新闻发布会时,如此进行自我界定。
陈逸飞把他所涉猎的各领域统称为“视觉产业”:“我对生活中所有美的东西都非常关注,我是在用我卖画的钱来经营自己的视觉产业,同时涉足这些产业又会让我的画风得到突破。
”陈逸飞不赞同画家就该一辈子埋头作画,时代变了,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在走出沙龙、象牙塔。
2005年4月10日早上8点44分,著名导演、画家陈逸飞因胃出血在上海华山医院去世。
绘画作品介绍陈逸飞的成名作《占领总统府(1976)》追求火辣辣的原生形态的真实感,把优秀习作方能达到的写实程度第一次搬上了大型历史画,整幅画将视点集中在那名胸挂冲锋枪的升旗战士和那面冉冉上升迎风飘扬的红旗上。
飘荡在半空的红旗使画面充满动感,预示着一个伟大新时代即将来临。
这幅画气势磅礴,结构紧凑,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这幅作品可说是新中国油画中难得一见的大气之作。
《黄河颂》(1972),画面上是一位持枪挺立的威武雄壮的战士,配以苍莽的河山和低飞的群雁作背景,完满地构成了一个诗意葱茏的壮阔的艺术境界。
1979 年陈逸飞创作了油画《踱步》,主题是反思中国近代史、表现民主和人文思想。
画家自己面对画面,仿佛一卷卷胶片组成的真实形象在他身外延伸、呈示。
美国《艺术新闻》杂志评价其作品“焦黑尖锐,写实而意境深远,有气势而专业”。
读陈逸飞油画《依风女子》有感
![读陈逸飞油画《依风女子》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44b79028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fa.png)
读陈逸飞油画《依风女子》有感
章之南
【期刊名称】《上海艺术家》
【年(卷),期】2013(000)003
【摘要】当一个艺术家因一幅作品的成功而一举成名之后.这对他以后的走向是
美意朦胧的。
陈逸飞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跃成为上海乃至全国油画界的中坚力量时,他内心的感受是酸甜苦辣的.如每个人想的最多的是.路将如何走?面对七彩世界.他是内涵深厚加睿智的那种希望青年.
【总页数】1页(P59)
【作者】章之南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原生态的风景原生态的油画——读弗明的油画风景有感 [J], 魏强
2.用细腻的画笔触摸心灵的宁静——读刘杰先生《乡村系列》油画有感 [J], 孟彩
虹
3.爱在“风”中“快乐”多——读《风语拾零》有感 [J], 舒爱民;;
4.图"视"生态与社会情怀
——读于会见油画作品有感 [J], 汪保群
5.也谈中国油画的现状——读陈世宁《中国油画现状的思考》有感 [J], 陈嘉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画中有话 弦外有音——陈逸飞先生《大户人家》解读
![画中有话 弦外有音——陈逸飞先生《大户人家》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f9b04ad6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d8.png)
据96|2015年 第五期陈宁康 Chen Ningkang在《陈逸飞遗产油画遗作(1946-2005)》一书中,“大户人家”是一幅令人沉思的画,它不是一种简单的吸引,仅仅由艺术表达的美意使你驻足停留,而是画中的故事叫你去思索去想象,你必须揪紧你的心灵,聚集你的精神,去认真揣摩画家的心思、情怀和意念,必须去寻求那个答案,他叙述了什么?他意欲何为?画中的四位女子,除一位较年轻外,其余三位均已上了年月,这些女人都衣着整洁,装扮讲究(一望便知出自大户人家),可却是神色慌张,表情严肃,似在不安地商量着什么,且生怕别人知道,显得有点诡异。
她们或侧目张望,或细声低语,或凝神倾听,或欲言又止。
她们在谈论什么?商议何事?又为何这般神秘?好奇的观者只能凭自己的理解去猜测去想象去编织,甚至是去臆造,但终究难得真相,无法猜透画家的真意。
画家只是说,你们自己去想吧,爱咋想就去咋想。
让我们的视线再回到画上,发现整幅画、基调是黯淡的沉重的,灰色的背景,深蓝的服饰,画中的女子也不是尽显一代风华的俊俏美女,高挑的身材,标致的脸蛋,细嫩的皮肤,传神的媚眼,裹紧的旗袍,衬出女性玲珑妖娆的曲线,而是长相平庸,一脸沧桑!画家为何一改过去惯有的笔调和风格,褪去讨人欢喜的浪漫情调,无视宁静和谐的审美情趣,甚至放弃最能引人注目的优雅华丽,却执意要用这种凝重的深灰色调,以及并不予人悦目赏心的老妪?这里面必定是有其深意的。
我以为画家是在刻意引导观众,迫使人们去寻思,沿着他精心设置好的线索去寻找故事的真相。
画家将这样一幅画摆在了人们面前,我们似乎很容易想到这是一个大户人家,眼下正发生了一桩足以引起轩然大波的事情。
比如说大小姐得知父母意欲将自己婚配给一个不中意的人,她急忙找人商量着准备逃婚,(信得过的也就只是几位老佣)还比如二奶风流成性,红杏出墙,由于东窗事发,引来了大家的窃窃私语。
再比如老爷又要娶小妾,几房太太闻之后醋性大发,闹得不可开交,沸沸扬扬,连下人都私底下议论纷纷……当然还可以有其它版本,只要你有足够的想象力,随你去联想翩翩。
陈逸飞油画
![陈逸飞油画](https://img.taocdn.com/s3/m/f15b7af2f61fb7360b4c65a6.png)
--改革开放的成果,中国的油画进入了世界更多精彩请访问1983年,纽约哈默画廊的主人哈默博士(美国石油大亨)在向世人推介陈逸飞时,撰文指出:“他的画是接近诗的,因为他只是在指示而非肯定。
”他的许多油画被哈默博士看中收藏。
1985年哈默访华,将陈逸飞的《故乡的回忆--双桥》这幅画赠送给了一代伟人邓小平。
陈逸飞从此名声大噪,一跃成名。
这一集中,主要介绍他的成名作和已经在拍卖场中有成交价的一些作品。
为了便于欣赏,尽可能提高清晰度,但有些作品未能如愿。
左键翻阅《故乡的回忆--双桥》陈逸飞和他的《故乡的回忆—双桥》1984年哈默赠送给邓小平的陈逸飞油画《故乡的回忆》陈逸飞(1946.4.14--2005.4.10)生于宁波,浙江镇海人。
196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进入上海画院油画雕塑创作室,曾任油画组负责人。
上世纪60-70年代创作了《黄河颂》、《占领总统府》、《踱步》等知名的优秀油画作品。
1980年赴美国留学,1984年获艺术硕士学位。
后在纽约从事油画创作并在华盛顿、纽约、东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
作品多次参加香港和国内的油画精品拍卖会。
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人民革命博物馆和国内外收藏家广泛收藏。
80年代,进入中年后,他的创作品内容和风格更开阔和广泛,水乡风景、音乐人物、古装仕女和西藏民俗等,都是他画笔下的主要题材,创作了很多出色作品。
《黄河颂》1972年作品,画面上是一位持枪挺立的威武雄壮的红军战士, 配以苍莽的河山和低飞的群雁作背景,完满地构成了一个诗意葱茏的壮阔的艺术境界。
该《黃河頌》画長297cm、宽143.5cm。
陳逸飞当年创作这幅作品时是担任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油画組负责人,年仅25岁。
該作品是陳逸飞早年成名作中第一幅独立创造的巨幅宽银幕式油画,於1977年在全军美术展上首次公开,当时即引起轰动。
作品的构图、色彩及高超技术,引起美术界广泛关注,奠定了陳逸飞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它也是陳逸飞“自认为最得意的作品”。
陈逸飞:从绚烂归于唯美
![陈逸飞:从绚烂归于唯美](https://img.taocdn.com/s3/m/42020929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58.png)
陈逸飞:从绚烂归于唯美
佚名
【期刊名称】《青年与社会:中》
【年(卷),期】2005(000)005
【摘要】陈逸飞,一个有着飘逸而雅致的名字的男人,一个活力飞扬、春意盎然的人,一个狂热地拥抱生活、又被生活所宠爱着的人,就在众人或仰望、或妒羡、或期待的当口……他的脚步便在这第59个春天嘎然而止。
当陈逸飞的背影从霞飞路上缓缓淡去之后,当人们在万家灯火中再回望一眼,才发现其一生可谓姿态扑朔,扮相缤纷——著名画家?电影导演?成功商人?时尚设计师?似乎都是,又似乎不全是。
然而,每一个身份,都是那样精彩纷呈,让人难忘。
【总页数】4页(P84-8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5.72
【相关文献】
1.陈逸飞;归于唯美 [J], 姜泓冰;
2.所有的绚烂归于心灵的质朴——看罗建华艺术展 [J], 李梓;
3.从洛阳到颍州,绚烂归于平淡——略论欧阳修的生命审美实践 [J], 彭曙蓉
4.陈逸飞,让人类有了文化的乡愁——看《理发师》,为了看看陈逸飞 [J], 亚亚;
5.由绚烂归于平淡——《红楼梦》对张爱玲小说风格演变的影响 [J], 冯爱琳;谭伟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陈逸飞
![陈逸飞](https://img.taocdn.com/s3/m/26dd9186bceb19e8b8f6ba09.png)
编辑词条陈逸飞目录基本简介大事年表艺术特点:作品介绍:编辑本段基本简介(1946年4月14日-2005年4月10日)生于宁波,浙江镇海人。
196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进入上海画院油画雕塑创作室,曾任油画组负责人。
1980年旅美后,专注于中国题材油画的研究和创作。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闻名海内外的华人画家。
60-70年代创作了《黄河颂》、《占领总统府》、《踱步》等知名的优秀油画作品,让他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
1980年陈逸飞怀揣38美元赴美国留学。
1984年获艺术硕士学位。
后在纽约从事油画创作并在华盛顿、纽约、东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
作品多次参加香港和国内的油画精品拍卖会,其中作品《山地风》创华人油画作品最高拍卖价。
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人民革命博物馆和国内外收藏家广泛收藏。
水乡风景、音乐人物、古典仕女,还有西藏,都是他画笔下的主要题材。
早在1985年,美国《纽约时报》就称陈逸飞的“画风融合了写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叫人想起欧洲大师的名作。
”1983年,哈默画廊的主人哈默博士在向世人推介陈逸飞时,撰文指出:“他的画是接近诗的,因为他只是在指示而非肯定。
”1984年,美国《艺术新闻》杂志将陈逸飞定名为“一个浪漫的写实主义者,作品流露强烈的怀旧气息,弥漫其中的沉静与静寂氛围尤其动人。
” 1985年,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博士访华时,曾将陈逸飞的作品《家乡的回忆——双桥》作为礼物送给邓小平。
编辑本段大事年表1946年生于宁波,浙江镇海人。
1965年毕业于上海美专,同年进本院从事油画创作。
1980年陈逸飞赴美国纽约亨特学院攻读美术硕士学位,并在短时间里获得了艺术界的承认,他的作品先后在纽约国际画展、新英格兰现代艺术中心、史密斯艺术博物馆和布鲁克林博物馆展出。
1981年赴美国留学。
连年在哈默画廊举办个展。
1983年起,他在纽约哈默画廊举行六次个人画展。
1985年 6月在华盛顿的科克伦艺术博物馆举行个人展。
《占领总统府》
![《占领总统府》](https://img.taocdn.com/s3/m/60c0bc0d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a0.png)
作者: NULL
出版物刊名: 中学语文园地:初中版
页码: F0003-F0003页
主题词: 总统府;油画作品;中国美术馆;雕塑创作;《黄河颂》;革命博物馆;专科学校;70年代
摘要:陈逸飞(1946-2005),生于宁波,浙江镇海人。
196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入上海画院油画雕塑创作室,曾任油画组负责人。
60-70年代创作了《黄河颂》《占领总统府》《踱步》等知名的优秀油画作品。
1980年赴美国留学,1984年获艺术硕士学位。
后在纽约从事油画创作并在华盛顿、纽约、东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
作品多次参加香港和国内的油画精品拍卖会,其中作品《山地风》创华人油画作品最高拍卖价。
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人民革命博物馆和国内外收藏家广泛收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陳逸飛作品欣賞
已故油畫大師陳逸飛早年成名作品《黃河頌》昨日在北京拍賣。
在多番競逐下,以破紀錄的4032萬元人民幣天價成交。
這不僅是陳逸飛油畫作品的最高價,也創下內地油畫作品成交價的最高紀錄。
這幅油畫描述一名紅軍站在黃河旁的山嶺,眺望天際。
此畫被視為文革後中國美術史重要作品,1996年在香港以128.5萬港元售出,在11年之間,升
值超過30倍。
中國嘉德2007春季拍賣會昨日在北京舉行。
在中國油畫及雕塑專場拍賣上,陳逸飛1972年油畫作品《黃河頌》最受外界關注。
該畫長297厘米、寬143.5厘米。
陳逸飛當年創作這幅作品時是擔任上海油畫雕塑創作室油畫組負責人,年僅25歲。
該作品是陳逸飛早年成名作中第一幅獨立創造的巨幅寬銀幕式油畫,於1977年在全軍美術展上首次公開
時即引起轟動。
奠定美術史上地位
中新社報道,《黃河頌》的形象塑造注重造型的塊面處理和筆
觸表現,士兵的腳部及其立足的岩石等受光面,筆刀兼用,積
色較厚,刻畫既結實又瀟灑;色彩明亮,有光芒萬丈的金光感。
這些都完美地體現了陳逸飛所接受的嚴格蘇聯教學體系的技術
訓練。
同時,陳逸飛善於吸收和轉化的敏捷和聰穎,也體現在
畫作的構圖經營上。
由於這幅作品的構圖、色彩及高超技術,引起美術界廣泛關注,奠定了陳逸飛在中國美術史上的地位,它也是陳逸飛生前「自
認為最得意的作品」。
由於陳逸飛已於2005年4月去世,因此其作品的市場價格也直線上升。
之前《黃河頌》估值為2200萬元,昨日拍賣師宣布拍賣該畫時,即引起全場關注。
經過多輪反覆
爭奪,最終以4032萬元人民幣的破紀錄高價成交。
簡歷
陳逸飛先生(1946-2005年4月10日)生於寧波,浙江鎮海人。
1965年畢業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入上海畫院油畫雕塑創作室,曾任油畫組負責人。
60-70年代創作了《黃河頌》、《佔領總統府》、《踱步》等知名的優秀油畫作品。
1980年赴美國留學,1984年獲藝術碩士學位。
后在紐約從事油畫創作並在華盛頓、紐約、東京等地舉辦個人畫展。
先生油畫作品的最大特點,在於畫面上瀰漫著寧靜和帄和,在寫實主義中滲透著中國傳統的美感。
無論是描繪江南水鄉的風景還是生動傳神的女子肖像,無不體現畫家的一種追求:「運用西方的技巧,賦予作品中國的精神」。
先生近年來以「大美術」的理念在電影、服飾藝術、環境設計藝術等諸多方面也取得了如同他油畫藝術同樣的創造性成就,令文化界人士為之折服。
陳逸飛先生10幅最貴作品
作品名稱拍賣日期成交價(RMB)《潯陽遺韻》1999-4-202,970,000《山地風》1994-11-72,860,000《麗人行》1997-10-262,310,000《春風又綠江南》1997-4-202,310,000《霞飛路上》(2004年作)2004-11-72,200,000《戀歌》1996-10-181,980,000《上海灘》(2004年作)2004-11-211,705,000《紅影》2004-5-151,320,000《多夢時節》1998-10-271,265,000《上海灘》(1998年作)1998-5-101,2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