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课题研究总结(共5篇)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课题研究总结(共5篇)第一篇: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课题研究总结《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课题研究总结俗话说:“嫩枝容易弯也容易直。
”这就说明了加强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年龄小,知识少,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变性强。
也正如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于是我校开展了《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的课题研究。
校领导非常重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积极开展行为规范的各种活动。
那么,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以下是自从我校开展该课题研究以来,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情况的工作总结:一、抓好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的具体做法:1、规范常规制度,强化学生遵纪守规意识,是养成教育的前提保障。
我校以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重点,不断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以树立良好的学生形象。
首先,我们将守则内容发悬挂在每个教室,班主任经常性组织学生学习,要求做到熟记于心。
2、明确意义,激发动机。
给学生讲明养成习惯的重要性,让他们学会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能力是学生在自我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让学生保持自我教育非常必要。
我班充分利用班队会、板报等形式,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同时,明确了要抓学生成绩,抓教学质量,必须从抓学生的行为习惯入手。
树立“行为规范教育我有一份”的观念,形成“人人关心养成教育,重抓养成教育”的氛围。
3、制定计划,明确目标。
根据学生年龄结构,心理特点,我校确定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目标和训练的内容与重点主要训练有三大方面的内容,分别是:行为习惯养成目标、卫生习惯养成目标和学习习惯养成目标。
4、教给方法,反复练习习惯是培养出来的,而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在人的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它的养成有一个从生疏到熟练、再由熟练到“自动化”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必须反复训练,多多实践。
教育科研课题《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研究》的实验与研究,是经XX区教科所XX年X月批准立项的课题。
XXX小学确立这个课题,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以该校的办学理念“习惯成就一生”为目标而定。
自立项后,我们学校按照既定的研究计划认真开展课题研究,现将几年来该课题研究的情况作一个简要的汇报: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人性化”是当今世界教育现代化的主导观念之一。
它强调在当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背景下,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发展智力,而且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意志、态度、信念、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即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全面和谐发展。
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良好的习惯是健全人格的基础。
教育学、心理学专家也指出:基础教育的基本含义之一就是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努力形成健康人格。
由此,我们认为,良好行为习惯的积累与深化是健全人格形成的基础和外在标志,而健全的人格则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升华和结晶。
因此,如果儿童时期养成了一系列做人、做事、学习方面基本的良好行为习惯,必将终身受用,成为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可以说,良好的习惯是人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
2、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是提升我校学生素质的最佳途径我校是一所新型的、年轻的学校。
学校刚成立以来,学生来源参差不齐,学生素质高低不一,而且近年来,随着外出务工人口的急剧增多,我校留守学生所占的比例逐年增高,目前已达到30%以上。
这些孩子的父母背井离乡,整天为生活而奔波劳累,让他们忽视了孩子的教育。
更多是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委托亲戚朋友照管,形成了一种隔代教育、亲友教育模式。
这些孩子尽管他们有可爱和可贵之处,但因为老人的溺爱、因为母爱父爱的缺失,在生活上、学习上养成了许多不良行为习惯。
而在我校就读的部分学生,来源于周边农村或来自进城打工的本区的农民之子。
《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研究结题报告xx年xx月xx日•引言•研究方法与过程•研究结果与发现•研究结论与讨论目•教育实践建议•结论与参考文献录01引言小学生阶段是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良好的习惯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成绩和未来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当前小学生存在一些不良习惯,需要得到关注和有效的干预研究背景与意义探讨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有效干预措施,为学校和家长提供指导和借鉴研究目的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研究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方法研究问题和假设•研究问题:本研究旨在解决以下问题•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是什么?•如何有效地干预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这种干预措施对于小学生身心健康和学习成绩的影响如何?•研究假设:本研究假设以下结论•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与其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有关•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促进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这种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提高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成绩。
02研究方法与过程对象本研究以XX市XX小学的XX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涵盖了一至六年级的各个年级。
样本考虑到不同年级、性别、家庭背景等因素,我们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调查和分析。
研究对象与样本研究方法与步骤•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观察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了解小学生的学习习惯现状和问题。
•步骤•确定研究问题和研究对象:明确了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并制定了详细的计划。
•设计研究工具和实施方案:根据研究目的和对象,设计了调查问卷、观察表、访谈提纲等研究工具。
•实施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观察和访谈等多种方式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初步整理和分析。
•总结研究结果: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对小学生的学习习惯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提出建议和对策:针对小学生的学习习惯现状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研究过程本研究从确定研究问题、设计研究方案、收集和分析数据到撰写研究报告,历时数月,严格按照学术规范进行。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行动研究》结题报告
设计调查问卷,对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关于良好习惯养 成教育的调查,分析调查数据,了解小学生习惯养成现 状和问题。
案例研究
选择不同年级、不同背景的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 良好习惯养成教育进行深入的个案研究,总结提炼成功 案例的经验。
技术路线
• 搜集文献资料,梳理研究现状→- 设计调查问卷,实施实证 调查→- 选择研究对象,进行案例研究→- 总结研究成果,提 出对策建议
对于小学生在作业完成 方面的问题,建议学校 合理安排学生作业,控 制作业量,同时加强对 学生作业的指导和督促 。
对于小学生在课间操、 眼保健操方面的问题, 学校应该加强督促和管 理,制定相关制度,确 保学生认真执行课间操 和眼保健操。
对于小学生在卫生习惯 方面的问题,建议学校 加强卫生教育,制定卫 生管理制度,建立班级 卫生角,定期组织卫生 大扫除,提高学生的卫 生意识。
2023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教育行动研究》结题报告
目 录
• 项目背景 • 研究综述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与附件
01
项目背景
研究目的
1
探索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方法,为学生 建立正确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2
通过实践和研究,提高教师对于学生养成教育 的认识和实施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通过行动研究,总结出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 方法和途径。
对策建议
01
02
03
04
05
针对小学生在文明礼仪 方面的不足,建议学校 加强文明礼仪教育,通 过开展文明礼仪知识竞 赛、文明礼仪宣传周等 活动,提高学生的文明 素养。
对于小学生在课堂听讲 方面的问题,学校应该 加强课堂纪律教育,同 时提高教师授课质量,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 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阶段课题总结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前言小学生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因此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探讨了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现状以及对策,希望能够引起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关注。
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有助于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适应环境,避免一些不良影响的产生,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学习方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绩,例如:1.按时完成作业,做到“做完作业,休息身体,陶冶情趣”。
2.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3.培养好习惯后,小学生可以更加利于迅速适应中学和更高等级学习,并有望继续保持优异成绩。
生活方面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也在小学生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1.学会维护生活环境,遵守公共秩序,从年纪小开始习惯日常生活有规律,锻炼自我管理能力。
2.从小开始习惯积极向上的心态,培养好习惯,让小学生的意志力和毅力得到锻炼,有助于他们更快地适应社会环境并生活得更加优秀。
目前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现状目前,小学生的行为习惯状况表现不尽如人意,常有以下问题:1.有些小学生没有充分了解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2.小学生生活习惯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差异较大,很多家长过度溺爱,导致孩子缺乏自我约束能力。
3.一些小学生可能会受到诱惑,从而产生不良行为习惯,例如课堂上偷玩游戏、旷课等行为。
解决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对策为了解决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问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包括以下措施:学校层面1.定期开展班级规章制度教育,引导小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定。
2.给小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为其良好习惯的养成打下基础。
3.鼓励小学生勇于公开自己的行为习惯,并赞扬他们好习惯的形成。
家长层面1.家长应给孩子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他们的约束和管理。
2.在家庭生活中,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学习高道德行为,学习尊重、包容和合作等。
3.家长应该耐心地与孩子交流,让孩子认识到良好行为习惯对未来成长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行动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行动研究》结题报告《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行动研究》结题报告市黑金小学20XX年12月《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行动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1、研究背景及意义当前,德育教育已提升到学校教育的核心地位,因此,作为德育教育最基础的内容——良好习惯的培养理应受到重视。
习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正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的:“启蒙教育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凡人生之需要的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在这个时期养成,以后只需继续地培养下去,自然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
”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说过,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
同样,在我国古代也早就有了“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说法。
可见,良好习惯的培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以后的人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至立身处事,大至定国安邦,都得从小事做起。
常言道:“习惯成自然,自然成性格,性格定终身。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但是,综观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在取得明显成绩的同时,仍然还存在不少弊端。
诸如: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在对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上往往是零散的,不成系统,随意性较大,没有进行更严格的训练,有些教师甚至只追求学习成绩的高低,而没有把良好习惯的培养贯彻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去。
基于这一点,我校选定并启动《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行动研究》这一课题,将着眼于学生的日常行为,着重进行小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做人等方面的良好习惯的研究与实践。
2、研究相关现状在国外,有关良好习惯的研究已相当成熟,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
但这些已有研究基本侧重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发展和形成的一般理论研究方面,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的研究还是不够的。
总的来说,对学生良好习惯发展和形成过程中“行”的研究比较少缺乏系统性。
近年来,从良好习惯入手来研究学生的德育也开始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
国内外有关习惯养成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
03
家庭教育作用
家长在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中起到关键作用,有效的家校合作有助于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对策建议
制定培养计划
强化实践训练
完善评价体系
提升家长意识
教师示范作用
根据小学生不同年龄段 的特点,制定详细的良 好习惯培养计划,明确 培养目标、方法和时间 安排。
通过多样化的实践训练 活动,让小学生在实际 操作中逐渐形成良好的 行为习惯。
THANK YOU.
现实教育问题的需要
现实中,小学生存在诸多不良习惯,如上课不 专心、做作业马虎、不遵守规则等,这些问题 需要得到有效的解决。
课题组的研究兴趣
课题组成员长期关注小学生教育问题,对如何 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有着浓厚的兴趣。
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
01
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发展小学生习惯培养的理论,为后
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习惯培养的家庭影响
研究还发现,家庭环境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家长的言传身教和正确引导 对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至关重要。
结果讨论
01
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应该重视这一阶段的习惯培养工作 。
02
在进行习惯培养时,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培养计划,不能 一刀切。
03
04
研究内容与过程
研究内容
本研究以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 实践研究,提出有效的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方法和策略。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内涵和特点研究、当 前小学生良好习惯的缺失及原因分析、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 的方法和策略研究、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实践案例分析等 。
05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结题报告
篇一: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结题报告《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结题报告乳山市乳山寨小学课题组王志刚一、课题的理论启示1、孔子提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对后世养成教育产生了长远的影响;明清之际的王夫之阐有“习子童蒙,圣功也”的论点,进一步主张把养成教育作为儿童德育的有效途径。
2、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指出:“教育一个人要从小就注意,讲话怎样讲,批评怎样批评,做人的态度,对人的礼貌,以及一切的一切都要从小养成。
一种习惯之养成,莫不由‘渐’而来,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是管孩子一辈子的教育。
”3.斯金纳《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认为:“行为的产生并持续恒久,是在‘刺激---反应’发生之后的强化而造成的。
”这就意味着良好的习惯养成有赖于持续不断地接受外界的行为刺激强化。
二、课题研究的问题1、研究目的(1)行动研究,唤醒学生责任意识,激发学生责任情感,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提高老师的认识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水平。
善于积累资料,总结经验,探索可实践操作学生自我、家庭、集体责任感的培养途径、方法,提炼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终极目标、载体及内容,使之成为高素质的新世纪人才。
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乃至学生本人长期的训练与体验,使学生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生存能力等方面形成一种积极健康的品德行为定势,进而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2)探索在新形势下实用的良好习惯的实施策略,并形成一套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校本教材,一本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策略精选,以指导、推动学校全面工作,提升办学品位。
(3)学生能形成并表现出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能在真实的、反复的“践行-体验”中领悟、掌握行为规范,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发展道德能力。
2、研究意义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促进每个受教育者全面主动发展,促进每个受教育者人格与个性的养成。
有一位教育专家曾有过这样的论述:“你在孩子的心灵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你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你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结题报告一、基本信息课题名称小学生良好研究惯的养成教育申报日期2015.09研究课题负责人二、成果简介小学生良好研究惯养成教育的研究,研讨会材料及论文小学生良好研究惯养成教育的研究:教学案例《识字5》、教案结题报告三、网络展示的课题材料目录低年级学生良好研究惯培养的研究立项申报表低年级学生良好研究惯培养的研究研讨会材料及论文低年级学生良好研究惯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四、鉴定组鉴定意见鉴定组人员签名:年月日备注:课题组成员XXX《小学生良好研究惯的养成教育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我国现代有名儿童教育家XXX先生通过多年的亲身教育实践认为:“幼稚时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时期,甚么惯、知识、技能、言事、思想、态度、情感等,都在此时期打下基础,它是决定其将来人格、体格的重要身分”。
在儿童身心发展的早期,能否给予系统的、良好的教育,对人的终身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低年级教育中固然要匡助孩子研究生活、研究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必须从小造就孩子良好的研究惯、研究品质。
爱研究、会研究,爱动脑、会动脑,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本性品质,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发展有着十分重要意义,是使孩子终身受益的一种基本素质。
而且,也只要匡助孩子构成积极的研究情感,养成良好的研究惯,才干提高教学效率,促使孩子在生活中增长知识、发展智力。
目前,父母普遍重视孩子的研究成绩,较多的把眼光集中在分数上。
有些孩子家里过分宠爱,对孩子良好研究惯的造就比较轻忽。
有些孩子,他们固然聪明,但往往惯很差,课堂规律散漫,注意力不集中,听讲效果欠佳。
有些同砚上课时精神不集中,讲话或玩弄东西,甚至做一些与研究毫不相干的事;有的一边写功课一边玩橡皮、铅笔,哪里说话哪搭茬儿;有的在家一边看书一边看电视,或者一边研究一边吃喝,这些小举措已经成了他们的不良惯,这自然会下降他们的研究效率,影响研究成绩。
良好的研究惯较之知识和能力对学生的发展更重要,可使学生顺利地按要求完成研究义务,从而提高研究效率。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结题报告《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的界定与内容:“良好行为”具体讲就是指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按照社会公德去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关系的行为,是必须遵守的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作为一个公民最基本的行为规范。
“习惯”是指由无数次的生息重复或练习而逐步固定下来、变成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本课题着重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和实验研究;2.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初步实验研究。
这几方面的研究重点是小学生在做人、做事和学习三大方面良好习惯养成的研究。
小学生在这三方面养成一系列的良好习惯,她们人格的健全发展就有了巩固的基础。
课题在如何做人、做事和学习具体化为一系列习惯,并通过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实践来进行培养。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过程与具体措施:1、科研方法:本课题研究方法是多样化的。
主导方法是说理教育法、情感陶冶法、实际锻炼法、榜样示范法、修养指导法、定期评价法。
辅助方法是问卷调查研究、个案研究和理论研究等方法。
实验中依据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这种理论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促进知行统一,培养儿童的道德行为习惯。
根据人本主义道德教育论,在实验中注重现实生活和儿童品德发展实际需要,激发学生探究社会问题的兴趣,注重发展儿童的道德意识、道德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
2、研究过程:第一阶段:开题(2011.4.5-2011.4.30)课题的准备阶段,搜集与本研究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理论资料,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学习了大量素质教育的理论,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跟踪记录。
还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道德判断能力的现状进行了调查。
加强了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的基本理论的研究,对养成教育与我国的传统美德教育进行了比较研究。
第二阶段:材料搜集与研究(2011.5.1-2011.5.31)实施课题研究阶段,积累研究资料,选取典型案例进行跟踪纪实。
《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背景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小学阶段是孩子们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
良好的习惯不仅对他们的学业成绩有积极影响,而且会对其未来的生活和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然而,许多小学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方面存在诸多挑战,包括教学方法不当、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家庭环境影响等问题。
因此,我们提出了《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实践研究》的课题,旨在探索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来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课题研究方法我们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实地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等。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三、课题研究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首先,我们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习惯培养方法,如榜样示范、正向引导、情境教学等。
其次,我们发现一些特定的活动和项目对于培养良好习惯非常有帮助,例如阅读计划、课外实践、集体活动等。
最后,我们也发现家庭环境的支持和鼓励对于学生形成良好习惯至关重要。
四、课题反思和未来研究方向回顾我们的研究过程,我认为我们在习惯培养方法和实践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例如如何保持学生对良好习惯的长期坚持,如何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差异化培养等。
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并探索更多的有效习惯培养方法和策略。
总之,《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实践研究》的课题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实践研究。
通过这个课题,我们不仅帮助小学生形成了良好的习惯,也为我们自己带来了更多的教育经验和启示。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结题报告乳山市乳山寨小学课题组王志刚一、课题的理论启示1、孔子提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对后世养成教育产生了长远的影响;明清之际的王夫之阐有“习子童蒙,圣功也”的论点,进一步主张把养成教育作为儿童德育的有效途径。
2、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指出:“教育一个人要从小就注意,讲话怎样讲,批评怎样批评,做人的态度,对人的礼貌,以及一切的一切都要从小养成。
一种习惯之养成,莫不由‘渐’而来,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是管孩子一辈子的教育。
”3.斯金纳《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认为:“行为的产生并持续恒久,是在‘刺激---反应’发生之后的强化而造成的。
”这就意味着良好的习惯养成有赖于持续不断地接受外界的行为刺激强化。
二、课题研究的问题1、研究目的(1)行动研究,唤醒学生责任意识,激发学生责任情感,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提高老师的认识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水平。
善于积累资料,总结经验,探索可实践操作学生自我、家庭、集体责任感的培养途径、方法,提炼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终极目标、载体及内容,使之成为高素质的新世纪人才。
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乃至学生本人长期的训练与体验,使学生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生存能力等方面形成一种积极健康的品德行为定势,进而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2)探索在新形势下实用的良好习惯的实施策略,并形成一套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校本教材,一本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策略精选,以指导、推动学校全面工作,提升办学品位。
(3)学生能形成并表现出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能在真实的、反复的“践行-体验”中领悟、掌握行为规范,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发展道德能力。
2、研究意义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促进每个受教育者全面主动发展,促进每个受教育者人格与个性的养成。
有一位教育专家曾有过这样的论述:“你在孩子的心灵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你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你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
《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研究结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习惯养成对于学生的未来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社会,小学生面临着各种诱惑和挑战,如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学习压力的增大等,这些都对他们的习惯养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开展关于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关于小学生习惯养成的研究现状和理论成果,为本次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对我校小学生的习惯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和行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需求。
3、观察法观察学生在课堂、课间和校园活动中的表现,记录他们的行为习惯,分析存在的问题。
4、案例分析法选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为案例,深入分析其习惯养成的过程和影响因素,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四、研究过程1、准备阶段(1)查阅相关文献,确定研究课题和研究方法。
(2)设计调查问卷和观察量表。
2、实施阶段(1)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并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开展观察活动,记录学生的行为表现。
(3)选取案例进行跟踪分析。
3、总结阶段(1)对研究数据和案例进行整理和分析。
(2)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
五、研究结果1、小学生习惯现状通过问卷调查和观察发现,我校小学生在习惯养成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学习习惯方面部分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作业拖拉、粗心大意,不善于预习和复习。
(2)生活习惯方面一些学生自理能力较差,不注重个人卫生,作息不规律。
(3)行为习惯方面存在文明礼貌意识淡薄、不遵守纪律等现象。
2、影响小学生习惯养成的因素(1)家庭环境家庭氛围、父母的教育方式和行为习惯对学生习惯养成有重要影响。
(2)学校教育教师的教学方法、班级管理方式以及校园文化等也会影响学生的习惯养成。
《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研究结题报告首阳山旅游渡假区贵和小学一、课题的提出:“养成良好习惯,成就幸福人生”是我们贵和小学的校训。
它陪伴着我们那些幼小的孩子,不断的成长、进步!培养好习惯,即是在寻找一种成功的方法。
当孩子具备了良好的习惯之后,你会发现,他们的一切变化都是在潜移默化中的,孩子在不知不觉中便走向了成功。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主动的、自主化了的持久学习方式,往往它成为一个人学习品行的一部分。
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一个人成长中有多方面的作用,它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智力发展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重要手段,它广泛存在于学习的所有内容中,体现在学习过程里。
习惯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是小学教育的重中之重。
也正因为如此,我校把养成教育,作为了学校的特色教育。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孩子的生活环境常常在脱离父母照看的情况下进行,而爷爷奶奶以及外公外婆则成为农村孩子监护人的主要目标群体,但是长辈的过度溺爱心理则会使幼儿在教育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造成的不良因素增多。
因此,我校把培养孩子良好习惯作为本年度的重点研究目标,调查农村儿童习惯养成的现状,并针对农村孩子行为习惯培养存在的隐患问题制定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
以培养农村孩子良好习惯为本年度的教育研究目标,从而有效促进孩子整体行为素质的提高。
二、概念的界定: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所谓习惯,是人的行为倾向,是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
它是潜在的意识的表现,它可以主宰自己的人生。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这样讲“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奥格.曼狄诺也说过:“事实上,成功与失败的最大分野,来自不同的习惯。
好习惯是开启成功的钥匙,坏习惯则是一扇向失败敞开的门。
”小学段阶是儿童形成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它不仅影响小学阶段的学习成绩,而且影响以后乃至将来的一生。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结题报告
案例分析
数据统计
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和分 析,研究团队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 成情况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数据 统计包括对不同年级、性别、家庭 背景等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比较和 分析。
本研究还收集了一些小学生的个 案,通过对这些个案的深入分析 ,研究团队发现了一些影响小学 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因素,如 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氛围 等。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的研究结题报告》
2023-10-27
目录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研究目的和方法 •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研究背景
国家教育改革和发 展规划的需要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 习惯的需要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的需要
研究意义
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些方面仍存在不足。
研究发现,大部分小学生在日常生活 中能够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自 己整理书包、打扫房间等。同时,他 们在课堂上也能够遵守纪律,认真听
讲,积极思考。
然而,部分小学生在礼貌待人、尊重 他人方面还有待加强。另外,部分学 生还存在挑食、乱扔垃圾等不良行为
习惯。
数据分析
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大量数据,对小学生在不同方面的 行为习惯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小学生的行为 习惯得分较高,但在礼貌待人、尊重他人方面的得分较低。
通过观察法,研究者对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进行 了记录和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 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在整理房间、打扫卫生等细节方 面还存在不足。
结果解释与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小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可 能与家长和学校的教育引导有关。然而,部分小学生在礼 貌待人、尊重他人方面还有待加强,这可能与家庭教育和 学校教育的不足有关。
《小学生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开题、中期、结题报告
《小学生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开题、中期、结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意义1.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是对学生行为指导与良好习惯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2.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一段非常精彩的话: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少小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说的就是小的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和他的天性一样自然,这个时期养成的习惯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格。
可见,从小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人一生有多么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将伴随孩子们的一生,无论学习还是生活,做人或者处世。
它以一种无比顽强的姿态干预着你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从而主宰人生。
毫不夸张地说,养成教育是关系学生一生的教育。
好习惯是终身享用不尽的财富。
3、家庭教育对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缺少足够的认识学生来之不同的家庭,有的家长本身素质不高,对家庭教育缺乏科学性和人文性,有的家长忙于工作,无暇顾及他们的家庭教育,有的家长不识字对孩子习惯认识不足。
凡此种种,导致学生习惯出现偏差。
从学生的良好习惯入手,提高德育工作的时效性,是当前我校德育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从这一角度出发,本课题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二.课题的界定与内容:学习习惯是指在学习过程、学习生活中,在学习环境的影响下,经教育反复练习形成的,最终发展成为个体需要的一种自觉的学习行为方式。
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品质、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质量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小学阶段是良好习惯的形成的最佳时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的。
养成教育是指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良好的做事习惯——知错能改,收齐学习用品到校,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不拖拉、作业后认真检查,订正作业错误,不乱花钱……
3、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言行一致、学会倾听,不随便插话,碰到师长、同学及时打招呼,上下楼梯靠右行,爱护环境卫生,正确处理垃圾……
(一)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12.04-05)
1.组织课题组学习培训
查阅文献,利用互联网广泛收集信息,通过国内知名网站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状况发展趋势,把握时代特点,寻求更具时代特色的青少年优良的行为习惯。并在研究小组内更加仔细划分研究任务,根据各自的工作特点开展工作,确立各自的研究专题,做到分工明确,并定期展开课题汇报会,及时交流情况,触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2.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为二至六年级学生,发放324份问卷,回收324份,回收率100%。力求从整体上反映习惯养成的现状。“习惯养大问卷”,分为学生做人好习惯、做事好习惯、学习好习惯和生活好习惯四个问卷。由课题组成员完成问卷设计,其中行为习惯调查问卷中设置了文明礼貌、品德行为、卫生习惯等方面内容。这些内容是学校通过观察课内外小学生养成教育实际表现,召开师生座谈会、班主任会,分析学生在习惯养成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几个环节确定的。
3、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及不良习惯矫正的策略。明确小学生形成不良行为习惯和“知行脱节”的原因及矫正策略。探索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规律、方法和途径。探索如何指导家庭与学校配合,共同做好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工作。重点进行外来务工子女不良行为习惯矫治的初步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我校对本课题的研究十分重视,2012年4月专门成立了课题研究组,由张长栋同志担任组长,负责课题实施的宏观调控和行政指导。聘请市教科所、教研室的领导和专家对课题研究进行技术指导。
和别人交流使用礼貌用语经常使用偶尔使用 从不使用60.2% 33.9%5.9%
做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主动承认教育下承认不承认583.% 36.4% 5.3%
和同学发生冲突时能主动谦让力争高低 动手打架55.8% 34.1% 10.1%
捡到东西交给老师给老师 给家长自己留着75% 18.7% 6.3%
从上表可知,有75%捡到东西交给老师,反映学生比较诚实。同时在调研中发现,41.7%的学生做错事,不能主动承认,44.2%的同学在和同学了生冲突时,一能主动谦让,61.2%的同学不能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四、五年级部分学生在这方面所表现被动性尤为突出。
一、课题的提出
当前,德育教育已提升到学校教育的核心地位,因此作为德育教育最基础的内容——良好习惯的培养理应受到重视。反观学校、社会、家庭教育出现的不良倾向:重智育,轻德育;重学生课堂知识的学习,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重校内教育,轻校外教育。根据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必须克服种种阻碍,从小学生做起,从小事着手,从培养良好习惯入手。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做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4、良好的集体行为习惯——完成岗位任务(值日、校长小助理、班务、校务)、有集体荣誉感……
5、良好的家庭行为习惯——分担家务,与家长谈心,学会告知(“我回来了”“我上学了”“ 因为有什么事情,晚点回家等”,回家能做到“三个一”(给父母送上一句问候、献上一杯热茶、给父母送上一双拖鞋)……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表3:生活习惯情况
从上表可知61.7%同学每次吃饭前洗手,43.4%同学看到学校内有脏物赶快捡起来。现时调研中发现还有部分学生在个人卫生,保持学校卫生方面较被动,应引起重视。
三、研究目标
通过行动研究,唤醒学生责任意识,激发学生责任情感,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老师的认识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水平。善于积累资料,总结经验,探索可实践操作学生自我、家庭、集体责任感的培养途径、方法,提炼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终极目标、载体及内容,使之成为高素质的新世纪人才。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目标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结题报告
———————————————————————————————— 作者:
———————————————————————————————— 日期:
ﻩ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结题报告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成长为本—问题导引”教学模式研究》子课题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结题报告
山东省肥城市安驾庄镇马埠小学张长栋
2014.03.13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是我校2012年4月申报,被《中国教师报》领导小组批准立项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 规划课题。经过一年多的艰辛努力,基本完成了研究方案设定的各项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通过研究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对策和方法,探求养成教育培养的德育模式与评价体系,内容与活动的更新,能力的迁移和品质的形成,积极完善学校德育工作目标、内容和工作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通过研究实验及推广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二、课题研究的范围及对象
本课题研究的范围涉及山东省肥城市安驾庄镇所有农村完全小学。具体研究对象为马埠小学1-6年级全体学生。
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1、学校学生行为习惯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调查研究。根据我校现有生源的实际情况,积极进行探寻养成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的研究。
2、依据《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按“低起点、小坡度、分阶段、分层次”的原则,从生活行为习惯、学习行为习惯、劳动行为习惯、交往行为习惯、社会行为习惯五方面进行养成教育的目标体系和内容体系的研究,并建立起相应的评价体系。
(1)调查结果与说明:
我们对调查所得资料,组织专人进行统计处理,其情况报告如下:
表1:文明礼貌情况
从上表可知,62.1%学生能向老师主动问好,说明在文明礼貌方面多数同学做得好。同时在调研中发现同学使用礼貌用语坚持不够好。
表2:做人习惯情况
见到老师问好 主动问好 被动 低头走过62.1%18.3%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