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注意
心理学中注意的名词解释
心理学中注意的名词解释1.注意(Attention):指的是选择性地关注和集中心理资源于感知、认知或行为的某个方面或信息。
注意是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决定了我们感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分心(Divided attention):指的是将注意力分散在多个任务或刺激上。
当我们需要同时处理多个任务时,就需要使用分心的注意力。
然而,分心会降低每个任务的执行效率。
3.集中(Focused attention):指的是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特定的刺激或任务上。
当我们需要专注于一项任务时,就需要使用集中的注意力。
集中能够提高任务的执行效率和准确性。
4.分配(Selective attention):指的是在众多刺激中选择性地关注某个刺激或任务,而忽略其他刺激。
人们的注意力资源是有限的,所以我们需要选择性地分配注意力。
分配注意力可以帮助我们过滤掉不相关的刺激并集中注意力于重要的信息。
5.保持(Sustained attention):指的是持续关注和集中注意力在一个任务或刺激上的能力。
保持注意力对于长时间的认知任务和需要持久专注的工作非常重要。
缺乏保持注意力的能力会导致分心和错误的发生。
6.前摄抑制(Forward masking):是一种注意机制,指的是一个刺激在另一个刺激之前出现时,后者的感知被抑制或掩盖。
前摄抑制使得我们能够集中注意力于最新的刺激或信息,而忽略不重要的或过时的刺激。
7.分主动控制(Voluntary control):指的是主动选择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以满足特定任务的需要。
个体可以有意识地调整和改变自己的注意力的分配方式,以适应不同的认知要求和目标。
8.自动注意(Automatic attention):是一种非意识地被引导的注意,由外部刺激或内部需求触发。
自动注意是一种自动的、快速的注意过程,与我们的早期经验和条件反射相关。
当谈到注意时,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其他相关的概念,如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注意力网络、分析性和综合性思维等等。
心理学注意的名词解释
心理学注意的名词解释
注意(attention)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伴随着感知觉、记忆、
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
它是人的感觉(视觉、听觉、味觉等)和知觉(意识、思维等)同时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指向和集中(对其他因素的排除)。
人在注意着什么的时候,总是在感知着、记忆着、思考着、想象着或体验着什么。
人在同一时间内不能感知很多对象,只能感知环境中的少数对象。
注意有两个基本特征,一个是“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的反映一些现象而离开其余对象;另一个是“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能全神贯注地聚焦在所选择的对象上,表现在心理活动的紧张度和强度上。
注意的分类包括:
1.选择性注意:把注意指向于某项或某些任务而忽视与之相竞争的其他任
务。
2.集中性注意:指我们的意识不仅指向于一定的刺激,而且还集中于一定的
刺激。
3.有意注意:也叫随意注意,它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做一定努力的注意。
4.有意后注意:也叫随意后注意,是指有自觉的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
注意,也称为随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心理学家。
心理学注意的分类
心理学注意的分类注意的分类在心理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根据不同的理论和实践,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是一种主动、有目的的注意,通常需要个体进行意志努力来维持。
这种注意形式是人类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各种任务,如学习、工作、解决问题等。
有意注意的维持需要我们对信息进行加工和组织,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影响因素包括任务的重要性、兴趣、奖励和惩罚等。
这些因素可以影响人们维持有意注意的时间和效果。
2.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一种被动、无目的的注意,通常不需要意志努力来维持。
这种注意形式是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自然产生的,如环境中的声音、气味、光线等。
此外,主体状态和情境设计也会影响无意注意的产生。
影响因素包括刺激的新颖性、强度、对比度和频率等。
这些因素可以影响人们对刺激的反应程度和持续时间。
3.持续性注意持续性注意是指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对特定目标的警觉和专注状态。
这种注意形式通常需要意志努力来维持,如在学习、工作、观察等方面。
持续性注意的保持需要个体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以便更好地应对任务需求。
影响因素包括任务难度、兴趣、奖励和惩罚等。
这些因素可以影响人们保持持续性注意的时间和效果。
4.选择性注意选择性注意是指在面对多个刺激时,将注意力集中在特定刺激上而忽略其他刺激的能力。
这种注意形式需要个体的认知操作来实现,如在学习、工作、决策等方面。
选择性注意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处理大量信息,并选择对自己有价值的部分进行反应。
影响因素包括主体需求、信息筛选能力和认知操作能力等。
这些因素可以影响人们选择性注意的效果和准确性。
5.认知负荷理论认知负荷理论是指人们在处理信息时所遇到的负荷限制,这些限制会影响人们的注意和记忆等认知过程。
该理论强调认知资源的有限性,认为人们只能同时处理有限数量的信息。
如果任务难度过高或信息量过大,就会导致认知超负荷,从而影响任务完成的效果。
影响因素包括工作记忆容量、长时记忆的信息储存量和认知压力等。
心理学注意【精选资料】
引言:心理学注意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探讨了人类在感知和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选择性注意和集中注意的规律和机制。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心理学注意进行详细阐述,包括注意的基本概念、注意的分层结构、注意与视觉加工的关系、注意与记忆的关系以及注意的培养和训练。
正文:一、注意的基本概念1.1注意的定义1.2注意的特点1.3注意与其他心理过程的关系二、注意的分层结构2.1分离注意和选择注意2.2自主注意和被动注意2.3前摄注意和后摄注意2.4外显注意和内隐注意2.5觉察注意和非觉察注意三、注意与视觉加工的关系3.1选择性注意与目标导向的注意3.2耳目一新效应3.3注意对感知的影响3.4注意对视觉搜索的影响3.5注意对视觉注意资源的分配四、注意与记忆的关系4.1注意对记忆编码的影响4.2注意对记忆存储的影响4.3注意对记忆检索的影响4.4注意的分散注意和集中注意在记忆中的作用4.5注意对注意力的执行效能的影响五、注意的培养和训练5.1注意训练的基本原则5.2结构化注意力训练和非结构化注意力训练5.3儿童注意力训练5.4成人注意力训练5.5注意力训练对日常生活的应用总结:心理学注意作为心理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涉及了人类感知和认知过程中的选择性注意和集中注意的规律和机制。
通过对注意的基本概念的阐述,我们了解了注意的定义、特点以及与其他心理过程的关系。
分层结构的阐述揭示了注意的不同维度和类型,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注意与视觉加工和记忆的关系说明了注意对认知过程的影响和调控作用。
对注意力的培养和训练介绍了注意力训练的原则、方法和应用。
深入了解心理学注意这一领域不仅可以拓宽我们对人类认知过程的理解,也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自身的注意力水平和认知能力。
引言:注意是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注意涉及到了人们对外界刺激的筛选、集中和分配资源的过程,对于人们的思维、情感和行为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心理学第六章注意
注意的神经基础
前额叶是注意控制的关键区域,它通过调节大脑皮层其他 区域的激活状态来影响我们的注意选择和集中。
注意与神经元
神经元的放电机制
神经元通过电化学信号传递信息。当一个神经元接收到足够强度 的刺激时,它会放电,将信息传递给其他神经元。
注意对神经元活动的影响
注意能够影响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和模式。例如,当我们专注于某项 任务时,与该任务相关的神经元放电频率会增加。
注意在临床心理学中的应用
01
02
03
心理治疗
心理医生需要关注患者的 情绪和行为变化,以便更 好地诊断和治疗心理问题。
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师需要关注来访 者的需求和情感体验,以 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和指 导。
精神卫生
在精神卫生领域,医生需 要关注患者的认知和情感 状态,以预防和治疗精神 疾病。
THANKS
1
通过注意选择性地关注某
些信息,而忽略其人们
通过注意来监督和评估自
身和他人的行为和思维活
动。
保持功能
2
注意的保持功能是指人们
能够将信息保持在意识中
一段时间而不遗忘。
调节功能
3 注意的调节功能是指人们
通过注意来协调和控制自 身的行为和思维活动。
Part
02
注意的理论
双重加工理论可以解释人们在处理信息和任务时为什么会表现出自动化和意识控制两种不同 的加工方式。
Part
03
注意的认知神经机制
注意与大脑皮层
大脑皮层的功能分区
大脑皮层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负责不同的认知功能。 例如,顶叶负责空间感知,额叶负责决策和规划。
注意与大脑皮层的交互
注意通过影响大脑皮层不同区域的激活程度,实现对信息 的优先处理。当某事物成为注意的焦点时,相关的大脑皮 层区域会更加活跃。
心理学注意名词解释
心理学注意名词解释
嘿,你知道啥是心理学注意不?注意啊,就像是你在茫茫人海中一下子就看到了你喜欢的那个人一样!比如说,你走在大街上,周围有那么多人,那么多声音、景象,但你就是能特别注意到那个卖冰淇淋的小推车,这就是注意啦!
注意可不是随随便便就出现的哦。
想象一下,你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一部超级精彩的电影,旁边有人在小声说话你都听不见,为啥?因为你的注意全在电影上啦!这就是注意的选择性,它会让我们有选择地去关注某些东西,而忽略其他的。
注意还有持续性呢!就好比你玩游戏,要是注意力不集中,一会儿就玩不下去了吧。
但要是你能一直保持注意,那就能玩得很投入,很尽兴呀!
还有分配性呢!你看那些厉害的钢琴家,他们能一边看着乐谱,一边用双手弹奏不同的音符,还能同时用脚踩踏板,这多牛啊!这就是注意的分配。
哎呀呀,心理学注意真的太有意思啦!它就像是我们大脑里的一个小魔法,让我们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找到我们想要关注的点。
你想想,如果没有注意,我们岂不是会被各种信息给淹没啦?那可不行!所以说,注意真的超级重要啊!它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更好地生活呢!你说是不是呀?反正我是这么觉得的!。
心理学课件第三章注意
Part
04
注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影响因素
刺激的特征
01
刺激的强度
一般来说,刺激的强度越大,越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例如,巨大的噪
音或强烈的光线往往更容易被人们注意到。
02
刺激的新异性
与常规不同的刺激往往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例如,突然出现的响声
或意外的事件往往更容易被人们注意到。
03
刺激的对比性
当一个刺激与其他刺激存在明显的差异时,该刺激往往更容易引起人们
的准确执行。
注意的功能
总结词
注意的功能包括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功能和监 督功能。
详细描述
选择功能是指注意能够把有关信息从背景中优先选择 出来,并加以放大,以便于对它进行认知或反应;保 持功能是指注意能够把已获得的信息或经验保持在意 识中,以便于进一步加工或行动;调节功能是指注意 能够使人们的心理活动根据当前任务的要求不断变换 ,使活动不断向前发展;监督功能是指注意能够监视 自己的活动,及时发现错误或偏差,并进行调整或纠 正。
STEP 03
注意力训练
通过训练患者集中注意力, 提高其自我调节能力,改 善情绪和行为问题。
通过注意呼吸、肌肉放松 等练习,帮助患者缓解焦 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Part
03
注意的生理机制
注意的神经基础
01
02
03
大脑皮层
注意的主要神经基础是大 脑皮层,特别是前额叶和 扣带皮层,它们负责处理 和调节注意过程。
边缘系统
边缘系统包括下丘脑、海 马体和杏仁核等结构,它 们在情绪和动机过程中对 注意产生影响。
网状结构
网状结构是大脑中负责觉 醒和警觉状态的区域,它 通过维持一定的觉醒水平 来支持注意过程。
心理学:注意
心理学:注意一、名词解释1、注意:心理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指向性)和集中性2、无意注意:无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3、有意注意:有目的、需要意志努力注意。
4、有意后注意:有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注意。
5、注意的分配:同一时间内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
6、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需要,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特性。
二、填空题1、注意是心理过程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 ( 集中)。
2、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追踪功能、调控功能)。
3、注意的外部表现:(感官的适应性运动、无关动作停止、呼吸轻微而缓慢) 。
4、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5、知觉的一般特征有:(知觉的对象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6、注意有(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大类。
7、有的学生上课时边听课边做小动作,这是注意的(分散)8、小学一年级学生在写字时,注意了笔画,却忘了写字姿势,注意了握笔方法,却写错了字。
这说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分配)水平不高。
9、个体心理活动的最高形式是(意识)10、小学一年级学生在写字时,注意了笔画,却忘了写字姿势,注意了握笔方法,却写错了字。
这说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分配)水平不三、判断题1、学生做作业时,一会儿看书,一会儿思考,一会儿计算,这是注意分配的表现。
(错)2、注意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
(错)3、注意是一种有限的资源。
(对)4、注意的转移就是注意的分散。
(错)5、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但它始终伴随每一个心理过程而存在。
对6、无意注意就是不想注意,因而什么也没有注意。
错7、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始终如一的指向某一对象。
错8、注意的分散就是在同一时间内将注意分布到不同对象上。
错9、只有集中注意力,才能搞好学习,所以,一切学习活动都必须“一心无二用”。
错10、当学生在课堂上分心时,教师通过提问来引起学生的注意,这种注意叫做无意注意。
心理学·注意
心理学·注意结构:注意的理论:过滤器理论、认知资源理论、生理机制理论、中枢能量理论、注意的衰减模型理论心理学中的三大注意理论:过滤器理论、资源限制理论和特征整合理论?资料一一、注意的种类注意(attention)是心理活动(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和集中。
注意与编码密切联系着。
注意总是指向于当前正在编码的信息。
如果把注意比做一个可变焦距的聚光灯,这个聚光灯既可以指向外部世界的刺激,也可以指向个体内部世界的刺激。
注意是一种很复杂的心理倾向,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分类。
(一)选择性注意、集中性注意和分配性注意根据注意的功能,可以把注意分为选择性注意、集中性注意和分配性注意。
选择性注意(selective attention)是指个体在同一时刻只对有限的信息给予注意而忽视其他信息。
个体在任何时候都被无数刺激所围绕,他总是不断地关注某些刺激并作出反应,同时忽视或至少弱化某些刺激,对它们不发生反应。
选择性注意使我们把注意指向于一项或一些工作和事件而不是许多工作和事件。
集中性注意(concentrated attention)是指我们的意识不仅指向于一定的刺激,而且还集中于一定的刺激。
集中性注意包含警觉和搜索。
警觉(vigilance)是指在相对较长时间内个体对某种或某些试图检测到的特定刺激保持注意。
在警觉的时候,个体警惕地注视、倾听着随时可能出现的刺激信号。
特别是,在特定刺激很少出现而一旦出现就需要立即注意的情况下,就更需要警觉。
在执行高风险的警觉任务时,人们最担心的是漏掉有关的信息。
警觉是个体被动地等待特定刺激的出现,而搜索(search)则是主动、积极地寻找目标。
个体从许多不确定事物中寻找出特定的刺激就需要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地集中注意。
例如,从琳琅满目的货架上试图找到你所要的特定品牌的麦片。
在搜索的时候,人们最担心的是搜索到的信息是否会出错。
分配性注意(divided attention)是指个体能对几项不同的任务给予关注或能操作几项任务。
心理学基础(1-6章)
第二章认知心理第一节注意1、注意的定义注意(attention)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具有两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的指向性指心理活动不能同时反映所有对象,而是有选择性地反映某个对象同时忽略其他对象。
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聚焦于一定对象上,同时保持一定的强度和紧张度,以使对象得到清晰的反映,并抑制无关活动。
2、注意的种类根据注意的意识水平,可将注意划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三种。
(1)无意注意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无须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刺激物的特点:刺激物的新颖性,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
个体本身的状态:个体的需要和兴趣、个体的身心状态。
(2)有意注意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方法有以下三种:加深对活动目的的理解、培养间接兴趣、同干扰做斗争。
(3)有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也称随意后注意,是指既有预定目的,又无须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通常由有意注意转化而成,浓厚的直接兴趣则是转化的条件。
有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高级形式,它对提高活动效率具有巨大的积极作用。
3、注意的品质(1)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指向与集中于某一对象所能维持的时间,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性。
注意的稳定性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
但一般而言,人的注意很难长时间地对某一特定对象保持不变,而是会产生周期性的加强和减弱的现象,这叫作注意的起伏现象。
广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并随着活动的进行变化注意的具体对象。
(2)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把握对象的数量。
实验研究表明,注意的广度受到刺激物的特点、个体的知识经验以及任务难度等多种因素影响。
对于简单任务,注意的广度大约为7±2,即5〜9个;而对没有意义联系的符号的注意广度大约在4〜6个。
心理学注意的名词解释
心理学注意的名词解释引言:心理学作为一门关于人类思维和行为的科学,对于我们了解自身和他人的内在世界非常重要。
在心理学中,注意是一个关键概念,指的是人类意识的集中和专注。
本文将为读者解释与心理学注意相关的一些重要名词。
一、注意力(Attention)正文:注意力是个体在特定时刻对外界刺激的关注程度及其分配与维持的能力。
在心理学中,注意力可以被看作是感知、思考和行为的前提。
它涉及到了注意的选择和集中,以及对外界刺激的过滤和解释。
注意力的发展受到遗传、环境和经验的影响,并且在个体不同的认知任务和情境中表现出多样性。
1. 分心(Distraction)注意力的一大特点是容易被分心。
分心是指个体在执行任务时,注意力从目标上转移至其他事物,导致任务表现下降。
这可能是由于外界干扰、内部思绪或自主转移引起的。
研究表明,分心不仅影响认知任务的完成,还与工作效率和记忆力下降有关。
2. 集中(Concentration)集中是指个体有能力将注意力聚焦在一个具体的事物上。
集中力的强弱决定了个体对任务的投入程度和结果的质量。
在心理学中,集中力常被用作评估个体的认知和学习能力的指标之一。
训练和提高集中力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包括冥想、专注练习和锻炼等。
3. 分配(Allocation)注意力还具有分配的特性。
在面对多个刺激或任务时,个体需要将有限的注意力资源分配给不同的目标。
注意力的分配需要考虑任务的重要性、紧迫性和个人兴趣等因素。
同时,分配还存在资源的竞争和冲突,在不同的刺激间进行权衡和选择是注意力分配的关键。
4. 形式(Form)注意力在形式上可以分为两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的注意力是主观驱动的,由个体按照自身意愿和任务要求来选择关注的目标。
自下而上的注意力则是客观驱动的,由外界的刺激性质和特点来引导个体的注意。
这两种注意力形式的协调和平衡对于个体的认知过程非常重要。
结论:注意作为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对于我们理解人类思维和行为有着重要的意义。
注意名词解释心理学
注意名词解释心理学注意(attention)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伴随着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
它具有指向性、集中性和选择性。
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最重要的心理特征。
不同的个体在对一件事物进行加工时,对该事物的反应方式和速度是不同的。
比如,有些小孩做某些活动(如看图画、剪纸、绘画)可以持续很长时间,而有些儿童却常常只能坚持短暂的时间,这种现象就表明了两者对事物的不同加工方式。
有的小孩的视听结合得较好,有的儿童则较差;有的儿童对时间关系很敏感,有的则较差。
这些差异都说明了小孩在注意力上存在着个别差异。
注意有一定的选择性。
注意是从众多的事物中把某一事物选择出来,使之作为心理活动的指向,并伴随着积极的心理活动状态。
因此,注意有分配的功能。
我们所要关注的事物,往往也是那些需要我们高度注意的事物。
1)注意的广度2)当学生回答问题时,尽管老师教的内容他都已经懂了,但仍要保证讲解时面面俱到,没有遗漏。
3)当老师写板书时,不能仅用少数几个词语概括,还必须强调。
4)对老师说话的内容、提问的方式、表情等方面,都应做认真的考虑。
5)教师自己应在课前确定好讲课的内容,板书设计,语言组织,声音大小,课堂练习的次数等。
第二节课上,对每个学生都提出了问题: 1)你今天早晨吃了什么? 2)你觉得今天的衣服怎么样? 3)昨天晚上睡得好吗? 4)昨天晚上做梦了吗? 5)昨天晚上有没有出去玩?本节课是学习后的心理变化过程。
第一节课主要是对新课的预习准备。
这节课是新授,实质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弱点,并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然后针对自身的弱点制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第三节课是复习,主要是对第二节课的内容进行巩固、加深。
1)回顾昨天所学内容; 2)进行单项或综合的练习; 3)进行错误的更正; 4)整理归纳本章节的内容。
最后一节是测验,其目的是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
通过学习、巩固、总结、测验,对知识进行升华,将知识转化为技能,促进知识的消化吸收。
心理学之注意
一、注意概述 (一)注意的含义与特征 1、含义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 集中。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它 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征。
2、 注意的特征:指向性和集中性。 指向性表现出人的心理活动具有选 择性。 集中性不仅指离开一切与活动对象 无关的东西,而且也指对各种干扰刺激 进行抑制,以保证注意的对象能得到比 较鲜明和清晰的反映。
三、注意的认知理论 (一)过滤器理论(瓶颈理论,单通道理论) 该理论提出,注意是感觉输入的过滤器。 由于神经系统的加工信息容量有限,不可能 对所有感觉刺激进行加工,所以当信息通过 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要先经过一 个过滤机制。只有部分信息可以通过这个机 制,接受进一步加工,其他信息就被阻断在 外面而完全消失了。
1、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 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有: (1)客观条件,即刺激物本身的特 点。包括:①强烈的刺激物;②刺激物 之间显著的对比关系; ③刺激物的活动 和变化;④刺激物的新异性。 (2)主观条件,即人本身的状态, 包括需要、情绪状态、对事物的直接兴 趣、知识经验。
(二)衰减论 衰减论认为,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 时,不注意或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 减弱了,而不是完全消失了。不同刺激的 激活阈限不同,有些刺激对人有重要意 义,如自己的名字、火警信号等,它们的 激活阈限低,容易激活。当它们出现在非 追随的通道时,容易被人们接受。
虽然以上二个理论对过滤装置的具体 作用看法不同,但共同之处在于: 1、都 主张人的信息加工系统容量有限,因此外 来信息必须经过过滤或衰减装置加以调 节;2、都假定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对信息 的充分加工之前。只有经过选择的信息才 能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处理。
� A.刺激物的强度 B.刺激物的对比关系 C.刺激物的运动、变化 D.刺激物的新异性 � 3.“鹤立鸡群”的“鹤”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其 原因是( ) � A.刺激物的强度 B.刺激物的对比关系 C.刺激物的运动变化 D.刺激物的新异性 � 4.下列不属于注意品质的是注意的( ) � A.选择性 B.稳定性 C.转移 D.分 配
心理学 第七章 注意
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是:
(1)刺激物本身的特点:新异的;强烈的; 差别显著的;运动变化的。 (2)主观状态: 需要和兴趣:满足需要的;直接兴趣。 态度和情感:积极的态度;期待的情感。 人的知识经验:有关的 身体健康状态:病态—注意少;健康—注意 多
二 有意注意
有预定目的,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这是人类特 有的注意,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活动过程,是 注意的高级形式。 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 (1)活动的目的任务:目的任务越明确、具体, 越易引起注意。 (2)间接兴趣:既对活动结果的兴趣。 (3)活动组织的合理性:多种活动合理交替。 (4)意志力:排除内外干扰的能力。“意志的注 意”
三 有意后注意
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 的注意。 与无意注意:有目的; 与有意注意:不需意志努力; 是高级的注意。是任何创造性劳动不可 缺少的条件, 三种注意可以互相转换。无—有,有— 有意后
第三节 注意的品质
一、注意的广度 指在一定时间内注意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注意的范围一般为6 + 2。 影响注意范围大小的条件: (1)客体在颜色、大小、形状越一致,越集中, 排列越有规律,越能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注意的范围就越大。
三 注意的功能
1 选择功能:选择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和与当 前活动一致的对象。 2 保持功能:达到目的为止。 3 调节和监督功能:控制心理活动的方向,和目 标,排除干扰。
四 注意的外部表现和机体变化
1 适应性动作 与注意状态相应的动作。 2 无关动作的停止 与注意对象无关的动作都会停下。 3 机体内部变化 呼吸变得轻微而缓慢;心跳加快;牙关紧 咬;紧握拳头;全身肌肉紧张。
游戏一 注意分配练习
用你的右脚向顺时针方向画圆,同时笔 算下列简单加法。
心理学注意的概念
心理学注意的概念1. 概念定义注意是指个体有意识地选择关注某一刺激或信息的心理过程。
它是一个主动的、有选择性的、有控制性的过程,通过对外界刺激的筛选和集中,使得个体能够在复杂的信息环境中获取并处理重要的信息。
2. 重要性注意是心理学研究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对于个体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2.1 认知过程注意对认知过程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感知阶段,注意决定了我们选择关注哪些感觉输入,并将其转化为有意义的信息。
在记忆阶段,注意决定了我们将哪些信息编码并存储在长期记忆中。
在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注意控制着我们选择和处理信息的方式。
2.2 行为表现注意对行为表现产生影响。
当我们专注于某项任务时,能够更好地筛选外界干扰,并提高任务执行效率。
而分散注意力则会导致错误和疏漏。
2.3 情绪调节注意对情绪调节也具有重要作用。
当我们注意力集中在积极的事物上时,可以提升积极情绪,降低负面情绪。
相反,注意力过度关注负面刺激会导致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
2.4 学习和记忆注意是学习和记忆的前提条件。
只有将注意集中在学习任务上,才能有效地获取和加工信息,并将其转化为长期记忆。
3. 注意的类型3.1 选择性注意选择性注意是指个体选择关注某些刺激而忽略其他刺激的能力。
人们往往会选择关注与自己目标相关或者更加显著的刺激,而忽略其他无关或不显著的刺激。
3.2 分配注意分配注意是指个体将有限的注意资源分配到多个任务或多个刺激上。
当需要同时处理多个任务时,分配注意决定了我们如何在不同任务之间进行切换和平衡。
3.3 持续注意持续注意是指个体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对某一刺激或任务的持续关注能力。
持续注意对于完成需要长时间连续集中的任务非常重要,如长时间的学习、工作或驾驶等。
3.4 注意转移注意转移是指个体从一个刺激或任务向另一个刺激或任务转移注意力的能力。
注意转移在处理多任务、灵活应对环境变化时起到重要作用。
4. 注意的应用4.1 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了解和应用注意的原理有助于教师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
心理学第六章注意
3
问:图上写着什么数字?它们的总和是多少? 答案:数字分别是9,7,5,3
总和:24
呈现的图形都有哪些形状? 每种图形的颜色分别是什么? 图形的顺序是怎样的?
7
9
5
3
第二节 注意的种类
一、无意注意: 1、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2、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⑴刺激物的特点: A、客观刺激物的强度 B、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
⑵新注意对象的特点;
如果新的活动符合我们的需要和兴趣,我们的注 意就比较容易转移
⑶个体神经活动的灵活性。 神经过程越灵活的人,注意转移越快。
注意的分散
注意的分散就是注意离开了应当指向和集中的对 象,而把注意指向于其他的对象之上。
注意分散的原因:无关刺激的干扰;单调刺激的 长时间作用。
第四节 注意的规律性在教学中的应用源自、注意的功能:1、选择功能;
人脑的信息加工能力是有限的,在同一瞬间, 只能加工部分信息。注意的选择功能使大脑选择 那些重要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排除其他信息的 干扰作用。
2、保持功能;
所谓保持,就是将心理活动维持在一定的对象 上,并保持一定的强度。这是人脑进行信息加工 的必要条件。
3、调节和监督功能
第一节 注意概述
一、什么是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 中。
注意的特征:指向性、集中性
很短
较长
选择
保持
开始
深化
会走路的黑板
物理学家安培,一天傍晚在街上散步,忽然脑子里考虑 到一个题目,就向前面一块“黑板”走去,他随手从口 袋里掏出粉笔头,在“黑板”上演算起来。可是,“黑 板”一下子挪动了,而安培的演算题还没有算完,他不 知不觉地追在黑板后面计算。“黑板”越走越快,安培 觉得追不上了,这时他看见街上的人都朝他哈哈大笑, 他才发现,那块会走动的“黑板”原来是一辆黑色马车 车厢的后背。
心理学(注意)
注意: 注意:
第一,注意本身不是一种独立 第一,注意本身不是一种独立 的心理过程。 的心理过程。 它是人心理的共性的共性。 它是人心理的共性的共性。 共性的共性
第二,注意不反映事物的特点和功能。 第二,注意不反映事物的特点和功能。
听铃声 注意 看灯光 闻香味
调焦装置
二、注意的种类
<一>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 事先无预定目的、 事先无预定目的、也不需要 意志努力的注意。 意志努力的注意。 为人和动物共有的。 为人和动物共有的。
第二讲
注
意
一、注意概述
定义: <一>定义: 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并集中于某一对象。 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并集中于某一对象。 <二>注意的特点: 注意的特点: 1.指向性:具有方向性和选择性-信息不同; 1.指向性:具有方向性和选择性-信息不同; 指向性 2.集中性:在特定的方向上保持并深入下去, 2.集中性:在特定的方向上保持并深入下去, 集中性 直至产生清晰鲜明的印象。 直至产生清晰鲜明的印象。 3.二者关系:前提--目的和结果 3.二者关系:前提--目的和结果 二者关系 --
<三>注意的外部表现 三 注意的外部表现
1.出现适应性的动作。 1.出现适应性的动作。 出现适应性的动作 2.无关动作会停止。 2.无关动作会停止。 无关动作会停止 3.血液循环和呼吸的变化。 3.血液循环和呼吸的变化。 血液循环和呼吸的变化
外部表现与注意不是一一对应
思想走私
<四>生理机制 四 生理机制 注意就是定向反射 注意就是定向反射
引起的原因如下: 引起的原因如下:
第一,客观刺激物的特点: 第一,客观刺激物的特点: 新异性 强度 对比的差异 活动与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注意的理论:过滤器理论、认知资源理论、生理机制理论、中枢能量理论、注意的衰减模型理论心理学中的三大注意理论:过滤器理论、资源限制理论和特征整合理论?资料一一、注意的种类注意(attention)是心理活动(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和集中。
注意与编码密切联系着。
注意总是指向于当前正在编码的信息。
如果把注意比做一个可变焦距的聚光灯,这个聚光灯既可以指向外部世界的刺激,也可以指向个体内部世界的刺激。
注意是一种很复杂的心理倾向,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分类。
(一)选择性注意、集中性注意和分配性注意根据注意的功能,可以把注意分为选择性注意、集中性注意和分配性注意。
选择性注意(selective attention)是指个体在同一时刻只对有限的信息给予注意而忽视其他信息。
个体在任何时候都被无数刺激所围绕,他总是不断地关注某些刺激并作出反应,同时忽视或至少弱化某些刺激,对它们不发生反应。
选择性注意使我们把注意指向于一项或一些工作和事件而不是许多工作和事件。
集中性注意(concentrated attention)是指我们的意识不仅指向于一定的刺激,而且还集中于一定的刺激。
集中性注意包含警觉和搜索。
警觉(vigilance)是指在相对较长时间内个体对某种或某些试图检测到的特定刺激保持注意。
在警觉的时候,个体警惕地注视、倾听着随时可能出现的刺激信号。
特别是,在特定刺激很少出现而一旦出现就需要立即注意的情况下,就更需要警觉。
在执行高风险的警觉任务时,人们最担心的是漏掉有关的信息。
警觉是个体被动地等待特定刺激的出现,而搜索(search)则是主动、积极地寻找目标。
个体从许多不确定事物中寻找出特定的刺激就需要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地集中注意。
例如,从琳琅满目的货架上试图找到你所要的特定品牌的麦片。
在搜索的时候,人们最担心的是搜索到的信息是否会出错。
分配性注意(divided attention)是指个体能对几项不同的任务给予关注或能操作几项任务。
训练有素的驾驶员可以一边驾车,一边谈话,甚至摆弄门把手和吃东西。
很多任务通过大量的练习就会使任务变得简单、容易,只需稍加注意就可以,这时任务的操作已经自动化了。
个人在操作自动了的任务的同时还可以操作其他任务。
表8-1列出的是上述三种注意的功能和特点。
表8-1注意的三种主要功能种类界定举例选择性注意把注意指向于一项或一些任务而忽视与之相竞争的其他任务人们注意看电视而忽视新来的人;注意读书或听课而忽视周围环境的吵闹声集中性注警觉意识聚焦于可能出现的目标刺激,小心谨慎地检测目标信号的出现,一旦检测到信号便很快作出应对追捕逃犯的民警在埋伏时所执行的是高风险的警觉任务;在教室里警察仔细地闻某种异样的气味搜索在许多不确定的刺激中集中精力、主动地寻找出目标刺激如果闻到了某种异样的气味,人们可能积极地寻找这种气味的来源;在一本写得密密麻麻的记录本里找出你所要的关键词意分配性注意每次同时做几项任务,按需要转换注意资源,谨慎地分配注意资源熟练的司机一边驾驶,一边交谈、听音乐,但如果另一辆车突然转过来时,他会快速转换注意,集中精力开车(二)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时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可以把注意分为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三种。
不随意注意也称为无意注意(involuntary attention),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例如,在上课时,老师在讲台上展出一台新仪器,学生们自然地注意着这台仪器。
在安静的阅览室内,突然传来一声巨响,大家都不由自主地转过头去注意那个声音。
这些都属于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人和动物都具有的初级注意。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既来自刺激物的强度、新颖性等特点,同时也取决于主体的需要、兴趣、情绪等内部状态。
随意注意也称为有意注意(voluntary attention),是服从于预定目的、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这种注意是人向自己提出一定的任务,且自觉地把某些刺激物区分出来作为注意的对象。
当我们决定要做某件事(如写作、做作业)之后,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有意地把注意集中在我们认为要干的事情上。
这时我们所注意的那个刺激物的特点,不论是否强烈、新异、有趣,我们都必须集中注意,同时排除各种无关刺激的干扰。
因此,有意注意必须付出意志努力。
有意注意是人类独具的高级的注意形式,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其中言语(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调控起着重要作用。
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虽然有区别,但是在人的活动中往往是不能截然分开的。
因为任何一件工作都需要有这两种注意的参加。
倘若单凭无意注意去从事某种工作,那么,不仅工作会显得杂乱无章,缺乏计划性和目的性,而且也难以持久。
同时,任何工作总会有困难或干扰,总会有单调乏味的过程,因此有有意注意的参加,工作才能完成。
然而单凭有意注意从事工作,就要进行紧张的努力,付出巨大的能量,时间久了,会使人感到疲劳,所以必须有无意注意参加,工作才能持久。
在人的每项具体活动中,往往既需要无意注意,也需要有意注意。
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在活动中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例如,一个人偶尔为某种活动所吸引而去从事这种活动,后来才意识到它具有重大的意义,于是自觉地、有目的地去从事这种活动,并且在遇到困难和干扰时仍保持对该活动的注意,这就是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
相反,有意注意也可以转化为无意注意。
例如,在刚开始做某件工作时,由于对它不熟悉,不感兴趣,往往需要一定的努力才能把自己的注意保持在这件工作上。
经过一段时间后,对这件工作熟悉了,有兴趣了,就可以不需要意志努力或不要求有明显的意志努力而继续保持注意。
这就是有意注意转化为无意注意。
但是,这种不随意注意仍然是自觉的、有目的的,只不过不需要意志努力罢了。
这种注意形式被称为随意后注意,也称有意后注意(post voluntary attention),即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三)内源性注意和外源性注意根据注意指向与集中的加工方向,可以把注意分为内源性注意和外源性注意。
内源性注意(endogenous attention)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由知觉者控制的注意,也称为目标指向控制注意(goal-directed control of attention)。
外源性注意(exogenous attention)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自动发生的、与当前知觉目标无关的注意,称为刺激驱动注意(stimulus-driven control ofattention)。
例如,在实验中,被试被要求辨认出现在屏幕中央的图形时,他就会注视着屏幕中央,期待目标的出现。
这种注意属于内源性注意。
此时,如果在屏幕的边缘突然呈现一个刺激,则该刺激会迅速自动地引发被试的注意。
这种注意属于外源性注意。
内源性注意是根据观察者的行为目标或意图来分配注意,外源性注意是观察者的视野外部的信息所引起的注意定向(Posner,1980)。
内源性注意的发展是渐进的,一开始是宽泛的注意,然后是狭窄的集中。
外源性注意更少受认知负荷的影响,被试可以忽略内源性提示,但无法忽略外源性提示。
外源性注意能够引起立即、快速、狭窄的集中。
早期研究认为外源性注意干扰了内源性注意的集中,因为高度突现的视觉事件自动捕获了注意。
最近的研究(Theeuwes et al.,2000)表明,外源指向是自发的,并独立于自上而下的控制。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也显示,外源性注意加工快于内源性注意加工(Eimer et al,2000),而且内源性注意和外源性注意代表两种注意系统,并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脑内的信息加工资料二什么是注意注意(attention)是心理(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人处于注意状态时,其心理活动总是指向于一定的对象:或者感知着某种对象,或者回忆着某件往事,或者沉思于某个问题,或者想象着某种形象。
在某一瞬间内我们的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朝向于一定的对象,就显示出通常所谓的注意状态。
在注意时,不仅心理活动指向于一定的对象,而且还集中于一定的对象。
注意的集中性可以用心理努力的程度来表示。
这可以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同一时间内各种有关的心理活动共同集中于一定的对象;二是同一种心理活动不仅指向于一定的对象,而且维持着这种指向,使活动不断地深入下去。
因此,无论是各种有关的心理活动的指向和集中或是同一种心理活动的指向和集中都是一个人的注意状态。
注意的对象既可以是外部世界的对象和现象,也可以是我们自己的行动、观念或内心状态。
在同一时间内,人只能注意少数的对象,而不能注意所有的对象。
由于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这些少数的对象就被清晰地意识到,而同时存在的其他对象,或者没有被意识到,或者意识得比较模糊。
注意总是心理(意识)活动对某些对象的集中,同时也是心理(意识)活动从其他对象上的离开。
集中注意的对象是注意的中心,其余的对象有的处于“注意的边缘”,多数处于注意范围之外。
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与认识过程难以分开的、有时与意志相关联的一种意识活动状态,其基本特征是指向状态和集中状态。
通常我们说:“注意书本”,“注意老师的讲解”,“注意问题的关键”,实际上是指“注意看书本”,“注意听老师的讲解”,“注意思考问题的关键”等认识活动的状态,而这里所说的注意也含有命令自己支配认识活动的意思。
注意是人类信息加工的一个重要成分。
没有注意的参与,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都将是不可能的。
注意是人们进行学习,获得知识,取得劳动成果的必要条件。
2004-09-28 《心理学》(第三版)章志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注意的过滤器模型过滤器模型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布洛德本特(D.E.Broadbent,1958)提出来的。
该理论认为注意犹如一个过滤器,它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对输入的信息起筛选的作用,以防止信息传送道因有限的通过能力而超载。
过滤器是按照“全”或“无”的原则工作的,即让一个通道工作,接受信息,另一个通道就关闭,因此该理论也称为单通道模型。
此外,过滤器选择作用并不是随机的,新异的刺激、较强的刺激、具有生物意义的刺激、为人所期待的刺激易于通过过滤器,受到注意。
注意的生理机制注意的生理机制是很复杂的,它与脑干网状结构、边缘叶和大脑额叶等脑组织密切联系。
首先注意与觉醒状态密切相联系,脑干上部组织和中脑网状结构在觉醒状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实验表明,在中脑部位切断脑干或破坏脑干网状结构而保留感觉上行特异传导通路,动物就陷入沉睡状态。
临床上,脑干上部损伤的患者出现睡眠或梦样状态,选择性注意严重障碍。
因此,脑干网状结构的上行激活系统被认为是保证觉醒和注意的最泛化状态的脑结构。
大脑的激活状态是选择性注意的必要条件。
选择性注意必须有更高位的脑组织──边缘叶和大脑额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