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名字》导学案(人教版高一选修)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诗歌部分预言窗你的名字神女峰学案

预言窗你的名字神女峰爱神丘比特当维纳斯还很年轻的时候,她爱上了大卫——这个古罗马传说中最美的男子。
大卫是完美的,而维纳斯是古罗马传说中最美的女子。
他们的结合是神界里最伟大的爱情,正因如此,上天赐给他们一件最能象征爱情的礼物,那就是他们的孩子丘比特。
丘比特是一个长着双翼的可爱男孩,他有一把玲珑的神弓,凡是被他的箭射中的人们都会相爱,而且会永远幸福。
但是,同样渴望爱情的丘比特却不能带给自己幸福,因为他无法用箭射中自己。
[识作者]“汉园三诗人”之一——何其芳何其芳(1912-1977),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
曾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原名何永芳,四川万州人。
1935年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先后在全国各地任教,创办刊物《工作》,发表过大量诗歌与政论文章,对国民党消极抗战表示了极大愤慨。
出版的诗集有《预言》《夜歌》《夜歌和白天的歌》《何其芳诗稿》等,深受读者喜爱。
九叶派女诗人——陈敬容陈敬容(1917-1989),原名陈懿范,四川乐山人。
九叶派诗人之一。
陈敬容一生颠沛流离,在爱情、婚姻一再受挫,以及年老病痛的身心折磨中,仍坚持不懈,创作了大量既具现代意识,又具有中国古典风格的诗歌和散文,结集出版了《盈盈集》《交响集》《老去的是时间》《星雨集》《远帆集》等。
台湾现代诗派的旗手——纪弦纪弦(1913-2013),原名路逾,笔名路易士。
1935年,结识刚从法国归来的现代派诗人戴望舒。
1936年秋,与徐迟、戴望舒合作,创办《新诗》月刊。
1948年参与组织异端社,1951年创办《诗志》。
1956年,发起成立现代派诗社,被称为台湾现代派诗人的“旗手”。
著有诗集《爱云的奇人》《烦哀的日子》《不朽的肖像》《无人岛》《晚景》《槟榔树》等,诗歌评论集《纪弦诗论》《纪弦论现代诗》等。
当代朦胧诗人的代表人物之一——舒婷舒婷1952年生,原名龚佩瑜、龚婷婷,福建厦门人。
人教高中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你的名字》葛洪芬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

《你的名字》教案南皮县第一中学葛洪芬教学目标:1感受诗人字里行间流露的对恋人的缱绻之情。
2.把握诗歌的表现手法。
导入爱情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不离不弃;爱情是“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的始终如一;爱情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依依不舍;爱亦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一个在天,一个却深潜海底”。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爱情诗,它的构思非常新颖,全诗不着一爱字,但字里行间却流露着深深的缱绻之情。
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纪弦的诗《你的名字》。
一.作者简介纪弦(1913~)当代诗人。
原名路逾,笔名路易士、青空律。
原籍陕西周至,生于河北清苑。
1924年定居扬州。
1929年以路易士笔名开始写诗。
1933年毕业于苏州美专,举办画展。
1934年创办《火山》诗刊,翌年与杜衡合编《今代文艺》。
1936年与戴望舒等创办《新诗》月刊。
此时诗作深受现代派的影响。
抗日战争爆发后流转于汉口、长沙、昆明、香港等地,曾任国际通讯社日文翻译,主编《诗领土》。
抗战胜利后始用纪弦笔名写稿。
1948年由上海赴台湾,曾编辑《和平日报》副刊《热风》,创办《现代诗》季刊,发起成立现代诗社,引起台湾诗坛关于现代诗的一次论争。
1974年自台北成功中学退休,|1976年赴美定居。
著有诗集《易士诗集》、《行过之生命》、《火灾的城》、《爱云的奇人》、《烦哀的日子》、《不朽的肖像》、《在飞扬的时代》、《纪弦诗甲辑》、《摘星的少年》、《饮者诗抄》、《槟榔树》(分甲乙丙丁戊5集)、《晚景集》、《纪弦诗选》、《纪弦精品》,诗论集《纪弦诗论》、《纪弦论现代诗》以及《纪弦自选集》等。
纪弦是台湾诗坛的三位元老之一(另两位为覃子豪与钟鼎文),在台湾诗坛享有极高的声誉。
纪弦不仅创作极丰,而且在理论上亦极有建树。
他是现代派诗歌的倡导者,他主张写“主知”的诗,|强调“横的移植”。
诗风明快,善嘲讽,乐戏谑。
他的诗极有韵味,且注重|创新,令后学者竞相仿效,成为台湾诗坛的一面旗帜。
《你的名字》教学设计

《你的名字》教学设计【选点说明】国家教育部制定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了高中阶段现代诗歌教学的目标:对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有浓厚的兴趣,乐于拓宽文学欣赏的眼界,丰富自己的内心感情世界,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有关知识和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的不同艺术特性,注意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学生有对美的诗歌语言具有天然感受力,但现代诗歌多变的形式和陌生化语言会给学生鉴赏诗歌带来一定的难度和困惑。
教师应努力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打破现代诗歌的神秘感,诱发出学生对诗歌之美的感悟和兴趣。
《你的名字》以丰富的意象,复沓回环的手法,精巧的构思和近趋完美的形式抒发了对恋人真挚的思念之情。
而诗人并没有点出“你的名字”,使得这首诗突破了语义特指,突破了时空局限性,获得了更为久远的生命力。
【教法说明】本诗重于抒情,朗读和语言品鉴是体会诗歌情感的重要手段。
其中,朗读应成为一根红线,贯穿诗歌教学始终。
据此,我确立了如下教学手法:1、教师的朗读指导与学生的朗读实践相结合;教师通过范读让学生拥有对诗歌朗读美的感性体会,通过情感挖掘让学生获得对朗读的理性思考,进而让学生通过齐读、个别读等方式实践朗读,获得美的朗读体验,提高鉴赏水平,激发写作现代诗歌的兴趣;2、在品味诗歌的意象这个环节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讨论交流,感受本诗选用意象的独特之处,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充分体现新课标自主、合作的教学理念。
【学情分析】学生对诗歌鉴赏方法的使用还不够熟练,对现代诗歌的了解也不多,通过本诗的学习,可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诗歌的鉴赏方法,熟悉现代诗【教学设想】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1、掌握诗歌诵读的基本技巧,能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把握诗歌的意象内涵,品味本诗的语言特色,领会诗歌的情感主旨。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你的名字》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第三单元略读《你的名字》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
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本诗意象的特点。
能力目标:掌握诗歌解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真挚美好的情感;树立合理、高尚的爱情观。
2学情分析
学生对诗歌鉴赏方法的使用还不够熟练,对现代诗歌的了解也不多,通过本诗的学习,可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诗歌的鉴赏方法,熟悉现代诗歌。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本诗通过名字的意象进行动作性地展开,戏剧化地表达对爱情的赞美和期待的特点。
教学难点: 掌握诗歌解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一、导入
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以前我们学过不少关于爱情的诗词,同学们能举几个例子吗?(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很有新意的爱情诗。
诗人没有吟咏爱情的崇高和坚贞,没有描述爱人之间难舍难分的感情,没有表现初恋的甜蜜与焦灼,更没有赞美爱人的美貌和品德,甚至没有出现一个“爱”字,它就是台湾著名现代诗人纪弦的名作《你的名字》。
2【讲授】二、作者介绍
纪弦,1913年生于河北清苑,原名路逾,笔名路易士,祖籍陕西。
1933年苏州美专毕业后,到南京举办画展。
第二年改行写诗,到上海创办《火山》诗刊。
1935年,结识刚从法国归来的现代派诗人戴望舒,“晤谈甚欢”。
1936年秋,与徐迟、戴望舒合作,创办《新诗》月刊。
1938年到香港,编辑《国民日报》副刊《新垒》,后入国际通讯社任日文翻译。
1945年起。
2025版高中语文诗歌部分第三单元预言窗你的名字神女峰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预言 窗 你的名字 神女峰1.读准字音(1)单音字①麋.鹿( ) ②褥.( ) ③藤蟒.( ) ④静穆.( ) ⑤杳.鹤( ) ⑥煽.动( ) 答案 ①mí ②rù ③mǎnɡ ④mù ⑤yǎo ⑥shān(2)多音字①苔⎩⎪⎨⎪⎧ 苔.径 舌苔. ②咽⎩⎪⎨⎪⎧ 幽咽. 咽.喉 下咽.答案 ①tái/tāi ②yè/yān/yàn2.辨清字形(1)⎩⎪⎨⎪⎧ 糜 麋 靡(2)⎩⎪⎨⎪⎧ 褥 溽 缛 (3)⎩⎪⎨⎪⎧ 寥 廖 (4)⎩⎪⎨⎪⎧ 杳 沓 (5)⎩⎪⎨⎪⎧ 眺 朓 (6)⎩⎪⎨⎪⎧ 缤 滨答案 (1)糜烂 麋鹿 靡费 (2)褥子 溽暑 繁文缛节 (3)空寥 姓廖 (4)杳鹤 复沓(5)远眺 月朓 (6)缤纷 海滨《预言》1.这首诗中“预言”具有怎样的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预言”出现在首节“你是不是预言中的年轻的神?”和末节“啊,你最终如预言中所说的无语而来,/无语而去了吗,年轻的神?”通过问句质疑的方式,使“预言”传达了诗歌更为深刻、更具哲学意味的主题。
这种抽象的哲思取用了一个幻美的神话故事的外在形式。
何其芳在北大读的是哲学专业,但他对于人生终极问题思索的爱好却没有消逝,而是通过文学形象和诗歌语言的形式做出了独特的、更为诗性与感性的传达,这本身就是他在艺术上的显明特征和独特贡献。
2.“年轻的神”是什么的化身与象征?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预言》中把爱情拟为“年轻的神”,“我”热切地盼望她来临表露爱恋,可她却“无语而来”,又“无语而去”。
这首诗要表达的明显不仅仅是对爱情的留恋,更深一层说,诗人是在通过这一与爱情失之交臂、得而复失的故事,传达一种对于消逝的青春与时间的惆怅和思索。
纪弦《你的名字》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纪弦《你的名字》教案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你的名字》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分析并欣赏纪弦的写作风格和诗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
4. 引导学生思考并探讨诗歌中的人物关系和情感表达。
教学内容:第一章:诗歌背景和作者简介1. 引导学生了解纪弦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介绍《你的名字》的创作背景和诗歌的主题。
第二章:诗歌结构分析1. 分析《你的名字》的诗歌结构和形式。
2. 引导学生注意诗歌中的押韵和节奏。
第三章:词语和意象分析1.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
2. 讨论词语和意象在表达情感和主题中的作用。
第四章:人物关系和情感表达1.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人物关系和情感表达。
2. 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变化。
第五章:写作技巧和艺术特色1. 分析并欣赏纪弦的写作技巧和艺术特色。
2. 引导学生思考并评价诗歌的艺术价值。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背景、作者简介、诗歌结构和形式等内容。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关键词语、意象、人物关系和情感表达等,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见解。
3. 写作指导法:引导学生关注写作技巧和艺术特色,鼓励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程度。
2.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表现和创作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1. 纪弦的《你的名字》原文。
2. 关于纪弦的生平介绍和诗歌创作的参考资料。
3. 相关的文学鉴赏教材和指导书籍。
教学安排:1. 第一章:2课时2. 第二章:2课时3. 第三章:2课时4. 第四章:2课时5. 第五章:2课时教学总结:通过本教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纪弦的《你的名字》,掌握诗歌的结构和形式,分析人物关系和情感表达,欣赏写作技巧和艺术特色。
通过互动讨论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创作水平。
《你的名字》导学案设计

《你的名字》导学案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诗人纪弦的生平及其诗歌风格。
2.欣赏《你的名字》意象的独特的意象选择并体会表达的情感。
3浅析诗歌中运用的技巧方法。
【教学重难点】I意象的赏析以及表达技巧的把握【课时】1课时{课前预习}纪弦:(1913--2013)中国台湾现代派诗人。
原名路逾。
生于河北清苑。
曾居住扬州。
1948 年到台湾,1976年移居美国。
他是台湾“现代派”的发起人,也是台湾最优秀的诗人之一,对台湾现代诗歌有着开创性贡献,他所标志的是整个汉语诗歌的一个时代——现代主义的开始,而他本人正是在这种转折中走向成熟的。
他为现代诗歌界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歌。
其诗不讲究押韵、平仄,语随其意,以自然为美,不拘形式。
被誉为台湾现代派诗的创始人,对台湾诗坛的新诗运动有着重要影响。
*自由诗:相对于新格律诗,自由体诗是情感的自由抒发,形式上拒绝任何束缚,更不会自戴枷锁。
至于艺术形式的运用,完全以情感抒发为第一需要。
节的匀称与否,句的均齐与否,都无定规这首诗在节奏上很有特点,它的旋律完全是随着情绪的自然消涨而起伏回环的。
起调轻柔舒缓,以表爱慕之情,以下层层紧迫,排浪一般,恰是倾诉爱慕之情的迫切。
句子的伸长和缩短,也是情感不受任何束缚,自由抒发的表现。
【导入新课】《诗经》和李之仪《卜算子》【问题探究】1.导读部分说“这是一首构思奇崛的爱情诗”,总观全诗,谈谈它“奇”在何处?2.这首诗歌是以什么方式表达爱情的炽烈?3.纪弦的《你的名字》堪称“用语言把人们的心灵照亮”的佳作。
试举例赏析它的语言特点。
【优秀诗歌推荐】郑愁予《错误》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席慕容《一棵开花的树》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于是把我化做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当你走近/请你细听/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你的名字》教学设计

《你的名字》教学设计【选点说明】国家教育部制定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了高中阶段现代诗歌教学的目标:对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有浓厚的兴趣,乐于拓宽文学欣赏的眼界,丰富自己的内心感情世界,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有关知识和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的不同艺术特性,注意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学生有对美的诗歌语言具有天然感受力,但现代诗歌多变的形式和陌生化语言会给学生鉴赏诗歌带来一定的难度和困惑。
教师应努力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打破现代诗歌的神秘感,诱发出学生对诗歌之美的感悟和兴趣。
《你的名字》以丰富的意象,复沓回环的手法,精巧的构思和近趋完美的形式抒发了对恋人真挚的思念之情。
而诗人并没有点出“你的名字”,使得这首诗突破了语义特指,突破了时空局限性,获得了更为久远的生命力。
【教法说明】本诗重于抒情,朗读和语言品鉴是体会诗歌情感的重要手段。
其中,朗读应成为一根红线,贯穿诗歌教学始终。
据此,我确立了如下教学手法:1、教师的朗读指导与学生的朗读实践相结合;教师通过范读让学生拥有对诗歌朗读美的感性体会,通过情感挖掘让学生获得对朗读的理性思考,进而让学生通过齐读、个别读等方式实践朗读,获得美的朗读体验,提高鉴赏水平,激发写作现代诗歌的兴趣;2、在品味诗歌的意象这个环节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讨论交流,感受本诗选用意象的独特之处,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充分体现新课标自主、合作的教学理念。
【学情分析】学生对诗歌鉴赏方法的使用还不够熟练,对现代诗歌的了解也不多,通过本诗的学习,可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诗歌的鉴赏方法,熟悉现代诗【教学设想】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1、掌握诗歌诵读的基本技巧,能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把握诗歌的意象内涵,品味本诗的语言特色,领会诗歌的情感主旨。
你的名字-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你的名字-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通过学习和欣赏中国现代诗歌和散文,使学生:1.能够初步了解现代诗歌和散文的特点和风格;2.能够理解和体会其中的情感和思想;3.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4.能够培养对文学艺术的欣赏和理解能力;5.能够通过课堂交流和讨论,提高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1.简介现代诗歌和散文的特点和风格;2.分析和解读选定的现代诗歌和散文;3.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和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1.如何深入理解诗歌和散文的情感和思想;2.如何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3.如何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朗读、分组讨论、作品欣赏等。
五、教学内容1. 现代诗歌欣赏讲解现代诗歌的特点和风格,介绍选定的现代诗歌《你的名字》。
对诗歌的情感和思想进行分析和解读,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欣赏,深入理解诗歌的表达和意义。
2. 现代散文欣赏讲解现代散文的特点和风格,介绍选定的现代散文《人生如逆旅》。
对散文的情感和思想进行分析和解读,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欣赏,深入理解散文的表达和意义。
3. 讨论与交流分组讨论和交流,让学生自由发言并互相交流,分享各自的感受和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维度进行探讨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极高的学习热情和好奇心。
但是,在讨论环节中,有些同学表达意见不充分,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同时,在后续的教学中,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和理解能力,挖掘学生的潜力和才华,推动学生在文学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你的名字教案1

《你的名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清诗歌的写作思路,梳理诗歌的情感流程,把握诗意;2、体会诗歌抒情的特点和方式,把握这首爱情诗的特色;3、通过联系比较,探究爱情的真谛。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自然流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情感内涵;2、把握这首爱情诗的抒情特色。
教学难点:诗中各种表现手法的运用及效果。
教学方法:朗读法、讲解法、比较法教学过程一、导语:同学们,“谁的青春不迷茫”,青春年少的我们,谁没有做过爱情的美梦呢?可什么是爱?爱情的真谛又是什么?我们真的搞懂了吗?当然爱情首先是一种美妙的体验,两个相爱的人长相厮守,自然是卿卿我我,免不了会发下山盟海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可是爱情更多地是要经受时空阻隔的考验或者是经历千难万险才能显出它的弥足珍贵。
“过尽千帆皆不是,肠断白频洲”透过闺中少妇眼中盈盈的泪光,我们仿佛听到她内心痛苦地呼唤;“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是苏轼对亡妻的悼念,阴阳两隔,爱对于活着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度日如年;“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为情所困,为情所伤,世上有几人能走出感情的藩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爱情不总是愉悦的,它更多地表现为爱情得不到满足时的内心的痛苦和折磨,正是这种相爱不成的苦痛才能使爱情由内至外散发出夺人的光芒。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当代诗人纪弦的《你的名字》,希望同学们能够对爱情这个亘古长新的话题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教师朗读,学生齐读。
朗读指导:1、第一节的“最轻最轻”和“轻轻地”要以轻柔、充满深情的语调朗读。
2、第三节的4个比喻句的情感有一个从酝酿到爆发的过程,朗读的时候要表现出来。
3、第四节“刻你的名字”语速放慢,随着内涵的逐次丰富,力度也要逐渐加大。
3、最后一节“轻轻轻轻轻轻轻”的节奏为:轻轻/轻轻/轻轻轻,以极轻柔的语调读。
三、诗人简介:纪弦(1913~2013.7月22日)当代诗人。
原名路逾,笔名路易士,原籍陕西周至。
《你的名字》导学案(人教版高一选修)

【学习目标】1、了解爱情诗的思想内容,领会真挚美好的情感。
2、学习爱情诗通过意象表达丰富情感的方式。
3、探究诗歌的意象,培养诗歌解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重点难点】1、理解作者通过意象表达感情的方式2、掌握诗歌鉴赏的技巧,对典型意象进行深入探究【知识链接】作者简介纪弦,1913年生于河北清苑,原名路逾,笔名路易士,祖籍陕西。
1933年苏州美专毕业后,到南京举办画展。
第二年改行写诗,到上海创办《火山》诗刊。
1935年,结识刚从法国归来的现代派诗人戴望舒,“晤谈甚欢”。
1936年秋,与徐迟、戴望舒合作,创办《新诗》月刊。
1938年到香港,编辑《国民日报》副刊《新垒》,后入国际通讯社任日文翻译。
1945年起启用笔名纪弦。
1948年参与组织异端社,出版《异端》诗刊,同年离沪到台湾,任《平言日报》主笔兼副刊《热风》编辑、成功中学国文教师。
1951年主编《自立晚报》新诗周刊,创办《诗志》。
1953年2月,将《诗志》改办为《现代诗》季刊,提倡新现代主义。
1956年,发起成立现代派诗社,被称为台湾现代派诗人的“旗手”。
1976年底移居美国,常住加州,著有诗集《行过之生命》《飞扬的时代》《无人岛》《五八诗草》《摘星的少年》《槟榔树》(甲、乙、丙、丁、戊五集)等。
诗歌评论集《纪弦诗论》《纪弦论现代诗》等。
《你的名字》1952年作于台北,最先入选《槟榔树甲集》,台湾现代诗社1967年版。
纪弦的创作风格台湾现代诗派的创始人纪弦,是喜欢标新立异的艺术探险者,认为技巧决定一切,要在表现上下功夫。
在诗中注意手法的含蓄、多变与丰富,移植象征主义手法,讲究思想知觉化。
但孤高自傲、心怀坦荡的性情,使他不习惯也不愿意隐藏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总是急于表达自己,并寻求“形随意移、随意赋形”的形神一致效果。
这种更近于浪漫主义的心智与艺术结构机制,使他的诗并不十分晦涩,风格相对明朗。
他的诗歌始终跃动着浓烈的激情,有性格鲜明的抒情主人公在场,自传色彩强烈。
纪弦《你的名字》导读 教案教学设计

纪弦《你的名字》导读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纪弦的《你的名字》,培养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2. 帮助学生领悟诗歌中的意象、节奏和情感,培养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的人际关系、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提升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你的名字》是纪弦的一首现代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爱人的深情思念。
2. 诗歌结构分析:讲解诗歌的分行、韵律、意象等元素,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
3. 重点词汇解析:梳理诗歌中出现的重要词汇,解释其含义及修辞作用。
4. 情感内涵探讨: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的情感变化,思考诗人表达情感的方式。
三、教学方法1. 朗读法:组织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美。
2. 讲解法:讲解诗歌背景、结构、词汇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3. 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4. 写作实践法:鼓励学生尝试创作类似的诗歌,提高表达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诗人纪弦及其作品《你的名字》。
2. 朗读诗歌:组织学生朗读《你的名字》,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讲解诗歌:分析诗歌的结构、意象和修辞手法,讲解重点词汇。
4. 情感探讨: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的情感内涵,分享自己的感悟。
五、课后作业1. 熟读《你的名字》,尝试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2. 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诗歌中情感表达方式的看法。
3. 推荐一位自己喜欢的现代诗人,简要介绍其诗歌风格,并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朗读、讨论和写作等环节。
2. 评估学生在诗歌分析和情感探讨中的表现,了解其对诗歌的理解深度。
3. 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分析其对诗歌意象、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的掌握程度。
4. 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给予适当的反馈和鼓励。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你的名字》原文及注释。
2. 参考资料:关于纪弦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的资料。
你的名字-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你的名字-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中国现代诗歌和散文的基本特征、表达方式和风格特点,培养学生欣赏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2.学习和运用基本的文学分析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4.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发展,提高他们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国现代诗歌和散文的基本特征、表达方式和风格特点;2.文学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1.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2.文学分析方法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1. 教学内容第一课:《夏天里的飞虫》选读1.这首诗歌表达了怎样的主题;2.诗歌结构及表达方法分析;3.诗歌中字眼的含义及其修辞效果;4.学生互动交流和讨论。
第二课:《游园惊梦》选读1.这篇散文表达了怎样的主题;2.散文的结构及表达方法分析;3.散文中字眼的含义及其修辞效果;4.学生互动交流和讨论。
第三课:文学创作1.学生对所学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解读;2.学生针对所学内容进行文学创作;3.学生互动交流和分享作品。
2. 学时安排•第一课:2学时•第二课:2学时•第三课:2学时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互动交流法3.学生主体法4.合作学习法五、教学手段1.PPT2.小组讨论3.文学分析工具4.作品分析表格六、教学评价1.学生分析和理解所学文学作品的能力;2.学生创新和表达能力的提高;3.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和互动交流能力的提升;4.学生文学素养的发展。
人教高中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你的名字》丁洁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

《你的名字》教学设计兰州市永登县第一中学丁洁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理解本诗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及语言特点。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意象,解读诗歌的技能和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歌中所展现的美好真挚的感情,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二、教学重点:理解本诗所运用的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诵读、讨论、探究五、教学时长: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古往今来,爱情是诗歌中一个永恒的主题。
在诗中,爱情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忠贞,爱情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难舍,爱情是“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的执着。
而爱情也是17、8岁的青春里美丽的秘密花园,有多少甜蜜而忧伤的情怀我们不愿诉说,又无人诉说,但是,我们总能够在诗歌中找到共鸣,得到安慰。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台湾诗人纪弦的诗《你的名字》,来感悟其中的魅力。
(二)简介作者(请一位同学简单介绍诗人,老师补充)(三)配乐范读,初步感知。
1.老师范读2.请两位同学朗读,其他人评价,归纳朗诵技巧。
(四)再读诗歌,赏析探究思考:1.全诗的构思中心和中心意象是什么? (明确:你的名字) 2.诗人对这个“名字”思念至深,哪些字能体现出来?明确:连用了五个动词:“唤”“写”“画”“梦”“刻”,由浅入深、有层次地表达了对爱人的炽烈情感。
呼唤爱人的名字未免太单调了,须“写”爱人的名字,“画”爱人的名字。
日有所思,必夜有所梦。
然而,“唤”“写”“画”“梦”毕竟平面而且虚幻,诗人乃更进一步,由虚入实,开始“刻”爱人的名字!“刻你的名字在不凋的生命树上。
”寓意这份爱情与生命共同成长,永不凋零。
3.全诗把“你的名字”重复了很多遍,但恋人的芳名却一直没有明确点|出,如果把“你的名字”具体化,好不好?为什么?(学生自主回答,答案开放不定。
)(五)三读诗歌,品味技巧从诗学美的角度讲,这是一首不可的爱情诗,全诗没有一个“爱”字,字里行间却溢满缱绻深情,作者是用什么方式表达这种爱意的?老师给出改写版《你的名字》,学生对比阅读,讨论两个版本有何不同?明确(1)复沓回环。
人教高中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你的名字》李烨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

《你的名字》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纪弦的《你的名字》是选修教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第三单元“爱的心语”中的略读课文。
这一单元主要是以爱情为主题的现代诗歌。
在解读诗歌时,通过意象这把钥匙来打开解读诗歌的大门,在学习这首诗时,品析诗人奇妙的构思,把握诗人对恋人的思念之情。
【教学目标】1、了解诗人纪弦的生平及其诗歌风格。
2、欣赏《你的名字》意象的独特的意象选择并体会表达的情感。
3、鉴赏诗歌中运用的技巧方法。
4、归纳赏析爱情主题的诗歌。
【教学重难点】对诗歌意象的赏析以及表达技巧的把握。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歌曲《致橡树》导入爱情主题诗歌。
二、走近作者三、朗读诗歌四、问题探究 1、整体感知这是一首构思奇绝的爱情诗,奇在何处?奇行至痴a.诗人在“你的名字”的前面都提炼了哪些动词?生:写、画、梦、刻、唤 ||b、探究四组意象的特点,以及诗人想要借此表达的情感特点:发光,能够给黑暗中的人带来光明。
诗人运用排比和博喻的手法,把爱人发光的名字比做太阳、星星、灯光、钻石、火花、闪电,比做原始森林的燃烧。
化抽象为具体,感情表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表现出爱情的拯救力量,以及诗人心中那份温暖的永恒的炽热的轰轰烈烈的情感。
c、诗人将名字刻在了哪里?奇想至痴意象转换成“生命树”,刻着你的名字的生命树是神圣而伟大的爱情的象征。
d、为什么在情感如此强烈之时,诗人没有直抒胸臆向爱人表白,却写道“于是,轻轻轻轻轻轻地唤你的名字”?是“轻轻地”延伸与发展,又是“最轻最轻的”具体化。
生动地表现恋爱中的人内心的缱绻之情,悠长而深情。
回应开篇,使结构完整。
2、合作探究分享你找到的爱情主题的诗歌,展示课前涂鸦墙。
教师点评学生分享的诗歌3、再次配乐读诗歌4、课后作业以“你的背影”为题写一首小诗。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的名字》导学案(人教版高一选修) 【学习目标】
1、了解爱情诗的思想内容,领会真挚美好的情感。
2、学习爱情诗通过意象表达丰富情感的方式。
3、探究诗歌的意象,培养诗歌解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重点难点】
1、理解作者通过意象表达感情的方式
2、掌握诗歌鉴赏的技巧,对典型意象进行深入探究
【知识链接】
作者简介
纪弦,1913年生于河北清苑,原名路逾,笔名路易士,祖籍陕西。
1933年苏州美专毕业后,到南京举办画展。
第二年改行写诗,到上海创办《火山》诗刊。
1935年,结识刚从法国归来的现代派诗人戴望舒,“晤谈甚欢”。
1936年秋,与徐迟、戴望舒合作,创办《新诗》月刊。
1938年到香港,编辑《国民日报》副刊《新垒》,后入国际通讯社任日文翻译。
1945年起启用笔名纪弦。
1948年参与组织异端社,出
版《异端》诗刊,同年离沪到台湾,任《平言日报》主笔兼
副刊《热风》编辑、成功中学国文教师。
1951年主编《自立晚报》新诗周刊,创办《诗志》。
1953年2月,将《诗志》改办为《现代诗》季刊,提倡新现代主义。
1956年,发起成立现代派诗社,被称为台湾现代派诗人的“旗手”。
1976年
底移居美国,常住加州,著有诗集《行过之生命》《飞扬的
时代》《无人岛》《五八诗草》《摘星的少年》《槟榔树》(甲、乙、丙、丁、戊五集)等。
诗歌评论集《纪弦诗论》《纪弦论现代诗》等。
《你的名字》1952年作于台北,最先入选《槟榔树甲集》,台湾现代诗社1967年版。
纪弦的创作风格
台湾现代诗派的创始人纪弦,是喜欢标新立异的艺术探
险者,认为技巧决定一切,要在表现上下功夫。
在诗中注意
手法的含蓄、多变与丰富,移植象征主义手法,讲究思想知
觉化。
但孤高自傲、心怀坦荡的性情,使他不习惯也不愿意
隐藏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总是急于表达自己,并寻求“形随
意移、随意赋形”的形神一致效果。
这种更近于浪漫主义的
心智与艺术结构机制,使他的诗并不十分晦涩,风格相对明朗。
他的诗歌始终跃动着浓烈的激情,有性格鲜明的抒情主
人公在场,自传色彩强烈。
他认为现代诗的特色是在工具上
使用散文,形式上使用自由体;在实践中尽量做到语随其意,自然为美,潇洒随意、晓畅活泼的散文化语言一读就懂(现
代感强的诗不一定用生涩朦胧的语言)。
(选自罗振亚《台
湾现代诗人抽样透析》,《台湾研究集刊》2006第1期)
二、意象与旋律之美(李元洛)
纪弦创造性地以恋人的“名字”作为全诗的构思中心和
中心意象,并以色彩缤纷令人目不暇接的比喻,围绕中心完
成全诗的意象结构,像一个优秀的建筑师完成一幅得意的蓝图。
《你的名字》一开始,就出现了诗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他用第一人称的呼告语呼唤恋人的名字。
如果诗人把“你的
名字”具体化,全诗就会因那种特定的限指性而减色,抽象
的“你的名字”的泛指性,能将个人的感情经验提升到普遍
性的层次,引起读者对不同名字的美的联想,从而共同参与
审美创造。
在第一、二两节中,“呼”“唤”有声,是听觉
意象,“写”“画”有形,是视觉意象。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见”则应该是如真如幻的意觉意象了。
在第三节中,诗人以一系列比喻来比拟恋人“发光”的名字,而诗人的才
华也于此“发光”。
这一节连用七喻,虽然都用“如”字构
成明喻,但无单调之感,这要是因为:其一,运用了“博喻”这一艺术手段。
人常说“好有一比”,纪弦却连用七比,用
强烈的印象趣味,不让苏东坡《百步洪》中的连珠妙喻专美
于前。
其二,在意象的强度和语式的幅度上多加变化。
“日”“形”“灯”“钻石”“缤纷的火花”“闪电”以及“原始森林的燃烧”等,同为“发光”物体,但光亮的程度
各异,它们并置在一起,可以看到殊而不同的变化,也可见
诗人求异思维在这里作扇形展开。
第四节也颇为精彩:“刻
你的名字!/刻你的名字在树上。
/刻你的名字在不凋的生命
树上。
”海枯石烂的恋情,在这里得到了一种特殊的美学方
式的表现。
总之,第三节写“发光”之“亮”,第四节写
“长成”之“大”,角度虽各有不同,但像四面八方的箭矢都奔向一个红心,诗人花样翻新的赞美辞都是奉献给一个芳菲的名字。
距离的节与节的回环。
值得注意的是,最后一节首句“大起来,你的名字”,与前一节末句“你的名字大也起来”,构成连锁式回环;第二行“亮起来,你的名字”,则与第三节构成遥应式回环,而“亮起来”又和第二节末句“发光的名字”互相照明,像夜晚的原野上两盏互相呼唤的灯光。
总之,有了多变化而求统一的复沓与回环,我们读这首诗“每夜每夜”,就犹如聆听一首深情曼妙的谣曲了。
(选自公木主编《新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题目为编者加)
背景链接
这是一首很有新意的爱情诗。
诗人没有吟咏爱情的崇高和坚贞,没有描述爱人之间难舍难分的感情,没有表现初恋的甜蜜与焦灼,更没有赞美爱人的美貌和品德,甚至没有出现一个“爱”字,而巧妙地选取对方的名字作为吟咏对象,这首诗以“你的名字”为诗题,“你的名字”实则是抒情主人公恋人的化身。
【探究与合作】
一、自主探究
1字音识记
森林()不凋()
二、小组合作
1.这首诗的意象表达有什么特点?
2.“用了世界上最轻最轻的声音/轻轻的唤你的名字每夜每夜”,是分析诗中叠字的表达效果?
3、第二节中“名字会发光”合乎常理吗?
4、试分析本诗叠字的妙用?
5、诗的第三节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6、诗的第三节连用7个比喻来说明恋人“发光”的名字,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当堂检测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窗
一片槐树叶
纪弦
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
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
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
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
忘了是在江南,江北,
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
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
多年来,竟没有些微的损坏.
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
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啊.
故国哟,啊啊,要等到何年何月,
才能让我回到你的怀抱里
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
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1、诗的第三节写什么内容?
2、运用了诗歌的什么手法?诗怎么写的?
3、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4、为什么说它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最可宝贵的一片,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
四、课后反思
学习本课后,你的收获是:
学习本课后,你的疑问是:
学生笔记
学生笔记
任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