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黑白国学经典《道德经》阅读分享读后感PPT课件
合集下载
道德经第五十章感悟心得体会PPT
心得体会
通过实践运用,深刻体会到道德 经第五十章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对 于人生和工作的指导意义,更加 珍惜和感悟生活中的点滴智慧。
05
道德经第五十章对个人成长启示
坚守正道,远离邪念
坚守正道
在生活中,要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和道德标准,不受外界不良风气影响 。
远离邪念
在成长过程中,要自觉抵制各种不良 诱惑,保持清醒头脑,不偏离人生轨 道。
核心内容
章节通过阐述道的特性与作用, 教导人们如何顺应自然规律,达 到治世安民的目的。
感悟背景与目的
感悟背景
在学习《道德经》过程中,我对第五 十章产生了浓厚兴趣,认为其中所蕴 含的智慧对现代社会仍有重要指导意 义。
感悟目的
通过对第五十章的深入解读与体会, 旨在提升个人修养,增强对传统文化 的理解,并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与 工作中。
VS
知足常乐
道德经第五十章告诉我们,知足者常乐。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往往追求更多的物质 财富和更高的社会地位,但过度追求往往 带来无尽的烦恼。学会知足,珍惜当下, 能让我们更加幸福和满足。
人际关系和谐构建方面
尊重他人
道德经第五十章强调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在现代社会中,尊重人的差异和多样性是构建和谐人际 关系的基础。通过倾听、理解和包容,我们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共同创造美好的社会环境。
道德经第五十章感悟心得体会
CONTENTS
• 引言 • 道德经第五十章核心思想解读 • 道德经第五十章在现代社会中
应用 • 道德经第五十章感悟过程分享 • 道德经第五十章对个人成长启
示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道德经第五十章概述
章节主旨
《道德经》第五十章主要探讨“ 道”的本质,强调道法自然、无 为而治的理念。
读书交流《道德经》演讲PPT
文章简介
《道德经》,又名《老子》,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 成[来源请求],记录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是中 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 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 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 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 的哲学著作。 《德经》在前是谓先修自身心意,后《道经》 是谓以身心精进,在体悟道之所传。
感悟一
老 子: 「道 德 經」: 第 一 章
道 可 道 , 非 常 道 。 名 可 名 , 非 常 名 。
感悟二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七 自 生 , 故 能 长 生 。
是 以 圣 人 后 其 身 而 身 先 ﹔ 外 其 身 而 身 存 。非 以 其 无 私 邪 。故 能 成 其 私 。
感悟三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十 五 章 古 之 善 为 道 者 , 微 妙 玄 通 , 深 不 可 识 。
大家 谢谢
嘻嘻!认认我是谁!
《道德经》
分享人:朱赛彬
作者的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老子有两个可能的身分, 一是老聃(dān);二是老莱子。中国春秋时代思想 家,老聃曾担任守藏史(藏书室室长)。著有《道德 经》一书,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他的学说后被庄 周发展。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相 比拟,史载孔子曾向老子请教关于礼的问题。到了唐 朝武宗时期老子被定为是三清尊神之一太上老君的第 十八个化身,但是早期的道士认为老子是太清神的手 下。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道德经》心得体会PPT
人际交往中道德经原则遵循
诚信为本
秉持"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理念,强调诚信沟通,建立稳固的 人际关系基础。
尊重他人
践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尊重他人感受和需求,促进和 谐共处。
宽容大度
遵循"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思想,学会宽容和包容,化解矛盾冲 突。
个人成长中道德经思想启迪
内省自察
01
借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观点,强调内省自察,不断自我
心得体会目的与意义
目的
通过学习与体会《道德经》,提升个 人修养,理解道家思想精髓,为现代 社会提供借鉴。
意义
将古代智慧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传承 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 和谐发展。
02 道德经核心思想 解读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理念
01
02
03
尊重自然规律
道法自然强调遵循自然规 律,不强行干预事物的自 然发展。
顺应自然
遵循自然的规律和节奏,不强行干预或逆天而行,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天人合 一的境界。
05 道德经心得体会 分享
深入理解道家哲学思想精髓
1 2
无为而治
强调顺应自然规律,避免过度干预,让事物自然 发展。
道法自然
遵循宇宙万物的自然法则,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
3
柔弱胜刚强
倡导以柔克刚,用智慧和策略来解决问题,而非 硬碰硬。
提升。
知足常乐
02
汲取"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的教训,倡导知足常乐
,调整心态,追求精神富足。
无为而为
03
领悟"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学会在适当时机放手,让事情自
《道德经》PPT课件
也。深渊度之,不可测也。神明之德,正静其
极。” (《六韬》)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4、价值观管理
• (1)贵人轻物: •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
• (2) 无私成其私:
•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
几于道。”
• “圣人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
• (通过无私、奉献、利他来达到利己的目
的。)
基业常青!
• 百年不衰企业的共同点:不以利润为唯一
目标,有超越利润的社会目标。
• 领导与群众: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 (1)不妄为!
• “帝尧王天下之时,金银珠玉不饰,锦
绣文绮不衣,奇怪珍异不视,玩好之器不 宝,淫佚之乐不听,鹿裘御寒,布衣掩形, 粝粮之饭,藜藿之羹,削心约志(内圣)。 不以役作之故,害民耕织之时(外王)。 从事乎无为。”(《六韬》)
• 4、在认识论方面 • 主张“至虚极,守静笃”; • 因虚静而体道!
• 领悟:“大本大源”、“根本规律”! • 拥有:“大智慧”、“大格局”!
三、《道德经》的当代价值
• 《道德经》里所蕴涵的东方古老智慧,犹
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历久弥新,时至今日, 仍不失其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明道、修己、安人!
• (3)无积: • “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 “欲取固与。” “大赢若绌” 。
解读国学经典之《道德经》最新精品完整版ppt
道教起源与发展
道教基本教义:
1、源自民间巫术与神仙方术,又附会《老 子》、《庄子》,并加以引申,再吸收儒家, 阴阳家、谶(chèn)纬及佛教等成分,融合而 成,基本宗旨为长生成仙。 2、经典为《太平经》,把汉代道家关于气的 学说神秘化,把养生论引申为长生说。主张通 过养性与积德,如行孝、守一、含气、服药等, 达到长生成仙的目的。
道教起源与发展
道教基本教义:
3、至上神是“委气真人”,下有神人、真人、仙人、 道人,组成神仙世界。受儒家“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观念的启发,提出“承负”说, 谓先人的功过,积之日久,延及子孙,而有福祸之异。 4、主张阴阳调和,五行当位,向往君臣民同心协力的 封建太平理想。东汉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形成 内外丹结合之说。后人则进而以身为炉体,依阴阳的 变化,六十四卦的运行,修养精气,结而成丹,是谓 内丹。以药石炼制成丹,是谓外丹。丹成可以养性延 命,乃至不死成仙。
道教起源与发展
道教发展于两晋南北朝时期,原因是:
1、炼丹成仙的宗旨,迎合了贵族的精神需求;保身隐 居的生活方式,受到厌世士人的欢迎;符箓斋醮的消灾 治病方法及互助共济的道规,吸引了苦难中的民众。
2、利用老庄之学,形成一般迷信所缺少的神学体系; 又与儒学在观念上呼应,维护纲常名教,以此得到统治 者的信任。 3、它的养生论与医学,有科学成分与实用价值,又能 包容各种观念,形成丰富的文化系统。
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 真谛。 -鲁迅 《老子》说:“知其白,守其黑。”这句话向我 们揭示了这样一个人人都知晓的、但鲜能真正理 解的真理:有死之人的思想必须让自身没入深深 泉源的黑暗中,以便在白天能看到星星。 -[德]海德格尔(1889-1976)
《道德经》学习鉴赏 课件PPT(下载可用)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 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 “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 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 教父。
第四十三章~第四十四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 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 希及之。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 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 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 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 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 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 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曰夷;听之不闻曰希;搏之不得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 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 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 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 是谓道纪。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 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 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 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 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 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 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 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启其兑,济其事, 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 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国学经典之道德经PPT课件
刚强
刚强是指强势、有力的态度。柔弱胜刚强的哲学认为,柔弱的态度更能适应变化 ,更具有生命力,而刚强往往会导致失败和毁灭。
03
道德经的智慧与实践
个人修身养性的智慧
总结词
道德经提倡个人修身养性,通过自我反省和内在修养,达 到心灵的平静和智慧的升华。
详细描述
道德经强调“道法自然”,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法则,保持 内心的平静和清净。通过修身养性,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 己,理解世界,从而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更加从容和坚定。
总结词
道德经提倡谦虚谨慎,认为这是个人成长和进步的关键。
详细描述
道德经认为,只有保持谦虚谨慎,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 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同时,谦虚谨慎还能够避免 自满和骄傲,使个人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积极的心态。
总结词
道德经提倡宽容和包容,认为这是个人品德的重要组成部 分。
详细描述
道德经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应该学会宽 容和包容。通过宽容和包容,人们可以更好地与人相处,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也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挫折 和困难。
02 03
详细描述
道德经认为和谐是社会的基石,社会治理应该注重公平、正义、诚信等 方面。政府应该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同时应该注 重社会公平和正义,促进社会的平等和进步。
总结词
道德经提倡节俭和环保,认为这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社会治理中的启示
• 详细描述:道德经认为节俭和环保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政 府应该加强环保和资源管理,推动可持续发展;同时应该倡导 节俭和环保的生活方式,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和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节俭和环保,我们可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道德经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对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
刚强是指强势、有力的态度。柔弱胜刚强的哲学认为,柔弱的态度更能适应变化 ,更具有生命力,而刚强往往会导致失败和毁灭。
03
道德经的智慧与实践
个人修身养性的智慧
总结词
道德经提倡个人修身养性,通过自我反省和内在修养,达 到心灵的平静和智慧的升华。
详细描述
道德经强调“道法自然”,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法则,保持 内心的平静和清净。通过修身养性,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 己,理解世界,从而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更加从容和坚定。
总结词
道德经提倡谦虚谨慎,认为这是个人成长和进步的关键。
详细描述
道德经认为,只有保持谦虚谨慎,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 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同时,谦虚谨慎还能够避免 自满和骄傲,使个人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积极的心态。
总结词
道德经提倡宽容和包容,认为这是个人品德的重要组成部 分。
详细描述
道德经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应该学会宽 容和包容。通过宽容和包容,人们可以更好地与人相处,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也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挫折 和困难。
02 03
详细描述
道德经认为和谐是社会的基石,社会治理应该注重公平、正义、诚信等 方面。政府应该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同时应该注 重社会公平和正义,促进社会的平等和进步。
总结词
道德经提倡节俭和环保,认为这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社会治理中的启示
• 详细描述:道德经认为节俭和环保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政 府应该加强环保和资源管理,推动可持续发展;同时应该倡导 节俭和环保的生活方式,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和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节俭和环保,我们可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道德经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对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
道德经心得体会读后感PPT
心得体会概述
道德经的核心思想
道德经强调了道的重要性,道即天地万物的根源,宇宙的本原,人类应该顺应道,追求无为而治、自然和谐的生 活方式。
道德经的启示
道德经让我深刻认识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及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它教导我们如何以柔克刚、以退为进、以 静制动,达到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同时,道德经也提醒我们要注重内在修养,追求精神上的富足和升华。
02
道德经核心思想解读
道法自然观念剖析
01
02
03
尊重自然规律
道法自然强调遵循自然规 律,尊重宇宙万物的本质 和规律,避免过度干预和 破坏。
顺应自然变化
道法自然倡导顺应自然变 化,以柔克刚,因势利导 ,达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境界。
追求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 境界,强调人与自然的相 互依存和相互影响,倡导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乐于分享,共同进步
道德经强调“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 愈多”,我们要乐于与他人分享知识和经验 ,在互相学习中共同进步。
06
总结与展望
心得体会回顾与总结
深化对道德经的理解
通过学习道德经,我对道、德、无为等核心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明确了道德经的基本思想和主旨。
提升个人修养
道德经中的诸多观念对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我在面对困境时能 够调整心态,以更宽容、平和的心态去处理问题。
拓展相关领域
在学习道德经的基础上,我将进一步拓展对中国传统文化 、哲学、历史等相关领域的学习,以便更深入地理解道德 经的文化背景和思想渊源。
分享与传播
我计划通过撰写文章、参加讲座等方式,与他人分享学习 道德经的心得体会,共同探讨道德经的哲学思想和实践价 值。
THANKS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
“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德是道德基础,道是德的升华
文段赏析
(第一章)
众
同
此
常
故
有
无
名
道
妙 之 门
谓 之 玄
玄 之 又 玄
二 者 同 出 而 异 名
有
欲 以 观 其 徼
常 无
欲 以 观 其 妙
名 万 物 之 母
名 天 地 之 始
可 名
非 常 名
可 道
非 常 道
文段注解
【 注释 】 母:母体,本源 缴(jiào):边际、边界,引申端倪的意思 玄:深黑色,玄妙深远的含义
【 译文 】 可以言说的道,便不是恒长的道;可以定义命名的名,也不是恒长的名。天地开始的时候,把它叫做“无”;万物的母亲, 把它叫做“有”。所以常处于无,从无的角度来观察它的妙处;常处于有,从有的角度来观察它的边界。有和无是任何事 物都具有的两个方面,来源相同但名称不同,幽暗深远,叫做“玄”。玄而又玄,是一切奥妙的根本门径。
我们都能看到有形东西的作用。比如金银财宝。可是有没有注意到有些东西是无形的,却力量无穷无尽。精神、 信仰、理念这些都没有形状。可是如果我们看不到这些,只看到有形的东西,结果会如何呢?我们的物质世界 越发达,精神世界就越会萧条飘零。所以一定要平衡两方面的发展。
文段赏析
(第四章)
象
吾
湛
和
挫
渊
道
帝
不
其
其
“道”和“德”
道
“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质”、思虑的“精神”、理性的“规律”,而是造成这一切的无形无象、至虚 至灵的宇宙本根。“物质”、“精神”、“规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无极, “道”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简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万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 万物的源头根本
感悟与启示
每个人都是一具肉身,是眼睛可以看见的。同时每个人都有精神世界。这个精神世界是大象无形的。没有精神 世界,只有肉体,人就变成了行尸走肉。任何事物都有“有”和“无”两个方面,所以我们观察一个事物也应 该这样。从“有”的角度观察之外,还有多关注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一个人的思想信念,不要只看外表。
感悟与启示
如果把自己的生命看得过于重要,就会得到了惊慌失去了惊恐。但是如果一个人太不把生命当回事了,那结果 更严重,不把自己的命当回事的人,怎么会把别人的命当回事呢?这样的人如果做了大官做了领导人是众生的 祸患,因为他不爱惜生命。
其
兮
冲
为
知
似
光
锐
似
而
先
谁 之 子
若 存
同 其 尘
解 其 纷
万 物 之 宗
用 之 或 不
盈
文段注解
【 注释 】 冲:通蛊,器物虚空,比喻空虚 缴:深渊 宗:祖宗,祖先
和其光:调和隐蔽它的光芒 同其尘:把自己混同与尘俗。 湛:沉没,引申为隐约之意。
【 译文 】
大“道”空虚无形,但它的作用又是无穷无尽的。深远啊!它好像万物的祖宗。消磨它的锋锐,消除它的纷扰,调和它 的光辉,混同与尘垢。隐约不见啊,又好像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后代,似乎是天帝的祖先。
文段赏析
(第十三章)
为
下
吾
为
吾
何
失
宠
何
宠
天 下
若 可 托 天 下
若 可 寄 天 下
爱 以 身
有 何 患
故 贵 以 身 为 天
吾 有 身
及 吾 无 身
所 以 有 大 患 者
谓 贵 大 患 若 身
之 若 惊
是 谓 宠 辱 若 惊
为 下 得 之 若 惊
谓 宠 辱 若 惊
辱 若 惊
贵 大 患 若 身
文段注解
道德
万国
经学 之必 王读
经 典
经
作品简介
《道德经》又称《老子》、《五千言》,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 哲学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 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前 37章为《道经》,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 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 万经之王。
此书由来
大约周敬王三十五年(鲁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老子看到周 王朝越来越衰败,就离开故土,准备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把守函 谷关的长官尹喜很敬佩老子,听说他来到函谷关,非常高兴。可是 当他知道老子要出关去云游,又觉得很可惜,就想设法留住老子。 于是,尹喜就对老子说:“先生想出关也可以,但是得留下一部著 作。”老子听后,就在函谷关住了几天。几天后,他交给尹喜一篇 五千字左右的著作,然后就骑着大青牛走了。据说,这篇著作就是 后来传世的《道德经》。
【 注释 】 宠辱:荣宠和侮辱 贵大患若身:贵,珍贵、重视。重视大患就像重视自己的身体一样 宗:祖宗,祖先
【 译文 】 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惊恐,把荣辱这样的大患看的和自身生命一样珍贵。什么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 得宠是卑下的,得到宠爱感到格外惊喜,失去宠爱则令人惊惶不安。这就叫得宠和受辱都受到惊恐。什么叫重视大患就像 重视自己生命一样呢?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还有什么祸患呢?。所以珍惜自己的身体是为 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托付他;爱惜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依靠他。
感悟与启示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有由阴阳两种力量相互作用形成的。事物的对立两面相互融合,相互作用。在中国我们经常 提到一个词叫中庸,庸不是平庸的庸,而是用的意思,以中为用。而中就是阴阳两面相互融合、同舟共济,实 现双赢!竞争中并非要势不两立,一定要打败对方,寻求共赢反而更好
做人要领悟“和光同尘”的奥妙,学会外圆内方。能不能够接受委曲是一个人是否成熟的标志。比如在公司和 领导同事相处,要学会和自己不喜欢的人共事,听到不爱听的话,不要立马我们成长。
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 深刻影响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 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老子简介
老子
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时期人。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与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被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 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奉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 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 • 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 • 修身上,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