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经济学》形考作业2答案参考

合集下载

国开作业政府经济学-形考任务2(20分)50参考(含答案)

国开作业政府经济学-形考任务2(20分)50参考(含答案)

题目:以“政府采购与政府支出效益”为主题,撰写一篇小论文。

(100分)说明:学习完教材第6章至第7章之后完成本次任务。

形式:小论文题。

要求:1.认真研读教材第6章至第7章的内容。

2.请在所列主题的选题范围内自拟题目(无标题或标题与主题一致,扣10分)。

3.运用政府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任选角度和方向进行阐述。

4.论文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分析与论证。

5.不得抄袭,如需引用或借鉴他人成果,请用尾注标明。

6.字数不得少于1000字。

答案:政府采购与政府支出效益分析以次贷危机为爆点的全球性经济衰退,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形成了极大的冲击,为此中国政府重启了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出台了规模空前的政府投资和经济刺激计划.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其效果是不容怀疑的,中国经济迅速复苏,并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但是,基于财政支出的内容依旧更多的属于外延式扩张,如集中于基础设施建设环节且主要流向国有经济主导部门,而较少的涉及福利保障、消费刺激和技术进步及结构调整上,故而也有不同的声音聚焦在财政政策的有效性与持续性上,更多的关注政府支出的增加能否有效的传导到私人投资和消费环节,从而在完成总量刺激的同时,实现增长方式的扭转和增长质量的改善. 财政政策的增长效应是如何实现与传导的,政府该如何借助于支出的规模和结构优化提高财政调节的效率并形成可持续的增长路径,围绕这一问题而展开的研究早已从“政府是否该干预经济”衍生到“政府如何干预经济”,财政支出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分析也从理论争论和探讨发展到实证的检验和判别.并集中于不同体制、政策和发展条件下,财政政策有效性的度量.将之与现阶段的中国实际相结合,则更加凸显出其价值与意义.大量逆周期财政政策的实施确实有效的刺激了经济增长,但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在保证增长的同时,能否有效的传导到私人消费和投资环节?经济刺激计划能够在一个长时期内发挥作用并对中国经济的繁荣提供长久动力吗?本文正是由此出发,从增长、投资和消费三个途径对我国地方政府支出的增长效应进行再检验,并考察地方政府行为的典型特征如何反映在效应的传递上,从而对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和持续性给出经验的判定. 具体的,本文在第一、二章中对政府支出增长效应的相关研究和基础理论进行了梳理,并借助于AD-AS以及IS-LM分析框架,刻画了政府支出的变化对增长、投资、消费和就业等经济系统的各方面产生的冲击,进而形成了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此后,在此基础上,在第三章中对地方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的总量效应进行了实证测度,结果证实了地方政府财政调节的主体地位,这也为本文将研究对象集中在省际政府提供了依据,但是,地方政府支出的增长效应呈现出显著的时变特征,更重要的是,政府支出不同构成对经济的作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政府生产性支出与政府投资的增加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更为突出,在当前以区域经济增长为核心的政府考核和绩效评价体系下,政府的投资饥渴和投资冲动、政府支出结构偏重于生产性支出和微观经济领域而忽视福利与公共品提供,就不难解释了,投资性支出的增加的确能产生更显著的增长成绩,结构矛盾正是源自于不同层级政府间激励机制的扭曲. 政府支出与私人投资的关系研究上,脉冲响应分析的结果实际否定了财政支出对私人投资的长期有效性,虽然,在短期内,政府支出的增加确实能够促进私人投资的上升,但是,这样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发生逆转,长期内,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挤入效应.同时,中央投资的增加也无法显著的影响到私人投资的变化上.这部分的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经济刺激计划更多的属于对私人投资和民营经济的替代,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仅通过产生出直接的社会需求而促进增长,结合我国产业和部门经济的结构差异,或许,这形成了两种循环,国有经济主导的行业内部,政府支出与投资的增加形成了强烈的产业需求,并通过产业链传导,微弱的反映在传统的竞争性领域和民营经济行业中,也一定程度促进了私人投资的上升,但是,两个循环的相对独立、有限货币供给条件下稀缺性上升导致的资金成本增加,却会在更长的时期挤出私人投资,进而形成“热者更热”与“冷者愈冷”的现实.如果再考虑到地方政府的投资偏好及国有资本对传统和下游产业的介入,这种挤出将在更短时间内发生.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实际恶化了结构失衡的格局. 在将视野从投资转移到消费环节,政府支出的增加能否改善消费水平,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又能够对国内消费市场的扩大和消费驱动机制的形成提供帮助吗?我们在第五章中进行了分析.基于模型的灵活性,我们在构建区域消费的面板模型时,导入了度量政府行为特征的控制变量.并确实得到了显著的结果.政府支出相对规模的差异,即大政府与小政府模式,以及政府支出的约束强弱,显著影响着财政政策对消费的传导与效果. 总体看来,大政府模式下,财政政策对居民消费的挤入效应更为突出,同时地方政府的生产性支出对居民消费存在挤出效应,而非生产性支出的作用则正好相反.因此非生产性支出与转移支付的增加,确实能够对消费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是,这一切必须有赖于政府支出约束机制的建设与监督机制的完善.实证结果实际展现了这样一副情景,随着省际政府职能转变及政府边界的清晰化,政府将主要精力投向公共服务建设,一个小政府的财政模式似乎是更为高效,但如果不辅之于有效的监督与制约机制,预算外资金比重的上升,地方政府资金支配能力的自主性得到强化,政府收支体系的扭曲程度进一步加深,财政政策也许得到相反的结论:财政支出的增加反而抑制了消费的增长. 最后,在对地方政府支出的增长效应完成初步度量后,我们在第六章还从效率的角度对我国省际政府的财政调节智慧与政府支出相对效率进行了分析.结合当前地方政府行为特征和目标诉求,我们调整了衡量政府效率时往往偏重于公共服务职能与公共品提供的能力差异的研究方向,重构了政府支出的投入产出核算体系,将政府支出效率的衡量更多的集中于调控目标的实现.结果表明,我国地方政府的支出效率确实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且具有很大的改善空间.从这个角度将,将。

国家开放大学《政府经济学》形考任务2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政府经济学》形考任务2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政府经济学》形考任务2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政府经济学》形考任务2参考答案
形考任务2
一、小论文题(100分)
1.以“政府支出绩效评价”为主题,撰写一篇小论文。

(100分)
说明:
学习完教材第6章至第7章之后完成本次任务。

形式:
小论文题。

要求:
1.认真研读教材第6章至第7章的内容。

2.请在所列主题的选题范围内自拟题目(无标题或标题与主题一致,扣10分)。

3.运用政府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任选角度和方向进行阐述。

4.论文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分析与论证。

5.不得抄袭,如需引用或借鉴他人成果,请用尾注标明。

6.字数不得少于1000字。

参考答案:
浅析衡量政府支出绩效的方法
政府支出项目的多样性,决定了政府支出绩效衡量方法的多样化。

一般来说,对政府支出项目的衡量有多种方法,包括成本—收益分析法、最低费用选择法和公共定价法。

一、成本—收益分析法
1.定义。

成本—收益分析法,是对政府面临的项目或服务等目标提出实现建设目标的若干备选方案,并详细列出各种备选方案的边际社会成本和边际社会收益,以便分析比较项目或服务所带来的效益,最终选择出最优的政府投资项目。

其最终目标是,要使政府决策者面临项目或服务时,能够做出有效率的支出决策。

2.基本原理。

根据国家所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实现该目标的各种方案,对。

国开经济学基础形考任务2(含答案)

国开经济学基础形考任务2(含答案)

形考任务2(第六章至第九章)任务说明:本次形考任务包含填空题(21道,共20分),选择题(15道,共20分),判断题(15道,共20分),计算题(3道,共10分),问答题(3道,共30分)。

任务要求:下载任务附件,作答后再上传,由教师评分。

任务成绩:本次形考任务成绩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20%,任务附件中题目是百分制。

教师在平台中录入的成绩=百分制成绩*20%一、填空题(21道,共20分)1.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之和称为经济成本。

2.短期边际成本是短期内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总量。

3.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这个相交点被称为收支相抵点;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相交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这个点被称为停止营业点。

4在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之前,长期边际成本小于长期平均成本;而在相交之后,长期边际成本大于长期平均成本。

5.在经济分析中,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6.根据、、,可以把市场分为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四种类型。

7.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平均收益等于边际收益;而在其他市场上,一般是平均收益大于边际收益。

8.垄断企业是价格的决定者,它按照自己规定的价格出售产品,而不像完全竞争企业那样是价格的接受者,按照既定的市场价格出售产品。

9.在垄断市场上,企业的成功取决于产品差别竞争。

10.现代寡头理论就是运用博弈论来研究寡头行为。

1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取决于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

12.劳动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表明劳动的需求量与工资成反方向变动。

13.由于资本而提高的生产效率就是资本的净生产力。

14.经济租是指指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所得的实际收入高于他们所希望得到的收入的差额。

15.正常利润是一种特殊的工资,其特殊性就在于其数额远远高于一般劳动所得到的工资。

16.收入再分配政策主要有两大类,即税收政策和社会福利。

政府经济学形考册答案1-4

政府经济学形考册答案1-4

政府经济学形成性考核作业1参考答案时间:学习完教材第一、第二章之后。

题目:联系实际讨论政府经济活动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以及公平与效率的选择。

考核形式:小组讨论(个人事先准备与集体讨论相结合)。

考核要求:每一位学员都必须提交讨论提纲,提纲包括以下内容:2、个人的讨论提纲。

(30分)3、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

(40分)教师根据每一位学员的讨论提纲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给每一位学员评分。

要求能够全面、准确地指出政府经济活动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公平与效率的选择,联系实际的例子能够证明其观点。

答题题示:个人提纲:政府经济活动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以及公平与效率的选择。

(简略)(可以从小组提纲中选出一部分)联系实际的例子:找一个案例,并对案例进行点评。

小组提纲:政府经济活动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以及公平与效率的选择。

(详细)字数要求在1000字以上。

答案1案例1 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税收理念的转变及政策的调整我国当前的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状况到底如何呢?第一,我国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有关个人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有基尼系数、(注:基尼系数是国际经济学界所采用的流行指标,取值在0~1之间。

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基尼系数低于0.2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在0.2~0.3之间表示比较平均,0.3~0.4之间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差距悬殊。

)收入不良指数、(注:收入不良指数是将所有人口按收入高低分成5等份,以最富有的20%人口所占的收入份额除以最低收入的20%人口所占的收入份额即可得出,主要反映贫富差距的程度。

)泰尔指数和阿特金森指数等,用得较多的是基尼系数和收入不良指数。

据国家统计局和人民网提供的数据,2000~2003年,我国居民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417、0.458、0.454和0.460,已经超过了0.4的国际警戒线,表示我国目前的收入差距已经很大了。

另外,从基尼系数和收入不良指数的国际比较来看(世界银行编写组,2001),我国个人的收入分配差距状况,高于大多数发达国家水平,也比一些发展中国家要高。

2020年电大《政府经济学》(形考测试题及答案必考重点)

2020年电大《政府经济学》(形考测试题及答案必考重点)
A正确B错误
2、产权的界定和保护属于市场化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方法。(A)
A正确B错误
3、总的说来,管制方法通过牺牲经济效益来实现环境目标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外部不经济性的手段。(B)
A正确B错误
4、英国是最早践行科斯的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国家。(B)
A正确B错误
第五章政府经济行为与公共选择
一、单项选择
1、在政府经济活动领域,大部分的决策通过(C)进行的。
第一章导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一般来说,政府经济的依据是(D)。
A财政收入
B财政支出
C宏观经济管理
D社会公共权力
2、我们大致可以认为,(C)以后,政府经济学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
A凯恩斯
B科斯
C亚当•斯密
D穆勒
3、政府经济的目的是(A)
A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B纯粹追求商业利润
C满足官僚享受
A消费的非竞争性
B消费的非排他性
C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D消费的强制性
5、公共物品的提供过程,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的一种现象是(A)
A搭便车现象
B逆向选择问题
C委托代理问题
D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
6、著名的经济学家科斯的“灯塔”理论从经验的角度论述了(C)
A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提供
B公共物品只能由私人提供
C公共物品也可以由私人提供
A不变B增长C减少D无法考察
2、财政学家(C)提出了著名的“政府支出非均衡增长模型”。
A凯恩斯B罗斯托C鲍莫尔D布坎南
3、(B)是指政府预算资金单方面无偿转移支出。
A购买性支出B转移性支出C公益性支出D经济建设支出
4、在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法对政府支出绩效进行评价时,政府部门选择的贴现率往往(B)一般贴现率。

国开电大政治经济学-形考-二作业答案

国开电大政治经济学-形考-二作业答案
选择一项:


题目37
答案已保存
满分2.00
标记题目
题干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资本积累的两种形式()
选择一项:


题目38
答案已保存
满分2.00
标记题目
题干
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必要条件()
选择一项:


题目39
答案已保存
满分2.00
标记题目
题干
马克思所说的重建个人所有制是指个人消费资料所有制()
选择一项:
答案已保存
满分2.00
标记题目
题干
单个商业资本周转速度与单个商业资本的利润呈负相关()
选择一项:


题目29
答案已保存
满分2.00
标记题目
题干
经济学意义上的地租仅仅是为使用土地本身而支付的费用()
选择一项:


题目30
答案已保存
满分2.00
标记题目
题干
生产的社会化与私人占有制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
选择一项:

A. 生产阶段
B. 购买阶段
C. 备料阶段
D. 销售阶段
题目14
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 工业资本、农业资本、商业资本
B. 以上三种划分都不对
C.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货币资本
D. 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职能资本
题目15
平均利润率是()
A. 总剩余价值与总资本的比率
B. 平均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D. 不变资本节约
题目24
答案已保存
满分4.00
标记题目
题干
资本主义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

2017年电大《政府经济学》形考作业2答案参考

2017年电大《政府经济学》形考作业2答案参考

《政府经济学》形考作业2参考答案时间:学习完教材第三至第五章之后。

题目与形式:理论联系实际撰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小论文。

考核要求:1、在分析特殊利益集团对公共选择的影响这一范围内,选择一个具有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大小适当的论文题目。

2、综合运用相关理论、方法和知识。

3、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可以查阅有关文献,可以到网上搜索资料,但必须注明资料来源。

凡资料详实、来源清楚的至少可以得及格分;凡资料不实,来源不清的为不及格。

4、不得抄袭,抄袭者成绩为不及格。

答题提示:结合教材P第四章节。

例文1:中国社会利益集团影响地方政府决策的内容:从媒体公开报道的有关利益集团活动的案例,以及笔者经实地调研所获得的材料看中国利益集团对地方政府决策的影响,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地方政府干部人事任免地方政府机关的职位本身,不仅是一些利益集团试图获取的重要资源,也是实现其他利益的重要途径。

因此,利益集团影响地方政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影响干部人事的任免决策。

一些地方实力派人物,或因经济实力,或因人脉关系,或两者兼而有之,对地方基层政府的干部人事安排,也有着重要影响力。

如据笔者参与的某课题组调研获悉,南方某市区有两位“大名鼎鼎”的区人大代表,分别是其所在居委会的主任及居委会所属股份公司的董事长,是典型的地方实力派人物。

基于地缘、血缘和共同的经济利益,他们所在的每个居委会及公司,都是一个特殊的利益集团,而这两位区人大代表,就是其所在利益集团的代言人。

由于长期在当地基层任职,有较高的地方声望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由于其是当地“土著”代表,能影响较多的区人大代表,因而他们常常能够影响、乃至左右该区的党政干部人事任免,甚至能够左右处级重要干部人事任免。

一名接受访谈的干部曾指出:“区里的干部一般不敢随便得罪他们,不能说他们有能力想让谁上谁就能上,但他们确有能力在需要由区人大通过投票决定干部任用时,不想让谁上谁就上不成,该区党政领导均对他们礼让三分”。

政府经济学形考第二

政府经济学形考第二

政府经济学形考第二1.风险管理是通过一系列的定量指标来衡量风险高低,以确定是否需要防范和规避风险。

2.在公债发行方法中,公募招标法是政府提出最低发行条件,向全社会证券承销商招标,应标条件最优者中标,负责包销发行,政府按包销额的一定比例支付给中标者手续费。

3.政府支出可按经济性质分类为中央预算支出和地方预算支出。

4.公平与效率兼顾是政策选择的优先考虑,既要考虑收入和社会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合理分配和调节收入差距,也要尽可能减少收入公平分配对经济运行效率的消极影响。

5.公共选择的基本原理是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用于非市场的政治领域。

6.税收收入可按缴纳税收的形式分类为货币税、实物税和力役税。

7.公债可按债务期限的长短分类为有期公债和无期公债。

8.公债可按发行地域分类为国内公债和国外公债。

9.政府财政收支和宏观经济管理中,优先考虑收入和社会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合理分配,调节收入差距,为贫困阶层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同时尽可能减少收入公平分配对经济运行效率的消极影响。

B。

80人参加投票,60人以上赞成方案才可获得通过。

C。

100人参加投票,50人以上赞成方案才可获得通过。

D。

50人参加投票,40人以上赞成方案才可获得通过。

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80人参加投票,60人以上赞成方案才可获得通过。

题目18目前国际上监测公债适度规模的指标包括公债负担率、借债率和偿债率。

题目19封路给人们出行带来的不便属于政府支出绩效评价中的间接成本。

题目20政府规定竞争性管制行业价格的定价政策属于管制定价和价格管制。

题目2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经济职能包括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宏观经济稳定与发展。

题目22医疗保险的特点包括涉及面广、具有复杂性、基金实现专款专用、普遍性。

题目23公共收费的功能包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体现政府宏观经济社会政策目标和稳定市场物价,不包括大幅提升财政收入。

题目24:政府出资举办博物馆直接为居民提供文化服务属于公共物品供给方式中的公共生产公共供给。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政府经济学》形考任务2网考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政府经济学》形考任务2网考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政府经济学》形考任务2网考题库及答案一、小论文题(100分)1.以“政府支出”为主题,撰写一篇小论文。

(100分)答: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按照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财政改革已由过去的以收入管理为中心转向以支出管理改革为重点,财政职能由直接调控转向宏观的间接调控。

近几年政府各部门通过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等改革,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支出管理体制基本框架,有效地促进了财政支出执行的监督管理和公共财政制度建设。

部门预算、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投资审核是前提和基础工作,财政支出的"追踪问效"则是以提高财政支出效率为落脚点。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基本概念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指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对政府部门为履行职责所确定的目标而使用财政资金的行为、过程及结果所进行的综合性考核和评价。

政府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不仅包括政府组织的自我评价、上级评价、权力机关的评价,还应当包括相关专业的专家评价、中介机构进行的评价等。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主体是多元并存的,但是具体实施一项评价的主体应按法定程序产生。

实施评价的主体应具有相应的资格,具备专业胜任能力。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工作方案案例分析政府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在一些西方国家已有了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但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

一直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经过多年的实践,在克服无先例可循、无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广东省在2003年8月至2005年12月先后组织了131个重点项目的绩效评价试点,率先设立全国第一个省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构,建立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

2003年起,财政部陆续出台了《中央经济建设部门部门预算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试行)、《中央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试行)》等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

2004年广东省财政厅、审计厅、监察厅、人事厅联合制定了《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行方案》。

2006年广州市财政局制定了《广州市政府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办法(试行)》。

《政府经济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政府经济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政府经济学》形考作业1参考答案什么是政府经济?如何理解政府经济?答: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政府经济:(1)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各级政府即狭义的政府,也就是国家行政机构;(2)政府经济的客体是参与部分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分配,并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3)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政府收入、政府支出以及宏观经济管理;(4)政府经济的依据是社会公共权力;(5)政府经济的目的。

政府经济活动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案例]:转型时期我国劳工政策在劳工权益保障方面的缺失转型时期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体系在多大程度上保护了劳工权益?这可以从政策的覆盖范围和实施效果两个方面作出评估。

——劳动合同制度是实施最久的规范劳动关系的制度,但覆盖范围主要在城镇,对乡镇企业和进城农民工还存在较大空白。

截止到2000年末,全国城镇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达10700万人,占同口径职工总数的95%以上;城镇私营企业从业人员有一半以上签订了劳动合同;乡村集体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有2300万人。

事实劳动关系大量存在,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劳动法律意识淡漠,劳动者处于弱者地位外,也与劳动法律政策的不协调有关。

例如,在劳动者处于弱者地位的条件下,强调双方协商一致,无异于赋予用人单位的单方自由。

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用劳务合同代替劳动合同,以逃避承担相应的劳动法律责任。

现行劳动法律政策对用人单位的用工自主权和用工形式也缺乏有效监督管理。

总的来看,劳动合同在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存在一些先天不足和设计缺陷,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劳资集体协商工资制度的实施范围和力度非常有限。

据全国总工会统计,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从2001年开始推行后,截至2003年底,全国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协议的企业仅有29.31万个,覆盖职工3579万人,且这项制度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一些不确定的外部条件,而不是谈判主体特别是劳工或工会一方的力量。

电大《政府经济学》(形考测试题及答案)

电大《政府经济学》(形考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一般来说,政府经济(D社会公共权力)。

2、我们大致可以认为,(C亚当•斯密3、政府经济的目的是(A满足社会公共需要)1、我们通常所说的“帕累托效率”C完全竞争2、在现实经济生活中,(B垄断竞争3、在市场经济运行中,(B交易信息的充分性4、1998年以来我们国家实施C 更注重社会公平5、下列产品的生产和提供不具D 微软的offi C e系统6、市场的不完整性使得市场需要A保险市场7、在我们国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C政府机构控制8、下列不属于市场失灵的领域的有D个人生活用品1、公共物品的消费具有两个最基B非竞争D非排他2、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D 供给量偏低价格偏高3、一般来说下列产品不属于公共物D火车票4、西方财政学理论中著名的“灯塔理论”,C效用的不5、公共物品的提供过程,不可A 搭便车现象6、著名的经济学家科斯的“灯塔”理论C公共物品也可以由私7、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A消费的非竞争性8、下列经济学家中不认为公共物品B科斯9、混合物品的特征是兼备公共物品和私人B混合提供方式1、政府经济学中,外部效应的研究B市场行为2、下列行为不属于外部效应D 政府腐败行为3、下列行为具有生产的外部经济性特征D兴修水利4、下列行为具有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性的是C公共场所吸烟5、最早研究外部效应的经济学家是D英国经济学家庇古6、外部效应存在外部正效应和外部负效应两种C罚款或收税7、科斯定理的前提性假设是A交易成本为零或很低8、下列属于科斯定理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方法的是C市场交易9、目前在环境保护领域应用最广泛、最典型A庇古税和庇古补贴1、在政府经济活动领域,大部分的决策C政治程序2、公共选择理论是由著名经济学家A詹姆斯•布坎南3、多数裁定的选择,是指要通过一个方案B二分之一4、对于一个公共产品提供量有高、中、低三种选择,A、B、C三个人偏好如下:对A而言是高>中>低;对于B而言是低>高>中;对于C而言是中>低>高。

政府经济学形考任务作业1—4

政府经济学形考任务作业1—4

形考任务作业1政府经济学作业1 题目:什么是政府经济?如何理解政府经济? 形式:小组讨论(个人事先准备与集体讨论相结2012年电大行政管理(本科)政府经济学1-4作业及答案请大家帮帮忙!政府经济学作业1题目:什么是政府经济?如何理解政府经济?形式:小组讨论(个人事先准备与集体讨论相结合)。

要求:每一位学员都提前交讨论提纲,提纲包括以下内容:1,联系实际的例子。

2,个人的讨论提纲。

3,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

就是这本作业的所有答案,有人知道么......政府经济的主体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各级政府.即狭义的政府,也就是国家行政机构.政府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主体,其行为与企业、个人相比,存在根本区别.企业、个人经济行为是追求私人利润的最大化,而政府经济以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政府经济活动是市场政府经济供求平衡的重要条件,如从市场主体角度分析,则政府是市场上最大的买主,一定时期内政府采购总额、采购商品和劳务的结构,对市场供求关系具有重要影响.政府经济的客体政府经济的客体是参与部分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分配,并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企业、个人经济活动,是从事商品和劳务的生产和供给,而政府经济是以财政收支为核心,实质上是一种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宏观管理.政府机构不直接创造任何物质财富,政府财政收入来自企业和个人缴纳的税收,构成支出所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财政集中的财力多少.政府经济的形式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政府收入、政府支出以及宏观经济管理.与企业、个人等微观经济活动不同,政府经济是以组织财政收入、安排财政支出的方式进行资源配置,履行政府职责,并以收支为基础开展宏观管理,即对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过程进行有效调控.政府经济的依据与企业、个人等微观经济相比,政府经济的依据是社会公共权力.政府之所以能够强制地、无场地、固定地征收税收等收入,满足其支出需要,就是因为政府是公共权力机关,掌政府经济握着法律等强制手段,对违规者予以处罚,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政府经济的目的政府经济活动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通过教材有关章节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活动就是为了解决企业、个人不能或不能有效解决的问题,克服市场缺陷,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于企业、个人的生产经营活动目的有根本区别.编辑本段政府经济学通过对政府经活动的描述,人们就可以概括政府经济学的基本含义.即政府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管理规律的学科.任何一门学科,必须有其独立的研究对象,政府经济学也不例外.研究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管理,就使政府经济学与其他政府经济经济学科产生了明显的分野.一般认为,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以后,政府经济学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当代政府经济学,无论学科体系,还是研究方法,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学习方法政府经济学的学习方法政府经济学属应用经济学范畴,既有对政府经济活动的理论概括,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研究政府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为政府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以及规章制度建设提供理论依据.而不同国家政府所面临的政治经济环境,以及一国政府在不同时期所承担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都存在巨大差异.因此,政府经济学的学习方法,除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方法论以外,需要强调政府经济以下具体方法: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法,就要求政府经济学的学习,一方面,能够运用政府经学基本原理,分析政府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现象,就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思路与方法,以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政府经济活动实践,进一步检验理论的正确性,以校正和发展理论,实现理论创新,在更高层次上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2、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是经济学研究和学习常用的方法.实证经济分析的任务,是回答经济运行中“是什么”的问题,而规范经分析,是解决经济运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3、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就要求在政府经济学的学习中有广阔的视野,能够从政府经济的过去、现在,把握其未来发展趋势,并进行相应的理论概括.经济现象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各类以政府为主体的经济现象,比比皆是.政府经济活动,不仅关系到政府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政府职能的实现,而且涉及广大企事业单位,成千上万家庭和个人的切身利益.在开放条件下,一国政府的经济活动,还会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产生影响.政府经济不仅为政治家、外交家、经济学家所关心,而且是社会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各阶层关注的焦点.现代政府经济活动,涉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是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利益.各级政府及其公务人员,需要充分认识政府经济在市场体系中的地位,把握政府经济运行规律,履行政府职责,开展各项公共管理活动,努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形考任务作业2以“政府支出”为主题,撰写一篇小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府经济学》形考作业2参考答案时间:学习完教材第三至第五章之后。

题目与形式:理论联系实际撰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小论文。

考核要求:1、在分析特殊利益集团对公共选择的影响这一范围内,选择一个具有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大小适当的论文题目。

2、综合运用相关理论、方法和知识。

3、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可以查阅有关文献,可以到网上搜索资料,但必须注明资料来源。

凡资料详实、来源清楚的至少可以得及格分;凡资料不实,来源不清的为不及格。

4、不得抄袭,抄袭者成绩为不及格。

答题提示:结合教材P第四章节。

例文1:中国社会利益集团影响地方政府决策的内容:从媒体公开报道的有关利益集团活动的案例,以及笔者经实地调研所获得的材料看中国利益集团对地方政府决策的影响,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地方政府干部人事任免地方政府机关的职位本身,不仅是一些利益集团试图获取的重要资源,也是实现其他利益的重要途径。

因此,利益集团影响地方政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影响干部人事的任免决策。

一些地方实力派人物,或因经济实力,或因人脉关系,或两者兼而有之,对地方基层政府的干部人事安排,也有着重要影响力。

如据笔者参与的某课题组调研获悉,南方某市区有两位“大名鼎鼎”的区人大代表,分别是其所在居委会的主任及居委会所属股份公司的董事长,是典型的地方实力派人物。

基于地缘、血缘和共同的经济利益,他们所在的每个居委会及公司,都是一个特殊的利益集团,而这两位区人大代表,就是其所在利益集团的代言人。

由于长期在当地基层任职,有较高的地方声望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由于其是当地“土著”代表,能影响较多的区人大代表,因而他们常常能够影响、乃至左右该区的党政干部人事任免,甚至能够左右处级重要干部人事任免。

一名接受访谈的干部曾指出:“区里的干部一般不敢随便得罪他们,不能说他们有能力想让谁上谁就能上,但他们确有能力在需要由区人大通过投票决定干部任用时,不想让谁上谁就上不成,该区党政领导均对他们礼让三分”。

2)地方政府公共投资地方政府为市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等所进行的公共投资决策,是一些利益集团竞相角逐的重要领域。

有些利益集团,总是想方设法要求建设对自己有利的政府公共投资项目(公园、道路、桥梁等城市基础设施),或是这些项目的规划(规模、选址等)更符合自己的利益。

如在一些大中型城市,由汽车及其配件制造商、经销商、汽车消费者群体等共同形成的利益集团,就可能极力要求所在地方政府,调整城市规划思路,加快城市道路、停车厂等基础设施建设,斥巨资为汽车修造二环、三环乃至四环、五环等道路工程等。

3)地方政府财政资金分配由地方政府财政部门负责的财政资金分配预算决策,也是一些利益集团竞相角逐的重要领域。

地方政府财政部门,在编制财政预算计划时,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形,即各部门、各单位都强调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或通过主管领导打招呼,或借助上级文件依据,或通过编制发展规划等,争取获得尽可能多的财政预算资金。

这是政府内客观存在的特殊利益集团(各部门或单位都有自身的特殊利益,都可以视为利益集团),影响地方政府财政资金分配决策的典型。

4)地方政府财政税收不少地方企业或企业集团,除了采用作假帐逃税、偷税、漏税等非法手段谋取利益外,还往往与地方政府税务部门公开“讨价还价”,争取少交税。

一些实力强大的企业(集团),甚至干脆要求地方政府减免税负,给以税收优待,否则便扬言迁址公司。

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也常常不得不许诺和出台一些税收优惠政策。

由一些纳税较多的从业职员组成的专业团体,也可能向地方政府税收决策施加影响。

例如,据笔者调研得知,按照国家现行政策规定,南方某市从2001年起,要比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税项目,对执业律师征收个人所得税。

按此计算,执业律师40%以上的业务收入要用于纳税(营业税5.5%,个人所得税35%)。

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执业律师们通过该市律师协会,一致要求市政府减轻税赋,否则他们便考虑迁往广州、北京、上海等地执业。

为此,市司法局专门向市委、市政府报送一份紧急报告,促成政府修改了律师条例,并参照北京、上海等地的规定,将律师个人所得税核定为总收入的6%,减轻了律师税赋。

5)地方政府政策法规的制定政策法规是地方政府利益调控和分配的重要手段,也是某些特定利益诉求合法化的重要依据。

因而,对地方政策法规的制定施加影响,是利益集团实现利益目标的“高级”手段。

如围绕在中国汽车工业周围形成的两个“泛利益集团”,曾推动了不同的政策法规的制定:由汽车及其配件制造商、经销商、油品燃料经销商、汽车消费者群体(主要是运输公司和富人)、交管部门、以及为汽车工业发展进行合理性论证的专家学者等组成的“车族”利益集团,因其代表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导向,极力要求调整财税政策,特别是消费政策;有计划地实施产业调整援助政策,大力发展汽车贸易与服务业;推动地方政府出台带有地方保护色彩的汽车贸易条例、政策,取消地方性交通和车辆收费项目等。

由深受汽车污染之害的普通居民(尤其是交通要道旁居民、呼吸道病患者)、环保主义者、汽车替代品生产及其经销商、以及对(私人)汽车消费文明持保留或批判态度的专家学者等组成的“反车族”利益集团,则推动地方政府出台了旨在限制噪音污染、排放污染的管制措施,制定了有关安全、环保与节能方面的强制性标准等。

二、中国社会利益集团影响地方政府决策的方式在中国,利益集团施加影响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贿赂即利用金钱、美色及其他有价物券“买通”相关决策者。

这是目前中国非法利益集团谋求利益的重要手段,且形式隐蔽,“暗箱”操作。

一些利益集团往往通过“请客送礼、拉关系、走后门以至贿赂政府官员,使之成为自己的代言人,以便将小集团的利益取向复合到行政决策中,从而获取政策可能带来的潜在收益”。

2)个人关系网络即利用家族血缘、同学情谊、老乡情结和其它社会关系等为纽带,直接接触相关决策者。

这是中国各类利益集团,包括合法利益集团,最常用、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影响方式。

合法利益集团有时会通过正式的制度管道(如报告制度),将本集团的利益诉求输入地方政府决策中,但更多地则是通过非正式的形式(家族血缘、同学、老乡或私人情谊),直接接触相关决策者,表达其特定利益诉求。

3)说服即采用书信、电话电报、递交研究报告乃至直接造访等方式,对相关决策者进行劝说。

劝说的理由,往往不在于劝说者自身的利益,而是投其所好,分析如此这般对各方的好处。

与个人联系不同的是,说服活动是通过正式渠道、“公事公办”式进行的。

求助于“精英人物”即让本集团中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府成员或集团内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成员,代表本集团的意愿,直接有效地接近相关决策者,影响地方政府决策。

或者以人大、政协提案的形式,将本集团的利益诉求直接输入地方政府决策体系。

如据南方某市私营企业主协会秘书长向笔者参与的课题组透露,该市私营企业主协会每年都通过组织会员中的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以提案的形式,反映相关的利益要求,而且“效果比较好”。

5)通过主管部门及其领导这是目前中国合法利益集团较常用的影响方式。

一方面,合法存在的利益集团,一般都有其业务主管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它们之间存在一种事实上的上下级关系;另一方面,政府决策机构和人员又实行分管制度,分管领导既可以直接有效地接近、影响相关决策者,也可能直接参与制定政策决策。

这样,利益集团既可以通过正式的制度管道,也可以通过非正式、非制度化的渠道与方式,将本集团的利益诉求输入政府决策体系,而主管部门及其领导,既可以通过批示、批复、召开现场会、协调会、列入会议议程等形式,也可以通过“打招呼”、“写条子”等非正式形式回应利益诉求。

6)借助媒体呼吁,通过舆论间接向政府施加压力即向当地(外地、甚至境外)大众传媒(报刊、广播、电视)主动提供信息,请求其向社会广泛公开之,以争取尽可能多的民众的关注、支持或同情,从而对相关决策者形成强大压力,使本集团所面临的问题,被提上决策日程或重新考虑。

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利用互联网网络,将成为利益集团向决策者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方式。

7)利用既定的规则、惯例或者直接诉诸法律近年来,中国推行的决策听证会,正成为各相关利益集团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途径。

通过向人民法院起诉行政机关(俗称“民告官”),以使政府改变其与本集团利益目标相冲突的政府行为,这是各利益集团,尤其是民间性利益集团,经常采用的方式。

8)施压性集体行动这种方式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在政府机关及主管部门门前聚集、静坐、请愿,集体上访,游行示威,非法举行集会游行,围堵和冲击党政机关、甚至打伤政府工作人员等。

近年来,施压性集体行动有日益增多趋势。

以集体上访为例,2000年,全国31个省(区、市)县级以上党政信访部门,受理的群众集体上访批次、人次分别比1995年上升2.8倍和2.6倍。

2000年,国家信访局受理的群众集体上访批次和人次,分别比上年上升36.8%和45.5%,2001年,同比又上升36.4%和38.7%。

同时,施压性集体行动的强度也不断提高,而且有些群体往往选择重大政治活动(如人大、政协召开两会期间)和重要节日进行这类行动,以便形成更大的社会影响力。

9)参与或操纵选举随着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客观进程,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基层民主的发展,以及党内民主的逐步推进,不同利益集团已经开始有可能通过民主选举等合法程序,参与地方的政治博弈。

这将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乡镇换届选举过程中,一些非法利益集团,可能通过暴力手段威胁选民、请吃喝拉拢选民、用金钱美色贿赂乡镇主管干部等各种非法手段,参与甚至操纵基层民主选举,给地方政治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利益集团往往并非只采用单一的方式,对地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也未必沿用上述影响方式的一种或多种。

一些利益集团可能会通过向地方政府机关捐款、捐赠交通、通讯工具等,直接或间接影响地方政府决策。

某些公益性利益集团,也可能运用物质性资助等方式,宣传自己的理念,以影响政府决策。

从总体上来讲,利益集团影响地方政府的方式,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第一,利益集团影响地方政府的方式的正式性、合法性、公开性、透明性程度不足。

第二,民间性利益集团、公共利益集团、弱势利益集团影响地方政府的资源有限,合法渠道不畅,导致它们有时被迫采用施压性集体行动。

第三,合法利益集团往往利用非制度性方式,影响地方政府,获取正当利益,也往往利用合法手段(部门立法、地方立法等)实现不当利益。

第四,一些利益集团对地方政府的渗透,往往与权力的寻租相结合,甚至直接利用基层政权的力量,来谋取本集团的特殊利益。

特别在乡村社会,与转型期的社会变革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黑恶势力团伙,往往通过各种非法手段,直接染指农村基层政权,对农村基层政权建设造成极坏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