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逻辑推理中的矛盾关系(二)

合集下载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国家历年1999—2000真题分析(演绎推理)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国家历年1999—2000真题分析(演绎推理)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国家历年1999—2000真题分析(演绎推理)行测题库:详析九年国考真题对比分析备考方向演绎推理部分(一)1999年到2008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的逻辑题题型变化呈现一个波浪式的状况。

1999年到2002年的题量都是10道,但题型在逐年丰富,难度在逐年增大。

到了2003年,题量增加到了15道,题型也达到了最丰富的水平。

而从2003年到2006年,题量依然保持在15道,可题型和难度没有太大突破。

可能正因为如此,从2007年开始,题量又恢复到了10道的水平上,题型也基本固定下来,主要的题型就是结论型、加强型和削弱型。

2008年保持了上一年的风格。

以下为199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的演绎推理部分的真题。

77.竞争是商品经济所固有的。

承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就不能排斥竞争。

商品价值的形成和实现都是在竞争中完成的。

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会出现竞争,就会有商品生产者在共同市场上的相互较量,优胜劣汰。

由上可以推出A.企业破产是商品经济中的正常现象B.先有商品经济,后有竞争,竞争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先有竞争,后有商品经济,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竞争的激烈D.计划经济中不存在竞争正确答案:A解析:既然竞争是商品经济所固有的,所以不存在商品经济和竞争先后的问题,BC是错误的;D项属于主观判断,从文中无法推断计划经济是否存在竞争;因此只能得到A选项。

79.1998年9月,德国社会民主党人施罗德击败连续执政16年之久的科尔,出任德国总理。

由此,欧盟迎来了历史上第一次德、法、英三个欧洲大国都由左派执掌政府的时代。

现在欧盟15国除西班牙和爱尔兰外均由左派单独执政或左派联合中、右派共同执政,其中11国的政府首脑是左派人士。

据此,我们可以知道:A. 在本世纪即将结束之际,世界各国的左翼政党全面得势。

B. 在欧盟中,至少有11个国家为左派单独执政。

C. 在欧盟中,右派单独或参与执政的国家不超过11个。

公务员常考各类逻辑推理题

公务员常考各类逻辑推理题

逻辑推理题的解析及答案第一章快读快解应用集锦一、条件有矛盾真假好分辨试题1:某仓库失窃,四个保管员因涉嫌而被传讯。

四人的供述如下:甲:我们四人都没作案;乙:我们中有人作案;丙:乙与丁至少有一人没作案;丁:我没作案。

如果四人中有两人说的就是真话,有两人说的就是假话,则以下哪项断定成立?( )A.说真话的就是甲与丁B.说真话的就是乙与丙C.说真话的就是甲与丙D.说真话的就是乙与丁这就是典型的利用分析矛盾解析的试题。

解析这类试题,关键要找到条件之间的逻辑矛盾,然后真假自明。

什么就是逻辑矛盾?简明地说,两个不同的断定,必有一个真,一个假。

比如:“这马就是白的”与“这马不就是白的”就构成了逻辑矛盾。

两者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

而“这马就是白的”与“这马就是黄的”就不就是逻辑矛盾。

虽然它们不能同真,但有可能都就是假的一一如果它就是一匹红色的马呢?了解了这些常识,可以利用分析矛盾的方法,解答上题。

[解析](1)四人中,两人诚实,两人说谎。

(2)甲与乙的话有矛盾!甲:我们四人都没作案;乙:我们中有人作案;可断定:甲与乙两人一个诚实一个撒谎。

剩余丙、丁两人中也必然就是一个诚实一个撒谎。

(3)假设:丁说的就是真话,那么,可推出丙说的话也真!丙:乙与丁至少有一人没作案;丁:我没作案。

显然,丁说真话不成立,于就是推出:丁说假话,丙说真话。

(4)断定了丁说假话,就推出甲说的也就是假话,乙说真话。

答案B。

即:说真话的就是乙与丙。

试题2:军训最后一天,一班学生进行实弹射击。

几位教官谈论一班的射击成绩。

张教官说:“这次军训时间太短,这个班没有人射击成绩会就是优秀。

”孙教官说:“不会吧,有几个人以前训练过,她们的射击成绩会就是优秀。

”周教官说:“我瞧班长或就是体育委员能打出优秀成绩。

”结果发现三位教官中只有一人说对了。

由此可以推出以下哪一项肯定为真?( )A.全班所有人的射击成绩都不就是优秀B.班里所有人的射击成绩都就是优秀C.班长的射击成绩就是优秀D.体育委员的射击成绩不就是优秀[解析](1)三人中只有一个说的对。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透析类比推理之逻辑关系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透析类比推理之逻辑关系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透析类比推理之逻辑关系2022国家公务员笔试备考已开始,为了帮助大家提早备考,这里特整理了,包含: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行测技巧,希望可以帮助大家顺利备考。

下面为大家分享: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透析类比推理之逻辑关系。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透析类比推理之逻辑关系在行测考试当中,判断推理是一个必考的考点。

判断推理在实际考查中有四个小版块,每个小版块一般都会考查1-3题左右。

对于这种题目很多考生往往望而生畏,觉得很纠结很难以至于无从下手。

只要我们了解每个版块具体的考查题型特征,掌握每种题型对应的思路和方法,就可以更加从容的面对。

今天,中公教育就以其中的类比推理的逻辑关系为切入点,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要想更好地解决类比推理,首先就要宏观的了解这种题目的结构和特征。

类比推理题目结构特别简单,只有题干和选项,默认要找一个选项的词项间关系和题干词项间关系最为一致的。

所以我们必须要了解题目的呈现形式(题型)、词项间的常见关系(常考考点)。

接下来用一些逻辑关系例子,让大家更直观的感受。

【例】考查形式1.两项式,A;B型美好:美妙2.三项式,A;B;C 黄金:金属:首饰3.括号式,A对于( )相当于B对于( )( )对于A相当于( )对于B以上是类比推理的考查形式,在这里注意括号式,并不能直接在题干上找出词项关系,因此这种类型需要代入选项进行斟酌。

同时,还要注意括号式前后最好是同一属性的规律。

【例】词项间关系之逻辑关系1.全同关系:两者是同一事物土豆:马铃薯西红柿:番茄话筒:麦克风一般在实际题目中呈现的往往是同一事物的别称、俗语、翻译等2.全异关系:两个概念间没有交集(所有A非B)①反对全异:黑色:白色老人:小孩东方:西方②矛盾全异:男人:女人白天:黑夜幸存者:遇难者反对全异是指两者没有交集,但是对于同一事物状态除了这两者还有其他。

公务员考试行测之逻辑判断六大题型分析-推荐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之逻辑判断六大题型分析-推荐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之逻辑判断六大题型分析逻辑判断部分一直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测查重点,一般考查10道题目,强调对逻辑关系的正确把握,综合考查考生对逻辑知识的理解、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能力。

许多考生对此感到头疼,因为逻辑判断这部分考试题目有很强的迷惑性,考生稍微不注意,很可能就掉入命题人的陷阱中。

文都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从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总结出这部分最为常考的题型主要包括六大类。

只要广大备考考生对各种题型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和集中训练,还是可以在考试中获得高分的。

一、逻辑判断类 解题关键: 矛盾关系:都是和可能不是,都不是和可能是,为矛盾关系。

特征: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即必有一真一假。

上反对关系:都是和都不是。

特征: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但是可以同假。

下反对关系:可能是和可能不是。

特征:不能同假(必有一真),但是可以同真。

从属关系:都是和可能是,都不是和可能不是。

特征:全称真则特称真,特称假则全称假。

1.性质判断推理 性质判断又称为直言命题或者直言判断,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性质判断通常由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四个要素组成。

性质判断根据量和性质共分为全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单称肯定判断和单称否定判断。

这类题目是逻辑判断中常见的考点。

【例题】通过调查得知,并非所有的个体商贩都有偷税、逃税行为。

【解析】D。

题干是第二格的三段论,聪明人只是近视眼中的一部分,我近视厉害,我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可是有可能我聪明,也有可能不聪明。

用欧拉图可以表示如下。

A是聪明人,B是近视眼人,我在B中,可能在A中,也可能不在A中,故我是否聪明不确定。

以此,犯同样错误就是D。

故答案选择D。

3.关系推理 事物或对象不仅具有各种性质,而且事物或对象之间还存在各种各样的关系。

逻辑把断定事物或对象之间存在或不存在某种关系的判断叫做关系判断。

【例题】甘蓝比菠菜更有营养。

但是,因为绿芥兰比莴苣更有营养,所以甘蓝比莴苣更有营养。

判断推理之矛盾关系解题技巧资料

判断推理之矛盾关系解题技巧资料

判断推理之矛盾关系解题技巧在历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各省市公务员考试中,判断推理一直都是考察的重点和难点,其考察形式多样,涉及内容广泛,是考生最头痛的部分。

而“矛盾”类试题在全国各地公务员考试中反复出现,更加。

解析凸显其重要性。

对于如何解这类试题,下面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快速解题技巧。

第一、明确矛盾相关的基本知识。

1、什么是逻辑矛盾?简明地说,两个不同的断定,必有一个真,一个假(不必明确哪个真、哪个假)。

比如:“这马是白的”和“这马不是白的”就构成了逻辑矛盾。

两者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

而“这马是白的”和“这马是黄的”就不是逻辑矛盾。

虽然它们不能同真,但有可能都是假的:如果它是一匹红色的马呢?2、矛盾的特性:两个矛盾的命题必然一真、一假。

那么,无论只有“一真”或只有“一假”的情况,这“一真”和“一假”都包含于矛盾命题中,其余命题的真、假就完全明确了。

如:在只有“一真的”情况下,这个“真”包含在矛盾中,其余的命题就都是假的无疑;反之亦然。

3、矛盾关系:矛盾关系一般有三种:所有是和有些非互为矛盾;所有非和有些事互为矛盾;某个是和某个非互为矛盾。

第二、分析题干。

1、分析问法。

矛盾命题的问法一般为“如果以上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是真的?”“如果几句话,只有一句是真的,那么会是?”“只有一人说假话,则可推断以下哪项断定是真的?”等。

2、找突破口。

在这类题型的考察中,根据矛盾的特性,两个矛盾的命题必然一真一假。

根据这一特性代入题干分三步走:(1)找出矛盾关系(2)撇开矛盾关系(3)根据已知确定信息推理。

掌握了这些知识方法点和,就可以用“锁定”矛盾的方法,解答上问题。

下面通过几道国家和地方的行测真题来讲解矛盾关系在解题中的应用。

1、甲、乙、丙三人中,只有一个会游泳。

甲说:“我会”,乙说:“我不会”,丙说:“甲不会”。

如果这三句话,只有一句是真的,那么会游泳的是()。

A. 甲B. 乙C. 丙D. 无法判断[解析] (1)题中“甲说‘我会’”和“丙说‘甲不会’”矛盾,必有一句真、一句假。

国家公务员 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 逻辑推理

国家公务员 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 逻辑推理

一、推断结论型此类题型的具体形式是:以题干的陈述为前提,要求在选项中选出合乎逻辑的结论或者不可能推出的结论。

此类题型通常要求直接从题干中可以推出,而不需要附加其他条件,并且推断出的结论不是在原文中直接出现的,需要通过一定的逻辑推理才能得出。

此类题型的提问方式主要有:“由此可以推出……”“由此推不出的一项是……”“从这段话中可以知道……”“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那么下述哪项断定是真的?”“如果上述信息时真实的,那么以下哪项不可能是真实的?”1.言语推理型:言语推理型类似于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型,在此不做详细的阐述,只要是对片段阅读掌握的充分,相信此类型的试题将会很容易解答。

【例题】西方宗教学的奠基人麦克斯·缨勒解释道:“宗教是一种内心的本能,或气质,它独立地、不借助感觉和理性,能使人们领悟在不同名称和各种伪装下的无限。

”把宗教解释为“独立地、不借助感觉和理性”而领悟“无限”的才能,真是高明之极。

让宗教站在“无限”上,也就一劳永逸地摆脱了科学知识的“纠缠”。

因为科学知识无论怎样发展,始终是“有限”的,那些“未被科学知识体系说明其原因的经验事实”也就永远成为“无限”——“神和上帝”的领地。

从以上文字可以推测()。

A.作者认为麦克斯的高明之处在于掌握了领悟无限的才能B.麦克斯支持“世界永远是不可知的”这样一种理论C.作者认为麦克斯解释使“无限”成了“神和上帝”的领地D.科学知识无法触及支撑宗教发展乃至繁荣的智慧核心【解析】答案为C。

A项偷换概念,麦克斯的高明之处并不在于“才能”,其高明是在于领悟了“无限”,让宗教站在“无限”上,也就一劳永逸地摆脱了科学知识的“纠缠”。

B项中的“永远”本身就犯了“绝对化”的错误,并且由题干并不能推出麦克斯支持“世界永远是不可知的”这样一种理论。

C项是正确的,题干最后一句话恰好是表述了这一意思。

D项属于无关项,题干中没有提及。

2.话语真伪型根据题目的表现形式把这类考题归结为真话假话型,这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基本质是逻辑基本规律的运用问题。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推理中的“缺一不可”――联言命题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推理中的“缺一不可”――联言命题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推理中的“缺一不可”――联言命题公务员考试中逻辑推理板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中,考查联言命题的试题也是屡见不鲜。

考题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考查联言命题:一是矛盾关系,二是推出关系。

下面由中公教育专家来带你认识联言命题。

所谓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学习一个知识,我们首先要了解它的含义。

联言命题是指判断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复合命题,标准式为“A且B”。

这个含义中我们来关注一个关键词:“同时存在”。

所谓“同时存在”即每个成分均为真,则整个联言命题为真。

比如“高富帅”,那么身高高、财富多、长相帅都要同时满足,命题整体才成立。

考试过程中,如何判断题目考查的就是联言命题?可以通过关联词来进行判断。

第一类并列关联词,如“和、且、又、与”,例句“3和5是奇数”,可简单写成标准式“3奇且5奇。

第二类转折关联词,如“但是、然而、却”,例句“我很丑,但是很温柔”,也可写成标准式“我丑且我温柔”。

第三类递进关联词,如“甚至、更、何况、而且”,例句“小红不但是舞者,而且是艺术家”,可写成标准式“红舞者且红艺术家”;第四类承接关联词,如“先···再···、首先···其次···最后···、然后”,例句“小黄结婚,然后生子”,可写成标准式“黄结婚且黄生子”。

这四类关联词中,特别关注第二类转折关联词,由其引导的句子虽然语义上有转折,但都是同时成立的,因而也算联言命题。

另外值得一说的是,标准式的写法以简单为主,同学们可灵活操作。

接下来我们了解下考试常考的联言命题考点。

先来看矛盾关系。

我们知道互为矛盾的双方必有一真一假,那么联言命题“A且B”的矛盾是什么?举个例子:某人又高又帅。

那高、帅同时满足整体才为真。

不高却帅、高却不帅、不高也不帅这三种情况下原命题都为假,所以概括为高、帅至少有一个不成立时即“不高或不帅”为原命题的矛盾。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真假话问题之矛盾法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真假话问题之矛盾法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真假话问题之矛盾法在行测考试中,判断推理中的逻辑判断题一直都是考察的重点和难点,而逻辑判断中有一类真假话题型十分典型,常用的解题方法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矛盾法。

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为大家深入分析这一方法。

矛盾是指对于同一种事物,只分为A、B两种情况,且A、B永不相交,那么就说A与B是互为矛盾的。

比如“黑与非黑,生与死”。

具有矛盾关系的双方必定为“一真一假”,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

不能同真,就是说当其中一个命题为真时,另一个命题必假;不能同假,就是说当其中一个命题为假时,另一个命题必真。

要记忆的知识点1:直言命题“所有S是P”和“有些S非P”;(全称肯定和特称否定)“所有S非P”和“有些S是P”;(全称否定和特称肯定)“某个S是P”和“某个S非P”;(单称肯定和单称否定)应用:“所有的女人都爱美”和“有些女人不爱美”是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如果“所有的女人都爱美”这一命题为真的,那么“有些女人不爱美”就一定是假的。

涉及题型中可能会像这样直接考察矛盾关系,也会在真假话问题中考察。

如:例题:教师让四名学生每人去拿一只桌球,不论什么颜色。

学生拿了球后,教师发现唯一的一只白球被拿走了,问谁拿了白球。

甲说:我没有拿白球。

乙说:是丁拿的白球。

丙说:是乙拿的白球。

丁说:白球不是我拿的。

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说的是真话,那么拿了白球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中公解析:此题答案为A。

乙和丁的话矛盾,必有一真一假。

由“只有一人说的是真话”,则甲和丙的话都为假,由甲的话为假可知甲拿了白球。

要记忆的知识点2:复言命题的矛盾关系“P且Q”和“非P或非Q”;“P或Q”和“非P且非Q”;“如果P,那么Q”和“P且非Q”;“只有P,才Q”和“非P且Q”;例题:甲乙丙丁戊5人打猎,一起射中了一只鸟。

甲说或者是我射中的,或者是丙射中的;乙说不是戊射中的;丙说如果不是丁射中的,那么一定是乙射中的;丁说既不是我射中的,也不是乙射中的;戊说既不是甲射中的,也不是丙射中的。

判断推理之矛盾关系解题技巧

判断推理之矛盾关系解题技巧

判断推理之矛盾关系解题技巧在历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各省市公务员考试中,判断推理一直都是考察的重点和难点,其考察形式多样,涉及内容广泛,是考生最头痛的部分。

而“矛盾”类试题在全国各地公务员考试中反复出现,更加。

解析凸显其重要性。

对于如何解这类试题,下面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快速解题技巧。

第一、明确矛盾相关的基本知识。

1、什么是逻辑矛盾?简明地说,两个不同的断定,必有一个真,一个假(不必明确哪个真、哪个假)。

比如:“这马是白的”和“这马不是白的”就构成了逻辑矛盾。

两者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

而“这马是白的”和“这马是黄的”就不是逻辑矛盾。

虽然它们不能同真,但有可能都是假的:如果它是一匹红色的马呢?2、矛盾的特性:两个矛盾的命题必然一真、一假。

那么,无论只有“一真”或只有“一假”的情况,这“一真”和“一假”都包含于矛盾命题中,其余命题的真、假就完全明确了。

如:在只有“一真的”情况下,这个“真”包含在矛盾中,其余的命题就都是假的无疑;反之亦然。

3、矛盾关系:矛盾关系一般有三种:所有是和有些非互为矛盾;所有非和有些事互为矛盾;某个是和某个非互为矛盾。

第二、分析题干。

1、分析问法。

矛盾命题的问法一般为“如果以上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是真的?”“如果几句话,只有一句是真的,那么会是?”“只有一人说假话,则可推断以下哪项断定是真的?”等。

2、找突破口。

在这类题型的考察中,根据矛盾的特性,两个矛盾的命题必然一真一假。

根据这一特性代入题干分三步走:(1)找出矛盾关系(2)撇开矛盾关系(3)根据已知确定信息推理。

掌握了这些知识方法点和,就可以用“锁定”矛盾的方法,解答上问题。

下面通过几道国家和地方的行测真题来讲解矛盾关系在解题中的应用。

1、甲、乙、丙三人中,只有一个会游泳。

甲说:“我会”,乙说:“我不会”,丙说:“甲不会”。

如果这三句话,只有一句是真的,那么会游泳的是()。

A. 甲B. 乙C. 丙D. 无法判断[解析] (1)题中“甲说‘我会’”和“丙说‘甲不会’”矛盾,必有一句真、一句假。

公务员笔试矛盾关系——不等式问题

公务员笔试矛盾关系——不等式问题

公务员笔试矛盾关系——不等式问题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崔隽矛盾关系是行测考试逻辑判断部分必然性推理的重要概念,一个命题的矛盾,就是除了它本身外其他所有情况的总和。

这个定义除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还可以在一些涉及不等式关系的矛盾型题目中应用。

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例题来介绍。

【例1】副校长:“我主张王老师和邱老师中至多有一人可以被推荐为国家级教学名师候选人。

”校长:“我不同意。

”以下哪项最准确地表达了校长的意见?A.王老师和邱老师都不可以被推荐B.王老师和邱老师至少有一人可以被推荐C.王老师和邱老师都可以被推荐D.如果王老师可以被推荐,则邱老师也可以【答案】C。

解析:题干中校长不同意副校长的意见,说明校长的意见是副校长所说命题的矛盾命题。

副校长说的“至多有一人可以被推荐”可以表示为“≤1”,其矛盾应该是“>1”,而题干中一共就两人,所以二人都可以被推荐。

【例2】某班同学举行毕业20周年聚会,王宁说班里有同学不能参加。

班长说:“我看513宿舍秋菊、阿春、秀秀和楠楠最多有两人能参加。

”如果班长说对了,以下哪必定为假?A.秋菊、阿春、秀秀和楠楠四人中有两人能参加B.秋菊、阿春、秀秀和楠楠四人都不能参加C.秋菊、阿春、秀秀和楠楠四人都能参加D.如果秋菊、阿春都参加,那么秀秀和楠楠也都能参加【答案】C。

解析:题干中班长说的“最多有两人能参加”,可以用不等式表达为“≤2”,题目问哪项必为假,即选择题干的矛盾命题,应该是“>2”,所以选项中符合“>2”的只有C项。

这两个题目本质上都是对矛盾的考察,但是不属于常规的求矛盾。

对于题目中出现“至多”、“至少”这样的字眼,可以先用不等式表达出来,再求其矛盾命题。

这就要求考生在做题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对于特定矛盾关系的简单记忆,而要深刻理解矛盾的定义,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国家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类比推理)模拟试卷3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类比推理)模拟试卷3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类比推理)模拟试卷3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3. 判断推理判断推理类比推理先给出一组或多组相关的词,要求你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

1.刀:屠夫:肉A.相机:记者:摄影B.剪刀:裁缝:布料C.粉笔:老师:黑板D.法律:法官:犯人正确答案:B解析:屠夫用刀切肉,裁缝用剪刀剪布料。

2.红茶:发酵:保健A.丝绸:染色:收藏B.玉镯:磨制:装饰C.石油:蒸馏:燃烧D.中药:采摘:治病正确答案:B解析:红茶具有保健的作用,排除A、C。

茶叶经过发酵后成为红茶,玉石经过磨制后成为玉镯。

草药采摘后不能直接成为中药,排除D。

3.春夏秋冬:四季A.喜怒哀乐:情绪B.赤橙黄绿:颜色C.早中晚:一天D.东南西北:四方正确答案:D解析:春夏秋冬构成了全部四季。

东南西北构成了全部四方。

4.身份证:身份A.毕业证:学位B.房产证:房屋C.结婚证:配偶D.执业证:资格正确答案:D解析:身份证是对身份的证明;执业证是对资格的证明。

A项中学位由学位证来证明,B项房屋不是抽象概念。

5.B超:超声波:诊断A.雷达:天线:探测B.冰箱:制冷剂:冷藏C.相机:底片:摄影D.电脑:显示屏:工作正确答案:B解析:B超的诊断功能利用了超声波的特性:冰箱的冷藏功能利用制冷剂的特性。

其他选项都不存在这一关系。

因此答案为B。

6.前瞻:预见:回溯A.标新立异:特立独行:循规蹈矩B.犬牙交错:参差不齐:顺理成章C.墨守成规:井然有序:纷乱如麻D.深谋远虑:未雨绸缪:鼠目寸光正确答案:D解析:前瞻和回溯是反义关系,预见表示前瞻的一种可能结果。

深谋远虑和鼠目寸光是反义关系,未雨绸缪表示深谋远虑的一种可能结果。

故答案选D。

7.窑:陶瓷A.学校:学生B.烤箱:面包C.砖场:砖D.整数:自然数正确答案:B解析:前者是烧制场所,后者是产品。

只有B项符合。

C项砖场是放置砖的场所而非烧制场所。

8.X光片:骨折A.卫星云图:降雨B.科普图书:知识C.电子导航:路线D.饮食习惯:健康正确答案:A解析:通过X光片可以判定是否骨折;利用卫星云图可以预测是否降雨。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类比推理十大关系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类比推理十大关系
以上就是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类比推理所包含的十大关系总结,希望考生能够熟记,并且灵活运用到平时的解题过程中;同时也希望考生在日后的练习中多做总结和规律,努力提高类比推理的答题正确率。
9.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是一个事物发生导致另一个事物发生的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前因后果无疑。因果关系有必然因果关系,非学术场合,其逻辑属性与充分条件关系类似,不赘述例证。此外,还有或然因果关系。指事物间的原因和结果存在某种联系,但不充分也不必要。如:“地震∶海啸”;“雷电∶山火”;“读大学∶赚大钱”等。再者,还有反变因果关系,如:“阳光∶黑暗”。“反变”是对概念的断定或否定后而形成的因果联系。(1)有阳光,就必然不黑暗。(2)没有阳光,是否黑暗不能确定。(可以有灯光、烛光等)。(3)黑暗就是没有阳光。(4)不黑暗,是否有阳光不能确定。在具体分析中,要辨别其中某个概念一旦反变,两者要具有必然(充分)因果关系的性质。上例中“有阳光,就必然不黑暗”就变化为具有必然因果关系的属性。但是,如果变化为“没有阳光就黑暗”显然是谬误。
5.互补关系
互补关系不同于并列关系,它是指两个相互组合才能构成一个整体或者一个完整的事物或现象的关系。比如我们常见的“羽毛球和羽毛球拍”、“网球和网球拍”、“秤杆和秤砣”等等,如果只存在一个词语或者事物的话,那么对于实现它的整体功能是没有意义的,只有两个事物或者词语相互组合才能构成一个整体,不然就不可能实现其存在的价值或者功能。
10.充分条件关系(逆向必要)
很多时候所给的两个词语或事物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可以逆转的映射关系,而是可以由前者必然性的得出后者,但这种必然关系却并不一定是可逆的。当然,有的老师随便把它归为因果或属性等关系,但这并不能概括全部,所以才有必要向大家阐述这种关系。如手术与消毒.正向看,手术一定要求消毒,但是反过来消毒的并不仅仅是手术。

公务员行测考试判断推理模块解读

公务员行测考试判断推理模块解读

公务员行测考试判定推理模块解读又是一年备考时,多年来教学进程中发觉,很多同学在备考进程中抓不住重点,不知道怎样才能高效的复习。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公务员行测考试判定推理模块解读,期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公务员行测考试判定推理模块解读一、逻辑判定(一) 必定性推理必定性推理重点考察真谎话问题、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和朴素逻辑1. 真谎话问题:真谎话问题主要思路是①找矛盾关系;②没矛盾关系,找反对关系;③既没矛盾关系,也没反对关系,需要进行假定法去做。

真谎话问题是逻辑判定中比较基础的题型,期望同学们一定要多加掌控。

2. 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假言命题推理规则的题目一直是省考、国考考察的重点,需要考生们不仅要掌控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A→B为真,若A真,则B真;若B假,则A假)。

还需要把联言命题和选言命题的相干知识点进行掌控,使考生们能够镇定的应对综合推理的题型。

3. 朴素逻辑:朴素逻辑是近几年考试中比较重点考察的题型,作答朴素逻辑的题目,关键要找好题目的突破口,包括肯定项和关联项。

同时要结合解题的方法,排除法、假定法等。

需要考生们多加练习,保证做题效率和做题正确率。

(二) 可能性推理可能性推理包括了5种题型,削弱型、加强型、说明型、评判型、结论型。

其中削弱型和加强型一直是考察的重点1. 削弱型题目:削弱型题目需要考生们掌控一样削弱型题目的答题方法:加上一个条件使结论不成立,如果同时显现几个选项同时能削弱的情形下,需要结协力度比较去做。

2.加强型题目:加强型题目需要考生们掌控一样加强型和隐含假定型题目的做题方法:加上一个条件使题干结论成立,如果同时显现几个选项同时都能加强的情形下,需要结协力度比较去做。

另外的三种题型:说明型,评判型和结论型题目比较简单,大家只要分析好题目,掌控好答题方法就可以有很好的准确率。

二、定义判定:1.题型类别:主要考核单定义和多定义为主2.知识点考核:考核法律、经济、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需要考生对于学科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知道能力。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类比推理中的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类比推理中的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吉林华图每天为大家整理发布大量备考资料、考试资讯,请大家时刻关注吉林华图官网/进行查看。

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类比推理一般都会以10道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不是很大,但是不是很好拿分,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做大量的练习。

类比推理的备考重点在于词项间关系的掌握,尽可能多地了解词项间的各种关系,公务员考试中的类比推理题目比较常见的是给出一对相关的词,要求通过观察分析,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对与之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

类比推理的出题形式有二元推理、三元推理和四词推理三种,其考查的本质是二元关系,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在此针对类比推理的二元关系中的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做一个详细的讲解,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矛盾关系矛盾关系是指两个词在意义和立场上完全相反和对立的关系,指对立的两种情况,没有第三种情况存在,非此即彼,非彼即此。

比如“生”和“死”,不是“生”一定是“死”。

用集合图形来表示的话如下图:非A即B的关系,A与B穷尽了整个集合。

一、反对关系反对关系是指在对立的两种情况之外,还存在其他情况,非此不一定彼,非彼不一定此。

比如“黑色”和“白色”。

不是“黑色”,不一定就是“白色”。

因为还有其他颜色的情况存在。

用集合图形来表示的话如下图:吉林公务员面试交流275513529 国家公务员考试交流群:190938202了A和B这两种情况之外,还有C这种情况。

【例1】白天:黑夜A、男人:女人B、高山:大海C、白色:黑色D、老人:小孩【答案】A#p#副标题#e#【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矛盾关系,白天和黑天是一对矛盾关系,不是白天就是黑天,不可能存在第三种情况。

A项,男人和女人也是矛盾关系。

B项,高山和大海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不是矛盾关系是反对关系。

C项,除了白色和黑色之外还有别的颜色,也是反对关系。

D项,除了老人和小孩之外还有青年这么一种情况,也是反对关系。

【例2】火炬:蜡烛A、中药:草药B、矿石:煤炭C、棉布:丝绸D、扇子:蚊香【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反对关系,火炬和蜡烛都可以照明,除了火炬和蜡烛之外还有其他可以照明的,比如灯泡。

国家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笔记整理)

国家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笔记整理)

11基本要求:题型要全面技巧要协调命题惯性要可持续基本题型:图形推理(图形推理)逻辑判断(文字推理)类比推理(文字推理)定义判断(文字判断)事件排序(在国考里已经不考)第一部分:图形推理1.考察观察、抽象和推理能力形式:推理路线的变化实质:数量、位置、样式2.观察:观察事物的特征抽象:抽象事物的本质推理:推理事物的预期3.图形推理形式题型:(1)空间重构类:——平面组成型——折叠图形型——线条组成型——拼合图形型(2)规律推理类:——类比推理型——对比推理型——坐标推理型推理路线:横行、竖列、对角线;S型、O型(适用中间全黑或全白)、G型;4.总结:(1)形式上的变化,其本质上是推理路线的变化(如5+1或九宫圆):——5+1:可以拆成一串、对比(135/246)、前3后2即33组合等几种推理路线(即5个一串;三个一组(有两种,即135/246和33组合))——九宫圆:可以拆成横行、竖列、对角线;S型、O型(适用中间全黑或全白)、G型等几种推理路线(即3(3个分组)+3(3个一串))(2)规律推理类:一幅图给出性质,多幅图给出规律(数量变化、位置变化、样式的变化)实质上的变化,只有三种:即数量、位置、样式★规律推理类(一)数量规律推理类:1.题目特点:各图元素凌乱(看见乱,则需要数数量,数什么的数量,点线角面素)局部元素数量明显变化数量类型:点、线、角、面、素(元素的个数或种类)(1).点:——交点:切点、割点(两条线得点,要么相切要么相割)端点:出头点(一条线的点)——做题按顺序来,先数点;数点可以单数切点啊、割点啊、出头点啊,看有规律么。

如果没有的话,可以两两结合相加减等来数(即数所有的交点),从而发现规律(2).线:——线段:有起点有拐点的笔画:有起点有终点的(有数笔画的数量、有一笔画能画完等情况)——一笔画问题:奇点的个数为0或2的连通的图形可以一笔画其中,当从某点能引出偶数条线时,我们定义该点位偶点。

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试题带答案

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试题带答案

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试题带答案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试题(一)1、亚里士多德学院的门口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不懂逻辑者不得入内。

这天,来了一群人,他们都是懂逻辑的人。

如果牌子上的话得到准确的理解和严格的执行,那么以下诸断定中,只有一项是真的。

这一真的断定是()。

A、他们可能不会被允许进入B、他们一定不会被允许进入C、他们一定会被允许进入D、他们不可能被允许进入2、美国科学家研究动物冬眠的原因,从正在冬眠的黄鼠身上抽血分别注射到两只已经脱离了冬眠的黄鼠的腿静脉中,并放入7℃冷房中,几天后,这两只脱离冬眠的黄鼠又进入了冬眠。

同年六月,又从这两只黄鼠身上抽血注射到三只处于活动期的黄鼠腿静脉中,这时虽已是夏季,但这三只活动期的黄鼠又进入了冬眠。

同年七月,又从这三只黄鼠身上抽血注射到五只处于活动期的黄鼠的腿静脉中,结果那五只黄鼠也进入冬眠。

他们还从冬眠旱獭身上抽血注射到活动期的黄鼠的腿静脉中,结果黄鼠也进入了冬眠。

由此可以得出哪个结论( )A、美国科学家破坏动物冬眠的规律是不人道的做法B、黄鼠的冬眠期很长C、活动期动物被注射冬眠动物的血,就能进入冬眠D、旱獭和黄鼠的血液不会引起排斥反应3、经过破译敌人的密码,已经知道香蕉苹果大鸭梨的意思是星期三秘密进攻,苹果甘蔗水蜜桃的意思是执行秘密计划,广柑香蕉西红柿的意思是星期三的胜利属于我们,那么大鸭梨的意思是( )。

A、秘密B、星期三C、进攻D、执行4、甲、乙、丙、丁四个人同时竞争一个就业职位,他们四人中只能有一个人获得该职位。

在面试结束时,他们四个人对该次面试的结果进行了预测:甲说:我这次肯定得不到这个职位; 乙说:我估计这个职位应该是丁获得; 丙说:乙的口才最好,乙肯定能得到这个职位; 丁说:乙的说法没有任何根据。

假定四人中只有一个说对了,那么到底谁能获得这个职位( )A、甲B、乙C、丙D、丁5、某地的人们为了保护鹿群,消灭了所有的狼,但是,由于鹿不能长时间奔跑,体质开始下降,数量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这就是著名的狼鹿效应。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行测真假推理矛盾关系公式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行测真假推理矛盾关系公式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假推理矛盾关系公式在行测逻辑判断的真假推理中,矛盾关系的第四种表现形式是:A→B与A且(—B)互为矛盾关系,即A→B=—[A且(—B)]。

按照徳摩根等价命题去括号可知A→B=—[A且(—B)]=—A或B,即A→B=—A或B。

这个公式在解析一些表现形式较复杂的题目以及一些推导过程较难的逻辑题目时效果很显著。

例题1:某县举行文明乡镇评比,4位评委对参评的青莲乡、夏荷乡和芙蓉镇获得文明乡镇称号的可能性进行了预测。

评委甲说:“如果青莲乡能获得文明乡镇称号,那么夏荷乡和芙蓉镇也能获得此称号。

”评委乙说:“如果青莲乡和夏荷乡能获得文明乡镇称号,则芙蓉镇不能获此称号。

”评委丙说:“不管青莲乡能否获”文明乡镇“称号,夏荷乡和芙蓉镇都获得此称号是不可能的。

”评委丁说:“我看青莲乡能获得文明乡镇称号;但是,如果夏荷乡能获得此称号,则芙蓉镇不可能获此称号。

”评比结果揭晓后发现,4位评委中只有一人的预测成立。

据此,可以推出:()A、三个乡都能获得文明乡镇称号B、三个乡镇都不能获得文明乡镇称号C、青莲乡能获得文明乡镇称号,夏荷乡和芙蓉镇不能获此称号D、青莲乡不能获得文明乡镇称号,夏荷乡和芙蓉镇能获此称号解析:真假推理题目,找矛盾关系。

甲:青莲乡→夏荷乡且芙蓉镇,其矛盾命题为:青莲乡且[(—夏荷乡)或(—芙蓉镇)] 丁:青莲乡且(夏荷乡→—芙蓉镇),其等价命题为:青莲乡且[(—夏荷乡)或(—芙蓉镇)] 故甲的矛盾命题和丁的等价命题一致,所以甲丁矛盾,必有一真一假,乙丙都假。

乙:青莲乡且夏荷乡→—芙蓉镇,这是假的,则其矛盾命题为真。

其矛盾命题为:青莲乡且夏荷乡且芙蓉镇,即A。

例题2:某机关拟在全民国防教育日举办专项国防教育活动。

至于采用何种活动形式,组织者甲、乙、丙三人意见如下:甲:如果搞读书演讲、知识竞赛,那就不搞文艺演出和专题展览乙:如果不搞文艺演出和专题展览,那就搞读书演讲、知识竞赛。

丙:不搞读书演讲、知识竞赛上述三人的意见只有一个人的意见与最后结果相符合,最后结果是: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逻辑推理中的矛盾关系(二)
华图教育何晓鹏
在上篇文章中,我们详细的介绍了集合矛盾,那么接下来,我们来介绍考试中另一组常见的矛盾关系即推理矛盾:A→B与A且—B。

这一组矛盾关系对于考生来说是个难点,大家往往并不能准确的理解这组矛盾关系,并且在考试当中,在真假推理的题目中并不能准确的找到这组矛盾关系。

那么接下来华图带着大家一起来详细的了解这组矛盾关系。

对于A→B与A且—B这一组推理矛盾,我们同样那一个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解释,来帮助大家进行理解。

我们假设,甲对乙说:“如果你考上公务员,那么我就给你买辆汽车。

”在这里我们发现了,这句话中有着明显的逻辑关联词,我们就可以讲句子翻译为:考上公务员→买车。

当乙考上公务员之后,甲食言了,并没有给乙买车。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确定,甲是在骗乙。

那么,同样在这里我们发现了转折关系。

我们都知道转折关系事实上是“且”关系的替代表达方式。

所以,我们可以将这句话表述为“考上公务员且没有买车”。

我们将其中的重要信息符号化,可以写为A→B与A且—B这两中推理形式。

因此,我们可以确定,A→B与A且—B事实上属于一组矛盾关系。

同样,这组矛盾关系同样也是考试中的常见的表现形式。

因此,我们在理解之后,更重要的是如何对其进行应用。

下面我们通过一道例题,看看在考试中如何对其进行应用。

例:某煤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安全事故。

关于事故原因,甲、乙、丙、丁四位负责人有如下断定:甲:如果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设备故障,那么肯定有人违反操作规程。

乙:确实有人违反操作规程,但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不是设备故障。

丙: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确实是设备故障,但并没有人违反操作规程。

丁: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设备故障。

如果上述断定中只有一个人的断定为真,则以下断定哪一项为真?()
A.甲的断定为真,有人违反了操作规程
B.甲的断定为真,但没有人违反操作规程
C.乙的断定为真
D.丙的断定为真
这道题首先给了我们若干论断,然后根据设问可以确定这些论断有真有假,最后,让我们确定到底谁说的是真的,谁说的是假的。

我们可以确定这是一道真假推理的题目。

然后我们解题第一步骤是找出其中是否具有矛盾关系。

在这道题目中需要我们简单的进行翻译,得出来的结果为:甲:原因→违反。

乙:违反且—原因。

丙:原因且—违反。

丁:原因。

通过简单的翻译,我们可以看的出来,其中在上述论断中存在一组矛盾关系即甲与丙。

即A→B与A且—B。

那么,我们就可以确定乙与丁所述皆为错误的。

即“原因”为错误的。

也就是说A是错误的。

那么A且—B一定是错误的。

可以确定丙说的是错的。

同样,原因是错误的,违反且—原因是错误的,就可以得出结论,并没有人违反。

所以,这道题的答案便可以确定为B。

对于推理矛盾来说,在考试中是常见的表现形式,因此,河北华图(/)提醒各位考生,应当将这个知识点牢牢记住,并熟练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