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优质课件(共129张PPT)精选全文完整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优质课件(共129张PPT)精选全文完整版

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体 会其中的乐趣。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小孩子虽然还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 树荫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2)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昨晚冻结在 盆中的冰块取出来,用彩丝穿起来当钲提在手中 ,轻轻地敲打。
《田园四时杂兴(其三十一)》 朗读基调是亲切自然,前两句要读出 农家人的忙碌,后两句要读出儿童的 天真可爱。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 / 耘田 / 夜 / 绩麻, 村庄 / 儿女 / 各 / 当家。 童孙 / 未解 / 供 / 耕织, 也傍 / 桑阴 / 学 / 种瓜。
读完诗文,说说诗中描写的大人们在 干什么?小孩子又在干什么?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通过描写乡 村农民劳动的情景,表现了 人人爱劳动以及劳动 充满乐趣的思想感情 。
成人
四时田园杂
兴(其三十
一)
儿童
耕田 绩麻 勤劳 各当家 负责
未解耕织 天真、好学
学种瓜
对劳动人 民的赞美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探究读
根据朗读指导,朗读诗文,探究下列问题:
读完诗文,说说古诗描 写的是儿童在什么季节的什 么活动?
冬季里儿童玩冰。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稚子:幼小的孩子。
脱:剜。
晓:早晨。金盆脱晓冰:早晨从金属盆里把 Nhomakorabea取出来。
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形状像钟,有长柄。
诗意: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 在盘中的冰块脱下,提在手中,轻轻敲打。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磬(qìng):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 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 现在的玻璃。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优秀PPT课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优秀PPT课件

古 诗 解
读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注释
【归去】回去。 【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腔】曲调。 【信口】随口。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翻 译 : 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慢慢地 回家去,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
从“横”字可以看出牧童很顽 皮,看出了牧童非常活泼可爱。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起诗人对丰收的联想。
1 古诗三首
学习生字
xiǎo zhì 晓稚
1 古诗三首
品读欣赏
1.指名学生朗读全诗,其他同学闭眼 想象,然后找同学说一说,你眼前浮 现了怎样的场景。小组交流,说说自 己的感受。
1 古诗三首
品读欣赏
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 冻结在盆中的冰块脱下,用彩线串起, 当做银钲,提在手中,轻轻敲打,冰 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当欣赏者正 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 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 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
1 古诗三首
拓展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1 古诗三首
板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辛勤劳动赞美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天真可爱喜爱
语文1 五古年诗级三首下册
第二课时
插秧、收割、犁地、积肥……
1 古诗三首
品读赏析
③看到此情景作者会对“村庄 儿女”说些什么?
农家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 你们虽然辛苦,但生活是快乐的。
1 古诗三首
品读赏析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1 古诗三首

五年级下册第一课《神鸟》课件 PPT

五年级下册第一课《神鸟》课件 PPT
调查,把狗、猫和乌鸦打死了,等 发现错杀了,又在那儿后悔不已。
这三个故事中告诫人们
道理:处理事情要经过仔细调
查,否则会伤及无辜甚至会伤害忠 良。
学习课文第17自然段
可汗说“确实没办法捉它回家了”与课 文开头中哪句话完全不同?为什么这么说?
(1)和“我非把他捉回来不可”这 句完全不同。
确实”一词说明依尔特戈尔可汗不 得不承认神鸟的聪明,而放弃了捉神鸟。
(1)学生快速默读, 3个小故事,画出故事中 的人物、动物,抽生复述文中神鸟讲的三个故 事。 猎人错杀忠实的狗、 农妇错杀尽职的猫、 阿尔拜错杀善良的乌鸦. (2) 谈谈对他们的看法?
三种动物都具备了一些优秀的品质:狗的忠 实、猫的尽职与乌鸦的善良。可是,它们的下 场都一样,都被打死了。所以依尔特戈尔可汗 深深地被这三个动物感动了。
(2)这么大的反差说明了什么? (1)可汗富有同情心。 (2)神鸟确实聪明,它知道凡是有同情心的 人都会被这样的故事打动,一定会发出同情的 叹息声的。 (3)告诉人们:要做善良的人。
能结合全文说说神鸟聪明在哪儿吗?
①人们捉不到它 ②捉到后与人们的约定 ③用惨遭错杀的故事打动人心,使 人违背约定 ④知道有同情心的人都会被打动, 一定会叹息。
(1)神鸟的神奇之处体现在哪儿? 在课文中 画出相关的句子。
不少国家的皇帝、大臣和富翁都想得到它, 他们有的派人去捉,有的亲自出马,可是谁也 没有捉到。
“谁也没有捉到”说明神鸟聪明伶俐,突出 它的神奇。
据说,那些捉神鸟的人在山林里走来走去, 都走出一条山路来了。捉神鸟的人很多想源自着神鸟聪明伶俐的样子,全班读一读。
“好厉害的鸟哇,都说谁也捉不到它,我非 把它捉回来不可!”
这是对可汗的心理活动描写,可以看出可汗 认为再厉害的鸟他也能捉住。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优质课件(最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优质课件(最新)

初读课文 扫清障碍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 读诗,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 通顺,读流利,读出节奏。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幼稚、稚嫩
幼稚、天真的孩子以冰做玩具玩耍。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
斋。南宋诗人。他的诗歌大 多描写自然景物。他与范成 大、陆游、尤袤合称南宋 “中兴四大诗人”。
著有《诚斋集》等。
如何理解第三首诗的题目?
村晚
乡村傍晚
这是一首描写乡村傍晚风景的诗。
雷震,宋代诗
人。宋宁宗嘉定年间 进士。其诗见《宋诗 纪事》卷七十四。
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农家夏日劳动场面的描写,男耕女织
前两句诗描写了农家夏日忙碌 热烈的劳动场面,体现了村庄大 人们的繁忙生活。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儿童“学种瓜”动作生疏、笨拙
一个“学”字使儿童天真的形象 跃然纸上。不仅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 真可爱,还表现了他们从小热爱劳动。
三首诗中,你发现作者笔下的儿童们都有着怎 样的共同点呢?
纯真 可爱
诗人们是怎样写出了这些儿童的纯真可爱的呢?
学种瓜
脱晓冰
横牛背 信口吹
通过描写儿童的典型活 动,诗人向我们展现出了各 有特点的纯真可爱的儿童的 形象,诗人们对这些儿童的 喜爱之情便跃然纸上了。
改写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诗,发挥想象,把诗的内容 改写成小短文。
夏耘
夏天锄田除草。 《墨子·三辩》:“农夫春耕夏耘,秋敛冬 藏,息于聆缶之乐。”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课《草原》ppt课件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课《草原》ppt课件

鄂温克姑娘
再读课文
选择喜欢的内容,读出草原的美 丽,读出草原人民的热情,读后小组 交流。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 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 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蒙古族朋友从很远的地方前来迎接我们。
从哪些语句体会到主
客见面时那真挚的感情
用“
”线标出、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 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 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 底下,一碧千里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 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 给无边的绿毯上绣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 那么柔美,就像只用 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 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 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 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 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草原很辽阔但却美的并不空洞。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 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 那么柔美,就像只用 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 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 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 那么柔美,就像只用 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 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2019/7/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7/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草原
科尔沁草原
镶花地毯
蒙古包
雪原赛马
群马疾驰
初入草原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出初入草 原的感受。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ppt课件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ppt课件

课文解析
分析了文章的主题、结构 和语言特点。
重点词汇
讲解了本课出现的重点词 汇和短语,包括发音、释 义和用法。
学生表现评价
课堂参与度
进步与不足
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回答 问题、小组讨论等环节的积极性。
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需要 改进的地方,提供针对性的建议。
学习成果
根据学生的作业、测试和课堂表现, 评估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句子解析
修辞手法、句式特点
“她喜欢航海,喜欢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航行。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大海以人 的动作“喜欢”、“航行”,生动形象地描绘出 大海的壮丽景象。
•·
“她从各个角度反复观察,精心挑选,终于找到 了那颗最亮的星。”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 法,通过“从各个角度反复观察”、“精心挑选 ”等词语,强调了主人公对星星的认真和执着。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 课ppt课件
目 录
• 课文导读 • 课文解析 • 课堂互动 • 课后作业 • 教师总结
01
课文导读
课文背景
历史背景
介绍课文所在的历史时期,可能 的社会状况和文化氛围。
作者介绍
简要介绍课文的作者,包
概括课文的主要情节和角色关系。
主题解析
阐述课文所表达的主题或中心思想。
教学目标
01
02
03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课文 中的生字、生词和语法结 构。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技 巧。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 文素养,增强对中华文化 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02
课文解析
重点字词解析
字音字形、含义用法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课件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课件

05
课堂互动与练习
课堂互动环节设计及实施方案
01
02
03
04
提问与回答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鼓励 学生主动回答问题,促进课堂
互动。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围绕课文内 容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
与交流能力。
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增 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课堂游戏
设计有趣的课堂游戏,让学生 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提高学习
句子结构与表达方式
句子的基本结构
句子的语气
掌握主语、谓语、宾语等句子成分, 理解句子的基本构成。
理解不同语气在句子中的作用,如陈 述语气、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等。
句子的表达方式
了解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等不同 句式的表达方式,以及它们在语境中 的应用。
03
课文内容解析
课文背景介绍
01
本文是一篇记叙文,讲述了一个 关于“我”和爷爷在公园里放风 筝的故事。
本文作者通过回忆童年时代的读书生活,表达了对阅读的热爱和对 知识的渴望。
《走遍天下书为侣》
这篇文章讲述了如何将一本书读透、读精,培养同学们的阅读能力 和思考能力。
思考题设计及答案解析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01
苗苗和季羡林在对话中提到了哪些关于读书的观点?你如何理
解这些观点?
《我的长生果》
02
作者在童年时代是如何读书的?这些阅读经历对他后来的成长
汉字的书写顺序
遵循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从外到内的书写顺序。
汉字的占中原则
在书写时,要注意将汉字 写在田字格的中间位置。
词语理解与运用
词语的词性
掌握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常见 词性,了解不同词性在句子中的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人教部编版第一课古诗三首ppt课件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人教部编版第一课古诗三首ppt课件

雷震:
宋代诗人。或以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宋 宁宗嘉定年间进士。又说是南昌(今属江西)人, 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进士。其诗见《宋诗纪事》 卷七十四。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我会认
zhòu
yú n gòng
昼夜 耕耘 供品
zhì
幼稚

涟漪
多音字
gò ng
供 童孙未解供耕织。
gōng
提供
我会写
xiǎo

注意与“戈”的区别
巧记:用火“烧”, 用水“浇”,东方 日出是指“晓”。
词语解释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1.耘田:在田间锄草。 2.绩麻:把麻搓成线。 3.解:理解,懂得。 4.供:从事。 5.傍:靠近。 6.阴:树荫。
《稚子弄冰》
1.稚子:幼小的孩子。 2.金盆脱晓冰: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 来。 3.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形状像钟,有 长柄。 4.磬:一种金属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
《村晚》
1.陂:池塘。 2.漪:水中的波纹。 3.腔:曲调。 4.信口:随口。
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 式自由读诗,把古 诗读正确、读流利。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如何理解题目“四时田园杂兴”? xìng
结构梳理
景美: 草 池塘 水
山 落日 寒漪 村 晚
横牛背 人乐: 信口吹
优美恬静 天真烂漫
主题概括
《村晚》这是一首描写 乡村晚景 的诗, 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 喜爱 和 赞美 之情。
这三首诗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
儿童自在快乐的生活状态 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 充满了童真童趣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精美课件(共114张PPT)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精美课件(共114张PPT)
表达了诗人对儿童的喜爱与对田园 生活的向往之情。
童趣、孩子诗 歌来自村庄儿女日夜劳作,虽然繁忙、辛劳, 但十分快乐,孩子虽然不懂耕织,却爱学
小 做农活,也是快乐的。这样和谐、温馨的
结 劳动场面感染了诗人,让他深深地爱上了
这片土地,爱上了这里勤劳朴实的人们,
更爱上了这温馨美好的田园生活。

诵 听诵读,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昼耕田夜绩麻未解供耕织傍桑阴学种瓜农事繁忙孩童可爱天真大人勤劳孩子可爱天真四时田园杂兴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其三十一第22课时稚子弄冰宋杨万里猜读诗题猜读诗题稚子是指幼小的孩子弄是玩的意思古诗题目的意思是幼小的孩子玩冰
1 古诗三首
导入一 导入二
导入一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返回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初 读
[宋]范成大
古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ɡònɡ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ɡōnɡ:表供给; 供 ɡònɡ:表从事。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想想这首诗描写的
昼出耘田夜绩麻, 是什么季节的田园 村庄儿女各当家。 风光?从哪个词看 童孙未解供耕织, 出来的? 也傍桑阴学种瓜。 桑就是桑树,桑阴就是桑树成荫了, 当桑树成荫时,就是夏季。
个性感悟
三首古诗中的孩子各是怎样的形象?
这三首古诗都是描写童年生活的,表 现了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但相互之间 也略有不同:《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 一)》中的“童孙”天真、活泼、勤劳, 学着大人去种瓜;
《稚子弄冰》中的“稚子”以冰为钲, 充满童真与活力;
《村晚》中的“牧童”随意地吹着短笛, 无忧无虑,悠闲自得。
问题探究
读《稚子弄冰》中的诗句,你想象到 哪些美好的画面?感悟到哪些美好的情感?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件 第一单元 第一课《古诗三首》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件 第一单元 第一课《古诗三首》
一样传敲出成树玉林磬(穿)林。 响
⑷多么沮丧的孩子,冰块落到地上发出
像美玉摔忽碎作的玻声璃音碎(地)。 声
快乐也好沮丧也好,对孩子来说都是心 动神怡的最深刻的记忆。对诗人来说, 他多么羡慕这个无忧无虑、聪明可爱的 孩子啊!
一、朗读并背诵古诗《稚子弄冰》。 二、结合前面对课文内容的学习, 把《稚子弄冰》编写一个小故事。
“兀”的撇向左下
把词语和它的意思连在一 起
稚子
金属盆
弄冰
小孩子
金盆
清晨

玩冰块

取出来
钲:一种金属打 击乐器。
磬:一种打击乐器,形 状像曲尺。
玻璃古为玉名,亦称水玉,即水晶,不 是现代的玻璃。
小孩子们是从哪里 取冰的?
小孩子们是从金属 盆里取冰的。
稚子金盆脱晓 冰, 彩丝穿取当银 早晨,小孩子从金属 钲。 盆里把冰取出来,用 彩色丝线穿起来,就 像一个银钲。
人教版五年级下配统编教材
冰上乐 园
说一说,图片上的小朋友
在做什么? 滑冰车
抽冰猴
古代的小朋友在冬天怎样玩冰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二首古 诗——《稚子弄冰》。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 廷秀,号诚斋,是南宋著名大诗 人。一生写作勤奋,其诗多描写 自然景物。相传有诗二万余首, 现存诗四千二百首。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样 穿越树林,忽然,冰落在 地上发出像美玉摔碎的 破裂声。
根据句子的意思填 写诗句 ⑴多么调皮的孩子,他从金属盆里把
冰取 稚子金盆脱晓 冰
出来()。
⑵多么聪彩明丝的穿孩取子当,银他用彩丝把冰块 钲
穿起来当银锣来敲()。
⑶多么快乐的孩子,敲出的声音像玉磬

五下语文第1课ppt课件ppt课件

五下语文第1课ppt课件ppt课件

CHAPTER 06
教学反思与总结
教学收获与不足
教学收获 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知识点。
通过课堂互动和小组讨论,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有所提高。
教学收获与不足
• 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有所提高。
教学收获与不足 01
不足之处
02
在课堂互动环节,部分学生参与 度不高,需要加强引导和鼓励。
段落分析
文章共分为六个段落,每个段落都有明确的主题和内容,各段落之间联系紧密 ,逻辑清晰。
课文语言分析
语言风格
文章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 排比等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
,富有感染力。
重点语句
文章中的一些经典语句,如“盼望 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 步近了。”等,生动地描绘了春天 的景象和情感。
1. 句型:掌握本课出现的各种句型,如陈述句、疑问句 、祈使句等,能够准确判断并运用。
详细描述
2. 时态:掌握本课出现的各种时态,如一般现在时、现 在进行时等,能够准确判断并运用。
CHAPTER 03
课文分析
课文内容概述
01
02
03
主题
本课是一篇关于春天的文 章,描述了春天的美丽和 生机。
主要内容
五下语文第1课ppt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课程介绍 • 基础知识 • 课文分析 • 拓展延伸 • 课堂互动 • 教学反思与总结
CHAPTER 01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01
本课程基于五年级语文教材,针 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设 计。
02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学习语文基 础知识,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 表达能力。
对于部分知识点,学生掌握不够 扎实,需要加强巩固练习。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开学第一课 课件(共25张PPT)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开学第一课 课件(共25张PPT)
。 我的目标分数: 为了实现目标我将: 1. 2. 3.
我将和我的学习搭子 一起认真学习,一起 。用一句话来鼓励新学期的自己吧:
中华儿女也被称为龙的传人。
二、龙的文化
1.看图猜成语 要求:出示图片,根据图片上的动物,猜成语。 提示:成语中包含图片中的动物名字。

飞龙 凤凤 舞呈

龙 腾 虎 跃
二 龙 戏 珠
龙画
降 龙 伏 虎
元 龙 豪 气
龙 争 虎 斗 卧 虎 藏 龙
蛇 混 杂
龙 点

龙车
潭 虎
水 马 龙
穴龙
痛 饮
肝 凤
黄髓

屠 龙 之 技
望 子 成 龙
蛟 龙 得 水
龙 马 精 神
放 龙 入 海
老 态 龙 钟
鱼 龙 混 杂
龙 吟 虎 啸
飞 龙 在 天
龙 行 虎 步
活 龙 活 现
叶 公 好 龙
禅 世 雕 龙
笔 走 龙 蛇
龙 驭 上 宾
虎 略 龙 韬
矫 若 惊 龙
二、龙的文化
2.你能说出含有“龙”字的诗句吗?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三、解读语文
1.单元扉页 2.三大金表 3.语文园地 4.口语交际 5.单元习作
1.单元扉页
请同学们浏览目录
一共有几个单元? 几篇习作? 几次口语交际? 多少篇课文? 除上以上内容,你还发
现有哪些内容?
单元导语
(由单元导语概括单元主题)
阅读要素
(学习课文的重要任务)
习作要素
(作文)
浏览八个单元的单元导语,推测每一单元的单元主题。
词句段运用 (阅读题)

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草原》五年级下册第一课草原课文

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草原》五年级下册第一课草原课文

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草原》五年级下册第一课草原课文课件网权威发布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草原》,更多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相关信息请访问课件网。

一、复习导入,重温“风光美”1.出示课题。

2.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欣赏草原风光(图片滚动)。

3.引导在图片欣赏中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初入草原”,感受“洒脱”之美导入:“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走了一百五十里,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还是草原……”出示:“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指名读,说说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重点理解“洒脱”:(1)可换成什么词(自由、无拘无束……)(2)从哪些语句看出“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3)感受洒脱:没有红灯绿灯的障碍,没有行人车辆的拥堵,却有一路翠色欲流,尽收眼底,却有那忽飞忽落的小鸟相伴,这是令多少人向往的呀!(4)表现洒脱:你能否读出这种洒脱的感觉来。

三、深读悟情,感受“人情美”1.导入: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行车的洒脱,令人向往;而草原的民族风情,更是令人难忘。

让我们跟老舍一道,走近蒙古包,去会会蒙古同胞。

2.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思考: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的特点,你想用什么(热情好客)3.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根据学生回答,提炼板书:迎接相见款待联欢话别4.咱们试试看,在它们前面加上一些词,是不是会让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草原人民那滚烫的心呢(1)课件出示词语:激情盛情尽情深情热情(2)你能否认真读读课文,读完后,与小组的同学一起想想,把这些词语加在哪个词的前面最合适。

5.交流小结:热情迎接激情相见盛情款待尽情联欢深情话别热情迎接:(1)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这份热情(2)出示课件(理解“襟飘带舞”──师讲述:看,热情好客的草原人民,身着节日的盛装,骑着骏马,从几十里外飞奔前来迎接远方的客人,那五彩缤纷的蒙古族服装随风飘动,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课课件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课课件
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14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课理解词语理解词语渲染中国画的一种说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有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勾勒鄂温克用线条画出轮廓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和黑龙江讷河市等地主要从事蓄牧业少数从事狩猎业天边大地与天空相接的地方边际天涯15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课16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课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课17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课
4
•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 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 车来看我们的。主人们下了马,我 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 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 的语言不通,心可是一样。握手再 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 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课
1.草原
本文作者老舍,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课
1
• 老舍
• (1899年2月3日-1966
年8月24日),本名舒庆
春,字舍予,北京满族
正红旗人,原姓舒舒觉
罗氏,中国现代著名小
说家、文学家、戏剧家。
文革期间受到迫害,
1966年8月24日深夜,
老舍含冤自沉于北京西
北的太平湖畔,终年67
岁。夫人胡絜青
5
•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给到上了,奶 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 都有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一会儿,好 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敬 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 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 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有稍有点儿羞涩,来给 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 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 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学习交流
32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涯:边际。天涯:天边。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
(事情发展顺序)
草原风光图 喜迎远客图
主客联欢图
PPT学习交流
4
tǎn xuàn lè yín yū jīn tí
毯 渲勒 吟 迂 襟 蹄
mào jū xiū sè jiāo piān yá
貌 拘 羞涩 跤 偏涯
PPT学习交流
5
明朗 绿毯 渲染 勾勒 境界 低吟 回味
洒脱 迂回 鞭子 马蹄 礼貌 拘束 羞涩
那里的天比别处
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 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 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 示我满心的愉快.
PPT学习交流
9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
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 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 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 轻轻流入云际.
PPT学习交流
10
小丘柔美.
PPT学习交流
11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
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 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 上了白色的大花.
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
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
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
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道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骏大马牛和都大有牛时候静立不动,
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P限PT学乐习交趣流 。
13
在天底下,一碧 千里而并不茫茫.
PPT学习交流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
们表演了民族舞蹈。
PPT学习交流
31
热情好客
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 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 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 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主人 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 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 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 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总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拟人)
“回味”,细细地回忆,品味。草原的风光如诗如画,
有着无限乐趣,因此连静立的牛马,都似乎被陶醉了,
像人一样在享受和回味。这种拟人的写法增强了草原
风光的感染力。
PPT学习交流
23
牛 儿 陶 醉 了
.
PPT学习交流
24
景美
空气清
天空明 颜色美 线条柔
PPT学习交流
PPT学习交流
12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
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
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
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中心句) 四面都
有小丘 ,平地 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
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
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
•把河比喻成带子,写出了河的清澈 与回旋的样子,生动形象。
PPT学习交流
30
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不大一会 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
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 酒。我们回敬,主要再举杯,我们再回敬。
这时候,鄂温克姑娘戴着尖尖的帽子,既 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
(写蒙古族老乡身着节日盛装,策马疾驰,远迎来客。 把鲜艳的服饰、飞驰的骏马、飘舞的衣襟衣带比作彩虹。)
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PPT学习交流
27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 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 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 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些忽飞忽落的 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 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 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草原的辽阔,安静,河流,牛羊,马群)
PPT学习交流
28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
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至为 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这句话用数字说明草原非常的辽
阔,并且说出了在草原上行车的
好处!
PPT学习交流
29
•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迂回的, 明如玻璃的一条带子——河!
PPT学习交流
18
草原像绿毯. 羊群像白花.
PPT学习交流
19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 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 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 流,轻轻流入云际。
第一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传神
的描写出了羊的动态美。
14
天涯碧草
PPT学习交流
15
草 原 的 天 空
PPT学习交流
16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多那么么
清鲜,天空是多那么明朗 ,使我总想高歌一
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PPT学习交流
17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这句话可以看出草原绿的无边无 际,非常辽阔,但是并不是茫 茫的绿,分不清界限,而是很 有层次的绿。
25
1.自由朗读课文2—5自然段,你从哪 些句子感受内蒙古怎样的风土人情?用— —画出来。从哪些句子感受到蒙汉两族人 民之间的深情厚谊?用~~~~画出来。
PPT学习交流
26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 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 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 向我们飞过来。 (服饰的美丽、鲜艳)

原作 者


PPT学习交流
1
老舍:原名舒庆春, 字舍予,北京人。中 国现代著名小说家、 戏剧家。
《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龙须沟》《茶馆》
》选自《内蒙风光》
PPT学习交流
2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不会的 字词同桌相互交流。
2.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描绘了哪几个画面 ?
PPT学习交流
3
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描绘了哪几个画面 ?
第二句话写出了草原的美丽轻柔,用中国画
来打比方,写出了草原的静态美。
这两个句子相对比,一个是动态美,一个是
静态美,写得更加传神。突出了草原的辽阔。
PPT学习交流
20
连骏马和大牛
都有时候静立不动, 好像回味着草原的 无限乐趣.
PPT学习交流
21
PPT学习交流
22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源自摔跤 偏西 天涯 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群马疾驰
襟飘带舞
鄂温克
PPT学习交流
6
默读第一自然段回答问题:
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分别写了 哪些景物?
2.作者写出了草原怎样的特点?运用了 什么方法?
PPT学习交流
7
边听课文朗读,边思考: 课文第一自然段主要抓
住草原上的哪些景物来
描写 ?
PPT学习交流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