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文化创新的途径政治课教案

文化创新的途径政治课教案

“文化创新的途径”政治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文化创新的含义、意义和源泉。

2.引导学生探讨文化创新的途径,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文化创新的含义、意义和途径。

2.教学难点:文化创新的途径。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我国近年来在文化创新方面取得的成果,如《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创新的含义和意义。

2.新课讲解(1)文化创新的含义文化创新是指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改革、发展和创新,使文化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过程。

(2)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

文化创新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3)文化创新的源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文化创新需要立足于社会实践,关注人民群众的需求。

(4)文化创新的途径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尊重和保护传统文化,同时注入时代精神,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借鉴和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③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3.案例分析(1)案例分析:以《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分析其在文化创新方面的成功之处。

①继承传统:电影以中国传统神话故事《封神演义》为基础,讲述了哪吒与命运抗争的故事。

②推陈出新:电影对传统故事进行改编,塑造了一个性格独特、形象鲜明的哪吒形象。

③面向世界:电影采用国际化的制作团队和技术,提升了电影的观赏性和影响力。

(2)学生讨论:结合教材内容,讨论文化创新的途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文化创新的含义、意义和途径,了解了文化创新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5.2文化创新的途径 教案

5.2文化创新的途径 教案

5.2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文化创新以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2.掌握文化创新的途径和方法。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1.文化创新的概念和内涵。

2.文化创新的途径和方法。

三、教学内容1. 文化创新的概念和内涵1.1 文化创新的定义文化创新是指通过改变现存的文化观念、文化形态和文化制度,创造出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文化形象和文化产品的过程。

1.2 文化创新的重要性文化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它能促进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凝聚力、维护社会稳定以及满足人民文化需求。

2. 文化创新的途径和方法2.1 技术创新与文化创新的互动技术创新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平台。

通过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可以打破传统文化的桎梏,创造出全新的文化形式和体验。

2.2 融合创新与跨界合作文化创新需要不同领域的交叉融合和跨界合作。

例如,在文化产业中,音乐、电影、美术、设计等不同艺术形式的结合,能够创造出全新的文化产品和市场。

2.3 开放创新与共享文化资源开放创新是指允许外部参与者使用现有的文化资源,通过共享和创新,形成新的文化成果。

例如,一些开放式的文化活动和展览,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和创新。

2.4 文化创新与保护传统文化的平衡文化创新不是要抛弃传统文化,而是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推动其与现代社会的融合与发展。

保护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只有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创新才能落地生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看文化创新的相关视频片段,引发学生对文化创新的兴趣和思考。

2. 概念讲解通过讲解文化创新的定义和内涵,帮助学生理解文化创新的含义和意义。

3. 途径与方法讲解分别讲解技术创新与文化创新的互动、融合创新与跨界合作、开放创新与共享文化资源以及文化创新与保护传统文化的平衡这四种文化创新的途径与方法。

4. 探讨与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各个途径与方法的优势和不足,并结合实际例子进行深入探讨。

教学设计5:5.2 文化创新的途径

教学设计5:5.2 文化创新的途径

文化创新的途径一、课标要求汇集实例,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和发展的重要根源,阐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二、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为《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通过前面的学习探索同学们基本明确了文化的交流、传播与发展,也理解了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需要创新,文化创新的重要性。

那么,如何进行文化创新?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和落脚点。

本课内容具有很强的思想理论性,也具有很强的探索实践性。

三、学情分析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明确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所以对“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理解起来不难。

而两个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难度亦不大,但是如何通过对材料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分析的高度,并学以致用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掌握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正确把握两种错误倾向。

2、能力目标:结合具体实例初步具备正确认识和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提高自己的文化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要坚持辩证的观点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反对文化生活中的“守旧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

四、重点难点1、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2、难点: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五、设计理念教学过程中努力贯彻新课程的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通过文化创新途径的实践与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六、教法学法创设情境---问题引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总结、拓展提升。

七、教学过程。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
3.组织课堂互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关注身边的文化创新现象,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本章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形成以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文化创新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使其认识到文化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针对以上学情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探讨文化创新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重点是让学生深入理解文化创新的概念和途径,并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中。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从理论层面转化为实践层面,将文化创新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跨文化交流与合作:如中外合拍电影、国际艺术展览等。
-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如数字艺术、虚拟现实等。
3.文化创新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全民文化素养。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国际地位。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学生针对以下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4.观察日志:要求学生在一周内,记录自己身边的文化创新现象,包括事件、感受和思考。通过观察日志,学生可以更好地关注生活中的文化创新,培养对文化创新的敏感度。
5.家庭作业:请学生与家人分享本节课所学内容,讨论家庭生活中的文化创新现象,并共同完成一个文化创新项目。此作业旨在促进家校互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文化创新的魅力。
-重点:文化创新的概念、途径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课件说课稿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课件说课稿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课件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让学生掌握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3)培养学生进行文化创新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文化创新的具体实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化创新的兴趣和热情;(2)提高学生对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认识;(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追求进步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文化创新的概念及重要性(1)引入文化创新的概念;(2)阐述文化创新在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

2. 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1)批判性继承传统文化;(2)博采众长,吸收外来文化;(3)关注人民群众需求,创新文化产品;(4)发挥科技作用,推动文化创新。

3. 文化创新的具体实践(1)分析成功文化创新案例;(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文化创新;(3)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性文化设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与文化创新相关的视频片段;(2)引导学生讨论文化创新的意义。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文化创新的概念及重要性;(2)让学生分析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文化创新的具体实践;(2)分享各组找到的文化创新案例;(3)总结文化创新的途径。

4. 案例分析:(1)分析文化创新成功案例;(2)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为课堂实践环节做准备。

5. 课堂实践:(1)让学生提出创新性文化设想;(2)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3)评价学生的文化创新成果。

1. 学生对文化创新概念及重要性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文化创新基本途径的掌握情况;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展示和创新成果的积极性;4. 学生文化创新能力的提升。

五、教学资源1. 教材;2. 视频资料;3. 成功文化创新案例;4. 学生作品展示平台。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化创新的途径。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化创新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3. 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难点1. 文化创新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化创新的概念、意义和基本途径。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文化创新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文化创新的方法和技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文化创新案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教学内容1. 文化创新的概念:介绍文化创新的定义,解释文化创新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2. 文化创新的重要性:阐述文化创新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影响。

3. 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a. 继承与创新:如何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b. 吸收与融合:如何吸收外来文化,实现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c. 改革与突破:如何通过改革现有文化体制,推动文化创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创新的意义和必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文化创新的概念、重要性及基本途径。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文化创新案例,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文化创新案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文化创新的意义和途径。

6.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身专业或兴趣,选择一个文化创新项目进行实践,下节课分享成果。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文化创新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关注学生在作业中的创新成果,给予鼓励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文化创新成果展览,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文化创新的魅力。

2. 邀请文化创新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创新经验和心得。

3. 开展文化创新竞赛,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高中思想政治《文化创新的途径》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思想政治《文化创新的途径》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明确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理解“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3、在文化创新过程中要把握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二)能力目标1、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通过对文字和视频材料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

2、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意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情感,增强传承中华文化的自觉性和自信心。

2、能辨证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反对文化生活中的“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

【教学重点难点】文化创新的途径;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和小组合学相结合的“四四三”学教合一模式【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智取威虎山》精彩片段,提出问题:徐克导演怎样使《智取威虎山》如此叫好又叫座呢?导入本课——文化创新的途径。

【明确学习目标】学生齐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课任务【预习反馈】辨析: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2、文化创新要求继承传统文化。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意味着我们要广泛吸收外国文化。

4、“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指的是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

学生判断并改错,教师引导并追问,检测预习成果,为后续教学提供针对性的参考。

【课堂探究】课堂探究一:《智取威虎山3D》——幕后篇《智取威虎山3D》根据曲波小说《林海雪原》中“智取威虎山”一节改编。

因为曲波曾亲身参加剿匪,所以书中很多描写与历史具有很高重合度,主要人物也大多存在原型,如代号“203”的团参谋长少剑波的原型正是曲波本人,“小白鸽”白茹,则是曲波的战友,也是他的终生伴侣刘波,而在现代中国成为英雄代名词的杨子荣更是原名原姓登场。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文化创新日益成为各行各业所关注的重点。

文化创新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提升了人民的生活品质。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和能力。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文化创新的概念、意义,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了解文化创新的概念和意义;•掌握文化创新的途径与方法;•提升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3.1 教学内容•文化创新的概念和意义;•文化创新的途径和方法。

3.2 教学方法•多媒体课堂讲解:通过PPT、音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展示文化创新的概念和意义,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文化创新的途径和方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创新想法;•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如文化创新展、文化产品设计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文化创新案例和成果,引发学生对文化创新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文化创新的现象和问题。

4.2 理论讲解通过多媒体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文化创新的概念、意义和价值。

通过PPT 展示,结合实例解析,引导学生了解文化创新对社会进步的作用和影响。

4.3 小组讨论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个特定的文化领域,例如音乐、影视、传媒等。

要求学生从该领域的文化创新现象中找出创新的途径和方法,并进行讨论和分享。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创新想法。

4.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例如文化创新展览、文化产品设计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创新点子,进行团队合作,展示自己的文化创新成果。

在活动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支持,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创新。

4.5 总结通过小组展示和总结,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收获。

强调文化创新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五、教学评估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估:•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讨论质量等;•实践活动评估: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创新成果;•学习反思评估:要求学生撰写学习日志,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理解文化创新的一个根本途径、两个基本途径。

②理解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使学生初步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

②通过材料探究,使学生具备在合作探究中体验文化、生成认识、构建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赏析汉字、诗词和绘画等,使学生感悟文化创新必须立足社会实践;
②通过分析不同民族文化交流、借鉴和融合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优秀文化的热情,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投身于社会实践,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
教学难点: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三、【教法、学法】
教法: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学法: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法、事例分析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展示图片《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
导语:在电脑科技迅猛发展、许多人已“提笔忘字”的今天,一档于游戏中学习知识、于竞技中领略汉字、诗词之美的文化电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关注与好评。

这些电视节目不仅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符合人民群众的需求,进行了文化创新。

今天,让我们来共同探究文化创新的途径。

探究1思考:《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为什么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对于文化的发展而言,它的成功表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探究、发表意见)
教师分析:《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兔年顶呱呱》一改往日国产动画片人物造型呆板僵硬,说教味极浓的缺陷。

以幽默的语言,搞笑的剧情,鲜活的人物造型,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成为当之无愧的国产动画第一片。

由此可见,文化要想发展,要想符合人民群众的需求,就必须进行文化创新。

今天,让我们来共同探究文化创新的途径。

二、【材料讨论、探究新课】
探究2:展示《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兔年顶呱呱》的主人翁图片及其生活原型:美羊羊——生活中善良亲切和爱美之心很强的人;喜羊羊——社会上的台柱子,很重要的人物;灰太狼是社会上奸诈愚蠢的坏蛋,爱老婆孩子。

红太郎是毒辣老婆,十分凶悍。

问:这部影片中的人物来源于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学生自主探究、发表意见)
教师分析:这边影片中的人物来源于生活,这表明文化要创新,就需要立足于实践。

由此得出“文化创新离不开社会实践”的结论,具体如下:
(一)、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教师设疑:为什么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呢?(此时可让学生结合第五课第一框知识思考,从而使学生温故知新)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因为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所以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教师: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那么要想实现文化创新,我们有没有其他途径可走了呢?
三、【突破重点】
材料:《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兔年顶呱呱》之所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就是在坚持中国风格的基础上,在情节叙述上学习国外动画片的成功做法,大胆想象,无限夸张,如果再能够学习国外动画片细腻的人物形象,毫无疑问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探究3:(1)、灰太狼、喜羊羊与传统国产动画片中的狼与羊的形象有何异同?(2)、找出材料中《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获得成功的原因,这对我们进行文化创新有什么启示?
(围绕上述问题,教师将全班学生以四人一组的形式分成若干组,组织学生结合
教材进行探究。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1)、原来的狼形象:凶残、狡诈、能吃到羊,灰太狼:狡诈、爱老婆孩子、永远吃不到羊。

原来的羊形象:善良、软弱、被欺负。

喜羊羊:善良、勇敢、聪明机智。

这表明灰太狼与喜羊羊是建立在传统“狼”与“羊”形象基础上的新的“狼”与“羊”。

(2)、《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在坚持中国风格的基础上,学习了国外动画片的成功做法。

这表明进行文化创新,就需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3)、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又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具体分析如下:
(二)、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1、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分析:
具体内容: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得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得过程。

(古今、纵向)
思考:如何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分析: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

如果漠视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其民族文化的创新就会失去根基。

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社会发生了变化,我们的文化也要跟着发展。

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具体内容: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中外、横向)分析如下:
(1)、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由此可见,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2)、在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这就需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只有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才能共享世界文化创新的成果。

(3)、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基本原则。

因为永葆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都需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四、【情景设置、突破难点】
展示材料:《名人主张改革汉字》
鸦片战争之后,教育救国呼声高涨,教育改革矛头直指汉字。

梁启超等人指出,汉字的繁难是教育不能普及的原因。

谭嗣同带头呼吁废除汉字,改用拼音文字。

钱玄同强烈否定汉字,说“汉字的罪恶,如难识、难写、妨碍教育的普及、知识的传播,这是有新思想的人们都知道的”。

探究4:案例1:如废汉字,改用拼音文字,请朗读史蒂夫·乔布斯经典语录:Lingxiuhegenfengzhedequbiejiushichuangxin。

Chengjiuyifanweiyedeweiyitujingjiushireaizijideshiye。

(领袖和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创新。

成就一番伟业的唯一途径就是热爱自己的事业。


案例2:读拼音、写汉字:Fu qi
(福气?夫妻?服气?扶起?浮起?负气?…)
问:你是否赞成把方块汉字全换成字母文字?
学生发言,教师归纳:进行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具体分析如下
(三)、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1、把握两对关系——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分析:要想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就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

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要想把握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就要面向世
界、博采众长,注意到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要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取长补短,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2、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五、【板书、小结】
六、【课后巩固】
1、选择题:(1)、李时珍为了写《本草纲目》,行程万里实地考察,不仅向他人请教,更注重亲自试验。

例如,他吞服草本植物曼陀罗,直到精神恍惚、失去知觉,终于认识到这种植物的麻醉作用。

这说明( C )
A、我们应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D、我们应积极尝试不同的草本植物(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给我们的启示是( D )
①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②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过程③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所有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④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是在文化交流与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课后综合探究题:在完成本框学习后,结合我国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经验,给伦敦奥组委拟一份开幕式创新方案。

目的是延伸课堂教学的效果。

第三部分教学反思
本堂课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动漫形式,以一种材料的不同层面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探究材料、讲授新课,这样既激发同学们的创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本堂课应注意,一、要根据高中生的兴趣爱好来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收集好充分的第一手资料。

二、上课的课室要带有多媒体设备,有投影仪。

这样才能播放动画视频,才能让学生展示自己所总结的课堂小结。

才能帮助学生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使学生得到深刻的体验和感悟,从而达到新课改的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