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过敏反应及其处理

合集下载

围术期过敏性休克诊治

围术期过敏性休克诊治

临床表现: ABCDE
E-Exposure
4.血管性水肿与荨麻疹类似但是可导致深部组织水肿 ,可出现于眼睑、嘴唇有时出现在口腔与咽喉。
大多数过敏反应仅有皮肤表现而并不发展为过敏性休 克。
非全麻病人的过敏性休克表现
1.所有的过敏反应是从血压略升和胃肠平滑肌收缩 开始的,故病人可能首先表现出胃肠不适症状,如 腹痛、恶心、呕吐等; 2.继而因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痉挛引起吸气性呼吸困 难,病人表现为气促、胸闷、咳嗽、发绀。
3.感染性休克:麻醉前可出现以下症状:①体温 >38℃或<36 ℃ ②心率> 90次/分③呼吸急促, 次数超过20次/分或过度通气PaCO2 <4.3kPa④ 白细胞计数增高;
立即处理
1.遵循ABC(airway, breathing, cireulation)原则; 2.撤除一切可能的致敏因素(肌松药、抗生素 、 胶体、乳胶等); 3.寻求上级帮助,准确记录时间; 4.保证气道,需要时行气管插管,吸入纯氧; 5.低血压时,抬高患者下肢;
后续处理
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时儿童的药物使用剂量。 [氯苯那敏] 1)12岁:10mg肌注或缓慢静脉滴注。 2)6~12岁:5mg肌注或缓慢静脉滴注。 3)6月到6岁:2. 5mg肌注或缓慢静脉滴注。 4)<6月:250ug/kg肌注或缓慢静脉滴注。
过敏性休克有两大特点: 一、有休克表现,即血压骤降至 10.7/6.7kPa (80/50mmHg)以下,甚至测不出,心率升至120 次/分以上,病人出现意识障碍,轻则蒙胧,重 则昏迷。
二、在休克出现之前或同时,常有一些与过敏 相关的症状。
病因
围术期过敏反应的主要药物或物质: 1.肌松药:(50%-70%) (1)去极化肌松药:琥珀胆碱(常见43%); (2)非去极化肌松药:罗库溴铵、维库溴铵

[临床医学]围术期过敏反应

[临床医学]围术期过敏反应

胶体
明胶和右旋糖酐的致敏率大于白蛋白和羟 乙基淀粉:尿素联明胶过敏率大于改良液 体明胶。
右旋糖酐的过敏与IgG相关,可通过预先注 射右旋糖酐半抗原预防,但仍有极少数病 例发生严重过敏反应。
血制品
交叉配合试验阴性的输血病例中,约有1— 3%的患者可能发生非溶血性变态反应,与 病人的过敏体质有关。严重过敏性休克的 发生率约为1:20000~47000单位血制品。
4、血清特异性IgE抗体 推荐用于诊断NMBA、乳胶、戊硫代巴比妥
过敏,也可用于吗啡、苯哌利定、丙泊酚 过敏的检测 一般在过敏发生后数周内检测,目前也可 在过敏当时检测。 5、过敏介质释放试验 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和流式细胞分析 6、给予试验剂量 适用于局麻药、乳胶和B-内酰胺类
诱发因素
吗啡与NMBA过敏患者的IgE有强烈的交叉反应, 但是由于阿片类麻醉药是单价基团,不能与肥大 细胞上的两个IgE同时结合,所以不能引起临床症 状
皮试有助于诊断, 但特异性IgE抗体检测无意义。
局麻药:
过敏反应少,严重过敏反应在酰胺类和酯 类局麻药中均有报道,但酯类引起过敏的 可能性更大?过敏反应可能生产过程中添 加的防腐剂有关:
3、皮肤试验
是IgE介导的过敏反应的主要检测手段 皮内( IDT)或者皮肤点刺试验(SPT)常在过敏
后4—6周进行。 对NMDA和p-内酰胺类准确度最高。还可用
于对合成明胶、乳胶( SPT)、蓝色染料敏感 性的测试。不适用于对苯二氮卓类、阿片 类和巴比妥类的测试 对皮试药物的浓度及结果的准确判断要求 高,
高危人群
1、对任何一种麻醉用药过敏的患者: 2、在既往麻醉及手术中,曾发生过不能解
释的危及生命的情况者。理论上任何怀疑 发生过围术期过敏的患者术前应当完成全 面的过敏原检测。

围术期过敏反应-

围术期过敏反应-

04
案例分析
01
02
03
04
过敏源分析
根据患者情况及手术过 程中使用的药物和材料, 初步判断过敏源可能为 麻醉药或抗生素。
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实 验室检查结果,确诊为 围术期过敏反应。
治疗过程
立即给予患者抗过敏药 物治疗,同时进行生命 体征监测,患者症状逐 渐缓解。
预防措施
针对患者情况,对手术 中使用的药物和材料进 行严格筛选和控制,同 时加强围术期监测和管 理。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
制定围术期过敏反应防治指南
01
制定详细的围术期过敏反应防治指南,规范防治流程和技术标
准。
加强监管力度
02
对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的围术期过敏反应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
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完善法律法规
03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责任和义务,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
严厉惩处。
THANKS FOR WATCHING
04 围术期过敏反应的案例分 析
典型案例介绍
患者信息:患者年龄45 岁,体重70公斤,身高
175厘米,男性。
01
03 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过敏反应表现:手术后 10分钟,患者出现呼吸 急促、胸闷、全身皮肤
瘙痒等症状。
05
手术类型:冠状动脉搭 桥手术。
02
手术过程:手术历时3 小时,术中生命体征平 稳,未出现异常情况。
围术期过敏反应
目录
• 围术期过敏反应概述 • 围术期过敏反应的诊断与鉴别 • 围术期过敏反应的预防与处理 • 围术期过敏反应的案例分析 • 围术期过敏反应的预防与控制建议
01 围术期过敏反应概述

过敏反应的围术期管理

过敏反应的围术期管理

过敏反应的围术期管理要点•本章过敏反应是指所有的速发型超敏反应 ,不论潜在的免疫机制如何 ,重点强调其相似的临床表现和相同的早期处理。

•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时间进程和对治疗的反应取决于致敏原类型、给药途径和速度、患者超敏体质和健康状况。

•抗生素和乳胶导致的过敏反应发生率不断上升 , 而肌肉松弛药导致的过敏反应比例在下降。

•避免过敏相关死亡率和发病率的唯一方法是避免接触致敏原。

•术前必须全面评估患者发生超敏反应的可能性 , 并确定需要进行过敏测试的高危患者。

参见"麻醉期间过敏反应高危患者"一节。

•虽然预防性给予 H1 和(或)H2 抗组胺药及类固醇不能保证防止过敏反应 , 但它可以降低因非特异性组胺释放引起的支气管痉挛和低血压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定义过敏反应是一种严重危及生命的全身或系统性的超敏反应(Johansson 等 ,2001) 。

其特征是快速发展成危及生命的气道、呼吸和(或) 循环障碍 ,常伴有皮肤和黏膜的改变。

在欧洲变态反应学会及临床免疫学会采用的定义中(Ewan 等 ,2010) ,过敏反应指所有的速发型超敏反应 ,无论潜在的免疫机制如何 ,包括IgE和非IgE介导的反应。

该定义强调过敏反应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 ,并采取相同的早期处理。

过敏反应在进行专业测试后分为变态性和非变态性过敏反应。

变态性过敏反应由免疫机制介导 ,如 IgE、IgG或免疫复合物的补体激活。

该定义尚未被普遍接受 ,一些组织仍然使用"类过敏反应,这一术语来描述非IgE介导的反应 ,而"过敏反应,则用来描述IgE介导的反应(sampson等 ,2006)。

临床表现过敏反应可表现为低血压、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皮肤潮红、皮疹或草麻疹、支气管痉挛、血管水肿和心脏停搏。

无论潜在机制如何 , 过敏反应都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

尽管如此 , 一些研究认为变态性过敏性反应往往比非变态性过敏反应更严重。

围术期过敏反应的专家共识

围术期过敏反应的专家共识
根据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其临床表现分为4 级: I 级:仅表现为皮肤潮红、出现斑丘疹和寻麻疹; II 级:除表现皮肤症状外,出现低血压、心动过速;
呼吸困难和胃肠道症状; III 级:出现皮肤症状;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和心律
紊乱;支气管痉挛以及胃肠功能紊乱; IV 级:心脏停搏。
过敏反应是抗原抗体反应,立即引起组胺、 类胰蛋白酶、白介素、缓激肽和血小板活 化因子等炎性介质的释放;
类过敏反应不涉及免疫球蛋白的介入,无 肥大细胞激活,仅激活嗜碱粒细胞,释放 组胺,症状较轻,其约占围术期过敏反应 的40%。
过敏反应的严重性与何相关?
致敏物质的种类,致敏物质进入体内的途 径、速度和剂量密切相关;还与患者原有 疾病,特别是循环和呼吸系统的功能状态 紧密相关。
正在接受 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 酶抑制剂或椎管内阻滞的患者,发生过敏 反应都较为严重,且复苏极为困难。
一.过敏反应
围术期过敏反应的主要药物或物质为:
肌松药:首先是琥珀胆碱和罗库溴铵,其
次为泮库溴铵、维库溴铵、米库氯铵、阿 曲库铵和顺阿曲库铵。 乳胶、抗菌素、明胶、脂类局麻药、血液 制品和鱼精蛋白等;
二、临床症状
麻醉过程中发生的过敏反应大部分均有心血管系统 表现、支气管痉挛和皮肤、粘膜症状,也有部分患 者仅有其中1~2 种表现。
三.治疗
原则:一旦出现典型症状,考虑出现过敏 反应,须立即采取正确措施,稳定呼吸和 循环系统,挽救患者生命。
(一)立即停止给予可疑药物。
(二)稳定循环
1、快速输注电解质溶液,补充因毛细血管渗 漏的液体丢失,维持有效循环容量。
2、及时静注小剂量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的β2 受体激动作用可以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α 受体激动作用可以使皮肤、粘膜、内脏血管收 缩,并能兴奋心肌、增加心输出量,并使血压 上升;同时能够抑制炎性介质释放,是过敏性 休克的首选抢救药物,可静注30~50μg,

围术期过敏反应

围术期过敏反应

因此,均纳入严重过敏反应的范畴。
流行病学资料
• 澳大利亚和法国,麻醉中严重过敏反应的 发生率分别为1/10000和1/20000
• 法国研究结果表明,严重过敏反应占麻醉 相关死亡率的3% • 英国药物监控委员会报道,10%的麻醉相 关过敏反应是致死性的
流行病学资料
麻醉并发症发生率:
全麻苏醒迟缓44.8/万、气道损伤21.4/万、反流误吸9.6/万、 喉痉挛9.2/万、药物过敏反应6.6/万、牙齿损伤6.2/万、术 后呼吸抑制4.6/万、外周神经损伤4.4/万、术中心衰/肺水 肿3.2/万、围麻醉期心跳骤停2.9/万
次/分,气道压为23mmHg。
1 患者出现什么问题? 2 此时如何处理?
处理
• 停止输注抗生素 • 立即给予麻黄素20mg,无明显改善 • 随后给予肾上腺素100ug 静注,0.03~0.08ug/Kg/min 持续泵入
• 血压于10分钟后逐渐上升至105/70mmHg,心率95~100次/分
• 手术医师要求停止手术,择期安排。
表现,包括皮肤、呼吸、心血管以及消化道,严重的病例可 以导致气道完全梗阻、心血管系统衰竭,甚至死亡。
分 类
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orld Allergy Organization,WAO) 建议:
“过敏引起的严重过敏反应”(allergic anaphylaxis) 描述由IgE、IgG或免疫复合物导致的反应。
类固醇激素:在心肺复苏时使用类固醇几乎没有效果,但可能对复苏
其它药物
• 术中患者接触的很多药物都可以引起严重 过敏反应: 抑肽酶 鱼精蛋白 肝素 造影剂 染料 催产素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心血管 低血压 心血管衰竭 心动过缓 心跳骤停 支气管痉挛 皮肤症状 血管性水肿 过敏性过敏反应 (n=518),n(%) 387(74.7) 90(17.3) 264(50.8) 7(1.3) 31(5.9) 207(39.8) 374(71.9) 64(12.3) 52(19.2) 254(93.7) 21(7.7) 非过敏性过敏反应 (n=271), n(%) 92(33.9) 50(18.4) 30(11.1) 2(0.7)

围术期过敏反应及其处理PPT课件

围术期过敏反应及其处理PPT课件

France. British Journal of Anesthesia,2001;87: 549-556.
17
目前国际公认的诊断标准
予以麻醉药物后15min内出现了: 皮肤粘膜、呼吸道、循环系统临床症状中的任 意两组,且皮肤过敏试验(+),即可明确诊 断为围术期严重过敏反应[3]。
既往史及 临床表现
围术期过敏反应及其处理
1
病例分析(第一部分)
患者,女性,29岁,60kg, ASA I级,因L4-5椎间盘突出症 拟行L4-5椎间盘后路减压、融 合、内固定术。
心肺肝肾功能和各实验室 检查结果均未见异常。
无手术史、药物和食物过 敏史。
无术前用药。
2
入室后NBP 105/68 mmHg、HR 82 bpm、Sp02 95% 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溶液 10 ml/min 面罩吸纯氧(6 L/min) 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咪达唑仑2 mg、芬太尼0.1 mg、异丙酚120 mg、
➢ 24 h后转回骨科病房
5
疑 问: 1、案例中的患者对什么过敏? 2、过敏的表现是什么? 3、如何治疗围术期过敏?
6
定义
围术期过敏反应是一种严重的、危及生命的、
全身性或系统性速发型超敏反应。这种反应可以是免疫球 蛋白特异性抗体(IgE)介导的,也可以是非IgE介导的。
由IgE 介导的反应
2008版
RAST 皮肤试验
CAST
过敏反应
血清类胰 蛋白酶e C. What investigation after an anap1h8ylactic
reaction during anaesthesia? [J] Curr Opin Anaesthesiol, 2008, 21:363-368.

围术期过敏反应及其处理课件

围术期过敏反应及其处理课件
期敏反及
目 录
• 围术期过敏反应概述 • 围术期过敏反应的预防 • 围术期过敏反应的处理 • 围术期过敏反应的案例分析 • 围术期过敏反应的预防与处理展望
contents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围术期过敏反应是指在手术期间或手术后发生的过敏反应,通常由麻醉药物或 手术中的其他物质引起。
分类
根据反应的严重程度,围术期过敏反应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反应包 括皮肤瘙痒、荨麻疹等;中度反应可能包括呼吸困难、低血压等;重度反应可 能包括心跳骤停、休克等。
后续治疗和观察
持续监测生命体征、观察 过敏症状是否缓解、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等。
处理结果
过敏症状得到缓解、患者 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 等。
经验教训与总结
术前评估
对患者的过敏史进行详 细了解,对高风险患者 加强监测和预防措施。
药物选择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 择合适的麻醉和手术药 物,避免使用已知过敏
的药物。
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
围术期过敏反应的预防和治疗仍面临 许多挑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提高过敏反应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水平, 降低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和危害程度。
深入研究过敏反应的机制和病理生理 过程,为新药开发和治疗方法提供理 论支持。
THANK YOU
药物过敏筛查 对于已知过敏的药物,应在手术前进行筛查,避免使用该 药物。对于未知过敏的药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 评估,必要时进行过敏试验。
术前准备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手术计划和护理计划, 并准备好必要的药品和设备。
术中监测与处理
01
监测过敏症状
在手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症状,如出现过敏反应,
应及时处理。

围手术期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围手术期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围手术期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一、背景及目的手术是医疗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治疗方式,而手术期间出现意外情况是无法完全避免的。

为了保障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提前做好应急预案十分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围手术期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以确保手术期间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各类突发情况。

二、应急预案内容1. 应急预案制定•制定围手术期应急预案的目的和重要性•制定应急预案的相关流程和步骤•确定应急预案的组织机构及责任人2. 应急预案内容•手术前的应急准备工作•手术中的应急处理流程•手术后的应急处理工作3. 应急培训与演练•定期进行应急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实施情况三、处理流程1. 手术前的应急准备工作•检查手术室设备是否完好•检查应急药品及设备是否齐全•通知相关医护人员做好应急准备工作2. 手术中的应急处理流程•当出现患者突然意识丧失等急救情况时,立即通知主治医生并组织抢救•如遇手术器械损坏或者术中出现大出血等情况,及时调整手术方案并停止出血3. 手术后的应急处理工作•观察患者手术后情况,确保患者恢复情况良好•处理手术室后续事宜,如器械消毒等工作四、总结围手术期应急预案是医疗安全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在手术期间有效地处理各类突发情况,保证患者的安全。

因此,医护人员需要认真学习和执行应急预案,确保手术过程中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应对,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1.特殊应用场合1:手术中突发过敏反应需要增加的条款和详细说明:•应急预案内容中增加应对过敏反应的具体处理步骤•在手术前的应急准备工作中,确认过敏病史并提前准备应急药品相关问题及注意事项:•问题:患者在手术中突然出现过敏反应,如呼吸急促、皮肤红肿等症状。

•注意事项:立即停止手术进程,通知主治医生和过敏专家,给予抗过敏治疗。

解决办法:•快速停止手术,并立即给予患者抗过敏药物治疗•及时通知过敏专家参与处理,并记录过敏反应情况和处理过程2.特殊应用场合2:手术中意外器械损坏需要增加的条款和详细说明:•手术中的应急处理流程中增加意外器械损坏的紧急处理步骤•应急预案内容中增加手术室内的备用器械准备条款相关问题及注意事项:•问题:手术中器械损坏,如手术钳折断、电凝刀失灵等。

围术期过敏反应优秀课件

围术期过敏反应优秀课件

定义
超敏反应
也称变态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 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 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速发型变态反应
Ⅰ型
细胞毒型变态反应
Ⅱ型
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 Ⅲ型
迟发型变态反应
Ⅳ型
定义
过敏反应
由IgE 介导的
反应
非IgE 介导的
反应
2008版
诊断
临床表现
Scandinavia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on the diagnosis, management and follow-up of anaphylaxis during anaesthesia. Acta Anaesthesiol Scand. 2007 Jul;51(6):655-70.
临床、生物学、变 态反应学证据 ——三要素
CAST
皮肤 试验
RAST
既往史 及
临床表现
诊断
血清类胰 蛋白酶
既往病史
危险因素
对鸡蛋/大豆乳剂过敏
明胶过敏 既往全身麻醉后过敏史 多种药物过敏综合征 既往全麻史 全麻过敏的家族史 对化妆品过敏
可能过敏原
丙泊酚 人工代血浆制品 所有药物 所有药物 肌松药 所有药物 肌松药
❖ Laxenaire MC, Mertes PM. Anaphylaxis during anaesthesia. Results of a two-year survey in France. 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 2001; 87: 549–58.
❖ Association of Anaesthetists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Suspected anaphylactic reactions associated with anaesthesia, London, 2003. /pdf/Anaphylaxis.pdf ……

围术期严重过敏反应的处理

围术期严重过敏反应的处理

围术期严重过敏反应的处理围术期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处理及时得当可有效降低其死亡率及病残率。

【立即处理】严重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及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其处理应有个体差异,但目前达成共识肾上腺素应尽可能早地给予。

肾上腺素不仅是α受体激动剂,也是β受体激动剂,具有正性肌力作用和支气管扩张作用,同时减少进一步炎症介质的释放。

但前提是必须排除其他可能导致低血压或通气不能的原因,如气管导管移位。

其立即处理的原则如下:1.遵循ABC(airway,breathing,circulation)原则。

2.撤除一切可能的致敏因素(胶体、乳胶、氯己定)。

3.寻求帮助,准确记录时间。

4.保证气道,需要时行气管插管,吸入纯氧。

5.低血压时,抬高患者下肢。

6.静脉内使用肾上腺素。

初始剂量50μg (0.5ml,1∶10 000溶液)。

如果存在严重的低血压或支气管痉挛,可反复使用。

如果需要反复推注肾上腺素,可持续静脉内输注肾上腺素。

7.超大容量补液,加压快速输注0.9%生理盐水或乳酸林格液(1~4L)。

8.严重过敏反应中发生心搏骤停,其复苏遵循以下原则。

1)超大容量补液:致死性的严重过敏反应引起明显的血管扩张,需要超大容量补充。

至少建立两个静脉通道,加压输入等张晶体液(4~8L)。

2)静脉推注大剂量肾上腺素:首剂1mg,如需要3分钟后再次静脉推注1mg,需要时可采用4~10μg/min持续静脉输注。

3)抗组胺药物:没有明确证据证实其价值,但也没有证据证实其害处。

4)类固醇激素:在心肺复苏时使用类固醇几乎没有效果,但可能对复苏后的治疗有益。

5)延长CPR时间,直到严重过敏反应完全消退。

【后续处理】患者症状缓解后,后续处理的原则如下:1.静脉推注10mg氯苯那敏。

2.静脉推注200mg氢化可的松。

3.如使用了肾上腺素血压仍没有恢复,可根据麻醉医师自己的经验,选择其他的血管升压药,如间羟胺、血管加压素。

4.如患者发生持续性支气管痉挛,静脉输注沙丁胺醇(舒喘灵),如条件允许,可通过麻醉机吸入支气管扩张剂。

《围术期过敏反应及其处理》课件模板

《围术期过敏反应及其处理》课件模板
钠林格氏液20 ml/min,持续输注肾上腺素0.05~0.08 µg·kg-1·min-1, NBP升至 80-100/30-45 mmHg,HR 100~110 bpm,Sp02 96~100%, 生命体征逐渐平稳
➢ 暂停手术,转入重症监护室,持续输注肾上腺素0.05~ 0.08 µg·kg-1·min-1,NBP 90-100/50-65 mm Hg,HR 80-90 bpm
作出判断
过敏反应?

A气道 B呼吸 C循环 D残障 E暴露



诊断: ◆急性发病

敏 反
◆危及生命的气道/呼吸/循环问题 ◆通常有皮肤/皮疹等表现


◆呼救


◆平卧位

处 理
即刻处理
即刻注射肾上腺素
◆气道—呼吸—循环 ◆脱离所有可疑过敏原
性 最 重

◆静注肾上腺素


后期处理
◆补充血容量 ◆抗组胺治疗 ◆糖皮质激素
的 原
◆血管活性药物

◆β2受体激动剂
即刻处理 原则




断时 过间 敏脱 原离
上时 腺间 素应
确 保
ABC
扩 容




过敏性休克的 首选药物
肾上腺素
➢ 激动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收缩动静脉,↑血 压和冠脉充盈量,↓血管神经性水肿
➢ 激动β1受体, ↑心率和心肌收缩力 ➢ 激动β2受体,扩张支气管, ↓炎症介质释放 ➢ 提高肥大细胞和嗜碱细胞中cAMP的水平,抑
血 清 类 胰 蛋 白 酶
过敏原的诊断
RAST CAST

围手术期过敏反应ppt课件

围手术期过敏反应ppt课件
Ⅳ型变态反应
由细胞介导,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
围手术期过敏反应的诱发因素
01
02
药物过敏
如抗生素、麻醉药、造影剂等 。
食物过敏
如虾、蟹、芒果等。
03
04
感染
如病毒、细菌、寄生虫等。
其他因素
如冷热刺激、运动、精神紧张 等。
03
围手术期过敏反应的诊 断与预防
过敏反应的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
观察皮肤、呼吸、心血管等系 统的变化,如出现荨麻疹、呼
01
02
03
04
深入研究围手术期过敏反应的 发生机制,为预防和治疗提供
更为有效的方案。
探索新型药物和治疗方法在围 手术期过敏反应中的应用,提
高治疗效果。
加强围手术期过敏反应的预防 和监测,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
操作流程。
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 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围手 术期过敏反应领域的不断发展

停止过敏源
立即停止使用或接触可能导致 过敏的药物、食物或其他物质 。
通知医生
立即通知手术医生,并告知患 者情况,以便进行进一步处理 。
识别过敏反应
密切观察患者情况,一旦出现 过敏症状如呼吸困难、皮疹等 ,应立即确认并记录。
紧急处理
如患者情况严重,应立即进行 心肺复苏、吸氧等紧急处理措 施。
记录与报告
详细记录过敏反应的情况和处 理过程,并向上级报告。
过敏反应的救治措施
抗过敏药物
根据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使用抗过 敏药物如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
补充血容量
对于严重过敏反应导致低血压的患者 ,应补充血容量,维持血压稳定。
维持呼吸道通畅
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应立即进行气 管插管或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围手术期过敏反应诊治的专家共识ppt课件

围手术期过敏反应诊治的专家共识ppt课件
围手术期过敏反应 诊治的专家共识
姜晓瑞
.
一、概念 二、病理生理 三念
过敏反应指某种物质触发的威胁生命的 全身反应。
.
肌松药(首先是琥珀胆碱和罗库溴铵, 其次为泮库溴铵、维库溴铵、米库氯铵、 阿曲库铵和顺阿曲库铵)
乳胶、 抗菌素、 明胶、 脂类局麻药、 血液制品和鱼精蛋白等
(特别是循环和呼吸系统的功能状态紧密相关)
临床症状出现的早晚和涉及器官的数量
(如果症状出现非常快,皮肤症状缺失和心动过 缓,则病情严重,此时如果处理不及时,预后极 差。)
.
四、诊断
.
实验室检查 类胰蛋白酶 组胺水平 特异性抗体 6周后皮试 如为阳性即可确定为过敏反应。
.
.
出现可疑临床症状时 应除外 全脊麻、 全麻过深、 肺栓塞、 气胸、 心包填塞、 气道高敏感(支气管哮喘) 失血性休克等. 情况。
五、治疗
(一)立即停止给予可疑药物。
.
(二)稳定循环 1、补液
2、及时静注小剂量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是 过敏性休克的首选抢救药物,可静注30~50ug, 5~10min重复注射,必要时持续静脉输注1~ 10ug/min。
循环受严重抑制时还可以持续静脉输注苯肾 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和胰高血糖 素。
.
(五)抗组胺药物的联合应用:异丙嗪+雷尼替丁
.
.
.
二、病理生理
过敏反应的患者可因血管扩张、毛细血 管通透性增加、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下 降、冠状血管痉挛、心肌缺血、心肌收缩力 受损,出现心力衰竭。
还可因血管性水肿、支气管痉挛、分泌 物增加、气道阻塞,引起窒息,导致缺氧。
.
三、临床表现
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包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 统、消化系统、皮肤黏膜等的症状。根据临床表现 的严重程度,过敏反应分为4级。

围术期过敏

围术期过敏
肌肉松弛药的过敏或类过敏反应多存在交叉反应
抗过敏药物
如异丙嗪、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 类药物是临床常用的免疫抑制剂
也常用于抗过敏治疗,但其引起过敏反应,包括 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甚至过敏性休克
钙剂是用于抗过敏治疗的重要辅助药物,但也有 引起过敏性休克的报道
生物制剂
源于人血的各种制剂,如清蛋白、纤维蛋白原、凝 血酶原复合物等
发病率:21/10万,死亡率:9.8/10万 高危过敏原: 花生、核果、海鲜类食品、药品、
生物制品
发生机制
Ⅱ型:细胞毒型变态反应
是自身组织细胞表面抗原与相应抗体(IgG,IgM) 结合后,在补体、巨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下引起 细胞溶解和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应答
靶细胞是血细胞和某些组织成分,如肺基底膜和 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
手术敷料的覆盖,使皮肤的改变不易被发现 病人无意识就不能表现出过敏反应的症状 椎管内麻醉随阻滞平面的上升,出现血压下降 大多数全麻醉药物都具有扩张血管作用,可引起循
环抑制 某些麻醉药物(如吸入麻醉药或氯胺酮)可能影响
过敏反应引起的支气管痉挛的严重程度
免疫学证据和实验室检查是明确过敏反应药物的 确切依据
器官系统
清醒病人症状体征
麻醉状态下的体征
皮肤
面红,骚痒,皮疹,血管 面红,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
神经性水肿
(常被覆盖,不易发现)
呼吸系统
鼻炎,气促,喉水肿,哮 支气管痉挛,哮鸣音,Pawy增
鸣音,呼吸骤停
高, PetCO2增高、SpO2下降
心血管系统 HR增快,心律失常 BP 下降, 循环衰竭
HR增快,心律失常 BP 下降, 循环衰竭
也称为传染性变态反应:由于是针对胞内寄生菌(结 核杆菌、麻风杆菌、布氏杆菌),真菌和病毒等产 生的细胞免疫同时伴随的细胞损伤

围术期过敏性休克课件

围术期过敏性休克课件
通过以上三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对于围术期过敏性休克,预防是关键,应加强术前评估和准备;同时,医生应具备快速识 别和救治的能力,在发生过敏性休克时能够迅速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以保障患者的生命 安全。
05
围术期过敏性休克的预防与处 理培训
培训目标
掌握围术期过敏性休克的基本 概念、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特点
发病突然、病情严重、进展迅速, 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避免发 生严重后果。
发生机制
过敏原
患者对某种药物或手术中使用的 物质过敏,导致免疫系统过度反应。
抗体形成
当患者首次接触过敏原时,会产生 特异性抗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 抗体与过敏原结合,触发过敏反应。
炎症介质释放
过敏反应发生时,大量炎症介质释 放,导致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 平滑肌痉挛等病理生理改变。
遗传因素
某些基因变异可能增加患 者对过敏原的敏感性。
药物因素
抗生素
如头孢菌素、青霉素等, 常是引起药物过敏的主要 因素。
非甾体抗炎药
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 部分患者使用后可能出现 过敏反应。
麻醉药
部分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对 麻醉药过敏,导致过敏性 休克。
手术因素
手术类型
手术环境与消毒剂
涉及大型手术或器官移植等复杂手术 时,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的风险增加。
围术期过敏性休克的病 例分享和经验交流。
培训方法与考核
采用讲座、案例分析、 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 进行培训。
对不合格的医护人员 进行补考,确保培训 效果和质量。
对参加培训的医护人 员进行考核,包括理 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 核。
THANKS
感谢观看
围术期过敏性休克的案例分析

围术期严重过敏反应处理流程院内规范

围术期严重过敏反应处理流程院内规范

围术期严重过敏反应处理流程院内规范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徐军美;戴茹萍;张燕玲;刘艺平;原海燕
【期刊名称】《中南药学》
【年(卷),期】2024(22)4
【摘要】围术期严重过敏反应严重威胁手术患者生命,规范处理流程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的死亡。

我院根据相关指南和共识,从危机资源管理、风险评估、监测与识别以及救治四个维度规范了围术期严重过敏反应的处理流程,为临床医师诊治提供依据和参考。

【总页数】3页(P831-833)
【作者】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徐军美;戴茹萍;张燕玲;刘艺平;原海燕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5
【相关文献】
1.围术期罗库溴铵过敏反应的诊断与处理(附1例报告)
2.手术中严重药物过敏反应的诊断和处理(附术中过敏性休克两例报道)
3.蜂针严重过敏反应的原理与处理措施
4.规范院内严重多发伤救治体系的临床效果评价
5.依据目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交叉过敏反应研究探索相关规范化管理流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止咳药过敏史
福尔可定猜想
高 危 因 素
•挪威 •瑞典 •多克隆增强效应>>>IgE ↑ ↑ •2007年
热带水果过敏史
乳胶—水果综合征
高 危 因 素
危险因素与可能过敏原
危险因素或事件 相关物质
对鸡蛋/大豆乳剂过敏
明胶过敏 既往全麻后过敏史 多种药物过敏综合征 全麻过敏的家族史 对化妆品过敏 既往全麻史
血 清 类 胰 蛋 白 酶
过敏原的诊断
皮肤试验 血清学试验
RAST 皮肤试验 CAST
RAST IgE介导的放射性过敏原吸附试验
可证实IgE抗体的存在, 用于诊断IgE介导的严重过 敏反应特异性较高,但目前 临床上少有麻醉药物相关的 检测项目,且敏感度较差, 应用受限,仅供科研[4]。
[4] Baldo BA, Fisher MM, Pham NH. On the origin and specificity of antibodies to neuromuscular blocking (muscle relaxant) drugs: an immunochemical perspective [J]. Clin Exp Allergy, 2009, 39:325-344.
Minerva Anestesiologica, 2004, 70:285-291.
话说,奥巴马总统退休 后做了麻醉医生,偶遇 前总统克林顿先生……
老兄,听说你有 过敏史?
老弟,实不相瞒, 是安全套……
啥东西撒?
2、过敏的表现是什么? 3、如何治疗围术期过敏?
定 义
围术期过敏反应是一种严重的、危及生命的、
全身性或系统性速发型超敏反应。这种反应可以是免疫球 蛋白特异性抗体(IgE)介导的,也可以是非IgE介导的。
由IgE 介导的反应
非IgE 介导的反应
2008版
围术期常见的过敏原
发生率(%)
肌松药 天然乳胶
2周后再次安排手术
(第二部分)
对上次麻醉诱导和维持期间使用的液体和药物进行皮肤试验
分别皮下注射以下药物0.1 ml: 6%羟乙基淀粉130/0.4、 1mg/ml异丙酚、0.01mg/ml咪达唑仑、0.005mg/ml芬太尼、 1 mg/ml罗库溴铵 15 min后罗库溴铵注射部位皮丘红肿,直径超过1cm,皮肤试 验阳性,其余药物皮肤试验均为阴性
目前国际公认的诊断标准
予以麻醉药物后15min内出现了: 皮肤粘膜、呼吸道、循环系统临床症状中的任 意两组,且皮肤过敏试验(+),即可明确诊 断为围术期严重过敏反应[3]。
既往史及 临床表现
过敏反应 血清类胰 蛋白酶
RAST
皮肤试验 CAST
[3] Dewachter P, Mouton-Faivre C. What investigation after an anaphylactic reaction during anaesthesia? [J] Curr Opin Anaesthesiol, 2008, 21:363-368.
入室后NBP 105/68 mmHg、HR 82 bpm、Sp02 95% 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溶液 10 ml/min 面罩吸纯氧(6 L/min) 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咪达唑仑2 mg、芬太尼0.1 mg、异丙酚120 mg、 罗库溴铵40 mg 2 min后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VT 6~8 ml/kg,RR 12 bpm 麻醉维持:吸入2%七氟醚,持续输注异丙酚2.5mg-1〃kg-1〃min-1
机械通气15 min时,气道压骤升至30~35cm H2O,听诊双肺呼吸音粗, NBP 80/25 mmHg,HR 100 bpm 静脉注射麻黄碱12 mg NBP继续下降 静脉注射间羟胺0.5 mg后,NBP 60/23 mmHg,HR 110 bpm 皮肤潮红,发生荨麻疹及血管神经性水肿,初步诊断为过敏性休克 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00 µg、地塞米松20 mg和甲泼尼龙160 mg,静脉输注乳酸 钠林格氏液20 ml/min,持续输注肾上腺素0.05~0.08 µg〃kg-1〃min-1, NBP升至 80-100/30-45 mmHg,HR 100~110 bpm,Sp02 96~100%, 生命体征逐渐平稳
皮肤试验
依然是检测IgE介导的过敏反应的金标
准[7],通过患者皮肤上的肥大细胞与可疑
过敏原进行接触来诊断
皮内试验
点刺试验
[7] Dewachter P, Mouton-Faivre C: What investigation after an anaphylactic reaction during anaesthesia? Curr Opin Anaesthesiol 2008; 21:363–8.
高 危 因 素
既往曾有麻醉相关的严重过敏反应史[1] 合并特异性疾病,如肥大细胞病、慢性 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等[1] 化学制品过敏史
[1] Licardi G, Lobefalo G, Di Florio E, et al. Strategi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asthmatic, anaphylactic and anaphylactoid reactions dur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anesthetics and/ or contrast media [J]. Investig Allergol Clin Immunol, 2008, 18:1-11.
作出判断
过敏反应?
A气道 B呼吸 C循环 D残障 E暴露
严 重 过 敏 反 应 处 理 流 程
诊断: ◆急性发病 ◆危及生命的气道/呼吸/循环问题 ◆通常有皮肤/皮疹等表现 ◆呼救 ◆平卧位 即刻注射肾上腺素
即刻处理
◆气道—呼吸—循环 ◆脱离所有可疑过敏原 ◆静注肾上腺素
后期处理
◆补充血容量 ◆抗组胺治疗 ◆糖皮质激素 ◆血管活性药物 ◆β2受体激动剂
液体分泌增加
喉痉挛
支气管痉挛 肺内哮鸣音、湿啰音
循 环 系 统 表 现
低血压 心动过速
为在 唯 一 特 征病 。例 中 , 心 血 管 表 现
[2]
10.5%
严重心律失常
循环衰竭
[2] Laxenaire M, et al. Anaphylaxis during anesthesia. Results of 2 years survey in France. British Journal of Anesthesia,2001;87: 549-556.
CAST 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
原理:由于IgE介导和非IgE介导的两类过敏反应均可发生 嗜碱性粒细胞的脱颗粒,表达于静止嗜碱性粒细胞上的标 记分子CD63明显增加,可直接反映嗜碱性粒细胞的活化程
度,是最佳观测指标[5-6]
CAST利用上述原理,用流式细胞技术观测CD63的增加, 识别诱发过敏的药物 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前景广阔
围术期过敏反应及其处理
武汉大学 中南医院 麻醉科 2012级 硕士研究生 张怀奇 导师:王焱林 教授
病例分析
患者,女性,29岁,60kg, ASA I级,因L4-5椎间盘突出症 拟行L4-5椎间盘后路减压、融 合、内固定术。
(第一部分)
心肺肝肾功能和各实验室
检查结果均未见异常。 无手术史、药物和食物过 敏史。 无术前用药。
丙泊酚
人工代血浆制品 所有药物 所有药物 所有药物 肌松药 肌松药
麻醉药物诱发的严重过敏反应可在用药数 分钟内迅速出现,主要表现为三大系统症状:
临 床 表 现
皮肤黏膜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皮肤潮红
皮肤 黏膜 表现
各种皮疹大风团样丘疹
皮下血管神经性水肿
全身皮肤水肿
鼻、眼、咽喉粘膜水肿
呼 吸 道 表 现
吸人8%七氟醚,静脉注射瑞芬太尼20µg和琥珀胆碱100mg 行麻醉诱导;吸入3%七氟醚,静 脉 输 注 瑞 芬 太 尼 0.1~0.5µg〃kg-1〃min-1维持麻醉,未给肌松药;术中患者生 命体征平稳,顺利完成手术
结束语
至今,过敏反应无有效预防方法, 麻醉前详细询问病史,加强用药后的 观察,早期诊断,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等非常重要
12.1 8 3.7 2.7
69.2
抗生素
镇静药 胶体 阿片类镇痛药 局麻药、鱼精蛋白、抑肽酶
0
1.4
2.9 20 40 60 80
危险因素
由麻醉药物诱发的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率可达 1/3,500~1/13,000,死亡率可达6%,是围术期 风险增高的重要因素。
静脉全麻药
局部麻醉药
麻醉药
吸入全麻药
麻醉前用药
皮下注射或肌注0.5~1mg,也可用0.1~
0.5mg缓慢静注(以等渗盐水稀释到10ml),
如疗效不好,可改用4~8mg静滴(溶于5%
葡萄糖液500~1000ml)
儿童建议以0.1vg/kg 〃 min剂量给予
后期处理
抗 组 胺 糖 皮 质 激 素
血 管分析
致谢
上述内容感谢 孙大金.麻醉期间的药物过敏反应,国际麻醉与复苏杂 志, 2007, Vol28, No.5: 477-480. 赵晶.(围术期过敏反应及其处理)围术期过敏反应再认识,协和 医学杂志,2011,vol2, NO.4:380-381.
Mertes PM, Laxenaire MC. Allergy and anaphylaxis in anesthesia.
处 理 严 重 过 敏 性 最 重 要 的 原 则
即刻处理 原则
第 切一 断时 过间 敏脱 原离 和
第 肾一 上时 腺间 素应 用
确 保 A B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