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到19课培优试题(带解析)

合集下载

2019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按章节分类汇编---人教版必修三部分

2019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按章节分类汇编---人教版必修三部分

2019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按章节分类汇编(人教版)必修三部分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无)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2019全国卷Ⅱ·25)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

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王国势力强大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C.现实统治需要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解析】答案C。

选项A.B无关,排除;西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文化政策是专制政策,独尊儒术,非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故选C。

2.(2019北京文综)《诗》《书》等原是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至汉代,位列官方史书《汉书》的《艺文志》第一大部类“六艺略”。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诸子“百家争鸣”B.始皇帝焚书坑儒C.汉武帝独尊儒术D.司马迁撰《史记》第3课宋明理学1.(2019全国卷Ⅱ·26)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其体现的主旨是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解析】答案B。

2.(2019全国卷Ⅲ·25)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

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发展水平B.绘画技术进步C.政治权力干预D.儒家思想影响【解析】答案 D。

早期佛教造像应带有异域色彩,龙门石窟深受中原文化影响。

故选D。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无)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1.(2019全国卷Ⅱ·32)公元前5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原等问题。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3课后习题:第19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3课后习题:第19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含解析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19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1.1949年11月,我国成立了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最高学术领导机关和重点研究中心。

1950年8月,成立全国科联和全国科普两个全国性学术团体,并在全国建立相应的分支机构。

我国采取这些举措的目的是( )A.健全科研机关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C.促进教育发展D.服务国家建设需要,国家建立和健全科研机构,目的是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建设的需要。

故选D项。

2.“在他(钱学森)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在这一颁奖词中,“两弹”是指( )A.原子弹、氢弹B.核弹、导弹C.氢弹、导弹D.火箭弹、原子弹,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作出了发展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即“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钱学森等科学家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了杰出贡献。

故选B项。

3.高二(五)班开展探究性学习时举办了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重大科技成果展”,下面是同学们收集到的两枚烟标,它们反映了(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C.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D.中国“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70’烟标”和“‘卫星’烟标”的名称可判断,这是为了纪念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

4.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单产一般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故而其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的影响不包括( )A.它是一次技术上的革命B.它是一次农业上的革命C.解决了全球饥饿问题D.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故C项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

5.观察右图,与该图标相关的计划主要致力于( )A.发展高新技术B.增强国防力量C.解决温饱问题D.加快农业开发世纪80年代中期,根据世界高科技发展的趋势,中国提出了“863计划”,主要是发展高新技术。

最新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时测试题(全册 共103页 附答案)

最新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时测试题(全册 共103页 附答案)

最新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时测试题(全册共103页附答案)目录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课后篇巩固探究一、选择题1.一篇历史论文中指出:“蔡伦在造纸术的发明和完善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后人尊为造纸的祖师。

”这一说法()A.肯定了蔡伦是中国造纸术的唯一发明者B.可以直接印证蔡伦是古老造纸术的改进者C.旨在说明蔡伦在古代造纸术改进中的作用D.属于研究中国古代造纸术的第一手材料解析:A项说法错误,蔡伦对造纸术进行了改进,不是唯一发明者;题干中的历史论文不可以直接印证蔡伦是古老造纸术的改进者,排除B项;根据“蔡伦在造纸术的发明和完善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后人尊为造纸的祖师”,可知C项正确;D项错误,历史论文是经过作者加工过的,不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古代造纸术的第一手材料。

答案:C2.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若只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这里反映的真实情况是()A.活字印刷术效率高B.印刷数量与印刷速度成正比C.印刷数量与印刷速度成反比D.雕版印刷术麻烦解析:题干材料的意思是如果印数少的话,并不是很方便,如果印数多了的话,工作效率就极其可观了,不仅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质量和速度都得到很大的提升,故选A项。

答案:A3.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记载:“风雨晦冥时,唯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

”“一舟人命所系也”的物件对欧洲产生的影响是()A.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B.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C.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D.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解析:由“凭针盘而行”,可知“一舟人命所系也”的物件是指南针。

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故选C项。

答案:C4.唐中期有了用硝石、硫磺、木炭制成火药的方法,至唐末火药用于军事,到宋代则出现了“突火枪”等管形武器;战国时已有“司南”,后来人们用磁针制成了指南针,北宋用于航海;在印刷术方面,毕昇在唐代雕版印刷术日臻成熟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对点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对点练习(含答案)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程标准]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原因(1)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

(2)具体原因①______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

②教育和学术领域发生变化,出现了________讲学。

2.代表人物(1)道家老子和________。

(2)儒家:________、孟子和________。

(3)墨家:墨子。

(4)法家:商鞅、__________。

3.影响(1)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________________运动。

(3)“百家争鸣”是中国____________、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1.孔子创立儒学(1)政治思想:“______”为核心;强调统治者以德治民;主张“____________”,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

(2)教育思想:创办私学,主张“____________”。

2.孟子(1)把孔子的“仁”的思想发展为“________”,进一步提出了“____________”的民本思想。

(2)在伦理观上,主张“__________”,通过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

3.荀子(1)主张施政用“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到人民力量的巨大,提出____________的观点。

(3)主张“____________”,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4.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改造的影响: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____________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三、道家和法家1.道家(1)老子:①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②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______”。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我们今天称道‘百家争鸣’,大概不是也不应该是赞扬其中的一元主义妄想,而是欣赏它那些万壑争流的也就是多元的场面。

”之所以赞赏“多元的场面”是因为它( )A.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B.适应了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C.有利于文化的繁荣发展D.有利于底层民众意愿的表达2.(2018·宝鸡高二检测)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德民”。

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 )A.社会动荡矛盾尖锐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D.封建制度逐步发展3.(2018·临沂高二检测)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A.爱无差等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人之性恶”D.“性本善”4.(2018·长沙高二检测)“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

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

”材料体现出的孔子教育思想是( )A.因材施教B.不耻下问C.有教无类D.当仁不让5.(2018·中山高二检测)孙中山答日本人:“我辈之三民主义首渊源于孟子,更基于程伊川之说。

孟子实为我等民主主义之鼻祖。

”孙中山这么说主要是因为孟子主张( )A.人性本善B.舍生取义C.民贵君轻D.得道者多助6.荀子说:“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圣王之治、礼义之化,然后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据此,你认为荀子( )①主张“性恶论”②重视礼制③强调教化④主张礼法并施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7.(2018·成都高二检测)“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

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

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

”这种主张最符合下列古代哪一学派( )A.法家B.儒家C.道家D.墨家8.(2018·江苏学业水平测试)为响应党中央厉行节约的号召,许多学校加入到反对“舌尖上的浪费”的“光盘行动”中。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课下能力提升十九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课下能力提升十九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课下能力提升十九(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20世纪60年代,美国遏制中国,中苏关系恶化。

提高国防能力,保证国家安全成为当务之急。

在这个阶段,我国成功的研制出( )A.原子弹和氢弹 B.试验通信卫星C.人造地球卫星 D.“神舟”载人飞船解析:选A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故A项正确。

2.“这颗‘炸弹’更多的是一个心理武器,而不是一个军事武器,它将使中国获得一个核国家的形象和在亚洲增加威信。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有力冲击了美苏的核垄断B.中国从此迈入了核国家的行列C.中国提高了在亚洲的影响力D.世界政治格局平衡因此而打破解析:选D 从题干中的“炸弹”和“核国家”可知,材料描述的是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B、C三项符合史实;当时世界两极格局没有因此而改变,故D项不正确,符合题意。

3.2016年起,国务院决定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

首个中国航天日以“航天梦,中国梦”为主题。

下列有关中国航天成就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掌握“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B.2003年,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C.196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D.1990年,中国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解析:选B 2003年中国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故B项正确,A、C、D三项皆不符合史实。

4.1956年春,在《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工作结束时,周恩来总理特别提到了钱学森、钱三强和钱伟长的贡献,称他们为“三钱”,“三钱”的哪些贡献与《规划》的内容相关( )A.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B.“南优2号”杂交水稻C.“银河—Ⅱ号”巨型计算机D.人类基因组排列工程解析:选A “三钱”之一的钱学森被誉为我国的“导弹之父”,A项符合题意。

“南优2号”杂交水稻是由袁隆平培育成功的,C、D两项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不符合题目的时间要求,均排除。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全册练习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全册练习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基础巩固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文化教育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主要表现在( )A.贵族垄断了文化教育B.出现学术下移的现象C.官办学校在逐渐消失D.思想控制在日趋加强,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逐渐被打破,出现了私人讲学的现象,学术开始下移,思想领域日趋活跃。

但是在这一时期,官办学校仍然是教育的主体。

因此,A、C、D三项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2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 )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B.万物虚无,祸福相倚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很容易选出正确答案。

3孔子曾有短暂的从政生涯,其后他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向各国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却没被采纳。

主要是由于( )A.孔子在各诸侯国没有丝毫政治影响力B.儒家思想不适应当时各国诸侯的需要C.诸子百家的宣传使各诸侯国无所适从D.孔子来去匆匆,其宣传苍白无力,这显然不适应诸侯争霸的需要。

4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孟子的同学设计台词。

下列选项合适的是( )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B.“民贵君轻,社稷次之”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A项的“兼爱非攻”思想是墨家墨子的思想主张,排除; B项是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符合题意;C项是孔子的德治思想,不符合题意;D项是法家的法治和集权的思想主张,不符合题意。

5下列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著名论断的思想家是( )A.老子B.孔子C.荀子D.墨子,可知荀子提出了君臣之间舟水关系的论断,故选C项。

6依据所学知识,判断下表所示思想家应是( )思想基本主张家莫走极端、适可而止、以柔克刚、韬光?养晦、知足而止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子刚”与老子思想中的相互对立事物会相互转换的观点相符,故A项正确;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仁”和“礼”,与题干中的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墨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是“兼爱、非攻、尚贤”,与题干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韩非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是加强中央集权和以法治国,与题干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

【2019年整理】高中历史必修Ⅲ试卷及答案

【2019年整理】高中历史必修Ⅲ试卷及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Ⅲ)试卷及答案(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1.“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下列各家思想最能体现这种意识的是A.儒家 B.道家 C.法家D.墨家2.“孟母三迁“的故事流传至今,孟子后来成了大思想家。

下列材料体现他的思想的是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B.“仁爱待民,以德服人”C.“天道自然,无为而治”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3.一位思想家和他的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问他,山中美丽的花树,它们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与否并无关系,你认为呢?他却说:你来看此花树,它才存在;你不来时,它是不存在的。

在他们看来,花树的存在与否,全以人的主观感觉为转移。

这位思想家指的是A.庄周B.老聃 C.朱熹 D.王阳明4.“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反映的思想内核是A.存天理,灭人欲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发明本心5.某中学高中历史选修班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末清初之际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观点的根本原因”时,众说纷纭。

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 B.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社会思想上的反映 D.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反映6.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A.逐渐平民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宗教化7.与城市经济和工商业发展无关的是A. 宋代话本和词的出现B. 古代散文的发展C. 描绘市井风情的绘画作品出现D.明清小说的繁荣8.一人生活在明朝时,下列有关他的说法有可能发生的是①喜欢画年画②读了许多带插图的小说③在科举考试中用颜体书法写了一篇八股文,高中榜首④喜欢听京剧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9.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0.之所以说戊戌变法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主要原因是A.变法有群众基础 B.变法采用的是改良的形式C.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D.维新派表现了勇于献身的精神11.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其依据包括: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④宣传马克思主义,使新文化运动进入新时期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2.孙中山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人教版_高中历史必修三课后题参考答案集

人教版_高中历史必修三课后题参考答案集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学思之窗】1.这是体现人性问题的几种不同看法,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答案提示:孔子、孟子、荀子、告子对“人性”的看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性相近”、“性善论”、“性恶论”和“性无善无不善”的观点,都未能真正揭示人性的本质和内涵。

人性从客观上说,是随着人的生存环境而变化的;从主观上说,是随着人生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人有自然属性,还有社会属性。

【探究学习总结】一、本课测评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答案提示:第一,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第二,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

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

第三,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第四,在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二、学习延伸(1)探究活动第一句和第二句都是孔子的言论,分别是“只有仁的人才能去喜爱人,厌恶人。

”“做人没有仁心,如何对待礼法?做人没有仁心,如何对待乐理?”,反映了孔子“仁”的思想。

在孔子那里,“仁”是衡量一个人的基本标准,是最根本的道德规范。

第三句的意思是“关爱他人的人,人们就会爱戴他;尊敬他人的人,人们就会敬慕他。

”这一句体现了孟子的“性本善”。

第四句的意思是“对人言语友善,比布帛还温暖;对人恶语中伤,比刀剑还尖刻。

”表明荀子性恶论虽然认为人性中有恶的一面,但实际仍主张弃恶扬善。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学思之窗】想一想,汉武帝既然“独尊儒术”,为什么在他统治思想中又杂糅了一些其他学派的思想?答案提示: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因是①董仲舒的新儒学提倡“春秋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迎合了当时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的时代需要。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同步练习题(全套,含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同步练习题(全套,含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同步练习题(全套,含答案)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1单元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练习一、选择题1.孔子的教学内容,可称之为‚六艺‛。

其中‚礼‛谓天地阴阳之秩序,‚乐‛谓取得和谐。

后人学者曾评论:在孔子的哲学中,道德与音乐居于同等地位。

这表明孔子的教学特点是A.强调道德教化的功能B.注重维护等级制度C.主张严格遵守礼法D.教学与音乐相结合2.面对乱世,孔子周游列国,希望以他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但其政治理念最终破灭于现实面前,对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表述最准确的是A.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B.当时各国忙于争霸,无暇接待孔子C.孔子的儒学思想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D.孔子及其弟子都是没有实权的文人3.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所提出的‚有教无类‛思想的进步意义在于A.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B.推动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C.肯定了私学的合法性D.增加了学生成才的可能性4.2015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孔子第78代嫡孙孔维克提案建议将教师节改期到孔子诞辰日,即9月28日。

下列属于孔子教育思想的是A.民贵君轻B.无为而治C.因材施教D.兼爱非攻5.《论语•雍也第六》载: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这段记载反映了孔子教育的基本思想是A.启发诱导B.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D.有教无类6.美国物理学家卡泼勒曾将老子的哲学思想与现代物理学进行过比较,他认为‚‘道’暗示着‘场’的概念,‘气’的概念与量子‘场’的概念也有惊人的类似‛。

对卡泼勒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老子的思想为现代物理学提供了哲学框架B.老子的‚道‛的观点蕴含了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C.老子的哲学思想与量子论有相同的科学价值D.老子的思想是现代物理学发展的理论源泉7.孔子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可称为‚仁—礼社会‛,其中‚礼‛的作用是A.缓和阶级矛盾B.维护等级秩序C.建立新的社会秩序D.维护地主阶级利益8.孔子主张人在修养的过程中,来自内部的自由、自律和来自外部的他由、他律,应当是相辅相成的。

2019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到13课培优考试试题(带解析)

2019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到13课培优考试试题(带解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培优试题范围:必修三1到13课一、选择题(2分×40=80分)1.下表是不同时期浙江地方志及部分目录,下列选项与该地方志所列史实处于同一时期的是①朱熹强调格物致知,陆九渊主张发明本心②“东方的莎士比亚”关汉卿撰写《窦娥冤》③张謇提倡实业立宪、孙中山阐发三民主义④黄宗羲倡用“天下之法”取代“一人之法”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史学研究中非常注重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以下史实和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3.《史记·封禅书》曾记载“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并从五帝之舜的封禅开始叙说。

沿袭至秦汉之时,封禅逐渐成为帝王们的盛世大典。

在泰山封禅升天,与鬼神通是封禅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信号。

古代帝王封禅的主要目的是A.证明王权的合法性 B.强化以农立国的治国理念C.宣扬天人合一思想 D.确立道家学说的统治地位4.《易·贲卦·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尚书·周书·泰誓上》:“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道德经》二十五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上述材料共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A.人文精神 B.民本思想 C.天人感应 D.唯物主义5.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6.孔子在政治上认为“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在讲学和执礼时都使用洛阳雅言(周朝官方普通话)。

如《论语》所载:“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这反映出孔子A.以讲学践行政治理想 B.坚守正统的思想观念C.重视学生的礼仪教育 D.排斥社会的主流思想7.“当希腊人正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高中历史必修三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三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某人到青岛崂山旅游,看到岩石上刻有老子的《道德经》。

石刻上会出现的内容是A.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B.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2.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者共同的根本着眼点是A.压制知识分子 B.区别对待古代文化C.完善法治机制 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3.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反映出①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②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③商品经济的发展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产生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①②③④4.文艺复兴时期许多美术作品,一扫中世纪的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充满生机和活力。

主要是由于A.绘画技术的发展 B.绘画内容的改变 C.人文主义的影响 D.宗教束缚的削弱5.洛克在《政府论》中说:“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与他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上述材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A.三权分立 B.主权在民 C.民主共和 D.君主立宪6.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源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有①打电话拜年②乘公共汽车上班③在日光灯下读书④网上聊天 A.①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7.在中国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的著名学者写了下列哪篇文章A.《法俄革命之比较》 B.《敬告青年》 C.《狂人日记》 D.《文学改良刍议》8.中国教育事业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A.过渡时期B.十年探索时期C.“文革”十年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9.近代文学艺术不同派别的发展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A.政治经济生活的变化B.作家的天赋和个人的努力C.不同的阶级利益D.不同的地域特点10.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20年代的英国,你可以A.去西班牙观赏毕加索的画展 B.去德意志欣赏贝多芬的作品音乐会C.通过电视观看奥运会的比赛 D.去电影院看奥斯卡金像奖获奖电影11. 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面临着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等并存问题。

2019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到19课培优试题)

2019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到19课培优试题)

2019年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到19课培优试题高二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5分×32=48分)1.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宗法制度逐渐崩溃,“天”的权威也随之难以维持,“人”的地位日益突出。

《孝经》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周易》也提到“天地之大德曰生”,《礼记》更明确提出“人”是“天地之心”。

这反映春秋战国时期A.已具有了人文主义精神 B.儒家思想反对神权主义C.王权与神权实现了分离 D.天人合一意识尚未形成2.有学者认为,政治与伦理合而为一是先秦儒学的特质。

下列思想中能体现这一特质的是A.“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于治,合于善也”B.“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3.董仲舒断狱案例被汇编成《春秋决事比》,在两汉的司法实践中被经常引用。

有一则案例:甲没有儿子,拣了个弃婴,作为养子乙。

乙长大后杀了人,甲把乙藏起来。

如果按照当时法律,藏匿犯人要受重刑。

但《春秋》上提倡父子一方犯罪后可以互相隐藏。

董仲舒认为他们是父子关系,所以甲不能判罪。

这一案例说明,两汉时期A.儒家道德与法律地位等同B.儒家道德已经渗入法律C.法律体系儒家化最终完成D.儒家思想取得正统地位4.东汉时期,张衡提出天为鸡卵、地似卵黄的说法,王充提出自然现象和人事没有直接关系,两位思想家都缺乏后人继承他们的学说。

但太学之前树立的石碑上的六经文句,每日有众多学者前来临摹。

这主要是因为A.小农经济的自足性B.政府文化政策引导C.选官以察举制为主D.君主专制逐步加强5.从北宋起,人们谈起曹操就非常痛恨。

后来的《三国演义》里,曹操更是被看作奸臣,而刘备一直以正面人物为人们所认可。

这说明A.历史上曹操确实奸诈而又狡猾B.正统观念的影响深远C.《三国演义》的宣传深入人心D.刘备的才能胜过曹操6.据统计,明代有社学1438所,遍布城乡,其中1330所为官办,占比92.49%。

人教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练习:第19课辛亥革命(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练习:第19课辛亥革命(含答案解析)

第19课辛亥革命(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1.1904年,清廷颁布《各学堂奖励章程》,其规定:自高等小学以上,由升学或毕业考试结果分为五等,中等以上给相应翰林、进士、举人等出身奖励,并授予官职或予以升学。

这一举措意在( )A. 贯彻中体西用的宗旨B. 阻塞士人的进身之阶C. 缓解停废科举制的阻力D. 推动新式学堂的发展2.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

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述,最为正确的是()A. 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B. 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C. 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侵略势力D. 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3.孙中山先生认为“全额的生产皆为工人血汗所成”,地主收取租税是“坐享其成、分配之不当”。

对此,他谴责:“不平之事,孰有过于此者?”由此可知孙中山A. 代表工农大众的根本利益B. 主张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C. 主张享有普遍平等的民权D. 重视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4.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道:“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

”“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的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B. 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C. 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D. 中国传统文化压抑扼杀人性5.1919年,尚未成为职业革命家的毛泽东在《民众的大联合》中指出,“辛亥革命……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无关系……然而我们却有一层觉悟,知道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设的”。

毛泽东认为辛亥革命( )A.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 结束了中国的封建专制统治C. 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理念D. 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6.某同学对辛亥革命的主要史实通过画时间轴的方式呈现出来,图中①②分别为( )A.湖北军政府成立;同盟会成立B. 同盟会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C. 同盟会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D.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7.五色旗是辛亥革命中江浙地区首先使用的旗帜,设计者的理念是:“(五色旗)既可表明革命行为系为整治改造而起,非专为种族革命;又能缓和满蒙回藏各族的心理,与汉人共同努力赞助共和。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一单元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练习【含答案及解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一单元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练习【含答案及解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练习【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

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

这种解释A. 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B. 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C. 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D. 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2.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下列各项中,最接近这一说法的是A.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B. 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C.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D.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3. 战国时期,孟子将儒家“仁”的观念升华为“仁政”学说,提出A. 重义轻利B. 民贵君轻C. 天人感应D. 正心诚意4. 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

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A. 努力完善个人品德B. 坚持个人独特性格C. 勇于突破礼制束缚D. 敢于反抗专制暴政5. 古代中西思想既有差异,也有相当接近的地方。

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道德自觉”和“有益于人类、培养善人”的思想即属于后者。

下列学派中接近上述思想的是①儒家学派②墨家学派③斯多亚学派④智者学派A. ①③B. ②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6. 韩非认为“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

其主张体现了A. 进步史观B. 天命史观C. 循环史观D. 英雄史观7. 《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

”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A. 兼爱尚贤B. 主权在民C. 以民为本D. 道法自然8. 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试题及答案(最新整理)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试题及答案(最新整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我们今天称道‘百家争鸣’,大概不是也不应该是赞扬其中的一元主义妄想,而是欣赏它那些万壑争流的也就是多元的场面。

”之所以赞赏“多元的场面”是因为它( )A.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B.适应了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C.有利于文化的繁荣发展D.有利于底层民众意愿的表达2.(2018·宝鸡高二检测)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德民”。

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 )A.社会动荡矛盾尖锐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D.封建制度逐步发展3.(2018·临沂高二检测)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A.爱无差等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人之性恶”D.“性本善”4.(2018·长沙高二检测)“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

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

”材料体现出的孔子教育思想是( )A.因材施教B.不耻下问C.有教无类D.当仁不让5.(2018·中山高二检测)孙中山答日本人:“我辈之三民主义首渊源于孟子,更基于程伊川之说。

孟子实为我等民主主义之鼻祖。

”孙中山这么说主要是因为孟子主张( )A.人性本善B.舍生取义C.民贵君轻D.得道者多助6.荀子说:“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圣王之治、礼义之化,然后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据此,你认为荀子( )①主张“性恶论”②重视礼制③强调教化④主张礼法并施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7.(2018·成都高二检测)“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

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

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

”这种主张最符合下列古代哪一学派( )A.法家B.儒家C.道家D.墨家8.(2018·江苏学业水平测试)为响应党中央厉行节约的号召,许多学校加入到反对“舌尖上的浪费”的“光盘行动”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到19课培优试题高二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5分×32=48分)1.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宗法制度逐渐崩溃,“天”的权威也随之难以维持,“人”的地位日益突出。

《孝经》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周易》也提到“天地之大德曰生”,《礼记》更明确提出“人”是“天地之心”。

这反映春秋战国时期A.已具有了人文主义精神 B.儒家思想反对神权主义C.王权与神权实现了分离 D.天人合一意识尚未形成2.有学者认为,政治与伦理合而为一是先秦儒学的特质。

下列思想中能体现这一特质的是A.“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于治,合于善也”B.“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3.董仲舒断狱案例被汇编成《春秋决事比》,在两汉的司法实践中被经常引用。

有一则案例:甲没有儿子,拣了个弃婴,作为养子乙。

乙长大后杀了人,甲把乙藏起来。

如果按照当时法律,藏匿犯人要受重刑。

但《春秋》上提倡父子一方犯罪后可以互相隐藏。

董仲舒认为他们是父子关系,所以甲不能判罪。

这一案例说明,两汉时期A.儒家道德与法律地位等同B.儒家道德已经渗入法律C.法律体系儒家化最终完成D.儒家思想取得正统地位4.东汉时期,张衡提出天为鸡卵、地似卵黄的说法,王充提出自然现象和人事没有直接关系,两位思想家都缺乏后人继承他们的学说。

但太学之前树立的石碑上的六经文句,每日有众多学者前来临摹。

这主要是因为A.小农经济的自足性B.政府文化政策引导C.选官以察举制为主D.君主专制逐步加强5.从北宋起,人们谈起曹操就非常痛恨。

后来的《三国演义》里,曹操更是被看作奸臣,而刘备一直以正面人物为人们所认可。

这说明A.历史上曹操确实奸诈而又狡猾B.正统观念的影响深远C.《三国演义》的宣传深入人心D.刘备的才能胜过曹操6.据统计,明代有社学1438所,遍布城乡,其中1330所为官办,占比92.49%。

社学以朱元璋的《御制大诰》、明代律令、朱子《小学》、《孝经》、《孝顺事实》、《百家姓》、《千字文》等为教材。

明代社学的兴办A.有利于加强教化服务统治B.使儒、法思想走向合流C.促进了程朱理学的新发展D.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7.下表是不同学者对王阳明心学的认识。

据此可知,王阳明心学A.背离了传统的儒家思想 B.“扬弃”了程朱理学思想C.具有近代民权意识特征 D.形成了统一的道德规范8.下图为南宋画家林椿所作《果熟来禽图》。

图中小鸟的动态用细劲柔和的笔致勾勤,蓬松的羽毛则以浑融的墨色晕染,木叶的枯萎、残损、锈斑,果子上被虫儿叮的痕迹都被一一描绘出来,显示出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追求细节表现的真实性。

据此可知,此画A.具有写意画的特征B.开风俗画创作先河C.受到理学思潮影响D.体现世俗化的趋势9.中国古代历史上,外来文化主要通过两个方向传入中国(如下图)。

其中,明末清初通过方向②传入中国的外来文化主要是A.佛教文化 B.道教文化 C.基督教文化 D.伊斯兰文化10.《农政全书》全书分12目:农本3卷,田制2卷,农事6卷,水利9卷,农器4卷,树艺6卷,蚕桑4卷,蚕桑广类2卷,种植4卷,牧养1卷,制造1卷,荒政18卷。

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全面揭示了古代农学的本质和规律B.是总结工农业科技进步的百科全书C.反映了农学具有独立的学科体系D.是当时农耕经济高度繁荣的表现11.《天工开物》收载了倭缎织造法,朝鲜及西洋棉布染整法,红夷炮、佛朗机冶铸法,日本与朝鲜海船的制造法等从国外传来的技术。

这说明当时A.中外科技融合推动近代科学产生 B.工艺技术成果反映工业革命成就C.传统科技发达推动世界文明交流D.海外技术传入丰富国人科学认知12.学者将唐诗与宋诗的区别概括为“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封建君主喜好的改变 B.中枢权力重心的转移C.传统经济政策的瓦解 D.社会思潮变动的影响13.明清时期,文学家们对现实社会进行了直接的批判,《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作品抨击封建礼教和科举制度,主张男女平等和个性自由,作品对男女间真挚爱情的描写引起了世人的共鸣。

这反映了当时A.社会主流思想的变异 B.市民阶层的社会价值诉求C.传统价值观念的演进 D.商品经济发展的环境改善14.从社会转型角度对15、16世纪的东、西方世界进行概括提炼,比较准确的是A.西方的萧条和东方的繁荣 B.西方的演变与东方的迟滞C.西方的先进和东方的落后 D.西方的飞跃与东方的盛世15.古希腊建筑有三种基本建筑风格(如下图),分别体现了男人成熟躯体的阳刚之美、女人成熟躯体的轻柔之美和少女胴体的窈窕之美。

希腊人修建了大量的神庙,但是神庙没有多少宗教意味。

这些建筑风格体现出古希腊A.人文主义精神底蕴深厚 B.女性政治地位得以提高C.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D.宗教已失去社会影响力16.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雅典的音乐教学由以往的“训练人的心灵”转向追求演奏音响的华丽,音乐中的诗词逐渐消失,音乐演奏日益朝着职业化方向发展,并为专业艺术家所垄断。

雅典音乐教育的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A.民众艺术品味提升 B.人文精神影响式微C.文化水平快速提高 D.智者教育理念普及17.文艺复兴时期,透视、人体比例、解剖学等受到艺术家们的广泛关注。

达·芬奇称画家是一切看得见的自然景物的模仿者。

这表明在文艺复兴运动中A.绘画不再以宗教为主要题材 B.绘画多表现当时的日常生活场景C.画家运用科学知识表现真实 D.画家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的万物18.16世纪,英国自上而下地进行宗教改革,国王成为英国国教教会唯一的首脑。

17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宣布实行宗教自由,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

此举旨在A.促进信仰自由 B.巩固君主立宪制C.强化专制统治 D.落实《权利法案》19.学者陈锐认为,从历史的角度看,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忽视了宗教和道德问题,并带上了贵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的特点,之后的社会主义植根于平民阶层,并对启蒙运动和18世纪文化开始进行反动。

据此,陈锐的观点表明A.对理性主义过度追求致使思想禁锢B.抽离信仰和道德的理性缺乏了价值关怀C.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排斥宗教信仰D.科学社会主义脱胎于启蒙思想中的理性20.洛克的著作在光荣革命发生后不久出版,但当时并没有引起广泛关注。

直到18世纪中后期,美国革命者利用洛克的理论为反英运动辩护,英国国内也借助他的理论来阐述改革的主张,使它成为了一股社会思潮。

洛克的理论成为一股社会思潮,是因为A.洛克理论内容的不断丰富完善B.思想理论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C.洛克理论对英国革命影响巨大D.革命性质影响理论选择标准21.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太阳急速老化,人类在逃离太阳系,去往新家园过程中遭遇木星引力吸引,险些与木星相撞的故事。

这一情节涉及到的近代自然科学原理是A.哥白尼的“日心说” B.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C.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D.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22.据《科学简史》记载,“1859年11月24日清晨,雾霭中,伦敦几家书店的门口人声鼎沸,人们争先恐后地排队购买刚出版的新书……书中的观点震撼了世界。

”该书的发表A.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B.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C.打破了牛顿力学绝对化思维模式D.宣告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3.有史学家认为:“中国的现代化模式是西方冲击、中国回应的‘冲击—反应’模式”。

以下符合这一说法的是A.甲午中日战争—变法维新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洋务运动C.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D.第二次鸦片战争—义和团运动24.洋务派以“西学中源”来反驳顽固派,认为“彼机器一事,亦以算术为主,而西术之借根方,本于中术之天元,彼西土目为东来法……中国亦务求实用,焉往不学?”这表明洋务派A.否定魏源“师夷长技”的主张B.忽视中西思想文化的差异C.论证学习西方科技的合理性D.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25.太平天国运动初期捣毁孔子牌位,焚烧古书;洋务运动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戊戌变法时维新派打着儒家旗号宣传维新变法的思想;新文化运动中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出现这些现象主要是由于A.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和冲击B.近代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C.儒家文化自身在不断与时俱进D.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26.梁启超指出:“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

”这段话实际上揭示了A.辛亥革命毫无建树B.中国民众麻木颓废C.解放思想势在必行D.爱国人士救国无门27.有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武器,主要来自西方的民主主义、自由主义等思想。

论者多将该运动以“反传统”一言以蔽之,其实,这场文化运动承袭着中华元典精神中的忧患意识、爱国主义等要义。

该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A.对传统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的倾向B.纠结于传统与现代文化的选择问题C.体现了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碰撞融合D.借助传统文化传播西方的民主思想28.1998年美国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接受采访的1500人之中,有81%的人在此前一年里看过历史题材的电影或电视,而只有53%的人在同一时期看过历史题材的书籍。

在网络和大众传媒普及的今天,这一比例更高(远高于81%)。

这主要反映出A.影视艺术飞速发展 B.文艺作品重视历史题材C.科技影响人类生活 D.人们阅读意识不断增强29.孙中山指出,凡是私人能力所及,或更宜私人经营的企业,均应由私人经营,“由国家奖励,而以法律保护之”;凡是攸关国民生计,具有独占性质的企业,均应“由国家经营之”。

据此可知,孙中山的工业化道路A.强调国家资本主义为主导 B.排斥利用外资振兴实业C.注重公私合营企业的建立 D.重视个人和国家相结合30.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和创造性的源泉。

下方为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理论成果示意图,空白处应填入A.《论人民民主专政》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C.《新民主主义论》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31.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东北、天津等地发表一系列谈话,史称“北方谈话”,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

”这一论述表明邓小平A.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理性反思B.主张政治上实行系统的拨乱反正C.明确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D.对社会主义本质形成成熟的认知32.1967年,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这次爆炸的时间非常巧妙(联合国大会辩论开始前),而且速度快的异乎寻常,如果“四大国”继续假装中国弱,这是在发疯,赶紧让他们进安理会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