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 兄弟姐妹教案 沪教版
沪教版(上海市)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上海市一年级第一学期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涉及《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中“基本内容”的“数与运算”、“方程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的部分内容,“拓展内容”的“式的相等与不等”等内容。
一、本册教材的具体内容1、基本内容(1)数与运算①数的认识与表达:10以内的数(课本第4~16页);20以内的数(课本第38~41页);比一比(课本第17~18页)。
在这些章节中,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景对周围熟悉的物体实施对应、分类、计数,学会先从多基数、序数的角度来建构数的概念。
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环境出发,经历“具体——表象——抽象”的过程,最后达到抽象出数的模型的目标,会数、会读、会写20以内的数,经历从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把握实物的多少到把握数的大小的过程,并能用数来认识和表达交流周围生活中发生的相关情景。
②数的运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课本第21~36页);20以内数的加减法(课本第42~44页、第46页)及“整理提高”中有关部分。
在这些章节中,学生结合生活中的情景引入、建构加减法的数学模型,扩展加减法运算的实际含义,探究不同的算法,鼓励算法个性化,重点探究并掌握20以内数的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两步计算方法。
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探究加法的交换关系、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加数与和的关系、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关系。
(2)方程与代数在10以内数的加减法,2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有关章节中,学生通过所提供的情节初步学会在含有()、□的算式中填写合适的数。
(3)图形与几何物体的形状(课本第49~51页);分彩色图形片(课本第53页)。
学生通过观察和收集周围环境中熟悉的物体,如各种罐头、方糖、盒装饼干、玩具积木块等,并通过动手操作(触摸、推、滚)积累对平面与曲面、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的经验,并按经验对上述几何体进行分类,获得初步的认识。
学生通过画物体的表面与玩彩色图形片积累对正方形、长方形、圆、三角形的经验。
沪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沪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本册教材涉及《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中“基本内容”的“数与运算”、“方程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的部分内容;“拓展内容”的“式的相等与不等”等内容。
一、本册教材的具体内容1、基本内容(1)数与运算①数的认识与表达:10以内的数(课本第4~16页);20以内的数(课本第38~41页);比一比(课本第17~18页)。
在这些章节中;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景对周围熟悉的物体实施对应、分类、计数;学会先从多基数、序数的角度来建构数的概念。
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环境出发;经历“具体——表象——抽象”的过程;最后达到抽象出数的模型的目标;会数、会读、会写20以内的数;经历从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把握实物的多少到把握数的大小的过程;并能用数来认识和表达交流周围生活中发生的相关情景。
②数的运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课本第21~36页);20以内数的加减法(课本第42~44页、第46页)及“整理提高”中有关部分。
在这些章节中;学生结合生活中的情景引入、建构加减法的数学模型;扩展加减法运算的实际含义;探究不同的算法;鼓励算法个性化;重点探究并掌握20以内数的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两步计算方法。
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探究加法的交换关系、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加数与和的关系、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关系。
(2)方程与代数在10以内数的加减法;2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有关章节中;学生通过所提供的情节初步学会在含有()、□的算式中填写合适的数。
(3)图形与几何物体的形状(课本第49~51页);分彩色图形片(课本第53页)。
学生通过观察和收集周围环境中熟悉的物体;如各种罐头、方糖、盒装饼干、玩具积木块等;并通过动手操作(触摸、推、滚)积累对平面与曲面、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的经验;并按经验对上述几何体进行分类;获得初步的认识。
学生通过画物体的表面与玩彩色图形片积累对正方形、长方形、圆、三角形的经验。
沪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一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案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一、班级情况分析一(3)班有学生36名,女生18名,男生18名。
一(4)班有学生35名,女生18名,男生17名。
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对环境、对老师、对同学、对课堂、对学习、对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
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35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
特别是一(4)班的郑文哲很特殊,幼儿园老师上课时基本上不管教他,放任自由,行为习惯很差,上课时根本不会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
大部分学生会数10以内的各数,会认这些数,会写这些数;一部分学生已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大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较短,根据这些情况,在教学时,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让学生爱教师、爱数学,并通过以后的学习,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和作用。
开学两个星期来,一(3)、一(4)班的孩子们,大部分很快适应了学校生活,成了遵守纪律、专心听讲的好学生,就开学来学生学习情况作一些分析:1、课堂上专心听讲,回答问题积极,作业书写工整的同学有20人,这些学生课堂上基本上能够按老师要求作,老师讲的知识可以当堂理解。
要让这些孩子的优点继续发扬,成为家长放心,老师省心的学生。
2、上课坐不住,不够专心,偶尔自己玩,一旦认真听讲,对老师讲的知识就能掌握,每天需要老师提醒的同学有20人,这些学生只要老师在他近前进行指导,他们就能很顺利的完成老师教的知识。
要进一步培养这些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
3、作业认真完成,课上回答问题不积极的同学有22人,这些同学听课比较认真,但是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不积极,课堂上很少出现表现自己的状态,要多鼓励调动孩子上学学习的积极性。
4、还有9个学生,上课不会专心听讲,自己管不住自己,没有上课的意识,对老师讲的知识接受不了,在学习习惯方面和学习成绩方面已经落在了其他同学的后面。
【最新】沪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一年级第一学期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涉及《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中“基本内容”的“数与运算”、“方程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的部分内容,“拓展内容”的“式的相等与不等”等内容。
一、本册教材的具体内容1、基本内容(1)数与运算①数的认识与表达:10以内的数(课本第4~16页);20以内的数(课本第38~41页);比一比(课本第17~18页)。
在这些章节中,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景对周围熟悉的物体实施对应、分类、计数,学会先从多基数、序数的角度来建构数的概念。
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环境出发,经历“具体——表象——抽象”的过程,最后达到抽象出数的模型的目标,会数、会读、会写20以内的数,经历从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把握实物的多少到把握数的大小的过程,并能用数来认识和表达交流周围生活中发生的相关情景。
②数的运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课本第21~36页);20以内数的加减法(课本第42~44页、第46页)及“整理提高”中有关部分。
在这些章节中,学生结合生活中的情景引入、建构加减法的数学模型,扩展加减法运算的实际含义,探究不同的算法,鼓励算法个性化,重点探究并掌握20以内数的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两步计算方法。
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探究加法的交换关系、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加数与和的关系、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关系。
(2)方程与代数在10以内数的加减法,2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有关章节中,学生通过所提供的情节初步学会在含有()、□的算式中填写合适的数。
(3)图形与几何物体的形状(课本第49~51页);分彩色图形片(课本第53页)。
学生通过观察和收集周围环境中熟悉的物体,如各种罐头、方糖、盒装饼干、玩具积木块等,并通过动手操作(触摸、推、滚)积累对平面与曲面、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的经验,并按经验对上述几何体进行分类,获得初步的认识。
学生通过画物体的表面与玩彩色图形片积累对正方形、长方形、圆、三角形的经验。
【通用】沪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一年级第一学期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涉及《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中“基本内容”的“数与运算”、“方程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的部分内容,“拓展内容”的“式的相等与不等”等内容。
一、本册教材的具体内容1、基本内容(1)数与运算①数的认识与表达:10以内的数(课本第4~16页);20以内的数(课本第38~41页);比一比(课本第17~18页)。
在这些章节中,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景对周围熟悉的物体实施对应、分类、计数,学会先从多基数、序数的角度来建构数的概念。
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环境出发,经历“具体——表象——抽象”的过程,最后达到抽象出数的模型的目标,会数、会读、会写20以内的数,经历从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把握实物的多少到把握数的大小的过程,并能用数来认识和表达交流周围生活中发生的相关情景。
②数的运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课本第21~36页);20以内数的加减法(课本第42~44页、第46页)及“整理提高”中有关部分。
在这些章节中,学生结合生活中的情景引入、建构加减法的数学模型,扩展加减法运算的实际含义,探究不同的算法,鼓励算法个性化,重点探究并掌握20以内数的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两步计算方法。
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探究加法的交换关系、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加数与和的关系、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关系。
(2)方程与代数在10以内数的加减法,2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有关章节中,学生通过所提供的情节初步学会在含有()、□的算式中填写合适的数。
(3)图形与几何物体的形状(课本第49~51页);分彩色图形片(课本第53页)。
学生通过观察和收集周围环境中熟悉的物体,如各种罐头、方糖、盒装饼干、玩具积木块等,并通过动手操作(触摸、推、滚)积累对平面与曲面、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的经验,并按经验对上述几何体进行分类,获得初步的认识。
学生通过画物体的表面与玩彩色图形片积累对正方形、长方形、圆、三角形的经验。
沪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20170830175410)
一年级第一学期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涉及《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中“基本内容”的“数与运算”、“方程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的部分内容,“拓展内容”的“式的相等与不等”等内容。
一、本册教材的具体内容1、基本内容(1)数与运算①数的认识与表达:10以内的数(课本第4~16页);20以内的数(课本第38~41页);比一比(课本第17~18页)。
在这些章节中,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景对周围熟悉的物体实施对应、分类、计数,学会先从多基数、序数的角度来建构数的概念。
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环境出发,经历“具体——表象——抽象”的过程,最后达到抽象出数的模型的目标,会数、会读、会写20以内的数,经历从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把握实物的多少到把握数的大小的过程,并能用数来认识和表达交流周围生活中发生的相关情景。
②数的运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课本第21~36页);20以内数的加减法(课本第42~44页、第46页)及“整理提高”中有关部分。
在这些章节中,学生结合生活中的情景引入、建构加减法的数学模型,扩展加减法运算的实际含义,探究不同的算法,鼓励算法个性化,重点探究并掌握20以内数的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两步计算方法。
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探究加法的交换关系、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加数与和的关系、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关系。
(2)方程与代数在10以内数的加减法,2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有关章节中,学生通过所提供的情节初步学会在含有()、□的算式中填写合适的数。
(3)图形与几何物体的形状(课本第49~51页);分彩色图形片(课本第53页)。
学生通过观察和收集周围环境中熟悉的物体,如各种罐头、方糖、盒装饼干、玩具积木块等,并通过动手操作(触摸、推、滚)积累对平面与曲面、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的经验,并按经验对上述几何体进行分类,获得初步的认识。
学生通过画物体的表面与玩彩色图形片积累对正方形、长方形、圆、三角形的经验。
沪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沪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材简介1.教材概述《沪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是按照新课程标准编写的一本适用于一年级学生的数学教材。
本教材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以趣味性的题材和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材目标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数学能力目标: - 掌握1以内的数的认识和数的排序; - 掌握1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 通过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培养学生形成直观的数感和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提问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
二、教学大纲1. 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第一单元:认识1以内的数(3学时)•第二单元:数的排序(3学时)•第三单元:数的加法与减法(5学时)2. 教学目标•掌握1以内的数的认识和数的排序;•掌握1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培养学生形成直观的数感和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提问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
3.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以内的数的认识和排序、加法和减法运算;•教学难点: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三、教学方法和过程1. 教学方法本教材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启发式教学法、实践性教学法、游戏教学法。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互动参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第一单元:认识1以内的数2.1 引入(15分钟)•通过组织游戏活动,让学生感受1以内的数。
2.2 学习(30分钟)•教授认识1以内的数的概念和表示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数的认识活动。
2.3 巩固(15分钟)•练习册课后习题。
第二单元:数的排序2.1 引入(15分钟)•通过有趣的故事情境,培养学生排序的兴趣。
2.2 学习(40分钟)•教授数的排序方法及应用,通过实物、图片等方式进行排序活动。
2.3 巩固(15分钟)•练习册课后习题。
第三单元:数的加法与减法2.1 引入(15分钟)•通过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和意义。
沪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沪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Updated by Jack on December 25,2020 at 10:00 am课题:说一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从基数(即集合中元素的个数)的角度认识10以内的数。
2.初步养成对个数进行正确规范的口头表达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场景数数。
学会表达、学会沟通,了解同学、熟悉环境是学习生活的必须。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场景,能较完整地对个数进行口头表达。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场景,能较完整地对个数进行口头表达。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1~5的认识1、认识“1”(1)说说教室里的“1”师:看一看,我们教室里那些物品只有一件?(2)用代替物表示“1”师:教室里有一只三角柜(讲台、投影仪)可以怎样表示出来(可以用一片双色片、一根小棒、一个三角形……表示)。
那么,现在老师手中的一盒粉笔又可以怎样表示?(3)请学生说说一片双色片还可以表示什么?师:凡是只有一件物品的,我们都可以用一片双色片来表示,也可以用(根据学生的实际举例)表示。
(4)用抽象的符号表示“1”师:一只三角柜,除了用刚才我们讨论的用学具或图形表示以外,还可以怎样表示?(学生能讲的就让学生讲,学生讲不出的教师告诉学生:可以用中国数词“一”来表示,还可以用阿拉伯数字“1”来表示(板书)。
)(5)讨论:数字“1”可以代表什么?(6)讨论:“1”像什么?教学:像根小棒1、1、1。
(7)小结师:表示一件物品的方法有好几种,(举例),你喜欢哪一种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表示。
小胖教室里哪些物品只有一件怎样表示呢同桌相互说一说,交流汇报。
2、2~5的认识(1)以小组为单位,说说桌上、讲台上以及教室里物体的个数。
(2)想一想:可以怎样来表示这些物体的个数用数字又怎样表示用学具怎样表示(3)小组交流。
(4)讨论:数字“2”可以代表什么?数字“3”可以代表什么?……(5)讨论:2、3、4、5分别像什么?教学:像只鸭子2、2、2;耳朵耳朵3、3、3;像面小旗4、4、4;秤钩秤钩5、5、5。
沪教版数学一上《兄弟姐妹》课件
数字的大小关系
大小关系比较
应用实例
通过比较大小关系,让学生理解数字 的大小关系,如“大于”、“小于” 等。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数字 大小关系在生活中的应用。
排序练习
通过排序练习,让学生掌握数字的大 小关系,并能够按照大小顺序排列数 字。
数字的加减法
加法运算
教授加法的计算方法,包括加法 的意义、加法的计算步骤和加法
兄弟姐妹是家庭中重要的成员,他们相互陪伴、互相帮助,共同成 长。
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
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是亲密的,他们彼此关心、支持,有时也会有 争吵和争执。
兄弟姐妹的称谓
兄弟姐妹的称谓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兄弟姐妹的 称谓是根据年龄、性别等因素来 区分的。例如,哥哥、姐姐、弟
弟、妹妹等。
称谓的规则
在称谓中,通常将年长的称为“ 哥”或“姐”,年幼的称为“弟 ”或“妹”。同时,也有一些特 殊的称谓,如“堂兄弟姐妹”、
年龄与亲密度
虽然年龄关系对兄弟姐妹关系有一定的影响,但亲密度并不完全取决于年龄。有些年龄相 差很大的兄弟姐妹关系非常亲密,而有些年龄相近的兄弟姐妹却相对疏远。因此,除了年 龄因素外,性格、兴趣爱好、家庭环境等也会影响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
04
实例分析
生活中的兄弟姐妹实例
家庭成员关系
在家庭中,兄弟姐妹是常见的称谓, 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帮助、共同成 长。比如,哥哥可以帮助妹妹完成作 业,姐姐可以教弟弟学习礼仪。
的实际应用等。
减法运算
教授减法的计算方法,包括减法的 意义、减法的计算步骤和减法的实 际应用等。
运算练习
通过练习题和游戏,让学生掌握数 字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够在实际生 活中运用。
沪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品】
备课本沪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班级______教师______日期______沪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课题:说一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从基数(即集合中元素的个数)的角度认识10以内的数。
2.初步养成对个数进行正确规范的口头表达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场景数数。
学会表达、学会沟通,了解同学、熟悉环境是学习生活的必须。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场景,能较完整地对个数进行口头表达。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场景,能较完整地对个数进行口头表达。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1~5的认识1、认识“1”(1)说说教室里的“1”师:看一看,我们教室里那些物品只有一件?(2)用代替物表示“1”师:教室里有一只三角柜(讲台、投影仪)可以怎样表示出来?(可以用一片双色片、一根小棒、一个三角形……表示)。
那么,现在老师手中的一盒粉笔又可以怎样表示?(3)请学生说说一片双色片还可以表示什么?师:凡是只有一件物品的,我们都可以用一片双色片来表示,也可以用(根据学生的实际举例)表示。
(4)用抽象的符号表示“1”师:一只三角柜,除了用刚才我们讨论的用学具或图形表示以外,还可以怎样表示?(学生能讲的就让学生讲,学生讲不出的教师告诉学生:可以用中国数词“一”来表示,还可以用阿拉伯数字“1”来表示(板书)。
)(5)讨论:数字“1”可以代表什么?(6)讨论:“1”像什么?教学:像根小棒1、1、1。
(7)小结师:表示一件物品的方法有好几种,(举例),你喜欢哪一种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表示。
小胖教室里哪些物品只有一件?怎样表示呢?同桌相互说一说,交流汇报。
2、2~5的认识(1)以小组为单位,说说桌上、讲台上以及教室里物体的个数。
(2)想一想:可以怎样来表示这些物体的个数?用数字又怎样表示?用学具怎样表示?(3)小组交流。
(4)讨论:数字“2”可以代表什么?数字“3”可以代表什么?……(5)讨论:2、3、4、5分别像什么?教学:像只鸭子2、2、2;耳朵耳朵3、3、3;像面小旗4、4、4;秤钩秤钩5、5、5。
【最新】沪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一年级第一学期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涉及《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中“基本内容”的“数与运算”、“方程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的部分内容,“拓展内容”的“式的相等与不等”等内容。
一、本册教材的具体内容1、基本内容(1)数与运算①数的认识与表达:10以内的数(课本第4~16页);20以内的数(课本第38~41页);比一比(课本第17~18页)。
在这些章节中,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景对周围熟悉的物体实施对应、分类、计数,学会先从多基数、序数的角度来建构数的概念。
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环境出发,经历“具体——表象——抽象”的过程,最后达到抽象出数的模型的目标,会数、会读、会写20以内的数,经历从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把握实物的多少到把握数的大小的过程,并能用数来认识和表达交流周围生活中发生的相关情景。
②数的运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课本第21~36页);20以内数的加减法(课本第42~44页、第46页)及“整理提高”中有关部分。
在这些章节中,学生结合生活中的情景引入、建构加减法的数学模型,扩展加减法运算的实际含义,探究不同的算法,鼓励算法个性化,重点探究并掌握20以内数的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两步计算方法。
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探究加法的交换关系、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加数与和的关系、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关系。
(2)方程与代数在10以内数的加减法,2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有关章节中,学生通过所提供的情节初步学会在含有()、□的算式中填写合适的数。
(3)图形与几何物体的形状(课本第49~51页);分彩色图形片(课本第53页)。
学生通过观察和收集周围环境中熟悉的物体,如各种罐头、方糖、盒装饼干、玩具积木块等,并通过动手操作(触摸、推、滚)积累对平面与曲面、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的经验,并按经验对上述几何体进行分类,获得初步的认识。
学生通过画物体的表面与玩彩色图形片积累对正方形、长方形、圆、三角形的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兄弟姐妹
教学内容
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第一学期P76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 能够看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理解算式所表示的含义。
2. 探究一组相关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中的交换与逆的关系。
能力目标
1. 通过应用,发展学生自主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学会在同一个情节中,解决不同的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价值。
教学重点
通过对一个情景设置的不同的问题,探索交换与逆的关系。
教学难点
加法算式、减法算式中逆关系的发现与应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图片、教学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演示,设疑激趣
出示小朋友在游乐场里玩游戏的情景。
(多媒体演示或情景图)
师:游乐场里有许多小朋友在游玩,他们玩得真高兴,他们在玩些什么呢?谁来说一说。
师:那么根据这些图,你们能写出哪些算式呢?请小组里的小朋友相互说一说。
(小组学习,并汇报,教师根据不同的游玩项目,归类板书)
二、自主探究,发现奥秘
1. 放大小朋友骑木马的图
师:小朋友骑木马,玩得真高兴,有的小朋友列出了加法算式,有的列出了减法算式,谁来说说这些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
6+4=10 10-6=4
4+6=10 10-4=6
2. 师:这幅图,小朋友列出了4道算式,两道加法算式、两道减法算式,那么2道加法算式之间,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请小朋友分小组讨论。
(生分小组先讨论,然后小组汇报)
3. 师:小朋友说得真好。
一道加法算式中,交换一下加数的位置,就变成另外一道加法算式。
而加法算式中和是减法中的被减数,两个加数分别是减数和差,所以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你们看这4道算式就像兄弟姐妹那样,关系亲密。
三、综合应用,体验知识
1. 师:游乐场里,小毛猴、短尾猴在表演马戏,可是,它们在表演时和它们的兄弟姐妹失散了,你能帮助它们找到它们的兄弟姐妹吗?
小毛猴短尾猴
2. 小毛猴、短尾猴找到了它们的兄弟姐妹,可是剩下的2
妹,你们愿意做它们的朋友吗?
()
3. 观察一组一组算式,并很快说出计算结果。
13+2= 11+7= 8+6=
2+13= 7+11= 6+8=
15-2= 18-7= 14-6=
15-13= 18-11= 14-8=
师:你们是用什么好方法又快又正确地得到计算结果的呢?
4. 师:我们知道了“兄弟姐妹”的亲密关系,能帮助我们解决许多问题。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找朋友”,老师出2个数牌,请你看一看你手中的哪一张数牌是我的好朋友,并说出这3个数牌,怎样列出2道加法算式,2道减法算式?
呢?你还想解决什么问题呢?
四、拓展新知,启迪思维
师:游乐场中最好玩的游戏是智闯密室,密室中有n道门,每道门需要同时有3把钥匙开启,而且这3把钥匙就像兄弟姐妹那样亲密,那么在这么多钥匙中,哪3把钥匙能打开密室门呢,你最多能打开几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