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日益浓厚,不以学问论英雄,而以“项目”说成败,有 的学者不再把科学研究当作天职,而把提职称、镀金身、 凑成果、开公司、拉项目等当作“本分”,老师成“老 板”,知识分子沦为“知识混子”。如此浮躁的学术土壤 之下,有多少人能像她那样甘于“三无”,勇于忍受寂寞、 克服浮躁专心研究? 近年来,从学生到老师,从教授博导到院长、校长、 院士,论文造假、学术抄袭此起彼伏,以至于“不搭院士 身份,抄袭难成新闻”。缺乏原创性成果,即便我们能产 出再多味同嚼蜡的“论文”、东拼西凑的“专著”,不也 是无效劳动吗? 有人曾经明言,如果爱因斯坦生在中国,他既评不上 教授,更评不上院士,起码,他发表的论文数量就不达标。 遗憾的是,还有一些人对这种体制洞若观火却无动于衷, 知之甚详又视而不见。 屠呦呦能获得拉斯克奖,难道真是学术界的一次“意 外”?
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冲击一切。在这 样的环境下,屠呦呦等人仍不受任何干扰,日以继夜地埋 头于实验室,反复进行抗疟实验研究,终于在1971年10月 4日,即广州会议后的第191次实验(先后筛选方药200余 种)中,获得了青蒿抗疟发掘的成功。 此后,她又进行了深入的药理、毒理研究,为确保用 药安全她还亲自试服。1972年8-10月,她偕同有关医务人 员携药赴海南昌江地区试用,首次取得30例青蒿抗疟的成 功。至1978年,共治疗2099例,全部获得临床痊愈。 “我想这个荣誉不仅仅属于我个人,也属于我们中国 科学家群体,”“这是军民大联合的项目,大家都是很协 作、不分你我的,”屠呦呦说,“荣誉也不是我个人的, 还有我的团队,还有全国的同志们,这是属于中医药集体 发掘的一个成功范例,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 界的一个荣誉。”
屠呦呦获奖是一次学术“意外”?
23日,有“准诺贝尔奖”之称的美国拉斯克奖将其 2011年临床研究奖颁给了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 呦,以表彰她在发现青蒿素中做出的关键贡献。 屠呦呦俨然成了学术界的刘翔,承载了我国学术问鼎 国际的荣光。笔者关注的乃是屠呦呦的“三无”身份—— 无博士学位、无海外留学背景、无中国两院院士头衔。 新闻报道中“不善于交际”、“默默无闻地工作”、 “持之以恒”、“不浮躁”等评语为我们拼凑了一位“纯 学者”的学术风貌。借此,我们不妨深思,为什么诺贝尔 科学奖对于我们来说一直是黄粱大梦?为什么国家科学技 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2年来8次空缺?或许,从屠呦呦 身上能反衬出一些原因——比如浮躁盛行、原创匮乏。 学术研究最需要实事求是,有一分成果说一分话,但 实际呢?“成果”漫天飞舞,“成就”遍地皆是,自吹自 擂者层出不穷,瞒天过海者不一而足。而且学术商业化之
然而,今天我们的一些科学家,恰恰缺少屠呦呦、爱 迪生和袁隆平们的耐心和吃苦精神。在他们的思维中, “梅花香自苦寒来”成本太高、周期太长,他们既要 “香”,又不愿经历“苦寒”,而总是希望“短平快”, 热衷于“整合资源”、搞人脉拉关系找项目。一些人从一 开始就热衷于讨巧,希望走终南捷径,为了多出成果不惜 走上抄袭造假之路;一些人一度脚踏实地、躬身科研,略 有成就后便成“老板”,摆出架子,“十指不沾泥”,不 愿再“掉价”去做基础性研究;还有一些人,明明是一些 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或者热衷从故纸堆中寻章摘句,或 者将主要精力放在“引进”国外研究成果上,而对实证研 究毫无兴趣„„ 这也正是今天中国缺少大科学家的根本原因。究其内 在病因,无外乎几条。其一,社会浮躁病毒的侵染。社会 转型期的浮躁心态,让一些科研人员也变得急功近利起来, “耐得住寂寞”成了一种遥远的美德。其二,考核体
假若屠呦呦也在意“公平”
是屠呦呦贪天功为已有?非也。她一再表示,“荣誉 不是我个人的”,“这是中医药集体发掘的成功范例”, 当年参与的研究工作是一场“军民大联合的项目”。是拉 斯克基金会失察?非也。获奖人介绍很准确:“屠呦呦领 导的团队,将古老的中医治疗方法,转化为今天最强有力 的抗疟疾药”。奖励屠呦呦,没有抹杀其他参与者的功勋, 相反让世人了解了这样一个事实:在那个特定的历史年代, 中国曾有几百位科研人员致力于一项拯救生命的研究,并 取得了惊人收获。 任何重大科研项目都不可能靠单打独斗,科技大奖常 常不奖集体而奖有突出贡献的个人,这都是常识。能共苦 不能同甘,一旦功成名就战友间便生嫌隙,这种争执很没 有意思。据报道,屠呦呦还在坚持工作。若她也争所谓 “公平”,那么发现青蒿素40年却一直未得到充分荣光, 她还会甘于默默搞研究吗?若中国没有这样不争“公平” 的科学家,还会发现青蒿素吗?诚借拉斯克医学奖向所有 甘于奉献的“三无”科学家致敬。
制的压力。现有的科研成果考核、评优体制,对数量的要 求多过对质量的要求,学者被逼着赶任务、出“成果”, 垃圾论文满天飞,连院长都“从众”抄袭,底线都守不住, 谈何沉下心来搞研究?其三,学而优不算优、学而优则仕 才算牛。在今天的中国大学和科研院所,一个学者对资源 的配置能力可能还不及一个处长,于是乎教授竞争处长、 院士当厅官,成为一景。举凡种种,均莫过于一条:即 “速成”心态已成中国学术界的通病。在此氛围下,要想 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实在需要极强大的“抗病力”。 科学是一种奇妙的东西,要摘取其王冠上的珍珠,必 须挽起袖子和裤脚,亲自“下田”,用不计其数的汗水方 能“妙手偶得之”。科学家,就应该是这样的一群人。屠 呦呦捧得大奖,是国人之荣耀,更是学人之鞭策。
屠呦呦,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 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30年12月生,浙江 宁波人。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1972年分离出新型结 构的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1979年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2011年9月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 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 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 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拉斯克奖是仅次于诺 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大奖。 1969年2月,屠呦呦接受了中草药抗疟研究的艰巨任 务。她首先从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地方药志的单、 验方入手,还走访当时中医研究院内老中医专家,搜集建 院以来的有关群众来信,整理了一个从2000余方药中选编 的以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方药集,组织鼠疟筛选。然而 筛选的样品,均无好的苗头。1971年,抗疟队伍再次在广 州召开专业会议,屠呦呦回到北京后组织力量成立课题组, 投入了新的攻关研究。
“功劳归于一人不公平”
“屠呦呦既不是最先发现青蒿提取物抗疟作用的人, 也不是首先分离到抗疟有效单体的人,这些研究成果也不 是在她指导下取得的,将功劳全归给她一人,不公平也不 合理,与历史事实不符”。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李英, 1967年就参加“523项目”,并在改造青蒿素分子结构中 作出关键贡献。她透露,这一发明此前曾获国家发明二等 奖,并获香港、泰国等奖项,“但都是颁给集体”。“可 能美国特别强调个人的作用,所以给了个人。”李英认为, 屠呦呦用青蒿的乙醚中性提取物证明了青蒿的有效,是重 要贡献,但屠呦呦对其他发明环节很难出力。 北大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表示,经查证原始资料,最 后确定屠呦呦在青蒿素研究中的关键作用,所取得的成绩 无可争议。如果屠呦呦获国内广泛认可、甚至世界肯定, 大家不要简单地英雄崇拜,更不应否认其他人的工作,在 这背后,还有一群“无名英雄”。
屠呦呦贡献40年未获公认拷问了什么?
科学遇到屠呦呦,屠呦呦遇到科学,称得上互为幸事。 然而,这一惊世成果,未获公认的时间却长达40年。40年 未获公认,显然超出了一般人的忍耐限度。自主行路的屠 呦呦,其定力令人叹服。无论尘世多么喧嚣,心灵宁静如 水都是极为失缺的品格资源。 青蒿素的发明,一直是我国引以为豪的科技成果,作 为治疗疟疾的一线药物,青蒿素挽救了无数生命,得到了 学术界的广泛认同、被大量应用、推广,却仍难获公认。 未获公认的主因,仅仅由于难以确定成果归属,因而一直 没有得到足够的表彰和奖励。据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 工程院院士李连达介绍,青蒿素虽是几百位科学家集体劳 动的结果,而屠呦呦的发现却起了关键作用。成果如此巨 大的屠呦呦,既无博士学位,也无海外留学背景,头顶上 更无中国两院院士桂冠,名气实在算不上响亮。这既有旧 有观念在作祟,也有科技管理体制、机制上的缺陷,特别 是在人才评价和激励上存在严重不足。
ຫໍສະໝຸດ Baidu
在这种情况下,打造学术团队、强调个体价值,显然 成为某些行政领导和学术权威攫取学术资源、学术成果的 正当理由,给目前的学术研究带来很大的问题,包括行政 领导参与学术事务,动用自己手中的权力获得课题资源, 再把课题交给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完成,最后把这些成果全 归自己名下。而各种行政性的评奖,也服务于这种“科研 模式”,这也就是有些奖越评越多、越评越滥的原因。 显然,淡化团队,由此凸显个体;或者强化团队,由 此淡化个体,都不是解决之道,前者违背一些重大科研需 要团队协作的基本学术规律,后者将让“屠呦呦现象”反 复出现。要解决这一问题,需根本改革现在的学术管理和 评价体系,对学者的能力和学术贡献实行学术同行评价, 在这种管理和评价体系中,无论是个体研究,还是团队协 作研究,就不会存在因个体影响团队或因团队影响个体的 问题。
对屠呦呦获奖 应该有怎样的反思?
对于屠呦呦的获奖,国人开始反思。比如,青蒿素的 发明,一直是我国引以为豪的科技成果,但仅仅由于难以 确定成果归属而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表彰和奖励。对此, 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直言,要精心培育学术团体的优秀品 牌。而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工程院院士李连达则表示, 过去国家情况特殊,不太肯定个人的贡献,所以其成果将 近40年在国内没有被得到公认。在人才评价和鼓励上有不 足,亟待改进。一个是培育学术团体,一个是重视人才个 体,似乎都有道理。屠呦呦能获得大奖,是一个团队努力 多年、经过190次失败的结果,我国现在的科技评奖太多, 其中有不少科技奖项是由团队完成的,却奖励某些个体, 个体拿着这些奖项再去申报科研项目、学术头衔,最后成 就了个人的“学术成就”,团队中的其他成员却“默默无 闻”,后续科研动力严重缺乏。为此,扶持学术团队,就 显得很重要。
而屠呦呦的获奖,也表明重视个体学术价值的重要, 一个团队,每个人的分工不同,对科研成果作出的贡献也 不同,如果不关注个体的贡献,个体的学术理想和追求都 会受到影响。团队要获得更大的成果,就有障碍。 是重视个体,还是重视团队?在过去,学术研究强调 集体的利益,因此,个体的贡献被淹没在集体中,而现在, 在各种学术团队中,个体利益过于突出,课题组、项目组 的负责人,几乎掌控所有学术资源,团队中的个体,相对 缺少平等的话语权。现实的情况是,上至国家重大科研项 目、计划,下到大学、科研机构的课题组,负责的鲜有年 轻人的身影,大多是院士、校长或院长、博导。同样,对 于一个学术团队获得的科研成果,应该根据学者们的实际 学术贡献做出评价,可是,现实却是年轻人负责主要研究, 而团队“产出”的论文、专利,第一作者几乎都署领导的 姓名。而且,干活最辛苦的研究生、青年教师的待遇相对 较低。
屠呦呦的成功偶然中带有必然
屠呦呦能在40年前发现青蒿素,确实带有某种偶然性; 但很显然,这种偶然之中有着一种必然——这个“必然” 就是艰苦的试验、千百次的试错。屠呦呦及其领导的中医 研究小组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入手,查阅大量地方药志, 四处走访老中医,做了2000多张资料卡片,仅对青蒿素的 试验就经历了190多次失败„„ 如果真要问上天何以格外垂青屠呦呦,正因她展现出 一种脚踏实地、老老实实的科研作风。这是一个科学家有 所建树的必然前提。爱迪生为发明灯丝,仅植物类的碳化 试验就达六千多种,经历上万次挫败,在连续三年里每天 废寝忘食。其实,纵观爱迪生的很多伟大发明,均是在成 千上万次的“试错”后“偶然”发现的。无独有偶,几天 前水稻专家袁隆平恰好也谈及他的“择徒观”,第一个条 件就是“要下田”。这些卓越的科学家们,用自身言行生 动诠释了“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金玉良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