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二十世纪美国战争对文化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二十世纪美国战争对文化的影响
[摘要]二十世纪的美国经历了数次战争的风风雨雨,对美国的文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影响甚至渗透到了全世界的大部分地区。本文将回顾美国所经历的几大主要战争,从价值观念、文学方面分析战争对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战争价值观念词汇文学文化
肖恩·霍利曾言:“一个人要知道自己往何处去,先要知道他曾到过哪里。”美国,一个仅有两百多年历史的新生国家,却已成功地把它的文化、价值观传达到了世界各个角落,而且在很多地区与领域已是根深叶老了。事实上,美国流行文化自身已成为一种现象,不同历史时代下涌现的不同流行文化都在极短的时间内漫延到各个角落,并且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当代文化。因此,研究美国的文化现象能让我们对自己的文化看得更清晰更透彻,并且了解到一些能激发我们见解和行为的微妙处,避免我们重复他们曾走过的弯路。本文将讨论不同历史时期及其伴随文化现象。
一、一战:迷惘的一代
1914年8月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次战争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灾难,却成了美国经济发展的大好时机,美国成了协约国最大的债主。和欧洲各参战国相比,美国的士兵牺牲人数最少,不仅未损失财产,还赚取了巨额利润。美国凭藉由战争中增长起来的政治经济地位,开始建立自己的霸权。
但是战争带给美国人民的伤害,却是不可弥补的。一战期间200多万美国士兵奔赴欧洲大陆参加战斗,但是有116,500名士兵再也未能返回家园,而活着回来的士兵们在战争中身体和心灵大多遭受到无可挽回的创伤。所以他们变得怀疑一切,厌恶一切,鄙视高谈阔论、豪言壮语,厌恶理智,几乎否定一切传统价值,认为人生一片黑暗,到处充满不义和暴力。总之,他们万念俱灰,认为一切都是虚空。这些年青一代的共同特征使他们成为有别于常人的群体,这些特征体现在当时美国的青年作家身上最为明显。女作家格特鲁·斯坦称他们都是“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他们带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落下的精神残疾,以反抗和理想幻灭为主题,写了大量颇有文学价值的作品,表达了大战后的知识分子的情结。他们反抗过去的观念和价值,取而代之的是悲观失望和玩世不恭的享乐主义。他们的作品总是难以摆脱失望情绪和失败主义的阴影。其中代表性的作家与作品有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和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在海明威看来,以流血、混乱、黑暗、背信弃义为特点的现代战争,充斥着残酷和不义,是现代生活的空虚状态的最高体现,他的成名作《太阳照常升起》的主人公在战争中阴部受伤,不能爱其所爱,不能接人他人的爱,他形单影只,内心一片空虚、凄凉,
想活下去,必须依靠自己神智清醒和自我控制。而在他周围的人,多处于一种病态中,性生活的失意是现代人精神绝望的标志。菲茨杰拉德的小说则成功地捕捉住了二十年代那种忐忑不安、寻欢作乐和蔑视一切的基调。主人公盖茨比为了消除强烈的孤独感,放浪形骸,逢场作戏,但却只是倍感空虚孤独,只能在享乐主义思想观念和悲观主义思想观念之间徘徊。他的生活可以用一个清楚的模式来表现:梦幻一清醒一失败感和绝望感。在这一点上,盖茨比的经历几乎代表了所有迷惘的一代的经历,菲茨杰拉德也成了“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之一。
二、二战:垮掉的一代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同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美国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在美国的国家利益大幅度增长的同时,人民的利益又一次遭受了重创。大战期间,死伤无数,活着的人们生活在战争的阴影中。人们还未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过来,又遭受了“红色恐怖”。战争与政治迫害共同作用于社会与文化,以至于产生了新的一代人——“垮掉的一代”,也促成了一个现代文学新流派的出现。
所谓“垮掉的一代”,同时可指三重意思,爵士乐的节奏,战后社会疲惫不堪的感觉以及通过吸毒、酗酒和东方神秘主义去体验各种新形式的兴趣。诗人艾伦·金斯堡在《嚎叫》这部惠特曼式的作品中,为社会的抗议和疯狂的幻想一锤定音,而该书是这样开始的,“我目睹着同辈中最优秀的人才被疯狂所毁灭”。但是真正让全世界人民都了解到这样一种情绪的是一位叫杰克·凯鲁亚克的作家。他想到“极乐的”(beatific)这一词,于是杜撰出了“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这一个词语,并在其情节小说《在路上》中,歌唱了“垮掉的一代”那无忧无虑和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垮掉的一代”被认为是改变了美国文化、文学、历史的一群人。这些“垮掉的一代”作家们笔下的“垮掉的一代”,对美国现实不满,战争使他们迷惘颓废,想要逃避。他们对一些事物持共同态度,即反对规章制度,反对政治,反对知识,否定公认的文化道德和价值观念,赞成无拘无束的自我表现和自我表达。他们厌恶朝九暮五的作息制度,厌恶财富积累,厌恶新兴的郊区富裕一族,他们鄙视中产阶级生活的文化怯懦与情感愚钝,他们挑战古板迂腐的资产阶级风格。但是对于所有这一切,他们都无力改变。又迫于50年代初美国反动政府的高压,他们便以一种“脱俗”的方式来反抗使人压抑的社会和文化,于是他们逃避现实,不断地追求各种刺激,疯狂地追求个人绝对自由。他们吸毒、穿奇装异服、营长发、同性恋、迷恋爵士乐,他们反对世俗陈规,排斥温情,强调个性自我表达。这些都使得主流文化者们难于接受,因此“垮掉的一代”常被误解、被忽视。
虽然“垮掉的一代”主要指的是一种文学流派,其实在艺术上,他们只是昙花一现,建树不高,但是在美国文学史上他们有一定的影响,主要是他们的大量作品具有大众化的倾向。他们向全世界人民推销了“垮掉的一代”这一文化生活形象,引起了大众的共鸣,因此长期在青年人中广为流传。
三、六十年代:嬉皮士
很多人骄傲地把五十年代称为和平十年。美国战后呈现了一定程度的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美国人民认为美国是全世界最好的国家。但是到了六十年代末期,美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和乐观主义似乎都消逝了。是什么抹杀了这一切呢?第一,是黑人的民权运动。黑人要求民主权利和社会地位的挣扎与斗争揭开了资本主义下伪装的温情面纱。第二,也许最重要的便是1961年5月美国发动的越南战争。这场战争导致了十二年的恐怖—46,000美国人的死及更多越南人的死。而六十年代几次对著名人物,如肯尼德总统、马丁·路德·金等人的暗杀,都导致了美国人民的失望与不信任。
1965—1966年美国民权运动中放荡不羁的活动分子与一批使用毒品的崇尚乌托邦生活方式的人结合在一起,后又受到反越战和物质至上主义的推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