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PDCA循环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预防措施落实率PPT精选课件
合集下载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ppt课件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fad431bb68a98271fefa47.png)
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如果没有预防措施,患小腿DVT的机 会为40%~80%
髋部骨折及术后 下肢骨折及术后尤其是术中应用止血带的 原发下肢血管疾病 高龄、女性、吸烟、糖尿病、肥胖 心功能不全和以往有DVT形成史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
静脉血流滞缓 静脉壁的损伤 血液高凝状态 其它因素
活酶活化时间(APTT)是对照值的1.5倍较为理想。用药后观
察有无出血征象,如牙龈出血、鼻衄、伤口渗血或血肿,静
脉穿刺处及全身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瘀斑,痰中是否带血
和阴道恶露的量和性质,每日定时作尿常规检查和大便隐血
试验。
3.肿消散外敷的护理 肿消散是以芒硝、冰片为主要成分,外加三黄 散按一定比例配成的一种外治剂,利用芒硝的脱水作用和冰片能够改变皮肤通 透性的原理以及三黄散的消炎利湿、活血化瘀作用,能够迅速吸收组织间液, 减轻肢体张力,改善血液循环,达到肢体消肿的目的。外敷过程中应注意:① 加强皮肤护理,敷料潮湿后及时更换,以保证药物的渗透作用,避免发生皮肤 湿疹和皮肤压伤;②严密观察肿胀消退情况,注意患肢皮肤的温度、颜色、感觉
预防
1.促进静脉血液回流 正常的静脉血流对活化的凝血因子起稀释和清除作用,手术 后患者卧床休息,活动明显减少,血流缓慢,易使静脉血液瘀滞在髂股静脉瓣袋 及小腿肌肉的静脉丛内,局部凝血酶聚集,纤维蛋白活性下降,易导致局部血栓 形成。对此我们采取以下措施:①手术后如病情允许,建议抬高下肢20°~ 30°,鼓励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指导督促病人定时做下肢的主动或被动运动,如 足背屈、膝踝关节的伸屈、举腿等活动。昏迷或意识不清的患者,由护士或家属 给予由足跟起自下而上做下肢腿部比目鱼肌、腓肠肌挤压运动,使其沿静脉血流 方向形成压力梯度,不少于3次/d,可加速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在病情允许时建 议早期下床活动;②利用肢体被动装置改善术后肢体血流淤滞,如循序减压弹力 袜(GEC)等以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使其静脉泵早日恢复;③保持大便通畅, 因80%DVT发生在左下肢,与乙状结肠宿便有关;④保持心情舒畅,手术后心情 不佳,可引起交感、迷走神经功能紊乱,血管舒缩功能失调。
运用PDCA管理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PPT
![运用PDCA管理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PPT](https://img.taocdn.com/s3/m/3b22f219680203d8cf2f2450.png)
无一例深静脉血栓形成。
2、无形成果
活动信心
责任荣誉
专业知识
沟通协调
PDCA手法运用
团队合作
17
处理(Action):检讨与改进
18
形成深静脉血栓。
什么是PDCA?
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美国质 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它 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 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 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 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 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 地运转的。
P (计划 PLAN) :明确问题并对可能 的原因及解决方案进行假设。 D (实施 DO) :实施行动计划。 C (检查 CHECK) :评估结果。 A (处理 ACT) :如果对结果不满意 就返回到计划阶段,或者如果结 果满意就对解决方案进行标准化。
5.走廊做展板, 加强宣教。
6.对所有住院病 人均按深静脉血 栓风险评估表进 行评估。
检查(Check)
1、效果评价 (1)时间:2016-3-1至2016-4-1 (2)收集对象:每名住院手术患者 (3)收集方式:由责任护士制作查检表,每天白班、夜班
检查填写,护士长统计。 (4)结果:共收集18名患者,预防措施计划内全部落实,
2.在工作中采取多种措 施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 成:比如卧床期间定时 改变体位,做适当的下 肢活动,如伸屈活动, 举腿活动,促进静脉回 流,预防血栓形成;鼓 励术后尽早下床活动, 避免在下肢行静脉穿刺; 给予清淡低脂饮食,多 饮水。
3.加强术后宣教,指导家属术后经常为患者 按摩下肢。
4.物理预防措施: 穿弹力袜,使用 足底泵,预防下 肢静脉血栓形成。
4
计划(Plan)
1.主题选定
经大家一致讨论、分析,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有很大的 必要性。
2、无形成果
活动信心
责任荣誉
专业知识
沟通协调
PDCA手法运用
团队合作
17
处理(Action):检讨与改进
18
形成深静脉血栓。
什么是PDCA?
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美国质 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它 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 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 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 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 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 地运转的。
P (计划 PLAN) :明确问题并对可能 的原因及解决方案进行假设。 D (实施 DO) :实施行动计划。 C (检查 CHECK) :评估结果。 A (处理 ACT) :如果对结果不满意 就返回到计划阶段,或者如果结 果满意就对解决方案进行标准化。
5.走廊做展板, 加强宣教。
6.对所有住院病 人均按深静脉血 栓风险评估表进 行评估。
检查(Check)
1、效果评价 (1)时间:2016-3-1至2016-4-1 (2)收集对象:每名住院手术患者 (3)收集方式:由责任护士制作查检表,每天白班、夜班
检查填写,护士长统计。 (4)结果:共收集18名患者,预防措施计划内全部落实,
2.在工作中采取多种措 施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 成:比如卧床期间定时 改变体位,做适当的下 肢活动,如伸屈活动, 举腿活动,促进静脉回 流,预防血栓形成;鼓 励术后尽早下床活动, 避免在下肢行静脉穿刺; 给予清淡低脂饮食,多 饮水。
3.加强术后宣教,指导家属术后经常为患者 按摩下肢。
4.物理预防措施: 穿弹力袜,使用 足底泵,预防下 肢静脉血栓形成。
4
计划(Plan)
1.主题选定
经大家一致讨论、分析,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有很大的 必要性。
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和护理措施ppt课件
![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和护理措施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b5d5062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f7.png)
根据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开具其他 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如止痛药、抗炎 药等。
溶栓药物
对于已经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医 生可能会使用溶栓药物进行治疗,以 溶解血栓并恢复血液流通。
03
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原则
保持患肢清洁
定期清洗患肢,保持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干燥,避免感染。
抬高患肢
将患肢抬高,以减轻肿 胀和疼痛。
观察患肢情况
症状监测
01
指导患者注意观察下肢是否出现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变化等
症状。
危险因素评估
02
帮助患者识别可能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因素,如长时间
卧床、手术等。
及时就医
03
告知患者一旦出现疑似症状或危险因素,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
生。
提供个性化饮食和运动建议
饮食建议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饮食建议,如增加富含纤维 的食物、减少高脂食物摄入等。
发病机制
DVT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涉及多种因素,如静脉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 状态等。其中,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是两个最为重要的因素。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DVT的临床表现包括患肢疼痛、肿胀、皮温升高、浅静脉扩 张等。根据病情轻重,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和 功能障碍。
诊断方法
DVT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辅助检查包括彩 色多普勒超声、静脉造影和D-二聚体检测等。其中,彩色多 普勒超声是诊断DVT的首选方法,具有无创、简便、准确率 高等优点。
均衡饮食
均衡饮食,摄入富含纤维 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 全谷物,有助于降低血液 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
适度运动
定期进行适度运动,如散 步、慢跑、游泳等,有助 于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 栓形成的风险。
品管圈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落实率PPT
![品管圈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落实率PPT](https://img.taocdn.com/s3/m/aa5f10cf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42.png)
背景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采取有效 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品管圈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合作意识和责任心,从而提高预防 措施的落实率。
品管圈介绍
定义
应用领域
品管圈是由同一工作现场或相关区域 的人员自发组成的小组,通过团队的 合作和持续改进,以提高工作质量和 效率。
优化护理流程
分析现有护理流程
对现有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 理流程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 题和不足。
优化护理流程
根据分析结果,对护理流程进行 优化,提高预防措施的落实效率 和质量。
制定护理操作规范
制定详细的护理操作规范,明确 各项预防措施的操作要求和注意 事项,确保医护人员操作规范。
强化监督与考核
对策拟定
总结词:制定对策
详细描述:针对分析出的原因,制定 相应的改进对策,包括加强医护人员 的培训、制作宣传资料、开展患者及 家属的教育活动等。
对策实施与检讨
总结词
实施与监控
详细描述
按照制定的对策进行实施,并对实施过程进行监控,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 行。同时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品管圈广泛应用于医疗、制造业、服 务业等多个领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 ,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特点
品管圈强调团队合作、质量改进、问 题解决和持续学习。通过定期的会议 和活动,团队成员共同分析问题、制 定解决方案并付诸实践。
02
品管圈活动过程
主题选定
总结词:选定主题
详细描述:通过小组讨论,确定品管圈活动的主题为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措 施的落实率。
导。
03
改进措施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采取有效 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品管圈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合作意识和责任心,从而提高预防 措施的落实率。
品管圈介绍
定义
应用领域
品管圈是由同一工作现场或相关区域 的人员自发组成的小组,通过团队的 合作和持续改进,以提高工作质量和 效率。
优化护理流程
分析现有护理流程
对现有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 理流程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 题和不足。
优化护理流程
根据分析结果,对护理流程进行 优化,提高预防措施的落实效率 和质量。
制定护理操作规范
制定详细的护理操作规范,明确 各项预防措施的操作要求和注意 事项,确保医护人员操作规范。
强化监督与考核
对策拟定
总结词:制定对策
详细描述:针对分析出的原因,制定 相应的改进对策,包括加强医护人员 的培训、制作宣传资料、开展患者及 家属的教育活动等。
对策实施与检讨
总结词
实施与监控
详细描述
按照制定的对策进行实施,并对实施过程进行监控,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 行。同时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品管圈广泛应用于医疗、制造业、服 务业等多个领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 ,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特点
品管圈强调团队合作、质量改进、问 题解决和持续学习。通过定期的会议 和活动,团队成员共同分析问题、制 定解决方案并付诸实践。
02
品管圈活动过程
主题选定
总结词:选定主题
详细描述:通过小组讨论,确定品管圈活动的主题为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措 施的落实率。
导。
03
改进措施
品管圈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落实率PPT
![品管圈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落实率PPT](https://img.taocdn.com/s3/m/ce878c2f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a6.png)
定性指标分析
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收集到医护人员和患者对改进措施的积极反馈,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 地方。针对这些问题和困难,品管圈团队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改进措施,以持续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措施的落实率。
06
总结与展望
活动成果总结
1 2
预防措施落实率提升
通过品管圈活动,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的落 实率得到了显著提升,从原来的60%提高到了 90%。
存在的问题
宣传教育形式单一
目前的宣传教育方式过于简单,缺乏 生动性和趣味性,难以引起患者和医 护人员的兴趣。
监督考核机制不完善
目前对预防措施执行情况的监督考核 机制不够完善,无法有效督促医护人 员和患者落实预防措施。
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
不同科室和不同层级的医护人员对预 防措施的掌握程度存在差异,目前的 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
品管圈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措施落实率PPT
汇报人:XXX XX-XX-XX
目录
• 引言 • 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落实现状 • 品管圈活动计划 • 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落实率的策
略 • 实施与效果评估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可能导致下肢肿胀、疼痛、静脉 曲张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肺栓塞,威胁生命。
防措施。
扩大宣传范围
将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知识宣传 扩大到更多的人群,提高员工及
家属的防护意识。
引入新技术
探索引入新的技术手段,如智能 化监测设备等,提高预防措施的
科学性和有效性。
THANK YOU
财力
合理分配预算,确保活动的经费支 持。
04
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措施落实率的策 略
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收集到医护人员和患者对改进措施的积极反馈,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 地方。针对这些问题和困难,品管圈团队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改进措施,以持续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措施的落实率。
06
总结与展望
活动成果总结
1 2
预防措施落实率提升
通过品管圈活动,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的落 实率得到了显著提升,从原来的60%提高到了 90%。
存在的问题
宣传教育形式单一
目前的宣传教育方式过于简单,缺乏 生动性和趣味性,难以引起患者和医 护人员的兴趣。
监督考核机制不完善
目前对预防措施执行情况的监督考核 机制不够完善,无法有效督促医护人 员和患者落实预防措施。
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
不同科室和不同层级的医护人员对预 防措施的掌握程度存在差异,目前的 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
品管圈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措施落实率PPT
汇报人:XXX XX-XX-XX
目录
• 引言 • 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落实现状 • 品管圈活动计划 • 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落实率的策
略 • 实施与效果评估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可能导致下肢肿胀、疼痛、静脉 曲张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肺栓塞,威胁生命。
防措施。
扩大宣传范围
将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知识宣传 扩大到更多的人群,提高员工及
家属的防护意识。
引入新技术
探索引入新的技术手段,如智能 化监测设备等,提高预防措施的
科学性和有效性。
THANK YOU
财力
合理分配预算,确保活动的经费支 持。
04
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措施落实率的策 略
运用PDCA循环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预防措施落实率PPT精选课件
![运用PDCA循环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预防措施落实率PPT精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1151fe84028915f804dc25f.png)
1.组织小组会议,明确责任,将血栓预防 措施落实率纳入科室护理质量目标管理。
2.多次对Autar评分进行讨论,并统一评 分标准。
3.3月份对全院N1-N3层级护士进行一轮2 场《深静脉血栓的相关知识》培训。
对策一
1.依照护理措施落实评价表,记录高危患 者措施落实情况。
2.改进后效果良好,形成标准化。
2
制定措施落实跟踪评价表,加大督查力度
4.4-4.17 全院
4
未纳入交接班内容
高危患者纳入交接班内容
3.28-4.3 全院
3
第二部分
对策实施
O
对策实施一
对策一
落实护理流程制度,加强DVT专业知识培训
1.加强制度执行监管,明确责任。 2.纳入科室护理质量目标管理。 3.培训护士《深静脉血栓的相关知识》。
对策实施二
1.高危患者(评分)≥15分,床 头放置防深静脉血栓标识。
对策实施三
对策三
高危患者纳入交接班内容
1.将高危患者纳入交接班内容。 2.明确交接内容。
1.要求各病区、护理单元对Autar评分 ≥15分的住院患者 纳入交班内容,认真 落实各项预防措施
2.对全院高危患者预防措施落实率进行检 查。
3.14-3.27 全院
1
高危患者纳入交接班内容
3.14-3.27 全院
1
04 患制者思定想措不重施视落实跟加鼓程踪大励度评督患者价查参表力与预,度防措施落实,提高患者重视
制定活动锻炼计划,鼓励患者与家属共同完
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措施落实流于形式
高危患者床头设立标识牌
3.28-4.3 全院 2
×
3.28-4.3 全院
运用PDCA循环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预防措施落实率培训课件
![运用PDCA循环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预防措施落实率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c551749ee06eff9aff80714.png)
名词定义与衡量指标
名词定义
衡量指标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 流障碍性疾病,多发生于下肢;血栓脱落可引起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两者合 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DVT常导致PE和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严重者显著影响 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问题聚焦
各类检查中下肢DV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成立护理防栓小组 人员
职称
职务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01 PLAN阶段
目录
Contents
02 DO阶段 03 CHECK阶段
04 ACTION阶段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LAN
第一部分
✓ 时间进度 ✓ 主题选定 ✓ 名词定义 ✓ 衡量指标
✓ 现状把握 ✓ 目标设定 ✓ 原因分析 ✓ 对策拟定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主题选定——选题依据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主题选定
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危 患者护理预防措施落实率
名词定义
衡量指标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 流障碍性疾病,多发生于下肢;血栓脱落可引起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两者合 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DVT常导致PE和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严重者显著影响 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问题聚焦
各类检查中下肢DV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成立护理防栓小组 人员
职称
职务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01 PLAN阶段
目录
Contents
02 DO阶段 03 CHECK阶段
04 ACTION阶段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LAN
第一部分
✓ 时间进度 ✓ 主题选定 ✓ 名词定义 ✓ 衡量指标
✓ 现状把握 ✓ 目标设定 ✓ 原因分析 ✓ 对策拟定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主题选定——选题依据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主题选定
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危 患者护理预防措施落实率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PPT课件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36aec6e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76.png)
处理
穿弹力袜、抬高患肢、药物治疗等,严重者需手术治疗。同时,加强皮肤护理,避免破损和感染。
06
深静脉血栓的健康教育
宣传深静脉血栓的危害
血栓形成
01
详细解释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如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
和血管壁损伤。
并发症
02
阐述深静脉血栓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如肺栓塞、深静脉功能不
全等,以引起患者重视。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
汇报人:xxx 2024-01-08
目 录
• 引言 • 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 •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 • 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 • 深静脉血栓的并发症及处理 • 深静脉血栓的健康教育
01
引言
深静脉血栓的定义和危害
深静脉血栓(DVT)定义
深静脉血栓是指在深静脉内形成的血液凝块,通常发生在下肢的深静脉中,但 也可能出现在其他部位。
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
通过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可周期性地对下肢进行加压和减压,从而促进下 肢静脉血液回流,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药物预防
抗凝药物
对于高危患者,医生可给予抗凝药物如华法林、低分子肝素 等,以降低血液凝固性,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但需注意 监测凝血功能,避免出血风险。
血小板抑制剂
如阿司匹林等药物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从 而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但需注意过敏反应及出血风险等 副作用。
肥胖
肥胖患者体内脂肪堆积过 多,可能压迫静脉血管, 导致血液流动缓慢。
血液高凝状态
遗传因素
某些遗传性疾病可能导致血液高 凝状态,如抗凝血酶缺乏症、蛋
白C缺乏症等。
疾病因素
如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可能 导致血液成分改变,使血液处于高 凝状态。
穿弹力袜、抬高患肢、药物治疗等,严重者需手术治疗。同时,加强皮肤护理,避免破损和感染。
06
深静脉血栓的健康教育
宣传深静脉血栓的危害
血栓形成
01
详细解释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如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
和血管壁损伤。
并发症
02
阐述深静脉血栓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如肺栓塞、深静脉功能不
全等,以引起患者重视。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
汇报人:xxx 2024-01-08
目 录
• 引言 • 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 •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 • 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 • 深静脉血栓的并发症及处理 • 深静脉血栓的健康教育
01
引言
深静脉血栓的定义和危害
深静脉血栓(DVT)定义
深静脉血栓是指在深静脉内形成的血液凝块,通常发生在下肢的深静脉中,但 也可能出现在其他部位。
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
通过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可周期性地对下肢进行加压和减压,从而促进下 肢静脉血液回流,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药物预防
抗凝药物
对于高危患者,医生可给予抗凝药物如华法林、低分子肝素 等,以降低血液凝固性,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但需注意 监测凝血功能,避免出血风险。
血小板抑制剂
如阿司匹林等药物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从 而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但需注意过敏反应及出血风险等 副作用。
肥胖
肥胖患者体内脂肪堆积过 多,可能压迫静脉血管, 导致血液流动缓慢。
血液高凝状态
遗传因素
某些遗传性疾病可能导致血液高 凝状态,如抗凝血酶缺乏症、蛋
白C缺乏症等。
疾病因素
如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可能 导致血液成分改变,使血液处于高 凝状态。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 ppt课件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d734967c850ad02de8041fa.png)
PPT课件 31
常规护理
密切观察患肢周径及颜色的变化:如患肢周径不断 增加,说明静脉回流受阻;颜色加深,温度升高说明 出现感染,应及时通知医生,积极处置。 抬高患肢,早期活动 戒烟酒 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原发病 保持大便通畅 ,避免屏气用力。
PPT课件
32
避免碰撞伤肢:在护理过程中嘱患者注意安全,严 防碰撞伤。 预防并发症:高热患者应加强口腔护理,粘膜溃疡 者含化西瓜霜片,口唇干裂者涂石腊油,保持皮肤 清洁,经常更换体位,防止褥疮发生。 饮食护理:应给予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低 脂、低胆固醇富含纤维素食物,忌食辛甘肥厚之品, 以免增加血液粘稠度,加重病情。
PPT课件 36
在血栓行成1~2周及溶栓治疗过程中应卧床 休息,采取床头床尾抬高15~25°的体位, 这样可以控制血液流速,有防止脱落栓子上 行的作用 。 放置下腔静脉滤器是预防栓子脱落上行造成 重要脏器栓塞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
PPT课件
37
抗凝的护理
半流饮食、软饭、无骨无刺。 可刷牙,刷牙前用温水浸泡牙刷30秒。 适当活动患肢(抗凝24h)后,先床上再床下 (用弹力绷带绑腿)并做好安全工作。 吃华法令时少吃含VitK的食物。
PPT课件 7
(3)感染性损伤 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由静脉 周围感染灶引起,较为少见,如感染性子宫 内膜炎,可引起子宫静脉的脓毒性血栓性静 脉炎。
PPT课件
8
血栓形成的过程
血管内膜粗糙,静 脉内血流形成漩涡 ,血小板沉积。 血小板继续沉淀形 成小梁,小梁周有 白细胞粘附 血小板小梁间形成 纤维蛋白网,网眼 内充满红细胞 血管腔阻塞,局部 血流停滞血液凝固
PPT课件
38
常规护理
密切观察患肢周径及颜色的变化:如患肢周径不断 增加,说明静脉回流受阻;颜色加深,温度升高说明 出现感染,应及时通知医生,积极处置。 抬高患肢,早期活动 戒烟酒 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原发病 保持大便通畅 ,避免屏气用力。
PPT课件
32
避免碰撞伤肢:在护理过程中嘱患者注意安全,严 防碰撞伤。 预防并发症:高热患者应加强口腔护理,粘膜溃疡 者含化西瓜霜片,口唇干裂者涂石腊油,保持皮肤 清洁,经常更换体位,防止褥疮发生。 饮食护理:应给予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低 脂、低胆固醇富含纤维素食物,忌食辛甘肥厚之品, 以免增加血液粘稠度,加重病情。
PPT课件 36
在血栓行成1~2周及溶栓治疗过程中应卧床 休息,采取床头床尾抬高15~25°的体位, 这样可以控制血液流速,有防止脱落栓子上 行的作用 。 放置下腔静脉滤器是预防栓子脱落上行造成 重要脏器栓塞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
PPT课件
37
抗凝的护理
半流饮食、软饭、无骨无刺。 可刷牙,刷牙前用温水浸泡牙刷30秒。 适当活动患肢(抗凝24h)后,先床上再床下 (用弹力绷带绑腿)并做好安全工作。 吃华法令时少吃含VitK的食物。
PPT课件 7
(3)感染性损伤 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由静脉 周围感染灶引起,较为少见,如感染性子宫 内膜炎,可引起子宫静脉的脓毒性血栓性静 脉炎。
PPT课件
8
血栓形成的过程
血管内膜粗糙,静 脉内血流形成漩涡 ,血小板沉积。 血小板继续沉淀形 成小梁,小梁周有 白细胞粘附 血小板小梁间形成 纤维蛋白网,网眼 内充满红细胞 血管腔阻塞,局部 血流停滞血液凝固
PPT课件
38
运用PDCA循环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预防措施落实率1
![运用PDCA循环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预防措施落实率1](https://img.taocdn.com/s3/m/5dbd24e7561252d380eb6ee7.png)
人员配 备不足
责任护士不知晓 DVT危重患者
下肢深静 脉血栓高 危患者护 理预防措 施落实不
到位
措施落实 流于形式
未纳入交 接班内容
其他
患者评分 床头无警 示标识 督查不到位
环节
思想不重视 疼痛
患者
客观原因使活动受限 未掌握活动方法
问题 what
下肢 深静 脉血 栓高 危患 者护 理预 防措 施落 实不 到位
✓ 现状把握 ✓ 目标设定 ✓ 原因分析 ✓ 对策拟定
时间进度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34123412341234123412341234123412341234 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
主题 选定
资料 收集
现状 调查
对策实施四——评估表
1.Autar评分表适用于全院病人。评分表以高分计入,降序排列。
Autar评分表图片
对策实施四——评估表
2.加强基本预防措施1落实合格率 ,经小组讨论决定,将踝泵运动细 化为三种方式,护士可根据患者实 际情况任选其一。
①日间1次/2-3h,15min/次。
②至少50组/天;
③每小时练习5min,每日5-8次;
DVT高危患者护理预防措施 落实率
100.00%
90%
80.00% 60.00%
66.90%
40.00%
20.00%
0.00%
改善前
目改标善值后
原因分析
设备
弹力袜不能做 到普遍使用
气压泵配 置不够
护士
DVT知识掌握不足
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和护理措施ppt课件
![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和护理措施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c6db14f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f4.png)
定期健康检查
患者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以便 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疾病,预
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05
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和护理研 究进展
最新研究动态
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老年人和长期 卧床的人群中。
最新研究发现,深静脉血栓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年龄、性别、遗传、疾病和药 物等。
习等。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必 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
并发症护理措施
出血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 、皮肤瘀斑等,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静脉炎护理
保持患肢清洁,避免感染,遵医嘱使用抗炎 药物。
肺栓塞预防
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胸闷、气短等症状,及 时发现并处理肺栓塞。
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护理
最新研究还发现,深静脉血栓形成与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有关,如饮食、吸烟和空 气污染等。
研究展望
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深静 脉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以便更
好地预防和治疗。
研究人员希望通过大规模的临床 试验来验证现有的预防和护理措
施的有效性。
未来的研究还需要关注深静脉血 栓形成与其他疾病的关联,以及 如何通过综合治疗来提高治疗效
分类
根据血栓发生的部位,可分为下肢深 静脉血栓形成和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病因包括血流缓慢、血管内皮损伤和 血液高凝状态。常见于长期卧床、肢体制动、外科手术、肿 瘤、遗传因素等情况。
病理机制
在静脉血流缓慢或停滞时,血液中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在血 管内皮损伤处聚集,形成血栓。血栓形成后可引起静脉血管 阻塞,影响血液回流,导致肢体肿胀、疼痛等症状。
运用PDCA提高下肢静脉血栓高危患者护理预防措施落实率PPT
![运用PDCA提高下肢静脉血栓高危患者护理预防措施落实率PPT](https://img.taocdn.com/s3/m/b47e02f2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0c.png)
02
详细记录每项护理措施的执行时间、频次、效果等,为评估护
理效果提供依据。
分析总结执行情况
03
定期对护理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和
不足,提出改进措施,持续优化护理流程。
04
C(检查)阶段
检查护理预防措施落实情况
定期检查下肢静脉血栓高危患 者的护理记录,包括预防措施 的执行情况、患者反应等。
建立有效沟通机制
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密切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 需求和反馈,解答疑问,消除顾虑。
3
鼓励患者参与护理过程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护理过程,如自我观察、记录 症状等,增强他们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
监测与记录执行情况
定期监测患者情况
01
对患者的病情、体征等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下肢静脉血栓
的迹象。
记录护理措施执行情况
加强护理质量的监测和评估
建立科学、有效的护理质量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发现和 解决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持续提升护理质量。
THANK YOU
推广应用到其他类似场景
拓展应用范围
将下肢静脉血栓高危患者护理预防措施的成功经验拓展应用到其他 类似场景,如其他类型的静脉血栓患者、长期卧床患者等。
跨学科合作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探讨和研究更广泛的预防措施 和护理方案。
经验分享与学术交流
通过学术会议、专题讲座等形式,将下肢静脉血栓高危患者护理预防 措施的成功经验进行分享和交流,促进学术进步和行业发展。
汇总分析
对PDCA循环中收集到的数据和信 息进行汇总分析,总结下肢静脉 血栓高危患者护理预防措施的成 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制定标准操作流程
根据总结的经验教训,结合临床实 际,制定下肢静脉血栓高危患者护 理预防措施的标准操作流程。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PPT幻灯片【44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PPT幻灯片【44页】](https://img.taocdn.com/s3/m/2692578a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3a.png)
提示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
混合型:患肢皮肤呈暗 红色,广泛粗肿、胀疼
股三角区压痛, Homans征(+)。
10
深静脉血栓检查
深静脉血栓
放射性核素血管扫描检查 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
螺旋CT静脉造影
血浆D二聚体测定
静脉造影“诊断金标准”
11
二、 深静脉血栓的评估
12
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
外伤
高危疾病
Autar
手术
量表
特殊危险因素
年龄 BMI 活动情况
13
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评估量表(Autar评分表)
年龄(岁) 10-30岁
31-40 41-50 51-60 61-70 70以上 创伤风险(术前评分项目) 头部受伤 胸部受伤 脊柱受伤 骨盆受伤 下肢受伤
分值 0 1 2 3 4
5√
分值 1 1 2 3 4
立即平卧
禁止剧烈活动
报告医生
气管插管 CPR
医护协作 积极抢救
高流量吸氧 建静脉通路 心电监护
42
A
预防在先
B
加强评估
C
及时处理
43
THANKS 谢谢聆听 44
高危疾病 溃疡性结肠炎 红细胞增多症
静脉曲张 慢性心脏病 急性心肌梗死 恶性肿瘤 脑血管疾病 静脉栓塞病史
分值 1 2 3 3 4 5
6√
7
外科手术(只选择一个合适的手术) 小手术<30min 择期大手术 急诊大手术 胸部手术 腹部手术 泌尿系手术 神经系统手术 妇科手术
骨科(腰部以下)手术
分值 1 2 3 3 3 3
2、观察患肢疼痛:发生时间、部位、程度,如患者感觉肿痛感或胀痛加重,周径明显增大, 皮肤发绀、潮红,皮温升高,可能发生静脉血栓。
混合型:患肢皮肤呈暗 红色,广泛粗肿、胀疼
股三角区压痛, Homans征(+)。
10
深静脉血栓检查
深静脉血栓
放射性核素血管扫描检查 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
螺旋CT静脉造影
血浆D二聚体测定
静脉造影“诊断金标准”
11
二、 深静脉血栓的评估
12
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
外伤
高危疾病
Autar
手术
量表
特殊危险因素
年龄 BMI 活动情况
13
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评估量表(Autar评分表)
年龄(岁) 10-30岁
31-40 41-50 51-60 61-70 70以上 创伤风险(术前评分项目) 头部受伤 胸部受伤 脊柱受伤 骨盆受伤 下肢受伤
分值 0 1 2 3 4
5√
分值 1 1 2 3 4
立即平卧
禁止剧烈活动
报告医生
气管插管 CPR
医护协作 积极抢救
高流量吸氧 建静脉通路 心电监护
42
A
预防在先
B
加强评估
C
及时处理
43
THANKS 谢谢聆听 44
高危疾病 溃疡性结肠炎 红细胞增多症
静脉曲张 慢性心脏病 急性心肌梗死 恶性肿瘤 脑血管疾病 静脉栓塞病史
分值 1 2 3 3 4 5
6√
7
外科手术(只选择一个合适的手术) 小手术<30min 择期大手术 急诊大手术 胸部手术 腹部手术 泌尿系手术 神经系统手术 妇科手术
骨科(腰部以下)手术
分值 1 2 3 3 3 3
2、观察患肢疼痛:发生时间、部位、程度,如患者感觉肿痛感或胀痛加重,周径明显增大, 皮肤发绀、潮红,皮温升高,可能发生静脉血栓。
运用PDCA管理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PPT参考幻灯片
![运用PDCA管理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PPT参考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8e4ad695c1c708a1284a446b.png)
7
4.目标设定:旨在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
(1)护士能客观正确的评估患者深静脉发生的风险,全 面掌握患者可能出现深静脉血栓的动态图,为医生预防性、 计划性用药及辅助检查提供依据; (2)患者住院期间疼痛控制在微痛或无痛的程度,疼痛 不影响正常的功能锻炼; (3)护士积极主动地对患者进行深静脉血栓的健康宣教 和干预措施; (4)护士能正确判断出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并进行干预。
14
检查(Check)
1、效果评价 (1)时间:2016-3-1至2016-4-1 (2)收集对象:每名住院手术患者 (3)收集方式:由责任护士制作查检表,每天白班、夜班
检查填写,护士长统计。 (4)结果:共收集18名患者,预防措施计划内全部落实,
无一例深静脉血栓形成。
15
2、无形成果
活动信心
责任荣誉
6
2.拟定活动计划 全员参与,建立深静脉血栓管理团队,制定培训计划,加 强患者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依从性,以降低深静脉血栓的 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
3.现状把握 经我科统计分析,骨科手术患者在术后至出院期间,由于 人为因素,其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有效预防措施落实不到位, 因此,提高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落实率非常有必要。
运用PDCA管理降低深静脉血 栓的发生率
脊柱外科诊疗中心 2016.04
1
深静脉血栓的定义
深静脉血栓是指 血液在深静脉腔内 异常凝结,阻塞静 脉管腔,导致静脉 回流障碍,引起远 端静脉高压、肢体 肿胀、疼痛及浅静 脉扩张等临床症状, 多见于下肢,可造 成不同程度的慢性 深静脉功能不全, 严重时可致残。
现况把握
工作中资料保留完整,认真收集资料,可准确把握现 状。
活动以收集计划拟定后的资料更佳。
4.目标设定:旨在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
(1)护士能客观正确的评估患者深静脉发生的风险,全 面掌握患者可能出现深静脉血栓的动态图,为医生预防性、 计划性用药及辅助检查提供依据; (2)患者住院期间疼痛控制在微痛或无痛的程度,疼痛 不影响正常的功能锻炼; (3)护士积极主动地对患者进行深静脉血栓的健康宣教 和干预措施; (4)护士能正确判断出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并进行干预。
14
检查(Check)
1、效果评价 (1)时间:2016-3-1至2016-4-1 (2)收集对象:每名住院手术患者 (3)收集方式:由责任护士制作查检表,每天白班、夜班
检查填写,护士长统计。 (4)结果:共收集18名患者,预防措施计划内全部落实,
无一例深静脉血栓形成。
15
2、无形成果
活动信心
责任荣誉
6
2.拟定活动计划 全员参与,建立深静脉血栓管理团队,制定培训计划,加 强患者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依从性,以降低深静脉血栓的 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
3.现状把握 经我科统计分析,骨科手术患者在术后至出院期间,由于 人为因素,其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有效预防措施落实不到位, 因此,提高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落实率非常有必要。
运用PDCA管理降低深静脉血 栓的发生率
脊柱外科诊疗中心 2016.04
1
深静脉血栓的定义
深静脉血栓是指 血液在深静脉腔内 异常凝结,阻塞静 脉管腔,导致静脉 回流障碍,引起远 端静脉高压、肢体 肿胀、疼痛及浅静 脉扩张等临床症状, 多见于下肢,可造 成不同程度的慢性 深静脉功能不全, 严重时可致残。
现况把握
工作中资料保留完整,认真收集资料,可准确把握现 状。
活动以收集计划拟定后的资料更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选定——选题依据
主题选定
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危 患者护理预防措施落实率
名词定义与衡量指标
名词定义
衡量指标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 流障碍性疾病,多发生于下肢;血栓脱落可引起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两者合 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DVT常导致PE和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严重者显著影响 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主题 选定
资料 收集
现状 调查
为保证效果持 续,措施推进 持续进行!
措施 推进
效果 确认
总 结
主题选定——选题背景
01
02
03
在美国各种疾病死亡患者 中,有DVT形成者占尸检 的72%,每年因肺栓塞死 亡人数达50000-200000例 。国内报道外科术后DVT 的发生率为26%。
有研究指出:有效促进下 肢静脉血流是可以通过护 理工作进行干预的。
65%
63%
60%
47%
40%
35%
20%
0% 措施1
措施2
措施3
措施4
措施5
措施6
措施7
★本案例旨在提高基本预防措施落实率(措施1~措施7),物理预防措施(措施8~措施9)因设施条件限 制而且措施要根据医嘱执行,故不作为本案例改善重点。
目标设定
改善前基本措施 66.9%
综合其他一般护 理质量指标的合 格率,经小组讨 论将改善后措施 平均落实率定位 90%
P DCA
问题聚焦 2015年我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
据各护理单元上报,2015年我院发生深静脉血栓26例,全年DVT平均发生率0.035‰
问题聚焦
各类检查中下肢DVT预防措施落实不到位
图片
图片
成立护理防栓小组 人员
职称
职务
目录
Contents
01 PLAN阶段 02 DO阶段 03 CHECK阶段 04 ACTION阶段
现状调查
2016年2月22日-3月6日兼职质控护士在督查病区质量时对防栓预防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督查。
现状调查
2016年2月22日-3月6日,共督查55例Autar下肢深静脉血栓评分高危( ≥15分)患者 ,预防措施落实率仅为66.9%。
DVT高危患者护理预防措施落实率
100%
90%
89%
78%
80%
人员配
责任护士不知晓
备不足
DVT危重患者
下肢深静 脉血栓高 危患者护 理预防措 施落实不
到位
措施落实 流于形式
未纳入交 接班内容
其他
患者评分 床头无警 示标识 督查不到位
环节
思想不重视 疼痛
患者
客观原因使活动受限 未掌握活动方法
问题 what
下肢 深静 脉血 栓高 危患 者护 理预 防措 施落 实不 到位
LAN
第一部分
时间进度 主题选定 名词定义 衡量指标
现状把握 目标设定 原因分析 对策拟定
时间进度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34123412341234123412341234123412341234 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
国内邱贵兴等的一基多中 心研究结果显示,关节置 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 发生率在未预防组为 30.8%,预防组为11.8%。
参考文献: 1.刘霞. 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进展[J] ,护理管理杂志,2011,11(8):567-569 2.徐园.国内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10):1222-1225 3.曲洪雪.骨科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17(2):110-112 4.刘玉芬,袁启东,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J].中外医疗,2010,29(14):160-161 5.李春霞,早期活动对预防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37-39 6.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J/CD).中华关节外科杂志:2009,3(3):380-383
现有流程审视
评估方案:
1.≤10分,低危,每周评估一次,推荐预防措施①-⑦; 2.11-14分,中危,每三天评估一次,推荐预防措施①-⑧; 3.≥15分,高危,每天评估一次,推荐预防措施①-⑨。
原有评估表
预防措施:
1.双下肢抬高15°-30°,不在腘窝或小腿下垫枕; 2.禁止双下肢穿刺及输液; 3.早期床上主动及被动肢体活动,日间4-5次/d,15min/次; 4.观察患肢远端的皮肤温度、色泽、感觉和动脉搏动强度; 5.双下肢抬高15°~30°,不建议在腘窝或小腿下单独垫枕 6.若病情许可,多饮水,每日2000ml以上; 7.禁烟,进低脂多纤维素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8.使用防血栓弹力袜或梯度压力袜; 9.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或足底静脉泵(VFP)
DVT高危患者护理预防措施 落实率
100.00%
90%
80.00% 60.00%
66.90%
40.00%
20.00%
0.00%
改善前
目改标善值 后
原因分析
设备
弹力袜不能做 到普遍使用
气压泵配 置不够
护士
DVT知识掌握不足
责任心不强
培训不到位 未及时进行
宣教不到位、 沟通不充分
动态评估 评估表的使用有误区
对策拟定
01
要因
对策方案
why
how
02 床头放置防深静脉血栓标识
护士责任心不强
严格执行护理流程提升责任心
落实护理流程制度,加强DVT
专业负责知人识培执训行时间 执行地点 对策
深静脉血栓高危患者护理预防措施落实率
=
基本预防措施落实条目数 ×100%
督查总条目数
现有流程审视
原版
参考相关文献
新修订(时间)
参考文献: 1.梁妮,Autar量表在骨大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49-50 2.刘晓涵,国外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护理学杂志.2014.29(12):94-95 3.庄伟清,改良Autar量表在脑卒中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12):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