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化历程艰难曲折的原因探析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衰落原因之分析

中国近代衰落原因之分析

中国近代衰落原因之分析摘要:中国近代衰落之原因必须从其政治体制、经济模式、传统文化教育、科学研究体系和对外关系等方面来加以分析才能得其解。

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文化教育、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外在作用,束缚了中国近代的发展;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局限性、重农抑商的政策倾向和技术封锁,阻碍了中国近代的发展。

上述原因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中国近代的衰落。

关键词:中国封建社会近代衰落原因中国的五千年文明史,严格意义上讲应是古代封建文明史。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期间,中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封建文明。

然而当历史进入封建社会末期,特别是自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到1945年的抗日战争结束共计105年间,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历程中,中国屡战屡败,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宣告了中国古代封建文明的终结。

中国封建社会末期这段悲惨的近代经历,其原因值得深究。

要分析中国近代衰落的原因,就必须对构成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等一系列要素进行分析。

一、政治上的集权统治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但是奴隶社会的发展却远不如古埃及、古罗马帝国那般兴盛。

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从此,古老的中国进入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

在封建社会期间,政治上的高度集权制度得到不断加强。

自秦代始,中国就确立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创立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汉代初期,通过平定“七国之乱”,颁布“推恩令”等措施,削弱地方势力,使其无力对抗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唐朝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元朝时,施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大都及其临近地区由中书省直辖,其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

明朝时设立“内阁”,以及锦衣卫、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

清朝时期,康乾盛世的三位帝王更是紧收权力之网,把封建皇权统治推向集权统治的巅峰。

事变教训反思中国现代化进程艰辛历程

事变教训反思中国现代化进程艰辛历程

事变教训反思中国现代化进程艰辛历程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充满了艰辛和教训,不断的事变和挫折使得中国不断反思并不断调整自己的发展策略。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些教训对于中国实现现代化进程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一、中华民族的屈辱历史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艰难曲折,部分原因可追溯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所经历的屈辱历史。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中国遭受了数十年的外国列强侵略。

这段历史教育了中国人民痛定思痛,迫切需要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振兴。

二、对西方文明的追求和反思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断追求西方文明的经验和教训,也推动了中国的发展。

中国通过学习西方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制度,吸收了西方文化的优点,并在实践中进行反思和创新。

这种追求和反思使得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能够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挑战。

三、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探索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新篇章。

中国探索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并通过劳动人民的伟大奋斗,实现了从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和错误,形成了许多宝贵的教训。

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视自身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困境和问题,通过积极改革,加强对外开放,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

特别是在经济领域,中国的快速崛起使得世界瞩目。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如贫富分化、环境污染等,这些问题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反思和启示。

五、教育和科技创新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到教育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并加大了对这些领域的投资。

中国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为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有力支持。

同时,中国注重科技创新,不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在高科技领域取得了突破。

通过教育和科技创新的发展,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

六、中外关系的平衡和发展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还需要处理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与各国的交流与合作。

九一八中 国近代化进程的挫折

九一八中 国近代化进程的挫折

九一八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挫折1931 年 9 月 18 日,日本关东军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

这一事件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也对中国近代化进程造成了巨大的挫折。

近代化是一个国家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

在九一八事变之前,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已经在艰难地推进,然而这场突如其来的侵略,却打乱了这一进程。

在经济方面,九一八事变之前,中国的民族工业虽然在艰难发展,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些地区出现了现代化的工厂和企业,工业生产有了一定的规模和技术水平。

然而,东北的沦陷使中国失去了重要的工业基地。

东北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发达的交通网络以及相对完善的工业体系都被日本侵略者所掠夺和控制。

大量的工厂被日军占领或破坏,工业生产陷入停滞。

原本有望发展壮大的民族工业遭受重创,经济发展的步伐被迫放缓。

农业方面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东北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和农业基地,事变后,大量的农田被侵占,农民流离失所,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日本侵略者推行的殖民农业政策,旨在掠夺资源,而非促进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导致了农业生产技术的停滞和倒退,粮食产量大幅下降,不仅影响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也对全国的粮食供应造成了压力。

在政治方面,九一八事变加剧了中国国内的政治动荡。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复杂局面,国内政治势力纷争不断。

事变后,国民党政府采取了不抵抗政策,进一步丧失了民心,引发了民众的强烈不满和抗议。

国内的政治矛盾更加尖锐,团结抗日的呼声日益高涨。

同时,日本的侵略也为中国的政治统一和稳定设置了巨大的障碍,分散了政府推进政治改革和现代化治理的精力。

文化教育领域同样遭受了沉重打击。

东北地区的学校、图书馆、科研机构等文化教育设施被破坏或侵占,许多知识分子被迫流亡。

教育资源的流失导致人才培养的中断,文化传承和创新受到阻碍。

日本侵略者还在占领区推行奴化教育,试图磨灭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这对中国的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的弘扬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中国近代化之路上的软性阻碍因素

中国近代化之路上的软性阻碍因素

中国近代化之路上的软性阻碍因素为什么中国近代化之路是如此艰难曲折?为什么中国近代化要经历一次又一次失败的探索?近代化之路上,民族心理和国民习性起到了多大的作用?过去我们从阶级的角度分析问题,这种研究方法严重局限了我们看待历史的思路,我们现在是否应该做到一种回归,从人的角度、民族的角度,真正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历史。

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之所以曲折和失败不断,是因为中国的近代化之路是与西方完全倒挂的。

众所周知,西方的近代化过程首先经历了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打开了了人们思想观念上的近代之窗;之后经历了17-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扫清了近代化之路上的制度障碍;最后才经历19的工业革命和其后的工业化浪潮,彻底享受近代化的物质文明成果。

中国的近代化之路与西方恰恰相反,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物质层面,以失败告终;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学习西方制度层面,以失败告终;最后的新文化运动才着手解决人们思想意识上的问题,未免为时过晚,难怪中国的近代化之路是如此的艰难。

而就算是今天,我们思想意识上的问题都解决了么?我想没有人能回答得乐观又自信。

中国人在近代化之路上都遇到了那些思想困境?为什么那么难以克服?我想这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这里仅以鸦片战争后,国人的心理和观念为切入点,对此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鸦片战争后,中国民族心理和国民意识中,最值得我们研究的是新思想的萌发和备受冷遇的这个结果。

这里的时间范围主要限定在两次鸦片战争之间,特别是太平天国爆发前这十年。

因为这十年,国内外的大环境相对稳定,没有其他重大事件的干扰,给中国留下了足够长的反应时间,是研究中国人上下对鸦片战争态度的最有价值的一段时间。

一、新思想受冷遇林则徐、魏源、徐继畬、姚莹,他们是一批具有新眼光和新思想的士大夫。

他们完成了从固步自封到承认、学习西方优势,这是观念上的一大进步。

魏源的《海国图志》50卷成书于1842年12月①,距《南京条约》签订(1842年7月24日)②仅仅5个月,反应不可谓不快,但一声惊雷打下去,面对的却是一潭死水。

系统分析中国近代化受阻的原因

系统分析中国近代化受阻的原因

第17卷 第9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Vol.17 No.9 2008年9月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Sep. 2008文章编号:1008-8717(2008)09-0012-02系统分析中国近代化受阻的原因陈 美 贞(中共福建省泉州市委党校,福建 泉州 362000)摘 要:中国在追求近代化这个进步社会潮流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历史发展轨迹和面临的机遇挑战导致近代化受阻。

本文系统地从心理、思想文化、制度、环境、经济等五个方面来寻找中国近代化受阻的原因,从而为当前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国近代化;心理障碍;思想文化障碍;制度障碍;环境障碍;经济障碍中图分类号:K251 文献标识码:A近代化是一个世界范围的人类社会进步的潮流,所有开化的或半开化的民族和国家都曾经追求过这个潮流,中国社会在19世纪60年代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

中国近代化的实质是中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变迁的过程,由此可见,实现近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的转变。

历史证明,100多年的近代史中,中国并没有实现这个目标,从某种程度上说,直到今天,我们祖国大陆仍然在为实现社会的转型这个目标而奋斗。

那么,中国近代化的实现为什么会这么艰难呢?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探寻阻碍中国近代化的的不利因素。

一、从妄自尊大、以“天朝上国”自居的中心国家沦落到落后挨打的巨大落差,使得清统治者无法及时、完全地学习、引进西方的有益成分,成为阻碍中国近代化的心理障碍自从秦朝建立起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后,历代的封建统治者把这种高度的中央集权一步步的深入加强,以西汉、盛唐、明清为代表的古典文明的辉煌出现都离不开中央集权的功劳,强大的中央集权不仅垄断了社会全部的政治力量和大部分的经济剩余,还给中国人的意识形态发出一个错误的信号:中国很强大,是世界上唯一的大国、强国,其他地方均为荒凉之地、野蛮之邦,中国地位有如众星捧月般的尊贵(当然,地圆知识的缺乏也是造成古代中国盲目自信的原因)。

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发展阶段1927——1949

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发展阶段1927——1949
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有利因素 1.近代列强的入侵。(客观上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生 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2.提倡国货,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3.“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 国精神; 4.特定历史时期,相对有利的的国际环境或重大政治 变革运动的推动.
不利因素: 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与掠夺;
后十多年生存艰难的原因:(1)抗日战争期间:沦 陷区,一些厂矿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以各种形 式吞并;国统区,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强化对 经济的全面统治,官僚阶层压榨民族企业牟取暴利。 (2)抗战胜利后: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 了国货(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3)官 僚资本大肆进行经济垄断,挤压民族企业;国民政 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通货膨胀。
知识梳理
一、政治: 二、经济: 三、思想文化:毛泽东思想产生形成并发展成熟,成 为党的指导思想。 酝酿:国民革命时期,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 地位等 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时期,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成熟: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论》发表标志成 熟,中共七大被写进党章 新发展:中种因素制约的:
(1)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 产阶级的利益,共产党代表工农群众的利益。阶级性 质不同是国共关系矛盾斗争直至分裂的根本原因。
(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 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当阶 级矛盾上升时,两党合作关系就有可能破裂,走向 对抗。
知识梳理
一、政治:阶级和民族矛盾交错,政局不断变化,先 后经历了内战到民族战争再到内战的过程。 内战十年(1927-1936):井冈山道路开辟、井冈山 斗争、红军长征、西安事变 抗日战争(1937-1945):防御、相持、反攻;正 面战场: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捷)、武 汉会战;敌后战场: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反扫 荡、三三制; 解放战争:中共七大、重庆谈判、解放战争(防御、 进攻、决战、胜利)

近代中国落伍的原因分析

近代中国落伍的原因分析

近代中国落伍的原因分析随着帝国主义的一声炮响,1840年,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也以鸦片战争为标志进入近代史。

在这段时间里,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几百个,中国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被打败,贫苦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中国这个自称为“天朝上国”的东方巨龙也失去了往昔的光环,不可遏止的走向落后的深渊。

分析近代中国落伍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封建君主专制体制中国长期的封建制度束缚了近代中国进步。

中国封建社会太漫长,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封建社会,又最迟走出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历史最长的国家。

在明朝后期,中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却得不到好的发展。

明清时期,中国正处于封建制度完善的阶段,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一套完整的体系来维持和完善封建制度。

当时的封建者实行的是重农抑商,闭关锁国,大兴文字狱等。

这一切都不利于中国的社会,国人的思维,以及科技的发展。

因为科技的发展需要经济条件,需要流通的社会与资源,需要开拓的思维等。

但这一切都是在封建社会得不到满足。

封建制度压制了中国人的创新思维。

西方在16世纪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快速兴起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对科学技术不断提出新的需求,从而激活了人们的创新思维,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创新。

而当时的中国却仍然停留在更加完善的封建主义社会,它不但严重限制工商业的发展,而且在思想领域压制创新思维。

统治阶级内部的保势力反对变革,这是阻碍中国人创新思维发展的一块大绊脚石。

然而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封建制度在中国延续了如此之久?经济因素是主导因素。

在农村,地主土地所有制下的地租剥削,是个体小生产者的农民之被剥削的主要形态。

在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与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的混合经济形态下,个体农民以其全部的剩余劳动的生产物,作为地租缴纳给地主的同时,还要以一部分甚至是大部分的必要劳动力的生产物,作为商业的利润、高利贷的利息缴纳给同一个主人。

中国近代化历程在曲折中进行的原因探索

中国近代化历程在曲折中进行的原因探索

中国近代化历程在曲折中进行的原因探索观看我中华历史,发现我们的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是在曲折中进行的,经过查看历史名家的论作,查看相关的资料,究其原因,感觉主要的也就下面几点。

中国的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之前几乎没有和世界进行技术、文化、贸易的沟通,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使中国政府签订了卖权辱国的条约从此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而此时的封建统治者者还没有认识的改革和近代化已经势在必行了,依然以天朝帝国自居,没有清政府的最高层支持的变革是不会成功的,当时的封建势力很顽固,只是取得了一点点的成就,甲午战争把这一切都毁灭了,留的只是后人的反思,和很多的爱国志士的苦思,没有很好的办法,后来又经历很多战争签订了很多的条约,直到《辛丑条约》之后才想着改革,此时已经晚了,1840年到1900年的这段时间里面,清政府外忧内患,耗尽了帝国的元气,此时的所谓的改革只是帝国灭亡之前的垂死挣扎,虽然有很多的改革是好的也引进来了很多的先进技术,但是此时的清政府手中也没有多少的权利了,主要的大权在地方的“省长”手里。

中央政府已经奄奄一息了。

辛亥革命算是压死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吧。

而从此以后进入中华民国时代,开始袁世凯活着的时间,地方的大员还听从他的调遣安排吧,此时外国的势力在中国很强大而袁世凯也没有能力驱除外国势力,但是袁世凯为中国的近代化的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是不能的埋没的时间,可是后来由于孙中山领导的起义也好叛乱也好,使袁世凯的政治地位的受到了威胁,所以改革和近代化的进程被迫减缓,袁世凯死了,而孙中山没有实力统治中国所以袁世凯死了,后来一直都是袁世凯的收下大将在统治中国,不是他们腐败不改革,只是没有改革的政治条件,他们整天都是在争权夺势勾心斗角,一不小心就会被弄死,还哪有心情改革,有的贵居总统但是没有军权,说话也没有分量,所以说改革推进中国的近代化的进程也是白搭的。

后来孙中山建立了中国国民党和黄埔军校,他没有统一中国,蒋介石统一了中国,这个统一也只是形式上的,因地方势力还依然厉害,给袁世凯的时间差不多,后来抗战和内战,蒋介石更没有时间推进中国的近代化的进程。

中国现代化进程缓慢艰难的原因.pdf

中国现代化进程缓慢艰难的原因.pdf

中国现代化进程缓慢艰难的原因.pdf百年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历程是坎坷不平而又富有诗意的:一次次美好的机遇从中国的身边擦肩而过;一批批仁人志士呕心沥血、前赴后继,其心均为寻找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捷径,以使中国早日跻身现代化国家的行列;一个个倾情而出的现代化方案层出不穷,共同鸣奏出波涛汹涌、波澜壮观的现代化思想交响乐。

然而,百年中国现代化实践的结果却是非常令人不满意的,虽然中国也不乏发奋图强的现代化先驱者,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实在太缓慢了,所取得的成效如果与同时期的世界其他后发式现代化国家相比较,实在微不足道。

这种局面令后人们陷入沉重的思索:其原因何在?针对这个问题,学术界已有无数人进行过程度不同的研究,提出过很多真知灼见。

坦率地说,对于任何复杂的历史发展过程,要想探知其真正的发展动因,是不可能的,因为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之间永远都存在着不可填平的鸿沟,任何经过艰辛而睿智劳动而形成的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都是相对接近真理的认识。

本人正是抱着这种不求全知的态度,来对中国百年现代化进程缓慢之原因进行一番简单的分析。

第一,中国主动迎接现代化挑战的意识十分薄弱,苟且偷安的封闭心态占据了整个社会群体思想界之主流位臵。

后人多对1840年鸦片战争的失败表示痛心疾首,从骨子里不相信拥有四万万人口、80万军队的泱泱大国竟敌不过漂洋过海、远离故土的区区两万英国军队的进攻。

因之,便很自然的形成了?汉奸误国论?,把失败的原因简单的归咎于政治决策和军事指挥上的失当。

应该说,如果单单从军事战争的层面来考虑,中国本不该败,它完全可以通过广泛的社会动员,比如象后来的抗日战争一样,来克服兵器上的弱势,而打退英国军队的进攻。

持这种论调者为数甚多,即便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朝野上下也大都抱有此种心理,所以,无论是林则徐、魏源,还是琦善、奕经、伊里布,虽然后世将其各打入?红?、?黑?两派阵营,但在对待英军犯境之始初的态度都是同一而坚定的:坚决主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对来自域外的新文明的挑战的威力之程度大小缺乏认识,只是想被动地举全国之兵力将英夷赶走而一了百了。

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为什么如此曲折

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为什么如此曲折

问题之一是:资源需求对国外的过度依赖。

工业化连续几十年的推进后,我们发现,国内资源十分有限。

我国人均矿产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森林和水资源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3,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6,石油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10,天然气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20。

随着我国生产建设的快速推进,2005年,我国对石油、铝、铜、镍、钢、煤、水泥的需求和消费数量已占到全球当年消费量的7%、19%、20%、21%、25%、30%、40%。

大量的消费需求与资源的严重不足已经成了我们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这种情况下,中国的现代化更离不开国际化,全球化的大环境,某些资源的进口已经成了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005 年,我国对铁矿需求的50%、氧化铝原料的50%、铜原料的60%和原油的40%都必须靠进口来保证。

迄今中国在世界上成了石油进口大国、铁矿石进口大国、钾肥进口大国、木材进口大国、飞机进口大国、大豆进口大国,出现了中国进口什么,什么都涨价的怪现象。

中国对国外资源依赖度的加大,为我们的经济发展蓄积了潜在的危机和风险。

2、问题之二是:市场需求对国外的过度依赖。

改革开放初期,外汇的严重缺乏,不仅限制了我们对国外设备、技术和人才的引进,也限制了我们的对外合作与交流,成了发展的重要瓶颈。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更多赚取外汇,从80年代初起,便启动了外向型经济战略,加速了外向型经济发展。

当年,韩国的人均出口额是中国大陆的25倍,中国香港和台湾的人均出口额高达大陆100倍。

而由于外向经济战略的实施,很快使中国的出口额在1990年便有了4倍的快速增长。

2007年,中国的出口额达到12180亿美元,占世界总出口额10%以上,中国的外汇储备达到17000亿美元。

本来我们的市场方针是国内国外两个市场。

但由于国内贫富的过度悬殊,基尼系数已经攀升到0.469,再加上房价,学费与医疗费用的无限飚升,导致大多数人群的消费水平过分偏低。

中国近现代化历程艰难曲折的原因探析

中国近现代化历程艰难曲折的原因探析

中国近现代化历程艰难曲折的原因探析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持续了百年以上,而且不是一帆风顺的。

想要了解其中艰难曲折的原因就必须明白什么是近代化。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发展科学技术,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

近代化还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等领域渗透,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世界近代化运动随着各国工业革命的胜利而开始,中国也顺应了世界近代化的潮流开始了自己的近代化进程。

西方世界的近代化又称资本主义化。

但是中国的近代化发展与西方国家有着巨大的不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近代化具有明显特色。

近代中国前80年近代化可称为资本主义化;后30年又增加新的内涵,即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为社会主义开辟道路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为什么中国的近代化会如此不同,会如此曲折,难以迅速发展?这是因为中国的近现代化是被动的,鸦片战争以后,为了抵抗外敌,救国救民,一些中国人开始盲目的照搬西方文明形式发起近现代化运动。

可是,在无法处理国内外各种矛盾的情况下,中国的近现代化的发展是曲折的,是很难快速发展的。

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一)起步阶段(1840-1895)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主要是学习以科技为核心的西方物质文明阶段;这一阶段近代化还停留在经济领域,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工业到民用工业、由国营工业到民营工业的历程,并逐渐向教育领域国防领域渗透。

(二)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从甲午战争到大革命失败,主要是政治制度的变革阶段;这一阶段经济工业化迈出一大步,政治民主化开始并有突破,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结合。

(三)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从国共十年对峙开始到解放战争胜利,主要是近代化的艰难发展时期。

这一阶段中国近代化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极为尖锐复杂的情况下,缓慢发展。

[1]从上面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是异常的曲折,我们既要处理国内的各种事宜,又面临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干扰,而且还缺少必须的科技实力人才,人民的思想没有得到解放,近代化的发展十分艰难。

第十讲、中国现代化的曲折前进(1927——1949)

第十讲、中国现代化的曲折前进(1927——1949)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自然经济解体; 历届政府的一些鼓励性政策; 人民爱国热情,抵制洋货、提倡国货; 实业家的实业救国的思潮;……
结合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 历史,思考:影响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 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阻碍因素:
根本原因: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具体因素: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与掠夺; 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与束缚; 官僚资本主义的政治压迫与经济垄断; 封建自然经济的抵制; 近代中国政局的长期动荡……
结果: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它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关键。揭开了国共两党 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它标志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请思考:为什么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6)中共 从幼稚走向成熟? 一是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出了一条夺取中国革命胜利 的道路——井冈山道路。 二是遵义会议第一次独立自主的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 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开始形成坚强的领导核 心。 三是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之 间的关系,形成了正确系统的统一战线理论。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上先后组织一系 列的大规模的会战。它们分别是: 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太原会战:在太原会战中,林彪指挥的八路军一一五师 取得平型关战役的胜利。这是中国抗战以来取得的首次胜 利 徐州会战:在徐州会战中,李宗仁指挥国民党军队取得 了台儿庄战役胜利。这是中国军队在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 胜利 武汉会战:武汉会战失败后,广州、武汉失守,抗战进 入到相持阶段 枣宜会战:这是抗战相持阶段国民政府组织的一场重大 会战,在会战中,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牺牲。这是抗 战中国民党牺牲的最高级别的将领
确立的过程:

最新中国近代化的艰难探索

最新中国近代化的艰难探索

第一阶段: 学习西方 先进技术
60—90 1840 1842 1856 年代 1894
第二阶段: 学习西方 政治制度
1895 1898 190Fra bibliotek 1901第三阶段: 学习西方 思想文化
1911 1915
鸦南 片京 战条 争约
第 二 次 鸦 片
洋 务 运
甲 午 中 日
马 关 条 约


八 国
辛 丑
戌 联条
方 启蒙运动
14C—18C
政治制度
辛亥革命 戊戌变法 19C90—20C初
政治制度
法国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7C—18C
思想文化
新 文 化 运 动
20C初
器物技术
第 工二 业次 革工 命业
革 命 18C—19C末
时期 时期
横向比较拓展视野
•材料一: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和日本同样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 机。面对困境,两国分别都进行了改革和探索,期望能到达富国强 兵的目的。而两场改革的成效在1894年双方进行的一场战争中以残 酷的方法得到了验证——中国的改革以失败告终,而日本迈上了其 心目中的强国之路。 •(1)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和日本为了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分别 进行了什么改革?
1、(2009中考)“自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凡谈时务、讲西学 者,无分朝野,皆不出‘中体西用’一途。”赞成“中体西用”的
A 洋务派在这一时期倡导( )
A.师夷长技 B.君主立宪 C.全盘西化 D.反对专制
2、(2014·江苏常州)瞿秋白于1899年诞生于常州青果巷。在13岁
B 时他决然剪掉了自己的辫子,以表达对( )
国图志·序》

中国的现代化历程

中国的现代化历程

中国的现代化历程篇一:中国近代现代化历程艰难曲折的原因探索中国近代现代化历程艰难曲折的原因探索鸦片战争后,在严重的民族危机、急迫的救国救民历史任务的促逼下,中国人仓促地以采借西方文明的形式发起了近代化运动。

从只根据于直觉、完全出于防御目的的被动姿态开始,经历了价值观裂变、人文主义思潮兴起、政治变革、社会全面革新、制度层次近代化、“人”的近代化等阶段。

整个过程曲曲弯弯、峰回路转,迅速快捷但又浮皮潦草。

它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为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作了准备,但终究没能使中国“化”向近代社会。

要找出中国近代现代化历程艰难曲折的原因就必须先明确现代化的含义。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是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引发的社会生产方式与人类生活方式大变革,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

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动力,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是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过程。

它将引起社会生产力、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态度的变化,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西方世界的近代化又称资本主义化。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近代化具有明显特色。

近代中国前80年近代化可称为资本主义化;后30年又增加新的内涵,即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为社会主义开辟道路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近代化,亦称中国早期现代化或现代化,是指近代中国社会资本主义化的历史进程。

1、从过程上看:它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

2、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工厂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为主要标志,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封建社会转化为近代社会。

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曲折历程1.

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曲折历程1.

60年代
70年代
奕訢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 务 运 动
自强 经济近代化
军事工业
求富
国防近代化
民用工业
三支海军
教育近代化
新式学堂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
时间:19世纪60-70年代
代 表 性 企 业
上海发昌机器厂 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二)整体发展阶段(1895——1919)
经济
主流
先进技术 政治制度 民主科学
政治
思想文化
器物 →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思想
思考:
为什么说中国早期工业化发展 “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提 示
A
B
C
D
1、中国早期工业化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 原 因
2、先天不足:资金准备不足;技术准备不足;人才准备不足;思想观念不足 3、后天畸形:近代工业的产业结构不协调;地区分布不平衡。
但同时为社会主义准备条件,不会让其资本 主义化 • (中国用速成法进入“现代化”)
一、近代化的含义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 志。近代化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
西方世界的近代化又称资本主义化。 在近代中国,近代化也就是指工业化(机器大生产)和与 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阶级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 其实质是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封建社会转化为近代社会。 在此过程中,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 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制下,发展畸形)
[讨论]
根本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的
1、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是近代中国人一直梦寐以求的,但近代工业化的发展却屡 遭挫折。结合近代工业化发展的历程,分析屡遭挫折的因素有哪些?无从发展的 根本原因是什么?

中国近现代化历程艰难曲折的原因探索

中国近现代化历程艰难曲折的原因探索

中国近现代化历程艰难曲折的原因探索姓名:张彬班级:会计13—01学号:541306050248中国近现代化历程艰难曲折的原因探索【摘要】: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的一些代表人物即开始了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艰辛历程,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提倡“经世致用”,为“向西方学习”新思想的萌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太平天国领袖洪仁歼的《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则是中国人最早把对近代化的探索付之于实践。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则在不同层面上把对近代化的探索从经济上升到了政治,新文化运动中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激进派更是鲜明地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率领中国人民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从而为在中国实现近代化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历经曲折,终于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关键词】:新思想中国近代化中国近现代史探索历程封建制度洋务运动思想基础启示向西方学习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其核心是工业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

罗荣渠认为:“广义的现代化主要是指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引起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的大趋势;具体来说,这是以现代化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的大转变,使工业文明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并引起社会组织和社会行为深刻变化的过程"。

一般认为。

现代化主要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文化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等。

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要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中世纪社会转化为近代社会。

浅析近代中国衰落的原因

浅析近代中国衰落的原因

浅析近代中国衰落的原因推荐文章近代欧洲崛起的原因是什么热度:近代自然科学在欧洲诞生的原因是什么热度:近代中国崛起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热度:戊戌变法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热度:近代美国崛起的三大原因介绍热度:近代中国的衰落,是有原因的,那么,近代中国衰落是什么?那么,下面就由店铺为大家浅析近代中国衰落的原因吧!浅析近代中国衰落的原因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拥有悠远的历史.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长期雄居于世界的东方。

然而当历史进入十九世纪之后,中国却明显地衰落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一百多年,中国处在了西方列强的蹂躏之下,跌进了灾难深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经历的这段悲惨的命运,是一种偶然的不幸呢,还是某种社会主导因素发展的必然结果呢?这是一个当今中国社会并未清楚地认识的问题,值得进行深入地研究,并且弄清这一问题对中国今后的发展也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一般认为的观点是:中国近代的衰落是由于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造成的,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这个问题也不能一概而论,文景之治,开元盛世,宣仁之治也同样是发生在封建专制统治下.可见,把中国近代的衰落完全归结于封建专制是不全面的.我国的封建社会始于东周末年.成型于秦汉时期,一般认为在宋代时期封建社会达到了顶峰.政通人和、国泰民安。

封建经济蓬勃发展,总产值超过唐朝数倍,新技术层出不穷,遥遥领先于世界。

*上.赵匡胤立下秘密誓约于祖庙:“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誓不诛大臣、言官”,“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并且就此设密旨于宗庙,要求子孙世世代代遵守,还又专门建立了言官谏言制度。

从此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自春秋战国以来第二个学术自由的时期。

在这时期皇帝对不同意见,或任之,或只是贬外地当官,或免职,而没有杀戮,也没有打成*的迫害。

宋朝不兴文字狱,对读书人比较宽容。

因此就了有很多诗人词人,写出了传之千古含沙射影的愤恨张狂之诗词。

也有了宋词以及宋朝文明之盛.文化上.宋朝也是最贯彻儒家思想的朝代.在宋朝,对孔子的极力颂扬,对孔子的学说也极力阐发光大的同时,儒家的第二圣人--孟子,也恢复了其应有的地位。

百年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历程是坎坷不平而又富有诗意的

百年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历程是坎坷不平而又富有诗意的

中国近现代化发展历程艰难曲折原因探析姓名:王勇学号:541013140247班级:3G软件10-02百年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历程是坎坷不平而又富有诗意的:一次次美好的机遇从中国的身边擦肩而过;一批批仁人志士呕心沥血、前赴后继,其心均为寻找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捷径,以使中国早日跻身现代化国家的行列;一个个倾情而出的现代化方案层出不穷,共同鸣奏出波涛汹涌、波澜壮观的现代化思想交响乐。

然而,百年中国现代化实践的结果却是非常令人不满意的,虽然中国也不乏发奋图强的现代化先驱者,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实在太缓慢了,所取得的成效如果与同时期的世界其他后发式现代化国家相比较,实在微不足道。

这种局面令后人们陷入沉重的思索:其原因何在?针对这个问题,本人正是抱着这种不求全知的态度,来对中国百年现代化进程缓慢之原因进行一番简单的分析。

第一,中国主动迎接现代化挑战的意识十分薄弱,苟且偷安的封闭心态占据了整个社会群体思想界之主流位置。

后人多对 1840 年鸦片战争的失败表示痛心疾首,从骨子里不相信拥有四万万人口、80 万军队的泱泱大国竟敌不过漂洋过海、远离故土的区区两万英国军队的进攻。

因之,便很自然的形成了“汉奸误国论”,把失败的原因简单的归咎于政治决策和军事指挥上的失当。

应该说,如果单单从军事战争的层面来考虑,中国本不该败,它完全可以通过广泛的社会动员,比如像后来的抗日战争一样,来克服兵器上的弱势,而打退英国军队的进攻。

持这种论调者为数甚多,即便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朝野上下也大都抱有此种心理,所以,无论是林则徐、魏源,还是琦善、奕经、伊里布,虽然后世将其各打入“红”“黑”两派阵营,但在对待英军犯境之始初的态度都是同一而坚定的:坚决主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对来自域外的新文明的挑战的威力之程度大小缺乏认识,只是想被动地举全国之兵力将英夷赶走而一了百了。

而当发现此种用兵之举不仅糜费昂贵、且节节败退之事实时,则唯恐其引发全面社会的混乱和危机,于是又想采取求和之举来“哄”走”夷”敌。

中国近代衰落原因之分析

中国近代衰落原因之分析

中国近代衰落原因之分析中国近代的衰落原因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

下面是对中国近代衰落原因的一些分析:一、政治原因:1.封建思想束缚:清朝末年,中国社会始终被封建思想所束缚,封建统治集团追求其自身的私利,忽视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政治体制僵化,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导致政府无法有效地管理国家。

2.内外压力:中国近代面临来自外部列强的侵略,如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使中国丧失了国家主权和独立。

同时,内部封建势力也对政治变革产生了阻碍,造成社会动荡不安。

3.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滞后:中国在近代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相对滞后,科技水平和工业体系无法与其他国家媲美。

缺乏实力和能力,使中国难以在全球竞争中取得优势。

二、经济原因:1.不平等条约:中国在近代遭到西方列强的不平等条约限制,被迫开放市场,丧失经济自主权。

外资入侵,破坏了中国经济的独立性和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

2.农业经济主导:中国在近代的经济结构中,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无法满足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需求。

同时,缺乏工业化进程和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导致经济发展的滞后。

3.财政困难和税收体制:清朝末年,国家财政困难,无法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税收体制不完善,使得负担集中在农民身上,加重了社会矛盾。

三、社会原因:1.社会不公和阶级矛盾:清朝末年,社会上存在着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社会阶级分化严重,贫富差距悬殊,造成社会不公平和社会矛盾。

各个民族和民众之间的矛盾也是造成社会动荡的原因之一2.文化观念保守:中国在近代一直被传统文化观念所影响,保守思想和顽固的封建思想束缚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守旧的文化观念对于现代化进程的抵制,对于社会发展造成了障碍。

四、外部环境原因:1.西方列强的挤压:近代中国受到西方列强的挤压和侵略,成为了其他国家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造成了中国国力的衰落和国家地位的下降。

2.社会进步的影响:近代中国面临着西方社会进步思潮的影响,社会变革的要求和压力日益增大,中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没有及时作出相应调整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现代化历程艰难曲折的原因探析
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持续了百年以上,而且不是一帆风顺的。

想要了解其中艰难曲折的原因就必须明白什么是近代化。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发展科学技术,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

近代化还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等领域渗透,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世界近代化运动随着各国工业革命的胜利而开始,中国也顺应了世界近代化的潮流开始了自己的近代化进程。

西方世界的近代化又称资本主义化。

但是中国的近代化发展与西方国家有着巨大的不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近代化具有明显特
色。

近代中国前80年近代化可称为资本主义化;后30年又增加新的内涵,即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为社会主义开辟道路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为什么中国的近代化会如此不同,会如此曲折,难以迅速发展?
这是因为中国的近现代化是被动的,鸦片战争以后,为了抵抗外敌,救国救民,一些中国人开始盲目的照搬西方文明形式发起近现代化运动。

可是,在无法处理国内外各种矛盾的情况下,中国的近现代化的发展是曲折的,是很难快速发展的。

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
(一)起步阶段(1840-1895)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主要是学习以科
技为核心的西方物质文明阶段;这一阶段近代化还停留在经济领域,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工业到民用工业、由国营工业到民营工业的历程,并逐渐向教育领域国防领域渗透。

(二)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从甲午战争到大革命失败,主要是政治制度的变革阶段;这一阶段经济工业化迈出一大步,政治民主化开始并有突破,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结合。

(三)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从国共十年对峙开始到解放战争胜利,主要是近代化的艰难发展时期。

这一阶段中国近代化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极为尖锐复杂的情况下,缓慢发展。

[1]从上面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是异常的曲折,我们既要处理国内的各种事宜,又面临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干扰,而且还缺少必须
的科技实力人才,人民的思想没有得到解放,近代化的发展十分艰难。

中国近现代化历程艰难曲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封建旧势力过于强大,政治障碍难以突破。

中国近代化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封建地主阶级思想顽固、不思进取、不愿革新;官僚资本主义借助政权力量,对民族工业占有压倒优势,压制了民族工业的发展;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和武力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都是中国向近代化迈进的重大的行动。

习惯上将洋务运动称之为向近代化迈出了一小步 ,即有限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力,使传统的中国社会发生了某种分解,出现了近代的工业和与之相联系的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

戊戌变法则是洋务运动的进一步升华, 要求在思想和政治领域进行全面变革 ,用君主立宪来代替封建专制制度, 用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去改革封建的旧文化。

[2]但是,在强大的封建旧势力面前,它们都失败了,使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受到阻碍。

二缺乏正确的指导方针。

发起中国近代化运动的动机,是在外部的巨大压力下,在基本没有近代因素作前提的条件下,中国人仓促地采借西方文明,发起了近代化运动。

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是先发展轻工业后发展重工业,然后农业近代化紧随其后,为工业近代化奠定物质基础。

西方资产阶级先通过革命掌握政权,为工业化提供政治保障,并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来为近代化作充分准备。

而中国是先发展重工业后发展轻工业,
并且农业始终没有发生本质变化,近代化缺乏必要的前提过程。

而且近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民族资产阶级则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化的领导权。

[3]当时的中国政府没有把教育放在重要地位,从决策上来看,封建统治者把科技视为“淫巧”,不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致使中国在长时期内一直为缺少人才、技术而困扰。

这些统治者还要千方百计地维护本阶级的利益,不可能从发展生产力的主观愿望出发,来制定科学的内外政策,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中国近代化的正常进行。

[4]使近代化缺乏科技人才和较高素质的劳动者,无法有效的开展近代化工业活动。

三传统思想的束缚。

重农抑商、重陆轻海、重义轻利等观念,都是发展近代工业的思想障碍。

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积累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

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

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5]四民族工业先天不足。

近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的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而是来自外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近代工业的产业结构不协调、不配套,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重工业特别是钢铁、机械、电力、石油等工业尤为微弱;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和沿江
地区。

五缺乏安定的发展环境。

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一直都在各种战争的夹缝中生存。

从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纷纷发动侵略战争,国内反动统治者经常镇压人民反抗,战争、革命不断,难有安定环境,发展非常缓慢。

只要拥有安定的发展环境,中国近代化便可以有较快的发展。

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帝国主义各国对华输出的商品骤减,同时它们对中国的原料和部分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了,这就使原来在帝国主义控制下变得十分狭窄的中国市场稍稍出现了一些空隙,客观上为民族资本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1912年之后的十年为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据统计,1912年到1919年,建成厂矿470余个,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8年的增长额相当于以前的50的总和。

.1913年全国面粉53家,资本862万元,1919年增至123家,资本1500万元,1918年中国免费由入超变为出超...煤产量1913年为1337万吨,1919年则达到2005万吨,增长49%,钨矿的开采居世界第二[6]但是,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便卷土重来,对中国近代化的发展环境再次照成了不利的影响。

我们可以明白中国的近代化是一次快捷、但又不深、不透的近代化运动。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民族独立,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科教兴国是国家富强,经济迅速发展的必要条件。

只有这样,国家才可以真正的实现现代化,建立美好中国。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
[2] 李喜所戊戌变百年再审视[J] 1998年第7期
[3]张国辉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企业[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
[4] 河北张红杰 [J]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5]《中国全史·商贾史》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1年版
[6] 《中国革命史教程》警官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