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永恒轮回学说浅论
试论尼采的永恒轮回思想
试论尼采的永恒轮回思想作者:童建安来源:《群文天地》2011年第08期本文在简要阐述永恒轮回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及传统哲学、宗教神学等思想影响的的基础上,简单地介绍了其思想的渊源。
同时并以查拉斯图特拉与侏儒的对话为例,尝试性地为读者解读了尼采永恒轮回思想的形成脉络。
永恒轮回思想的提出,突出表达了尼采肯定轮回、热爱现实生活、反对虚无主义的精神理念。
一、永恒轮回的思想渊源(一)时代背景任何思想的来源无不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深深的联系在一起,没有哪一个思想来自作者的偶发奇想,无不深深的打上时代的烙印。
弗里德利希·威尔海姆·尼采,(1844—1890)生活于19世纪中晚期,当时正是自然科学兴盛的时期,人们深受自然科学领域三大发现的影响,哲学这门古老的学问更难逃其宿命。
尼采直接把能量守恒定律作为其永恒轮回思想的依据,尼采认为,权利意志其总量是恒定的,它不会永远停滞于某一状态中,除了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以外,别无它物。
“你们知道‘世界’在我看来是什么吗?我可以在我的镜子里把它指给你们看吗?世界就是:一种巨大无匹的力量,无始无终;一种常驻不变的力量,永不变大变小,永不消耗,只是流转易形,而总量不变;……一个奔腾泛滥的力量的海洋,永远在流转易形,永远在回流,无穷岁月的回流,以各种形态朝汐相间,从最简单的涌向最复杂的,从最净的、最硬的、最冷的涌向最烫的、最野的、最自相矛盾的,然后再从丰盛回到简单,从矛盾的纠缠回到单一的愉悦,在这种万化如一、千古不移的状态中肯定自己,祝福自己是永远必定回来的东西。
是一种不知满足、不知疲倦、不知疲劳的迁化……”传统哲学的影响尼采生活于德国这个西欧国家,热衷于希腊文化,对古希腊哲学更是倍加推崇,赫拉克利特的“一切皆流,无物常住”的思想更是对其造成了深刻的影响,“赫拉克利特在某处说,万物流变,无物常住。
他把存在着东西比作一条河流,声称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卡尔·洛维特《尼采》:“永恒轮回”是了解尼采哲学的一把钥匙
卡尔·洛维特《尼采》:“永恒轮回”是了解尼采哲学的一把钥匙尼采是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巨大的、先知般的存在。
在他活着的时候,几乎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的学说;但在他死后,影响却与日俱增。
《尼采》一书作者卡尔·洛维特指出:“他首先影响了一个最为意气相投的追随者,即邓南遮,并且通过他而影响了许多意大利的年轻人。
在法国,他激起了安德烈·纪德的深刻同情。
在德国,对于像斯特凡·乔治这样的追随者来说,他成了19世纪的最高大法官。
他给予了像R.潘维茨、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托马斯·曼这样的人以基本的影响,托马斯·曼在1924年的一个评论中说,任何一个相信欧洲的未来的人,都深信尼采这个名字。
他决定了L.克拉格斯、A.鲍姆勒和E.荣格尔的思想,最后他也成了现在在欧洲各处战斗的德国年轻人的最高权威。
”——尽管很多研究者认为,尼采哲学推动纳粹形成,但他仍被视为现代西方哲学无可争议的最重要开启者之一。
二十世纪初,尼采哲学传入中国,发生过广泛影响。
鲁迅曾在文章里带着调侃的语气写过他:“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因为这篇文章被收入教科书,所以通过鲁迅文字第一次知道到他的人,普遍印象不佳:尼采,不就是个疯子嘛!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西方哲学热中,尼采再次传入中国,人们也再次认识到,尼采,这个疯子,不简单!一、疯子尼采:成为天才,他付出巨大代价尼采生平比较简单:1844年出生于德国一个新教牧师家庭。
在大学里,他以研究古典和语言学崭露才华。
1869年他还没取得学位,巴塞尔大学就给他一个语言学教授职位。
他接受了这个职位。
尼采但他的健康情况不佳,一生饱受疾病折磨。
除了脑病,他还从父亲那儿遗传了“慢性头疼病与视力衰弱症”。
普法战争期间,他服役一段时间,在军中感染了赤痢白喉。
连续几天几夜的头疼和痰阻的折磨,使尼采成了一个四分之三的盲人。
尼采的永恒重复思想
尼采的永恒重复思想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是19世纪末德国哲学家,他对于人类的生存与真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许多令人深思的思想。
其中,尼采的永恒重复思想可以说是他最为独特也最具争议的观点之一。
永恒重复思想指的是宇宙中的一切现象都是永恒无尽地重复发生的,即存在一种恒定的循环往复。
尼采认为,人类倾向于寻求永恒和不变的东西,因为这种不变性给人以安慰和存在的认可感。
然而,这种欲望是对现实的否认,因为现实世界是无尽的变化和流动的。
尼采通过永恒重复思想,试图突破人们对于现实的理解和接受。
他认为,人们在追求永恒不变时,忽略了变化和重复的本质。
在宇宙的循环中,一切都在无止境地重复,无论是生命的起源、人类的历史还是个人的经历。
尼采试图让人们接受这种重复,即使对于痛苦和苦难,也要以欣然面对的态度去迎接。
然而,永恒重复思想并不意味着尼采认同平庸和一成不变的生活。
相反,他提倡人们要以肯定的姿态去面对重复,不断地发掘并创造新的意义。
按照尼采的观点,人们不能指望在现实中找到完美或绝对的意义,相反,他们应该在重复中寻求自己的独特之处。
每一次重复都是独特的,人们通过自己的行动和选择,可以赋予其以新的意义。
尼采进一步指出,通过接受永恒重复,人们可以战胜逆境和痛苦,找到生命的成长和发展。
在重复中,人们可以发现自己的潜能和力量。
尼采也警告人们不要陷入对过去的迷恋或对未来的期待,而是专注于当下的行动和实践。
只有通过行动,人们才能充分体验并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意义。
当然,尼采的永恒重复思想并非没有争议。
有人认为,接受无尽重复可能导致人们对生活失去热情和动力,陷入一种消极的宿命思维。
然而,尼采并不主张消极接受,而是鼓励人们通过创造和行动去充实和提升自己的生活。
在当代社会中,人们经常被各种压力和焦虑所困扰。
面对这些困扰,尼采的永恒重复思想给予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通过接受重复的存在,并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人们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生活的起伏和挑战。
尼采永恒轮回学说的探析
尼采永恒轮回学说的探析尼采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哲学家,被誉为“哲学之王子”。
他的哲学思想包含了众多独特而深刻的见解,其中之一便是永恒轮回学说。
永恒轮回学说是尼采对人生和宇宙的一种理解,它涉及到时间、重复和个体的概念。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索尼采永恒轮回学说的内涵,并解析其对人类生活和价值观的影响。
我们来了解一下永恒轮回的概念。
尼采认为宇宙是一个无限的时间和空间的循环,一切都在不断地重复。
永恒轮回是一种宇宙的律动,它涵盖了一切存在的过程和变化。
尼采认为,个体的生命也遵循着永恒轮回的规律,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无限次数地重复出现。
然而,尼采并不是在肯定和欢迎永恒轮回的存在,而是在探索其中的哲学意义。
他认为,永恒轮回是一个存在的现实,它使人感到绝望和痛苦。
因为如果一切都是不断重复的,那么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一切都是徒劳的。
在这种观念下,尼采提出了“超人”的概念,即超越永恒轮回的个体,超越平庸和无意义的生活。
在尼采看来,超人是一种自我创造和自我超越的个体,他能够独立于社会和传统的束缚,追求自己的价值和目标。
超人超越了永恒轮回的重复,他们能够创造自己的生活,赋予生命以意义。
超人是一种新的人类,他们具有创造力、勇气、智慧和美德。
超人的价值观是基于个体的内在需求和自由选择,而不是传统的道德规范和社会约束。
尼采的永恒轮回学说对人类生活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挑战了传统的宗教和道德观念,提出了个体的自由和自主性。
尼采认为,传统的道德观念是一种对个体的压制和束缚,他鼓励人们摆脱传统的道德框架,追求自己的欲望和需求。
永恒轮回学说强调了个体的创造力和独立性。
尼采认为,个体应该具有自主性和创造力,他们应该能够超越现有的社会和文化框架,创造自己的生活和价值。
这种观念对于现代社会的个人发展和自由意志至关重要,它鼓励人们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永恒轮回学说还对人们对待时间和存在的态度产生了影响。
尼采认为,时间是一个循环,一切都是重复的。
“永恒轮回”与历史认知——尼采时间美学的观念生成及其人文意义
“永恒轮回”与历史认知——尼采时间美学的观念生成及其
人文意义
姚思宇
【期刊名称】《汉语言文学研究》
【年(卷),期】2024(15)2
【摘要】尼采的《不合时宜的沉思》在批判“历史学”中呈现其时间美学的生成。
如同歌德重视“自然”的历史观,布克哈特的文化史研究注重直观和艺术感受力,并
因其保守立场而强调对历史的持续性考察。
而尼采基于“现代教养”导致人格削弱等问题,重点批判了“历史学的过量”。
他提出“非历史”和“超历史”的认知方式,主张通过遗忘和封闭自身视域乃至将目光转向永恒的存在,克服“科学统治生活”对现代人的身心困扰。
因而不同于布克哈特的悲观主义,尼采进一步发现了叔本华
的“真诚的英雄主义”,即能够把握自身的形而上学性,在每一刻的翻转与肯定中提
升生活情感。
这标示着尼采“永恒轮回”时间美学观念的生成,其人文意义在于推
动现代主体形成理解自我、把握现时、改造世界的能动性契机。
【总页数】8页(P106-113)
【作者】姚思宇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永恒在瞬间中存在——论尼采永恒轮回学说的实存论意义
2.“永恒轮回说”并非“历史循环论”──兼谈尼采的超人哲学
3.尼采的建构性美学思想初探——权力意志、永恒轮回和“超人”学说
4.略论尼采的永恒轮回观念
5.尼采“永恒轮回”思想中的时间意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永恒轮回隐喻的解读
37海外文摘OVERSEAS DIGEST 海外文摘2020年第2期总第787期No.2,2020Total of 787本文以尼采通过查拉图斯特拉之口所说的谜语为切入点,指出永恒轮回思想是其基础概念或基础思想①。
部分学者以一种更文学的方式,将查拉图斯特拉的叙述解读为一种成长小说,描述查拉图斯特拉在其中学习如何唤醒、面对、教导和肯定他关于永恒轮回的思想。
②但这些学者同时指出,主人公查拉图斯特拉本人似乎从未充分表达、证明、赞同或明确肯定永恒轮回的思想。
当查拉图斯特拉提到这一思想时,他(或他的灵魂)在做梦、醉酒或疗养(或回忆这些时刻),抑或是唱歌。
并且,尼采会把不同的、看似不相容的思想版本放进奇怪的、显然不合格的人物的嘴里,比如《幻觉与谜语》一章中的侏儒,或者《康复》一章中查拉图斯特拉的动物,或者《觉醒》一章中的高级人物。
因此,部分学者得出了各种尚存在争议的结论:尼采的意图仅仅是将查拉图斯特拉作为一个有用的虚构、神话形象、假想的思想实验、似是而非的故事或实际的假设而永远重现;他认为永恒的轮回是一种无法传达的深奥或神秘的洞见;他头脑中没有单一且统一的学说,或是他设计了永恒的重现作为一个高贵的谎言,用来掩盖他真正的深奥的观点;他想让我们注意到,永恒的重现是有缺陷的,是一种不连贯的或自我消耗的思想。
在本文中,笔者提出了另一种选择,尤其是在文学上,对尼采的隐喻的理解。
既然这是一种关于时间的思考,既然查拉图斯特拉叙述了虚构人物查拉图斯特拉的生活,那么这本书的相关叙述方面就必须关注查拉图斯特拉生活中的事件年表。
更具体地说,尼采在解释查拉图斯特拉基本概念的同一回忆录中写道,永恒轮回是查拉图斯特拉对万物无条件和无休止重复的循环过程的教导。
但查拉图斯特拉的生活本身就是其中之一,因此他的生活叙事必须以某种方式展示其在生活中无条件的、不断重复的循环过程。
尼采第一次在《同性恋科学》上发表时就提出了永恒轮回的想法,因此,尼采的书应该想象查拉图斯特拉重新体验他之前已经经历过的生活。
尼采永恒轮回思想研究
尼采永恒轮回思想研究摘要尼采说:“就算人生是幕悲剧,我们也要有声有色地演这幕悲剧,不要失掉了悲剧的壮丽与快慰;就算人生是场梦,我们也要有滋有味地做这个梦,不要失掉梦的情致和乐趣。
”永恒轮回之说印证了生命流向的单一性,一旦流逝,便永不复返,这么看生命,是残酷的,也是美丽的,但即使绚丽如此,我们也不必太多在意,就像是部落之间的一次战争,千万人死去,也丝毫改变不了世界本来的面目。
尼采以非科学性的方式向我们揭示了生命,对于这一伟大学说,后人研究从未停止,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永恒轮回概念的现世意义。
以期为相关理论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尼采;永世轮回;哈姆莱特;生成概念引言从科学的角度上看,尼采的永恒循环说是难以成立的,但从哲学信仰的角度看,永恒循环是一种精神上的超越与寄托,在此意义上,尼采把它称之为“肯定生命的最高公式”。
可是“永恒”与“超越”的二律背反也使得尼采不得不进行如同铁笼困兽般的抗争之中。
还有学者从生存论的意义上来考察永恒轮回,认为尼采提出这一思想的着眼点人的生命及人的责任,具有伦理倾向。
永恒轮回表明任何事物都是无穷无尽地重复出现,因而要求人们对自己的行为有责任意识,这种责任是对永恒事物及生命的无限责任,责任本身就赋予了行为本身巨大的价值。
也有研究者认为应把尼采放到西方哲学历史之中去弄懂尼采,永恒轮回是尼采对欧洲哲学虚无主义传统的批判,这一批判首先直指基督教神学思想,即其所谓的罪与罚、得救—和解这类谎言,因为永恒中并没有正义、和解,只是同样的轮回;其次,尼采的矛头针对传统理念论哲学的“超越”态度,即感性世界的生活是应该否定的,只有理念世界是永恒的、真实的,尼采要破除这千年积习,使之颠倒;再次,永恒轮回指向人世间的永生、永死,世间万物及人永不能超越这个生死的轮回,所以,并没有永恒的超越。
一、概述尼采的永恒轮回概念棋子受规则束缚,可能的步骤是有限的,因此由之构成的棋局也是有限的,只要局数够多,必将出现相同的棋局。
尼采关于轮回的理论思考
尼采关于轮回的理论思考尼采的永恒轮回之说(以下简称“轮回说”),或许是其整个思想中最为令人费解的。
“永恒轮回”的德文原文有两个大致相同的表达:“die ewigeWiederkunft”和“ewig wiederkehren”.前者是名词化的表达,而后者是动词化的表达,中文又译“永恒复返”或“永恒回归”.[1]262不论是其片段式的写作风格,抑或是其过多的诗性语言,都加大了我们在理解这一学说上的困难。
况且,从着作到遗稿,直接涉及到轮回之说的叙述少之又少,不仅难成系统,甚至可说是只言片语。
面对尼采的永恒轮回之说,我们常常如坠云雾之中,偶有所感却难以得其要领。
轮回之说虽令人困惑,但其重要性毋庸置疑。
尼采称之为“深邃的思想”[1]257、“思想中的思想”[2]264、387.海德格尔也理所当然地命之为五大命题之一。
这自然也引起了尼采研究者们的注意。
然而,研究者们往往动辄就把轮回说置于一个十分抽象的考察语境之中。
这种抽象且宏大的言论,即使连尼采本人或许都未曾跨入。
对此,我们在这里要提出的一个疑问是:永恒轮回说能否为我们的经验所体认?尼采曾说:“我任何时候都是用我的整个身体和生命去撰写着作的:我不知道什么是纯粹精神的问题。
”[3]313如维茨巴赫对此所评论到的,尼采是在要求我们将其学说变成我们的亲身体验。
永恒轮回之说作为思想中的思想,亦不例外。
轮回之说虽也表达了关于世界整体的一些构想,然而其基本含义,也可以说是其最重要的含义却是同我们的个体生命息息相关的。
故此,本文的基本倾向或意图在于,要将玄奥的轮回说“降格”,即将它纳入到生命的体认中来,并阐释它可能具有的意涵。
在此过程中,叔本华哲学作为极为重要的思想背景,会时时体现出来。
这位尼采眼中的“伟大的导师”[4]54,且又是“唯一的导师”[5]240,其影响是绝不容忽视的。
在轮回说方面,此种影响亦能为人所察。
一、命运的诅咒和启示:永恒的当下1881年夏秋之际,当尼采绕着锡尔法普拉纳湖散步时,倏忽之间闪现出了轮回说的灵感。
尼采永恒轮回学说的生理学维度——
2022第11期·总第589期一直以来,永恒轮回学说都是尼采研究者关注的主题之一,该学说与尼采对生命的肯定息息相关。
自尼采在《快乐的科学》中首次提出该学说之后,这一学说便成为尼采中后期思想的重要内容。
他在其后期作品中称“永恒轮回”是最高的肯定公式。
〔1〕但是与尼采思想中的其他表达一样,他并没有给出永恒轮回学说的具体定义,只给出了不同场景中的寓言故事。
这样的重要性和模糊性使尼采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出发,给出了多种解释。
本文意在通过批判性梳理学界关于该学说的代表性阐释,再结合尼采著作中的相关文本,重新阐释永恒轮回学说。
首先,本文梳理了目前有代表性的几种阐释,指出该学说具有的双重意义指向;其次,本文通过重点分析《快乐的科学》第341节和《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的“幻觉与谜团”这一节来论述该学说自身的意义;最后,本文主要结合《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和《瞧,这个人》中的相关内容来论述该学说的主要目的。
一、永恒轮回学说的传统阐释及其双重意义指向永恒轮回学说是尼采思想中的重要部分,众多学者对该学说的阐释经久不衰。
这些阐释的共同之处是,一方面要结合尼采的[作者简介]毕延英,浙江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德国弗莱堡大学联培博士研究生。
摘要:在解读永恒轮回学说时,学者一方面要将该学说作为一个原则或者概念来阐释,即廓清永恒轮回学说的意义,另一方面要阐述尼采对现实生命而非轮回的或者重复的生命的肯定。
然而众多阐释并不能将这两方面的意义结合起来,无法实现该学说内部的自洽性。
这一方面因为阐释者忽视了永恒轮回学说的意义和目的的双重性,即该学说对虚无主义的揭示与克服,另一方面因为阐释者没有意识到该学说的生理学维度。
从生理学的视角来看,该学说既可以让人们认识虚无主义,同时又能让人们立足于生命本身来克服虚无主义。
关键词:尼采;永恒轮回;心理;身体中图分类号B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547(2022)11-0041-08尼采永恒轮回学说的生理学维度毕延英——基于心理与身体的解读哲学百家041文本将永恒轮回学说作为一个原则或者概念来阐释,即廓清该学说本身的意义;另一方面要阐述尼采对此在生命而非轮回或者重复的生命的重视。
尼采哲学思想内涵浅析论文(共3篇)
尼采哲学思想内涵浅析论文(共3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尼采哲学思想浅析一、叔本华及尼采尼采所处的时代人们高扬理性关注物质生活,认为理性和科学技术能给人带来终极幸福。
这种盲目的乐观主义在遇到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之后开始瓦解,叔本华将世界本质看做是生命意志,每个个体都被生命意志支配,个体无法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整个生命受伟大的生命意志的控制,于是摆脱生命意志枷锁唯一的出路就是结束生命。
叔本华自身的学术观点不够彻底,但是深受叔本华思想影响的中国清代学者王国维就以亲身经历贯彻了叔本华的思想,他自杀了。
尼采深受叔本华的影响,其整个哲学思想的基调也是悲观的,但是他称自己的哲学是积极的虚无主义。
尼采将虚无主义分为两类,即积极的虚无主义和消极的虚无主义。
缥缈消极的虚无主义是现代人在否认一切价值观念之后表现出的一种无所适从和自我沉沦的状态,一切旧传统价值遭到否认之后处于彻底的价值虚空之中,丧失信仰无人管束做什么都可以的失控儿童。
而积极的虚无主义则是指在批判一切传统价值之后重新建立一种全新的价值体系,重塑现代人的价值观,在对一切旧价值感到失望之时,身处绝境却不自暴自弃,起身反抗从而克服虚无主义,这种反抗精神在尼采思想中就表现为高扬生命活力的酒神精神和权利意志。
其积极的虚无主义使他认识到生命本身的悲剧性质,即能够自由运用理性思索整个宇宙的人生命却是有限的,有限的生命和无限的宇宙之间的张力使人必须承认自身的悲剧性。
但同时,在认识到个人是被伟大的生命意志所控制之后,应该勇敢地面对悲剧的人生,用顽强的生命力来战胜掌控一切的生命意志,这也就是尼采与叔本华最大的区别所在。
二、尼采对理性的批判尼采对理性批判的靶子首先对准的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
他强烈地批判苏格拉底以来欧洲历史上的理性主义。
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即美德,无知即罪恶”这句话成为后世理性主义的开端,这里知识就是理性的代表,苏格拉底认为只有以理性的态度对外部世界和内在心灵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最终才能得出对人类有用的知识。
尼采的永恒回归思想
尼采的永恒回归思想尼采是19世纪末德国的哲学家和文化评论家,他对于人类的存在和真理等问题有着独特而深刻的见解。
其中,他提出的永恒回归思想在哲学领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持续的研究。
本文将探讨尼采的永恒回归思想以及它对我们的意义。
永恒回归思想是尼采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指的是一种生死循环的观念,认为宇宙中的一切都将无休止地重复。
尼采认为,时间是一个无限的循环,宇宙和一切存在物体都在不断经历着诞生和毁灭的循环。
他说:“我的伴侣是一个精神家园,有一个属于它的春天与秋天;生命在那里永远重来。
”这个重来的过程就是永恒回归。
尼采的永恒回归思想与宗教的转世轮回有所不同。
它不是指人类的灵魂在不同的生命中转世重生,而是指整个宇宙的循环历程。
尼采将永恒回归看作是一个自然、无意识的过程,它不受道德、宗教或个体的影响。
那么,永恒回归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呢?尼采认为,只有通过接受永恒回归这个现实,我们才能真正珍惜眼前的一切。
他说:“恶梦一旦现实,我们就学会了如何安然入睡。
”永恒回归意味着我们的生活是有限而珍贵的,我们应该珍视每一刻,并为此而行动。
它迫使我们思考自己的行为对未来的影响,因为我们的行动将在无限循环中重演。
此外,永恒回归思想还对个体的意义和自由意志提出了挑战。
尼采认为,如果宇宙的一切都在不断重复,那么每个人的行动都是注定的,没有自由意志可言。
他将这种观念称为“绝对的确定论”,即我们的一切选择和行为都是宇宙循环中具有必然性的结果。
然而,尼采也希望通过接受绝对的确定论,我们能够超越对自由意志的固执追求,放下对过去和未来的种种焦虑,活在当下。
综上所述,尼采的永恒回归思想提出了深思熟虑和有启发性的观点。
它提醒我们珍惜生活并行动起来,因为一切都将重演;它挑战了自由意志的存在,迫使我们重新审视行为和选择的意义。
尼采的思想虽然是19世纪的产物,但在今天仍然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正因为如此,永恒回归思想在哲学界依然备受关注。
然而,尼采的永恒回归思想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永恒轮回说
尼采既然把世界思考为权力意志的世界,那么,这个世界就是一个持续的生成:一个事物的产生伴随着另一个事物的消失。
面对这样的世界,作为哲学大师的尼采必然要追寻:事情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了?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在当时主要有基督教和启蒙思想家的直线论观点。
基督教认为,世上万事万物都是为上帝创造和规定的由低级到高级的存在,世界历史最终要经过上帝的审判而实现人间天堂的来临。
启蒙思想家认为,世界是一个机械的直线式运动,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否定愚昧趋于理性王国的历史。
尼采作为反基督教和理性启蒙派思想家,针对性地提出相同者的永恒轮回学说,以此来解决事物来自何方?走向哪里?归于何处?表现出深刻的批判性。
海德格尔就此明言:“尼采关于相同者永恒轮回并不是其他学说中间某一种关于存在者的学说,它源于一种争辩,一种对柏拉图———基督教思想方式及其影响和现代滥觞的争辩。
”[1](P247)“永恒轮回说”关涉有限和无限、瞬间和永恒、个体和整体、生存和死亡等相互关系问题的回答,在尼采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具有基础性意义。
尼采认为:“它是人所能达到的最高肯定公式”[2](P72)。
确实,永恒轮回说有一定的自然科学的前提,但本质上是一种世界观假说,是用来肯定生存与逝去、战斗与和平、高贵与卑微、痛苦与欢乐相属共生的生命;作为“超人”实现的理论公设,它对超人生存方式的最终达成具有重要的激励意义,它形式上相当于康德的实践理性公设。
为了很好地理解其确切内涵和丰富意义,首先让我们看看尼采是怎样谈论它的。
“永恒轮回说”的提出相同事物的永恒轮回,亦即一切事物都要一遍又一遍以相同的顺序发生和消逝的思想,最初是作为一个简单的道理而震骇尼采精神的。
在《快乐的科第23卷第1期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Vol.23No.12006年1月JournalofShenzhenUniversity(Humanities&SocialSciences)Jan.2006试析尼采的“永恒轮回说”杨茂明(深圳大学社会科学院,广东深圳518060)摘要:尼采的“永恒轮回说”是用来回答事物运动发展归宿的这样一个世界观问题,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具有基础性意义。
尼采永恒轮回说的三重内涵
导师” [ 5 ] 2 ∞, 其 影 响 是 绝 不 容 忽 视 的 。在 轮 回说 方
面, 此种 影 响亦 能为人 所察 。
一
、
命运 的诅咒 和启 示 : 永恒 的 当下
1 8 8 1年夏 秋 之际 , 当尼 采绕 着 锡 尔 法普 拉 纳 湖 散步时, 倏忽 之 间闪现 出了轮 回说 的灵感 。数 年后 , 尼 采在 回顾 这一 经历 时写 道 : “ 一个 思想 犹如 一道 闪
2 0 1 6年 9月
合肥师范学 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He f e i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Se p . 2 0 1 6
第 3 4卷 第 5期
Vo 1 . 3 4 No . 5
尼 采 永 恒 轮 回 说 的 三 重 内涵
题。 , ,  ̄ 3 3 3 1 3 如 维茨 巴赫 对 此 所 评 论 到 的 , 尼 采 是 在 要
在 湖 畔经 历 不 久 之后 , 尼采 便 将 他 的感 悟 以下 述 方式 第一 次呈 现 了 出来 。这 段 话 虽 广 为人 知 , 但
我 们还 是得 悉数 摘 引如下 :
求我们将其学说变成我们的亲身体验 。永恒轮回之 说作 为思 想 中 的思 想 , 亦 不 例 外 。轮 回之 说 虽 也 表 达了关于世界整体的一些构想 , 然而其基本含义 , 也
常 如坠 云雾 之 中 , 偶有 所感 却难 以得 其要 领 。 轮 回之 说 虽 令 人 困 惑 , 但 其重要性毋 庸置疑 。 尼采称 之 为 “ 深 邃 的思想” E 1 ] 卵、 “ 思 想 中 的 思
海德格尔对尼采永恒轮回学说的读解
海德格尔对尼采永恒轮回学说的读解尼采这样记载的,1881年8月间,他在西尔瓦波拉纳湖边的林带,在距苏尔莱不远的一块金字塔般兀立的岩石旁停住脚步,在这块岩石边产生了永恒轮回(ewigen Wiederkunft des Gleichen)思想。
尼采的永恒轮回学说是他思想成熟的一个决定性的标志。
尼采在自传中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一节讲述了他的感受,这一刻彻底让他从不自由的受辖制的状态中飞升到自由的境地,阿尔卑斯山六千英尺以上。
永恒轮回思想是尼采认为人所能达到的最高肯定公式。
(《瞧,这个人!》,73页)但尼采的是双面孔的形象,极度的黑暗与无限的光明相交织,尼采在1882年写《快乐的科学》,描绘了这样的状态:假如恶魔在某一天或某个夜晚闯入你最难耐的孤寂中,并对你说:“你现在和过去的生活,就是你今后的生活。
他会周而复始,不断重复,绝无新意,你生活中的每种痛苦、欢乐、思想、叹息,以及一切大大小小、无可言说的事情皆会在你身上重现,会以同样的顺序降临,同样会出现此刻树林丛中的蜘蛛和月光,同样会出现在这样的时刻和我这样的恶魔。
存在的永恒沙漏将不停地转动,你在沙漏中,只不过是一粒尘土罢了!”你听了这恶魔的话,是否会瘫倒在地呢?你是否会咬牙切齿,诅咒这个口出狂言的恶魔呢?你在以前或许经历过这样的时刻,那时你回答恶魔说:“你是神明,我从未听见过比这更神圣的话呢!”倘若这想法压倒了你,恶魔就会改变你,说不定会把你碾得粉碎。
“你是否还要这样回答,并且一直这样回答呢?”这是你必须回答的问题,也是你行为的着重点!或者,你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人生,均宁愿安于现状而放弃一切追求?……《快乐的知识•行为的着重点》这是尼采对永恒轮回学说的艺术化的表达,从提出永恒轮回的问题,尼采反复描绘他心中的这个形象,海德格尔将永恒轮回直接定义为欧洲的虚无主义,就是尼采的预言:上帝死了!尼采这个预言,很多人实际上已表达过了,为什么尼采说出来就是非同一般,这主要还是尼采在生存论意义上实践出这样的一种彻底的形态,权力意志的强度非同寻常,力量的震撼力太强烈了,那中间包含的意义就是非常深远的,尼采自己对永恒轮回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说明,在阔利与蒙提纳里编辑出版的尼采全集KSA版,12-13卷大致相当于尼采妹妹编辑的《权力意志》,尼采在1887年6月10日有一个主题为“欧洲的虚无主义”Der europäische Nihilisms的思考,总共有16小节,第6小节是这样的:我们思考这个观念,以它最可怕的形式:生存,就是这样,没有意义和目的,但无法阻止地轮回,在虚无中没有结局:“永恒轮回”。
叶秀山:试释尼采之“永恒轮回”
叶秀⼭:试释尼采之“永恒轮回”⼀近百年以来,尼采深受中国知识分⼦的喜爱,每逢社会变⾰的前夜,就会成为显学,这不奇怪。
尼采当然是⼀个天才。
他疾恶如仇、愤世嫉俗,其痛恨旧世界、创造新天地的情怀出⾃肺腑,得⾃天然,⽽他的思想如天马⾏空,⽂笔⼜如⾏云流⽔,同样出⾃⾃⼰,似⽆师承。
他的“超⼈”、“权⼒意志”所具有的叱咤风云贵族⽓概,感染了许许多多的⽂⼈学⼠、英雄豪杰,决不⽢⼼流为等闲之辈。
然⽽,尼采的主要著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下简称《如是说》)却提出了“永恒的轮回”(Lehre der ewigen Wiederkunft)说作为全书的主导思想,常使学⼦茫然:因为这个学说,西⽅和东⽅的学者都不陌⽣,西⽅有希腊毕达哥拉斯的传统,东⽅则有佛教的影响,或者说,毕达哥拉斯得⾃埃及,则皆来⾃于东⽅,⽽尼采与叔本华不同,他的思想与东⽅没有多少⽠葛,相反他狠狠地批评过康德为哥尼茨堡的东⽅圣⼈,他的道德谱系学和中国的儒家道德思想格格不⼊,为什么却对“永恒的轮回”情有独钟?尼采的“永恒轮回”学说其真实的含义何在,我想当是学者们不可回避的问题。
近⼈德罗兹(Gilles Deleuze)除他与⼈合作的成名之作《反欧底普斯》外,还独⾃出版了两本研究尼采的书,⼀本叫做《尼采与哲学》(1962),⼀本就叫《尼采》(1965)。
两本书部头都不⼤,后⼀本⼤概是⼀个讲义,附有尼采原作简短摘要,篇幅更⼩。
两本书的内容⼀样,对尼采的解释相当扎实,是很值得参考的书。
德罗兹对于尼采“永恒的轮回”的解释也是很精彩的,我这篇体会的基本取向是受到他的启发;不过我读他的书,觉得他主要是从尼采思想内部的联系来理解、阐述“永恒轮回”,指出它不同于希腊和东⽅的思路,紧紧抓住尼采的意志的主动性(active)、创造性,在理论上强调“变”的“⽆限性”(infinity),从⽽避免了对“在”(bing)的抽象理解,于是就可以在“轮回”中看到“异”,⽽不是“同”,这些都是很有意义的。
尼采永恒轮回学说的探析
尼采永恒轮回学说的探析
尼采永恒轮回学说的探析
所有事物的必死性和瞬时性使得人类的生命变成了"不可承受之轻".为了把人的生命从这种"轻飘飘"的虚无中拯救出来,尼采提出了永恒轮回的学说.这一学说要求每一个人对自己正在或即将做的每一件事情都问一句:"我是否希望它再来一遍,乃至千百遍?"并且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把这种行为看作是好像它会永远重复一样.这样,就能极大程度激发自己对生命的责任感,从而在主体层面赋予瞬时性的生命以无限的意义和重量.
作者:陈君华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哲学系,上海,200433 刊名:广西社会科学 PKU英文刊名:GUANGXI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2 ""(3) 分类号:B516.47 关键词:瞬时性无意义感永恒轮回绝对命令。
“虚无主义”和“永恒轮回”—从尼采的问题意识出发的一种考察
“虚无主义”和“永恒轮回”—从尼采的问题意识出发的一种考察张庆熊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在一个‚上帝死了‛和理性的神话被打碎的时代价值导向是否可能?这是尼采的问题意识。
尼采宣告‚上帝死了‛,这不仅表明他否定上帝的存在,更重要的是在于表明这样的一个事实:当今大多数人是不相信上帝存在的。
既然对上帝的信仰已烟消云散,那么假托上帝颁布的道德律令就失去效用。
上帝死了,是否一切都可允许?如果一切都可允许,那么个人选择有否孰重孰轻的优劣之分?近代启蒙运动以理性否定基督教的信仰,但保留基督教的伦理。
它的做法是把基督教的伦理与基督教的信仰分离开来,用理性重新论证基督教的伦理,使之成为一种理性主义的伦理。
在尼采看来,近代启蒙运动对基督教的否定是不彻底的。
他主张不仅要批判基督教的信仰,而且要批判基督教的伦理。
基督教的伦理是一种‚奴隶的伦理‛,而不是‚主人的伦理‛,是在摧毁生命,而不是在激励生命。
近代启蒙思想家把理性当作审判一切的最终法官,企图通过理性为伦理奠定基础。
但在尼采看来理性本身是一个神话,理性无非是意志的奴仆。
在理性的神话破灭之后,价值的导向是否还有可能呢?现代人是否还有可能从彻底的虚无主义的困境中走出来呢?这种彻底的虚无主义对现代人来讲意味着什么呢?有关意志与理性的关系叔本华已经做了论证。
尼采有关这一关系的观点基本上是从叔本华那里来的。
但尼采认为叔本华的意志哲学有首尾不连贯的地方。
叔本华主张:意志主要表现为维持自己生存的意志(Selbsterhaltungsdrang)。
由于资源有限,生物间的竞争不可避免;生物处在食物链之上,生物以捕食其他生物为生,‚意志自相为食‛,这种生存竞争必然是痛苦的。
生存竞争导致生物的进化,柏拉图式的各级理念预先规定了存在物进化的样态和秩序的可能性。
处在各级存在物的秩序的最上端的是能够意识到这种生存意志(欲望)必然带来痛苦的人,而圣人是那些宁愿以自己的死来换取别人和其他生物的生的人。
言2:在“永恒反复”中
言2:在“永恒反复”中不知道是否有人跟我一样,除去吃饭睡觉,觉得其它非必要的时间和精力花费都是虚度。
甚至如果能省去吃饭睡觉,也会觉得更好,但省出来的时间拿来做什么呢?还是空虚的。
尼采曾经提出“永恒反复(轮回)”的哲学观点,认为人生的经历会不断重复下去,现在经历的事情,在不久的将来还会再经历,就像一个循环,没有止境。
世界也是如此,脱离不开轮回。
因此这样存在的生命本来没有意义,一切都是空虚的。
虽然这说法有点偏执,但我们能在其中发现一定道理的。
假如没有反复的现象,现实中便摸索不出所谓的科学规律。
抛却大概念的永恒不讨论,其实我们知道,每个人的短暂人生都在反复中度过。
它本来是在空虚中产生,我们可能想凭借某些东西来化解它,来填充它,但是到最后依然是陷入虚无。
不得不承认这也许是生命的本质特性,人人都是一个空罐子,在反复的装填和倾倒中完成自己的一生。
米兰·昆德拉却有不同的观点,他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表示:“说一次不算数,一次就是从来没有。
只能活一次,就和根本没有活过一样。
”“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他认为生活就像是一张草稿,永远也完成不了画。
人的本质是轻的,是虚无的,是没有意义的。
于是需要负担,负担越重,才能真切实在。
托马斯虽然风流成性,但最后还是选择回到特丽莎身边,最后是以一个丈夫的身份跟她在一次车祸中身亡。
其实尼采也提倡要接受自己的本来面貌,做一个人生肯定者,即使人生反复,也应该学会热爱它。
正如普通劳动者在老板们眼中,可能是无足轻重的,久而久之,甚至连他自己也觉得是如此。
这种等级的差距让生命失去质量,渐渐陷入虚无。
需要我们在人生中找到负担,它可能来自不同的角色、不同阶段的目标和期望,也许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生活不在反复中堕入虚无,从而发现所要坚持的东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看到,尼采是以艺术化的手法来摆脱这一永恒轮回的二律背反的。以掷骰子为例,纯粹骰子的点数组合对游戏者毫无意义,只有在游戏者给每一种点数组合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之后,即制定好游戏规则之后,游戏才真正开始,游戏对于参加者才有诱惑力。看待永恒轮回也得如此。既然生命永恒轮回,那么发生什么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看待生命。耽于生命本身是一种灾祸,只有从中品味出独特的人生意义才会快乐。肯定人生的悲剧性质与用超脱的眼光去看待它,两者的统一便是尼采所谓命运之爱,这种精神就是狄俄尼索斯的酒神精神。
深究下去,永恒轮回的世界图景却不怎么令人乐观。因为,从世界的横断面看,一切事物的循环必然在最伟大之处相似,也在最渺小之处相似〔18〕。这是一幅可怕的世界图景。一切既已注定,最伟大者或超人式的存在方式其价值又何在呢?一切努力都是徒然,一切都失去了意义。这无疑是一种灾祸。对于这一梦魇似的窘境,尼采是自觉地意识到了的。他说:甚至于最渺小的也永远循环,那就是我对于一切存在的憎恶!〔19〕再从世界的流变过程来看,凡已完成,已成熟的东西热望着死灭!但未成熟的一切热望生活灾祸〔20〕。生者向死,死者向生,多么单调的循环、单调的世界!一切意义最终都会丧失,这又是一种灾祸!永恒轮回的世界和世界的永恒轮回都是灾祸,那么,生命的意义在何处呢?
关键词 尼采 永恒轮回 强力意志 生命价值 目的论
尼采是西方哲学史上一位复杂的思想家,特别是由于他的理论表述的过分自由,后人对其学说的理解和诠释差异很大。其中有的学说,如永恒轮回学说,直至今日学术界对之仍是莫衷一是。美国尼采研究专家贝恩迈哥琉斯谈及永恒轮回学说时说:在对一位哲学家自认为是主要的概念的理解上,存在着如此之多的混乱,这在哲学史上几乎是独一无二的。〔1 〕本文从尼采这一学说的理论前提和他提出该学说的理论动机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试图引发进一步的思考,推进对尼采永恒轮回学说的实质及其得失的理解。
将强力意志的守恒、流动及双向作用结合起来,在尼采的思维框架内,除了得出世界的永恒轮回的结论之外,确实很难再得出第二种结论。尼采曾将永恒轮回的过程比喻成掷骰子的赌博游戏,这个比喻是比较形象的。在掷骰子的游戏中,骰子的点数是既定的。当游戏者随意投掷,骰子的每一种点数的出现以及每几种不同点数的组合方式都是任意的。但是,如果投掷足够多次,这几个恒定点数,无论其组合方式如何繁多,其总量总是可穷尽的。因此,假定投掷的次数是无限的,我们完全可以得出结论说:每一种组合方式都有可能也必然要重现。在尼采看来,世界也是这样:世界乃是一个循环,它周而复始无限地重复自身,而且无限重复自己的赌博游戏。〔12〕这就是世界的永恒轮回。
对于以上这些目的论,尼采极力拒斥。他认为目的论是一种十分不确切的描述我们设想了一个设定目的和手段的更聪明但也是更狭隘的智慧,以便有能力赋予我们唯一知道的目的去起行为的原因的作用。而我们原来是没有这种权利的,即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而把问题放进了对我们来说无法观察的世界〔24〕。尼采以强力意志作为世界的本质,用以替代上帝、必然性、理性认识等主体,必然因此而否定以弘扬这三者为特征的目的论。在他看来,表面的目的性仅仅是活跃于一切现象中的强力意志的结果〔25〕,因此,目的的编排本身就是一种假象创造了这个有价值的世界的是我们〔26〕。
永恒轮回学说保证了生命的永恒却带来了生命意义的失落,这个二律背反尼采如何应对?我们知道,在尼采看来,生命的本质是强力意志。这是一种强劲的生命力,它寻求最大限度地自我表现。它寻求对手,对手愈强,强力意志愈满足,生命愈高扬。即使永恒轮回导致生命意义的丧失这种灾祸是深沉的,尼采欣喜地意识到,这也并不必然意味着彻底虚无。因为强力意志一旦认识到这种灾祸,便毅然把它当作对手,当作能使自己表现得淋漓尽致的快乐。所以,尼采说:虽然灾祸是深沉的,但快乐比灾祸更深沉。它热望永恒。〔21〕
力的双向性思想是尼采在反达尔主义的过程中形成的。尼采认为:一,达尔文主义肯定物种的进化在于自然选择,这是以世界的力的缺乏为前提的,是与世界充溢着力的原则相矛盾的。二,达尔文主义肯定物种的基本本能是自我保存,这是与力的自我扩张本质相矛盾的。三,达尔文主义认为物种具有向着完美性的无限增长趋势,但由于守恒律制约,任何种类都有其限度,超过了限度便没有了进化〔11〕,达尔文主义忽视了世界的退化趋势,是一种盲目的乐观主义。
二、永恒轮回学说的理论动机
尼采曾说:永恒轮回思想,也就是人所能够达到的最高肯定公式。〔13〕尼采如此看这一学说,说明提出它的理论动机是很强烈的,这一学说对尼采的整个思想体系是很关键的。现代西方哲学界对其理论动机此学说表示存在者整体必定是怎样的即存在者的存在方式。他据此指责雅斯倍尔斯与鲍伊姆勒尔误解了这一学说,因为前者没有将它置于西方哲学基本问题的范围内考察,从而没有看到它与强力意志说的真正联系;而后者则将它看成尼采个人的纯粹宗教的执信〔14〕。米尔西爱拉德认为这一学说是未关涉到时间和生成的本体论的展示,哥斯达里本则将这一学说看作尼采对个体不朽说的蹩脚的替代。〔15〕本文认为,尼采提出这一学说主要出于以下三种动机:
永恒轮回学说本质上是一种更为严格的决定论,这是任何人一看就明白的。尼采以一种轮回的决定论代替目的论的决定论,因而他并不是一位真正的反决定论者。但尼采的独特之处正是在于:他明确提出了反决定论的要求,却陷于更严格的决定论。面对这个二律背反,尼采应对无策,只好独断地宣称:永恒轮回,长远来看,其绝对必然性不是君临事物之上的决定论,而仅仅表示不可能之物是不可能的,表示特定的力只能是特定的力〔29〕。
否定目的论容易,但如何论证世界的无目的性?无目的性的世界是怎样的世界?尼采试图对这些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他不无犹疑地写道:论克服决定论和神学。认为某物乃是有条不紊依次出现和可预计地出现的,但从这种认识中得不出事物必然出现的结论。认为一定数量的力在每个确定的场合都以一种唯一的方式和方法决定自身和表现自身,这种情况并不会把事物变成非自由意志。〔27〕这里表现出尼采深沉的思索,但他思索的结果却是用一定数量的力在每个确定的场合都以一种唯一的方式和方法决定自身和表现自身的永恒轮回学说,代替决定论和神学目的论。他说:为了经受轮回思想,就必须摆脱道德即取消必然性的概念;取消意志;取消绝对认识。〔28〕
一、永恒轮回学说的理论前提
尼采对永恒轮回学说有过多种解释,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有两个。一是:永恒轮回的学说就是万物绝对而永远循环的思想。〔2 〕二是:永恒的循环即同种事物连结的同种逻辑和非逻辑的永恒循环。〔3〕前一定义较多感性色彩,后一定义更富理性因素。 归结起来,所谓永恒轮回即指宇宙中的所有事物,不管是在细节上还是在整体上,都将按照同一方式无数次地重复出现,就如同已在过去的时间长河中曾经重复过了无数次一样。尼采认为,万物除有一种自我保存的本能外,还有一种更为本质的本能,即不断要求自我发展、自我表现、克服他者、掠夺他者的本能,这一本能就是所谓的强力意志。世界在尼采看来,乃是一个生成着的世界,其生成流度的根据就是强力意志,他有时简称为力。因此,在尼采看来,世界的永恒轮回实质上就是强力意志在世界的无限的时间长河中的循环往复。
世界既然是力的世界,那么力的本质特性便与永恒轮回这一过程休戚相关。尼采正是从这里开始他的思考的。他的永恒轮回学说就是以力的以下三个本质特性为前提:
(一)力的守恒性
尼采说:这个世界是:一个力的怪物,无始无终,一个坚实固定的力,它不变大,也不变小不是无限扩张的东西,而是置入有限空间的力。〔4〕由此可见,尼采认为时间是无限的, 而空间是有限的;力的总量是不变的,由此决定世界的总体在量上是守恒的。
尼采也认识到,毁灭的状态、个体根本不能从中完善自身的状态,乃是一般生命的反映和个别情况,因此,他给自己规定的任务是反对普遍毁灭和不完美这种瘫痪的感觉〔16〕,即为生命找到一种永存的方式。尼采认为,这一方式便是永恒轮回。他说:我与这太阳,这大地,这鹰,这蛇,重新再来,但不是一种新的生命,或更好的生命,或相同的生命,我永远成为这一致而同已的生命重新再来〔17〕。也就是说,通过永恒轮回,不仅人的精神的存在,而且人的肉体存在也将永远存在。精神与肉体统一地走向永恒。
尼采力的流动说很明显地受到赫拉克利特的万物皆流思想的影响,他自己也说过:永恒轮回的学说也就是赫拉克利特宣扬过的。〔8〕力的流动说肯定了守恒世界内部的运动变化, 肯定了世界的无限性和非均衡性,为永恒轮回学说立下了第二块基石。
(三)力的双向性
力的非均衡性是就力与力之间的关系而言的,而同一个力在其流动中也具有两种完全相反的作用方向,这种双向式作用我们姑且称之为力的双向性。首先,力的流动有一种无限增长的趋势:强力意志,从力的消耗方式来说,表现为扩张。〔9〕同时, 世界还存在着退化的趋势,因为世界同样缺乏创造永恒新事物的能力〔10〕。这两种趋势规定了世界的生成过程存在着由发展的过程重回到原出发点的可能,即循环的可能。
力的守恒定律排除了世界无限进化和彻底寂灭两种可能,为永恒轮回学说立下了第一块基石。
(二)力的流动性
尼采认为,力的数量(即大小)是固定不变的,但力的本领是有流动性的。〔7 〕这种流动性指一种永不停驻地变化着的能量和趋势。一方面,它与时间的无限性相统一,所以是永不停滞的;另一方面,它没有均衡状态即力和力之间的持平态势。尼采要人们把世界的状态设想为无限的非平衡状态。
(二)反对各种目的论观点
尼采哲学最大的使命是反对传统形而上学和神学,它们在他看来,都是把某种行为、性格、生命的价值放在意图和目的之中,也就是说是为了目的本身而行动、表现和生活的〔22〕。因此,他把攻击的矛头直指目的论。
尼采把目的论分为神学目的论、泛神论目的论和理性目的论三种。神学目的论以弘扬意志为特征。它相信有个万能的起决定作用的上帝存在,认为世间万物都肇始于上帝的意志,并按照上帝的目的性安排而生成灭亡。泛神论目的论以弘扬必然性为特征。它认为世界本身有创造永恒新事物的能力,世界或者尽力避免重复而趋于某种最高目的,或者尽力制造重复而避免任何目的。斯宾诺莎的上帝即自然的观点,达尔文主义,都是这一目的论的变种。在尼采看来,这种目的论实际上仍是一种神学目的论,始终是陈旧的宗教思维和愿望方式〔23〕。理性目的论以弘扬绝对认识为特征。它认为理性认识能够支配世间万物,万物都从理性目的那儿取得存在的权利,心灵支配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