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杨氏之子》公开课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 杨氏之子》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 杨氏之子》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杨氏之子》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故事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

•理解文章中的重要情节和台词。

•掌握生词词义和用法。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思考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情感。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案、教材、黑板、彩色粉笔等教学工具。

•学生准备课本、笔和笔记本等学习用品。

三、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杨氏之子的故事背景,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好奇心。

2. 导入新课•带领学生一起读课文标题,谈论他们对《杨氏之子》的猜想和期待。

3. 教学主体•逐段教授课文内容,重点讲解生词词义和人物形象。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自主阅读和讨论故事情节。

•分组讨论学生对故事中人物的评价和态度,展开活跃的互动。

4. 学习小结•老师对学生进行小结和复习,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 课堂延伸•提供课外阅读材料或写作任务,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小组表演,加深对故事的理解与体验。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了对故事情节的浓厚兴趣,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学生们表现出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但也发现在生词词义的掌握和理解上还存在一些困难,下一节课需要加强相关的训练和引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能获得知识,更能培养综合素养。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 杨氏之子》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 杨氏之子》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杨氏之子》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杨氏之子》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杨氏之子孔君平聪明机智、应对自如的故事。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古代儿童的智慧,感受语言的魅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古代故事也有一定的兴趣。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中的古诗词和成语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杨氏之子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子。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古诗词和成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教案:编写详细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3.课文录音:准备课文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提高朗读水平。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杨氏之子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杨氏之子是谁吗?他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

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杨氏之子的聪明才智。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杨氏之子的语气和神态。

通过朗读练习,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

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1课《杨氏之子》优秀公开课教案

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1课《杨氏之子》优秀公开课教案

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1课《杨氏之子》优秀公开课教案【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体会文言文行文简要精当的特点,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感受《世说新语》这本文学作品的艺术成就和精练的语言。

语言运用: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思维能力:能在生活中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

审美创造:尝试阅读《世说新语》,激发阅读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材分析】《杨氏之子》是一篇文言文,课文不足百字,行文简要精当。

讲述了梁国一户杨姓人家中的九岁男孩与客人孔君平机智对谈的经过,勾勒出一个机敏善对的聪慧男孩的形象。

课文颇有趣味,尤其在人物语言上见功力。

主客两人,一个说得巧,一个答得妙,表现出斗智的乐趣。

课文配有一幅杨梅插图,与文中“为设果,果有杨梅”相照应。

这是这杨梅引发了主客之间一场风趣的对话。

插图能够帮助学生认识杨梅,并理解杨梅是故事中的一个关键事物。

【学情分析】【教学目标】1.认识“诣、禽”等2个生字,会写“梁、聪”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句子中的停顿。

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能说出表现杨氏之子机智的故事内容。

【教学重点】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借助重点语句,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两幅图片分别出自什么故事吗?孩子们真棒,司马光七岁想出砸缸救友的办法,曹冲七岁想出称大象重量的办法,他们的聪明机智让人折服。

今天,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来认识另外一个聪明机智的九岁孩子——《杨氏之子》。

请同学们伸出右手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大声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1.同学们,读了课题之后,谁能说说课题的意思。

师:这么说,我姓韩,我就是韩氏之女,你能试试像我这样介绍自己或者同桌吗?2.同学们,课前都预习了吗?这篇文章出自哪里?《世说新语》,你是怎么知道的。

通过注释知道的。

非常棒,通过注释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学习文言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反思推荐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反思第【1】篇〗教学反思一、故事贯穿,激发兴趣小孩子都喜欢听故事,读故事,所以在导入的时候以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本堂课奠定学习的基调,学完课文以后又以故事结尾,与开课不同的是,结课的故事以文言的方式呈现,这也是对课堂中文言文学习方法的巩固与强化练习。

二、多样朗读,熟能成诵文言文的学习,读是关键。

首先需要学生能够读正确读通顺,让学生自由朗读后指名检查,在这个环节就将文中关键字的音和意做一强调,便于学生能够掌握;接下来,读出节奏部分,结合学生学习古诗的基础以及这几年的语文素养,五年级学生的语感已悄然形成,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正确的断句;重点朗读是在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人物形象的感知上,在这个环节,设计的朗读方式较多,自由读,默读,男女生读,师生对读,对比读等,以达到以读促悟的目的。

三、仿说练习,激发兴趣很多孩子提到文言文,就会觉得很难,为了减少这种畏难情绪,所以在课堂上,借助文章的语言特点,设计了基础仿说,让学生感受到原来文言文也没有这么难,还蛮有趣的。

要上好一堂课,需要不断的钻研和打磨,更需要自己在平时不断去学习与积淀,希望在不断的反思中,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越来越好。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反思第【2】篇〗《杨氏之子》是小学生初次接触到文言文,虽然行文简洁,不足百字,但古今字义不同,孩子们阅读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所以我以找准突破口、激起学生兴趣为重点进行备课和授课。

一、成功之处教学开始,我通过范读、领读、划出分节线后自读特别要注意停顿的恰当、,其次,文中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这是故事中的重点部分。

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

”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

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与反思第【1】篇〗《杨氏之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语言的巧妙艺术。

4、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精妙的语言。

【教学重点】1、能理解课文意思,做到感情朗读。

2、能在生活中运用精妙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语言的巧妙性。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自古以来出现过许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

那你知道关于机智儿童的哪些故事呢?今天,让我们走进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感受杨氏之子的聪慧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世说新语》。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抽读,检测读书情况。

4、齐读。

5、说说课文主要写的什么事?(只是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

)三、合作学习,理解课文意思1、小组学习,借助注释和搜集的资料理解文中每句话的意思,并作好记录。

2、交流汇报句意:意思:梁国的杨家的小孩只有9岁,特别聪明。

孔君平去拜访他的父亲,因为父亲不在,就叫儿子出来。

他为客人端果子,果中有杨梅。

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小孩说:“这是你们家的水果。

”小孩回答他说:“没听说过孔雀是孔先生家的家禽啊!”3、理解了课文意思,你现在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四、感情朗读、背诵课文1、有感情地读全文。

2、背诵全文。

五、拓展1、在生活中有哪些语言让你铭记在心呢?(交流自己搜集的或听到、看到的精妙语言。

)2、演一演相声、小品或电影中的精彩对白。

六、作业1、写一写对精彩语言的体会。

2、默写课文。

3、看《世说新语》。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与反思第【2】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风趣机智,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反思【第1篇】《杨氏之子》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

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

文章行文简洁,不足百字,内容浅显,语言幽默,故事风趣睿智。

对于小学生来说,孩子们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本节课教学,以情趣为重点,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通过品读课文,体会语言魅力。

本节课教学目标确定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围绕这个目标,将“理解文言文的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何处”定为教学重难点,教学时我从这几方面入手:一、反复朗读感悟趣味学习文言文,读是最难的,又是最重要的,只有读,才能让学生懂,才能体会到古文的魅力。

所以,在教学这节课时,从诵读古代名言佳句入手,引导学生在不经意间走近文本,让他们感觉古文并不遥远、陌生,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

在学生读着古文走进课文的时候,我没有把读懂当作唯一的环节贯穿到底,而是分为“一读(读正确)——二读(读通顺,读好停顿)落实在初读环节——三读(品味语言)——四读(感悟巧妙)落实在细读环节”四个环节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学习,读的方式多样,个别读,挑战读,示范读,男女生读,师生读等,不仅降低了学习难度,而且使教学始终处于移步换景的过程中,有效避免了学生学习中出现思维疲劳的现象,感受到“学习古文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二、以读促悟,探究生趣细读课文发现,字里行间无处不在表现着杨氏之子的聪慧,教养、礼貌。

因此为在学生读懂故事的基础上我抓住你觉得杨氏之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然后交流讨论。

学生马上找到了三个地方:1、“甚聪惠”直接点出杨氏之子非常聪明有智慧;2、“为设果”,客人来了,赶紧拿出水果招待,懂得待客之道,很热情;3、语言巧妙,也拿姓氏做文章,把孔君平尊称为“夫子”,在“孔雀是夫子家禽”前加上“未闻”两字,语气婉转而又不失教养。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设计一、活读破题,感受文言趣味师:中国有句古话叫“温故而知新”。

学习今天的古文之前咱们先来背背刚刚学过的古诗。

(课件逐一出示古诗词《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

生背诵。

)师:你们看,这里既有“不脱蓑衣卧月明”的牧童,也有“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的两小童,还有那个无聊地在溪头卧剥莲蓬的小儿,相信无论哪一位都特别让你羡慕和感叹。

今天我们还要来认识一个小孩儿,一起读课题《杨氏之子》。

(解课题,指导朗读)二、初读感知,渗透文言学法1、学生按自己的节奏大声朗读课文,师生交流。

2、解决难读句子:“孔指以示儿曰”明确: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和插图读懂古文。

3、示范朗读,交流节奏,齐读课文。

三、再读明意,提炼文言特点1、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慧。

(国籍、年龄、姓氏、特点,简洁精炼)2、用介绍杨氏之子的方法介绍同桌,学以致用。

3、体会古人称呼的丰富。

杨氏之子(儿、君、其);孔君平(夫子、孔)4、理解古今异义词:家禽(家里养的鸟;古文独自成词)5、朗读体会四、品读对话,体会言语妙处1、课文哪句话最能体现杨氏之子“甚聪慧”?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加上未闻,更加委婉)师生分角色表演体会,体会杨氏之子的有教养2、体会孔君平的逗趣和杨氏之子的聪慧杨梅是杨家果,孔雀是孔家禽3、拓展游戏:柳夫子、黄夫子五、熟读成诵,推荐《世说新语》1、指明学生朗读课文。

2、大屏幕呈现课文(去掉称呼),请学生读课文3、去掉起因、经过、结果,读课文。

4、全班背诵课文5、介绍《世说新语》,课下阅读其中有趣的小故事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与反思【第2篇】杨氏之子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读书贵在生疑,引疑为学,学而生疑,只有这样才会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进取心。

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教学目标:1.读准、读通、读懂古文,背诵古文;2.认识“诣、禽”等2个生字,会写“梁、诣”等3个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句子中的停顿。

背诵课文二、教学重点:1.人物评价: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杨氏之子的机智;还能看出杨氏之子是有礼貌、有教养的孩子2.读写结合,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并进行片段描写训练。

三、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美国记者问周总理:“你们中国人走路时为什么总低着头,而我们美国人走路都是昂首挺胸的?”周总理笑了笑说:“那只能说明我们中国人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在走下坡路,当然要仰着头走路的。

”说得美国记者哑口无言。

能说说你的理解吗(学生谈感受)看来,你们都听懂了这个故事。

周总理的语言很有艺术,体现了伟人的智慧。

2、有一个九岁的孩子,语言风趣机智。

他的故事被记录在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里,想认识这个聪慧的孩子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文,也叫文言文《杨氏之子》。

(板书)3、齐读课题,说说对题目的理解。

二、初读古文,读准读通1、出示活动一: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指名认读,强调“诣”的读音,“禽”的字音和书写,并理解“禽”的意思,引出《尔雅》的一句话,引出“飞禽走兽”,让学生区分“禽”“兽”。

(2)强调多音字“为”“应”的读音,根据字义确定读音。

(3)红显最后两句话,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停顿。

(4)齐读课文。

三、借助注释,说说课文的大意。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①惠,通假字,同“慧”,智慧。

甚,很。

②注意“梁”字,下面是木,右上为两点。

(2)“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①诣,拜访。

②谁呼儿出?孔君平。

(3)为设果,果有杨梅。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学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学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学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学反思第1篇】《杨氏之子》是小学生初次接触到文言文,虽然行文简洁,不足百字,但古今字义不同,孩子们阅读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所以我以找准突破口、激起学生兴趣为重点进行备课和授课。

教学开始,我通过范读、领读、划出分节线后自读、指名读、齐读这几种形式,让孩子们充分读书。

常言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反复读文之后,从课题“杨氏之子(姓杨这户人家的孩子)是个怎样的孩子为切入点引导孩子们借助课文下边的注释理解课文、解决问题。

本单元的主题是“语言的魅力”,体会杨氏之子语言的巧妙是这节课的难点。

在孩子们释文之后,让孩子们反复品句、揣摩,在个别优秀生的带动下,学生对杨氏之子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巧妙反驳孔君平说的“此是君家果”基本理解。

这节课存在的不足是没有注重学生的发散思维,如果能让孩子们用文言文演一演,这节课的效果会更好,孩子们对文言文的学习也会更感兴趣。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学反思第2篇】1.初读。

让学生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通过指名读,检查学生生字及节奏。

通过范读,让学生找准节奏,再进行练读,最后全班齐读。

2.理解读。

让学生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了解句意,进行小组学习,合作探究。

在全班汇报交流中,特别提醒注意“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句中的“家”是孔君平家,“禽”指鸟,与现在的“家禽”意思不同。

3.体会读。

让学生思考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何处?通过引导,让学生体会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既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对方的姓氏上做,又没直接否定孔君平的说法;既表达了应有的礼貌,又让孔君平无言以对。

学生心中无不佩服此“子”,再读全文,其佩服、夸赞的语气由此水到渠成。

不足之处在于,在体会“妙”在何处时,自己过于着急,说得过多,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不利于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

下次要注意。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学反思第3篇】品味对话,领会“聪慧”。

最新部编语文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

最新部编语文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

最新部编语文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报告总结、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策划方案、职场文书、党团资料、教案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report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workplace documen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lesson plans, essay compilation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最新部编语文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朗读中感悟文言文的节奏。

体会杨氏子回答的巧妙。

2. 通过拓展阅读,进一步理解本单元的主题:口吐莲花。

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聪惠”两个字来感悟杨氏子回答的巧妙。

【设计理念】根据学生的学情,内引外联,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直面文言文。

教学设计紧扣单元主题“口吐莲花”,沟通课堂内外,拓展文本资源,紧紧围绕这条主线,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感知、理解、品味、揣摩、想象、诵读,使学生与原汁原味的文言文文本展开对话,与文中的人物对话,与作者对话,从而领略文言文的节奏韵律美和杨氏子巧妙机智的语言之美。

【教学过程】1导入速读速记:1. 智慧有三果:一是思虑周到,二是语言得当,三是行为公正。

——德谟克里特(古希腊)2. 智慧是命运的征服者。

——玉外纳(古罗马)3. 思考是我无限的国度,言语是我有翅的道具。

——席勒(德)师小结:希望在今天的课上大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思考天空,展开语言的翅膀腾飞。

设计意图: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

课一开始,教师要补充读关于单元主题的资源。

这一环节,开启了学生进入本单元主题阅读学习之路,也为后面让学生评价杨氏子,与杨氏子“对话”准备好了素材,为学生学以致用做好铺垫。

2初读文本,感知文言文的节奏美1. 指名读,请同学点评,师提示。

2. 师范读,生倾听并划分节奏。

3. 指名读、齐读、男女生分读。

4. 出示隶书繁体写在竹简上的没有标点的原文。

(配乐:古筝)5. 指名读,师点拨。

生评价,自己在下面试一试,齐读。

6. 出示课件:句读(jù dòu),古时称文词停顿的地方叫作句或读(提示学生写在书上)。

设计意图:文言文的阅读由于时空的巨大差异,导致学生对文本的陌生和疏离。

为了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直面文言文的节奏美和语言魅力,教师让学生由浅而难层层走进原汁原味的文本。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与反思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与反思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与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体会故事中杨氏之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重点: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能背诵课文。

难点:体会故事中杨氏之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第八单元的学习。

正如单元提示所说,风趣和幽默是智慧的闪现。

让我们走进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杨氏之子》,一起来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吧。

《杨氏之子》是一篇文言文,选自《世说新语·言语》,刘义庆撰写,记载了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二、解题。

我们先来看一看课文的题目。

“氏”在古时候是家族的意思。

“杨氏”就是杨家。

“之”是的的意思。

连起来看“杨氏之子”就是指杨家的孩子。

(师)同学们也可以想一想。

假如生活在古代,你可以怎么称呼自己呢?(预设)有同学说,我姓冯,在古代我就是冯氏之子。

有同学说,我是女生,在古代我就是闫氏之女。

三、初读课文。

1、了解了题目的意思。

围绕《杨氏之子》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先试着读一读这篇文言文,注意把字音读准。

(学生自由朗读)(一读)2、同学们可以跟着老师小声的再读一遍。

感受词语之间的停顿。

(老师范读,学生跟读)(二读)3、同学们读的真认真。

我们注意到课文结尾处“家/禽”两个字读的时候也有停顿。

想一想这和我们现在意义的家禽意思一样吗?(学生思考并回答)这位同学分析的很到位,文中的家禽同我们现在意义的家禽,意思有所不同。

现在意义的家禽指人类驯养的禽类,如鸡、鸭、鹅。

而在文中,家和禽两个字独立表达意思,表示是家里养的鸟。

所以要有明显的停顿。

4、同学们根据停顿再来读一读全文吧。

碰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争取把它读顺。

(三读)四、理解文意。

1、这篇课文虽然很短。

但是有些句子确实难读。

我们先一起来看这句话。

“孔君平诣其父”同学们知道句子中的“诣”是什么意思吗?(生思考回答)(师)有的同学答对了,是拜访的意思。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反思第【1】篇〗教学反思1.能够充分尊重学生,并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引导他们主动交流,并在交流中相互启发。

同时,放手让学生学习,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以读解文、以读促思的教学策略。

通过引导学生读中解文,读中品文,读中思意,读中悟境,达到熟读成诵。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主题拓展阅读,进行方法迁移。

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拓展《世说新语》中其他关于聪慧的故事,引导学生利用学习本篇课文的经验学习新的文言文,培养了学生的阅读技巧和阅读能力。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反思第【2】篇〗《杨氏之子》是一篇行文简洁,不足百字的古文,情节简单到只三两句话就能把“故事”讲完,是典型的“微型小说”。

因为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对于老师该怎样教和学生该如何学,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

所以,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1、会读“为设果”、“应声答曰”等难读的词语,会写“惠”、“禽”等生字。

2、读通句子,理解意思,会有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初步掌握文言文学习的'方法。

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上,将“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预设为教学难点。

首先,我认为应当弄清古文与现代文的不同。

所以在正式教学前,我先出示一些出自文言文的句子,有的是学生以前在“日积月累”里学过的,有的则是课外积累的,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古文与现代文有什么区别。

学生说了难理解,语言比较精炼、简洁。

有了这样的铺垫,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其次,我认为应当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把古文读通、读顺,在读中体会句子的意思。

因此,我按照“读通——读懂——读美”三个环节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朗读:自由读,同桌对读,男女生合作读,师生合作读,指名读,齐读,回读等。

杨氏之子公开课教案设计

杨氏之子公开课教案设计

杨氏之子公开课教案设计杨氏之子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能结合解释理解课文内容。

2、精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读准节奏,读出韵味。

背诵课文。

3、感受杨氏之子的聪慧过人,感悟古文韵味,初步培育同学宠爱古文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读懂故事,品尝杨氏之子语言的精妙。

2、了解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激发学习爱好。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在古代梁国,有一姓杨家的孩子九岁了,特殊聪慧。

有一天,孔君平访问孩子的父亲,恰巧孩子父亲不在家,于是孔君平把孩子叫了出来,想考验一下他是不是像传闻一样聪慧。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孔君平是怎样考验这个孩子的吗?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杨氏之子》。

(板书课题)2、解释课题: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

(生说意思,师归纳)二、初读课文,检查朗读1、生自由小声读课文,留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老师指名朗读,引导同学读准停顿。

3、老师范读,同学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读法。

4、同学练习朗读。

5、同学们,读完课文有什么感受吗?(生畅谈)6、多种形式朗读,同学点评。

(自由读、指生读、同桌读、集体读)三、再读课文,理解意思1、同学默读课文,借助解释,自主理解课文。

2、用现代语言说说每句话的意思,在说的过程中找出不能理解的词句,全班沟通。

(在进行过程中,强调“杨、孔、君、夫子”等关键词,引起同学留意)预设:惠:同“慧”,才智。

诣:访问。

乃:就,于是。

示:给……看。

君:您。

古时敬称。

闻:听说。

禽:鸟。

夫子:古诗对年长而且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文中指孔君平。

3、指名说说每个句子的意思,然后串连起来,说一说全文的意思。

4、理解了每句话的意思,现在你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5、引导同学思索问题:(1)你对杨氏之子了解多少?(2)故事中除了杨氏之子,还有谁?他们谈了些什么?你从哪句中知道的?其次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谁能说一说?(生举手说)二、体会语言的艺术与精妙导语:读了这么多遍课文,你觉得哪句话最妙(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妙在哪儿?预设:1、你说杨梅和我是一家,在姓氏上和我开玩笑,我说没听过孔雀和你是一家,也从姓氏上回敬给你。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反思(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反思第【1】篇〗《杨氏之子》是一篇行文简洁,不足百字的古文,对于小学生来说,孩子们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如何降低学生学习上的难度,唤起他们阅读的欲望,就成了教学的重点。

教学时我从这几方面入手:一、激发兴趣,消除畏难情绪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古文,他们的心理充满了好奇,结合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我把本篇课文的设计定位在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导入时,我由学生熟悉的语言入手,进行交流,然后课件出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我说这样的语言就叫文言,用文言组成的文章就是文言文,让学生感到了一种新奇和亲近。

学习课文之前,我通过课件播放课文情景故事,让孩子爱上这个故事,激发孩子学习本文的兴趣。

二、以读促悟,体会语言魅力学习古文,读是最难的,又是最重要的,说它难是因为不好读,说它重要是因为只有读,才能让学生懂,才能体会到古文的魅力。

秉着这一观点,在课文的感知环节中,我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按照读通课文——读好课文——理解课文的程序好好的读书。

学生初读课文语速过快,停顿不准确。

于是我采取教师示范朗读,并告诉孩子们正确的诵读方法:读古文时,要注意停顿,语速要慢。

然后课件出示正确的停顿方法,让学生再读。

可让学生尝试了读第一遍后,发现学生是一字一停地读,没有古文的韵味。

于是我又范读了个别难读的句子,再采取领读、学生练读的方法,反反复复读了好几遍,学生总算把短文读流畅了。

虽然这个时间花了将近半节课了,但孩子们仍然读得饶有兴趣。

我明显地感受到读得越好了,理解也就加深了。

为了让学生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在学生读懂故事的基础上我抓住文章的中心词“甚聪惠”,问:你觉得杨氏之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用文中一个词回答。

再问:你从文中哪里体会到杨氏子甚聪惠?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孔君平与杨氏子的对话来理解,而后紧抓“应声回答”体会杨氏子的聪惠,比较“孔雀是夫子家禽”与“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来感受杨氏子回答之妙。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材分析《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全文共55字,语言简洁、浅显,主要讲孔君平到杨家拜访,主人不在便叫出杨家九岁的儿子。

孔君平故意指着杨梅说杨梅是杨家的水果。

而杨氏子却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予以回敬。

本文为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的第一篇古文。

学情分析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一般会觉得文言文很难读,很难懂,如果引导不慎,就会让学生厌恶文言文了。

针对学生这种实际情况,要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理解、感悟,同时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尽量让学生产生这样的认识:学文言文真有趣!为他们以后学习文言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1、结合注释理解词句,了解故事大概内容,读通课文。

2、创设情境,通过朗读,体会杨氏子应答语言的巧妙和他的机智聪慧。

3、通过情境的创设学会对“杨氏子”“未闻”的迁移运用。

4、激发阅读兴趣,拓展阅读文言文。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理解课文,尝试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精妙语句,感受杨氏之子的聪慧过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0 杨氏之子(第1课时)课前谈话,激发兴趣1、出示小古文,介绍自己。

投影:敝姓董,名雪琴,上外秀洲一教书匠是也。

无万贯家财,唯学生千百。

喜听歌,亦好旅行,常盼足遍中原,尽览群峰。

吾年幼时好乒乓,屡战屡败,亦屡败屡战,真可谓斗志昂扬,常使伙伴笑掉大牙。

吾常怀凌云之志,恒念忧教之心,欲“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乃平生之愿也!2、指名交流:老师今天第一次给大家上课,通过这段话你对我有了哪些了解3、明确文体:这是老师用文言文跟大家简介自己(板书)文言文【过渡】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

这是我们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

一、揭示课题,明了题意。

1、板书课题,解释题意。

氏:姓氏。

之:的。

子:孩子,可以是男孩子也可以指女孩子。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与反思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与反思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与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与反思第【1】篇〗学习目标1.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参考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

教学重点参考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

课时安排1~2课时A案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感受幽默师:我们每天都在用语言进行交流,精练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与人勾通,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助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活跃我们的生活。

有这么一个故事,大家想听吗?(教师绘声绘色讲述)古时候,梁国杨家有个孩子,才九岁,很聪明。

孔君平去拜见他的父亲,他父亲不在,就把孩子叫出来。

杨家孩子为他摆设了果品,果品中有杨梅。

孔君平指着杨梅让杨家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杨家孩子马上回答说:“从来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

”同学们,你对故事中两个人说的话有什么感受?反馈:学生的回答可能是:风趣,幽默等。

二、初读课文,读懂大意1.导语:今天,我们一起来这个故事。

如果把刚才老师讲的原原本本写下来,就是白话文。

我们现代人写的文章,用白话,叫白话文,这么多年来我们学习的课文除了古诗外,也都是白话文。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古人写的,古人写的文章,用的是文言,叫文言文。

刚才老师讲的故事,如果用文言写下来,会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打开课本第10课──杨氏之子(板书)。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

3.指名朗读课文。

(1)着重强调以下字的读音:惠曰禽诣(2)引导学生读准停顿: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慧。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4.参考注释,自学课文。

要求:将注释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再次批注在文中,据此理解句子的意思。

5.让学生就不理解的字词提出问题。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反思(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反思第【1】篇〗《杨氏之子》是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

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1.让学生开始接触文言文,理解古文的意思,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2.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参考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

总体来说,这节课遗憾挺多的,首先,课件做的不充分,在页面呈现时出现了许多低级错误,比如错别字,翻译不顺等,这是讲课最忌讳的,因为错误可能会误导学生。

第二就是关于课文的朗读方面,没有引导学生读课文,而是有点把重点放在了后面的综合性学习,使得整堂课有些头重脚轻。

在今后的教学和学习中,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读课文,只有把感情读出来,才是真正的理解课文,理解思想。

在教学实施之前,一定要好好备课,做好课件,安排好课堂流程。

学会以学生为中心,把时间尽量的放给学生,在把握自己设计的同时跟着学生的思路走。

在教学任务基本完成以后,一定要注意及时复习,最好能当堂掌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反思第【2】篇〗《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

虽然故事情节比较简单,但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因此对于课文的理解还有一定难度。

因此在教学的时候,我适当给学生介绍了一下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差别,然后着重指导学生根据课文的注解来理解文言文词句的意思。

学生在理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解了课文下面的注释以后再来翻译课文,大部分都能理解课文的意思。

由于本文的故事情节比较有意思,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比较高。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反思第【3】篇〗1.初读。

让学生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通过指名读,检查学生生字及节奏。

通过范读,让学生找准节奏,再进行练读,最后全班齐读。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与反思3篇2024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与反思3篇2024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与反思3篇2024〖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材分析:《杨氏之子》是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选自《世说新语》。

它以精炼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机敏善对的九岁男孩形象。

全文情节简单,人物巧妙逗笑,颇具诙谐情调,犹如在孩子面前打开了一扇窗,让他们穿越时空隧道,走进历史先贤,感受言语智慧。

教学目标:1. 运用多种方式反复朗读,读通文本,争取当堂背诵。

2. 借助注释自读自悟,读懂古文,欣赏文言语句的表达艺术。

3. 充分展开对话,聚焦高阶思维,理解杨氏之子对答的机智。

4.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培养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1.充分展开对话,聚焦高阶思维,理解杨氏之子对答的机智。

2.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培养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释题活读,感受文言趣味复习导入这节课我们共同认识古时候一位孩子,他就是——读题“杨氏之子”,齐读课题。

杨氏之子的“之”是什么意思?那么杨氏之子就是指谁家的孩子?2.学以致用,你们能这样称呼自己吗?你们会这样介绍同学、老师和家人吗?【设计意图:由于孩子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是有距离的,不是很熟悉文言的表述的。

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的文言特点,理解课题关键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进行仿说,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消解了学生对文言文的恐惧心理。

】读准节奏,体味文言味道学生自渎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解决文中的两个多音字(1)“为设果”的“为”读第四声为谁准备水果的意思,所以读第四声。

(2)“儿应声答曰”的“应”读第四声3.读好文言文,还得读准节奏,刚刚听大家读的时候,发现这两句话读得不准确。

怎么读?(1)孔指以示儿曰(谁指着什么给谁看?读正确节奏)孔/指以示儿/曰(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理解“家禽”为家里的鸟,从而读懂节奏)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4.放入文中同桌之间互读,看看是否能读准字音,读好节奏。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学设计和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学设计和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学设计和反思【设计理念】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关注个体差异,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

【教材分析】本篇课文为一篇文言文,小学阶段文言文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迁移运用。

教学方式上,以学生自学为主,尽量避免逐字分析和讲解,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关注语言的风趣幽默。

【学情分析】本课是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读懂古文的能力,应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回顾以往学习古文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迁移运用,尝试读懂古文大意。

【设计思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的语句,在阅读中积累和感悟语言的幽默风趣。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句子中的停顿。

2.能借助注释和已往学习经验了解课文大意。

3.能说出体现杨氏之子机智的故事内容。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精妙语句,感受杨氏之子的聪慧过人。

【课时设计】一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以读促语感,激趣展示导入:生活中有很多精妙的语言。

有的语言幽默风趣,有的语言机智巧妙,有的语言精炼得当。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古文《杨氏之子》。

体悟语言之凝炼,感受语言之风趣。

师:把手伸出来和老师一起书写题目。

生:齐读课题。

师:你能说说题目的意思吗?引导学生:姓杨家的儿子。

师:那迁移运用,你姓什么,你是什么之子或什么之女。

1.初读古文,读准字音师:先看看这篇文章,知道这是一篇什么文?引导学生:是文言文。

师:我国古代能流传至今的文章都是古人凝炼出来的有韵味的文字,它叫古文,一般也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师:板书“文言文”。

师:学习文言文,重在朗读。

请同学们自己先读读这篇文章,遇到不好读的字音,可以多读几遍,试着读一读吧。

生:自由读文。

师出示个别字检查读音:yìwèi yìng q ín诣为应禽“禽”:古代的鸟兽统称五禽(虎、鹿、熊、猿、鸟),古又同“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杨氏之子》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杨氏之子》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九岁男孩风趣幽默、机智巧妙地应答他人的故事。

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尤其是“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充分显示出九岁孩子的聪明机智和超强的应对能力。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五年级学生虽然之前接触过文言文,但还未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因此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本课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具有的学习能力,通过多读、查阅工具书、借助文中的大意等来独立阅读思考,并与同学一道研究探讨,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功,为今后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诣、禽”2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会写“梁、诣、禽”3个会写字。

正确读写“聪惠、应声”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4.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

5.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难点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文言文中的生字、新词。

2.根据注释理解古文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学生自由阅读(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互相交流:以上句子具有什么特点?(都是文言文,也叫古文。

)3.谁能完整地背诵我们学过的一篇文言文?(指名多个学生背诵《自相矛盾》。

)4.谈话导题: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就叫“文言文”,也叫古文。

它是我们祖国语言文字宝库中的一笔巨大财富。

它文字简约,却理寓其中,意义深远;它语言凝练,却不失形象生动。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来学习一节文言文——杨氏之子。

(板书:杨氏之子)学生齐读课题。

5.了解《世说新语》。

【出示课件3】《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背诵之前所学的文言文,从而引入到本文的学习中,降低了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3)了解这篇课文与以前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回忆以前了解的文言文的有关知识。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教学重点生字。

(1)“曰”不能写成“日”,“惠”和“禽”不仅要把结构写匀称,还要注意把笔画写正确;(2)有两个多音字要读准,一是“为设果”中的“为”读“wèi”,二是“应声”的“应”读“yìng”。

4.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5.教师范读,学生练习朗读节奏。

6.小组学生互读互听,互相评议。

7.教师领读,学生再读。

8.指名多个学生朗读,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给学生以停顿、语气、语调上的提示。

在这个环节,出示课件,让学生看着大屏幕,然后领着学生一句一句的读,读准音,断好句,解决字音字形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朗读,为理解文本铺开道路。

】三、再读感知,交流学法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想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这件事的?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

4.教师总结:在读好、读通课文的基础之上,对照课文中的注释和平时掌握的语言表达特点相结合尝试弄懂每句话的大概意思。

可以和其他同学团结协作,从而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课堂总结,布置背诵。

1.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理解了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并读熟了课文,大体了解了课文内容。

2.请同学们课下自由朗读,试着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3.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

4.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5.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1.指名多个学生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2.谈话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杨氏之子》。

二、再读课文,了解意思1.自由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话的意思,再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2.小组交流,互相评议和补充修改,试着在小组内统一说法。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师生评议,教师相机指导并小结。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

)(1)从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①杨氏子是我国古代梁国的,他的年龄只有九岁,比我们大家还要小。

(板书:杨氏子)②“聪”的意思是——聪明,“惠”是通假字,通“慧”,“惠”的意思是——智慧。

③“甚”是“非常”的意思。

“甚聪惠”的意思是很聪明,非常聪明。

(2)你是怎样读懂上面词语的意思的?(看注释)(3)你认为这句话中的哪个词语用得好?(甚)为什么?(一个“甚”字将杨氏子的聪慧表现得淋漓尽致。

)(4)你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这句话的意思吗?(学生自由发言。

)(5)指导朗读:读出杨氏子的聪明,读出内心对杨氏之子的喜爱。

(6)教师小结: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

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1)故事中除了杨氏子,还有一个人物是谁?(板书:孔君平)知道孔君平是谁吗?(孔子第26代后人,晋朝人,孔坦(285-335),字君平,居会稽。

任世子文学,后补为太子舍人,迁尚书郎,任吴郡太守,后迁尚书,疾笃未任。

累迁廷尉(掌管刑法),所以也称孔廷尉。

晋元帝年间,建议申明贡举之制,崇修学校。

死赠光禄勋,谥“简”。

)(2)孔君平来干什么呀?(孔君平来拜见小孩的父亲)“诣”是什么意思?(拜见。

)(3)“乃”是什么意思?(就,于是。

)“其”是什么意思?(他,指杨氏子。

)(4)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的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5)从这句话中你读明白了什么?(从孔君平来拜见孩子的父亲一事看,两家的关系很好,常来常往。

所以当得知孩子的父亲不在时,孔君平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叫出了这个孩子。

可见,孔君平与孩子很熟。

)(6)指导朗读。

【出示课件4】为设果,果有杨梅。

(1)“设”是什么意思?(端来,摆上。

)谁为谁“设果”?(联系上下文自然知道,杨氏之子为孔君平“设果”。

)你从中读懂了什么?(父亲的老朋友来了,恰巧父亲又不在家,那杨氏子热情招待客人,看起来孩子很有礼貌。

)(2)孩子端出多少水果?(多种。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果有杨梅。

)(3)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

)(4)读一读,读出杨氏之子的可爱,读出对热情好客的杨氏子的赞扬。

【出示课件5】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谈话过渡:此时,孔君平和大家一样,对这个热情好客的杨氏子心生喜爱之情。

现在又见“果有杨梅”,于是——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理解词语“曰”是什么意思?(说。

)“此”是什么意思?(这,这里指杨梅。

)“应声”是什么意思?(马上回答。

)“未闻”是什么意思?(没听说过。

)“夫子”是什么意思?(旧时对年长而且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

这里指孔君平。

)(3)句子中的“家禽”是什么意思?(句子中的“家禽”不同于现在的“家禽”,这里的“家”和“禽”各自独立表达意思。

)(4)他们之间在说些什么呢?谁来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孩子马上回答:“我从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5)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这是故事中的重点部分。

你能听出孔君平的话外之音吗?(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

”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

)(板书:杨梅杨家果)(6)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你能说说孩子的回答巧妙在哪里吗?【出示课件6】(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

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立得住脚。

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

)(板书:孔雀——孔家禽)(7)指导朗读,分角色表演朗读,读好人物对话。

4.指名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连起来说一说。

【设计意图:在探究交流、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

引导学生掌握看注释、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书、多读等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通过多读,体会出杨氏之子语言的婉转,表现出了应有的礼貌。

引导学生读出对杨氏子喜爱的感受,读出古文的韵味,把课文读美。

】三、互相交流,体会巧妙1.孔君平拿杨梅和杨家的姓开玩笑,说杨梅是杨家的果子。

孔君平是要诱导杨氏子“杨梅和杨氏子是一家人”。

可是这么巧妙的弦外之音杨氏子听出来了,杨氏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拿孔君平的姓反驳。

杨氏子的言下之意是“如果说杨梅是我杨家的果,那么孔雀就是您孔家的鸟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那么杨梅又怎么会是我家的果呢?”足以见得杨氏子不但会听,还会挺会说。

2.如果孔君平这样跟你开玩笑,你会如何回答?(生答)【出示课件7】(1)孔雀是君家禽。

(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比较这两句话,你发现了什么?(1)未闻:没有听说过。

显得委婉。

上一句就显得生硬了。

指名读,读出委婉的语气来。

(2)夫子:表现了杨氏子有礼貌。

4.这么巧妙的回答,杨氏子一定思考了很长时间吧?(理解:应声答曰:不假思索,几乎想都没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