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工程施工工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工程施工工艺

22.1 一般规定

22.1.1 本章适用于一般工业及民用建筑现场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工程施工,桥梁、水池、筒仓等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工程施工也可参照执行。

22.1.2 预应力工程施工应由具有专项资质及相应等级的队伍承担。

22.1.3预应力筋的质量、品种、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国家相关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522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等的规定。

22.1.4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按设计要求采用,其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等的规定。

22.1.5 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螺旋管的尺寸和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螺旋管》JG/T3013的规定。

22.1.6 预应力筋预留孔道的规格、数量、位置和形状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规定。

22.1.7 预应力筋张拉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低于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75%。

22.1.8 预应力筋的张拉力、张拉顺序及张拉工艺应符合设计

及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施工需要超张拉时,最大张拉应力不应大于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2)张拉工艺应能保证同一束中各根预应力筋的应力均匀一致;

3)当预应力筋逐根或逐束张拉时,应保证各阶段不出现对结构不利的应力状态,同时应考虑后批张拉预应力筋所产生的结构构件的弹性压缩对先批张拉预应力筋的影响确定张

拉力;

4)当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校核预应力筋的伸长值。实际伸长值与设计计算理论伸长值的相对允许偏差为±6%。

22.1.9 预应力筋张拉后应及时进行孔道灌浆,孔道内水泥浆应饱满、密实。

22.1.10 孔道灌浆用水泥应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所用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等和有关环保的规定。

22.1.11 锚具的封闭保护应采取防止锚具腐蚀和遭受机械损伤的有效措施。

22.2 施工准备

22.2.1 技术准备

(1)施工图纸已到位,相关施工规范齐全。

(2)熟悉图纸,按设计要求编制详细的预应力施工方案。(3)预应力梁底模起拱按设计要求进行,如设计无要求,可按0.5/1000~1.5/1000起拱。

(4)根据设计要求及施工方案选定预应力筋、锚具、夹具、连接器、承压板等。

(5)压力表已经法定计量部门检定合格;液压拉伸机已经过校验并有记录。

(6)主要机具器具经检查合格,工程材料经检验或复试合格。试车检查张拉设备与机具是否正常可靠,如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修理排除。

(7)预留孔道经检查验收合格。

(8)灌浆用的水泥浆(或砂浆)及封锚混凝土的配合比已经试配确定。

(9)根据设计及施工方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10)将预应力筋的张拉吨位与相应的压力表指针读数、钢筋计算伸长值写在牌上,并挂在明显位置,以便操作时观察掌握。

22.2.2 材料准备:预应力筋、锚具、连接器、螺旋管、水泥等

22.2.3 施工机具准备:张拉千斤顶、电动高压油泵、夹具、钢丝墩头器、钢绞线挤压机、钢绞线压花机、灌浆机具、试

模等

22.2.4作业条件

(1)张拉场地平整、通畅,张拉的两端有安全防护措施。(2)搭设张拉操作平台或吊架,平台尺寸1.5~2.0m见方。平台应低于锚垫板0.8m左右,锚垫板两侧各有0.8~1.0m 的空间。利用结构外脚手架时,特别要求垫板周围不能有立杆和水平杆。

22.3 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控制

22.3.1预应力筋应有出厂产品合格证、出场检验报告和进场复试试验报告,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其表面不应有裂纹、小刺、机械损伤、氧化铁皮和油污,展开后应平顺,不得有弯折。

22.3.2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表面应无污物、锈蚀、机械损伤和裂纹。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试试验报告。

22.3.5 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螺旋管的内外表面应清洁、无锈蚀,不应有油污、孔洞和不规则的皱褶,咬口不应有开裂或脱扣。必须有出厂产品合格证,进场应作径向刚度、抗渗漏性能复验。

22.3.6 预应力筋下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预应力筋应采用砂轮锯或切断机切断,不得采用电弧、气割切割;

(2)当钢丝束两端采用墩头锚具时,同一束中各根钢丝长度的极差不应大于钢丝长度的1/5000,且不应大于5mm。当成组张拉长度不大于10m的钢丝时,同组钢丝长度的极差不得大于2mm。

22.3.3 孔道灌浆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

22.4 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22.4.1工艺流程:

一般常规工艺流预应力梁跨度大,预应力筋曲线布置复杂时工艺流程

22.4.2 预应力筋下料编束

(1)精确计算预应力筋长度,签发下料单。

(2)下料时应由专人放钢绞线。不要用猛力拉钢绞线,以防形成死弯。

(3)应遵循先下长筋、后下短筋的原则。逐根对钢绞线进行编号。

(4)按编号成束绑扎,每隔2m 用钢丝绑扎一道,绑丝头插入束内。

22.4.3 预应力筋孔道成型

(1)用螺旋管成型时,孔道直径比预应力筋直径大5~15 mm,孔道布置、端部排列按设计要求,重点控制最高点、最低点、反弯点,竖向平滑,水平向顺直。孔道成型在钢筋骨架成型后进行,应预先焊架立钢筋,焊端部锚垫板。连接

螺旋管的接头一般长200~300mm,用大一号螺旋管,接头处及与锚垫板的接触处均应采用胶带密封,最后安装灌浆孔、排气孔、泌水孔。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将这些孔的塑料管压扁,应在管内临时插上钢筋,灌浆时再拔掉,口要用胶带封闭,防止进入杂物。

(2)排气兼泌水孔应设置在波峰部位,对于梁面变角张拉曲线束,宜在最低点设排水孔。

22.4.4 浇筑混凝土时,除应按规定留置标养试块外,尚应留置2~3组同条件养护试件,以便张拉或拆模时用以确定混凝土强度。

22.4.5 穿预应力筋前首先检查孔道,必须保证孔道尺寸与位置正确、平顺通畅、无局部弯曲,孔道端部的预埋钢板应垂直于孔道轴线,灌浆孔和排气孔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22.4.6 穿预应力筋

(1)穿预应力筋前应检查预应力筋的规格、总长是否符合要求。

(2)穿预应力筋分先穿束和后穿束,对埋入混凝土中的固定端锚束,如压花锚、挤压锚、墩头锚必须先穿束,即在浇筑混凝土前穿束;对后穿束的,在混凝土浇筑后,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可以在达到规定张拉强度前穿束,也可在达到规定张拉强度后穿束。

(3)人工穿束时,操作人员站在操作平台上,将预应力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