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学期侵权行为法学111章
第三学期 侵权行为法学 第十六章

第三学期侵权行为法学第十六章人身损害赔偿A BC D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A BC D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A BC D、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扶养费的赔偿计算至多少周岁A BC D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A BC DD、护理费E、残疾赔偿金2、人身损害赔偿的一般赔偿范围包括?A、人身损害赔偿的常规赔偿B、劳动能力丧失的赔偿C、致人死亡的赔偿D、扶养来源的损害赔偿E、抚慰金赔偿3、侵害生命权造成的损害赔偿范围是?A、为救治受害人所支出的常规费用B、丧葬费C、被扶养人生活费D、死亡赔偿金E、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费用4、人身损害所致残废,造成劳动能力丧失所应赔偿的范围包括?A、常规赔偿的项目B、残疾赔偿金C、残疾辅助器具费D、被扶养人生活费E、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5、定期金赔偿方式适用于下列哪些赔偿项目?A、死亡赔偿金B、残疾赔偿金C、被扶养人生活费正确错误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
正确错误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正确错误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正确错误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正确错误一、1.C2.C3.C4.C5.D二、1.ABCD2.ABCDE3.ABCDE4.ABCDE5.BCD 三、1.错2.错3.对4.对5.对。
《侵权行为法总论》课件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定义:侵权行为法是调整因侵权行为引起的民事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
性质:侵权行为法属于民法的范畴,是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侵权行为法的特点: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侵权行为法的作用:规范侵权行为,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 利益
概念:侵权责 任抗辩事由的 一种,指侵权 行为是由第三 人过错引起的。
适用范围:适 用于侵权行为 由第三人过错 引起的情况。
举证责任:原 告需要证明第 三人过错的存
在。
抗辩效果:如果 原告无法证明第 三人过错的存在, 被告可以主张抗 辩,减轻或免除
侵权责任。
定义: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法律依据:《侵权行为法总论》第10条 抗辩事由:侵权行为发生时,侵权人因不可抗力无法履行侵权责任 举证责任:侵权人需要提供证据证明不可抗力的存在和影响
侵权行为的构成 要件:包括侵权 行为、损害后果、 因果关系和过错。
侵权行为的责任 承担:包括民事 责任、行政责任 和刑事责任。
知识产权侵权:侵 犯他人的专利、商 标、著作权等知识 产权
隐私权侵权:未经 他人同意,擅自公 开他人的隐私信息
环境侵权:污染环 境,破坏生态平衡, 损害公众利益
网络侵权:在网络 上发布虚假信息、 恶意攻击他人等行 为
返还财产是指侵权人将侵权所得的财产返还给被侵权人 返还财产的方式包括直接返还和间接返还 直接返还是指侵权人直接将侵权所得的财产返还给被侵权人 间接返还是指侵权人通过支付赔偿金等方式将侵权所得的财产返还给被侵权人
恢复原状是指侵权行为发生后,侵权人应当采取措施,使被侵权人的财产恢复到侵权行为发生 前的状态。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专业课笔记侵权行为法

1过错:行为人在实施违法行为时的主观心理状态
2故意
3过失:疏忽、懈怠
2确定过失的标准
1普通人的注意——重大过失
在正常的情况下,只用轻微的注意即可预见
2应与处理自己事务为同一注意——具体轻过失
3善良管理人的注意——抽象轻过失
要以交易上的一般观念认为具有相当知识经验的人对于一定事件的所用注意作为标准客观地加以认定,依其职业斟酌
2损害事实种类
1人身损害事实
2财产损害事实(直接、间接)
3精神损害事实
3多重损害事害主体多项权利的多重损害
3多个受害主体的权利的多重损害
4因果关系
1概念
1行为原因说
2过错原因说
3违法行为原因说
违法行为作为原因,损害事实作为结果,在它们之间存在的前者引起后者,后者被前者所引起的客观联系
2过错原则
1内涵
1性质是主观归责原则
2以过错为侵权责任必备的构成要件
3以过错为责任构成的最终要件
2功能
1确定侵权责任,救济侵权损害
2确定行为的标准
3纠正侵权行为,预防损害发生
3适用
1责任构成
2适用范围
3过错对责任范围的影响
4举证责任
3过错推定原则
1概念
又称过失推定,受害人在诉讼中能够证明损害事实、违法行为、因果关系的,如果加害人不能证明损害事实的发生自己没有过错,那么,就从损害事实的本身推定被告在致人损害行为中有过错,并承担赔偿责任
减轻(共同原因)或免除(唯一原因)加害人责任
3不可抗力
人力不可抗拒的力量(自然原因或社会原因)
3违法
A违反法定义务
B违反保护他人的法律
C故意违背善良风俗
侵权行为法教学课件

第三节 加害行为的违法性
一、加害行为的概念 (一)概念 (二)法律特征 二、加害行为的分类 (一)故意的加害行为、过失的加害行为与不基于 过错的加害行为 (二)直接加害行为与间接加害行为 (三)单个人的加害行为与多数人的加害行为 (四)积极的加害行为与消极的加害行为 (五)对不同性质的民事权益的加害行为
课程说明
(三)教学时数 课堂面授时数为每周2学时,教学十八周共计三十 六课时,实践教学时数为九课时。 (四)教学方法 以课堂面授教学为主要方式,采取讲授、案例分析、 布置作业、进行讨论等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辅之以实践教学手段,包括证据分析表的制作、模 拟取证、模拟法庭和旁听审判等。 (五)面向专业 法学专业本科
第四节 公平责任原则
一、“公平责任原则”肯定说 (一)公平责任原则是指当事人双方在对造成损害均无过错的情况下 (二)由人民法院根据公平的观念 (三)在考虑当事人的财产状况及其他情况的基础上 (四)责令加害人对受害人的财产损失 (五)适当补偿。 二、“公平责任原则”否定说 (一)缺乏法律依据 (二)没有具体对象 (三)认识论上的考察 三、公平原则在我国侵权行为法中的体现 (一)在过错责任案件中的体现 (二)在无过错责任案件中的体现 (三)在某些损害后果分担上的体现
一、古代中国侵权责任的法律制度 (一)清末修律前的古代中国侵权责任 (二)大清民律草案中的侵权责任制度 二、解放前中国的侵权行为法 (一)国民党政府颁布的民法典中的侵权行为法 (二)该侵权行为法实施情况简介 三、我国现行侵权行为法的发展过程 (一)民法通则颁布前 (二)民法通则中的侵权责任制度 (三)民法通则后的主要发展和变化
法学本科侵权责任法课期末复习资料

法学本科侵权责任法课期末复习资料侵权责任法是法学本科中的一个重要课程,涉及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法律权益保护。
下面是一份法学本科侵权责任法课期末复习资料,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复习和理解该课程内容。
一、侵权责任法概述侵权责任法是指在民法中对于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给予损害赔偿的规定。
其基本原则包括民事责任主体原则、损害赔偿原则、过错原则和合法权益原则等。
二、侵权类型及要件1. 损害责任:当侵权行为导致他人权益受损时,侵权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损害责任的要件包括侵权行为、侵权结果和因果关系。
2. 违约责任:当违反合同义务导致他人权益受损时,违约方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违约责任的要件包括合同关系、违反合同义务、损害结果和因果关系。
三、侵权责任的主要原则1. 过错原则:侵权责任以过错为基础,即侵权人在实施侵权行为时存在过错行为。
2. 善意侵权原则:侵权人在诚实信用的基础上无故侵害他人权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3. 危害责任原则:对于某些特定危险活动,例如危险品运输、高空施工等,即使没有过错,只要危险活动本身会导致他人损害,侵权人仍应承担相应责任。
四、侵权行为的救济措施1. 停止侵害:被侵权人有权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行为,通过行政、民事诉讼等途径获得法定救济。
2. 损害赔偿:被侵权人有权要求侵权人赔偿因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实际损失。
损害赔偿包括直接损失、间接损失、利润损失、精神损害赔偿等。
3. 恢复名誉/声誉:对于受到损害的名誉/声誉,被侵权人有权要求侵权人公开道歉、赔礼道歉、恢复声誉等。
五、责任豁免与责任限制1. 完全责任:某些特定活动或事物具有固有风险,例如狂犬病针对狂犬病疫苗生产者、辐射事故针对核电厂等,承担完全责任。
2. 引发责任限制的情形:合法自卫、遵循法律命令、军事行动等特定情形下,侵权行为的责任可能受到限制。
六、侵权责任法的适用范围侵权责任法适用于各种民事权利纠纷,包括但不限于人身损害、财产损害、名誉损害等。
第三学期 侵权行为法学 第十四章

第三学期侵权行为法学第十四章单独责任与共同责任A BC D、在下列何种情况适用按份责任A BC D、下列情形中?A BC D、下列关于补充责任与连带责任的区别,不正确的是A BC D、(本题空白。
您可以直接获得本题的12、共同危险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A、数人在客观上都实施了危险行为B、数人实施的危险行为具有时空一致性C、数人实施的危险行为都具有加害的可能性D、加害人的不确定性E、受害人的不确定性3、下列哪些情况下,适用连带责任规则?A、教唆无行为能力人侵权B、帮助无行为能力人侵权C、教唆限制行为能力人侵权D、帮助限制行为能力人侵权E、教唆和帮助完全行为能力人侵权4、下列关于连带责任免除的说法,正确的是?A、赔偿权利人起诉部分共同侵权人的,人民法院应当追加其他共同侵权人作为共同被告B、赔偿权利人在诉讼中放弃对部分共同侵权人的诉讼请求的,其他共同侵权人对被放弃诉讼请求的被告应当承担的赔偿份额不承担连带责任C、责任范围难以确定的,推定各共同侵权人承担同等责任D、人民法院应当将放弃诉讼请求的法律后果告知赔偿权利人E、人民法院应当将放弃诉讼请求的情况在法律文书中叙明5、下列哪些情形属于补充责任的适用范围?A、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行为B、校园事故侵权行为C、帮工人帮工活动中受害的行为正确错误、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人,都是共同侵权人,应当承担连带民事责正确错误赔偿权利人在诉讼中放弃对部分共同侵权人的诉讼请求的,正确错误共同侵权行为包括积极侵权行为、消极侵权行为、正确错误、共同侵权行为的构成须以各加害人主观上存在着共同故意为条件。
正确错误一、1.D2.D3.D4.A二、1.ABCDE2.ABCD3.CDE4.ABCDE5.ABCDE 三、1.对2.错3.对4.错5.错。
侵权行为法学

侵权行为法学《侵权行为法学》课程内容第一章侵权行为法概述第二章侵权行为概述第三章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第四章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第五章侵权责任方式和责任竞合第六章侵权责任的抗辩事由第七章侵权责任形态第八章侵权行为类型参考教材•杨立新著:侵权行为法专论•杨立新著:侵权法论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参考文献• 1.王利明: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2.王利明:民法侵权行为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杨立新等:侵权法三人谈法律出版社2007 • 4.张新宝:侵权责任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 5.王军:侵权责任法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 • 6.张民安:侵权法报告中信出版社2005•7.徐爱国:英美侵权行为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陈聪富: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月旦民商法研究丛书之侵权行为法之立法趋势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0.哈佛法律评论侵权法学精萃法律出版社2005 •11.邱聪智从侵权行为归责原理之变动论危险责任之构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考试方式•平时30%, 出勤和提问5%, 书面论文10%• 每人一篇,侵权行为法理论、实践为内容,字数不少于2500字。
, 研讨15%• 内容:第八章的一节• 时间:每组30分钟• 形式:理论探讨;典型或疑难案例分析;分歧观点辩论;尤其鼓励能调动同学们广泛参与的各种形式。
•期末考试70%第八章(课堂研讨内容)•1.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职务侵权•2.产品侵权•3.高度危险作业•4.环境侵权•5.物件致人损害•6.地面施工致人损害•7.动物致人损害•8.法定代理人的侵权行为•9.用人者的侵权行为•10.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行为•11.专家侵权行为•12.新闻侵权行为•13.交通事故侵权•14.医疗事故侵权第一章侵权行为法概述一、侵权行为法的概念和特征•侵权行为法是指有关侵权行为的定义和种类以及对侵权行为如何制裁、对侵权损害后果如何补救的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
侵权责任法_四川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侵权责任法_四川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关于过错的推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参考答案:与未成年人保护、专家责任等重大利益相关的过错推定是重大过失2.下列关于受害人故意造成损害的说法哪项是正确的()。
参考答案:损害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则侵权责任不构成3.下列哪项不是《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规定的免责事由()。
参考答案:被侵权人过错4.下列哪项不是针对因果关系要件的抗辩事由()。
参考答案:无致害行为5.被侵权人过错包括()。
参考答案:被侵权人没有采取合理的注意_被侵权人没有采取合理预防措施6.下列哪些选项是整体抗辩事由()。
参考答案:正当防卫_受害人承诺_紧急避险_自助行为7.高度危险作业人对侵入者的抗辩事由须满足以下哪些条件()。
参考答案:管理人已经尽到警示义务_损害发生区域为高度危险区域或者高度危险物存放区域_侵入者未经许可进入_管理人已经采取了安全措施8.高度危险行为致害的抗辩事由包括()。
参考答案:损害是受害人故意造成_损害是不可抗力造成_损害是受害人过失造成9.第三人原因不能适用于下列哪些情形()。
参考答案:二人以上分别实施侵权行为造成同一损害,每个人的侵权行为都足以造成全部损害的_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_二人以上实施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其中一人或者数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不能够确定具体侵权人的_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10.下列哪些情况下医疗机构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参考答案: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_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_限于当时医疗水平难以诊疗11.甲违章驾车,正常行走的行人乙为了躲避甲的车向路边躲避,结果掉入了正在施工的排水沟中,该施工单位并未设立任何警示标志,乙胳膊摔伤,花去医药费几千元。
对于乙的损失,应当由谁来承担?()参考答案:为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甲和施工单位承担,但应根据过错和原因力大小承担相应的责任12.以下关于连带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侵权行为法总论》课件

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
指对非法侵害行为采取必要的制止措施,以保护合法权益 不受侵害。
正当防卫作为抗辩事由的法律依据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30条的规定,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 承担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正
当防卫人应当承担适当的责任。
正当防卫抗辩事由的适用情形
在某些情况下,如非法入侵、暴力犯罪等紧急情况下,采取必要 的制止措施可能导致侵权行为的发生或扩大,成为侵权责任的抗
1)有加害行为;2)有损害事实 ;3)加害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 存在因果关系;4)行为人主观
上有过错。
法律后果
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包括赔偿 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等。
特殊侵权行为
定义
特殊侵权行为是指依据法律的特别规定,在某些特定情况 下,行为人因某种原因侵害他人人身、财产权益所应承担 的民事责任的行为。
02 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CHAPTER
侵害行为
侵害行为的概念
指侵犯他人权益的不法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
侵害行为的分类
根据行为方式可分为积极侵害行为和消极侵害行为;根据行为是否 违反法定义务可分为违法侵害行为和违约侵害行为。
侵害行为的构成要件
包括存在加害行为、加害行为具有违法性、加害行为与损害结果之 间存在因果关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赔礼道歉
指侵权人应向受害人表示歉意,承认其过错 ,以恢复受害人尊严和名誉。
执行方式
赔礼道歉可以通过书面或口头形式进行,也 可以在媒体上公开道歉。
适用范围
赔礼道歉适用于那些对受害人精神造成损害 的侵权行为。
法律后果
侵权人不履行赔礼道歉的义务时,可能会面 临更加严厉的法律制裁。
第十一章 侵权责任法《法学概论》PPT课件

• (5)受害人故意。
• (2)正当防卫。
• (6)第三人过错。
• (3)紧急避险。
• (4)过失相抵。
第二节 特殊侵权责任
• 一、关于责任主体的特殊规定 • 在侵权责任承担中,主体的差异会导致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责任程度等存在
差异。《侵权责任法》针对责任主体的特殊问主要规定了监护人责任、暂时丧 失心智损害责任、用人者责任、网络侵权责任、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 以及学生伤害事故责任。
第二节 特殊侵权责任
• 一、关于责任主体的特殊规定 • (一)监护人责任 •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
责任。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 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
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 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 •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 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责任。
第二节 特殊侵权责任
• 一、关于责任主体的特殊规定 • (六)学生伤害事故责任 • 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
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 (二)医疗伦理损害责任 • 医疗伦理损害责任,是指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违背医疗良知和医疗伦理的要求,
违背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告知或者保密义务,具有医疗伦理过失,造成患者 人身损害以及其他合法权益损害的医疗损害责任。
第二节 特殊侵权责任
• 四、医疗损害责任 • (三)医疗产品损害责任 • 医疗产品损害责任,是指医疗机构在医疗过程中使用有缺陷的药品、消毒药剂、
侵权行为法学教学课件(全套教学课件)

共同侵权行为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被侵权人有 权请求部分或全部连带责任人承担责任。
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及其责任承担
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的定义
01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人事先并无共同的意思联络,但其行
为偶然结合致人损害,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侵权行为。
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的构成要件
02
包括行为主体的复数性、分别实施侵权行为、侵权行为与损害
受害人社会地位和身份
受害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也会对 精神损害赔偿数额产生影响,如 公众人物或社会地位较高的人受 到精神损害时,赔偿数额可能会 相应提高。
06 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及实现 途径
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民事责任承担方式
停止侵害
当侵权行为正在进行或仍在继续 时,受害人有权要求侵权人立即 停止侵权行为,以防止损害进一
构成要件
包括行为的违法性、损害事实的存在、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以 及行为人的过错。
侵权责任归责原则
过错责任原则
以行为人的过错作为归责的根据和最终要件。
无过错责任原则
不问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有过错,只要其行为与损害后果间存在因果关系,就应承担民事责 任的归责原则。
公平责任原则
当事人双方对损害的发生均无过错,法律又无特别规定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时,由人民法 院根据公平的观念,在考虑当事人双方的财产状况及其他情况的基础上,责令加害人对受 害人的财产损失给予适当补偿。
• 紧急避险: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 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如果危险是由自然原因 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或者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侵权行为法学》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侵权行为法学》课程考核要求说明:本课程考核形式为提交作业,完成后请保存为WORD 2003格式的文档,登陆学习平台提交,并检查和确认提交成功(能够下载,并且内容无误即为提交成功)。
一.作业要求1. 提交作业时必须准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
2. 提交作业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尽可能通过案例说明问题。
3. 提交作业必须完成规定的字数。
二.作业内容1.举例说明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及其适用。
(500—800字)答:无过错责任原则,也称无过失责任原则,是指没有过错造成他人损害的,依法律规定由与造成损害原因有关的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无过错责任原则主要适用于以下场合:(一)职务侵权致人损害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职务中,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的,无论是否有过错,均应承担民事责任。
此一责任又称为国家赔偿责任。
(二)产品缺陷致人损害产品缺陷致人损害的,生产者或销售者责任的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不以过错为要件,这有利于对受害人的保护,并体现产品责任法发展的世界潮流。
(三)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我国《民法通则》第123条规定:“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等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有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对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有利于加强对受害人的法律保护,同时也促使从事高度危险作业的组织和个人提高责任心和改进技术安全措施。
(四)饲养动物致人损害之所以规定归责原则是无过错责任原则,主要是考虑到受害人难以了解所饲养动物的习性,难以预防或避免损害的发生,使用该归责原则可以督促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加强责任心。
(五)环境污染致人损害。
由于环境污染致人损害具有间接性和不确定性,且常涉及专业技术问题,其因果关系的证明往往很难。
为此,法律上常采取无过错责任原则,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受害人的利益。
第三学期 侵权行为法学 1--11章学习资料

第三学期侵权行为法学1--11章第三学期侵权行为法学第一章侵权行为法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侵权行为法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A、高度的概括性B、内容的复杂性C、体系的完备和系统性D、适用的强制性2、侵权行为法与下列哪一项不是并列关系?A、合同法B、物权法C、婚姻法D、破产法3、侵权行为法的名称,从发展趋势上看,以何种称谓最为科学?A、侵权行为法B、侵权责任法C、侵权法D、损害赔偿法4、侵权行为法的首要功能是哪一功能?A、补偿功能B、预防功能C、惩罚功能D、保险功能5、在侵害人格权的赔偿责任中,故意和过失程度直接影响到行为人的责任后果。
这主要体现了侵权行为法的哪一功能?A、补偿功能B、惩罚功能C、预防功能D、保险功能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侵权行为法的特征有哪些?A、高度的概括性B、内容的复杂性C、体系的完备和系统性D、适用的强制性E、效力的有限性2、侵权行为法与刑法的区别体现为?A、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不同B、调整对象不同C、适用目的不同D、法律性质不同E、保护客体不同3、侵权行为法与合同法有哪些区别?A、法律规范的性质不同B、保护的权益范围不同C、规范的内容不同D、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不同E、与民法的关系不同4、侵权普通法与侵权特别法的区别具体体现为?A、适用范围的区别B、对人效力的区别C、具体内容的区别D、法律性质的区别E、适用顺序的区别5、侵权普通法与侵权特别法的适用规则中,最重要的两个是?A、特别法优于普通法B、特别法不得违反普通法的一般原则C、新法优于旧法D、综合平衡E、特别法后于普通法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侵权行为法最重要的特征是其适用的强制性.正确错误2、侵权行为法是与合同法、物权法相并列的民事法律部门。
正确错误3、侵权行为法与行政处罚法都是保护性的法律;同一种违法行为可能同时适用侵权行为法和行政处罚法。
正确错误4、侵权行为法与合同法都是相对性的法律关系;同一种违法行为可能同时适用侵权行为法和合同法。
侵权行为.pptx

法律责任认定与赔偿标准
法律责任认定
根据侵权行为的性质、情节和后果等因素,依法认 定侵权人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 刑事责任。
赔偿标准
依据《侵权责任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根据受害人 遭受的损失和侵权人的过错程度等因素,确定具体 的赔偿金额,包括医疗费、误工费、精神损害抚慰 金等。
预防措施与维权途径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侵权行为的认知度和防 范意识。
鼓励社会监督与举报
建立和完善社会监督机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监督,对侵权行为进 行举报。
支持行业自律与规范发展
支持行业协会等组织加强自律管理,推动行业规范发展,减少侵权 行为的发生。
长效机制建立与推进策略
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
侵权判定程序
通常包括权利人举报、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立案、调查取证、审理裁判等环节 。其中,证据收集与固定、法律适用与解释等是判定程序中的关键环节。
加强保护力度和提高意识举措
加强立法保护
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提高侵权成本,降低维权成本,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有力法 制保障。
加强执法力度
加大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查处力度,加强跨部门、跨区域协作配合,形成高效打击合力。
法律法规完善建议
1 2
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针对侵权行为的新特点、新形式,加快制定和完 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法律体系的完备性和适用 性。
加大法律制裁力度
通过提高侵权行为的违法成本,加大对侵权行为 的法律制裁力度,形成有效的威慑机制。
3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加强知识产权的活力。
监管部门职责强化方向
明确监管职责和权限
进一步明确各级监管部门在防范侵权行为中的职责和权限,确保 监管工作的有序开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学期侵权行为法学第一章侵权行为法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侵权行为法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A、高度的概括性B、内容的复杂性C、体系的完备和系统性D、适用的强制性2、侵权行为法与下列哪一项不是并列关系?A、合同法B、物权法C、婚姻法D、破产法3、侵权行为法的名称,从发展趋势上看,以何种称谓最为科学?A、侵权行为法B、侵权责任法C、侵权法D、损害赔偿法4、侵权行为法的首要功能是哪一功能?A、补偿功能B、预防功能C、惩罚功能D、保险功能5、在侵害人格权的赔偿责任中,故意和过失程度直接影响到行为人的责任后果。
这主要体现了侵权行为法的哪一功能?A、补偿功能B、惩罚功能C、预防功能D、保险功能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侵权行为法的特征有哪些?A、高度的概括性B、内容的复杂性C、体系的完备和系统性D、适用的强制性E、效力的有限性2、侵权行为法与刑法的区别体现为?A、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不同B、调整对象不同C、适用目的不同D、法律性质不同E、保护客体不同3、侵权行为法与合同法有哪些区别?A、法律规范的性质不同B、保护的权益范围不同C、规范的内容不同D、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不同E、与民法的关系不同4、侵权普通法与侵权特别法的区别具体体现为?A、适用范围的区别B、对人效力的区别C、具体内容的区别D、法律性质的区别E、适用顺序的区别5、侵权普通法与侵权特别法的适用规则中,最重要的两个是?A、特别法优于普通法B、特别法不得违反普通法的一般原则C、新法优于旧法D、综合平衡E、特别法后于普通法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侵权行为法最重要的特征是其适用的强制性.正确错误2、侵权行为法是与合同法、物权法相并列的民事法律部门。
正确错误3、侵权行为法与行政处罚法都是保护性的法律;同一种违法行为可能同时适用侵权行为法和行政处罚法。
正确错误4、侵权行为法与合同法都是相对性的法律关系;同一种违法行为可能同时适用侵权行为法和合同法。
正确错误5、《民法通则》是我国民法的基本形式,也是侵权行为法的主要渊源。
正确错误一、1.D2.D3.B4.A5.B二、1.ABCD2.ABCD3.ABC4.ABC5.AB三、1.对2.对3.对4.对5.对第二章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侵权行为的基本性质是?A、违法性B、过错性C、行为多样性D、应承担责任性2、侵权行为的主要责任形式是?A、恢复原状B、停止侵害C、损害赔偿D、消除影响3、侵权行为一般条款是关于什么内容的概括性条款?A、侵权行为B、一般侵权行为C、普通侵权行为D、具体侵权行为4、我国民法规定的侵权行为一般条款是《民法通则》的哪一条款?A、第106条第1款B、第106条第2款C、第106条第3款D、第107条第2款5、与侵权行为同属民事违法行为的是?A、犯罪行为B、行政违法行为C、违法行政行为D、违约行为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侵权行为的特征有?A、违法性B、过错性C、包括作为和不作为D、以损害赔偿为主要责任形式E、都应承担侵权责任2、侵权行为的外延包括?A、侵害人格权B、侵害身份权C、侵害物权D、侵害债权E、侵害继承权3、侵权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区别有?A、侵害客体不同B、社会危害性不同C、行为人主观恶性不同D、行为形态不同E、法律后果不同4、侵权行为与行政违法行为的区别有?A、法律根据不同B、责任性质不同C、责任当事人不同D、法律后果不同E、主观恶性不同5、侵权行为与违约行为的区别有?A、行为前提不同B、违反义务不同C、行为主体不同D、侵害对象不同E、法律后果不同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侵权行为的基本性质是违法性。
正确错误2、侵权行为的一般条款,能够概括任何侵权行为。
正确错误3、我国《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该条款为我国侵权行为的一般条款。
正确错误4、侵权行为与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且有些犯罪行为同时构成了侵权行为。
正确错误5、侵权行为与违约行为都以损害赔偿为主要责任形式。
正确错误一、1.A2.C3.B4.B5.D二、1.ABCD2.ABCDE3.ABCDE4.ABCD5.ABCDE三、1.对2.错3.对4.对5.对第三章侵权行为法的历史发展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中国古代的全部赔偿制度是?A、备偿B、倍备C、还官主D、复旧2、赔偿实际损失的责任形式是?A、备偿B、偿所减价C、偿减价之半D、倍备3、赔偿丧葬费的责任形式是?A、断付财产养赡B、赎铜入伤杀之家C、追埋葬银D、保辜4、下列何项为侵害人身的损害赔偿制度?A、着落均赔还官B、还官主C、偿减价之半D、保辜5、仍然适用同态复仇的法典是?A、汉谟拉比法典B、罗马法C、大陆法系D、英美法系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下列属于中国古代侵害财产的损害赔偿制度的是?A、偿减价之半B、倍备C、备偿D、还官主E、着落均赔还官2、下列属于中国古代侵害人身的赔偿责任制度的是?A、赎铜入伤杀之家B、断付财产养赡C、追埋葬银D、保辜E、倍备3、在中国古代侵权责任制度中,有恢复原状含义的责任形式是?A、复旧B、修立C、责寻D、保辜E、备偿4、(本题空白。
您可以直接获得本题的2分)5、(本题空白。
您可以直接获得本题的2分)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倍备就是加倍赔偿.正确错误2、追雇赁钱是针对侵害财产使用权的责任形式.正确错误3、修立是一种恢复原状的责任形式.正确错误4、同态复仇仍是古代成文法重要的责任方式。
正确错误5、罗马法的侵权行为法已具有系统性。
正确错误一、1.A2.B3.C4.D5.A二、1.ABCDE2.ABCD3.AB三、1.对2.对3.对4.对5.对第四章 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确定的是什么内容?A 、追究责任的根据B 、损害赔偿的范围C 、损害赔偿的主体D 、损害赔偿的承担2、较为科学的归责原则体系是?A 、过错责任原则B 、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C 、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 D 、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3、以过错作为价值判断标准,判断行为人对其造成的损害应否承担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是下列哪一归责原则?A 、过错责任原则B 、过错推定责任原则C 、无过错责任原则D 、公平责任原则4、在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场合,从损害事实的本身推定加害人有过错,并据此确定造成他人损害的行为人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是下列哪一归责原则?A 、过错责任原则B 、过错推定责任原则C 、无过错责任原则D 、公平责任原则5、适用于一般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是下列哪一原则?A 、过错责任原则B 、过错推定责任原则C 、无过错责任原则D 、公平责任原则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侵权行为法的归责原则体系包括?A、过错责任原则B、过错推定责任原则C、无过错责任原则D、公平责任原则E、严格责任原则2、关于过错责任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过错作为价值判断标准B、适用于一般侵权行为C、行为人的过错由受害人举证证明D、如果损害是由第三人的过错引起的,行为人不承担责任E、无论过错大小都应承担责任3、过错推定责任原则的适用范围是?A、地面施工作业的侵权行为B、建筑物侵权行为C、树木致害D、动物致害E、高度危险作业致害行为4、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范围是?A、产品侵权行为B、危险活动侵权行为C、动物侵权行为D、被监护人侵权行为E、医疗侵权行为5、下列关于过错推定责任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A、适用于法律有明确规定的场合B、从损害事实的本身推定加害人有过错C、责任要件为四要件D、不要求受害人举证被告的过错,而由被告对自己无过错举证E、如被告不能证明自己无过错,被告需承担侵权责任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归责原则,就是追究侵权责任的根据,或者为什么要追究侵权责任。
正确错误2、归责原则解决是否应当赔偿、为什么应当赔偿的问题;赔偿原则解决怎样赔偿、应当赔偿多少的问题。
正确错误3、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要件是相同的.正确错误4、过错推定属于无过错原则的一种。
正确错误5、无过错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侵权行为、损害结果以及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正确错误一、1.A2.D3.A4.B5.A 二、 1.ABC 2.ABCD 3.ABC 4.ABC 5.ABCDE 三、 1.对 2.对 3.错 4.错 5.对第五章 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下列关于违法行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违法是指行为在客观上与法规规定相悖。
B 、违法行为既包括作为也是包括不作为.C 、违法行为既包括自己的行为也包括不当的监管行为. D 、违法行为就是违反民事义务的行为2、在行为与结果之间有其他介入的条件而使因果关系判断较为困难时,适用何时规则判定因果关系?A、直接原因规则B、相当因果关系规则C、法律原因规则D、推定因果关系规则3、原因力制度是为了解决何种问题?A、因果关系是否存在B、因果关系的大小C、侵权责任是否成立D、被告应否承担赔偿责任4、违反"应与处理自己事务相同的注意义务",构成?A、间接故意B、重大过失C、具体轻过失D、抽象轻过失5、违反"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构成?A、间接故意B、重大过失C、具体轻过失D、抽象轻过失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一般情况下,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哪四个?A、违法行为B、损害后果C、因果关系D、主观过错E、诉讼时效2、违法行为要件的违法性,表现为以下哪些方面?A、违反法定义务B、违反保护他人的法律C、违反善良风俗D、违反行为规范E、违反组织纪律3、从行为人是直接还是间接对违法行为起作用看,违法行为的样态有哪些种类?A、作为B、不作为C、自己的行为D、对物的不当监管行为E、对人的不当监管行为4、身份利益损害中的深层损害,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身份关系丧失B、亲情关系损害C、财产损失D、精神痛苦E、人格利益损害5、侵权责任构成要件中的过错,可以划分为?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重大过失D、具体轻过失E、抽象轻过失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对侵权行为的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由原告承担。
正确错误2、侵权行为法中的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
正确错误3、在行为与结果之间有其他因素介入时,根据社会通常的判断标准确定是否有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