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林业发展之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西兰林业发展之路

摘要新西兰林业经过50 余年的发展, 实现了对天然林的保护, 木材生产从完全依靠天然林转变为只有1% 的锯材来自天然林; 一个只有不足400 万人口的国家, 现在年产木材已达到2 100 万m 3, 木材及木制品出口创汇占全国创汇的12% , 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未来25 年木材产量将翻番, 而且完全来自可持续利用的人工林; 这些经验已成为世界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典范。文中分析了新西兰林业成功的经验, 希望有助于正在蓬勃发展的中国林业。

关键词人工林天然林可持续发展

100 多年来, 特别是近50 年来, 新西兰在人工林育种、经营管理、加工利用等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实现了由50 年前完全依赖天然林到现在以辐射松人工林资源为主, 将来仍以辐射松人工林资源为主的转变; 森林资源由面临枯竭转向持续增长, 不但能充分满足国内需求, 而且还可为出口创汇做出重要贡献。新西兰以其人工林经营的成绩对世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肯定的回答。

1新西兰林业概况

根据新西兰农林部最新(2002ö2003) 统计, 新西兰国土总面积为2 710 万hm 2, 总人口390 万, 天然林( Indigenous forest) 面积为640 万hm 2, 占国土面积的24% , 人工林面积为180 万hm 2, 占国土面积的7% , 辐射松林为160 万hm 2, 占人工林的89% , 花旗松林为10 万hm2, 占人工林的6% , 其他树种林10万hm2 , 占人工林的6%。林业产出(年) : 采伐木材2 070 万m 3, 原木出口740 万m 3 (占原木总材积的36% ) , 出口总值36. 5 亿新元(占新西兰出口总值的12% )。

按产值计算, 出口的主要产品为: 锯材、原木、化学浆、纸和纸板、新闻纸及纤维板等(上述产品出口合计占出口总量的78% )。人口不足400 万的新西兰, 林产品贸易额占世界林产品总贸易额的1% , 占太平洋地区的8%。

2新西兰森林也曾遭到严重破坏

新西兰过去是一个本地森林非常丰富的国家。在波利尼西亚人首次发现新西兰岛时, 这里75%的陆地被森林所覆盖。这些森林为当地毛利人提供了木材资源, 而且还成为食物和药物的来源。他们利用当时的石器, 用新西兰罗汉松制做木舟, 用其他比较坚硬的木材做武器、挖掘工具, 以进行捕渔和狩猎, 用新西兰罗汉松进行雕刻, 等等。当地土著人的生产和生活以及森林火灾对森林造成了破坏,而大量欧洲移民的到来加速了对森林破坏的进程。他们对木材的商业开发首先是用于建筑, 并将木材作为商品出口。建立了许多制材厂, 制材方式也由手工作业发展到动力机械加工。特别是欧洲移民采取清出林地的办法以取得建房和农牧业开发用地, 大量森林遭到毁坏, 原始森林资源锐减。到1850 年,新西兰2000万hm 2的原始林损失了30% , 只剩下1 400 万hm 2。人们开始对森林面积的减少感到担心和恐惧。1874 年新西兰第一部林业法规获得批准, 任命了林业管理官员。此后, 虽然对余下的天然林资源的开发继续采用了发放木材许可证的办法以期保护森林资源, 但执行中仍大量失控, 直至1921 年国家林务局按照"林业行动法规"(Forest Act) 对更多的森林进行了控制。

3发展人工林以满足国家和社会对森林的需求

新西兰政府直接涉及造林始于1 个世纪以前。1896 年, 在全国木材大会后, 在土地部门内建立了林业分支, 在南岛和北岛建立了苗圃并开始造林。当时的重点放在不适于农业的王室土地。在早期荒地造林中对大量树种进行了试验栽植, 大部分是由欧洲、北美引进的树种和由澳大利亚引进的桉树。到1909 年已种植人工林5 090 hm 2, 约有67 种树种之多, 除4 个之外均为引进树种。值得指出的是,当时有20 个树种的栽植面积大于辐射松, 按栽植面

积大小排列位于前7 名的树种分别是: 落叶松(Larch )、奥地利松(Austrian pine )、科西嘉松(Corsican pine)、桉树(Eucalyp ts)、梓属(Catalpa speciosa)、栎树(橡树)、Bentham's 松等。1913 年成立的"皇家林业委员会"(The 1913 Royal Commission on Forestry) 是新西兰林业发展的里程碑,该委员会具有对包括本地森林、未来的木材需求及对苗圃和造林工作进行评价的广泛权限。该委员会认为, 进行实验是必要的, 但对有些树种的栽植范围提出了批评。指出不应广泛种植落叶松, 因为它潜力有限; 对栎树和梓属也做出了同样的评价; 有些本地树种由于生长太慢而不适于集约栽植。该文件同时指出, 根据早在1870 年在坎特伯雷种植的经验总结, 辐射松是有潜力的树种。早出材、多出材、出好材是对商品林树种的最重要的要求。这一时期林业部门主要是通过提高经营管理以改进本地林业的可持续性。虽然已经出现种植辐射松的转折点, 但其支配地位是逐渐形成的。在1923 年完成了全国森林资源清查, 林业部门据此预测, 如果不加快人工造林, 到1960 年新西兰将耗尽所有余留的本地森林资源。为满足国家木材需求, 林业部门在1925 年向国会提出在1935 年以前必需将造林面积由2. 55 万hm2 (6. 30 万英亩) 提高到14 万hm 2 (35万英亩) 的目标。此项目标被超额完成, 并且私人造林大量增加, 由此确立了人工林的牢固地位。

在造林树种搭配上, 国家造林和私人造林有重要区别, 私人造林均以辐射松为主, 而国家林业局的政策要求任何一个树种的造林面积都不得超过总造林面积的30%。据说, 当时的目的是想分散病虫害大规模传染的危险, 但是后续的经验表明, 不论从生产还是从植物保护而言, 都不能表明这种品种多样性是合理的。到1936 年人工造林面积达到了31. 7 万hm 2, 其中60% 为国有林。此后的造林速度减慢了, 直至上世纪60 年代掀起第2 次造林高潮。4木材加工业实现了由利用天然林为主向利用人工林为主的转变

新西兰木材工业接受人工林木材作为原料的过程是缓慢的, 木材加工场习惯于以生长缓慢, 但质量优良又很少有缺陷的贝壳松、瑞木等天然木材为原料, 人工林木材则相反, 年轮宽、节子多、性能多变又不稳定。1930 年在坎特伯雷建起第1 个辐射松木材加工场, 直至1960 年人工林锯材产量才超过天然林锯材产量。由利用天然林木材向利用人工林木材过渡进展缓慢的原因还有: 在二战前后(1936~1965 年) , 优质天然林木材和其他木材在价格上没有多少差别; 总是有一些实力很强的制材场不顾对已减少的天然林资源保护的要求能得到所需的原木。初期造林采用未经改良的进口种子,又没有进行很好的经营管理, 其树木的大小和形状差异很大, 这些质量不同的原木可用于造纸及生产各种人造板。

5市场拉动出现新一轮造林高潮

1960~1990 年为新西兰的第2 个造林高潮。在此期间, 人工造林面积由35. 2 万hm 2 增加到124 万hm 2, 国有林和私有林几乎各占一半。这一阶段的初期, 2 个大型造纸厂满负荷运行已预示出现木材供不应求的可能性。自1957 年开始, 向日本出口原木的价格很有吸引力。木制品包括原木、锯材、纸浆和人造板等显示出扩大出口的潜力。这就是为新西兰赚取其出口收入的12% 的林产工业的开端(新西兰林产品出口收入从1960 年的1 700万新元增至2002 年的365 000 万新元, 而且这一巨大的增长完全来自于人工林资源)。在农村土地上造林要取得农民的认可, 因为地方社区特别是农民具有对这些土地的控制权。营造国有林, 尤其是在没有生产力的原始林地上造林, 则要处理好来自环保组织的意见和要求。为完成大面积造林任务,政府制定了鼓励造林的政策: 包括以向私人(后来又扩展到各种形式的公司) 提供50% 的造林资金代替原有的鼓励林业贷款计划; 实行从当年投资中减去造林费用的有利于造林公司的税收政策。到1989 年, 造林面积达到124 万hm2, 国家和私人造林几乎各占一半。由于一度取消了税收优惠政策,在1987 年人工造林速度出现下滑。在1991 年恢复减税政策后, 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的造林高潮,25~30 年的人工造林投资回收期已为实践所证明, 这对私人和合营公司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新西兰的2 次人工造林高潮的明显区别是: 第1 次造林高潮主要是在不适于农业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