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角度看永宁摩梭人传统文化的变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经济角度看永宁摩梭人传统文化的变迁
摘要:本文在对云南省宁蒗县永宁乡落水村委会的山垮村和小落水村摩梭人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永宁摩梭人的社会经济发展及其传统文化的变迁进行初步探讨。认为摩梭人传统文化的变迁,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生产方式的进步、交通条件的改善和旅游业的发展在给永宁摩梭人带来了社会经济进步的同时,也给其传统文化造成了非常深刻的影响,造成了永宁摩梭人的居住文化、走婚习俗、语言、舞蹈、服饰等发生了重要变迁。
关键词:永宁摩梭人社会经济传统文化变迁
摩梭人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宁蒗县永宁乡和四川省的盐源县左所和木里县交界的泸沽湖周围。按中国的民族划分方法,居住在云南的摩梭人归纳西族,居住在四川的摩梭人归蒙古族。长期以来,摩梭人及其居住区以“母系社会”名闻遐迩。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居住在永宁乡泸沽湖畔的摩梭人,也正改变着他们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或者说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迫使这个民族不得不做出让步,只能是改变自己的文化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可喜的事情?还是令人不快的举动?2011年1月和7月,笔者赴云南省宁蒗县永宁乡落水村委会的山垮村和小落水村进行了调查。本文试图以调查资料为基础,对永宁摩梭人的社会经济发展及其传统文化的变迁进行初步探讨。
一、永宁摩梭人传统生产方式及其变化
社会经济的发展得益于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变革和革新,源于社会生产的实践。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生产方式适时的调整与转变,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改善了人与人之间的物质生产关系,随之带来的劳动工具的改进和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范畴,在相互矛盾运动中加快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步伐。
人类社会经历了由原始采集(主要以采集食物为主,还未形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到农耕种植游牧文明(以种植食物与畜牧为主,开始形成一定的生产关系),进而发展到生产工具的大规模应用(生产力水平大为提高,生产关系进一步完善)的过程,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质的飞跃。处于此社会历史发展大背景下的摩梭母系人类社会,虽然存在着有别于一般人类发展进程的其他文化发展模式,例如其婚姻习俗、宗教、艺术、生活理念等与其他地区相比尚存一定差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摩梭人的文化脱离不了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其生产方式也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而不断迈向新的台阶。
摩梭人的传统生产方式,主要是以山地耕作为基础的农业,其耕地有水田、水浇地、旱地和苗圃等几种。农作物有水稻、玉米、青稞、小麦、大麦、荞麦、燕麦、马铃薯以及一些豆类作物。在人类社会的早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能做的,就只有依靠自己的双手劳作,去实现土地的使用价值,进而满足人们的生
活需求。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产积极性逐渐提高,开始学会使用生产工具来实现对生产力的改造,诸如锄头、镰刀等,同时还使用牛等牲畜进行耕作。新中国建立以前,永宁地区的摩梭人已普遍使用铁器和牛耕技术。除农业外,畜牧业、渔业、马帮运输业、家庭手工业也是摩梭人的重要产业。
就笔者的调查来看,今天的泸沽湖周边地区的摩梭人,已经摆脱了原来的较为后进的生产生活方式,开始迈上富裕繁荣的生活。部分地区的摩梭人开始实现一定范围的机械化生产,用拖拉机代替牛耕,打谷机、扬风机等开始走入念也慢慢融入到他们的生产生活领域。走入寻常百姓家,我们眼中所见的已是一个开放进步的社会。太阳能、洗衣机、搅碎机、电饭煲、电磁炉等现代化的生活家居品随处可见,摩梭人已不再局限于农业生产,经商、外出打工、开发旅游业等也早已司空见惯,来自这些行业的收入日渐成为人们经济收入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些地区可能会占据更大的比重。例如,在旅游业较为发达的小落水村,经济旅游业的收入成为摩梭人的主要经济来源,他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生产力水平的高低是社会发展的标志,生产关系能否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是社会和谐进步的关键所在,这是我们能从一个小型社会——摩梭母系社会中所能见到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转变,使得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更为协调,将更好地推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交通的改善与旅游业的发展及其影响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可以说,道路的修建对改变宁蒗县永宁乡的经济起着关键作用。随着丽江地区旅游业的开发,各级政府大力投资修路,先后修好了从宁蒗县通往泸沽湖地区的几条主要道路。宁蒗县二级公路建设里程64.922公里,新修的道路使得从丽江到泸沽湖节省了不少时间,走老路需要7个小时,而新路的建成只需要5小时。交通条件的改善不仅给游客出游带来了方便,而且也给当地居民外出带来便利,扩大了他们与外界接触的机会。与此同时,摩梭人的收入方式也因此发生变化,年轻人外出打工,扩大了自身的经济来源,扩大了自己的视野。
交通的改善也从客观上为摩梭人居住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对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推动作用,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趋明显。关于泸沽湖周边摩梭人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情况及其贡献,国内外学者已经做过较多研究,相关报道也常见诸报端,笔者对此不再赘述,主要谈谈旅游业对永宁摩梭人的负面影响。
旅游业的发展与当地的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背景作为支撑,旅游就很难得到良好的发展。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两面性,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在旅游持续升温的条件下,泸沽湖畔的摩梭人凭借其独有的民风民俗,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越来越多的人想要来到这里探访泸沽湖女儿国的神秘。但随着探访人员的增加,对摩梭人原有的社会生活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旅游业还没有达到现在的发展水平时,永宁摩梭人与外界的接触并不多,他们的生存方式主要是以农业为主,一家二三十人齐心一致,有着合理的分工,把家里的一切都布置得井井有条,过着静谧、安静、祥和的生活。在旅游业已成为云南一大支柱产业的今天,中外友人纷纷踏上泸沽湖这片净土,随着来往人群的增多和人群结构的复杂化,泸沽湖的安静被打破了。由于旅游这一服务性行业的需要,外来经商和本地经商的人越来越多,从而带来了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导致泸沽湖地区商业性较强,这也就迫使本地经商的人也不断的向外来商人学习如何经商,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赚更多的钱。旅游业所带来的正面影响我们不可否认,但旅游背后对文化的冲击我们也不容忽视。笔者在山垮村和小落水村农户家中调查走访时,我们感受最深的是在作为开发区的小落水村,一种唯利是图在村民身上表现非常明显,不论吃穿住行都以钱字当先。有一次到小落水村调查,时值中午两点,我们肚子饿的实在不行,就走进一户人家,想寻找一些吃的。进屋坐下之后,主人问我们要不要吃饭,说完之后直接就告诉我们多少钱,在这里我们并不是说去到哪里就要白吃人家的,只是他们收费的方式有点太直接了。此前几天,我们走访了山垮村,这是一个未进行旅游开发的地方,我们也是走进一户人家,然后在他们家吃了饭,虽然并不算丰盛,但令我们万分感动的是主人的热情与好客。在当时饥渴难耐的情况下,遇上一户人家可以吃饭,我们心里是多么的高兴,主人的那种热情让我们一下子心里暖暖的。临走时,我们硬要塞给主人钱,但主人就是不肯收下。现在提起那户人家,我们心里充满了无限的感激,他让我们体会到了摩梭人的淳朴、善良,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对处在开发区的小落水有那种感觉的原因,也是我们感受到商业对摩梭文化冲击的原因。虽然我们这样说或许会有一定的片面性,但这也是旅游开发给当地摩梭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的一个缩影。
三、永宁摩梭人传统文化的变迁
摩梭人传统文化的变迁,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生产方式的进步、交通条件的改善和旅游业的发展在给永宁摩梭人带来了社会经济进步的同时,也给其传统文化造成了非常深刻的影响。一方面,其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进步,提高了摩梭人的生产力水平和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在交通运输业发展和旅游业的开发的过程中,人们能否真正注意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否会意识到保护当地的传统朴实的民风,保护摩梭人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呢?与此同时,我们还注意到,永宁摩梭人的思想观念也会因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摩梭人一些传统习俗会流失与这种变化有一定的关系。
居住文化的变化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木楞房摩梭人居住文化的重要象征。初到摩梭村落,映入眼帘的是一间间错落有致的木楞房,与汉族人砖瓦房相比,更让人觉得别具一格。木楞房的四围墙壁都是用两丈多长的树干砍成方形后横排垒成,故称“木楞房”。这种房子不但有着冬暖夏凉的优点,还能起到预防地震的作用。木楞房的建造结构通常为四合院或三坊一围墙,就形成一个独立的院落。正房一般坐北朝南或坐西朝东,与楼房相对,中间是院坝。楼房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分为若干个小单间,作为成年子女的卧室,称之为花房。楼下是杂物间和牲畜圈。正房也就是摩梭人的“母屋”,即汉族人的客厅。在“母屋”中设有火塘,与火塘相对的是经堂——供奉神灵的地方。摩梭火塘是聚集家庭成员的重要地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