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互惠与利他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他和互惠理论杨剑侠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行为经济学基础》第六讲
V
获得
损失 参考点 Theory of Altruism and Reciprocity
ˆβ
β
主要内容
引言:人们会利他或互惠吗?
1利他的界定与分类
2互惠理论
3利他和互惠理论小结
引言:人们会利他或互惠吗?
母亲用身体护住婴儿手机留下感人遗言
当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

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在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

母亲用身体护住婴儿
手机留下感人遗言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变喊“快过来”。

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高声的喊“有人,有个孩子,还活着”。

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的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

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的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典型的亲缘利他行为
在1886年,荷兰菲仕兰地区(Friesland )就成立了第一家乳业合作社(菲仕兰坎皮纳乳业合作组织的雏形)。

合作社使原本分散经营的奶农开始有组织地进行奶制品的生产与销售。

合作社通过组建加工、销售的公司,向产业链下游发展,以工业和商业利润反哺农业。

合作社会员的鲜奶必须全部卖给合作社,通过合作社的组织和资源来确保奶农获得可观的收入。

同时合作社还可以给那些生产出高质量牛奶的奶农一些财力方面的激励机制,也给那些产品质量做的不好的奶农进行经济的惩罚。

奶农第一次严重质量违规,合作社对其做出的罚款和赔偿相当于这个家庭农场全年营业额的3%,全年净收入的15%。

两次严重质量违规,将被终止合作社成员资格,从而彻底逐出奶牛养殖业。

奶农间的互惠利他荷兰皇家菲仕兰坎皮纳乳业合作社
2013年末,公司净营业收入达114亿欧元,并已在28个国家设有办事处,拥有21186名员工,产品在超过100个国家进行销售。

据人民网报道,2008年5月12日一个女孩晚上被送到了绵阳市人民医院。

据送她来的救援者说。

在废墟中发现她时,一对男女弓起身子挡在她的上方,用身体挡住了落下的楼板。

女孩身上有些烫伤和压伤,而两位大人已经死亡。

救援人员根据现场的情景推测,那可能就是女孩的父母。

不久一个更好的消息传来:孩子的父母找到了,她并不是孤儿。

孩子的真名叫郑丹宇,地震发生时,她并不在父母身边。

小丹宇的父亲名叫郑居全,两夫妻都在广州一家电子公司打工。

地震发生后,他们立即回到四川寻找女儿。

当父母赶到医院后,一下子就认出了自己的孩子。

纯粹的利他行为汶川地震的感人故事
显然,那对年轻的男女并不是小丹丹的父母,而是为了保护她免遭死亡的陌生人。

1利他的界定与分类
“利他行为”在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有利于他人的行为。

它要求人们在短时间内做出个人利益的牺牲,以产生正的外部性。

(一)利他的一般性界定
1.基于结果的定义从结果上讲,只有确切地产生了利他的结果的行为才是“利他行为”。

即体现在个人的行为提高了他人的福利。

2.基于动机的定义不要求行为产生特定的结果,只要行为的发生出于人的利他动机,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种行为是“利他行为”。

由于行为经济学强调的是人的行为模式,它更注重于行为动机与行为活动本身之间的因果联系,所以我们这里所讨论的“利他行为”应当从利他动机的角度来定义。

(二)利他的心理机制说明
从广义上来说,我们经常见到的人们的种种利他行为,都可以归结为他们的利己动机。

上图很好的刻画了人们产生利他行为的心理机制。

该图表明,人们的利他动机植根于对应的利己动机,由此产生的利他行为的目标本质上乃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利己目标而已。

1. 人的利己动机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利己目标而产生,人的利己目标的内涵是多样的。

传统的新古典经济理论尽管也承认人是理性而自私的,但是其最大的不足之处在于把人们利己目标的内容确定得过于狭隘。

新古典的理性人假设认为人们一切经济行为的原则在于追求效用的最大化,而这种描述并没有什么大的不妥。

但如果仅仅把效用的来源定义在物质利益的获得上则是不合理的。

人的利己目标有很多,我们亦有可能因为在精神上或者心理上获得的满足的先验性经验而做出某种行为,比如捐赠或者志愿性的劳动。

这些行为,是传统经济学中的最优分析所无法适应的。

解决这一问题,部分经济学家提出了“广义效用”的理论。

2. 这种分析范式并不是对道德的意义的“扭曲”。

我们既然赋予了人们的“利己目标”和“利己动机”以更广泛的意义,那么这里所说的“利己目标”和“利己动机”也就并非是不“道德”的。

不妨试着如此思考:当你主动搀扶一位老奶奶过马路的时候,你是由于自己心中的“利他动机”而正进行着一种利他的行为。

但是你的这种利他动机却是为了追求你自己内心深处的某种特殊的快乐或者自豪而产生的。

而这种快乐和自豪很可能成型于一种传统或习惯。

比如,中国有“尊老爱幼”的传统。

而当你扶一位老人过马路的事前、事中乃至事后,这种光荣传统都在左右你的行为与满足感。

3.由利己动机产生利他动机的过程并不是胡乱的臆造,在现实中它也并不罕见。

这一点其实比较容易理解,但我们应该注重这个“过程”
有两个不同的层次:第一,基于狭义的利己动机而产生
的利他动机,比如我国为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得不在
关税问题上做出一些有利于出口国的承诺。

第二,基于
广义的利己动机而产生的利他动机,比如我们在公交车
和地铁上给老幼病残孕这类弱势群体让座就是很具代表
性的例子。

由此可见,广义的利己很可能是绝对的,而利他则很可
能是相对的。

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界定“利己”。

二、利他的分类
根据对应行为的动机,“利他行为”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亲缘利他”(Kin Altruism)
2.“互惠利他”(Reciprocal Altruism)
3.“纯粹利他”(Group Altruism)
前两种利他行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见。

“亲缘利他”,是指有血缘关系的生
物个体为自己的亲属提供帮助或做
出牺牲,例如父母与子女、兄弟与
姐妹之间的相互帮助。

一般情况
下,这种以血缘和亲情为纽带的利
他行为并不含有任何“功利”的目
的,因此有人把它称为“硬核的利
他”或“硬利他”(叶航,2003)。

这种利他基本不会牵涉明显的动机,它不过是大部分生物都具有的本能表现罢了。

当然,你可以说一个母亲爱她的孩子的原因是因为她在施与爱的过程中实现了广义效用的最大化。

不过我们不认为一个母亲在拯救她的孩子于危难之中时会先验性的考察一下自己的行为效用问题。

我们更愿意承认的结论的是,“亲缘利他”不太易于用分析人类行为的理论来进行解释,因为即便是在大脑并不健全的其它的动物种群中,亲缘利他的行为依然是确实存在的。

根据生物学中的某些研究成果,“亲缘利他”对生物个体来说并非是没有“回报”的。

基于生物学中的“亲缘利他”理论,生物个体的进化取决于“基因遗传频率的最大化”,能够提供“亲缘利他”行为的物种和生物个体在生存竞争中具有明显的演化优势。

因此,“亲缘利他”不仅在人类社会,而且在整个生物世界都是一种非常稳定、非常普遍的行为模式。

当幼鸟遇到攻击时,许多鸟类父母都会挺身
而出,用伪装受伤的方法把猛禽引向自己,
从而使子女得以逃脱。

在这一行为过程中,
父亲或母亲虽然可能因此丧生,但由于父母
与子女之间有1/2的基因是完全相同的。


“基因遗传频率最大化”的角度看,原则上只
要能使2只以上的幼雏得以逃生,父亲或母
亲做出的牺牲就是值得的。

典型例子与说明
所以,无论在人类社会或生物世界,“亲缘利他”在父母与子女关系上表现得尤为充分和感人。

而随着亲缘关系的疏远,“亲缘利他”的强度也会逐步衰减。

生物学家甚至设计出所谓的“亲缘指数”,并根据它来计算“亲缘利他”行为的得失和强弱。

在这方面,生物学与经济学所包含的内在逻辑相当一致:所有生命体的行为看上去总好像设法使“目标函数”中的某一价值“最大化”。

如果考虑到年幼子女丧生的几率要远远超过经验丰富的父母,这类行为对生物繁衍所具有的“效率”就
更一目了然了。

2. 互惠利他
所谓的“互惠利他”,即没有血缘关系的生物个体
为了回报而相互提供帮助。

生物个体之所以不惜
降低自己的生存竞争力而帮助另一个与已毫无血
缘关系的个体,是因为它们期待日后得到回报,
以获取更大的“收益”。

“互惠利他”非常类似于某种期权式的“投资”。

与“硬利他”相比,这种利他有着更为苛刻的条件限制和环境要求,他不是必然要发生的,因此有人也把它称为“软核的利他”或“软利他”。

由此可以看到这种利他行为是基于狭义的利己动机而产生的,尽管在动物界它也有所体现,但是只有在人类社会他才能如此完整而深刻地表现出来。

有一种生活在非洲的蝙蝠,以吸食其他动物的血液为生,如果连续两昼夜吃不到血就会饿死;因此,一只刚
刚饱餐一顿的蝙蝠往往会把自己吸食的血液吐出一些来反哺那些濒临死亡的同伴,尽管它们之间没有任何“亲属”关系。

但生物学家发现,这种行为遵循着一个严格的“游戏规则”,即蝙蝠们不会继续向那些“知恩不报”的个体馈赠血液。

显然,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互惠利他”。

在人类社会中,“互惠利他”则表现得更加广泛,几乎在任何领域,都有形形色色的“互惠利他”行为的存在,事实上,也正是人类理性的互惠,才使得贸易成为可能,并构建了社会信任与社会公平的基础。

传统的经济学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互惠利他”行为作出了解释,当“施惠者”与“回报者”互相换位时,同样数量的资源将产生更大的“边际效用”。

然而,由于“施惠”与“回报”存在着时间差,从而使这种期权式的“投资”具有很大的风险。

因此,“互惠利他”必然存在于一种较为长期的“合作博弈”关系中,而且还要求形成某种“识别机制”,以便抑制个体的“机会主义”倾向。

“互惠利他”模型直到20世纪晚期才由博弈论专家阿克塞罗德建立起来,但它的基本思想最早已经由亚当·斯密论述过了。

但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人们的互惠性偏好的存在,产生了诸多与新古典经济学经济理性相背离的地方,行为经济学正是在这里找到了的突破口,并以“互惠性偏好”为武器向传统的经济理论提出了挑战。

3. 纯粹利他
所谓的“纯粹利他”,即利他主义者施行利他行为时不追求任何个体的“回报”,而只注重个人精神的满足。

从经济意义上而言,这种行为的“投资风险”与“预期
回报”存在着极大的不对称性(叶航,2003)。

不追求“回报”是纯粹利他与“互惠利他”最显著的区别,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把它们统一于人的“自利心”上。

只不过“纯粹利他”行为是受一种广义的自利动机而推动的。

这种行为体现于社会生活中,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道德”。

例子与说明
有一种被称为汤姆逊瞪羚的生物在遭
受猛兽袭击时会表现出“利他行为”:
当狮子或猎豹接近时,往往会有一只
瞪羚在原地不停地跳跃向同伴们发出
警告,并以此吸引偷袭者的注意力使
其他羚羊有更充分的逃生时间。

生物学家观察到,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行为方式,它只发生在最早发现危险的汤姆逊瞪羚身上。

按照一般的行为原则,最早发现危险应该最早逃跑才是最佳的生存策略。

但是汤姆逊瞪羚所表现出来的“英雄主义”显然放弃了在第一时间逃生的机会,并以此代价向同伴报警,却使自己暴露在捕食者面前。

尽管汤姆逊瞪羚所保护的并非是它的子女或亲属,但我们可以感到他与亲缘利他的行为比较相似,而且在涉及整个种群的生存竞争的问题时,他的意义要更为重大,因而尽管在定义上这种行为像是一种“纯粹利他”行为。

但从内容上我们还是倾向于认为它是一种更接近于“亲缘利他”的行为,或把它定义为一种“拟亲缘利他”行为。

2互惠理论
在行为经济学中,互惠是一个中性词,它指的是:人们对他人的行为作出相应的类似反应,并预期他人也会如此反应。

(Sobel ,2005)
互惠与公平是密切相关的概念。

人类社会传统里面的“礼尚往来”与“以牙还牙”等,都体现出了互惠的偏好。

(一)互惠的界定
积极互惠:对自己有益
或友好的行为进行报答消极互惠:对自己有害或敌对的行为进行报复
(二)概念性的说明
互惠与重复博弈中的“针锋相对”型策略中的“合作”和“报复‘在本质上存在差异。

后者是因为个体可以通过这些策略或行为在未来获得物质利益。

而互惠是指,即使没有可以预期到的未来收益,个体仍然对友好或敌对的行为采取相应的反应。

互惠与纯粹利他主义行为也不相同。

因为后者是无条件的行为,也即个体采取利他行为并不是因为获得了别人的类似行为。

而互惠则强调对他人行为的相应反应,是基于他人的行为而采取的策略,是有条件的。

博弈2:其中在B 做选择之前,A 有一个(800,0)的选择,如果A 不采用该选择,则B 面对的选择与博弈1中的相同(即要求B 在(750,375)和(400,400)中做出一种选择)。

代表性互惠
性偏好实验博弈1:由B 单方面决定自己和A 的收入,方法为从两种收入分配(750,375)和(400,400)中进行选择,其中,括号中的前一项代
表B 的收入,后者为A 的收入。

博弈3:如果我们对A
给出了(550,550)
的选择,如果A 不采用
该选择,则B 面对的选
择与博弈1相同。

博弈4:其中在B 做选择之前,A 分别处于博弈1、2和3的三种情形,而B 从(800,200)和(0,0)中做出一种选择。

博弈2体现了互惠性的作用。

行为经济学家们对博弈2进行了多次实验。

结果表明:平均有72%参加测试的“B ”会选择(400,400),这个比例比“博弈1”中做出相同选择的“B ”的比例大。

实验结果1博弈2在博弈1中,A 不做任何选择。

而在博弈2中,当A 通过其的选择表现得更仁慈时,B 将做出更大的“牺牲”(以更高的概率或频率选择分配给A 更多收入)。

该博弈结果体现了所谓的“积极互惠”。

实验结果解释
当A 在“博弈3”中不采用(550,550)的选择时,B 比在“博弈1”中更愿意选择(400,400)。

此时,选择(400,400)
的被试的比例高达90%。

该实验结果体现出了一种被称为“收回的关心”的互惠形式。

即对于因公平原因而不愿牺牲的人,人们会收回为他们分配极小极大性质的利益而做出牺牲的意愿。


此可见,互惠性是一方愿意牺牲以帮助另一方的一个重要因素。

实验结果2
博弈3实验结果
解释
行为经济学家们还通过比较不同情况下B 选择(0,0)胜过(800,200)的倾向。

实验结果3
博弈4当人们对A 的态度是中立的时候,或A 之前
没有选择过博弈2或3的选择时,几乎没有人选择(0,0);但是当A 在之前有选择博弈2或3的选择时,(0,0)的结果有时会出现。

该实验结果体现出所谓的“消极互惠”。

当人们对A 的态度变化时,例如觉得A 不够意气,(0,0)的结果就可能会出现。

实验结果解释
3利他和互惠理论小结
利他和互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

“利他行为”要求人们在短时间内做出个人利益的牺牲,以产生正的外部性。

利他行为根据行为动机分为亲缘利他、互惠利他与纯粹利他。

互惠在经济学中是中性词,指人们对他人的行为作出相应的类似反应,并预期他人也会如此反应。

对他人友好行为的反应被称为“积极互惠”,而对恶意行为的反应被称为“消极互惠”。

Thank Yo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