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人教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认识人民币》的第一课时。

教材内容包括:认识人民币的种类,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关系,掌握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交易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人民币的种类,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简单交易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人民币,珍惜人民币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人民币的种类,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难点:运用人民币进行简单交易,培养学生热爱人民币,珍惜人民币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民币实物、课件、黑板。

学具:人民币图片、练习册、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上课之初,教师展示一组人民币实物,引导学生认识人民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教师通过课件介绍人民币的种类,如:人民币、美元、欧元等。

(2)引导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关系,如:1元=10角,1角=10分。

(3)讲解人民币的用途,如:购物、支付学费等。

3. 课堂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完成人民币的换算,如:10角是多少元?5元是多少角?(2)学生互相交换练习册,检查答案。

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交易,如:买一本书,价格是25元,学生需要付多少钱?找零多少?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人民币的种类:人民币、美元、欧元等。

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关系:1元=10角,1角=10分。

人民币的用途:购物、支付学费等。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填空题:1元等于_____角,1角等于_____分。

3. 应用题:小明的妈妈给了他50元,他买了一支铅笔花了3元,请问他还剩下多少钱?答案:1. 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

2. 选项C。

3. 小明剩下的钱是47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银行,了解人民币的发行和流通过程,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最新例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最新例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最新例文在此基础上,对重点章节和各章节的要点、难点和关键,要从教材内容的联系中去把握。

因此,教师要研究大纲、教材,要认真反复的熟读,狠抠教材。

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最新例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最新例文1一、教材说明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苏教版]第十一册《圆的认识》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

2、会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直径;理解并掌握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3、能正确熟练地掌握用圆规画圆。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自主发现、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1、教具演示(1)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找出圆并感知圆,得出其是平面图形。

(2)比较与其它平面图形的区别,知道圆是曲线围成的图形。

2、师生对话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圆,教师课件演示,并注意与球的区别,设置车轮是圆形的悬念。

(二)、探索新知。

1、各部分名称介绍(1)师画圆,生注意观察(2)讲解圆心的定义,并让学生知道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3)知道什么是半径、直径,明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4)新授中的巩固:在圆内找半径和直径。

(根据课堂变化出示课件巩固圆的知识)2、画任意圆和固定圆(1)生画一个任意的圆。

(2)继续画一个固定的圆,并剪下来。

3、操作与发现(1)明确要求,分小组进行操作。

(2)学生通过画、量、折等方法,探索同圆内半径,直径的特征及二者间的关系。

(3)学生操作后交流,并将交流结果记录在发现纸上。

(4)学生反馈交流信息,师生共同评价。

(三)、新知巩固1、基本练习,巩固本节课圆的知识。

2、发散性练习,提高学生对圆的认识。

(四)、运用实际用本节课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即课始留下的车轮问题。

(五)、根据课堂实际灵活进行总结或延伸。

四、课后反思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模板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模板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模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主要内容包括: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学会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知识,能够正确进行加减运算,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和基本运算能力,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货币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对加减运算的掌握程度不一。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学会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学会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难点:人民币的单位换算,加减运算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人民币图片、加减法算式卡片、实物人民币等。

2.学具:学生人民币图片、加减法算式卡片、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人民币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人民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图片吗?它们是什么?今天我们要学习关于人民币的哪些知识呢?”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演示,使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

如: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同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对人民币单位换算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加减法运算题目,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解答。

如:1元+2角=? 5角-2角=? 3元-1元=?以此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已整理)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已整理)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已整理)一、教师说课本单元是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学习的第四单元,主要内容是初步认识形状,学生将会通过讲解、练习、游戏等形式学习圆、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形状的基本概念、特点,初步掌握形状的认知以及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单元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形状,通过实物、图片等让学生掌握形状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培养学生形状感知的能力,同时通过游戏、童谣等方式增加学生在学习中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让学生观察所带物品(每人一个)的形状,问学生它是什么形状,几边几角,有哪些特征,以此引导学生认识形状。

2. 新知讲解(20分钟)•首先,教师出示圆形、三角形、方形、长方形的图片,并逐一讲解它们的特点和概念,例如圆形没有边角,方形四个边和四个角都相等,长方形两组对边的长度相等等等。

•接着,让学生一个一个走上讲台,试图描述出其他同学手中物品的形状,然后其它学生也可以质疑、补充、纠正。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通过自我、互相和教师的纠正学习形状的特征和概念。

3. 活动实践(30分钟)活动1:找错形•教师出示多张图片,其中包含各种形状,让学生找出其中一个不符合要求的,例如里面有一张是五边形,或者是圆形的边上画了直线等。

•学生可以举手发言,教师点名回答,或者老师随机抽取学生回答,让学生通过活动加深对形状特征的认识。

活动2:拼形•教师出示许多卡片,每个卡片上面有一个形状,通过卡片形状组合成一个简单明了的图形,例如用方、三边形,拼成房子,用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拼成一个人等。

•教师可以把卡片提前剪好,可以手动分配给学生,也可以让学生从抽取的卡片中自由组合,加强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拼接能力。

4. 温故知新(10分钟)•通过童谣、歌曲等方式小复习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引导学生巩固排列整理所学知识,加深印象。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学生所掌握的形状特点、概念、特征进行小结。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已整理)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已整理)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用口算算出0-10内的加法运算。

2.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习惯和思维能力。

3.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带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讨论。

二、教学准备1.教具:口算板、数字卡片等。

2.PPT课件。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可以从一些常见场景出发,如“妈妈做饭,要做五个菜,已经做了两个,还差几个?”或“班里有10个人,现在来了3个人,一共有多少人?”等,通过情境引导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并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第二步:讲解1.老师可以利用口算板或数字卡片等教具,讲解0-10内的加法运算,注意数学符号的读法。

2.针对容易出错的加数位置,如“2+3”和“3+2”等,可以给出特别的提醒和加倍练习,例如快速和准确地背诵1-10的加法口诀表等。

3.帮助学生理解加法运算的本质,即“先有多少,再加上多少,一共是多少”,并对相关概念进行解释和举例说明。

第三步:练习1.利用黑板等资源进行板书,让学生照着板书进行口算运算练习。

2.设计生动的游戏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数学公式的加法口算训练,提升口算能力。

3.制定教材配套的练习册等辅助材料,供学生在课后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第四步:教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口算情况进行讲解,并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对加法知识掌握基础上,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以此促进知识的记忆和提高口算的技能。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我在语言表达和教具使用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需要更具策略性和灵活性地应对不同场景下的教学任务。

同时,要注重发掘学生自主钻研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观察力,让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数的组成》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数的组成》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数的组成》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数的组成》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数的组成》教案1一、教学内容数的组成。

(教材第35页例2)二、教学目标1.进一步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重点难点重难点: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小棒、计数器。

学生准备: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看图数数。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数出有几瓶牛奶,有几瓶酸奶的。

(学生相互交流,点名回答)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00以内数的知识。

板书课题:数的组成二、学习新课教学教材第35页例2。

(1)让学生摆出七十根和四十六根小棒,一名学生台前演示,其他学生用手中的学具摆。

师:怎样摆能一眼就看出是七十根和四十六根?引导学生明确:摆七十根时,摆成七捆,每捆十根;摆四十六根时,先摆四捆,每捆十根,再摆六根。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七十里面有几个十,四十六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七十里面有7个十,四十六里面有4个十和6个一。

(2)老师任意摆出一个两位数和一个整十数的小棒,让学生先观察,再与同桌互相说说是多少根小棒,各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3)同桌进行以下活动:一人用小棒摆出一个两位数,另一人说出这个两位数及这个两位数的组成。

(两个人交替进行)三、巩固反馈完成教材第35页下面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集体订正)答案:3 5四、课堂小结你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了吗?板书设计数的组成一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学反思1.教学时首先说说生活中的100以内的数,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模板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模板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并书写数字7。

2.能够熟练掌握数字7的数量概念。

3.能够运用数字7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重点
1.认识数字7。

2.进行数字7的数量概念训练。

三、教学内容
1.数字7的认识和书写。

2.数字7的数量概念训练。

3.数字7的加减法运算。

四、教学准备
1.数字7的卡片或图片。

2.七个小篮子或桶作为数量概念训练。

3.加减法练习题纸。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认识数字7:
–给学生展示数字7的卡片,让学生认识并书写数字7。

2.用数字7进行数量概念训练:
–将七个小篮子或桶摆放在课桌上,让学生数一数数量。

–让学生用手指指着其中的篮子或桶,说出数量。

第二课时
1.复习数字7:
–让学生快速书写数字7,并能够正确书写。

2.进行加减法运算:
–准备一些简单的加减法练习题,让学生用数字7进行计算。

六、教学延伸
1.让学生用数字7设计自己的加减法练习题,进行互相出题和解题练
习。

2.给学生布置一些数字7相关的作业,提升对数字7的理解和运用能
力。

七、教学反思
教学中应充分引导学生参与互动,通过多种形式加深对数字7的认识和掌握,同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这份教案是基于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内容编写的,希望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能够观察、比较、分类、排列、统计位置和方向2.能够根据关键字简单描述3.训练综合认识与应用能力教学重点1.观察、比较、分类、排列、统计位置和方向2.根据关键字简单描述教学难点1.综合认识与应用能力教学内容1.掌握数字0-20的大小顺序,会在数轴上表示0-20以内的数2.掌握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将两个数从小到大排列3.掌握位置和方向的基本概念,如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4.学习用关键字简单的描述对象或事物,如长、短、高、低、多、少等教学方法1.快乐教学法:在保证掌握知识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趣味性、游戏性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愉快地消化知识。

2.交互式教学法:通过分组、互动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合作精神,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活动一:数轴上的数字1.教师出示数轴图,让学生观察和感受数轴的线性、有方向性的特点2.引导学生数出1、5、10、15等数字在数轴上的位置3.教师出示数字卡牌,让学生将其找到对应的位置,并标出数字大小的顺序4.学生自由分组进行小组竞赛活动二:比大小1.教师设计游戏,引导学生通过游戏形式理解大小概念2.以大小比较为例,教师展示与教学生如何用比较的方法将两个数从小到大排列3.学生自由分组进行小组竞赛活动三:位置与方向1.教师利用教学幻灯片出示位置与方向问题2.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问题3.快速练习:游戏中找到指定目标4.展示学生指导的方向活动四:关键字简单描述1.教师出示教学主题图片,以“长、短、高、低、多、少”概念问答活动2.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形成相关的描述概念3.学生自由分组进行小组竞赛活动五:综合运用1.小组竞赛2.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自己设计出数学任务,并完成任务课堂作业制定练习,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提高了思维能力,通过多种参与活动,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厚。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模板5篇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模板5篇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模板5篇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包括了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模板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模板1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计算;2、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价值,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思想。

教学重点:整十数加一位数的计算及实践运用课前准备:口算卡、教学挂图(自制)、小红旗、小棒教学流程:一、沟通交流、兴趣导入1、教师出示口算卡,进行口算练习师:小朋友们,看谁算的又对又快10+20= 20+10= 10+( )=30( )+20=30 ( )+10=15 ( )+( )=302、夺红旗比赛①、教师出示挂图,请学生看图写数。

师:小朋友,加油啊,写得又对又快的同学将会获得一面小红旗。

②、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珠子下面写数。

③、诱导学生说说以上几个数的组成。

3、兴趣导入师: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棒,老师很高兴,你们还想不想解决更好玩的问题呢生:想。

师:好,那就让我们继续努力吧!二、提出问题,师生互动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师:谁能告诉大家,他们都正在做什么呢生1:他们正在买东西呢!生2:……师:说得好!图上的小朋友叫小明,小明可喜欢喝牛奶啦!这几天,小明表现得特别好,特别听爸爸、妈妈说的话,他妈妈很高兴,就带小明到商店去买牛奶。

售货员阿姨先给小明妈妈30瓶牛奶,再给小明2瓶牛奶。

现在,老师想问大家,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生1: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生2:一共花了多少钱生3:小明喝了2瓶,还剩多少瓶师:你们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下面几个问题吧!教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和“还剩多少瓶”的问题板书,逐一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模板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模板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模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主要讲述了100以内的加减法。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对于100以内的加减法,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计算错误和运算速度慢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运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灵活运用加减法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分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配合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2.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教学道具,如小卡片、计数器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动的图片,如动物园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提问:“如果你有3只小鸟,又来了2只小鸟,一共有几只小鸟?”让学生回答,并引导学生用加法进行计算。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模板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模板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100以内的数的读写方法和顺序。

2.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观察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100以内数的读写和顺序。

2.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

3.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4.100以内数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1.100以内数的读写和顺序。

2.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

3.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四、教学难点1.100以内数的读写和顺序。

2.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张数轴,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数轴上的数。

(2)引导学生发现,我们已经学过20以内的数,今天我们要学习100以内的数。

2.课堂讲解(1)数的读写和顺序①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数轴,让学生说出数轴上的数。

②教师讲解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和顺序。

③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读写100以内的数。

(2)数的组成和分解①教师讲解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方法。

②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组成和分解100以内的数。

③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和讲解。

(3)数的加减法①教师讲解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②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③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和讲解。

3.课堂互动(1)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2)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展示和讲解。

(2)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数的读写、组成分解和加减法运算,让学生掌握了100以内数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和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七、教学拓展1.让学生尝试用100以内的数进行数学游戏,如数独、猜数字等。

2.组织学生进行数学竞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最新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设计

最新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设计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设计第四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主要是关于100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主要有三个方面:数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是多少;数位的意义;探索例7的百数图中有哪些有趣的排列。

通过本单元的研究,旨在让学生正确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熟练掌握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以及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同时,也要让学生通过具体事物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能够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建议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选择和提供每次活动的素材,引导学生将具体的活动抽象为响应的数学概念,并对学生进行爱护研究资源的教育。

同时,要突出基本原理的教学,重视和培养学生的数感,关注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情感、态度的健康发展。

课时安排方面,建议分为数数数的组成、读数写数、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比多少、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共6个课时,并在最后一课时设置实践活动,让学生摆一摆,想一想。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重点要让学生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和整十数的顺序,难点则在于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可以采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实验研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教授数数和数的组成,以及如何用小棒和橡皮筋进行数学运算。

而教学难点则在于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数的组成和数学运算。

教法和学法:本节课采用了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示范让学生积极参与,从而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手工制作和数学运算练来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准备和手段: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的组成和数学运算,本节课准备了小棒100根、橡皮筋10根和投影片等教学手段。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第6课时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精品教案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第6课时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精品教案

第4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第6课时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内容教材第43页例6。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整体观察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培养学生的数感。

2.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估测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比较的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生活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数学用语描述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突破方法(A案)通过设置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B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观察、估测,从而理解突破。

难点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相对性,并能用语言正确地进行描述。

突破方法(A案)合作交流。

(B案)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法与学法教法情境教学和引导探究的方法。

学法观察比较和探究体验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A案复习旧知课件出示:1.按顺序写数。

2.比较大小。

4554 3634 87794047 8998 19223.把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3587706215 6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板书课题)探究新知课件出示教材第43页例6的情境图。

1.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三种颜色的球中,哪种球最多?哪种球最少?2.学生汇报:红球最多,有58个;黄球最少,只有10个。

3.那红球跟黄球相比,结果怎样?黄球跟蓝球相比呢?4.学生自由表达想法,说出红球比黄球要多,黄球比蓝球要少。

教师随即提问“多多少”“少多少”,学生思考后得出“红球比黄球多得多,黄球比蓝球只少一点”。

5.“多得多”一词用得非常好,“只少一点”我们习惯说“少一些”。

谁再说说?(指定几位学生说)谁能反过来说说?6.同桌间互相说一说。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已整理)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已整理)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第1节数数数的组成【第一课时】100以内数的数法和组成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数出100以内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培养学生的数感,能进行简单的估计。

2.在摆、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数出100以内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

三、教学难点:拐弯数的数法、数感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同学们,我们以前都学习过哪些数呀?对,0-20。

我们今天再来学习一些更大的数。

(二)新授1.数人数(1)同学们,这是兴趣小组美术组的同学,老师用一个小图片代表一个人,我们来数数有多少人?图1(2)这是音乐组的同学,请你以美术组为参照,估一估音乐组大约有多少人?图2你们估得对吗,我们一会儿数一数验证一下。

我们数出的结果怎么摆就能让别人一眼就看出是多少?我们就把10个人排成一行,一起来数一数音乐组的人数。

图3刚才我们数的时候把10人排成一行,10个一就是一个十。

板书:10个一是十一行有10人,3行是30人,加上剩下的4人就是34人。

那34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34里面有3个十和4个一(3)这是航模组的同学,请你们看看有多少人?图4对,33人。

能说说33的组成吗?(4)这是我们刚才数的3个小组的人,老师把他们放在了一起。

请你10个10个的数一数共多少人?5图一行有10人,有这样的10行,共100人。

板书:10个十是一百。

图6教师小结:你们真棒,在数人数的时候我们知道了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2.数小羊(1)你们看,草原上来了一群小羊,多少只呀?图7(2)草原上又来了一些羊,请你以这十只为参照估一下现在有多少只羊?估完后数一数,看看估得对吗?图8教师小结:数出10只圈一圈,10个十就是100,所以共100只羊。

刚才都有谁估对了?3.数学具(1)请你摆一摆小棒图9小结:1根小棒表示1个一(2)请你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第2课时 读数 写数》精品教案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第2课时 读数 写数》精品教案

第4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第2课时读数写数教学内容教材第36~37页例3。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几个十就在计数器的十位上用几颗珠子表示,几个一就在计数器的个位上用几颗珠子表示。

2.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能够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3.能说出个位、十位和百位的名称和顺序。

过程与方法经历读、写100以内数的过程,加深对数位意义的理解,体验自主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陶冶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操。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突破方法(A案)利用知识的迁移类推、教师导学和学生合作的方法来突破。

(B案)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方法来突破。

难点理解数位的意义。

突破方法(A案)借助计数器,学生合作探究理解数位的意义。

(B案)借助计数器来理解。

教法与学法教法引导探究法。

学法动手操作与合作探究的方法。

教学准备(A案)多媒体课件、计数器、小棒。

(B案)多媒体课件、计数器。

A案导入新课(出示计数器)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上个学期我们借助计数器学会了读、写11~20的数,今天咱们继续借助计数器来学习读、写100以内的数。

(板书课题)探究新知1.利用计数器探究。

教师:拿出你们课前做的计数器,想一想,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根据回答,师生在各自的计数器上标出个位和十位)计数器个位上的一颗珠子表示多少?十位上的一颗珠子表示多少?学生组内交流,指名回答。

2.教学例3。

(课件出示纽扣图)(1)教师:这儿有一些纽扣,数一数黄色的纽扣一共有多少粒。

(40粒)你能把这些纽扣的粒数用计数器表示出来吗?试试看。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表示的?学生动手操作并回答。

你能对照计数器,写出这个数吗?说说你是如何写的。

学生汇报:十位上有4颗珠子就在十位上写4,个位上没有珠子就在个位上写0。

请大家一起读出这个数。

(读作:四十)小结: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

(2)同桌之间合作,数一数绿色的纽扣有多少粒。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数数、数的组成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会点数100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感受“十”在计数中的作用,知道10个十是100,感受“十”与“百”的关系,感受100与50、20等数的关系。

2.结合具体的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并进行简单的估计。

教学重点能够熟练地数出100以内的数,感受100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难点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是多少的数法教学准备教具:教学情境图、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学具:学具盒。

电化手段课件导学过程教师个性化意见五、教学过程:一)读一读,初识百以内的数:教师:我们已经认识了0-20这些数,你能从1数到20吗?今天我们就继续来认识100以内的数。

二)数一数,感触感染100有多大:三)1.估一估、数一数,开端熟悉100.教师(出示百羊图):绿色的草地上来了一群羊,请你估量一下大约有几何只羊。

2.在数数中理解数,突破数数的难点。

教师:请大家从学具盒里拿出21根小棒摆在桌子上,要求摆出后一看就知道是21根。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结合学生作品适时追问:能一下看出是21吗?他请了谁来帮忙?教师:对,他请10来帮忙,这是10根,这是10根,这是1根,能很快地看出这是21.21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构成的?3.感受100,体会“十”与“百”的关系。

教师:99再添1就是多少?教师:10个十是多少啊?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10个十是一百。

4、分一分、合一合,多角度感触感染100.教师:现在,请你把10根一捆的两捆小棒合在一起,合起来是多少根小棒?教师:100里有几个20呢?请你把小棒两捆两捆地合一合,看看100里有几个20.教师(呈现未结成捆的100根小棒):现在这一大堆是100根,你能不能想个办法,不用数就能从100根小棒中拿出大约50根小棒?学生操作,教师巡查。

2024年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模板

2024年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模板

2024年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第四单元中的基本概念和数学术语。

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包括加减法、数的大小比较等。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协作交流能力。

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探究精神。

通过数学学习,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第四单元的基本概念和数学术语的掌握。

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和规则。

教学难点:理解并应用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解决数学问题时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掌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本单元的主题,如购物时的加减法运算。

回顾上一单元的知识点,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问学生,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详细解释第四单元的基本概念和数学术语,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

结合实例,讲解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规则,强调计算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通过实例演示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和规则,帮助学生掌握比较的技巧。

3. 课堂练习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解决练习题中的问题,增强协作能力。

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分析错误原因,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解题思路。

4. 知识应用结合实际生活情境,设计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答,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通过讨论和分享,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5. 课堂总结总结本单元的知识点,强调重点和难点。

表扬学生的优秀表现,激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课后作业和评价方式,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一、单元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3-51页二、单元教材分析: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包括了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三、单元目标: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数量是100以内物体的各数,感知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2、使学生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结合数的认识,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3、使学生经历数物体数量的过程,结合具体的事物,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来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学会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四、单元课时安排: 8课时第一课时数数、数的组成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会点数100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感受“十”在计数中的作用,知道10个十是100,感受“十”与“百”的关系,感受100与50、20等数的关系。

2.结合具体的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并进行简单的估计。

3.使学生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培养学生对数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能够熟练地数出100以内的数,感受100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建立数感。

三、教学难点: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是多少的数法。

四、教学准备:教具:教学情境图、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学具:学具盒。

五、教学过程:(一)读一读,初识百以内的数:教师:我们已经认识了0-20这些数,你能从1数到20吗?教师:今天又来了几位新朋友(在上图中呈现45、70、98),看看你们认识吗?教师:看到大家都认识,又来了更多的数朋友(呈现数字图)。

教师:看来大家都对这些数都有所认识。

今天我们就继续来认识100以内的数。

(二)数一数,感受100有多大:(三)1.估一估、数一数,初步认识100。

教师(出示百羊图):绿色的草地上来了一群羊,请你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只羊。

教师:到底有多少只羊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请来了一位老朋友(将10贴在黑板上),认数的时候它可是我们的好朋友呢!教师(在百羊图上圈出10只):我圈出来的是10只,现在你再估一估草地上有多少只羊,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回答之后再10只10只地圈一圈,并数一数。

教师:大家都数对了,这是100只羊。

100只羊有这么多!和我们以前认识的20比较,你对100有什么感受?2.在数数中理解数,突破数数的难点。

教师:请大家从学具盒里拿出21根小棒摆在桌子上,要求摆出后一看就知道是21根。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结合学生作品适时追问:能一下看出是21吗?他请了谁来帮忙?教师:对,他请10来帮忙,这是10根,这是10根,这是1根,能很快地看出这是21。

21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教师:好,下面我们在21根小棒的基础上,继续一根一根地数出100根小棒。

教师指导学生在21的基础上继续一根一根地边操作边数数,当数到拐弯数时,教师让学生停下来并追问,如“29添一是多少?”,并将新数的10根捆成一捆,再让学生说说30的组成。

再继续数数,同样处理:35的组成;39再添上1是多少,40里有几个十;39、49、79、99后边分别是多少等。

3.感受100,体会“十”与“百”的关系。

教师:99再添1就是多少?教师:对,99再添1就是100。

那我们就这样10根一捆10根一捆地摆,10个10捆又是多少呢?教师:对,10个10捆是100(将10捆结成一大捆)。

教师:这一大捆小棒就是100.谁能说说100里有几个10?教师:10个十是多少啊?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10个十是一百。

4、分一分、合一合,多角度感受100.教师:现在,请你把10根一捆的两捆小棒合在一起,合起来是多少根小棒?教师:100里有几个20呢?请你把小棒两捆两捆地合一合,看看100里有几个20。

教师(呈现未结成捆的100根小棒):现在这一大堆是100根,你能不能想个办法,不用数就能从100根小棒中拿出大约50根小棒?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教师:100里有几个50?5、教学例2。

数小棒活动,认识计数单位个、十、百。

教师:请你从学具盒中拿出70根小棒,边数边思考,如何数又快又准确。

学生独立数小棒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学生汇报,教师指出:数的时候可以每10根捆成一捆。

70跟就是7捆小棒,也就是7个十。

教师:你能很快地拿出46根小棒吗?和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拿的?学生汇报,说明46里有()个十和()个一。

(三)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教师:刚才我们借助学具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其实100以内的数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

1、完成“做一做”第2题教师(出示第2题情境图):你们能很快看出是多少吗?教师:要想很快看出有多少个泡泡,应该怎么办呢?学生:请“十”来帮忙。

教师:好,那大家让“十”来帮帮忙吧!学生实际圈一圈,10个10个地数一数。

教师:为什么圈一圈以后就一下子看出是多少了呢?2、补充练习一教师(出示下图):小猪收了多少个苹果?教师:这次怎么一下就看出是多少了啊?教师:原来又是“十”在帮忙,“十”真是我们的好朋友!3、补充练习二教师:我想请大家看一个更有意思的比赛——大力士比赛搬砖。

看!大象搬了多少块砖?教师:大象已经搬了多少块砖?教师:你怎么这么快就数出来了?教师:大象还差多少块就搬了100快了?你是怎么想的?教师:哦!原来10个十就是100。

(四)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数了100以内的数,你有什么收获?又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汇报。

第二课时读数、写数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几个十就在计数器的十位上用几颗珠子表示,几个一则是在个位上用几颗珠子表示。

2、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能正确地说出个位、十位、百位的名称和顺序。

能正确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二、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三、教学难点: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

四、教学准备:教具:计数器、数位表、课件。

学具:学具盒。

五、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出示教学情境图:这是什么?你知道每种颜色的纽扣各有多少粒吗?学生汇报:黄色纽扣有四十粒,蓝色纽扣有二十七粒,粉色纽扣有三十三粒。

教师:你知道这些数该怎样读写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块知识(板书课题)。

(二) 互动新授:教学例3用学具摆40根小棒。

教师:先说一说它的组成,然后想一想,4捆小棒(即40根)应该摆放在计数器的哪个数位上呢?学生:试着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40,边拨边说:4个十在十位上,拨4颗珠子。

教师:你能对照着计数器写出这个数吗?说说你是怎么写的?学生汇报:十位上有4个珠子,对着十位写“4”,个位上没有珠子,就对着个位写“0”.教师:大家一起来读出这个数。

学生齐读。

(读作:四十)教师说明:读数时先读十位上的数,再读个位上的数。

教师:27和33又该怎样摆小棒?在计数器上如何拨珠?写法与读法该怎样做呢?在小组内试一试。

学生小组尝试探究,完成学习活动。

教师讲解步骤。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33中的两个“3”意思一样吗?学生交流汇报:不一样。

左边的“3”在十位上,表示的是3个十;右边的“3”在个位上,表示的是3个一。

教师小结:相同的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义不相同。

教师:三种颜色的纽扣一共是多少粒呢?(100粒)100用小棒怎样摆?学生汇报:摆10捆小棒。

教师出示图片。

10个十在计数器上该怎样拨珠呢?学生个别汇报,教师课件演示。

请学生对着数位表,同桌互相说一说:从右边起,第一、二、三位分别是什么数位?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写数和读数是从哪边(左边和右边)开始的?引导学生概括小精灵的话: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三) 巩固拓展:1、完成课本第37页做一做的第1、2题。

第1题,教师出示数位表,任意在数位表上写数字,让学生说出相应的数是多少。

第2题,由学生独立完成。

完成后,教师请个别学生读数。

2、完成课本第38页练习八的第5-8题。

((四)课堂小结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第三课时数的顺序一、教学目标:1、通过填写百数表,使学生清楚的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构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深化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

2、通过观察、分析百数表,探究100以内数的规律,并培养学生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二、教学重点: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

三、教学难点:自主探求规律和运用规律。

四、教学准备:教具:课件。

学具:不完整的百数表。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看!它们来了(依次呈现右图)。

读一读,打个招呼吧!学生反映太乱了,不容易看出都有什么数。

教师:没关系,那就请它们排好队,再和我们见面,好吗?教师:为了让它们排得更整齐,老师给它们准备好了各自的房间。

现在就欢迎它们入场吧。

(二)解构百数表,探究数的排列规律:教师(呈现下左图):第一支队伍是按什么顺序排队的?排得整齐吗?请它们住进从上数的第一行,可以吗?教师:读一读,请它们入住。

教师(呈现上右图):又来了一支数的队伍。

它们应该住在哪儿?教师随学生的回答呈现下左图。

(四) 巩固拓展:1、完成课本第37页做一做的第1、2题。

第1题,教师出示数位表,任意在数位表上写数字,让学生说出相应的数是多少。

第2题,由学生独立完成。

完成后,教师请个别学生读数。

2、完成课本第38页练习八的第5-8题。

(四)课堂小结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第四课时比较大小一、教学目标:1、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

二、教具准备:100以内数目表一张、例4放大图两幅、投影片。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

1、读出下列各数。

35 76 89 90 96 1002、老师报数,学生在本子上写数。

六十九九十三八十三十一百3、口答。

(1)一个两位数,高位上是5,低位上是9,这个数写作( )。

(2)一个数,百位上是l,十位、个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 )。

(二)、新授。

1、教学例4。

(1)按照数的顺序.学生逐行独立完成。

教师出示放大的100以内数目表,指定学生填写。

师生共同订正。

(2)让学生回答例4提出的两个问题。

①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个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涂上粉色,引导学生逐项完成。

②你从表里发现哪些有趣的排列?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横行看、竖行看等来发现。

从横行看:第一行是填单数,第二行是填双数.每一横行的个位都是1、2、3、4、5、6、7、8、9、0。

从竖行看:每一竖行的个位数都一样,十位上的数是0、1、2、3、4、5、6、7、8、9排列(0没写出来)。

教师提问: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第5行第8个数是多少?55前面一个数是多少?2、教学例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