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安全核查表及流程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及手术安全核查表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一、手术安全核查是由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以下简称三方),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同时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的工作。
二、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手术,其他有创操作应参照执行。
三、手术患者均应配戴标示有患者身份识别信息的标识以便核查。
四、手术安全核查由手术医师或麻醉医师主持,三方共同执行并逐项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
五、实施手术安全核查的内容及流程。
(一)麻醉实施前:三方按《手术安全核查表》中内容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情况、手术部位与标示、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情况、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内容。
(二)手术开始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示,并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
手术物品准备情况的核查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并向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报告。
(三)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实际手术方式,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
(四)三方确认后分别签名。
六、手术安全核查必须按照上述步骤依次进行,每一步核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不得提前填写表格。
七、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由手术医师或麻醉医师根据情况需要下达医嘱并做好相应记录,由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师负责核查。
八、住院患者《手术安全核查表》应归入病历中保管,非住院患者《手术安全核查表》由手术室负责保存一年。
九、手术科室、麻醉科与手术室负责人是本科室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第一责任人。
十、医院医务部门、护理部门等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应根据各自职责,认真履行对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实施情况的监督与管理,提出持续改进的措施并加以落实。
手术安全核查表科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术者:手术日期:一、麻醉实施前: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及手术室护士共同确认。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及流程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及流程一、手术前核查流程:1.患者身份核对:核查患者姓名、住院号、出生日期等个人信息,确保患者身份准确无误。
2.手术内容核对:核查手术申请单、术前诊断等手术相关信息,确保手术内容正确。
3.手术部位核对:由患者本人在清醒状态下,确认手术部位,并标记于患者身体上,以避免手术操作错误。
4.麻醉前核对:与麻醉医生进行交流,确认麻醉医嘱内容,包括麻醉方法、药物使用等信息。
二、手术中核查流程:1.患者身份核对:手术室内再次核对患者身份、手术申请单、麻醉医嘱等信息,确保患者身份正确。
2.手术部位核对:在手术开始前,手术团队成员再次核对手术部位是否正确,并与患者进行确认。
3.手术操作核对:手术团队按照预定程序和规范进行手术操作,核对手术器械、药物等使用的正确性。
4.交接班核对:手术中,如果有团队成员发生交接班,需进行核对和交接手续,确保患者信息的连续性和正确性。
5.实时记录核对:手术过程中,手术团队需要对手术操作过程进行记录,包括手术开始时间、关键操作等,以确保后续处理的准确性。
三、手术后核查流程:1.恢复室核对:手术结束后,患者需要转入恢复室进行监护,核对患者身份和手术过程相关信息。
2.患者信息记录核对:手术后,手术团队需要对患者手术过程和术后处理进行记录,确保操作和处理的完整和准确。
3.麻醉术后核对:与麻醉医生交接班时,核对患者的麻醉过程和麻醉药物使用情况,确保准确传达患者情况。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执行有助于预防手术操作错误和手术事故的发生,保障患者的手术安全。
在执行过程中,需要手术团队中的每个成员积极参与,并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操作和核查。
此外,制度的执行还需要强调团队协作与沟通,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和相互确认,以提高手术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及手术安全核查表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一、手术安全核查是由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以下简称三方),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同时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的工作。
二、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手术,其他有创操作应参照执行。
三、手术患者均应配戴标示有患者身份识别信息的标识以便核查。
四、手术安全核查由手术医师或麻醉医师主持,三方共同执行并逐项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
五、实施手术安全核查的内容及流程。
(一)麻醉实施前:三方按《手术安全核查表》中内容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情况、手术部位与标示、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情况、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内容。
(二)手术开始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示,并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
手术物品准备情况的核查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并向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报告。
(三)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实际手术方式,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
(四)三方确认后分别签名。
六、手术安全核查必须按照上述步骤依次进行,每一步核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不得提前填写表格。
七、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由手术医师或麻醉医师根据情况需要下达医嘱并做好相应记录,由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师负责核查。
八、住院患者《手术安全核查表》应归入病历中保管,非住院患者《手术安全核查表》由手术室负责保存一年。
九、手术科室、麻醉科与手术室负责人是本科室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第一责任人。
十、医院医务部门、护理部门等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应根据各自职责,认真履行对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实施情况的监督与管理,提出持续改进的措施并加以落实。
手术安全核查表科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术者:手术日期:一、麻醉实施前: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及手术室护士共同确认。
手术安全核查检查表

麻醉医师:手术护士:手术安全核查检查表项目
标准
发现问题
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能够正确确认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2、手术方式
正确确认手术方式
3、手术部位与标示
手术部位及标示正确
4、麻醉方式
正确确认麻醉方式
5、麻醉设备安全检查
检查麻醉设备安全性
6、静脉通道及血氧监测建立
建立静脉通道及血氧监测
7、患者过敬史及抗菌药物皮试结果
确认患者过敬史及抗菌药物皮试结果
8、手术医师陈述:预计手术时间、失 血量、手术关注点
手术医师正确陈述手术时间、失血量及 手术关注点
9、麻醉医师陈述:麻醉关注点
麻醉医师正确陈述麻醉关注点
10、手术护士陈述:物品灭菌合格、仪 器设备、术前术中特殊用药情况、术前30分钟内给予预防性抗生素
手术护士正确陈述物品灭菌合格、仪器 设备、术前术中特殊用药情况、术前30分钟内给予预防性抗生素
手术安全核查的内容及流程

手术安全核查的内容及流程一、手术室护士的自行核查:1、术前访视,第一次核查:术前一天巡回护士到病房了解病情,内容包括:查阅病例核对姓名,床号,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手腕或脚腕佩戴标记带,手术部位标记,药物过敏史,皮肤,检查报告。
2、第二次核查:手术当天早晨,持接病人交接单到病房与病房护士交接核对,病房护士在交接单上签名确认。
核对时让清醒患者自己说出姓名,对神志不清的患者或年幼的患儿,其身份的确认由其合法亲属或外科医师共同完成。
患者资料及物品出入手术室有记录。
3、手术前等候区核查,第三次核查:手术患者接入手术等候区由巡回护士核查接病人交接单所填写内容与病例、手术间是否符合。
4、手术间内核查,第四次核查:巡回护士将各自的手术患者从等候区接入手术间后,再次核查患者相应内容,并检查仪器设备完善情况,洗手护士备齐手术所需器械。
麻醉医师核查手术患者相应内容及完成麻醉前的准备工作。
二、手术团队核查1、第一次团队核查:实施麻醉前由麻醉医师主持,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及手术护士共同确认患者身份、姓名、手术部位、手术方式、手术部位标识、手术病人标识、手腕或脚腕佩戴标识带。
知情同意书、皮肤完整性、过敏史等内容,假体/植入物/金属无误后方可实施麻醉。
有回答能力的均由病人自己叙述。
2、第二次团队核查:摆放手术体位前由巡回护士主持,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及手术护士核查手术部位的标记(术前由医生做好标记),特别注意成对器官的单侧手术;有左右之分的手术;有两个以上部位的手术。
3、第三次团队核查:皮肤切开之前(暂停)手术开始前暂停一分钟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及护士共同确认患者身份、手术部位、手术方式、手术体位、手术风险预警。
手术医师陈述:预计手术时间、预计失血量、强调关注点。
麻醉医师陈述:强调关注点、应对方案。
手术护士陈述:物品灭菌合格、应对方案、仪器设备完善、术前给予预防性抗生素情况、相关影像资料、术中体内植入物等是否准备就绪且功能优良。
手术安全核查流程图

查制度的第一责任人。主刀医师是实施手术安全核查的第一责任人
(九)手术安全核查,由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和手术室护士三方相互督
促,对未按规定实施手术安全核查的将分别按照医院管理规定对三方共
同扣款承担责任。 (十)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负责对患者术中所用血液、器械、敷料等物
2、手术开始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手 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并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手术物品准备情 况的核查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并向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报告。 3、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 龄)、实际手术方式,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清点手术用物,确认 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 内容。 4、三方确认后分别在《手术安全核查表》上签名。
1、麻醉实施前:由手术医生主持,麻醉医生、手术室护士、三方按 《手术安全核查表》中的内容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 病历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情况、手术部位与标识、麻醉安全检 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情况、患者过敏史、 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感染性疾病筛查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 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内容,由核查三方共同核查确认。
(四)核查过程要求主持人唱读。
(五)《手术安全核查表》由手术科室带入,分别由查对主持人填写、 签字。 (六)手术安全核查必须按照上述步骤依次进行,每一步核查无误后方
可进行下一步操作,不得提前填写表格。
(七)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由麻醉医师或手术医师根据情况需要
下达医嘱并做好相应记录,由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师共同核查。
2021
品进行及时清点核查,手术巡回护士和手术器械护士共同核查签字并 完成«手术器械清点记录»。手术护理清点记录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 手术日期、手术名称、术中所用各种器械、敷料和术中尿量及所用液 体量、共同核对无误后签名。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督查记录表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督查记录表
理手术床位、器械、药品等,确保手术室
环境整洁卫生,减少手术感染的风险。
2.核对手腕带
麻醉医生、手术室护士和手术医生
共同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和手术相关
信息,如手术方式、部位、麻醉安全检
查等。
确保患者身份正确,手术无误。
3.手术结束前的核查
在手术结束前,三方共同核对患者身
份信息、手术方式、手术部位和手术物
品准备情况等,确保手术过程中没有出
现任何差错,保障患者的安全。
4.存在问题整改和追踪评价
针对发现的问题,相关科室需制定整
改措施并加以落实,确保手术安全核查
制度的有效实施。
主管部门应对实施情
况进行监管,并对整改成效进行评价。
5.签名和日期记录
每次督查需要记录督查人员的签名和
日期,确保督查过程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在实际操作中,应加强对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意识和技能水平,确保手术安全。
手术安全核查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

手术安全核查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概述在现代医疗体系中,手术安全核查是确保患者手术过程安全的重要环节。
建立健全的手术安全核查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能够有效降低手术风险,保障患者安全。
制度建立制度目的手术安全核查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规范手术前、中、后的核查程序,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关键环节不出现疏漏。
制度内容1.手术前核查:手术前对患者身份、手术部位、手术内容进行核实,明确手术目的。
2.手术中核查:手术中对手术器械、药品使用进行核实,确保手术过程安全。
3.手术后核查:手术结束后对手术结果进行核查,确保手术达到预期效果。
工作流程手术前核查流程1.患者入院后,由手术护士核对患者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等。
2.手术前,主治医生与患者沟通手术目的,并核对手术部位。
3.手术护士协助患者进行手术前准备,包括术前洗浴、术前禁食等。
4.手术前,麻醉科医生核查患者过敏史、药物过敏情况,确定麻醉计划。
手术中核查流程1.手术护士核对手术器械是否齐全、无损坏,并在手术开始前进行清点。
2.主刀医生对手术操作步骤进行确认,并确保手术无误。
3.麻醉科医生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患者处于稳定状态。
4.手术护士做好术中记录,包括出血量、用药情况等,确保手术过程有据可查。
手术后核查流程1.主刀医生与手术团队共同核查手术结果,确保手术达到预期效果。
2.麻醉科医生观察患者苏醒情况,确保患者麻醉恢复顺利。
3.手术护士协助患者恢复,包括转运至病房、术后护理等。
总结建立健全的手术安全核查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是确保手术安全的关键。
只有通过规范的流程和严格的核查,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手术风险,保障患者安全。
医疗机构应该重视手术安全核查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执行,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以上即为手术安全核查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医疗工作者和患者都能有所启发与帮助。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及流程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及流程手术是一项重要的医疗行为,为了确保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及流程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及流程进行详细介绍,以保障手术患者的安全。
一、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是指在手术前进行一系列的核查措施,以确保手术患者的身份、手术部位和手术内容被准确确认。
以下是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具体要求:1. 患者身份核查在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前,医护人员应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并与患者本人核实。
主治医生应与患者确认手术内容和手术部位,确保患者和手术医生对手术的理解一致。
2. 核查手术准备手术前,手术室团队必须核查手术所需的器械、药品和特殊设备是否准备齐全,并检查手术床、手术灯和监护仪等设备的功能是否正常。
同时,团队成员还需要核对手术所需的医疗记录是否完整、齐备。
3. 核查手术部位主治医生应在手术前确保所有团队成员对手术部位有明确的了解,并进行标记。
同时,主治医生和护士还应与患者和家属一起核查手术部位,并签署确认。
二、手术安全核查流程手术安全核查流程是指在手术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要进行核查,以避免手术错误的发生。
以下是手术安全核查流程的具体步骤:1. 手术床核查手术室护士应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核查手术床的稳固性和功能是否正常,并将床位锁定,以确保手术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手术器械核查手术护士在手术开始前必须核对手术所需的各种器械的数量和质量。
同时,手术器械可能存在的问题,如损坏或者过期,也需要进行核查。
3. 药品核查手术护士在手术开始前需核查所需药品的名称、规格、批号和有效期,并与手术医生进行确认。
此外,还要进行药品的双人核对,以确保药品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 特殊设备核查对于一些需要特殊设备的手术,如呼吸机、心脏监护仪等,手术室团队必须核查设备的正常功能,并确保其连接正确,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5. 手术操作核查主治医生在进行手术前需再次核对手术部位和手术内容,并通过言语和手势确认,确保手术无误。
手术安全核查表及流程

手术安全核查表科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术者:手术日期:麻醉实施前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正确:是□否□手术方式确认:是□ 否□手术部位与标识正确:是□否□手术知情同意:是□否□麻醉知情同意:是□否□麻醉方式确认:是□否□麻醉设备安全检查完成:是□否□皮肤是否完整:是□否□术野皮肤准备正确:是□否□静脉通道建立完成:是□否□患者是否有过敏史:是□否□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有□无□术前备血:有□ 无□假体□ /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其他:手术开始前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正确:是□否□手术方式确认:是□ 否□手术部位与标识确认:是□否□手术、麻醉风险预警:手术医师陈述:预计手术时间□预计失血量□手术关注点□其它□麻醉医师陈述:麻醉关注点□其它□手术护士陈述:物品灭菌合格□仪器设备□术前术中特殊用药情况□其它□是否需要相关影像资料:是□ 否□其他:患者离开手术室前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正确:是□否□实际手术方式确认:是□否□手术用药、输血的核查是□否□手术用物清点正确:是□否□手术标本确认:是□否□皮肤是否完整:是□否□各种管路:中心静脉通路□动脉通路□气管插管□伤口引流□胃管□尿管□其他□患者去向:恢复室□病房□ICU 病房□急诊□离院□其他:手术医师签名:麻醉医师签名:手术室护士签名:手术开始前:麻醉医师主持(唱读) 、 手术室护士、手术医师 三方核查手术结束、 患者离开手术室前:手术室护士主持 (唱读) 、 麻醉医师、手术医师三方核查护士进行交接核对核查有误 手术安全核查流程图核查无误麻醉实施前:手术医师主持( 唱读) 、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三方核查核查有误实施麻醉核 查 无 误手术风险评估流程病情评估心理评估评估结束后拟定手术方案1:辽宁中置盛京老年病医院手术风险评估表2:《手术风险评估表》(试行)使用说明手术风险评估表科室:床号:姓名:住院号:日期:年月日《手术风险评估》(试行)使用说明卫生部《2008 年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重点工作之二“病人安全目标”中“目标五、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是具体落实的措施。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及手术安全核查表-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及手术安全核查表-一、手术安全核查是由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以下简称三方),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同时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的工作。
二、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手术,其他有创操作应参照执行。
三、手术患者均应配戴标示有患者身份识别信息的标识以便核查。
四、手术安全核查由手术医师或麻醉医师主持,三方共同执行并逐项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
五、实施手术安全核查的内容及流程。
(二)手术开始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示,并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
手术物品准备情况的核查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并向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报告。
(三)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实际手术方式,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
(四)三方确认后分别签名。
六、手术安全核查必须按照上述步骤依次进行,每一步核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不得提前填写表格。
七、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由手术医师或麻醉医师根据情况需要下达医嘱并做好相应记录,由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师负责核查。
八、住院患者《手术安全核查表》应归入病历中保管,非住院患者《手术安全核查表》由手术室负责保存一年。
九、手术科室、麻醉科与手术室负责人是本科室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第一责任人。
十、医院医务部门、护理部门等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应根据各自职责,认真履行对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实施情况的监督与管理,提出持续改进的措施并加以落实。
手术安全核查表科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术者:手术日期:一、麻醉实施前: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及手术室护士共同确认。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正确是□否□手术方式确认是□否□手术部位与标示正确是□否□手术知情同意是□否□麻醉知情同意是□否□麻醉方式确认是□否□麻醉设备安全检查完成是□否□皮肤是否完整是□否□术野皮肤准备正确是□否□静脉通道建立完成是□否□患者是否有过敏史是□否□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有□无□术前备血二、手术开始前: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及手术室护士共同确认。
手术安全核查流程

手术安全核查流程1.患者身份核查:2.手术部位标识:工作人员与患者一同确认手术部位,使用可靠的方式进行标识,避免手术误操作。
一般使用无毒可消除的标记笔,标记在皮肤上。
同时,还可以使用手术部位图片和相应文字记录进行核查。
3.手术项目确认:该环节主要确保正确开展手术项目,避免患者受到错误手术的影响。
参与手术的医务人员按照标准操作程序,确认手术项目符合实际患者的病情,并与患者进行沟通和确认。
4.术前安全检查:术前安全检查是一种全面的检查,目的是评估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检测是否有患者对手术有特殊注意事项的需要。
通常包括体温、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检验,以及针对患者特殊情况进行检查。
5.手术风险评估:手术风险评估是针对个体患者所面临的特定风险进行评估,包括麻醉风险、特殊手术操作风险等。
根据不同手术风险,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6.团队间沟通:术前团队间沟通是保证手术安全性的必要环节,通过多人协作和交流,确保各部门和个体之间的信息沟通畅通,消除不确定性和误解。
7.手术医生核查:在手术进行前,手术医生需要仔细查看患者的医学影像学检查结果、手术室器械和药品清单等信息,确保患者符合手术条件,减少手术风险。
8.手术间核查:手术间核查是手术室向患者核查并确认相关信息的环节,包括患者姓名、手术部位、手术项目、术前安全检查结果等。
核查完成后,手术室护士要与外层工作人员进行交接。
9.手术室安全检查:在手术室进行主刀医生和器械官员等的核查,确保手术前的准备工作以及手术器械无误。
10.手术开始前再次确认:手术开始前,主刀医生、手术护士等工作人员再次核查患者的身份、手术部位和手术项目等信息。
确认无误后,手术正式开展。
11.手术结束确认:手术结束后,主刀医生和手术室护士再次确认手术部位标识、手术项目等情况,防止误操作。
主刀医生应对手术操作进行书面记录,并向患者及家属进行解释和说明。
12.手术室护士交接:手术结束后,手术室护士与后续工作人员进行交接,向负责的护士班长或负责人进行交接班确认和汇报。
手术安全核查的内容及流程

手术安全核查的内容及流程手术安全核查是手术前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的目的是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安全,避免因为疏忽而导致的错误发生。
手术安全核查包括了多个环节,下面将逐一介绍。
首先,手术安全核查的内容包括患者身份核对、手术部位标识、术前讨论和手术风险评估。
患者身份核对是核查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以避免因为患者身份混淆而导致的错误手术。
手术部位标识是为了确认手术部位的准确性,避免手术在错误的部位进行。
术前讨论是手术团队在手术前对手术的相关信息进行讨论,明确手术的具体内容和流程。
手术风险评估是对患者手术前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以了解患者的手术风险,为手术做好充分准备。
其次,手术安全核查的流程一般包括三个环节,分别是术前核查、术中核查和术后核查。
术前核查是在手术前进行的核查,包括患者身份核对、手术部位标识和术前讨论。
术中核查是在手术过程中进行的核查,主要是确认手术部位标识是否正确,手术器械是否齐全,并及时纠正错误。
术后核查是在手术结束后进行的核查,包括确认手术部位标识是否正确、手术器械是否完整,并对手术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
最后,手术安全核查需要全体手术团队的共同努力,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执行,确保每一个步骤都不出现疏漏。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错误发生。
综上所述,手术安全核查的内容及流程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只有严格按照规定流程执行,才能确保手术过程中不出现意外,保障患者的安全。
希望全体医护人员都能重视手术安全核查,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医疗服务。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及流程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及流程
一手术安全核查是由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以下简称三方,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的工作;
二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手术,其他有创操作可参照执行;
三手术患者均应配戴标示有患者身份识别信息的标识以便核查;
四手术安全核查由手术医师或麻醉医师主持,三方共同执行并逐项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并互相监督;
五实施手术安全核查的内容及流程;
1.麻醉实施前:三方按手术安全核查表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情况、手术部位与标识、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情况、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内容;
2.手术开始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并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手术物品准备情况的核查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并向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报告;
3.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实际手术方式,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
4.三方确认后分别在手术安全核查表上签名;
六手术安全核查必须按照上述步骤依次进行,每一步核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不得提前填写表格;
七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由麻醉医师或手术医师根据情况需要下达医嘱并做好相应记录,由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师共同核查;
八住院患者手术安全核查表应归入病历中保管;
九手术科室、麻醉科与手术室的负责人是本科室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第一责任人;应加强对本科室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实施情况的监督与管理,提出持续改进的措施并加以落实;。
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及流程

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及流程手术安全核查的目的在于确认患者身份、手术部位和手术指标,以保证手术术前准备的全面性和正确性。
手术安全核查由手术医生、麻醉师、护士和患者本人参与。
核查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核对、手术部位标识、手术指标核实,以及术前准备是否符合要求等。
1.在手术前,手术医生与患者进行术前讨论,明确手术目的和预期效果,并告知患者手术相关的风险和并发症。
2.手术医生、麻醉师和护士在手术室内进行手术安全核查,确认患者身份、手术部位和手术指标,并核实术前准备是否符合要求。
3.核查完毕后,手术医生与患者共同签署手术同意书,确保患者已经了解手术的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
手术风险评估是为了评估患者手术前存在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减少手术风险。
手术风险评估由医生、麻醉师、护士和其他相关专家参与。
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手术风险评估的流程如下:1.进行术前评估,包括询问患者有关病史、过敏史、家族史等,并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
2.进行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生化指标、凝血功能等,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器官功能。
3.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医生与患者讨论手术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并制定个性化的处理方案。
4.麻醉医生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和手术类型,制定合适的麻醉方案,并告知患者可能的麻醉风险。
5.护士参与评估过程,负责记录评估结果和处理方案,以备手术前参考。
在手术过程中,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是重要的环节,能够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医疗机构应建立相关的制度与流程,并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以确保手术安全核查和风险评估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同时,患者也应积极配合医生的评估工作,提供准确的病史和身体情况,以便医生能够制定正确的处理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安全核查表
科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麻醉方式:手术方式:
术者:手术日期:
手术安全核查流程图
手术风险评估流程
附件1:辽宁中置盛京老年病医院手术风险评估表附件2:《手术风险评估表》(试行)使用说明
手术风险评估表
科室:床号:姓名:住院号:日期:年月日
《手术风险评估》(试行)使用说明
卫生部《2008年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重点工作之二“病人安全目标”中“目标五、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是具体落实的措施。
各医院要将《手术安全核对》与《手术风险评估》工作制度化。
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流程。
每一例手术均需执行此项工作,每个月、季、年都应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
通过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手术风险分级”方法。
不但可以了解手术风险程度外,还可以准确地比较各医院之间“手术部位感染率”的差距,也可以与国际上水平作横向比较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NNIS)简介:
在国际医疗质量指标体系中是按照美国“医院感染监测手册”中的“手术风险分级标准(NNIS)”将手术分为四级,即NNIS0级、NNIS1级、NNIS2级和NNIS3级,然后分别对各级手术的手术切口感染率进行比较,从而提高了该指标在进行比较时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1.手术风险标准依据,是根据 1.手术切口清洁程度,
2.麻醉分级,
3.手术持续时间这三个关键变量进行计算的。
定义如下:(1)手术切口清洁程度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中将手术切口按照其清洁程度分为四类:
I类手术切口(清洁手术):手术野无污染;手术切口无炎症;患者没有进行气道、食道和/或尿道插管;患者没有意识障碍
II类手术切口(相对清洁手术):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
泌尿生殖道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患者进行气道、食道和/或尿道插管;患者病情稳定;行胆囊、阴道、阑尾、耳鼻手术的患者III类手术切口(清洁-污染手术):开放、新鲜且不干净的伤口;
前次手术后感染的切口;手术中需采取消毒措施(心内按摩除外)的切口
IV类手术切口(污染手术):严重的外伤,手术切口有炎症、组织坏死,或有内脏引流管
(2)麻醉分级(ASA分级)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中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将麻醉分为六级(ASA 分级)。
P1:正常的患者;P2:患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P3: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P4: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且危及生命;P5:如果不手术患者将不能存活;P6:脑死亡的患者
(3)手术持续时间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根据手术的持续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即为“手术在标准时间内完成组”;“手术超过标准时间完成组”
2.手术风险分级的计算
手术风险分为四级。
具体计算方法是将手术切口清洁程度、麻醉分级和手术持续时间的分值相加,总分0分为NNIS-0级,1分为NNIS- 1级、2分为NNIS -2级,3分为NNIS-3级
表1:分值分配
表2:手术风险分级计算举例
辽宁中置盛京老年病医院
手术院感风险评估表
评估日期:评估者:科室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