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外部形态(一般构造与头部)_教(学)案
第二篇昆虫的外部形态ppt课件
2、昆虫的形状
大部分昆虫体躯为圆筒形,直径一般不超过 10mm,左右对称。还有细长、长形、圆形、椭圆 形、扁平、侧扁等形状。
3、昆虫的体向
前
端部 基部
昆 虫 的 体左 向
外内
端部 端部
基部 端部
右 基部 基部
端部
后
二、昆虫的体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体躯的分节与分
外壳由18~21个环节即体节组成。
一般认为头部由6节组成,在胚胎发育完成之后, 体节已经愈合;胸部由 3 节组成;腹部通常由 9~11 个腹节组成,有时减少到3~5节。
第二篇 昆虫的 外部形态
Insect external morphology
Morph----美神维纳斯 之名,意为美丽、美观
昆虫美丽么?
Robert Evans Snodgrass
斯诺德格拉斯
昆虫形态学奠基人
1875年,生; 1895年,入斯坦福大学; 1896年,发表第一篇论文“食毛目的口器”; 1910年,出版第一部专著《蜜蜂的解剖》(35岁); 1935年,出版经典著作《昆虫形态学原理》(60岁); 1945年,退休; 1960年,获马利兰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1962年,在华盛顿逝世。
昆虫体躯的构造图解
( 二 初生分节 ) 次生分节 、 体 躯 的 分 节 方 式
(三)、体节的分区与构造
板
片
背板(tergum, terga), 1 背片(tergite)
腹板(sternum, sterna), 1 侧板(pleuron, pleura), 2
腹片 (sternite)
侧片 (pleurite)
有些不知所措,当他
镇静下来之后,从家
1.1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一节昆虫的外部形态一、昆虫的头部昆虫成虫的体躯分为头、胸、腹三个体段。
(一)头部结构是一个坚硬的半球形头壳,表面有许多沟缝,将头壳分成许多小区。
头壳的上面称头顶,后面称后头,前面称额,两侧称颊,额的下面是唇基。
(二)头的形式昆虫头部根据口器着生位置,可以分为下口式、前口式、后口式三种头式。
(1)下口式口器向下,头部的纵轴与体躯的纵轴几乎成直角。
(2)前口式口器向前,头部的纵轴与体躯的纵轴差不多平行。
(3)后口式口器向后,头部的纵轴与体躯的纵轴成锐角。
(三)昆虫头部的附器1.触角功能:嗅觉、触觉、听觉。
构造:柄节、梗节、鞭节三节,鞭节由许多亚节组成,其数目和形状变化最大。
类型:刚毛状、线状或丝状、念珠状、锯齿状、鳃叶状、具芒状等。
2.口器昆虫口器的基本结构是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及舌五个部分组成。
对农业生产危害较大的是咀嚼式与刺吸式两类口器。
(1)咀嚼式口器构造特点: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及舌五部分组成。
危害性:这类口器的害虫,都能给作物受害部位造成破损,为害很大。
(2)刺吸式口器构造特点:上唇很短,呈三角形小片,下唇长而粗,延长成喙,喙的前面有一个槽,里面藏着由上颚、下颚特化成的细长口针,四根口针相互嵌接组成食物道和唾液道。
危害性:昆虫的这类口器能刺入动植物的组织内吸取血液及细胞汁液,危害植物后,在危害部位形成斑点,引起畸形,如卷叶、虫瘿、瘤等。
还能传播植物病毒病。
(3)其他类型:如蝶蛾的虹吸式口器,蝇类的舐吸式口器,蓟马的锉吸式口器。
二、昆虫的胸部1.胸部的基本结构由三节组成,依次称为前胸、中胸和后胸。
每个胸节下方各着生一对胸足(前足、中足、后足),中胸和后胸背面两侧各有一对翅(前翅、后翅)。
足和翅是昆虫的主要运动器官,所以胸部是昆虫的运动中心。
胸部的每一个胸节都是由四块骨板构成,背面的称背板,左右两侧称侧板,腹面的称腹板。
2.胸足基本构造:由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及爪六部分组成。
昆虫的外部形态
侧面观
分解图
2.1 雌性产卵器
【直翅目】主要由第1产卵瓣和第3产卵瓣组成,
第2产卵瓣很退化。不同类群的构造有所不同,如 蝗虫为凿状,螽蟖为刀、剑状,蟋蟀为矛状等。 产 卵 器 类 型 :
分 解
蝗虫产卵器
2.1 雌性产卵器
【同翅目】:多
产 卵 器 类 型 : 数都具有发达的产卵 器。主要由腹产卵瓣 和内产卵瓣嵌合组成。 背产卵瓣宽,内面凹, 形成产卵器鞘。产卵 时,产卵器从鞘中脱 出,将卵产于寄主组 织。如蝉、叶蝉等通 常造成产卵危害。
• 了解口器类型和为害特点,可选择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法和措
施。
重点和复习思考题
1.触角的基本构造和常见类型。
2.典型咀嚼式口器的构造。 3.刺吸式口器的构造和危害特点。
三 昆虫的胸部
胸部是昆虫的第 2 体段,有 3 个体节组成,依次叫做 前胸、中胸和后胸。每个胸节上各有1对足,分别称 为前足、中足和后足。中后胸称为具翅胸节,通常 各有1对翅,分别叫做前翅和后翅。
1. 胸节的构 2. 胸足 3. 翅
三 昆虫的胸部
1.胸部的构造
胸部三节肌肉发达,体壁较坚硬,连接紧密,支持
着足和翅的活动。每个胸节均由四块骨板构成:背
面的称被背板,腹面的称腹板,两侧的称侧板.前
胸的构造一般较简单,无明显的特化现象。具翅腹 节较复杂,各骨板被若干沟、缝划分成一些骨片。
2、 足
• 2.1 足基本构造 • 成虫的胸足由6节组成,节与节
之间由膜质的组织相连 。
• 基节:粗短,与侧基突形成关 • 转节: • 腿节:强大,与胫节以关节相
• 胫节:细长,边缘有刺,末端
• 跗节:1~5个亚节,常有跗垫。 • 前跗节:多退化为侧爪,或有
昆虫的外部形态(胸、腹、体壁)教案
教案模板(试行)教研组长审阅年月日日期:课程:茶树病虫害防治班级:茶叶1601 章节:昆虫的外部形态(胸、腹及体壁)【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昆虫胸足的基本构造和类型,昆虫翅的基本构造和类型。
2.了解昆虫雌性和雄性外生殖器的基本构造类型;昆虫体壁的作用。
能力目标:1.掌握昆虫的胸、腹的构造及其器官的作用。
2.掌握昆虫体壁的作用。
情感目标:培养同学们对昆虫的胸、腹及体壁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点】1.昆虫胸足的基本构造和类型,昆虫翅的基本构造和类型。
2.昆虫体壁的作用。
【教学难点】昆虫胸足的基本构造和类型,昆虫翅的基本构造和类型。
【课时安排】组织教学 1min回顾上一节课内容 4min本节课的新内容 80min重点内容的总结 3min考勤、组织教学 2min【教学过程】1、昆虫具有哪些主要特征?答:体躯分为头、胸、腹三个体段。
头部具有口器,1对触角,1对复眼和0-3个单眼,是昆虫取食和感觉的中心。
胸部具3对足,2对翅(多数种类),是昆虫运动的中心。
腹部包含生殖系统和大部分内脏,无行动附肢,多数有外生殖器,是昆虫新陈代谢和生殖的中心。
2、昆虫口器类型与化学药剂防治有何关系?答:咀嚼式口器的农业害虫取食固体食物,咬食植物各部分器官,造成寄主的机械损伤。
在进行化学防治时,一般采用胃毒剂或触杀剂进行防治。
对于刺吸式口器的害虫,一般使用内吸杀虫剂,防治效果最好,触杀剂对刺吸式口器的害虫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而胃毒剂对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则不能奏效。
虹吸式口器的昆虫吸食暴露在植物体表的液体,根据这一习性可将胃毒剂制成液体毒饵,使其吸食后中毒。
如目前常用的糖酒醋混合液诱杀多种蛾类等。
导入新课:昆虫的胸部胸部是昆虫的第二体段,是运动中心。
胸部由前胸(prothorax)、中胸(mesothorax)和后胸(metathorax)三节组成。
每一胸节各具胸足一对,分别称为前足(fore legs)、中足(middle legs)和后足(hind legs)。
小学科学教案《昆虫》两篇
小学科学教案《昆虫》两篇篇一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认识昆虫的特点,初步认识昆虫的概念;2.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3.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科学态度,唤起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实物投影仪、蝴蝶等昆虫。
学具准备:1.每人捉一些当地常见易捉的各种小虫子;2.每人一个放大镜。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1.课前,老师让大家捉虫子,都带来了吗?(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调查学生是否完成了捉虫子的任务;二是看看学生带来了哪些虫子,带来了多少虫子。
让学生带来一部分虫子,既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又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2.再看看桌子上摆的是什么?猜猜看,这堂课我们要研究什么?(学生回答后板书:虫子)3.这堂课你们想知道些什么?(让学生提出学习目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此设计的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学生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
]二、探讨创设情景(一)提出问题1.你桌面上有哪些虫子?(让学生说出各自带的虫子的名称,增加对虫子的熟悉程度,在学生头脑中再现一次捉虫子的情景以及回想这些虫子的生活习性的情形,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想像力,并为下一步的研究打好基础。
)2.按照学生的回答,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依次出示各种小虫。
(通过放大的虫子逼真有趣,既可以让学生全面认识,又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好奇心,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引导探究1.提出问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桌面上的虫子,他们具有什么特点?比一比,看谁观察得最仔细,发现的特点最多。
(这是课文的重点部分,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大量虫子的观察,找出每一只虫子的特点,这样一来,既给学生一个发散思维的机会,让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又让学生用自己想出的办法找出虫子的特点,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探究。
(这一过程在于为学生提供民主、宽松的探究氛围,时间放长一些给学生以观察的“自由”,讨论的“自由”,相互交流的“自由”。
第一章、昆虫的外部形态讲解
颅顶
触角
复
眼
额颊沟
侧隆线
颊
颊下沟
颊下区
额
唇基 上唇
脱裂线
中单眼 额隆线
额唇基沟 上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蝗虫头部正面图
三、头部的内骨骼
昆虫头部的内骨骼统称为幕骨,是体壁内陷而成。 主要由1对幕骨前臂和1对幕骨后臂组成,后者常左 右相连成幕骨桥,再与幕骨前臂相连;有些昆虫的 幕骨前臂上又各具一个突起,成为幕骨背臂。
解
1、上唇正面
剖
2、上唇腹面
图
3、上颚正面
内颚 叶
外颚叶
4、上颚腹面
侧唇舌
后颏 前颏
中唇舌
5、下颚正面 6、下颚腹面 7、下唇外面
下颚须
下唇须
8、舌的正面 9、舌的侧面
咀嚼式口器害虫危害状
A.食叶性: 开天窗、缺刻、孔洞,或将叶肉吃去,仅 留 网状叶脉,或全部吃光。
B.卷叶性: 将叶片卷起,然后藏匿其中危害。 C.潜叶性: 潜叶食叶肉留表皮,形成灰白色虫道。 D.钻蛀性: 蛀根、茎、果等。
(二)触角的功能
嗅觉、触觉与听觉。
触角由许多环节组成。基部一节称为柄节;第二节为梗 节;梗节以后的各小节统称鞭节。
(三)触角的类型
线状Filiform :细长如丝,各节呈圆筒形,除基部几节外 各节大小相似。蝗虫。
刚毛状Setaceous:短小如刚毛,基部1、2节粗短,越到末 端越短。蜻蜓、蝉、。
骨化与骨板:大多数成虫羽化后体壁很快硬化这一过程称为称骨化
(Sclerotization),骨化区因体面的不同分为: 背板tergum:背面的骨化区 腹板sternum:腹面的骨化区 侧板pleuron:侧面的骨化区
园林植物昆虫学课件第一章 昆虫的外部形态-头部
2020/7/29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31
上颚
➢上颚位于上唇的后方,是由头部第一 对附肢演化而来。 ➢上颚前端具齿的部分称为切齿,用以 切断和撕裂食物; ➢ 后方基内侧有一个与磨盘齿槽相似的 粗糙部分称为臼齿,用以磨碎食物。 ➢ 上颚的主要功能是持握食物、切断、 撕破、咀嚼食物。 ➢ 部分昆虫的上颚还是战斗的武器。如 锹甲和独角仙等雄性昆虫。
2020/7/29
D. 抱握雌体(如雄龙虱 )
龙虱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22
2020/7/29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23
1.4.4 了解触角类型和功能在实践 上的意义
辨
用
鉴
别
以
定 昆
昆 虫 的
害 虫 的
虫
性
防
别
治
2020/7/29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24
1.5 复眼、单眼
➢ 眼是昆虫的视觉器官,在昆虫的取食、栖 息、繁殖、避敌、决定行动方向等各种活动 中,起着重要作用。 ➢ 昆虫的眼有两种:一种是复眼,另一种是 单眼(背单眼和侧单眼)。
9
1.3 头部的形式
2020/7/29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12
1.4 触角
➢ 触角是昆虫头部的一对附肢,为大多数昆虫所 具有,位于额的两侧; ➢ 其上着生许多感觉器官,具有触觉和嗅觉功能, 能感受分子级的微小刺激; ➢ 是昆虫觅食、求偶、避敌等活动的基础。
2020/7/29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2020/7/29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35
咀嚼式口器的变异
➢许 多 鞘 翅 目 ( 甲 虫 ) 、 鳞 翅 目 (蝶蛾类)和膜翅目(叶蜂和茎蜂) 的幼虫的口器也是咀嚼式的. ➢上唇和上颚与一般的咀嚼式口器 相同,但下颚、下唇和舌合并成了 一个复合体. ➢两侧为下颚,中央为下唇和舌, 端部具1个突出的吐丝器。
《昆虫的外部形态》PPT课件
▪
第二节 昆虫的体躯
一、体躯的分节与分段 体节(somite或segment):
▪ 节间膜(intersegment membrane) ▪ 头(head) ▪ 胸(thorax) ▪ 腹(abdomen)
头部由6节组 成;胸部由3节 组成; 腹部由9-12个腹 节组成。
二、体躯的分节方式 初生分节(primary segmentation):
沟(sulcus,复数sulci): 缝〔suture〕:
四、附肢(appendage) 同源器官 同功器官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及颈部
头部 (head): 是昆虫体躯的第一个体段 , 由数个 体节愈合而成 ; 头壳坚硬 , 以保护脑和适应取食时 强大的肌肉牵引力。
头壳外表着生有触角、复眼与单眼 , 前下方生有口 器 , 后面有头孔 。
基喙〔basiproboscis〕 中喙〔mediproboscis〕、喙〔haustellum〕 端喙〔distiproboscis〕、唇瓣〔labella〕
四、刮吸式口器〔scratching mouthparts 〕 双翅目蝇类幼虫口器。
仅一对口钩
五、虹吸式口器(siphoning mouthparts)
(4)额颊沟(frontogenal sulcus): (5)围眼沟(ocular sulcus): (6)颊下沟(subgenal sulcus):
(7)后头沟 (occipital sulcus): (8)次后头沟 (postoccipital sulcus):
后幕骨陷〔posterior tentorial pits〕
二、复眼(compound eyes或eyes) 复眼是昆虫最重要的一类视觉器官,能区分出
昆虫学-形态:头部
前
端部 基部
端端部部 端部
昆
外内
基部
虫
端部
的
左
体
基部 基部
基部 右
向
端部
后
昆
背向
虫
侧向
中线
后方
的
体 前方
向
腹向
基部 侧向
端部
昆虫的体躯
1.体躯的分节与分段
昆虫的体躯由18 ~ 20个体节 (segment)组成。 体节:1对附肢,1对体腔囊,
1对神经节4-12个体节。
头 部 的 感 觉 器 官:触 角
2.棒状(球杆状)
触角细长,近端部的数节膨大如椭圆球状。 如蝶类、蚁蛉等。
昆虫触角的美
头 部 的 感 觉 器 官:触 角
3. 念珠状
鞭节由近似圆珠形的小节组成,大 小一致,象一串念珠。 如白蚁、褐蛉等。
头 部 的 感 觉 器 官:触 角
4. 锯齿状
鞭节各亚节的端部一角向一边突出,象一个锯条。 如芫菁雄虫、叩头虫、雌性绿豆象等。
位于昆虫头部的侧上方,常卵圆形、圆形或肾形,由1至多只小 眼(ommatidia)集合而成,是最重要的视觉器官。
昆 虫 复 眼 的 变 化
昆
虫
复
眼
突眼蝇
天牛
的 接眼式 变
化
离眼式
蝇
豉甲
豉甲的复眼
头 部 的 感 觉 器 官:复 眼
小眼的数目:
不同种类昆虫小眼的形状、大小和数目有很大变化。 小眼通常正六边形或圆形,数目多在几千个。
小眼的数目:
蚂蚁:工蚁100~600个,雌蚁200~800个,雄蚁400~1200个。
实验一二昆虫外部形态及头胸腹部特征
作业
1、绘蝗虫外部形态侧面图,示复眼、触角、 口器、胸足、翅、尾须、外生殖器等,并 分别标出头、胸、腹三段。 2、绘蝗虫头部正面图,注明沟与区的名称。
实验二 昆虫胸部及附器构造观察
目的要求: 1、了解昆虫胸部的构造特点; 2、了解昆虫胸足的基本构造及类型。 3、了解昆虫翅的基本构造和类型 材料及用具: 蝗虫、蜜蜂、角蝉、螳螂、蝼蛄、蝴蝶、天牛、 苍蝇、麻皮蝽等液浸标本和相关玻片标本及图片;。 解剖镜、解剖针、扩大镜、镊子、:是由4或6个体节愈合而成的,头壳上已 找不到分节的界限、头部着生有取食用的口器 和感觉器官—眼和触角,所以头部是取食和感 觉的中心。 胸部:由三个体节组成,分别称前胸、中胸、 和后胸。中、后胸着生前翅和后翅,各节侧腹 面着生前足、中足和后足。 腹部:由8~11节组成,分节明显,节与节之间, 以节间膜连接;用镊子轻轻拉其腹末,可以伸 缩,在腹部末端着生有附肢演化来的尾须和外 生殖器。在1-8腹节的两侧各着生有一对气门。 腹部是消化、呼吸及新陈代谢和生殖的中心。
腹部是昆虫的第三个体段,与胸部的运动机械相配合; 成虫腹部没有用于行政的附肢,与生殖有关的附肢特化成 外生殖器——雄性的抱握器和雌性的产卵器;腹部包藏主 要的内脏器官,所以腹部是昆虫活动和生殖的中心。
( 1 ) 直 翅 目 昆 虫 的 产 卵 器 ( 油 葫 芦 )
( ) 同 翅 目 昆 虫 的 产 卵 器 ( 十 七 年 蝉 )
2
昆虫腹部的构造及外生殖器
一、目的要求: 1、了解昆虫腹部的构造及变化; 2、了解昆虫腹部的附肢和外生殖器 ──产卵 器、交配器的一般构造。 二、材料及用具: 蜉蝣、蜻蜓、飞蝗、蟋蟀、螽斯、蝉、姬蜂、 雄蛾等液浸标本;粘虫幼虫及小麦叶蜂幼虫 液浸标本。解剖镜、扩大镜、镊子、蜡盘、 解剖针、大头针等。
昆虫的头部
了解口器类型在害虫防治上的意义
对于有害昆虫,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嘴巴不 同,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防治。
为了消灭咀嚼式口器的害虫,可以把药撒在庄 稼叶子和茎秆上,当害虫危害庄稼时,连药物一 起吃进去,就会中毒死亡。可是对于刺吸式口器 的害虫,必须喷洒能渗透到作物体内去的农药, 才能使害虫吸进含有农药的作物汁液,中毒死亡。
【4】下唇位于下颚后方,结构与下颚相似,左右 相互连结,形成一个整体,下唇的作用主要是防止 食物从后方外漏
【5】舌位于上下颚之间,有味觉及搅拌食 物的作用。
2.刺吸式口器
这一类型口器 是由咀嚼式口 器特化而来的, 为取食动植物 汁液的昆虫所 具有。
与咀嚼式口器的主要不同:
(1)上颚和下颚的一部分特化为细长的口针, 适于刺入动植物组织中,吸取血液和细胞液。 (2)下唇延长成收藏和保护口针的喙
5.嚼吸式口器 既能嚼碎食物又能吸吮汁液,如蜜蜂。它的嘴不但能嚼碎 花粉,而且也能吸吮花蜜
6.锉吸式口器:为蓟马类昆虫所特有,能吸食植物汁液或 软体昆虫的体液,少数种类也能吸食人的血液。
7.刮吸式口器:为蝇类幼虫所特有
从以上变化多端的昆虫口器,可以看出这是昆虫 长期取食并适应环境而演化出来的。
(2)单眼 单眼的构造比较简单,与复眼中的
一个小眼相似。也是昆虫的视觉器官,但 单眼只能感受光的强弱与方向,不能成象, 也不能分辨颜色。 (3) 与人眼是否相同?
(二)头部的附器
1.咀嚼式口器
最原始的口器 类型,适合取食 固体食物。咀嚼 式口器由上唇、 上颚、下颚、下 唇与舌5部分组 成。主要特点是 具有发达而坚硬 的上颚以嚼碎固
昆虫的外部形态(一般构造与头部)_教(学)案
教案模板(试行)教研组长审阅年月日日期:课程:茶树病虫害防治班级:茶叶1601 章节:昆虫的外部形态(一般构造及头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昆虫的体向、体躯的一般构造。
2.了解昆虫的头部的主要器官。
能力目标:1.掌握昆虫的体向、体躯的一般构造。
2.掌握昆虫的头部的主要器官的作用。
情感目标:培养同学们对昆虫的体向、体躯的一般构造及头部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点】1.昆虫的体躯的一般构造。
2.昆虫的头部的主要器官的作用。
【教学难点】昆虫的头部的主要器官的作用。
【课时安排】组织教学1min回顾上一节课容4min本节课的新容80min重点容的总结3min考勤、组织教学2min【教学过程】1、中国分为哪些大的茶区?主要的产茶省份有哪些?答:华南茶区:位于欧亚大陆东南缘,是我国最南部茶区,包括、广西、、闽南等茶区。
西南茶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包括,,,中北部和东南部。
江南茶区:位于长江以南,包括粤北、桂北、闽中北、浙、赣、湘、南、皖南、鄂南等地。
江北茶区:包括甘南、陕南、鄂北、豫南、皖北、北、鲁东南等地,是我国最北的茶区。
2、中国茶树病虫害种类答:我国茶区地域辽阔,气候适宜,环境多样,因而病虫区系复杂,种类繁多。
已知的茶树害虫达400多种,造成经济损失的害虫有50一60种。
这些害虫主要是昆虫,少数是螨类。
已知的茶树病害有100多种,其中常见的有30余种。
茶树病害主要是由一些真菌侵染所致,还有藻类、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等。
导入新课: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一、体躯和体段昆虫的身体由一系列连续的环节组成,每一个环节称为一个体节,昆虫的体节分别集合成头、胸、腹三个体段。
有些体节的侧面着生有成对分节的附肢,根据胚胎学和比较解剖学的研究表明,昆虫体躯共有18~20个体节。
1、体躯的分节与分段3段20节,6、3、11 切;头部愈合无节痕,胸部各节紧相接;腹部节数常11,少增多减附多缺。
二、体节的分区和构造体面:身体或体节大致呈圆筒形,左右对称。
储藏物昆虫的外部形态—储藏物昆虫的头部
储藏物昆虫的头部
(一)咀嚼式口器 下颚:为一对分节的附肢,位于上颚的后方;基部第 一节称为轴节,是一近似三角形的骨片,基部以突起与头 壳相连。轴节下方一块略呈长方形的骨片为茎节,有膜与 轴节相连,其外缘有一小骨片或小突起,叫做附颚须节, 其上生有下领须。下颚须一般由3~5个小节组成,状如触角, 有感觉毛,具有嗅觉和味觉的功能。在茎节的端部有两块 活动的骨片,在外的称为外颚叶;在内的称为内颚叶,比 较坚硬,尖端有齿,有切碎和握持食物的功能。
储藏物昆虫的头部
(一)咀嚼式口器 咀嚼式口器(chewing mouthparts)的主要特点是有坚 硬的上颚,用于咬切和磨碎食物。其基本构造为1个上唇、1 对上颚、1对下颚、1个下唇和1个舌。 上唇:一般是一块横向的薄片,在唇基下方。外表骨 化;内壁柔软,具感觉器,称此内上唇。上唇具有推送食 物的功能。 上颚:为1对坚硬不分节的附肢,位于上唇的后方两侧; 上颚通常为宽阔的锥状,外缘略呈弧形,前端有齿状构造, 称为端齿;后方有粗糙宽大突起的部分,称为白齿,上颚 的主要功能是咀嚼食物,还可切断、撕破食物和握持食物。
昆虫体躯的分节、分段和体向
二、昆虫的体向 基部和端部:昆虫的附器和外长物,其靠近虫体的部分为 基部,远离虫体的部分为端部;前胸背板的后方是近基部,前 方是端部,而甲虫类的鞘翅则以靠近前胸的部分为基部,远离 前胸的部分为端部。 外和内:昆虫的体部和附器,凡与体躯纵轴比较接近的一 边称为内,与体躯纵轴较远的一边为外。 前缘和后缘:昆虫的体部和附器与体躯纵轴垂直的部分, 离头部较近的一方为前缘,离头部较远的一方为后缘。 纵(或长)和横(或宽):昆虫的体部和附器凡与体躯纵 轴平行的称为纵或长,与体躯纵轴垂直的称为横或宽。
储藏物昆虫的头部
四、复眼和单眼 (一)复眼: 眼是昆虫的视觉器官,在昆虫的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可分为复眼和单眼。 昆虫的成虫和不完全变态类的若虫一般都具有1对复眼,着生于头部的侧上方,大多 为卵圆形,也有圆形、椭圆形、肾形和马蹄形等。复眼是昆虫的主要感光器官。
第二篇昆虫的外部形态头部
第二节 头壳的基本构造
一、头壳上的线和沟 1、蜕裂线;2、颅中沟;3、额唇基沟(口后头沟;8、次后头沟
东亚飞蝗的头部
A. 正面观;B. 侧面观
二、头壳的分区
头顶或颅顶 额唇基区,包括额
和唇基。 头壳侧面包括围眼
片、颊、颊下区。 颅侧区 后头区和次后头区,
侧单眼
第四节 口器
口器又叫取食器,位于头部的下方或前端,昆虫因食性和 取食方式不同,形成不同类型的口器。
咀嚼式:取食固体食物; 吸收式:取食液体食物; 嚼吸式:兼食固体和液体食物; 舐吸式或虹吸式:吸食表面液体; 刺吸式、锉吸式或捕吸式:吸食寄主内部
液体。
咀嚼式口器构造是较原始的标准类型,其他各种类型都是 在此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蝗虫的线状触角
郭 公 虫 的 锤 状 触 角
金 龟 甲 的 鳃 片 状 触 角
叩 头 甲 的 栉 齿 状 ( 梳 状 ) 触 角
虻的牛角状触角
(三)触角的功能
触角的主要功能是嗅觉、触觉和听觉。 其表面具有很多不同类型的感觉器,昆虫种间和
种内化学通讯、声音通讯及触觉通讯中起重要作 用。一般雄性昆虫触角较雌性发达。 此外,昆虫的触角还具有其他一些功能。例如, 雄性芫菁的触角在交配时可以抱握雌体;一种幽 蚊幼虫的触角能够捕捉食物;水龟虫成虫的触角 能够呼吸空气;仰泳蝽的触角则可平衡身体。
雌蚊刺吸式口器
刺吸式口器危害症状:斑点、畸形、增厚、发硬、 虫瘿、变色、卷叶。
常见种类:蚜虫、蝽、介壳虫、蝉、蚊等。
口器的结构与危害特点及在害虫防治中的 意义:
不同口器的昆虫,危害状不同;
不同的昆虫,口器结构不同,借此来识别 昆虫种类;
小学生物教案昆虫的结构与生活习性
小学生物教案昆虫的结构与生活习性教学目标:1.了解昆虫的基本结构,并能够描述昆虫的外部特征;2.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如昆虫的食性、生长发育等;3.培养学生对昆虫的观察和研究能力;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I.昆虫的基本结构1.头部:有眼、触角、口器等;2.胸部:有3对体节和6只脚;3.腹部:有多个环节。
II.昆虫的外部特征1.外骨骼:保护身体和提供支撑;2.腹部的环节:用于呼吸、排泄和生殖;3.触角:感测环境和寻找食物;4.眼睛:昆虫的眼睛有复眼和单眼。
III.昆虫的生活习性1.食性:根据食物的不同,昆虫分为食肉性、草食性和杂食性;2.生长发育:昆虫的生长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3.觅食方式:根据不同的昆虫种类不同,有直接摄食、吸食和咀嚼等不同方式;4.迁徙:有些昆虫会在季节变化时进行迁徙。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昆虫的分类;2.提问:你了解昆虫的基本结构吗?二、教学(30分钟)1.介绍昆虫的基本结构,并用图片展示昆虫的外部特征;2.细说昆虫的头部、胸部和腹部的不同功能;3.解释昆虫的外骨骼和触角的作用;4.制作昆虫模型,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更好地理解昆虫的结构。
三、活动(40分钟)1.小组合作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常见的昆虫,通过图片或实物进行观察和描述,包括昆虫的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2.分享展示:每个小组将观察到的内容和描述分享给全班。
四、总结(10分钟)1.归纳昆虫的基本结构和外部特征;2.总结昆虫的生活习性。
五、家庭作业(5分钟)1.鼓励学生回家观察并记录他们能够看到的昆虫;2.要求学生写下观察到的昆虫的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并画出昆虫的简单结构示意图。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昆虫的结构和生活习性有了初步的了解,并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和自主观察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和观察能力。
这种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二:观察昆虫的形态结构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二:观察昆虫的形态结构一、教学目标1.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及形态结构;2.观察昆虫,发现昆虫的身体构造和特点;3.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认知能力;4.培养幼儿的爱好,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2.观察昆虫身体构造;3.通过观察发现昆虫的身体特点。
三、教学步骤1.导入教师运用精美的图片或简单的课件,给幼儿播放昆虫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并引发幼儿们对昆虫的兴趣和好奇。
2.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通过简单的教学帮助幼儿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头、胸、腹三部分,六条腿,一对触角等等。
让幼儿知道昆虫中有很多种类,但它们都有这些基本特征。
3.观察昆虫身体构造分小组让幼儿通过实物或图片认识昆虫的身体构造,并深入了解头、胸、腹三部分各自的作用。
教师可以给幼儿提供手镜等工具,让幼儿可以更仔细地观察昆虫身体的构造,让幼儿对昆虫的身体构造有更深的了解。
4.发现昆虫的身体特点让幼儿通过在课堂上观察昆虫并记录自己的发现,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认知。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从外部身体特征、内部构造、食性、习性等多个方面发现昆虫的独特之处,并引发幼儿们对昆虫的更多好奇。
5.总结教师可以回顾本节课幼儿们的发现和收获,并让幼儿回答关于昆虫信息的提问,再对幼儿们的一些发现进行澄清并对其中的误解进行纠正。
教师鼓励幼儿们总结对昆虫的认知和体会,并发表自己的个人见解。
四、延伸活动1.昆虫的趣味探究:教师汇集一些趣味有趣的昆虫图片和视频,通过观看、描述和讨论等方式让幼儿充分了解一些奇特或珍稀的昆虫,激发幼儿对昆虫的兴趣。
2.昆虫的观察体验:幼儿在户外观察各种昆虫,教师可以给幼儿分发虫笼或放大镜等工具,让幼儿更加直观地观察昆虫的身体构造和特点。
3.昆虫实验: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有趣的昆虫实验,如观察蚂蚁的移动,让它们回到巢穴中等等,帮助幼儿加深对昆虫的了解。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在幼儿的自主观察和个性发展方面强有力地推动了课堂教育,同时也为幼儿们对昆虫的了解提供了帮助。
第一章第一节昆虫的外部形态(头部)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PPT
3
东亚飞蝗的头部
A. 正面观;可编B辑.课件侧PPT面观
4
(二)头的形式(头式)
1.下口式(螽zhong斯)
口器向下,头的纵轴与
虫体纵轴 几 乎 呈 直 角 ,称为下口
式。大多数取食植物茎、叶的昆虫 如蝗虫、蟋蟀和鳞翅目的大多数幼 虫属此类型。该类型昆虫的取食方 式比较原始。
2.前口式(步行虫)
(1)直接危害:口针交替刺 入植物组织内吸取植物汁液, 使植物出现斑点、卷曲、皱缩 、虫瘿(ying)等现象。
(2)间接危害:能 传播植物病毒病。
可编辑课件PPT
25
可编辑课件PPT
26
虹吸式口器: 蛾蝶类所特有。下颚的外颚叶极度延长形成喙,其内 面具纵沟,相互嵌合形成管状的食物道。
可编辑课件PPT
可编辑课件PPT
22
可编辑课件PPT
23
刺吸式口器
这类口器能刺入动植物的组织内吸取血液及细 胞汁液,如蚜虫、叶蝉、蚊、牛虻等。
蝉的刺吸式口器 可编辑课件PPT
24
器刺 吸 式 口
1、构造:主要由上唇、下唇、上颚、 下颚、喙及口针组成。
2、昆虫代表:如蚜虫、叶蝉、飞虱、 蚊及牛虻等。
3、危害特点:
第一章 农业昆虫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昆虫的外部形态
可编辑课件PPT
1
外部形态总特征:昆虫成虫的体躯分为“头、胸、 腹”三个体段,各体段又由若干体节组成,并具有不 同的附器。
可编辑课件PPT
2
一、昆虫的头部 (一)头部结构
头部位于昆虫体躯的最前面,由 六个体节愈合而成,形成一个坚硬的 半球形头壳,表面的沟缝将头壳分成 许多小区。头壳的上面称头顶,后面 称后头,前面称额,两侧称颊,额的 下面是唇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模板(试行)教研组长 __________________ 审阅年 月 日课程:茶树病虫害防治章 节:昆虫的外部形态(一般构造及头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昆虫的体向、体躯的一般构造。
2. 了解昆虫的头部的主要器官。
能力目标:1.掌握昆虫的体向、体躯的一般构造。
2掌握昆虫的头部的主要器官的作用。
情感目标:培养同学们对昆虫的体向、体躯的一般构造及头部的兴趣. 提高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点】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昆虫的体躯的一般构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昆虫的头部的主要器官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难点】 昆虫的头部的主要器官的作用。
【课时安排】组织教学 1min 回顾上一节课容 4mi n本节课的新容 80mi n 重点容的总结 3mi n考勤、组织教学2mi n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茶叶1601 ___________【教学过程】1中国分为哪些大的茶区?主要的产茶省份有哪些?答:华南茶区:位于欧亚大陆东南缘,是我国最南部茶区,包括、广西、、闽南等茶区。
西南茶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包括,,,中北部和东南部。
江南茶区:位于长江以南,包括粤北、桂北、闽中北、浙、赣、湘、南、皖南、鄂南等地。
江北茶区:包括甘南、陕南、鄂北、豫南、皖北、北、鲁东南等地,是我国最北的茶区。
2、中国茶树病虫害种类答:我国茶区地域辽阔,气候适宜,环境多样,因而病虫区系复杂,种类繁多。
已知的茶树害虫 达400多种,造成经济损失的害虫有50 一 60种。
这些害虫主要是昆虫,少数是螨类。
已知的茶 树病害有100多种,其中常见的有30余种。
茶树病害主要是由一些真菌侵染所致,还有藻类、 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等。
导入新课: 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 一、体躯和体段昆虫的身体由一系列连续的环节组成,每一个环节称为一个体节,昆虫的体节分别集合成头、 胸、腹三个体段。
有些体节的侧面着生有成对分节的附肢, 根据胚胎学和比较解剖学的研究表明, 昆虫体躯共 有18~20个体节。
1、体躯的分节与分段3段20节,6、3、11切;头部愈合无节痕,胸部各节紧相接;腹部节数常 11,少增多减附 多缺。
lift盯上片IInhv;后胸听器RiJ 足HhHonicn、体节的分区和构造气门■bpnritrk -体面:身体或体节大致呈圆筒形,左右对称。
根据附肢基部的部位,将其划分成4个面:肢上面的部分为背面;两侧着生肢基的部分为侧面;肢基下面的部分为腹面体向:为了描述昆虫各部分的相对位置,通常将昆虫一定的体躯部分作为定向的基础,按照体躯各部分的位置和方向,分为6个体向。
头向(cephalic):与头部的方向一致,与体躯纵轴相平行。
尾向(caudal);与尾部的方向一致,也与体躯纵轴平行,但与头向方向相反。
中向(mesal);向着虫体中轴的方向,与体躯纵轴相垂直。
侧向(lateral):与中向相反,背离体躯中轴的方向。
背向(dorsal),向着虫体背面的方向,背向朝上。
腹向(ventral):向着虫体腹面的方向,腹向朝下。
除上述体向外,在形态描述中也常用到下列部位及名称;基部(proximal)和端部(distal):昆虫的附器和外长物,以其靠近虫体的部分为基部,远离虫体的部分为端部。
前胸背板的后方是基部,前方是端部,而甲虫类的鞘翅则以靠近前胸的部分为基部,远离前胸的部分为端部外边(ectal)和边(intal);昆虫的体部和附器,凡与体躯纵轴比较接近的一边称为边,与体躯纵轴较远的一边称为外边。
前缘(anterior)和后缘(posterior):昆虫的体部和附器与体躯纵轴垂直的部分,离头部较近的一方为前缘,离头部较远的一方为后缘。
纵或长(length)、横或阔(width):昆虫的体部和附器凡与体躯纵轴平行的称纵或长,与体躯纵轴垂直的称横或阔。
昆虫的头部头部是昆虫体躯的第一个体段,位于体躯最前端,由数个体节愈合而成;头壳坚硬,以保护脑和适应取食时强大的肌肉牵引力。
头壳上着生有触角、复眼、单眼等感觉器官和取食的口器, 是昆虫感觉和取食的中心。
一、头壳的构造昆虫的头壳是一个完整的高度骨化的硬壳,称为颅壳。
无背板、侧板、腹板之分,头壳上各 体节的分节界限虽然已经消失,但有数条由体壁陷形成的沟,其中除了次后头沟可能代表下颚节 和下唇节的分界外,其余都是与分节无关的后生沟。
沟有相应的脊和突,形成头部的骨骼,这些 沟将昆虫头部划分为若干区域,头壳的后面有一个圆孔,称为头孔,部器官穿过头孔进入头部, 头孔周围有膜质的颈与胸部相连。
二、 头式昆虫食性和习性间的差异,引起头部部分区域的形状和大小发生了大的变化, 口器在头部的着生位置和方向即头式有了差别。
1下口式口器向下,头的纵轴与虫体纵轴大致垂直,称为下口式。
大多数取食植物茎、叶的昆虫如蝗 虫、蟋蟀和鳞翅目的大多数幼虫属此类型。
该类型昆虫的取食方式比较原始。
2•前口式口器向前,头的纵轴与虫体纵轴成一钝角或近于平行, 称前口式。
很多捕食性及钻蛀性昆虫 属此类型。
如步甲、潜叶蛾幼虫等。
3. 后口式口器向后,头的纵轴与虫体纵轴成一锐角,称为后口式。
常见于刺吸式口器昆虫,如蝉、蝽、 蚜虫等。
三、 昆虫头部的感觉器官1触角触角基部着生在膜质的触角窝,围角片上有一小的突起,称为支角突,是触角活动的关节。
(一)触角的基本构造昆虫的触角是分节的构造,由基部向端部通常可分为柄节、梗节、鞭节东亚飞蝗的头部A.正观:B.侧面观3个部分搭曲片oFfff 皴 ------w h h W u T口銅区 上审■1EW片B除瓏-- 即眼…一ENU!IMl 一(_】 -------------屛帯-hJB-——俯顏片■BJKDttK 下JB 下JW蛭 -下霖次花头 --用遐约 一 Z . 秋京丢沟(二)触角的功能昆虫触角的主要功能是嗅觉、触觉与听觉。
此外,昆虫的触角还有一些其他功能,如芫菁在交配时雄虫的触角能起携助拥抱雌虫的作用,魔蚊的幼虫利用触角可以捕获猎物,仰泳蝽在游泳时触角能平衡身体,水龟虫潜水时可以用触角帮助呼吸。
(三)触角的类型1冈寸毛状:触角短,基节与梗节较粗大,其余各节细似刚毛,如蜻蜒、蝉、叶蝉等的触角。
2•线状:线状触角又叫丝状触角,细长,呈圆筒形,除基节、梗节较粗外,其余各节大小、形状相似,向端部渐细。
线状触角是昆虫触角最常见的类型。
螽斯类、天牛类的触角属典型的线状, 有时触角可长达身体的数倍。
3. 念珠状:基节较长,梗节小,鞭节由多个近似圆球形、大小相近的小节组成,形似一串念珠。
如白蚁、褐蛉等的触角。
4. 棒状:棒状触角又叫球杆状触角,结构与线状触角相似,但近端部数节膨大如棒。
蝶类和蚁蛉类的触角属于此类。
5. 锤状:似棒状,但触角较短,鞭节端部突然膨大,形似锤状。
如郭公虫等一些甲虫的触角。
6. 锯齿状:鞭节各亚节的端部呈锯齿状向一边突出。
如部分叩头甲雄虫、芫菁等的触角。
7. 栉齿状:鞭节各亚节向一侧显著突出,状如梳齿。
如部分叩甲及豆象雄虫的触角。
8. 羽状:又叫双栉齿状,鞭节各节向两侧突出呈细枝状,枝上还可能有细毛,触角状如鸟类的羽毛或形似篦子。
如很多蛾类雄虫的触角何毛状丝状念珠状锯齿状栉齿状锤状球杆状鲤片状密片状具芒状9. 肘状:又叫膝状或曲肱状,其柄节较长,梗节小,鞭节各亚节形状及大小近似,在梗节处呈肘状弯曲。
如蚁类、蜜蜂类、象甲类昆虫的触角10. 环毛状:除柄节与梗节外,鞭节部分亚节具一圈细毛,如雄性蚊类与摇蚊的触角。
11. 具芒状:鞭节不分亚节,较柄节和梗节粗大,其上有一刚毛状或芒状触角芒。
为蝇类所特有12. 鳃叶状:鞭节端部几节扩展成片,形似鱼鳃。
如金龟甲之触角。
(四)了解昆虫触角的类型和功能的意义1. 鉴别昆虫的种类:触角的形状、分节数目、着生位置以及触角上的感觉孔的数目和位置等,随昆虫种类不同而有差异,因此触角常作为昆虫分类的重要特征。
2. 鉴别昆虫的雌雄:许多昆虫种类雌雄性别的差异,常常表现在触角的形状上。
3. 利用昆虫触角对某些化学物质有敏感的嗅觉功能,可进行诱集和驱避。
2、复眼1. 功能:复眼是昆虫最重要的一类视觉器官,能辨别出近距离的物体,特别是运动着的物体。
为成虫和不全变态类的若虫或稚虫所具。
原尾目等低等昆虫、穴居及寄生性昆虫的复眼退化或消失。
2. 结构:复眼多位于头部侧上方,常为圆形或卵圆形,一般由若干个大小一致的小眼组成。
昆虫复眼的小眼数目变化甚大,一种蚂蚁的工蚁每个复眼只有一个小眼组成,而鳞翅目昆虫一个复眼常有12000〜17000个小眼,蜻蜓目昆虫一个复眼的小眼数在10000〜28000个或更多,但昆虫一个复眼的小眼数大体在300〜5000个之间。
小眼数目越多,复眼造像越清晰。
A.复眼制面菲B . J'臥旳:戈: C.过才虬觉柱横切多数昆虫复眼的视野比人眼的(180°)开阔,如螳螂复眼的水平视野为240°,垂直视野为360 °;突眼蝇的复眼长在头部两侧突出的眼柄上,水平和垂直的视野可达360°;多数昆虫复眼能感受的光波波谱围也比人眼宽广。
如昆虫复眼能感受的波长为240〜700毫微米,对紫外线或蓝绿光最为敏感,而人眼能感受到的光波波长大约为400〜800毫微米。
大多数昆虫对于运动物体的反应也比人眼敏捷。
如蜜蜂仅需0.01秒就能作出反应,而人眼需要0.05秒才能看清轮廓。
但是,昆虫的视程远不及人类。
如蜻蜓只可以看清1〜2米,家蝇只能看到40〜70毫米;另外,绝大多数昆虫是色盲,如蜜蜂不能分辨出青色和绿色,也不能分辨出红色和黑色。
复眼的大小与种类及性别有很大关系,如头蝇科昆虫复眼几乎占据头表的全部,蜻蜒目的种类复眼亦很大,而在缨翅目昆虫和一些同翅目昆虫中复眼要小得多。
在双翅目与膜翅目昆虫中,雄虫复眼常显著大于同种雌性的复眼,甚至雄虫复眼在背面相接,称为接眼式,而雌虫复眼则相离,称离眼式。
3、单眼昆虫的单眼包括背单眼和侧单眼两类,它们只能感受光线的强弱与方向而无成像功能。
1 •背单眼:为成虫和不全变态类的若虫或稚虫所具有,着生于额之上部,常为2~3个,极少为1个。
若为3个常呈倒三角形排列。
背单眼的有无、数目及位置等是有些类群分科或分亚科的特征。
2•侧单眼:仅为全变态类幼虫所具有,位于头部两侧,常1〜7对不等,单行或双行,弧形或线形排列,其数目与排列方式对幼虫的分类与区别有较大用途。
四、口器口器(Mouthparts)也称取食器(feeding apparatus)由属于头部体壁构造的上唇和舌,以及头部的三对附肢,即上颚、下颚和下唇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