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优质课(完美版)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第5单元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第5单元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ecba602dd3383c4ba4cd253.png)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充分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②学会设计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③提高实验探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增加学生探究性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操作、观察,组织讨论,总结规律。
②加强实验中的各个环节的教学,拓宽学生的思路。
③让学生充分经理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整个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学生定量研究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③感受科学结论得出的不易,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崇敬科学家的态度。
一、教学重点:如何设计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二、教学难点:对控制实验条件的理解。
三、教学器材:四、教学过程:量守恒定律吗?对学生的方案给予师生、生生评价及提出改进方案计实验然后发表意见课堂小结讲述三位科学家的探究历程,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知识方面、学习方法方面)学生小结本节课学次收获或体会板书设计:课题:质量守恒定律NaO H + CuSO4 --- Na2SO4 + Cu(OH)2白色固体蓝色固体白色固体蓝色固体无色溶液蓝色溶液无色溶液不溶于水NaOH + FeCl3 --- NaCl + Fe(OH)3褐色固体白色固体褐色固体无色溶液红褐色溶液无色溶液不溶于水NaCl + AgNO3 ----NaNO3 + AgCl白色固体白色固体白色固体无色溶液无色溶液不溶于水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守恒的原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没有改变3、应用教学反思化学方程式是联系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反应有关计算的桥梁,是继元素符号、化学式之后新学的一种化学用语。
本节课只是简单的介绍了什么是化学方程式以及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为课题2的学习做好知识铺垫。
课堂学习氛围浓厚,学习兴趣盎然,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本课题内容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实验的顺利进行又是学好本课题的关键,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力争从以下几方面突破难点:(1)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探究的机会。
《质量守恒定律》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质量守恒定律》公开课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8974fdeb4daa58da1114aa0.png)
氯化镁 + 氢气
实验现象 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 ≠ 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
实验探究 锌和稀盐酸反应后质量是否改变?
锌和稀盐酸
氢气和氯化锌
也是封闭体系,怎么天平的指针会向右偏转呢?
观察记录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反应前 反应后 装置及 装置及 物质质量 物质质量
结论
m 铁丝
铁钉表面产生红色物质
与硫酸铜
氢氧化钠 与硫酸铜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m前
m后 m前 = m后
碳酸钠 与稀盐酸
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m前
m后 m前 = m后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 量总和。
参加化学反应 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 总和
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的物质的质 量总和相等?
二、试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质 量守恒的原因。
二磷
白磷
其他不加 反应的 物质
生成物质的 质量总和
演示实验2小结
产生的现象为:产生蓝色沉淀 结论: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物质 总质量相等
硫酸铜 +氢氧化钠→ 硫酸钠 + 氢氧化铜
M1
=
M2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 学习目标 • 1、通过实验测定,记住质量守恒定律,并用 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该定律。 • 2、初步学会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 分析问题。 • 3、质量守恒定律的简单应用。
氢氧化铜 + 硫酸钠
倾倒过程中注意避免溶液损失
实验现象 反应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反应后
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 = 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
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优质课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优质课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e9ffb48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8e.png)
• 1、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 2、化学方程式表明了:
①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②参加反应各微粒之间数量关系; ③表示各物质之间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质量 比,经过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
第8页
点燃
△
第9页
点燃
依据化学方程式4P+ 5O2 回答以下问题:
2P2O5
1、这个化学方程式怎么读? 2、参加反应各物质质量比是多少; 3、参加反应各粒子相对数量。
第10页
第11页
CO2
•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式子,叫 做化学方程式。
第4页
C
OO
OC O
点燃
C + O2
12 : 16×2 :
12 : 32
:
CO2
12+16×2 44
第5页
化学方程式读法
点燃
C + O2
CO 2
• (1)宏观读法: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 下生成二氧化碳
• (2)数量读法:每12份质量碳跟32份 质量氧气反应生成44份质量二氧化碳
• (3)微观读法:每1个碳原子和1个氧 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
第6页
2 H2O 通电 2H2↑ + O↑2
36
4 32
①表示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
氧气。
②表示每36份质量水分解能生成4份质 量氢气和32份质量氧气。
③表示每2个水分子在通电条件下能反应 生成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
第7页
学习目标
• 1.经过探究活动能说出质量守恒定律内容 • 2.从微观角度知道质量守恒定律实质 • 3.质量守恒定律应用
第2页
质量守恒定律优秀课件
![质量守恒定律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6d2fb503b3567ec102d8aa1.png)
M1
=
M2
实验中托盘天平为什 么不平衡?
波义耳的实验反应后 物质的质量增加了,增加 了什么物质?
学习化学常用的一种学习和探究的方法
提出问题→实验设计→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二、用分子、原子的观点 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质量没有变化
化学反应前后
可能改变
宏观
元素种类 元素质量
微观
不 变
原子种类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分子的种类 分子数目
物质的种类 改变
可能 改变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时要注意:
1 .质量守恒定律是关于化学反应的普遍 规律,其运用范围是化学变化。一切化学 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的“守恒”指的是质量守 恒,其它方面如体积等不一定守恒。 3.注意定律中的几个关键之处:①“参加 反应的各物质”,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不 包括在内;②“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 和”,应当包括生成的各种物质,如沉淀、 气体等。
=
M2
演示实验3小结
在开放容器中:
盐酸 + 碳酸钙 → 氯化钙 + 水 +二氧化碳
M1 > M2
讨论
在实验中,稀盐酸和碳 酸钙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 量为什么不相等呢? 如何证明稀盐酸和碳酸 钙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相等呢?
演示实验4小结
在密闭容器中
盐酸 + 碳酸钙 → 氯化钙 + 水 +二氧化碳
内容
质 量 守 恒 定 律
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原因
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质量没有变化
人教初中化学九上5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一等奖示范课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名师大赛获奖课件
![人教初中化学九上5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一等奖示范课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名师大赛获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3821138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04.png)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5.(4分)某物质W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有关物质W构成的说法中对的的是( C )
A.含有C、H、O三种元素 B.只含C、H元素 C.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D.含有C元素,可能含有H、O元素
8.(6分)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两位美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G
蛋白偶联受体领域所做的奠基性贡献。G蛋白偶联受体在新型药物开
发方面应用广泛,它是由上千个氨基酸通过肽键而形成的一类细胞
膜蛋白质。你认为G蛋白偶联受体中一定不含有的元素是( D )
A.C
B.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动剂,当它发生分解 反映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A )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1学时 质量守恒定律
【例】下列有关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对的的是( C ) A.将5 g铁和5 g铜混合加热后,物质的总质量为10 g,遵照质
量守恒定律
B.化学反映前后分子的总数一定不会发生变化
C.5 g硫和5 g氧气完全反映后,生成物质量为10 g
D.镁条燃烧后质量增加,不遵照质量守恒定律
14.(6分)晓星同窗用在空气中燃烧镁带的实验来证明质量守恒 定律。
(1)镁带燃烧的文字体现式:__镁__+__氧__气__―_点_―_燃→__氧__化________。 (2)完全燃烧后,称量留下的固体,其质量比反映前镁带的质量 还轻。联系实验过程分析,因素可能是
镁带燃烧时产生的白烟向空气中扩散,造成氧化镁的质量损失(或镁带
下列观点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 ) A.煤燃烧后剩余残渣的质量减轻了 B.一定条件下,SO2 和 O2 生成 SO3,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C.8 g CH4 完全燃烧生成 8 g CO2 D.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 CO2 和 H2O,则该有机物一定 含有碳、氢、氧元素
初中化学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课件完美版
![初中化学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课件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0831d6144028915f804dc2e7.png)
对比思考 初中化学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课件完美版(PPT优秀课件) 反应前物质(或物体)
反应后物质(或物体)
初中化学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课 件完美 版(PPT 优秀课 件)
对比思考 初中化学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课件完美版(PPT优秀课件) 反应前物质(或物体)
反应后物质(或物体)
锥形瓶 细砂 橡皮塞 玻璃管 气球 白磷 氧气 氮气 稀有气体等
1.蜡烛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铁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它会与空气中
的氧气、水反应,生成铁锈
初中化学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课 件完美 版(PPT 优秀课 件)
初中化学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课 件完美 版(PPT 优秀课 件)
这节课你收获 了什么?
初中化学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课 件完美 版(PPT 优秀课 件)
各组同学根据老师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 总结出实验步骤,然后派代表来汇报。
初中化学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课 件完美 版(PPT 优秀课 件)
件)
合作探究
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关系
实验编 号
药品
碳酸钠粉
1
末和稀盐
酸
碳酸钠粉
2
末和稀盐
酸
原理
碳酸钠+稀盐酸
现象
变化前 变化后 天平平
质量
质量
衡情况 原因
有气泡 产生
有气泡 产生
不平衡 平衡
氯化钠+水+二氧化碳
初中化学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课 件完美 版(PPT 优秀课 件)
初中化学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课 件完美 版(PPT 优秀课 件)
参加化学反应 的各物质的质 量总和
生成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质量守恒定律》公开课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7e3bc4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f8.png)
汇报人:
2023-12-23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质量守恒定律原理及实验验证 • 生活中质量守恒现象举例及分析
目录
•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工业中应用 • 学生实验操作与互动环节 • 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公开课背景及目的
公开课背景
本次公开课旨在展示《质量守恒 定律》这一重要化学原理的教学 方法和成果,促进教学交流和提 升。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03
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均保持不变,因此反应
前后总质量不变。
跨学科应用前景展望
物理学中的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在物理学中用于解释和计算各种物理现象,如力学 中的动量守恒、热力学中的能量守恒等。
化学工程中的应用
在化学工程中,质量守恒定律用于设计和优化化学反应过程,确 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强调实验室安全规范,如佩戴护 目镜、避免食品或饮料进入实验
室等。
仪器使用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天平、烧杯、试 管等实验仪器,确保实验数据的准 确性。
药品取用
讲解化学药品的取用方法和注意事 项,如避免药品污染、正确存放药 品等。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
分组方式
根据学生兴趣和实验需求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 行实验。
实验设计与操作过程
实验步骤 1. 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某种物质。
2. 将烧杯放在天平上,调节天平平衡。
实验设计与操作过程
01
3. 进行化学反应,观察天平是否 平衡。
02
4.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实验结果:在化学反应前后,天平保持 平衡,说明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不变。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课件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6ff3fb3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00.png)
分离空气法,利用氮气和氧 气的沸点不同
空气
低温蒸发 液态空气
氮气 N2 沸点-196℃
物理变化
液氧 O2 沸点-183℃
膜分离技术: 空气 一定压力下 富集氧气 有富集氧功能的薄膜
小柯把收集到的一瓶 氧气、一瓶二氧化碳和一 瓶空气放在了一起,你能 用简单的方法帮他区分开 来吗?
臭氧层被破坏的原因:氟里昂、氮的 氧化物等
1908
1968
什么叫做酸雨,酸雨有什么危害?有何对策?
空气的现状--大气污染
①、汽车尾气 主要的有害成分: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烟、 二氧化硫等。为主要的空气污染源之一。
②、可吸入颗粒物
日前计入空气质量指数的项目暂定为: 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 物、臭氧。
匙快速放入氧气瓶中,观察到硫在纯 氧中燃烧发出__明__亮__的_蓝__紫____色火焰, 同时他闻到一股__刺__激__性__的气味。
小柯知道这种气体对人体有直接的毒 害作用,如果排放到实验室中会造成污染。 怎样可以减少污染呢?
对比上面的实验,小柯猜想物质和氧气反应 的剧烈程度跟氧气的浓度有关。你认为他的想法 有道理吗?你还能再举一例子吗?
其他 气体 (1%)
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原料,用于制造纯 (0.03%) 碱、尿素、汽水饮料可用于
人工降雨,还可用于灭火
水蒸气等其他
杂质(0.03%)
小柯到实验室里 想制取几瓶氧气和二 氧化碳,请你帮助他 挑选药品并写出相关 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取装置
A固固加热型 B固液不加热型
分解双氧水制氧气( B ) 加热高锰酸钾( A )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 A ) 石灰石和盐酸反应制CO2( B )
质量守恒定律优质课
![质量守恒定律优质课](https://img.taocdn.com/s3/m/0db1bb7d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83.png)
质量守恒定律优质课哎呀,你说这质量守恒定律,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深莫测?可别被它吓住啦,其实它就像我们玩的捉迷藏一样有趣!那天上课,老师一进教室就像变魔术似的拿出一堆东西,有铁钉、硫酸铜溶液、镁条啥的。
老师神秘兮兮地说:“同学们,今天咱们来探索一个神奇的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我们都瞪大眼睛,好奇得不行。
老师先做了个实验,把铁钉放进硫酸铜溶液里,不一会儿,铁钉表面就有红色的东西出现啦。
老师问我们:“你们觉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会变吗?”同学们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
“怎么可能不变嘛!”小明着急地喊,“你看这铁钉都变样了!”“我觉得不会变。
”小红反驳道,“又没有东西跑掉,怎么会变呢?”老师笑着不说话,让我们亲自称一称反应前后的质量。
哇,结果发现质量竟然真的不变!这可太神奇啦!接着,老师又让我们分组做镁条燃烧的实验。
我们兴奋得手忙脚乱,好不容易把实验做完了。
“哎呀,这镁条燃烧完,质量是不是少了?”我着急地问同组的小伙伴。
“我也觉得好像少了呢。
”小王皱着眉头说。
这时候老师过来了,笑着说:“别着急,好好想想,是不是有什么东西被忽略啦?”我们仔细一想,哎呀,原来是燃烧生成的氧化镁有一部分变成白烟飘走啦。
如果把这部分也算上,质量不就守恒了嘛!你说这质量守恒定律,像不像一个调皮的小精灵,总是藏在我们不容易发现的地方,等着我们去找到它?就像我们在森林里找宝藏一样,得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其实呀,生活中到处都有质量守恒定律的影子。
比如说,我们做蛋糕,放进去的面粉、鸡蛋、糖,经过加工变成了美味的蛋糕,总质量也没有变呀!还有我们盖房子,用的砖头、水泥、钢材,盖好房子后,所有材料的质量不也都在嘛!这质量守恒定律,不就是告诉我们,世界是有规律的,不会平白无故多东西,也不会莫名其妙少东西。
我们做事情也要这样,有付出才有收获,就像能量守恒一样,不会不劳而获。
所以说,质量守恒定律可真是个神奇又有用的定律,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你们觉得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1.下列说法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水的质量和受热变成水蒸气的质量相等 B.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 的镁带和氧气的质量之和 C. 1.2g碳和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二氧化碳 D.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质量比反应物质量 轻
反应后生成的物 质的总质量
参加 化学反应 的各物质的 质量 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时要注意:
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意味着不参加反应的物 质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2.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不在讨论范围。
3.质量守恒定律的“守恒”,是指质量守恒,而不是 体积、分子个数或其他方面的守恒。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1.向锥形瓶中倒入少量硫酸铜 溶液,塞上橡胶塞,将锥形瓶、 铁钉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 2.取下锥形瓶和铁钉(注:砝 码不用取下),将铁钉浸到硫 酸铜溶液中,塞上橡胶塞, 10秒后观察实验现象; 3.将盛有铁钉的锥形瓶放回托 盘天平,观察托盘天平是否平 衡。
实验2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1.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硫酸铜溶液, 向试管内倒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 将试管和烧杯同时放在托盘天平 上称量装置质量; 2.取下烧杯,将试管内的氢氧化 钠注入烧杯,观察实验现象; 3.再次称量质量,观察托盘天平 是否平衡。
氮气 稀有气体等 (剩余气体)
红磷燃烧前后的对比:
反应前物质
反应后物质
点燃
+
= 红氧参各磷气加物(化 质参加的学反总反应质应的量的)
反应后生成的物 质五的氧总化质二量磷
快乐动手做
请你利用桌面A水槽提供的实验仪器、药品进行实验。 拍照片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
快乐动手做
实验1
Na2CO3 HCl
NaCl H2O CO2
寻找丢失 的质量
设计密闭装置进行实验
请你利用桌面上B水槽中提供的实验仪器改
进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实验装置。
装置1
装置2
盐酸
盐酸
平衡
碳酸钠
碳酸钠
质量守恒定律适用范围:所有化学反应。
注意: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某物质加热分解产生CuO和
A H2O,则该物质含有的全部元素是 ( )
A.Cu、O、H
B.Cu、O
C.O、H
D.Cu、H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3.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内含空气) 内加热,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图
像正确的是( D )
4.在A+B=C+D反应中,4g A和5g B恰好 完全反应生成了3g C,则生成D的质量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原子 化学反应的实质
质
承上 质量守恒定律
启下
化学方程式书写
化学方程式计算
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内容;能设计实验验证质 量守恒定律。 2.能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简单的探究活动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2.掌握定量探究化学反应中质量关系的方法。
快乐动手做
实验现象
天平是 否平衡
实验结论
实验1: 铁与硫酸铜 溶液的反应
铁丝表面附着一层红 色物质,溶液由蓝色 变为浅绿色
平衡
= 反应前 反应后
总质量 总质量
实验2: 氢
反应前 反应后 总质量 总质量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文字表达式
铁 + 硫酸铜
铜 + 硫酸亚铁
量总和相等?
分析: 化学反应中分子、 原子的种类、数目 和质量变化了吗?
质量守恒定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 律的实质: 数目和质量不变,分子的种类改变了。
微观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的实质
微观
宏观
原子种类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六 个
元素种类
不 元素总质量
变 物质的总质量
分子的种类 一定改变 物质的种类
思想驿站
思考讨论:
• 玻璃管的作用: 引燃红磷、导气
• 气球的作用: 防止气体膨胀,将橡胶塞鼓出。
• 锥形瓶底放少量细沙的目的: 防止瓶底受热不均匀而炸裂
红磷燃烧前后的对比:
反应前物质
锥形瓶
反应后物质
锥形瓶
细沙
细沙
橡胶塞
橡胶塞
玻璃管气球
玻璃管气球
红磷(参加反应的)
氧气
氮气
(空气)
稀有气体等
剩余红磷 五氧化二磷
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如果反应有气体
参加或者生成,一定要在密闭容器内进行。
史料链接2
敞口容器
密闭容器
1673,英国化学家波义耳曾经做 过一个实验:将金属汞,放到敞 口容器中,加热,称量发现得到 物质的质量比原来金属质量增加 了。
101年
1774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在密闭容器中研究氧化汞的 分解和合成时,却发现化学 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相等。
参加化Fe学CuSO4
反Cu 应FeS后O4 生
参加化学反应的
反应的各 各物质的总质量
反应后生成的物 质的总质量
成的各物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文字表达式
物质的质 = 质的质量 氢氧化钠 + 硫酸铜
氢氧化铜 + 硫酸钠
量总和 NaOH CuSO4
总和 Cu(OH)2 Na2SO4
参加化学反应的 各物质的总质量
柯南 为什么镁条燃烧出现三种实验 破案 结果?请你帮助柯南解开困惑。
镁条燃烧实验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镁 + 氧气 点燃 Mg O2
镁条在带有口罩 的锥形瓶中燃烧
氧化镁 MgO
镁条在带有气球的 锥形瓶中燃烧
生成物以白烟 的形式逸散
口罩阻止白烟 逸散,同时能 进行气体交换
密闭体系
推本溯源 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的物质的质
为___6_g____。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
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的科学品质,体会探究 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史料链接1
罗蒙诺索夫
1756年俄国著名的科学家罗蒙 诺索夫改变了波义耳的测量方 式,他在实验前后都不打开瓶 塞,瓶子和金属一起称量,结 果发现,当没有外界空气进入 瓶中时,金属的质量保持不变。 这是质量守恒定律的雏形。
拉瓦锡
1774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密 闭容器中用精密的定量实验研究 氧化汞的分解和合成时,却发现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相等。
重走科学家的探究之路
快乐动 手做
提出 问题
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反应前物质的质 量与反应后物质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 关系?
猜想 假设
减少
增大 相等
实验 探究
1.红磷燃烧 2.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3.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
红磷燃烧实验
实验步骤: 1.将带橡胶塞的锥形瓶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质量; 2.将橡胶塞上的玻璃管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状态, 迅速用橡胶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将红磷引燃; 3.冷却后,称量质量,观察托盘天平是否平衡。
玻璃管 细沙
注意观察:
1.锥形瓶内红磷燃烧的现象; 2.气球的变化情况; 3.化学反应前后托盘天平是否 仍然平衡。
4.“总和”意味着把各种状态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 算在内。如气体或沉淀也应考虑在内。
实验再探究
不平衡
有没有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 总和不相等呢?
盐酸与碳酸钠的反应
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1.产生大量气泡,白色固体
逐渐消失 2.托盘天平不平衡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结果?
碳酸钠 + 盐酸
氯化钠 + 水 + 二氧化碳
分子的数目 可能改变 元素的化合价
在化学反应中有“六不变” 、“两改变” 、“两个可能变”
在化学变化中,下列几项:①原子数目不变;②原子种类
不变;③分子种类不变;④元素种类不变;⑤物质种类不
C 变;⑥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④⑥
D.①②③⑤⑥
评分标准: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限时2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