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考生答疑常见问题汇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问答题
绪论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2、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什么?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是什么?4、试述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与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关系。
5、试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6、说明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7、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8、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第一章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和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它们的基本形态。
3、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4、运动和静止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5、实践的含义及其基本特点和基本形式。
6、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7、简述联系的含义及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8、简述联系的复杂多样性。
9、新事物为什么必然战胜旧事物?10、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12、试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13、试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怎样正确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
14、度的含义及掌握事物的度的意义。
15、试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16、辩证唯物主义否定观的内容及坚持辩证否定观的意义。
17、试述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18、简述意识的本质。
19、简述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能动性的主要表现)20、规律的含义和特点。
21、社会规律的客观性22、试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第二章1、简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2、为什么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认识主体的含义及其性质和特点。
4、认识客体的含义、构成及其性质5、简述认识的本质及其理论意义。
6、简述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
7、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点和根本区别。
8、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各自的特点。
9、说明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需要具备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问答大题
绪论1、马克思主义体系的组成部分答: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2、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答: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阶级)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实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理论渊源(一)、1、资本主义时代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条件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日趋激化强烈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前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主义。
4、马克思恩格斯参加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并进行了理论创造。
(二)、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4.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及其启示P165.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及其意义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哲学的基本问题{如何理解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一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P30}答: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既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考研政治常见问题答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考研政治常见问题答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问题一:“思维与存在”等同于“物质与意识/精神”吗?思维与存在何者在第一性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
在考研政治中,通常把“思维”等同于“意识”或“精神”,把“存在”等同于“物质”,常常忽略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差别。
因此在考生在复习中,可以把“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等同于“物质与意识或精神何者为第一性”。
但实际上,这几个概念有着严格的区别。
考生做到心中有数即可。
问题二:物质是东西,还是不是东西?在马克思主义认为,即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不是东西,是所有东西的共性。
而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都是把物质归于某一或某些具体物质,如金木水火土、原子、分子等等,而不是指东西的共性。
因此,对物质概念理解的不同,也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差别之一。
问题三:世界统一于存在吗?存在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混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是折中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凡是存在都是应是物质的存在。
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说世界统一于存在是错误的。
问题四: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克拉底鲁说:“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这两种观点哪一个是正确的?为什么?这种观点考查的是唯物主义运动观的相关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物质的存在应该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赫拉克利特的观点中“同一条河流”反映了物质的相对静止;“不能两次踏入”反映了物质的决定运动,因此它体现了物质存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是正确的辨证的观点。
而赫拉克利特的学生克拉底鲁的观点中,“人一次也不能踏入”是否认了物质存在的相对静止,只强调其绝对运动,这属于相对主义、诡辩论,因此是错误的。
问题五:意识是人脑所分泌的一种特殊物质吗?这种观点否认了意识的主观性从而把意识与客观物质相混同,它属于庸俗唯物主义的范畴,因此是错误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的主体性首先表现在意识的主体能力具有差异,但都具有客观的根源;其次表现为意识主观特征的不同,既有正确的反映,也有虚幻歪曲的错误的反映,但都是对客观物质的反映,都有客观原型、社会原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热点难点问题与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热点难点问题及答案经远离了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恰恰是非 1 的、1.问: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教条的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失败。
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面答: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问题可以从内容和历史使命两个方对着西方社会的和平演变政策的大举压境,不仅没有坚持马克思面来回答。
首先,从内容上说,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体现在马克主义,反而在“新思维”的指导下,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思主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相互联系,从不同的理论角度和侧面论位和指导作用,这才是前苏联社会主义解体的真正原因。
证和解决共同理论主题——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与趋势。
具体的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基础:其 3.问: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吗?还有没有别的标中辩证唯物主义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然观;历史唯物主义准?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在自然观基础上对人类社会和人类历史的理答: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说,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论观点。
两者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世一标准,不存在其它的标准。
当然,这并不排斥人类理性和逻辑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证明在检验认识真理性过程中的作用。
可是,逻辑证明尽管重要,内容,马克思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但它毕竟是一种理性思维活动。
逻辑证明的前提、规则、结论,观点和方法,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仍然要通过实践检验去确定其真理性与科学性。
逻辑证明是实践的基本矛盾,论证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它既是马克思主义检验的必要补充,却不能代替实践检验,也不能脱离实践单独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具体运用,又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行。
具体的实践有局限性,实践检验认识只能是一个过程,无限理论验证。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目标指向,马发展的实践最终一定能鉴别认识的真理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常见问题解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常见问题解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探讨社会主义理论、实践和发展的重要学科,其内容涵盖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基本原则和方法论体系。
在复习过程中,同学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问题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有哪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辩证法、剩余价值理论、阶级斗争理论、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理论、共产主义理论等。
这些基本原理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实践提供了科学的基础。
问题二:马克思主义与其他人文社科理论有何区别?马克思主义与其他人文社科理论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其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强调的是以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理论为指导,分析社会历史演变的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
相比之下,其他理论常常没有对社会历史演变和阶级斗争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因此在方法论和理论基础上存在较大的差距。
问题三: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包括:物质决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阶级斗争决定社会发展、生产力的社会化与所有制的社会化相矛盾、社会主义为过渡阶段等。
这些核心观点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框架,对于我们理解社会历史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问题四: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在当代有何意义?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在当代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种科学的社会分析框架,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解决社会问题;二是马克思主义为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推动社会变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三是马克思主义在国际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问题五: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与实践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与实践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马克思主义把实践看作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础,强调实践对于理论的指导和检验。
实践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得出科学理论的源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得到验证的关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5道问答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主要内容?答:基本内容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质,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及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根据前者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根据后者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简述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答: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哲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
其内容包括:(1)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3)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具体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而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又以它们的客观实在性为基础。
3.简述唯心主义及其存在形态?答:唯心主义在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问题时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于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4.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答:(1)感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
理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是: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5.简述矛盾的同一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答:(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他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2)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
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问答题汇总
1、为什么说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答:资本主义作为一个社会形态,走向灭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现存的资本主义国家将来不论发达到何种程度,当其实现根本制度变革的时候,也只能是首先进入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而不可能直接到达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因为资本主义所能容纳的生产力毕竟是有限的。
而“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出来的”社会,“在各个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要消除这些旧社会的痕迹,实现新社会在自身基础上的发展,也需要经过一个很长的时期即社会主义社会。
2、简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答: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政权,建立起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广阔前景。
但是由于受到生产力发展状况、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受到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等,这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然有艰巨性和长期性。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经济基础和上层发展状况的制约;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3、如何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答: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两个绝不会: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理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
“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方面的;而后者讲的是这种必然性时间的时间和条件,它告诫我们,“两个必然性”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而在这个条件具备之前绝不会成为现实。
4、如何理解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答: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自考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概论问答
1.(简答)实践的作用?答:第一,人的实践活动与自然界的二重化。
(多选)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使自然界二生化,即分化为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
(单选)第二,社会历史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单选)第三,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32.(简答)三、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答:(单选)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生产、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单选)第一,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单选)第二,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第三,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9.(简答)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经历一个限难曲折的过程。
答:这是因为:新事物的成长壮大需要经历一个由弱小到强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曲折发展过程;旧事物在一定时期内不有相当大的力量,总是对新事物加以压制和扼杀;社会历史领域内的新事物,被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和理解,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也需要经过一个或长或短的历史过程。
但是,不管经历怎样的限难和曲折,新事物必然会战胜并取代旧事物。
(三)两种对立的发展观10.(论述)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是关于世界如何存在的两种根本不同的观点。
它们之间的对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第二,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
第三,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
(单选)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单选)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单选)质量互变规律提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单选)否定之否定规律提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范畴则提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11.(简答)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①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答:因为:①,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热点难点问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热点难点问题及答案1.问: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答: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问题可以从内容和历史使命两个方面来回答。
首先,从内容上说,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相互联系,从不同的理论角度和侧面论证和解决共同理论主题——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与趋势。
具体的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基础:其中辩证唯物主义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然观;历史唯物主义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在自然观基础上对人类社会和人类历史的理论观点。
两者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马克思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论证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它既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具体运用,又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验证。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目标指向,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论证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预测和描绘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图景,也使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了科学。
综上所述,从理论内容上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不同的理论层面论证和展示了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的理论命题,三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
其次,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使命——解放无产阶级及全人类来说,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解决的是人类如何从自然对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解决的是人类如何从社会对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在马克思当时所处的历史时代下,如何解放无产阶级;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获得自由和解放的前景与方面的描绘。
三者从时间、空间、条件不同的维度指向了一个共同的历史使命——解放无产阶级和全人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常见问题集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观点辨析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是不科学的。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我们解决了解决问题的具体答案3.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的产物,现在是21世纪了时代变了,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二简要回答1.马克思主义是如何产生发展的?2.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创造性?3.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4.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三问题论述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2.论述马克产生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背景3.大学生应该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观点辨析1.正确意识的根源是客观事物,错误意识则是人的头脑主观自生的2.世界统一于存在3.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4.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5.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他们都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6.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7.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二简要回答1.哲学基本问题及内容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4.实践的基本特征5.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6.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7.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三问题论述1.如何理解人类社会的性质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3.如何理解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4.社会实践的本质5.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6.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普遍性原理与特殊性原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7.试述辩证否定观及其意义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一观点辨析1.在认识问题上,旧唯物主义与辨证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客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2.“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会导致唯心主义”是对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一种片面认识3.人们活动的目的能否实现,取决于人的动机是否善良,意志是否坚强4.主体和客体就是主观和客观5.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正确,就是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6.坚持真理,就是坚持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选择二简要回答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以往认识论有什么不同2.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3.如何理解真理的客观性4.如何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辨证统一的5.如何理解真理与价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6.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三问题论述1、运用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的原理,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关系2、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运动基本规律的原理,说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律再认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马原问答解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常见问题及解答
马原问答解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常见问题及解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重要的理论课程,旨在深入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和基本原理。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疑问和困惑。
本文将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常见问题进行解答,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门课程。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课程,旨在系统介绍和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思想。
它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入门课程。
二、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同时,它是我们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我们正确看待世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有哪些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唯物论、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等基本原理。
2. 政治经济学:包括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经济制度与社会发展的原理。
3. 科学社会主义:包括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原则。
四、什么是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的基础地位。
它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唯物史观指导我们正确看待历史和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的本质和产生原因。
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它既是一门独立的理论学科,又渗透到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中。
例如,在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中都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和应用。
六、如何正确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正确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实践。
首先,要深入学习和研究相关原著和经典著作,理解其核心思想和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答题(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答题(完整版)思主义不是僵化的、死板的理论,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理论,需要不断地适应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需要。
9、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基础?答:(1)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基础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
(2)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基础是工人阶级的斗争实践。
(3)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基础是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是不断适应时代变化和人民需要的过程。
10、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答:(1)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2)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武器,是人民群众争取自由、平等、民主和幸福的强大力量。
(3)马克思主义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是人类社会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矛盾观点和单一观点的对立;第三,发展观点和静止观点的对立。
(2)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唯物辩证法强调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发展,而形而上学则强调事物的单一性和静止性。
3)在研究、工作和生活中。
我们要坚持唯物辩证法,注重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发展。
避免孤立观点和单一观点的误区,同时也要克服形而上学的影响,不断深化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现出更加高级的形态。
掌握这一规律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有着重要意义。
例如,在经济建设中,我们需要对旧有经济模式进行否定,但同时也需要在新经济模式中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文化建设中,我们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否定,但同时也需要在吸收外国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从而推动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总之,掌握辩证的否定观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中的例子来说明意识的主观性和客观性。
例如,一个人对于同一个物品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感受,这是因为他们的主观意识不同。
但是,这个物品本身的属性和存在方式是客观的,不会因为个人意识的不同而改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问答、论述真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问答、论述真题及答案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理论?(2019年10月自考,简答题)答:马克思主义既是时代的产物、实践经验的总结、科学成果的升华,就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变化、实践的扩展、科学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其自身。
(1)马克思主义不是脱离实际的抽象的思辨体系,它永远面对现实世界,面对实际生活,关注和研究时代提出的最迫切的问题,总结新是实践经验,提出新的理论观点。
(2)马克思主义能正确地对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对它们进行批判地研究,剔除其中错误的观点,吸收其积极合理的内容。
(3)马克思主义不是固步自封的体系,它具有自我批评意识,它能根据时代的变化、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发现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和不完善的地方,把自身提高到与时代和实践的需要更加适应的水平。
2.简要说明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及其实现的条件(2019年10月自考,简答题)(1)人们在实践中最先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同认识对象发生直接的接触,产生感性认识。
由于实践的继续,感性认识积累多了,就会由量变发展到质变,出现认识的飞跃,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感性材料必须十分丰富而不是零碎不全,必须合于实际而不是错觉。
第二,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借助于思维才能实现。
3.简述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基本矛盾。
(2019年10月自考,简答题)(1)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劳动和私人劳动的矛盾(2)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中,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工这两个条件的存在,客观上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必然性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双重属性(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所以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因为这一矛盾决定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的命运4.简述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
(2019年10月自考,简答题)(1)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规则是发达国家主导制定、进程是发达国家主导的,发展中国家收益少,甚至有被边缘化的风险。
马原简答题整理(含答案)
第一章1.什么是物质?答: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存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2.哲学的基本问题。
答: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的基本立场和观点。
答: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4.为什么说社会本质上是实践的?答:劳动创造了人;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存在的基本方式;实践贯穿了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劳动实践是人类发展的动力源泉。
5.什么是运动?答: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TIP: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形而上学;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唯心主义。
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6.联系的定义及其特点。
答: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7.两种发展观的对立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2)发展观点和静止观点的对立。
(3)全面观点和片面观点的对立。
(4)承认矛盾观点和否认矛盾观点的对立。
这是最根本的对立,是二者对立的焦点,也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8.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及其内容。
答:(1)对立统一规律: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包含矛盾的两个方面,矛盾的双方即对立又统一。
事物的运动发展在于自身的矛盾运动,矛盾的斗争性和统一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一般和个别)统一与客观事实。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它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之中,是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2)量变和质变规律: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产生新质,然后,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答题(完整版)
思考题解答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答:(1)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的时代的产物。
(2)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
(3)马克思主义是适应工人阶级斗争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产生的。
2、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答:(1)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
(2)古希腊罗马哲学、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18法国唯物主义和法国复辟时代的历史学家的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来源。
3)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密切相关。
3、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答:(1)马克思主义既然是时代的产物,它就必然随着时代的改变、实践的扩展、科学的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其自身(2)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着。
(3)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条件下继承、捍卫、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到一个新阶段,即列宁主义阶段。
(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
4、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答:(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3)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立者的理论,还包括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继承人的理论。
(4)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形成一个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
5、如何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答:(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的表现。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表现。
(4)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和科学性以实践为基础,统一于实践。
6、如何说明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答: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7、如何正确认识树立科学的人生理想的意义?答:(1)理想是人生航程的灯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热点难点问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热点难点问题及答案1.问: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答: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问题可以从内容和历史使命两个方面来回答。
首先,从内容上说,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相互联系,从不同的理论角度和侧面论证和解决共同理论主题——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与趋势。
具体的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基础:其中辩证唯物主义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然观;历史唯物主义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在自然观基础上对人类社会和人类历史的理论观点。
两者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马克思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论证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它既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具体运用,又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验证。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目标指向,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论证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预测和描绘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图景,也使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了科学。
综上所述,从理论内容上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不同的理论层面论证和展示了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的理论命题,三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
其次,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使命——解放无产阶级及全人类来说,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解决的是人类如何从自然对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解决的是人类如何从社会对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在马克思当时所处的历史时代下,如何解放无产阶级;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获得自由和解放的前景与方面的描绘。
三者从时间、空间、条件不同的维度指向了一个共同的历史使命——解放无产阶级和全人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问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问答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答: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轮、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历史条件?答: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3、什么是世界观?什么是方法论?答: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民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4、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二者如何划分?答: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一时的产物。
划分的方法是:物质和意识谁为第一性,谁为第二性。
5、什么是可知论?什么是不可知论?二者如何划分?答: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
划分的方法是:世界可不可以被认识7、什么是辩证法?什么是形而上学?答:辩证法是指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失误的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是指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8、什么是物质?其本质属性是什么?答: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本质属性是:客观实在性。
9、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第一,人类社会以来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给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问答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问答题绪论1.如何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 P162. 如何全面理解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P20最后一段至21页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P58—P602、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P56(重要)3、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P61最后一段至P624、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P855.什么是内外因辩证关系? P60(重要)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和及其规律1、如何理解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P942、为什么说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重大?P1093、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P115运用这一原理,说明为什么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P1175.如何正确认识真理和价值的关系?P120(重要)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为什么说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P154最后一段2.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功能?P1683.如何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观点?P169(重要)4.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原理,说明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 P1405.如何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P173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是什么?2.为什么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1973.为什么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1994.资本的本质是?划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是?2005.资本主义积累的实质、后果、作用和历史趋势是?(重要)206--208第五章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1.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哪些?2282.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什么影响?(重要)2303.商业利润的形成和来源是这样的?4.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是什么?(重要)5、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是什么?第六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1.垄断是怎样形成的?垄断组织有那些形式?2672.什么是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2733.什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什么在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大的发展?2754.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全球化趋势?其具体表现是怎样的?2915.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有那些新变化?(重要)293第七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1、列宁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对社会主义本质有怎样的再认识?3112、空想社会主义经历了哪三个发展阶段?它们的异同之点何在?304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有那些论述?321第八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为什么国家在共产主义社会将自行消亡?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是()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B.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D.一元论与二元论2.从研究对象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A.关于客观世界发展规律的科学B.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C.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D.关于人和人生问题的科学3.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它具有()A.社会性B.民族性C.实践性D.时代性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客观实在性B.运动变化性C.可知性D.广延性5.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C.原因和结果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生答疑常见问题汇总
问题一:“思维与存在”等同于“物质与意识/精神”吗?
思维与存在何者在第一性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
在考研政治中,通常把“思维”等同于“意识”或“精神”,把“存在”等同于“物质”,常常忽略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差别。
因此在考生在复习中,可以把“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等同于“物质与意识或精神何者为第一性”。
但实际上,这几个概念有着严格的区别。
考生做到心中有数即可。
问题二:物质是东西,还是不是东西?
在马克思主义认为,即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不是东西,是所有东西的共性。
而古代
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都是把物质归于某一或某些具体物质,如金木水火土、原子、分子等等,而不是指东西的共性。
因此,对物质概念理解的不同,也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差别之一。
问题三:世界统一于存在吗?
存在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混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是折中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
学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凡是存在都是应是物质的存在。
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说世界统一于存在是错误的。
问题四: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克拉底鲁说:“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这两种观点哪一个是正确的?为什么?
这种观点考查的是唯物主义运动观的相关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物质的存在
应该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赫拉克利特的观点中“同一条河流”反映了物质的相对静止:“不能两次踏入”反映了物质的决定运动,因此它体现了物质存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是正确的辨证的观点。
而赫拉克利特的学生克拉底鲁的观点中,“人一次也不能踏入”是否认了物质存在的相对静止,只强调其绝对运动,这属于相对主义、诡辩论,因此是错误的。
问题五:意识是人脑所分泌的一种特殊物质吗?
这种观点否认了意识的主观性从而把意识与客观物质相混同,它属于庸俗唯物主义的范畴,因此是错误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的主体性首先表现在意识的主体能力具有差异,但都具有客观的根源;其次表现为意识主观特征的不同,既有正确的反映,也有虚幻歪曲的错误的反映,但都是对客观物质的反映,都有客观原型、社会原型。
问题六:辩证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分别如何对待意识的能动作用的?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坚持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承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其次,机
械唯物主义只承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而完全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最后,唯心主义是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完全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问题七:为什么在辩证整体观中,1+1>2呢?
辩证整体观认为,整体由部分构成,但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总和;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属性;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
正如在一个集体当中,集体中的个人合作完成一项任务,在这个合作的过程中,既有分工也有凝聚力,也就是说,这个时候整体/集体具有了部分/每个人所不具有的属性。
这样的工作效率要比只有分工而没有合作的集体的工作效率要大。
因此1+1>2.
问题八:矛盾就是差异吗?
矛盾,即对立统一。
差异仅仅是矛盾的一方面,忽视了矛盾的统一的一面。
因此,矛盾不是差异。
问题九: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吗?
真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的正确放映,标志主观与客观相一致的哲学范畴。
真理的定义告诉我们,凡是人的认识实现了主客观的相一致就拥有了真理,不依人的社会地位、权势而定。
因此,真理面前是人人平等的。
问题十:既然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为什么我们还要从书本上获取知识而不去亲身去实践呢?
这实际上考查的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问题。
首先,直接经验是亲身实践所获得的知识,间接经验是通过书本所获取的知识,但书本上的只是最终也是写书人亲身实践的产物。
因此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最终都是来自于实践。
也就是说,一切只是归根结底最终都来自于直接经验。
其次,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亲身实践,所以间接经验是十分重要的,但间接经验还要进一步到实践中检验、发展。
最后,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是源和流的关系,直接经验是间接经验的源,间接经验是直接经验的流。
因此,我们既要坚持认识来源于实践,但同时也不应该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重要性。
问题十一:商品生产价格形成后,是否违背价值规律?
商品生产价格形成后,并不违背价值规律。
这是因为,首先,商品的生产价格是以商品的价值为基础的;其次,就全社会而言,商品的生产价格总额与商品的价值总额是一致的;最后,它改变的只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即价格围绕商品的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商品生产价格形成之前,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