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教案
塞下曲 教案教学设计
塞下曲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塞下曲》。
(2)理解《塞下曲》中的生词和短语。
(3)分析《塞下曲》的韵律和节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通过分析、解读《塞下曲》,提高学生的文学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塞下曲》中的壮丽景色和豪情壮志。
(2)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之心,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介绍《塞下曲》的作者、时代背景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2. 诗歌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塞下曲》,进行背诵练习。
3. 生词和短语解析:解释《塞下曲》中的生词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4. 韵律和节奏分析:分析《塞下曲》的韵律和节奏,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音乐美。
三、教学步骤1. 诗歌背景介绍:介绍《塞下曲》的作者李白及其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诗歌朗读与背诵:引导学生朗读《塞下曲》,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传达。
进行背诵练习,鼓励学生熟练掌握。
3. 生词和短语解析:解释诗中的生词和短语,如“塞下曲”、“单于”、“龙城”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4. 韵律和节奏分析:分析《塞下曲》的韵律和节奏,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音乐美,感受其豪情壮志。
四、教学评价1. 朗读与背诵:检查学生对《塞下曲》的朗读和背诵情况,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地传达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2. 生词和短语理解:通过提问或小测试,检查学生对《塞下曲》中生词和短语的理解程度。
3. 韵律和节奏分析: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塞下曲》的韵律和节奏,评估他们对诗歌音乐美的理解。
五、教学资源1. 课文:《塞下曲》2. 相关注释和解释3. 朗读和音乐素材(可选)教学设计注意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朗读和讨论,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解析生词和短语,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验诗歌的音乐美。
古诗塞下曲唐卢纶教案
古诗塞下曲唐卢纶教案【篇一:古诗文】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夜黑雁飞高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夜黑雁飞高教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夜黑雁飞高教案第【1】篇〗《塞下曲》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塞下曲》这首古诗形象鲜明突出,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味道醇厚。
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应该让学生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并且把握人物形象。
所以,教学中应该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体现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注意让学生在诵读、理解的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教学目标: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
2、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
3、把握将军的形象。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
教学准备:小黑板、录音带。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今天我想给大家引荐一位古代的大将军,他是西汉著名的军事家,曾做过都尉、郡太守,镇守边郡时匈奴都不敢侵犯,被称为“飞将军”,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广。
据记载,在李广巡视打猎时就发生过富于戏剧性的故事,流传到唐代,被一位名叫卢纶的诗人即兴改编,创作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取名为《塞下曲》。
(教师随机板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古诗的学习。
二、初读古诗,识字正音1、板书课题、作者,理解题目。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把古诗读几遍,读通顺,注意古诗的停顿。
3、检查学生的读诗情况,指名读。
作出评价。
三、理解诗句,体会诗境1、想具体了解这首诗写了飞将军李广的什么故事吗?不过在学习之前,老师想让大家回忆一下,要想学好古诗,必须有好的学习方法,回忆一下,都有哪些方法?2、学生小组互助,理解诗句。
3、交流。
A、说说“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两句诗的意思。
抓住“引”字总结联系上下文解释的新方法。
从“惊”字体会,感受气氛的紧张。
教师指导朗读。
B、说说“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两句诗的意思。
抓住“没”,并且利用情景表演体会将军力气大,勇武。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夜黑雁飞高教案3篇2024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夜黑雁飞高教案3篇20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4〖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夜黑雁飞高教案第【1】篇〗塞下曲【教学目标】1.读准多音字“单”;会写“雁”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塞下曲》,背诵古诗。
3.读懂《塞下曲》,读出画面,读懂诗意。
了解诗中所描写的将士雪夜追敌的情景,感受诗人对将士不畏艰辛、英勇无畏的气概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句表现的精神品格。
2.积累古诗。
【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1.复习导入。
(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一首流传千古的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谁来背一背?(师指名背诵)(2)你觉得这首送别诗与你熟悉的其他送别诗表达的情感一样吗?(生交流)(3)师引导:在学习《芙蓉楼送辛渐》时,我们了解到王昌龄是边塞诗人。
其实,唐诗按照内容进行分类,有:送别诗、田园诗、思乡诗、边塞诗等。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边塞诗。
(板书:边塞诗)(4)初步了解边塞诗。
①课件出示资料。
②师:快速浏览资料,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生自由交流)2.板题读题。
(1)课件出示诗题。
(2)师指名读诗题。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是学生需要养成的学习习惯。
由复习旧知识来引入新课,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瞻前顾后”,进行牵引联想。
板块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1.初读古诗。
(1)课件出示古诗。
(2)生自由朗读,读通、读顺古诗,读的时候注意字的读音,反复多读几遍,读正确,读熟。
(3)师检查生读书情况,适时引导读;小组竞读,读通、读顺每句诗;同桌互读,互相指正;师指名读出诗的节奏。
2.学习要求会认、会写的字。
(1)课件出示要求认识的字。
①师指名读词语,强调:“单”是多音字,单于的“单”读“chán”。
②师指名读文中“单于”的注释,全班齐读词语。
(2)指导书写。
师重点指导“雁”字的书写。
①生小声认读,师引导:从字形的角度观察,要记住这个字,难吗?你有什么好方法?②生交流。
《塞下曲》经典教案
《塞下曲》经典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理解:•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塞下曲》并背诵全文。
•掌握诗歌中的生字词,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情感表达和艺术风格。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诗歌的内涵和意境。
•培养学生运用文学手法分析诗歌的能力。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中的情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边塞诗的兴趣,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引导学生体会边塞将士的豪情壮志和忠诚报国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通过学习《塞下曲》,引导学生珍惜和平生活,关注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诗歌的艺术风格和文学手法。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意象,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
•运用文学手法分析诗歌,理解其深层含义。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塞下曲》的课文、教学课件和相关背景资料。
•收集与诗歌主题相关的图片、音频等教学资源,以便更好地呈现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设计课堂活动和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诗歌。
2.学生准备:•预习诗歌内容,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和作者生平。
•收集与诗歌主题相关的资料,为课堂讨论做准备。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激发兴趣:播放一段关于古代边塞的音频或视频,营造边塞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导入诗歌:介绍《塞下曲》的背景和作者卢纶,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
(二)初读感知1.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初步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整体感知:引导学生概括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初步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三)深入探究1.意象分析: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比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例如,可以讨论“月黑雁飞高”一句中月黑和雁飞的象征意义,以及“单于夜遁逃”一句中单于逃跑的紧张和刺激。
2.情感体会: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歌中表达的边塞将士的豪情壮志和忠诚报国的精神。
四年级语文下册《塞下曲》教案、教学设计
4.学生在小组讨论、课堂练习中的表现及收获。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家庭作业一:根据课堂学习,运用想象力和联想力,为《塞下曲》创作一幅插画,要求画面与诗歌内容相符,体现出边塞的氛围和将士的英勇形象。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目标: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查阅资料、讨论、朗读等方式,深入理解《塞下曲》的内容和情感。注重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方法目标:采用情境教学法、朗读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艺术特色:分析《塞下曲》的艺术特色,如韵律、节奏、意象等,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诗句中哪些词语体现了边塞将士的英勇精神?
2.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如何体现边塞的氛围?
3.你从诗歌中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
2.重难点二:古诗朗读节奏和韵律的掌握。学生在朗读古诗时,可能会出现节奏混乱、韵律不协调的现象。
设想:运用示范朗读、分组练习、互相评价等方法,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节奏和韵律。同时,鼓励学生多读多练,提高朗读水平。
(二)教学设想
1.设想一:导入新课。通过讲述边塞将士保家卫国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5.设想五:巩固拓展。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创作一首以边塞为主题的诗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语文素养。
塞下曲幼儿园大班古诗教案
塞下曲幼儿园大班古诗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朗读《塞下曲》古诗,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懂得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感受来表达。
2.培养幼儿的语感和语调,提升其音乐素养和表达能力。
3.能够理解诗歌中的词语和句式,为今后的阅读和写作打下基础。
4.提高幼儿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激发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教学内容
1.诗歌朗读
2.诗歌分析
3.诗歌创意表现
教学过程
诗歌朗读
1.教师把《塞下曲》古诗分段诵读,同时向幼儿讲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式,帮助幼儿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2.学生跟读,教师引导幼儿注意语音语调,提高他们的朗读效果。
诗歌分析
1.教师指导幼儿思考《塞下曲》古诗中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幼儿描述诗歌中描绘的景象和表达的情感。
2.提出一些问题,如“诗歌中有哪些动词、名词、形容词?”、“你认为
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情感?”等,帮助幼儿深入理解和分析诗歌。
诗歌创意表现
1.教师鼓励幼儿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2.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关键词,帮助幼儿展开创意表达活动。
3.教师在班内挑选最具创意的作品展示,并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表现。
教学评估
1.每节课结束时,教师可以对幼儿的朗读效果进行评估,给予相应的鼓励和指导。
2.教师可以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思考、听取和答题情况,评估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考虑到幼儿年龄较小,教师不宜严格评估幼儿的创意表现,更应该在表扬幼儿的同时,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自信心。
《古诗三首塞下曲》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首《塞下曲》中的诗句,探讨其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对古诗韵律的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朗读练习。通过集体朗读,感受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美。
-能正确朗读古诗,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画面,感受诗人的情感表达。
2.增强文化自信:通过学习古诗中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文化自信。
-能理解诗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感,联系现实生活,体会诗人的家国情怀。
3.发展思维品质:通过对比分析三首塞下曲,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如通过图片、音乐等辅助手段,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更直观地感受诗中的画面。
-诗人情感的分析: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古诗中复杂的情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历史背景和诗人的生活经历,分析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情感变化。
-生词的运用:学生在学习生词后,如何将其应用到实际的语境中是一个难点。
-教师可以通过造句、编写小故事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生词的用法。
-能分析并比较诗人在不同场景下的情感表达,提出自己的见解。
4.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生词和诗句,加强学生的词汇积累,提高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能掌握课文中生词的含义,运用到日常交流和写作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诗句的朗读与理解:《塞下曲》的韵律美和意境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朗读节奏,理解诗句的深层含义。
塞下曲教案幼儿园
塞下曲教案幼儿园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了解塞下曲的起源和历史。
2.学习唱《塞下曲》并能够正确发音。
3.通过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1.塞下曲简要介绍:老师向幼儿介绍塞下曲的起源和历史,用简单的语言让幼儿们了解塞下曲的出现背景、诗句的含义等。
2.了解乐器:介绍琵琶和箫的外形特征及演奏方法,激发幼儿们对乐器的兴趣。
3.唱《塞下曲》:由老师带领幼儿学习《塞下曲》的歌曲和歌词,同时教导幼儿们唱歌时需要注意的音调、节奏等。
4.合作演出:分工合作,幼儿自选乐器伴奏唱《塞下曲》。
教学步骤第一步:介绍塞下曲1.教师向幼儿介绍关于塞下曲的起源、文化背景和历史。
第二步:认识乐器1.介绍琵琶和箫的外形特点及其演奏方法。
2.老师演奏琵琶或者箫,幼儿体验不同乐器的声音。
第三步:学习唱《塞下曲》1.老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塞下曲》的歌词和歌曲。
2.引导幼儿注意歌曲的音调和节奏。
老师可以在幼儿唱完歌曲后进行指导和纠正。
第四步:分组学习乐器演奏1.将幼儿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乐器演奏伴奏。
2.老师检查每个小组伴奏的乐器是否正确,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第五步:合唱《塞下曲》1.每个小组在自己选的乐器伴奏下与其他小组合作唱唱《塞下曲》。
2.通过重复练习和不断探究,提高幼儿的歌唱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效果及评估1.幼儿能够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了解塞下曲的起源和历史。
2.幼儿学会唱《塞下曲》并能够用正确的音调发音。
3.幼儿能够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能够与小组成员合作,共同完成演出。
4.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估,评价幼儿的表现,及时纠正不足以及鼓励幼儿的优点。
幼儿园国学塞下曲教案
幼儿园国学塞下曲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塞下曲》这首古诗词,让幼儿感受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的民族自信心。
2.培养幼儿的中文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能够感受和欣赏诗歌的美。
3.学习适量的古文,让幼儿初步接触到古典文化,有利于以后的成长和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正确理解和欣赏《塞下曲》这首古诗词,学习这首古诗的表达方式。
2.教学难点:让幼儿正确理解《塞下曲》中的名词、动词和意义,建立一份古典语言词汇库。
三、教学准备1.《塞下曲》古诗原文2.课件和PPT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古诗《塞下曲》,让幼儿能够对这首古诗有所了解。
2. 学习原文老师现场朗读《塞下曲》这首古诗,让学生感受古诗的词汇、节奏,逐行出声朗读古诗。
教师解释古诗的意思,并询问学生是否理解。
将古诗的重点标注在黑板上,让学生可以清晰地理解古诗。
3. 理解诗歌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认真品读每句话和每个字,让学生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和意义。
同时,让学生听取古诗朗诵,并用自己的方式描述和品味。
4. 演讲教师让学生自由借鉴《塞下曲》,让学生练习朗诵诗歌,并在课堂上展示。
5. 讨论带领学生进行讨论,让全部学生分成两个小组。
一个小组讨论古诗的思想和主题,另一个小组讨论古诗的描述方式和用字,将讨论结果写在黑板上。
6. 回顾对每个学生的表现进行回顾,总结并强调课程的重点。
五、教学评价老师采用比例论述和开放性提问法对每个学生的表现进行考评,并用标准化报告形式记录下来。
六、课后作业1.复习诗歌。
2.尝试朗读古诗,并记录下自己的朗诵录音,以备分享。
七、教材推荐《幼儿园国学教材》第二册。
塞下曲(王昌龄)教案
塞下曲(王昌龄)教案教案:塞下曲(王昌龄)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塞下曲》,使学生了解古代文学的艺术特点,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点1. 熟悉《塞下曲》的内容及背景。
2. 掌握《塞下曲》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3. 分析诗人表达爱国情怀的方式。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诗人王昌龄通过诗歌表达爱国情怀的深意。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
四、教学过程【导入】1. 利用相关图片和音乐,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古代文学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讲授】2. 介绍《塞下曲》的作者王昌龄和诗歌的写作背景。
解释这首诗歌是王昌龄对河北边塞戍卒的赞颂和慰问之意。
3. 分析《塞下曲》的艺术特点:a. 运用对比手法,表现塞上峻岭和中原繁华的鲜明对比。
b. 利用自然景观描写,强调边塞戍卒的艰辛。
c. 通过描写壮士与儿女别离的情节,展示塞上戍卒的家国情怀。
4. 分析诗中的五律,引导学生理解五言绝句的韵律规律。
【讨论】5. 分组讨论:a. 学生按照诗歌的内容分析,试图表达诗人的意图和感情。
b. 讨论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修辞手法,深入思考诗人想要传递的信息。
【拓展】6. 邀请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感想和对《塞下曲》的理解。
鼓励他们运用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激发创造力和思考力。
【总结】7. 总结《塞下曲》的主题和意义。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对士兵的赞誉。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评价他们对《塞下曲》的理解程度。
2. 督促学生完成相关作业,如写读后感、写一篇《塞下曲》的翻译等。
六、课后作业1. 完成相关作业,如写读后感、写一篇《塞下曲》的翻译等。
2. 阅读其他古代文学作品,如《赋得古原草送别》等,写一篇相关作品的鉴赏文章。
教案结束。
塞下曲教案幼儿园小班
塞下曲教案幼儿园小班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乐器——古筝,并了解古筝所演奏的“塞外江南”这首名曲,在欣赏中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内容1.学习古筝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方法2.听取古筝演奏,认识“塞外江南”这首名曲3.学唱《塞下曲》歌曲三、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讲解老师向幼儿介绍古筝这种传统的中国乐器,让幼儿能够认知古筝这种乐器,并了解其演奏技巧。
Step 2 听取古筝演奏、欣赏老师播放“塞外江南”古筝演奏视频,让幼儿欣赏这首名曲,带领幼儿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Step 3 导入歌曲《塞下曲》老师介绍歌曲《塞下曲》,唱几遍让幼儿熟悉曲子。
同时以“筝”为主題词,做一些和“筝”相關的幼儿游戏,激发幼儿的兴趣。
Step 4 学习唱歌,并进行表演老师向幼儿教授《塞下曲》的歌词和唱法,带领幼儿学唱歌曲。
课堂结束时,让幼儿进行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四、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欣赏古筝音乐,带领幼儿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2.游戏法:以“筝”为主題词,做一些和“筝”相關的幼儿游戏,激发幼儿的兴趣。
3.翻译法:老师在讲解歌曲《塞下曲》的时候,通过中英文对照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歌曲。
五、教学效果评估1.老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反应情况和表现方式,来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
2.可以引导幼儿进行绘画、故事创作等方式的评估,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成果。
六、教学思考1.对于一些不熟悉古筝的幼儿,可以使用实物、图片等辅助材料,帮助他们理解古筝的演奏结构和演奏技巧。
2.在学唱歌曲时,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可以因材施教,采用渐进式教学法,让幼儿更好地掌握歌曲唱法。
七、教学资源1.《塞下曲》歌曲2.“塞外江南”古筝演奏视频3.古筝实物或图片八、教学总结在本节课中,通过欣赏古筝音乐、游戏、翻译和学唱歌曲等方法,让幼儿了解古筝这种传统乐器,感受中国古代文化和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
这不仅是平衡幼儿双手及大脑的训练方式,让幼儿在音乐中享受快乐,更重要的是让幼儿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更深厚的认识和复杂的情感。
2023年《塞下曲》教案
2023年《塞下曲》教案2023年《塞下曲》教案1一、教学目标二、教学重点、难点三、教学准备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2、学习新课a、初读课文,了解大意b、学习生字词c、想想课文讲的是件什么事d、小组讨论、交流。
e、教师相机辅导,理清课文脉络3、指导感情朗读,入情入境4、小结,拓展延伸5、布置作业五、板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课后注释及及工具书,自学古诗,了解诗的大意。
2、课内外结合,激发对诗歌的兴趣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大体把握诗歌含义,想象诗境,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难点:在赏析中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古诗文化,激发学习古诗兴趣,培养自学古诗的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教学准备:课件资料教学方法:自读自悟为主,点播为辅。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教师激情: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歌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闪耀在文学的王冠上。
“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诗,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读诗,能够使我们的生活浪漫多彩;读诗,能够把我们带入古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
现在,我们就随着诗人王昌龄的笔迹到古代多事的边塞去看看吧!2、导入《出塞》,板书课题,解题,了解“塞”的意思。
简介作者:王昌龄(698——757),唐代诗人。
字少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开元十五年进士,授汜水尉。
之后又先后担任过校书郎、江宁令、龙标尉等职,后世称为王江宁或王龙标。
他的诗激昂慷慨,深挚凝练,表现军队生活的边塞诗尤其感人。
他特别擅长五言古诗和七言绝句,其中以七言绝句成就为最高。
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
《出塞》、《从军行》是著名的代表作。
今存诗近180首。
过渡语:熟读古诗,初步读懂古诗,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而要深深地把古诗烙印在自己的心上,理解就很重要。
二、自学古诗,了解诗意现在谁能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学生谈说诗的意思。
个别字意指导。
教师小结:我们是怎么初步读懂古诗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借助课文的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把想象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夜黑雁飞高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夜黑雁飞高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夜黑雁飞高教案第【1】篇〗27、古诗两首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默写《塞下曲》。
二、教学重、难点: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感情;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从军行》。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简介作者二、图文结合,初读古诗。
(一)学习《从军行》1、出示课文挂图,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
(1)你喜欢这幅画吗?(2)图上的画是什么景象?——将士们在军营里的情景。
(3)你能找出课本中的词语来说吗?——故城、金甲、百战。
你最喜欢图上的什么?(学生自由发言)2、板书课题:从军行。
3、全班齐读课题。
质疑。
4让我们走进那战争岁月吧!让我们共同来感受浓浓的爱国情怀吧!5、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古诗。
6、你读懂了什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古诗是唐朝伟大诗人——王昌龄的一首诗,诗中从西部边疆的自然风光写起,以守边疆将士的豪迈气概结尾,情景交融。
三、学习古诗《从军行》1、简介作者。
2、释题。
跟着作战的军队一起行进。
3、朗读诗歌。
4、抓住重点字词,理解诗意。
(1)难理解的词、句。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教学。
(2)串讲诗意。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
塞外身经百战的将士磨穿了盔甲战衣,不打败入侵的敌人誓不回还。
(3)教师在学生串讲诗意的基础上进行小结。
5、出示问题,引导读、悟:(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从中你有什么感受?前两句描写了青海的阴云滚滚,遮天蔽日,连绵千里的雪山也因此而暗淡无光了。
你知道“暗”字在这里有什么作用吗?这里用了一个“暗”字十分准确地表现了云块的广大、云层的厚重,从而隐喻着边疆生活的艰苦和战场拼杀的凶险(2)诗的后两句描写了哪些内容,表现了戍边将士的什么精神?后两句具体地写出战士们的险恶处境,仅仅战场的风沙已经足以穿透将士们的铠甲,而无数次战斗中,敌人刀剑不是更严重地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吗?但是,为了国家,他们早已奋不顾身,实践着不破顽敌、决不回师的誓言。
塞下曲(卢纶)教案
塞下曲(卢纶)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卢纶的《塞下曲》的背景和主题,并能够正确理解其中表达的思想情感;2. 掌握《塞下曲》的诗歌特点,并能够分析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3. 培养学生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欣赏能力,提高对于文学作品的细致观察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了解《塞下曲》的背景、主题和表达的思想情感;2. 掌握诗歌特点和运用的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 分析《塞下曲》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2. 理解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四、教学过程【引入】1. 展示卢纶的行程背景和写作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引导学生思考: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人们常常会产生思乡之情。
【主体】1. 分析《塞下曲》的结构和主题,并让学生理解主要情节;2. 分析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并让学生举例解释其作用;3. 阐述《塞下曲》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并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4. 分组讨论:以自己的理解,由每个小组整理出卢纶《塞下曲》的诗歌特点。
【总结】1. 学生展示小组讨论的成果,并进行互评;2. 总结《塞下曲》的主题、修辞手法和诗歌特点;3. 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提出自己的感悟和收获。
五、课堂延伸活动1. 学生自主阅读其他卢纶的作品,并进行概括和解读;2. 学生根据《塞下曲》的风格,创作一首自己的诗歌。
六、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分析《塞下曲》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写出其作用和效果;2. 让学生思考:如果你是卢纶,你会如何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七、板书设计《塞下曲》教学安排:引入- 卢纶的行程背景和写作动机- 人们的思乡之情主体- 结构和主题分析- 修辞手法解析- 思想情感表达总结- 诗歌特点总结- 学习收获回顾【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教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
幼儿园古诗《塞下曲》教案
幼儿园古诗《塞下曲》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塞下曲》的背景和情感表达。
2.能正确理解古诗《塞下曲》的各句意思,并能朗读诗句。
3.能用简单语言描述《塞下曲》所表达的感情和意境。
教学内容授诗教师朗诵古诗《塞下曲》,然后请幼儿跟着朗读,让幼儿自己感受古诗带来的情感和情境。
古诗《塞下曲》:二十四城诸侯尽,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读诗请幼儿们用自己的话解释《塞下曲》的大意,并挑选自己最熟悉的一句来朗读。
分析请幼儿们回答以下问题:1.这首诗的背景是什么?2.诗的主人公有怎样的感受?3.这首诗通过哪些词句表现出主人公的感受?4.这首诗让你想到了什么?听儿歌播放儿歌《祖国的花朵》,让孩子们体验家园之情,对祖国有深深的感情和热爱。
教学方法情感教育法通过让幼儿听儿歌,了解故事情节,让幼儿产生相应的情感,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效果。
教学互动法通过分析古诗背景和情感,培养幼儿们的文化素养,进一步加强互动性。
教学评价自我评价教师及时总结自己本节课的不足之处,以便下一节课的改进和提高。
学生评价学生可以用简单的话语来描述自己通过学习古诗《塞下曲》的感受,让教师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课后作业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简述一下古诗《塞下曲》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完成主题写作。
总结通过学习古诗《塞下曲》,培养幼儿们的文化素养和情感,增强他们对祖国的认同感和热爱,让幼儿们更加感受到民族精神的伟大和文化的博大精深。
同时,教师也要在教学中将文学艺术与情感教育有机结合,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古诗三首《塞下曲》教案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加强对古典诗词的理解与感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2.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对美的感知与表达能力。
3.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提升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2.培养学生理解、感受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激发艺术创造力。
3.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交际沟通技巧。
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形成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5.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英雄的价值观念,强化社会责任感和民族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5.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尊重英雄、热爱祖国的价值观。
6.引导学生感受边塞文化的独特魅力,拓宽文化视野,提升综合素质。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塞下曲》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古诗的学习充满了热情。他们在朗读、背诵以及分析诗句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我想,这也许是我们成功突破教学难点、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
在情感体验方面,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怀,但仍有少数学生对此感悟不深。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边塞文化背景了解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介绍边塞文化,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情感表达。
1.教学重点
-诗句的朗读与背诵:正确把握诗句的节奏、韵律,熟记《塞下曲》全文。
-词语理解:掌握诗中“鹫翎”、“燕尾”、“黄金甲”等边塞特色词语的含义。
-意境领悟:理解诗句描绘的壮阔场景,感受将士的英勇形象。
-修辞手法分析:识别并理解诗句中的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
-情感体验:体会诗人表达的对边塞将士的敬仰和爱国情怀。
塞下曲 教案教学设计
塞下曲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塞下曲》。
(2)理解《塞下曲》的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了解边塞诗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深入理解《塞下曲》的意境和情感。
(2)学会欣赏边塞诗,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关注边塞诗中所体现的英勇顽强、保家卫国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塞下曲》的正确朗读和背诵。
2. 理解《塞下曲》的意境和情感。
3. 边塞诗的特点和鉴赏方法。
三、教学难点1. 《塞下曲》中一些生僻字的理解和朗读。
2. 边塞诗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塞下曲》的原文和译文。
2. 准备相关的边塞诗介绍资料。
3.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古典音乐,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氛围。
(2)教师简要介绍边塞诗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2. 学习《塞下曲》(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塞下曲》,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教师讲解《塞下曲》中的一些生僻字和难点,帮助学生理解。
(3)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塞下曲》的理解和感受。
3. 欣赏边塞诗(1)教师展示相关的边塞诗,引导学生欣赏和鉴赏。
(2)学生分组合作,选择一首边塞诗进行欣赏和讨论。
4.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塞下曲》的意境和情感。
(2)教师提出拓展性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5. 作业布置(1)让学生背诵《塞下曲》。
(2)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塞下曲》的读后感。
6. 板书设计塞下曲英勇顽强保家卫国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理解程度等,以便对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调整。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七、单元测试为了检验学生对《塞下曲》及边塞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教师可以设计一份单元测试。
塞下曲卢纶公开课教案
塞下曲卢纶公开课教案这是塞下曲卢纶公开课教案,是优秀的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塞下曲卢纶公开课教案第1篇一、解读题目《塞下曲》是乐府诗题,这类诗大多描写边疆军事生活,也叫边塞诗。
塞指的是边界险要的地方。
二、了解诗人卢纶(749-799)是唐代诗人,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人。
为大历十才子之一,曾在河中任元帅府判官,善于写景抒情艺术成就非常高,他从军多年,所作边塞诗富有战斗生活气息,雄壮感人。
其《塞下曲》是诗歌史上的千古名作。
三、初读古诗,学写生字。
老师来给大家范读这首诗,请同学们注意听每一个字的读音。
(读诗)有没有发现哪一个字的读音和你想的不一样?诗中这个字读单。
( chan )单于——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
你还知道这个字有哪些读音?这个字是多音字,有三个读音,除了读单于之外还读单表示单独单一的意思。
还有第三个读音读Shan。
常常用在人的姓上或者是地名,比如说在山东省西南部有个地方叫单县。
这里有一个生字我们需要学会写。
就是大雁的雁。
燕是半包围结构。
注意中间是两个单人旁,像不像几只大雁并排飞行?还要注意的是这部分有四个横。
请你在自己的练习本上描一个写两个吧。
现在你能把这首诗通顺,正确的读两遍吗?开始吧。
(两遍时间)四、懂诗意。
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先来看诗的前两句。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跑。
月黑就是没有月光。
单于刚刚已经介绍过了,是匈奴贵族首领。
盾指的就是逃,盾跑就是逃走的意思。
没有月光的夜晚,雁群飞得很高,匈奴首领单于趁黑夜悄悄地逃跑。
可以看出这两局诗,介绍了环境和事件。
环境就是一个没有月光的夜晚,而事件就是匈奴的军队准备趁夜色逃跑。
本应该休息的大雁被惊飞一直飞向高空。
从这两句诗中不难看出残余的溃败与逃跑时的狼狈,可见他们已经全线崩溃啦!现在请你脑中想着这画面,再读诗的前两句开始吧。
(留时间)我们再来看诗的后两句,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预示将要想要的意思。
将是指率领。
塞下曲 卢纶教案
塞下曲卢纶教案教案标题:《塞下曲》——卢纶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塞下曲》的作者卢纶及其创作背景;2. 理解《塞下曲》的主题和意义;3. 分析《塞下曲》的诗歌结构和修辞手法;4. 掌握《塞下曲》的诗歌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1. 理解《塞下曲》的主题和意义;2. 分析《塞下曲》的诗歌结构和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1. 掌握《塞下曲》的诗歌鉴赏方法。
教学准备:1. 课文《塞下曲》的复印件;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塞下曲》的音乐,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2. 引导学生谈谈对《塞下曲》的第一印象。
二、介绍卢纶及其创作背景(10分钟)1. 通过投影或板书方式,展示卢纶的简要介绍;2. 引导学生了解卢纶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塞下曲》的创作背景。
三、阅读理解《塞下曲》(15分钟)1. 学生独立阅读《塞下曲》;2. 学生小组讨论,互相交流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3. 整体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四、分析《塞下曲》的主题和意义(15分钟)1. 引导学生分析《塞下曲》的主题和意义,帮助他们理解诗歌背后的深层含义;2. 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总结《塞下曲》的主题和意义。
五、分析《塞下曲》的诗歌结构和修辞手法(15分钟)1. 引导学生分析《塞下曲》的诗歌结构,包括诗歌的格律、韵律等方面;2. 引导学生分析《塞下曲》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六、诗歌鉴赏方法指导(10分钟)1. 引导学生了解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如注重诗歌的音韵美、形象美、意境美等方面;2. 引导学生运用诗歌鉴赏方法,深入理解《塞下曲》的艺术价值。
七、课堂总结(5分钟)1. 学生回答导入环节中提出的问题,总结课堂所学;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点评。
教学延伸:1. 邀请学生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诗歌鉴赏和分享;2. 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塞下曲》的读后感,或者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诠释《塞下曲》的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二首》教案
《塞下曲》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2.能力目标
掌握动脑、动口、动手的读书方法,解释诗句和部分字词的意思。
3.情感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教学重难点:
1.训练重点是掌握动脑、动口、动手的读书方法。
这个训练从预习开始,学生要认真思考。
预习题的要求与内容。
课堂上要启发学生自己去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要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
要动手查找字典,在重点字词旁作注释,写写自己的理解、体会。
更要动口回答问题,出声朗读,背诵课文等。
2.古诗在内容和情感上都有难点,教学时要抓住前后诗句的内在联系。
应从理解内容入手,进一步体会诗人情怀,并指导朗读和背诵。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听说过飞将军李广的故事吗?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关于李广的诗篇《塞下曲》。
诗中的李广是一位武艺高超,力大无比的将军。
这首诗通过对飞将军李广高超武艺的描写,赞美了这支卫国部队,使人感觉到这支队伍有着充分的信心和力量击败敌人。
二、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懂字音,注意停顿。
)
2.老师范读,学生再练习。
3.指名读。
三、学习《塞下曲》。
1.解题,介绍作者:
《塞下曲》:“塞”为边界的意思。
《塞下曲》是边界上的歌曲。
是唐代的一种歌曲名称,内容大都描写边疆的战斗生活。
卢纶:曾经参过军,它写的描写军队生活的诗,内容充实,富有生气。
卢纶的《塞下曲》组诗六首,这里选的是第二首。
2.逐句讲解:学生讲解诗句的意思,老师纠正。
(1)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夜晚的森林里,光线暗淡,辨不清楚,一阵风吹过,草丛突然动起来,就以为有野兽在活动。
那天夜里,飞将军李广听到草间有响声和动静,马上拉弓射箭。
(2)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李广在天刚亮的时候,去寻找他夜晚时射出去的箭,发现自己由于拉弓时用力过猛,箭射进了石头棱里。
3.思考:《塞下曲》描写了怎样的一位将军?是从哪些诗句中看出来的?
三、布置作业:
1.抄古诗。
2.练习朗读课文,背、默《塞下曲》。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2.能力目标
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加强合作学习,养成自主、探究、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难点:
1.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对名句的深入理解。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讨论交流为主,多媒体教学,配以幻灯片,背景音乐等。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检查课前积累。
1.导入语。
2.学生活动。
举手发言,列举中国爱国名人名言或他们的爱国事迹1例。
3.切入本课,明确目标:学会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主题,并学会对名句进行赏析。
[幻灯片出示本堂课学习目标]
二、配乐朗诵,总体感受并进一步理解这首古诗所表达的爱国情怀。
1.范读:
(1)多媒体画面、诗文、配乐朗诵。
(2)学生活动:静静地欣赏,并正音正字,正确把握诗句的朗读节奏,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小组讨论交流:
(1)这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么知道的?[投影]
(2)学生活动:4人一组,各抒己见,并努力使对方接受。
如对方不接受,则应竭力反驳。
注意:陈述理由或反驳意见要有依据。
提示:可查阅资料了解写作背景、诗人身世,探究诗中意境,体味真情实感。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表达自己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
3.组织班级交流。
(1)学生活动:每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班级发言。
(2)教师适时点评,加以引导。
[在交流中穿插幻灯投影,介绍背景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诗人身世,正确理解诗歌内涵。
]
4.变换角色,模仿诗人,学会有感情地朗读。
(1)如果你是诗人,此情此景,此时此刻,你会带着怎样的情感分别吟诵这四首诗呢?
(2)学生活动:
①走进那个时代,把自己当作诗人,用诗的语言抒发心声。
②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
③小组之间开展朗诵比赛,比哪一组朗读得最有感情,最为流畅。
[播放背景音乐]
(3)同学互评,教师点拨,适当进行比较鉴赏。
[明确:《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悲怆豪壮)]
三、重放配乐朗诵,学生比照自己,有感情地跟读。
(1)跟读。
(2)教师小结:诗歌是激情的产物,不是带着强烈感情的人是朗读不好诗歌的。
要有感情地朗读好诗歌,我们必须做到以下两点:正确理解诗歌主题,深入体会诗人情感;采取多种朗读手段,充分调动自身激情。
四、拓展提高。
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1.思考。
2.交流、点评。
[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有创新者,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
]
五、课堂总结:
本节课通过讨论交流我们理解了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学习了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希望同学们今后多加练习,养成良好的朗读诗歌的习惯。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张明敏的歌曲《我的中国心》,营造课堂学习的良好氛围。
] 1.导入语:
[音乐停]上节课,同学们饱含深情地朗读了这首古诗,理解了诗歌的思想主题,并在朗读中学会了审美,提高了文学欣赏的水平。
不知道同学们还能不能背
诵这首古诗?
2.集体有感情地背诵这首古诗。
二、品味诗歌名句,体会深沉情思。
1.这首诗写于国家危难之时,诗中蕴含了诗人深深的爱国情怀。
你认为这首诗最能体现爱国深情的词或句子分别是什么?为什么?
2.自由朗读,边读边思,并结合有关资料,在书旁写下自己的想法。
3.小组讨论交流,各抒己见,请同学点评。
4.组织班级交流,教师适当点拨加以引导。
三、译文。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作者:陆游
我挺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自己并不感到悲哀,
僵卧孤村不自哀,
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
夜阑卧听风吹雨,
就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铁马冰河入梦来。
注意: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诗人当时的处境:年老久病,无所作为。
但“不自哀”则引出诗人对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现实转入梦境,自然而巧妙,满腔爱国热忱化为豪壮的诗句。
[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有创新者,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
] 方法指导:
①发挥想象,感受意境。
②联系实际,体会真情。
③品味语言,学会鉴赏。
四、能力迁移:
运用已学知识朗诵并赏析自己课外收集到的爱国诗歌一首。
1.在小组里有感情地朗读自己课外收集的爱国诗歌,并请别的同学点评。
2.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推荐课外收集的爱国诗歌,并说出推荐理由。
3.学生互评,教师小结,以肯定成绩、鼓励为主。
五、拓展提高:
1.回归课文,再读古诗。
思考:吟诵诗篇,品诗中深情。
古人触景伤怀,为国忧思,这给了你哪些启发?
2.交流、点评。
六、课堂总结。
[音乐声起(同课前)]
同学们,如今我们的祖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家日益强盛,人民团结奋进。
在这样和平安定的年代里,我们更爱我们的祖国。
从现在起,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树立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勤奋刻苦,踏实进取,努力学习,为振
兴中华打好坚实的文化基础。